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对比

2022-09-13

目前, 剖宫产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 据报道, 我国剖宫产率约为50%。剖宫产手术麻醉也具有相应的特殊性, 由于麻醉药物直接接触产妇和胎儿, 所以剖宫产麻醉过程中, 必须确保母婴安全。为了探讨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 该研究中, 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 该院诊治的剖宫产足月妊娠孕妇, 给予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诊治的80例剖宫产足月妊娠孕妇, 根据随机数字法, 将其分为对照组 (硬膜外麻醉) 和观察组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 每组各40例。40例对照组患者中, 年龄22.0~43.0岁, 平均年龄 (32.0±4.0) 岁, 孕周37.0~41.0周, 平均孕 (38.5±1.5) 周;40例观察组患者中, 年龄23.0~42.0岁, 平均年龄 (31.0±4.2) 岁, 孕周37.0~41.0周, 平均孕 (38.0±1.5) 周。

1.2 麻醉方法

1.2.1 对照组麻醉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采取左侧卧位, 于腰2~腰3间隙, 进行硬膜外穿刺, 注入3 m L 2%利多卡因, 观察5 min后, 无异常表现后, 再次注入10 m L, 控制阻滞麻醉平面达到胸8水平。

1.2.2 观察组麻醉方法

患者采取左侧卧位, 于腰2~腰3间隙, 进行硬膜外穿刺, 待脑脊液溢出后, 注入2.5 m L 0.5%布比卡因, 取出腰穿针, 向头端置入硬膜外管约3 cm, 患者快速转为平卧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麻醉效果、不良反应, 进行观察和比较。麻醉起效时间为第一次注入麻醉药物, 直至达到麻醉平面时所需的手术时间。通过Bromage评分法, 对麻醉阻滞效果, 进行有效评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率的比较,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 Bromage评分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麻醉达优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目前,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麻醉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麻醉安全性。剖宫产手术由于其特殊性, 其剖宫产麻醉过程容易对母婴造成影响, 所以, 剖宫产麻醉不仅需要满足手术需求, 还需要避免麻醉药物对母婴的不良影响[2]。

硬膜外麻醉操作简单、易于控制麻醉平面、费用低, 被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的剖宫产手术麻醉中, 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 但也存在麻醉起效时间长、麻醉阻滞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麻醉效果[3]。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合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双重麻醉特点, 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阻滞效果好等特点, 产妇平卧位可以进行手术, 并且手术时间不受麻醉限制, 必要时可以通过硬膜外导管, 追加麻醉药物[4]。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过程中, 容易发生低血压, 所以, 麻醉前应积极扩容, 麻醉过程中准确控制麻醉用量和输注速度, 一旦发生低血压, 立即静滴麻黄碱。

该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 Bromage评分明显升高, 麻醉达优率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相对较好,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 该院诊治的80例剖宫产足月妊娠孕妇, 根据随机数字法, 将其分为对照组 (硬膜外麻醉) 和观察组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 每组各40例, 对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 (Bromage评分法) 、麻醉效果、不良反应, 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 Bromage评分明显升高, 麻醉达优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相对较好,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效果对比

参考文献

[1] 周杏香.两种麻醉对子宫切除术血管应激反应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25) :127.

[2] 戴东明.剖宫产手术中3种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11 (8) :58.

[3] 黄世红.两种麻醉方法对妊高症剖宫产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血糖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 11 (1) :7.

[4] 张向东.两种不同的椎管内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5) :2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利用miRNA表达谱构建PanCancer-miRNA网络下一篇:小学家校共育创建学习型家庭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