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2022-10-07

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参考文献

[1]罗康生,代胜,李仁启,陆治斌.贵州鱼洞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生态修复保护[J].新疆有色金属,2022,(02):20-23.

[2]罗康生,李仁启,陆治斌.矿山环境地质图编图方法[J].有色金属设计,2021,(04):95-97+105.

[3]马鸣浩,康延龙.基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青藏高原地质环境分区研究[J].青海国土经略,2021,(05):59-60.

[4].福建省落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土地复垦工作[J].中国有色金属,2020,(24):22.

[5]任磊.新疆火烧云—大红柳滩铅锌锂资源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分析[J].城市地质,2020,(03):276-282.

[6]曾凌云,王联军,史登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修复相关方案管理优化分析与建议[J].中国矿业,2020,(04):16-19.

[7]胡莹.济宁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与防治建议[J].世界有色金属,2019,(15):168-169.

[8]杨金中,聂洪峰,王晓红,王海庆,姚维岭,邢宇,孙娅琴,赵玉灵,汪洁,李丽,周英杰,王昊,刘小杨,许文佳,安娜,刘琼,殷亚秋,汪劲,齐泽荣,于航,肖春蕾,李建存,王彦佐,文可戈,周智勇,东启亮,初禹,田淑芳,黄洁,杨显华,刘采,霍晓斌,廖振威,赵炜,崔剑,王少军,张志,崔艳梅,张建国,黄智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四川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地质调查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云南大学;等.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成果报告[Z].项目立项编号:DD20160075.鉴定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项目管理办公室.鉴定日期:2019-07-17

[9]杨与靖.高原高山峡谷区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研究——以西藏甲玛、玉龙铜矿为例[J].四川地质学报,2019,(S1):106-115.

[10]邹银先,邹凤钗,党杰,杨元丽.六盘水市矿山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保科技,2019,(03):61-64.

[11]陈辉,常磊.矿产资源开发及地质环境保护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9,(05):238-239.

[12]王瑞,段军鑫.咸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形势分析[J].地下水,2019,(02):103-104.

[13]张小辉,庞海龙.马关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措施初探[J].世界有色金属,2019,(01):197-199.

[14]杨雷.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19):291+295.

[15]徐友宁,乔冈,张江华.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对策[J].地质通报,2018,(12):2125-2130.

[16]何芳,刘昌鹏,徐友宁,刘瑞平,乔冈.青藏高原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调查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地质通报,2018,(12):2138-2143.

[17]李健.呼伦贝尔市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导师:牛建英;侯言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18]赵雪.浅谈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J].世界有色金属,2018,(15):102-103.

[19]刘梦,周爱国,补建伟,魏文浩,孙自永.黑河源多金属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J].中国矿业,2018,(09):114-120.

[20]倪炳波.滇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水文地质环境保护[J].世界有色金属,2018,(12):174-175.

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陶超群.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11):112+114.

[22]温明星.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简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8,(07):161-162.

[23]李建中,张进德.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8,(04):169-172.

[24]王昊,李丽,刘雪,李浩.新疆东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成果[J].中国地质调查,2018,(03):81-88.

[25]李焰峰.铀矿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14):22-24.

[26]夏泽军.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04):142+144.

[27]陆建民.浅谈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J].低碳世界,2017,(25):98-99.

[28]孙小飞.攀西矿集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估预警[D].导师:邵怀勇.成都理工大学,2017.

[29]李小燕.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研究[D].导师:谈树成.云南大学,2017.

[30]李文魁.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5):31-32.

[31]王晓鹏.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283.

[32]陈跃龙,徐成晴.吉林省矿产资源开发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对策初探[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02):185-186.

[33]刘兆祥.补连塔煤矿干旱草原区地质环境重建研究[J].煤矿安全,2017,(S1):90-93+98.

[34]马世斌,张焜,杨文芳,李生辉,刘世英,安萍,彭玺.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矿山环境监测[Z].项目立项编号:1212011121286.鉴定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日期:2016-12-17

[35]贾升安,袁材栋,张盛生,赵盛年,李东波,孟昭睿,王银业,郑长远,彭亮,白刚刚.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青海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调查评价[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青海省科技厅.鉴定日期:2016-12-17

[36]薛庆,吴蔚,李名松,董双发,汪冰,樊芸湘.遥感技术在辽宁省矿山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调查,2016,(05):54-59.

[37]董双发,梁鑫,吴蔚,张剑峰,李名松,章新益,薛庆,李婧玥.内蒙古西部地区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J].中国地质调查,2016,(05):48-53.

[38]蒙永辉,许燕,王集宁,高善坤.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形势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6,(09):26-29+35.

[39]冯涛,高晖,白朝军,刘晓静,武慧智,崔剑,何姝珺,袁晶,史鹏会.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Z].项目立项编号:12120115060301.鉴定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鉴定日期:2016-08-20

[40]黄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16,(07):149-153.

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李超.青藏高原矿产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J].城市地理,2016,(14):119-120.

[42]王硕,彭泽露,杜方哥.铜仁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石材,2016,(07):32-35.

[43]罗锋.鄂东南某矿区地质环境风险评价研究[D].导师:周爱国;柴波.中国地质大学,2016.

[44]补建伟,孙自永,周爱国,魏文浩,刘梦,李鑫.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C].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部,2015:644-647.

[45]徐友宁,乔冈,张江华,刘瑞平,何芳.基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C].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部,2015:683-684.

[46]杨与靖.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C].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部,2015:685.

[47]温挨树,王根所,赵振光,乔文光,张翼龙,张武文,王文东,道日娜.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Z].项目立项编号:内国土资字[2012]806.鉴定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鉴定日期:2015-08-01

[48]补建伟,孙自永,周爱国,徐友宁,魏文浩,刘梦.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若干问题[J].金属矿山,2015,(06):158-163.

[49]侯冰,冯春涛.枣庄市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代价核算[J].当代经济,2014,(23):98-100.

[50]白雪华,孙君,吴雅莹.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准入与监督管理制度体系[J].当代经济,2014,(23):54-56.

[51]娄连惠,董颖,吕杰堂,陈梓慧.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09):22-24.

[52]吴芳.基于GeoEye-1卫星数据的矿山开发环境问题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14,(03):317-323.

[53]伦绍雄.浅谈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低碳世界,2014,(15):159-160.

[54]王辉.随州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03):374-376.

[55]周怀鲲,和瑞凯.浅谈阿拉善盟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J].甘肃科技,2014,(09):33-34+68.

[56]杨耀红,冯春涛.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系统应用研究及实例分析[J].中国钨业,2014,(02):45-49.

[57]冯海涛.榆林市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1):163+167.

[58]李闽,杨耀红.个旧市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S2):396-399.

[59]李贤.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及防治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6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研讨会分会场[C].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2013:26-27.

[60]王少军.矿山遥感调查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导师:薛重生.中国地质大学,2013.

[61]吴晓,吴章云,马小斐,蒲春林.重庆境内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01):3-5.

[62]余振国,冯春涛,郑娟尔,李华,赵冉,孙贵尚,朱清,张超宇,张博.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的核算理论方法与核算制度建设研究[Z].项目立项编号:200811044.鉴定单位:国土资源部.鉴定日期:2012-12-14

[63]姬熙清,李之璋,王金娃,王月宝.论可持续发展与地质环境管理[J].西部资源,2012,(05):96-97.

[64]周晋生.太原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建议[J].华北国土资源,2012,(04):105-107.

[65]程玉书,汪宝存,王文杰,李海平.SPOT5影像在矿产资源开发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6):111-114.

[66]李向前,陈火根,陈晨,苏一鸣,朱叶飞,张平,徐士银,尚通晓,许伟伟,朱首峰.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淮北及沿江成矿带遥感地质综合调查[Z].项目立项编号:1212010881502.鉴定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鉴定日期:2011-10-30

[67]吕敦玉,柴波,周爱国,余楚,董启明,蔡鹤生.基于GIS和RS的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研究[A].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Lakes‐Wetlands‐Watershed and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EPLWW3S 2011 V2)[C].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1:184-187.

[68]王月宝,李之璋,姬熙清,王金娃.整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储量、矿业权、地质环境管理数据库探讨[J].西部资源,2011,(03):72-74.

[69]陈孝劲.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补偿机制研究[D].导师:崔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70]龙晓君.地质生态环境多尺度非线性智能评估研究[D].导师:何政伟.成都理工大学,2011.

[71]徐友宁,徐冬寅,张江华,陈华清.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响应差异性研究——以陕西潼关、大柳塔及辽宁阜新矿区为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01):89-94+100.

[72]薛庆天.辽宁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D].导师:刘丽霞.东北财经大学,2010.

[73]吕敦玉,柴波,周爱国,余楚,董启明,蔡鹤生.基于GIS和RS的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研究[A].Asia Pacific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Hong Kong、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ICRS 2010) Volume 3[C].Asia Pacific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Hong Kong、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0:187-190.

[74]赵银兵,何政伟,倪忠云,南希,赵勇.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地质环境风险研究——以甘孜州东部为例[J].地球与环境,2010,(02):207-213.

[75]王旭,周爱国,甘义群,张溪,张俊.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02):69-73.

[76]崔鹏.平邑县归来庄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保すぷ魈轿鯷J].山东国土资源,2010,(01):44-46.

[77].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准入制度体系[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18):28-29.

[78]许民.赤峰市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地质环境保护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8):73-74.

[79]白雪华,冯春涛.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准入制度体系[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9:235-238.

[80]赵银兵.面向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生态环境研究[D].导师:何政伟.成都理工大学,2009.

[81]赵银兵,何政伟,倪忠云.基于生态地质环境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01):299-300+350.

[82]王惠芬.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影响及其治理对策——以北京首钢铁矿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为例[J].城市地质,2008,(03):10-13.

[83]高速,曹晓娟.滇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04):123-125.

[84]张进德,张德强,任鹰,田磊,白光宇,孙伟,赵慧,马军,叶晓宾,袁西龙,刘艳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及成果集成[Z].项目立项编号:水[2003]015-05.鉴定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鉴定日期:2008-07-07

[85]王炳焱.内蒙古地质环境和矿产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5):9-10.

[86]余振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初探[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507-510.

[87]孙贵尚.未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趋势与地质环境保护管理研究[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321-325.

[88]吕丹.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导师:匡爱民.中央民族大学,2007.

[89]赵增敏,武强,王志强,雷培圣,袁力健,周玉贺,郭莆,谢海澜,戴国锋,林志明,李娟,张玉娟,张巧玲,朱艳华,贾凤兰.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港油田科远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大港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评价[Z].项目立项编号:津地任[2000]10号.鉴定单位:天津市科委.鉴定日期:2007-02-11

[90]张丽君.基于GIS多准则空间分析(SMCE)的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J].中国地质,2005,(03):518-522.

[91]原振雷,肖荣阁,李明立,朱嘉伟,徐莉.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5,(01):40-44.

[92]邹英.论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J].新疆地质,2003,(03):377-378.

[93]高兴和,白雪华,冯春涛.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西部矿产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关系研究[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鉴定日期:

[94]张照志,李新玉,吴强.北京市矿产资源规划及其可持续发展[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06):10-15+52.

[95]韦龙明,何国朝,谢世业,周奇明,张玲.广西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与对策建议[J].矿产与地质,2002,(06):372-374+383.

[96]张照志,曹清华.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J].资源·产业,2001,(12):12-13.

[97]李新玉.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鹿泉市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规划[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鉴定日期:2001-12-15

[98]白林亭.促进资源开发 保护地质环境[N].中国矿业报,2000-08-19(001).

[99]李文来,许晓龙.浅析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0:772.

[100]闫军印.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质量损益的经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03):56-6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软件人才创业教育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