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处方范文

2023-10-29

麻醉药品处方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管理方案在现代药品库房管理中应用成效。方法:以药品库房100种药品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药品库房管理问题,并制定规范化管理方案、执行;以药品安全问题发生频率、药品安全管理水平、质量评分、取药时间、平均盘点时间以及账实相符率等多项指标评估。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方案后,药品安全问题发生率低,实施前后对比P<0.05;践行规范化管理方案后,药品安全管理水平高、管理质量强,实施前后对比P<0.05;执行规范化管理方案后,取药时间缩短、平均盘点时间减少、账实相符率较高,实施前后对比P<0.05。结论:为实现现代药品库房管理质量的提升,可执行规范化管理方案,降低药品安全问题发生率,增强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药品库房周转率。

关键词:药品库房;规范化管理;安全管理

【中圖分类号】R97            

引言

在医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仅技术水平提升,药品种类众多,规范用药成为现阶段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举措。而药品库房管理质量影响患者用药安全性,重视药品库房管理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药品库房管理容易出现问题,影响医疗改革脚步[1]。药品库房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是医院药品流通的主要环节,做好药品库房质量把控,可降低临床用药风险。了解现阶段医院药品库房管理存在的弊端,制定规范化管理方案,提高药品库房管理质量,缩短取药时间[2]。鉴于此,本研究就医院药品库房管理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总结医院药品库房管理问题,制定规范化管理方案,并予以实施,对比实施前后药品库房管理成效,数据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药品库房100种药品作为研究对象,并以2020年12月为时间节点,2020年6月至12月为实施前,2021年1月至6月为实施后,规范化管理方案的制定主要以现代药品库房存在的管理问题为基础,总结。

1.2方法

1.2.1药品库房管理问题

(1)药品储存条件不合理:不同种类药品需要贮存在不同的环境中,若未严格按照药品种类要求存储药品,则会影响药品的质量,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对患者用药安全产生威胁;对于临近生产保质期、已经过期的药品整理不够规范,从而导致临床用药风险有所增加。

(2)药品采购与供应脱节:部分药品临床用量较大,使得药品库存减少,甚至出现大量短缺,无法实现药品种类的供需平衡,满足医院临床所需。

(3)药品摆放混乱:针对药品库房中的特殊药品,其有着特殊的摆放要求以及储存要求,一旦管理人员工作稍有失误,则会出现用药错误,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由于片剂类药物消耗较快,且种类众多,容易出现同类单规格不同药品的混淆,增加取药时间,增加临床用药风险。

(4)药品积压:在药品库房管理药品过程中,如未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管理药品,易导致药品管理混乱,容易出现过期药品数量增加的现象,增加库房药品积压风险。

1.2.2规范化管理方案

(1)药品采购计划制定

药品库房制定药品采购计划时,应全面了解药品库存量,合理制定采购计划,药品价格、治疗效果、供应商资质等均为药品采购计划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不能过于偏重其中一个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的均衡,避免药品价格超出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药品采购需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药品质量;对合作过程制定规范化标准,实现药品采购流程的标准化;药品库房管理人员需对每批次进入库房的药物进行质量管控;明确采购时间,及时盘点在库药品储存量,依据临床所需、库存情况调整采购时间,确保药品合理供应,避免出现采购时间滞后情况,影响药房药品采购数量。

(2)药品质量控制

在药品库房管控中,药品质量检验为重要环节之一,明确各类药品质量控制要求,做好药品验收工作。首先确认入库药品货源,核对药品种类、生产厂家、数量等基本信息,是否与药品采购清单相符,避免出现药品基本信息与采购清单不符的现象,增加误取药的风险性。其次,严格审核到库药品附加票据情况,确保药品生产信息、票据信息与采购计划相符,若药品信息不相符,药品库房管理人员可拒收,将药品退回,更换药品。最后,药品库房管理人员需对药品规格、生产批次、有效期进行识别,将不合格药品筛选、退回,确保入库药品质量合格。

(3)药品仓储管理

明确不同种类药品的仓储标准,将入库的药品进行保管与储存;药品类别主要有注射类、口服类以及外用类;特殊药品包含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将药品库房条件予以设置,即冷藏库、常温库、阴凉库;其中冷藏库的温度应控制在2℃-10℃,实现对疫苗类制品及血液制品的保管与储备;常温库的温度应控制在10℃-30℃,保存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的药品;阴凉库的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可实现对膏状、液态等容易变质、挥发性药品的保管。调节库房的湿度、光照等因素,避免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湿度过高则会使得药品霉变、发潮,湿度过低则会使得药品分解、风蚀。若药品库房光照不合理,则会增加药品裂解、变质速度,降低药品质量与药效,甚至对患者用药造成威胁。药品库房管理人员需定期盘点库房药品信息,尤其是药品的保质期、入库日期、仓储条件、药品库存数量等方面,及时制定药品采购计划,清空积压药品,实现库房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既保障了药品质量,也提高了库房管理成效。

1.3观察指标

以药品安全问题发生频率、药品安全管理水平、质量评分、取药时间、平均盘点时间以及账实相符率等多项指标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經T、X2检验,P<0.05表示临床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药品安全问题发生率比较

实施规范化管理方案后,药品安全问题发生率低,实施前后对比P<0.05。(表1)

2.2药品库房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对比

践行规范化管理方案后,药品库房安全管理水平高、管理质量强,实施前后对比P<0.05。(表2)

2.3药品库房盘点情况比较

执行规范化管理方案后,取药时间缩短、平均盘点时间减少、账实相符率较高,实施前后对比P<0.05。(表3)

3讨论

在医院临床诊断治疗中,药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药品种类众多,而且不同规格、类型的药物,其药效不同,控制药物质量成为临床合理用药的主要途径。药品库房管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重视药品库房管理质量,保障药品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药品库房管理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影响医院形象。就现阶段医院药品库房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规范化管理方案,实现对药房药品的全面管理,由此减少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药品库房管理水平。而且通过规范化管理方案,药品库房药品供需达到平衡,避免出现药品积压、缺货情况,对患者治疗产生不良影响。规范化的药品库房管理,可实现药房管理人员取药时间、药品盘点时间的缩短,增强账实相符率,有助于医疗成本的控制,降低医疗成本的浪费[3]。规范化药房药品管理方案也需要持续完善,促进医疗改革速度,提高医药事业发展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规范化管理方案后,药品库房安全问题发生率低,药品安全管理水平高、管理质量强,取药时间缩短、平均盘点时间减少、账实相符率较高,实施前后对比P<0.05。

综上所述,为实现现代药品库房管理质量的提升,可执行规范化管理方案,降低药品安全问题发生率,增强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药品库房周转率。

参考文献:

[1]肖霞.采用CVA分类管理法提高西药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处方药,2020,18(07):45-46.

[2]邱云菊.医院西药库房的规范化管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0):162.

[3]吴友苹,徐军,缪芬,黄云,汤海燕,王珏.精益理念优化我院药品库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儿科药学杂志,2018,24(04):46-48.

麻醉药品处方范文第2篇

1 提高麻醉药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医药药房麻醉药品管理人员的素质, 并进行培训和学习属于医院进行麻醉药品有效管理与正确使用的根本保证。全体药剂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规定、条例和实施办法, 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与药剂人员必须在取得了麻醉药品与一类的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和调配资格后, 必须报上级有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经过该类专业知识与相关法规的学习, 不仅能够提高医院全体药剂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增强了法律意识, 还能够改变医院麻醉药品用药结构不当的现象, 只有这样, 才能为科学有效的管理运用麻醉药品而奠定非常坚实的人才基础。

2 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制度建设, 确保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

2.1 加强麻醉药品在采购贮存和保管环节的管理

2.1.1 加强麻醉药品的科学保管与贮存

对于医院的麻醉药品管理, 可以实行“五专管理”, 五专是指专人负责、专用处方和专柜加锁以及专用帐薄与专册登记管理。妇产医院的麻醉药品管理人员, 应当由思想道德高尚和品质优秀以及责任心强的主管药师负责, 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关麻醉药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业务常识, 要统一配备医院麻醉药品的专用保险柜, 在药品库房, 要安装24 h全天监控和防盗报警系统装置。对于麻醉药品的进出, 坚决执行双人验收的登记制度, 由双人双锁进行保管, 坚持双人发放的核对登记的管理制度, 针对麻醉药品, 要在购入、贮存、发放、调配和使用方面加强全过程批号的追踪管理, 并必须做到帐物和批号相符一致, 以减少漏洞的发生。

2.1.2 医院麻醉药品的采购应当实行双人共同采购形式

在每个季度初期, 药库的保管员要依据上个季度内麻醉药品的消耗状况而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 通过药剂科主任的亲自监督和药品采购员的共同采购来实现。付款的方式运用银行转账方式。随着目前妇产医院妇科手术的不断增多, 有关麻醉药品的用量出现明显的增大, 这就很有可能会造成麻醉药品的采购计划量大大小于实际临床使用数量, 结果造成经常缺药的状况, 这就使患者无法及时用药, 结果势必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药剂人员应当本着为临床治疗服务的理念, 要经常走进临床科室, 以了解和掌握第一手的临床资料, 并及时地调整麻醉药品的采购计划, 这样, 就不但能够有效地避免医院的麻醉药品缺乏状况, 又不会造成过量的储存, 从而达到最高的用药效率。

3 要切实完善麻醉药品的领用管理制度

妇产医院的门诊药房与住院药房的麻醉药品管理人员, 应当依据手术麻醉药品的实际消耗量, 按照麻醉药品的特别领货单而到医院药库进行领取。库房的管理人员应当按照货单的品种、数量、规格、剂型、规格和产地以及批号等, 进行认真核对无误以后才发放该类麻醉药品, 药库药房的经手人员要随时做好麻醉药品的出入库登记, 由双人签字来强化责任意识。

4 实现医院麻醉药品的科学调配于管理

4.1 科学实施门诊药房的麻醉药品调配

可以在门诊药房配置固定的麻醉药品发放窗口, 并且设计调配的基数, 通过专门人员来负责执行麻醉药品的调配。在每天的当班工作中, 要认真负责清点和班班交接制度, 并且认真做好交接班的各项记录。医院麻醉药品的专管人员, 要认真负责对于每一天的麻醉药品使用状况开展消耗登记, 然后依据麻醉药品的使用量, 进行及时的基数补充, 同时必须做到帐物相符一致。如果是特殊患者的取药, 则应当首先要签订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知情同意书, 在缴纳一定的押金以确保剩余麻醉药品的能够顺利回收后, 取药人才能够凭借交费的专用处方和诊断书以及随诊纪录, 凭借取药人的身份证与其他的有关手续才能到门诊药房进行取药。而门诊的药房值班人员应当认真审查以上的证件准确没有差错的情况下, 才能进行调配发放。在进行药品调配时, 首先要确认处方医师是不是具有麻醉药品的处方权, 并且要审查处方签名是不是和备案医师的签名一致。同时, 药品调配人员应当认真查看处方的内容是不是完整, 其用法和用量是不是准确等, 针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各类麻醉处方要坚决予以拒绝。作为门诊患者, 如果必须要使用某类麻醉注射剂时, 患者必须凭借医师的处方至药房领取注射卡和发药的清单, 然后到注射室进行注射。作为注射室的护士, 应当确保空安瓿送交药房, 确保回收的数量与使用的数量一致。

4.2 加强住院药房的麻醉药品科学调配

对于住院患者所使用的各类麻醉药品, 应当由临床的护士拿麻醉处方而到药房进行领取。在调剂师接到临床护士的处方以后, 应当认真地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和床号以及药品的用法与用量, 并观察处方上是不是标明麻醉药品的具体用途等情况, 针对注射剂还应当审核护士所交回的上一次麻醉用药的空安瓿, 确认没有差错的情况下, 再由取药的临床护士和调剂师双双在处方上进行签名, 确保对于麻醉药品管理和使用的责任。

5 要强化对于麻醉药品空安瓿和废贴的有效回收以及过期残损药品的管理

医院的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 应当将回收过来的空安瓿和废贴, 全部统一集中到药品库房。通过药库来进行统一的保管, 并实行登记造册。一般应当在药剂科主任和有关医院领导的共同监督下, 进行定期的销毁处理, 完毕后各参与人员应当备案签名。针对已经过期失效或者是残损的麻醉药品, 应当由麻醉药品的管理人员, 具体写明各种实际状况, 并经过科室主任认真审核以后, 报经医院各相关领导进行批准, 并在有关上级部门的主持和监督下, 进行登记造册后销毁, 同时仍然需要签名备案。

综上, 妇产医院应当针对常见的麻醉药品管理方面的常见问题和漏洞, 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科学的管理使用制度, 并逐步完善了麻醉药品管理方法, 以确保了麻醉药品得到安全有效的管理,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地发挥妇产医院的麻醉药品在临床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 又有效避免麻醉药品流进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 确保麻醉药品的用药安全。

摘要:麻醉药品如果失之管理并且使用不当, 就会流失到医院之外, 严重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治安安全。要加强妇产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 首先应当提高麻醉药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制度建设, 确保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方面, 应当加强麻醉药品在采购贮存和保管环节的管理, 实行双人共同采购形式, 并进行科学的保管与贮存。同时要完善麻醉药品的领用管理, 加强麻醉药品的科学调配管理, 还要清华对于麻醉药品的空安瓿和废贴的有效回收以及过期残损药品的管理, 从而确保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安全。

关键词:麻醉药品,管理,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社会.医务人员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南药学, 2007, 31 (1) :192.

[2] 毛福荣.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疑惑点及合理建议[J].海峡药学, 2008, 9 (7) :318.

[3] 林焕泽, 蓝忠, 黄伟东, 等.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23 (7) :235.

[4] 吴世启.医疗机构机构门诊麻醉药品使用管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J].中国药事, 2010, 24 (1) :8-10.

[5] 林桂荣.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16 (8) :174.

[6] 戚静燕.基层医疗单位实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新条例情况的调查[J].医药导报, 2007, 26 (1) :102-103.

[7] 雷彦辉, 刘乃兵, 周密.某区医疗机构麻醉及精神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7 (2) :189.

上一篇:药品储存下一篇:药品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