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范文

2023-09-18

麻醉药品范文第1篇

又是一个通宵未眠的夜班,已不记得这是从事麻醉工作以来第几个未合眼的夜班了。看着手术台上处于麻醉状态的病人,看着监护仪上平稳的生命体征,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你一切安好。

从事麻醉工作有一阵子了,虽然是年轻医生,但还是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与大家分享我的感触。很多人都认为麻醉不就是打一针么,然后麻醉医生就可以溜之大吉了。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麻醉医生应该果敢、睿智、沉着。每一种麻醉药物的应用以及麻醉方法的实施,都可能对呼吸、循环系统产生或轻或重的影响,因此,一旦对病人施行了麻醉,麻醉医生是不会离开患者半步的,且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了如指掌。被麻醉后的患者,处于特殊“睡眠”状态的他们,此时生命多姿多彩的“外表”就暂时离他而去了,生命的形式,不再是喜怒哀乐,不再是爱恨情仇,亦不是悲欢离合,而是监护仪上千篇一律的血压、心率、氧饱和······麻醉医生此刻关注着这些生命数据,一旦出现异常,便悄无声息的予以纠正,使生命延着正常轨道运行。不仅如此,麻醉医生还担负着危重病人抢救、无痛胃肠镜、疼痛诊疗、术后镇痛等工作。所以,并不仅仅是打一针那么简单。

每每在患者极度痛苦之时,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解除其疼痛不适,便欣慰于自己当初选择麻醉, 虽然高风险的工作性质,使自己常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正是这种工作,让我不断学习,以期进益求精,自此对于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日复一日的工作有了更多期待。

麻醉药品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喉罩麻醉124例婴儿临床资料为观察组, 其中男83例, 女41例;年龄最小5个月, 最大1周岁, 平均年龄 (9.3±1.1) 个月;ASAⅠ~Ⅲ级;行胸腹部上下肢血管瘤切除术35例, 唇裂修补术33, 脑室腹腔分流术25, 并指分离术14, 马蹄内翻足矫治术17;以同期实行气管插管麻醉的124例婴儿为对照组, 其中男78例, 女46例;年龄最小6个月, 最大为14个月, 平均年龄 (9.2±0.9) 个月;ASAⅠ~Ⅲ级;行胸腹部上下肢血管瘤切除术37例, 唇裂修补术31例, 脑室腹腔分流术27例, 并指分离术17例等。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儿手术前给予阿托品0.02 mg/kg、苯巴比妥钠2 mg/kg肌注。观察组手术中行氯胺酮 (2 mg/kg) 、咪唑安定 (0.1 mg/kg) 进行麻醉诱导, 经面罩给予4%~5%七氟醚, 吸氧, 2~3 min后放置面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面罩尺寸, 术中保持患儿能够自主呼吸;对照组行气管插管麻醉[1]。

1.3 监测指标

监测记录各麻醉监控点即入室后 (T1) 、麻醉插管后 (T2) 、术后10 min (T3) 、手术结束时 (T4) 、拔管后 (T5) 患儿HR、MAP情况, 以及麻醉恢复过程中记录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拔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为 (62.4±7.3) s, t=2.0298, 清醒时间为 (119.1±11.8) s, t=2.0501;对照组拔管时间 (321.8±71.2) s, t=2.367, 清醒时间 (482.1±117.9) s, t=2.0373,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124例患儿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有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发现轻微肺部感染1例, 药物治疗后痊愈。

2.2 两组患儿MAP及HR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比较, T4、T5时MAP降低, HR减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T2、T4较T1时MAP下降明显, HP减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T4、T5较T2时HR呈明显增快, MAP的增高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喉罩属于一种特殊的通气管, 近些年来逐渐被广泛使用, 通常来说, 喉罩麻醉可以分为普通喉罩、插管喉罩、双管喉罩三种, 与传统的麻醉方法相比, 喉罩麻醉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1) 喉罩不用插入人体的气管之中, 符合人体喉头结构, 这样能够避免对婴儿气管造成刺激, 进而避免出现并发症; (2) 喉罩是在盲探下插入, 在麻醉之时不需要使用喉镜显露声门, 操作简单、便利, 同时喉罩可以在病人侧卧位难以气管插管之时建立一个紧急的气道[3,4]。

使用喉罩麻醉病人耐受性较好, 对身体损害较小, 但使用喉罩方式麻醉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因为喉罩属于声门上通气道, 难以完全保护病人的呼吸道, 也容易引发返流和误吸, 因此, 在使用喉罩麻醉之时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使用[5]。一般情况下, 当有以下几种情况之时禁止使用喉罩: (1) 呼吸道阻力增加, 通气压力>25 cm H2O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2) 呼吸道出血的患者; (3) 必须保持持续正压通气的手术; (4) 咽喉部存在感染或肺顺应性降低的患者。此外, 喉罩应用于2 h手术为宜, 如通气罩时间过长则容易压迫患者咽部粘膜造成损伤[6,7]。

由于婴儿身体尚处于发育初期, 自身应激能力、代谢功能等方面都比较脆弱, 且生理特点与成年人有所不同, 这就使得手术麻醉工作变得极其复杂, 风险性较高, 对麻醉药物的要求也更高, 而喉罩麻醉以其安全性高、对身体刺激小等优势, 故更加适合用于婴儿手术之中[8]。

综上所述, 与传统的气管插管麻醉相比, 喉罩麻醉的操作更加简单、便利, 对婴儿的气道损伤更小, 麻醉苏醒较快, 且患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不易引发并发症。因此说喉罩麻醉对手术治疗辅助功能更加突出, 能够满足婴儿手术的需求,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喉罩麻醉与气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临床疗效, 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喉罩麻醉124例婴儿临床资料为观察组, 并以同期实行气管插管麻醉的124例婴儿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婴儿患者在麻醉控制点血液流变学 (HR) 、平均动脉压 (MAP) 变化情况以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 喉罩麻醉操作简单, 对病人气道损伤较小, 且麻醉苏醒较快, 能够满足婴儿手术要求, 值得应用。

关键词:婴儿,喉罩麻醉,气管插管麻醉,血流动力

参考文献

[1] 左舒婷, 王丽萍, 王淑梅.喉罩麻醉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0, 31 (17) :2575-2576.

[2] 杨优存, 范勇, 冯富强, 等.喉罩麻醉在手外科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手术外科, 2008, 22 (3) :174-176.

[3] 沈书斌, 宋铁鹰, 王虹, 等.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喉罩麻醉在小儿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 2008, 30 (3) :291-293.

[4] 李建平.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8) :94-95.

[5] 姜勇智.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4) :83-84.

麻醉药品范文第3篇

1 对象

36例需进行扁桃体切除的患儿, 其中男21例, 女15例, 年龄2~9岁。手术前身体检查各项指标正常, 无其他身体疾病, 可进行手术。

2 麻醉过程

进行手术前, 医生护士先和患病儿童及其家属进行交流, 目的在于通过此种方式达到与患儿熟悉, 消除陌生感的目的。进而消除患儿及家属对手术过程的恐惧。同时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告知家长, 避免家长的焦虑和担心。同时要求家长鼓励患儿, 进一步增加患儿信心, 减轻恐惧心理。一切就绪后开始进行麻醉, 首先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用全身麻醉药物进行静脉注射, 患儿意识消失, 进入麻醉诱导期, 此时进行气管内插管。为了减小组织水肿可静推3~5mg地塞米松。同时要维持麻醉, 可通过输液器输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进行维持。注意手术时间, 对于儿童麻醉手术时间不宜过长。

3 评分

3.1 麻醉评分 (表1)

3.2 疼痛评分 (表2)

4 结果

36例患儿扁桃体切除手术都顺利完成, 手术用时17~45min, 停药至拔管时间为9~22min.镇静评分:1分患儿1例, 表现症状为不配合, 哭闹, 后经家长安抚入睡。其余患儿反应良好。疼痛评分:剧烈疼痛1例, 表现为哭闹, 口腔疼痛。用曲马多进行药物镇痛后安静。以上数据表明用此种方式患儿绝大部分能够安静, 合作。且疼痛大部分可以忍受。表明此方法行之有效, 适宜推广。

5 讨论

对儿童麻醉手术的护理难度一般比成年人大很多, 其原因是因为小儿生理发育尚不健全, 机体抵抗力与成人相比要差很多, 而且病情也不像成人那样稳定, 承受能力相对较差。这就造成儿童对于手术和麻醉的适应性比成年人低。因此, 要想更好的做到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 就要全面了解小儿护理方面的医学知识, 还要加强麻醉用药特性及小儿生理特性的掌握。

麻醉过后的疼痛常常会引起麻醉尚未清醒的苏醒期患儿的躁动不安, 此时患儿意识模糊, 为了防止敷料被拉扯或引流管脱出等情况发生, 应适当给以保护措施, 如加床挡保护、约束。麻醉后还应该对膀胱充盈情况进行观察, 必要时进行导尿。如果患儿发生麻醉意外的情况, 此时要保证药物的输入, 从而使机体的酸碱状态和电解质保持正常水平, 以便实施紧急抢救工作。此时应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维持体液平衡。麻醉结束后, 应时刻估计麻醉的深度, 可以通过观察患儿的神经反射脉搏、血压、瞳孔、呼吸等来估计。患儿苏醒前也是有表现的, 例如:脉搏略快、瞳孔较大或者正常、眼球转动灵活、血压上升、呼吸浅速不规则、睫反射存在。此时护士应该加强巡视, 注意患儿安全, 防止坠床等情况发生。如果患儿短期内不会苏醒其具体表现为:瞳孔较小、脉搏缓慢、呼吸深而均匀、浅反射消失等。麻醉尚未清醒的患儿如果出现躁动, 则应该分析原因并实行相应的措施, 但一般不允许应用青霉素等药物, 因为此类药物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外界环境是影响麻醉期患儿的一个重要因素, 麻醉期患儿身体抵抗力大幅度下降, 如遇到天气寒冷, 对流风等情况很容易着凉, 患感冒及其他疾病。所以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措施, 如果周围环境温度过低应该实施盖被, 灯照等手段保暖。如风较大应及时关门关窗减小对流风引起感冒的可能性。患儿手术完成后, 由手术室回到监护病房的一段时期, 也至关重要, 应做好护理工作,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另外, 医生护士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抱着对患儿负责的态度做好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保证患儿早日康复。并从中总结经验, 更好的应用于以后的工作中。

摘要:儿童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处理, 一直以来是医院比较重视的项目。因为儿童身体发育尚不健全, 无论从生理和心理上还没有发育成熟, 这给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总结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和注意事项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围麻醉期,处理

参考文献

[1] 赵颖新, 王平, 王海南.小儿骨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及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 (10) :1239~1240.

[2] 俞淑敏, 沈时霖, 仇健樱.对佝偻病诊断标准中部分指标的几点看法[J].中华儿科杂志, 2002, 40 (1) :52~53.

[3] 刘梅, 尹芳革, 王宇.小儿佝偻病骨碱性磷酸酶测定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 23 (6) :95.

[4] 金允淑, 马虹.全凭静脉与吸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 2007, 21 (2) :62~64.

[5] 成和群.评价学中的理论分析[J].中国期刊网, 2004, 8.

[6] 秦刚天.浅谈我国农业科技与教育[J].信天学院学报, 2005, 3.

麻醉药品范文第4篇

1 麻醉风险

提到安全就不得不提麻醉所面临的风险。麻醉风险指麻醉过程中患者生理功能出现异常, 出现生命体征的不稳定,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 可能造成功能障碍、重大并发症、残废甚至死亡。

1.1 麻醉风险种类

(1) 重大并发症:威胁生命的重大并发症 (心衰、心梗、肺水肿、肺炎、昏迷、瘫痪等) , 约占0.7‰。 (2) 麻醉致残及器官功能障碍:无论国内或国外, 均无统计。 (3) 麻醉死亡:目前对麻醉风险尚缺乏总体性的准确统计, 仅对麻醉死亡有大体估计。美国 (1969年至1983年) 的麻醉死亡率为1.7∶10000, 英国 (80年代) 麻醉死亡率为1∶10000, 法国 (1977年至1982年) 麻醉死亡率为1∶13207, 澳大利亚 (1970年) 为1∶10250, (1994年) 麻醉死亡率为1.17∶10000。迄今为止, 我国尚无全国性的麻醉死亡率统计。上海地区 (1984年至1988年) 为1~1.5∶10000, 武汉 (1955年至1978年) 为4∶10000, 沈阳 (1958年至1982年) 为6∶10000。

1.2 麻醉风险原因分析

(1) 病人的因素: (1) 身体状况。病人的身体状况在麻醉死亡中占重要地位, 对评估麻醉风险意义重大。因此, 麻醉医生要根据病人身体状况进行麻醉手术。 (2) 疾病。有些病人本身就有心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内稳态失衡、动脉瘤、脑疝等疾病, 这些疾病会增加麻醉风险, 尤以心血管疾病为多, 心肌梗死是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引起心肌梗死的疾病是冠心病。既往研究表明, 有心肌梗死史者行非心脏手术的再心梗率为5%, 在心梗后3个月内手术的再心梗率为15%~30%, 而心梗后3~6个月手术的再心梗率为10%~15%。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者, 术后心梗率为4%。而在CABG术后行其他非心脏手术者, 心梗率则显著降低。产科病人的麻醉死亡率亦高, 据美国1974年至1978年统计, 产妇死亡率为15.3∶100000, 1980年至1985年的死亡率略有下降 (14.1∶100000) 。 (3) 年龄。例如小儿机体尚未发育成熟、器官功能不全, 对麻醉的耐受性弱于成人, 麻醉死亡率常高于成人。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已衰退, 其贮备与代偿能力降低, 且并存疾病较多, 故麻醉风险也要高于成年人。 (2) 麻醉因素: (1) 术前准备不足。未全面了解患者病史, 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或术中风险末考虑相应对策。 (2) 麻醉选择不当。包括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如对休克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 气道阻塞者未作气管插管而行全麻等。 (3) 操作疏忽。如臂丛神经阻滞或锁骨下静脉穿刺致气胸或气栓, 气管插管误入食道等。 (4) 实施者自身问题。一些麻醉人员综合水平低, 安全意识差, 存在侥幸心理等。手术过程中病人出现异常, 麻醉师不在岗, 延误抢救时机, 术前没有认真检查麻醉机及其管路, 致使术中出现麻醉机械故障, 错用药物等。 (5) 难以避免的因素。恶性高热, 药物过敏, 心血管意外等。 (3) 手术因素: (1) 环境因素。通风不良, 声音嘈杂、谈论无关问题导致精力心散等。 (2) 缺少监测。手术室内缺少或没有按规定应用血压计、心电图机、脉博氧饱度监测仪等检测仪器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处理。

2 避免风险的措施

2.1 避免麻醉风险发生的措施

据统计, 在麻醉事故中约70%系人为因素和机械故障等所致。其中至少有50%是可以预防的。其措施包括: (1) 加强术前准备。业已证明, 术前准备充分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术前准备的总要求是尽量使病人的异常状态达安全范围。具体要求如下: (1)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6个月内不施行手术;心力衰竭病人, 最好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再施行手术。 (2) 有心律失常者, 根据不同原因区别对待, 对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一般无需特别处理。 (3) 长期使用低盐饮食和利尿药物、水和电解质失调的病人, 手术前需纠正。 (4) 贫血病人携氧能力差, 手术前可少量多次输血矫正。

2.2 要有责任心

麻醉医生应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一切工作以病人安全为出发点。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2.3 技术水平过关

麻醉医生自身水平和手术是否成功有重要联系, 因此, 手术中的麻醉医生应受过系统的培训并且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手术过程中不能擅自离岗, 病重患者可指派2名以上麻醉医生以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摘要:麻醉是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外科手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麻醉学也日益趋于成熟和完善, 但其仍然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技术。麻醉在应用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医院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麻醉安全问题进行浅析, 望能帮助从事麻醉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更好的完成麻醉程序, 避免风险。

关键词:麻醉,手术,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 盛卓人.实用临床麻醉学[M].第3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428.

[2] 谢荣.麻醉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61.

麻醉药品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年龄1 9~5 1岁, ASA分级I~Ⅱ级;手术种类: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28例, 卵巢囊肿切除术50例, 继发性不孕症探查术10例, 子宫肌瘤剔除术8例, 多囊卵巢打孔术4例, 术前常规检查均正常, 均无心、肺及代谢性疾病, 随机分为2组, 每组50例, Ⅰ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 (观察组) ;Ⅱ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 (对照组) 。2组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ASA分级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麻醉方法

2组患者均在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0mg。Ⅰ组于L2~3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 采用0.7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8~2m L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 面罩2L/min吸氧, 气腹前5min静注芬太尼1~2μg/kg、丙泊酚1~2mg/kg, 继之以丙泊酚3~6mg/ (kg·h) 持续泵注。术中维持Ramesay镇静评分法4~5分 (睡眠状态) , 保持患者对手术刺激及牵拉无不适感, 根据手术需要及患者情况间隔60min追加0.5%罗哌卡因5m L;Ⅱ组芬太尼3~4μg/kg、丙泊酚1.5~2.0mg/kg、维库溴铵0.1mg/k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机控呼吸。吸入1.5%~2%异氟烷, 丙泊酚4~6mg/ (kg·h) 持续静脉泵入, 间断静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患者取头低足高约15°体位, 气腹压力设定在12mm Hg, Ⅱ组手术结束前

表1 2组病人各时点PETCO2、HR、Sp O2、MAP (x-±s)

15min终止吸入异氟烷;2组均于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静脉麻醉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麻醉前 (T0) 、CO2气腹前5min (T1) 、CO2气腹 (压力达10~12mm Hg) 后10min (T2) 、30min (T3) 及术毕10min (T4) MAP、ECG、HR、Sp O2、PETCO2及术后完全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及术后舒适度。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组内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 组麻醉效果均满意。

2组患者不同时点MAP、HR、Sp O2、PETCO2的变化, 见表1。与T0时比较, Ⅰ组各时点MAP、HR、Sp O2差异无显著意义, Ⅱ组T2、T3时MAP、HR显著高于T0时 (P<0.05) ;组间比较, Ⅱ组T2、T3时MAP、HR亦显著高于Ⅰ组同时点 (P<0.05) 。

2 组T2、T3的PETCO2显著高于T0值 (P<0.05) 。在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及术后舒适度等方面比较, Ⅰ组明显优于Ⅱ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创口美观等优点。随着其技术的日益成熟, 许多妇科手术都选择腹腔镜手术, 但因其气腹所造成大量C02腹膜吸收致高碳酸血症, 膈肌上抬, 造成肩背部放射性疼痛, 并且其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反应较大。因此,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不但要求应有良好的镇痛和肌松作用, 还要求解除人工气腹所造成的不适。本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维持麻醉平面T4~T6以下, 通过泵注丙泊酚使患者处于无痛, 腹肌松驰, 安静睡眠状态。目的在于解除人工气腹引起的腹涨及特殊手术体位引起的痛苦, 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气管内全麻能做到无痛、无知觉, 同时全麻状态由于机械通气, 可以调整呼吸参数, 有效地改变人工气腹造成的有效通气量不足, 易于纠正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1], 促使Sp O2及Pa CO2维持相对正常, 并且适当的麻醉深度和良好的肌松作用, 有利于控制膈肌的活动, 便于手术操作。但其存在苏醒时间长、苏醒质量不佳、术后舒适度等诸多不足[2]。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在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时, 对患者呼吸功能和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基本无影响, 仍能保持良好的呼吸机能储备能力, 气腹后PETCO2虽有增加, 但患者可以通过自主呼吸调节, 增加CO2的排出, 与机械通气的全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 在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上与全麻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由于硬膜外的良好镇痛作用能消除患者术后的不适和伤口疼痛, 具有苏醒平稳舒适且不受手术时间限制等优点[3~5]。

综上所述,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 生命体征较平稳, 苏醒快、麻醉费用低、且能减轻术后不适及伤口疼痛等优点, 但要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严密监测。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适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方法 。方法 将10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 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 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麻醉效果均满意, 在减轻应激反应、麻醉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及术后舒适度方面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和舒适度高, 手术安全可行,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腰硬联合麻醉,静脉麻醉

参考文献

[1] 黄仁寅, 李卫东.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23) :101~102.

[2] Ead H.Post-anesthesia tracheal extubation[J].Dynamics, 2004, 15 (3) :20~25.

[3] 匡玲.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10) :l28~129.

[4] 刘振明.静脉推注曲马多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7) :63~64.

麻醉药品范文第6篇

关键词:麻醉教育;模拟教学;教学效果,实践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麻醉学在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规陪生和模式的整体转变,社会对于规陪生的综合素质要较高。麻醉规陪生教育中采用模拟教学模式,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对麻醉规陪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同时进行实践训练,促使模拟系统和病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水平,因此麻醉学对规培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1]。目前,因医学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为低下,无法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所以,国内医学院使用医学模拟教学培养以及满足社会所缺乏的规培生。麻醉学教育属于医学教育中细小分支,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临床的应用型人才。具体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基础资料

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抽取的于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学习麻醉学教育的64名规培生平均分为研究组32名和对照组32名,研究组17名男学生,15名女学生,年龄为20-25岁,平均年龄为(22.50±1.04)岁,对照组中男学生18名,女学生14名,年龄为21-25岁,平均年龄为(23.00±1.07)岁,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等在基础资料中数据无明显差异,表示无不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

2.方法

(1)对照组的规培生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学习麻醉教育。

(2)研究组的规培生给予实行新生儿心肺复苏模拟教学的模式进行学习,方法:①模拟教学主要强调思维分析、实践操作等能力,要求教师通过将新生儿的心肺复苏临床治疗场景以及特殊病例相结合制成案例进行实际操作,并且将案例模拟应用到实际教学,在模拟环境基础上有效刺激规培生的感观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心肺复苏来加深记忆和启发思维[2]。②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运用先进“生理驱动技术”贯穿医学系麻醉学教学的“綜合临床模拟课程”实施模拟教学。二者结合,实现临床真实环境,有效缩短教学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促使规培生更有成效的学习,加强培养其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以及临床操作技能。③通常将模拟病房视为实训场所,有效培养规培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可以实现工作的多元化管理。划分模拟病房使其成为多功能区域,同时设置临床教学的图片,引导规培生对感性的认知[3]。设计模拟实训的普通病房、ICU病房等,以此保证模拟临床教学场景的真实性,使模拟教学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

3.观察指标和分析

(1)分析研究组、对照组规培生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后的教学效果,将其分为无效、有效、显效,教学效果=(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2)依据调查问卷法对规培生进调查,比较对照组、研究组学生使用不同教学模式后对教学的评分情况。

4.统计学方式

按照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比较,计数资料如教学效果使用X2检验,以(n,%)代表,计量资料如教学评分应用t检验,以(士s)表示,当结果P<0.05时,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

对照组学生的教学效果81.25%显著低于研究组的效果96.87%,数据之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数据,见表1。

2.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教学效果评分状况。

研究组的教学效果评分大幅度优于对照组教学评分,组间数据具有较大差异(P<0.05),详细数据,如表2[4]。

三、讨论

医学模拟教育是指在临床教学和实践期间,通过模拟患者和临床情景而不是真实的患者,以此来达到临床教学效果的一种教育方法。其真实有效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国际医学教育界所采用,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麻醉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起到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及术后正常恢复的作用。一名优秀的麻醉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临床操作经验[5]。

随着模拟教学设施的完善,模拟教学设施越来越接近真实案例,规培生经过模拟教学实践能力大大提高,模拟教学的可重复性和安全性具有独特性,使规培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使有错误出现也不会发生医疗纠纷的现象,同时,规培生还可以针对同一案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达到熟练地操作[6]。不过,熟练的操作经验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很多次反复的练习中获得,收诸多因素干预,很多患者不同意临床医学实习生为他们体质麻醉干预,这就会导致规培生的实习机会较少,经验较少,这会促使规培生临床技能的提高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模拟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当前的教学中势必得到推广。

医学模拟教学作为一门通过模拟病人和临床真实情景实施临床实践教学的学科,利用科学的考核教学手段全方位提升规培生临床实际操作的水平以及决策能力。通过模拟教学,开展适合临床实际的技能训练和护理教育,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目的。其主要特色是模拟临床真是的工作环境,严格要求教师不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水平,可以及时改正规培生操作出现的错误。其次,教师还需要具备编写教学程序的能力,便于制定合理、科学、有代表性且适合规培生和课堂的课程[7]。最后,同时具备临床综合教学能力。医学模拟教学可以有效调动规培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锻炼其团队配合的能力以及学习效果,使其成长为优秀的医护人员。模拟教学不仅转标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且将以教为主有效转化为以导为主,增强师生的互动,调动规培生积极自主的学习能力,该教学方式不但活跃课堂气氛,又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需要认识到其教学的不足之处,以便于扬长避短,继续培养更多具备发展潜能的医护人才。随机抽取64名麻醉规陪生分为两组使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对比,模拟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的效果,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表示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在临床教学期间将医学模拟教学模式深入推广,在增强规培生的临床操作次数的同时还能够将规培生的艺术水平提升,并且同时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同突发事件更真实的模拟出来,促使规培生的临床应对能力得到锻炼,确保患者的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增强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医学模拟教学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护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现象,调动规培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大程度提升其实践操作、沟通协调、应变创新等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杨.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1):294-295.

[2]王强,关正.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与模拟人教学在麻醉学教学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7):78-79.

[3]关雷,盛崴宣,陈立芳,等.多媒体教学复合医学模拟教学法在椎管内麻醉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9):37-38.

[4]裴圣林.微课嵌入案例教学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学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6):183-184.

[5]成子飞, 张丽慧. 基于医学模拟教学为引导的麻醉教学中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1):90-91.

[6]宋雪松, 滕士勇, 韩伟,等. 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案例教学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1, 5(1):4.

[7]梁映霞,张志宇,于剑锋.医学模拟系统在麻醉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80-81.

上一篇:中招满分作文范文下一篇:冬至谚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