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行业范文

2023-09-21

矿产行业范文第1篇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规范矿产资源监督检查行为,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矿产资源监督检查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矿产资源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保障矿产资源监督检查工作条件和经费,建立落实矿产资源监督检查协调工作长效机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矿产资源监督检查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矿产资源的监督检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矿产资源监督检查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维护辖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受理部门应当对检举、控告的内容进行核查,对检举、控告属实的可以给予奖励。检举人、控告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受到保护。

第五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前不得实施勘查、采矿活动。

第六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层级监督,实行重大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行为报告备案制度。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纠正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违法或者不当的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行为。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其行政区域内对下列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一)未取得勘查许可证勘查矿产资源的;

(二)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

(三)超越批准的范围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

(四)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

(五)其他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

—1—

采取下列措施:

(一)查验、复制有关证照、资料;

(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问题如实作出说明,采取笔录、录音、录像等方式调查取证;

(三)进入矿山现场进行实地勘测;

(四)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五)发现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有违法行为时,可以依法暂扣其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

(六)对违法开采的矿产品先行登记保存;

(七)对违法的单位或者个人,暂停办理有关的矿产资源审批登记手续;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九条 探矿权、采矿权经批准转让的,应当依法进行变更登记。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结果信息共享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本辖区内探矿权、采矿权登记信息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告知探矿权、采矿权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

第十一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应当采取措施维护其勘查区、矿区范围内的矿业秩序,发现他人在自己勘查区内勘查或者在自己矿区内采矿的,有权进行制止并及时向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报告。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应当在地质勘查、采矿现场的显著位置设立标注有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主要内容的标识牌。标识牌式样及具体内容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二条 采矿权人应当对矿山建设、开采情况进行测绘或者及时采用技术手段在地面展示矿山建设、开采情况。露天开采的矿山应当绘制采剥工程平面图,地下开采的矿山应当绘制井上井下对照图。采剥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井下对照图按照下列规定向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

(一)矿山处于建设期间的,每6个月提交一次;

(二)矿山处于生产期间的,每3个月提交一次;

(三)矿山停止建设、生产的,在停止建设、生产时提交一次;在恢复建设、生产前提交一次。

地质勘查和测绘资质的单位进入涉嫌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的矿山进行实地勘测。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进行实地勘测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开展工作,不得将受委托事项委托他人,不得对外披露有关勘测信息及成果。勘测工作结束后,应向委托人提交客观真实的勘测报告及有关资料。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综合勘测报告及相关证据,审查矿山是否存在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存在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 无证勘查、无证开采矿产资源的,乡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及时予以制止并报告县级人民政府。

第十五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配合措施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第十六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开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接受社会监督。执法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不少于两人,并出示有效证件,文明执法。

第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证照、资料供其查验、复制的;

(二)拒不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或者提供虚假说明的。

第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在地质勘查、采矿现场显著位置设立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等主要内容标识牌的;

(二)不按规定提交井上井下对照图或者采剥工程平面图的;

(三)拒绝、阻碍国土资源部门或者国土资源部门委托的单位进入矿山现场实地勘测的。

第十九条 从事矿山测绘和实地勘测的单位提交不真实的图件、资料,将委托事项转委托他人或者擅自披露勘测信息、成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

收违法所得;并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条 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对其使用的机械、设备,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没收,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行为人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单位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依法履行矿产资源监督检查职责的;

(二)不配合矿产资源监督检查工作的;

(三)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或者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矿产行业范文第2篇

产品的价值包含自然属性价值和社会属性价值, 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凝结成为社会属性价值, 环境的价值转移成为自然属性价值。矿产资源在形成最终产品过程中会发生资源的耗减和环境降级, 基于SEEA和SNA核算理念, 将恢复环境等成本作为环境投入转移到产品价值, 此观点获得全球国家高度认可。基于此, 国土资源部要求矿山企业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要绿色处理废渣、废水、废气, 恢复植被、保护水土等。通过减少环境成本, 既增强产品竞争力, 也执行了保护生态系统的政策。因此, 矿产企业绿色发展、绿色利用矿产资源势在必行。以下通过矿产资源供给层面、矿产资源利用层面和环境保护层面等三个层面, 分析矿产资源需要绿色发展,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降低环境污染的必要性。

在矿产资源供给层面, 矿产资源属于可耗竭资源, 虽然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巨大, 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般, 排在世界第80位左右, 而且我国地势复杂, 导致一部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李万亨 (2002) 认为,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资源的增加对矿产资源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多数矿产资源需求已名列世界榜首, 矿产需求问题也跃居世界第一。陈莲芳 (2008) 基于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协调能力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构建评价体系。认为矿产资源价值要考虑正负外部性, 基于绿色发展对矿产资源定价, 结合价格与供给曲线的关系, 能减少矿产资源浪费, 一定程度上缓解矿产资源供给。

在矿产资源利用层面, 姜建军 (2005) 认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从开采到消费过程中都存在污染, 矿产开采会污染地下水资源、沙漠化等。楚泽涵 (2003) 认为运输过程也会发生矿石渗漏, 加工过程会产生废渣、废液等, 消费过程中, 无论是作为生活资源或生产资源都产生一定的污染。覃政教等 (2012) 认为主要污染还是废液与废渣。张福良 (2010)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 发现通过整合矿山资源, 可整体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矿山治理也更规范。可见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不仅需要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 还需要提升矿产开发环节的其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如国土资源部建议矿产企业优先采用地下开采, 降低植被破坏率, 选矿多碎少磨, 建设水循环利用系统等, 提高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 降低环境污染。

在环境保护层面。2014年以前矿产资源开发不仅破坏大量植被面积, 还造成大面积的污染。据统计, 我国采矿造成的森林破坏面积已经达到106万公顷, 草地破坏面积为26.3万公顷, 累计破坏的土地面积已经达到400万公顷, 且每年以4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李永峰等 (2012) 认为, 即使不同时期,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都应该考虑环境保护问题。覃初礼 (2012) 以网络分析法为基础,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 建立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指标体系, 探究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此, “十三五”规划强调生态优先, 绿色勘查原则, 并加强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大力推进矿区土地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 加快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 激发矿山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动我国矿业持续健康发展。

2 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类的矿产资源需求远大于自然的供给量, 因此矿产开发利用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 约束人类浪费矿产资源, 限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副产物无限制加载环境中, 因为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时, 应将开发导致环境降级的损耗成本纳入矿产资源开发成本中, 正确衡量矿产资源价值, 并对环境进行补偿和治理, 实现生态环境系统持续利用。对矿产资源存量利用时, 应基于公平性原则, 公平、合理地分配矿产资源使用权, 形成持久、连续的和谐发展。

2.2 生态经济理论

人类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体系和自然资源的支持, 可见生态环境与经济间的平衡, 是以生态环境为主导, 生态遭受的破坏, 将由经济承担损失。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包含生态系统, 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调整资源价格, 使价格与供求达到均衡。但生态经济学认为自由市场是基于规模和分配的极限, “后代人”不可能参与到市场中, 同时也没有考虑外部性问题。而生态经济学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 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2.3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基于生态规律, 对矿产资源整体规划、开发和利用, 将矿产资源开发、绿色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合一体的经济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 最大程度上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实现矿产资源效用的最优配置。一方面, 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保护机制, 离不开科学技术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支持, 通过环境监测、污染治理、资源利用效率等为生态补偿提供基础信息。另一方面, 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机制, 不仅要求环境治理和资源修复, 还提出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 最大程度上保证资源利用的代际均衡。

3 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绩效体系构建

国土资源部指出, 到2020年基本建立绿色矿山格局的战略目标, 对绿色矿业提出开发利用、生态补偿等多方面标准, 要求矿产开发利用企业贯彻落实。基于此, 本文构建绿色矿业开发利用评价体系, 基于矿产绿色开发利用理念, 从利用效率、生态补偿、环境保护等方面选取指标, 旨在建立一个评价企业发展绿色矿业成效的体系, 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企业提供指导意见。企业可以通过该体系评价企业目前绿色矿业发展状况, 对比先进企业发现不足, 结合自身优缺点, 有针对、有目地发展绿色矿业。

3.1 指标选取

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 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运输、利用等环节的活动都会对相关联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如矿产资源开发必然带来负外部性影响生态环境, 继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生产。因此, 我们在选取指标时要充分考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废水、废气、尾矿处理等等生态指标, 这也包含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基础性信息。其次, 要基于科学性原则, 对每一个指标选取都经过严格和精细的实事求是筛选过程, 力求每一个指标都能够精确客观反映某一方面的信息, 降低盲目选取指标导致结果的偏差。再次, 要考虑数据可获得性, 即指标的数据能够比较容易从网上搜集或实地调研等方式取得相应数据, 并且指标的数据能比较客观和合理的反映评价结果。对于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绩效体系的指标选取, 主要考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三个方面选取指标, 如图1所示。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方面, 为反映矿产资产利用效率, 选取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伴生矿利用率等三项指标作为标准, 这三项指标既能直观发现开采矿产时的损耗, 也能体现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 还可以反映共伴生矿的回收效率。矿产资源属于可耗竭资源, 充分提高开发利用效率, 更能保证矿产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补偿指标选取方面,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这只考虑了正外部性, 没有考虑负外部性。尤其是矿产开采、选矿、冶炼等伴随着污染。基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观, 选取大气污染治理率、水污染治理率、开采区域土地治理率等几项指标考核矿产负外部性治理效果。因为如何将尾矿用地、矿产开采区恢复生态, 避免污染进一步扩大, 提升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 是目前矿区民众异常关注的事情, 也是矿产资源企业大力治理的方面, 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在生态保护指标选取方面, 要以建立绿色矿山, 发展绿色矿业, 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 将绿色矿业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 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以消耗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开发利用方式。因此选取植被恢复率、尾矿露天面积比例和地下开采比例, 反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体现企业社会形象和商誉, 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3.2 确定指标权重

(1) 确定指标权重的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调查问卷法, 向财务管理、采矿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发放问卷。通过专家对本文不同层次指标的打分以及同层次指标之间的联系的认可, 最后获取获得可靠、合理的数据。本文调查问卷的发放使用实地发放和网络发放两种方式, 同时考虑到需要邀请的专家数量有限, 本次问卷发放的数量有限。本问卷使用Satty1-9标度方法, 用比较判断矩阵模型, 将指标一一列出, 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指标之间的关系。问卷设计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 问卷主题的确定。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 通过向专家发放调查问卷, 得到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关系, 进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第二, 问卷内容的确定。本次问卷的主要内容是专家为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绩效评价指标的指标打分。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三个维度。同时以三个维度为基础, 发散出9个具体指标, 基于这些指标展开评价。

第三, 问卷发放对象的确定。本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绩效评价, 这就需要向财务管理和采矿工程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咨询和征求意见, 为指标权重的确定给出专业性的建议。

第四,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根据上文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使用YAAHP 10.1软件设计好调查问卷后, 向大学里的采矿工程专业、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老师发放调查问卷。由于本问卷的发放对象是专家教授, 因此发放的数量有限。本次共发放50份问卷, 收回46份, 并从收回的问卷中整理出有效问卷46份, 对46份有效问卷作为权重确定的依据。问卷发放方式和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第五, 问卷的效度检测。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需要对调查问卷的有效性进行检测。调查问卷共邀请A高校、B高校的4位教授、6位副教授从问卷总体评价、问卷内容设计、问卷结构设计三方面进行问卷的效度检验。各教授专家对调查问卷效度的评价使用五分制法, 分别是非常合适、比较合适、基本合适、不合适、非常不合适, 详细的评价结果如表2、表3、表4。

经过分析专家对调查问卷评价的数据后, 得分情况分别如下:一是调查问卷总体评价得分= (5×6+3×4+1×3+0) /10=4.5。二是调查问卷内容设计得分= (6×5+3×4+1×3) /10=4.5。三是调查问卷结构设计评价得分= (7×5+3×4+0) /10=4.7。可见调查问卷内容、结构等基本符合效度要求。

第六, 问卷的信度检测。在正式发放问卷前, 先发放10份作为样本, 以此来对问卷的可信度进行检验。信度是指问题的真实方差和实际取得的方差的比例。本文采用了克朗巴哈α系数进行检验, 公式为, , n为一份量表中的题目数量, r是题间的平均相关系数, 得到α=0.974, 表明该量表与本论文的契合度较高, 可以用来调查。

(2) 构建层次模型和判断矩阵。

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基于层次结构确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并对各指标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够, 即每次取两个因子Ai和Aj, 以Xij表示Ai和Aj对B的影响大小之比, 用矩阵表示比较的全部结果, 称为判断矩阵。它是AHP的基本信息, 是进行权重计算的重要依据。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其中A为判别矩阵, aij要素i与要素j重要性比较结果, 并且有如下关系:。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如所示。根据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来给各个指标的权重赋值。

(3) 计算指标权重。

基于YAAHP10.1软件, 导入调查问卷, 发现准则层的判断矩阵一致性为0.0176, 利用效率判断矩阵一致性为0.0834, 生态补偿判断矩阵一致性为0.0089, 生态保护判断矩阵一致性为0.0176。所有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小于0.1的要求, 无须修改相对权重数值, 得出数据如表6所示。

4 案例分析

在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之后, 需要对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的各个指标做出评价, 结合X矿产企业的相关财务数值, 确定X矿产资源企业开发利用的最终得分。计算出具体相关指标数值, 如表7。

4.1 总体评价

综合得分范围在[0, 1], 因为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小于等于分母, 通过计算X矿产企业的综合得分为0.8238, 在[0.8-0.9]之间, 这一结果说明X矿产企业在利用效率、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 最终该企业的总体绩效为良好。据表7的权重集可得, 对于绿色发展视角下矿产资源企业开发利用绩效的绩效评价, 准则层的指标权重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利用效率 (0.5485) 、生态保护 (0.2408) 、生态补偿 (0.2107) , 体现利用效率在总体绩效评价中更为重要。因为本文虽然是基于绿色发展视角, 但核心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只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 追求资源节约与保护环境, 力求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显然, 从绿色发展视角考虑, 减少环境破坏和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确实能有效提升矿产资源企业的开发利用绩效。

4.2 分指标评价

在对绿色发展视角下X企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做评价时, 既要对总体绩效进行总体分析, 还应当对各项分指标进行适当分析。因为无论权重大小, 都会影响总体绩效水平。

在利用效率方面, X矿产的综合利用效率达到85%。继续仔细剖析, X矿产企业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为95%和90.1%。远高于2014年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矿产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标准[13], 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得益于开采、选矿成熟的工艺体系, 保证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效率。X企业尚未利用伴生矿, 这也反映我国整体伴生矿的利用效率问题,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利用率不到30%,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0%, 反映我国矿产企业综合利用意识淡薄或综合利用技术欠缺。

在生态补偿方面, X矿产企业的综合生态补偿率为95.41%, 说明X矿产企业积极对环境整治和污染防护工作, 并积极采取修复措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 X矿产企业将深加工形成的酸性气体使用碱水中和后排放, 治理效率高达93%。不仅极大降低污染气体的有害性, 还减少污染气体排放量。在水污染治理方面, X矿产在选矿、冶炼环节采用无废工艺, 矿山选矿废水、冶炼废液重复利用实现零排放, 其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次避免雨水冲刷露天矿层和尾矿, X矿产企业对尾矿进行防水、覆盖处理, 对于开采则积极转向地下开采。关于开采区域土地治理方面, 为较为完善治理开采区域, X矿产企业建立了野外赛车基地、国家地质公园等, 有效解决矿产开采过程导致土地降级不再适宜耕种的问题, 也避免矿山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在生态保护方面, X矿产企业综合生态保护率达到70.23%, 说明X企业矿产开发利用过程, 已经极大降低环境破坏, 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均衡, 建立资源开发利用中保持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局面。其中植被恢复率为85%, 高于国家要求80%的覆盖率标准, 其植被恢复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但企业仍在进一步开展植被绿化工作。X矿产企业目前优先使用地下开采, 既节约土地, 又保护矿产开采区域生态, 目前X矿产企业开采面积只占整个矿产区域面积的15%, 地下开采比例占60%, 并已逐步转向地下开采为主。X矿产企业修建尾矿库, 尽量避免尾矿露天, 避免下雨冲刷尾矿导致水污染附近水流域, 可见X企业在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处于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第一, 本文基于绿色矿业、绿色矿山理念, 以绿色发展视角构建涵盖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绿色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在对各指标的具体含义做出详细阐释的基础上, 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第二, 以X矿产企业为例, 从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发展视角下X矿产企业的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良好。但是X矿产企业地下开采比例仍然较小, 应作为下一阶段的改进方向。

5.2 建议

第一, 完善矿产企业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制度。基于《中国矿业资源报告》, 结合现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指标体系, 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矿产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体系, 并对指标的含义进行阐述, 统一数据来源、口径, 并赋予该评价制度的法律地位。企业可以基于该评价体系分析自身不足, 并为企业进一步优化提供方向与经验借鉴。

第二, 推进矿产企业绿色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 开创绿色矿业。因此矿产开发利用企业应降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 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国策, 形成绿色矿山、绿色矿业的绿色发展道路, 实现矿产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的局面。

第三, 规范矿产企业准入条件。受利益驱动, 个体所有的小型矿产企业都会滥采乱挖, 既导致矿产资源浪费, 还破坏矿山环境。利用过程中污水乱排放, 固体废物随处丢弃, 对矿山附近造成极大的污染, 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其污染治理、环境治理成本较高, 更有甚者导致生态环境不可修复的局面。为此应积极取缔小型矿产企业。

摘要:本文基于绿色发展视角, 以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等作为理论指导, 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三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一个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X矿产企业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X矿产企业的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良好。

关键词:绩效,矿产,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0.

[2] 李万亨, 傅鸣珂, 杨昌明.矿产经济与管理[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3] 陈莲芳, 严良.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硏究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 2008 (4) .

[4] 姜建军, 刘建伟.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及对策探析[J].国土资源情报, 2005 (8) .

[5] 楚泽涵.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问题[J].科学通报, 2003 (4) .

[6] 覃政教, 林玉石.西南岩溶区矿山与水资源污染问题探讨及建议[J].地球学报, 2012 (3) .

[7] 张福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要素和绩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0.

[8] 欧阳志云.生态安全战略[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4.

[9] 李永峰, 杜培军, 张盼扮.矿产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视角, 2012 (6) .

矿产行业范文第3篇

2006年至2010年,招金矿业的收入、毛利和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6.97%、38.77%和37.29%。翁占斌在出席招金矿业上市5周年记者会时表示,未来5年,该公司将透过扩大现有黄金矿的规模、勘探和收购兼并,增加黄金矿产资源量,每年净增量的目标约为100吨。截至去年底,招金拥有黄金矿产资源量为495.82吨,黄金可采储量为251.89吨。

今年资本开支料逾20亿

招金矿业董事长路东尚表示,目前招金有多个收购项目正在进行中,该公司公布拟收购招远市早阳山金矿、大秦家金矿及纪山金矿。这3个金矿若完成收购,每个项目需要投资3,000万至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进行勘探。他说,招远市还有几十个金矿为地方政府所有,现在金价很高,当地政府未必舍得出售。对于在海外的收购,翁占斌透露,目前招金在澳洲和巴西分别有2个项目和1个正在洽谈中。

翁占斌表示,初步估计今年招金的资本开支将超过20亿元,其中包括勘探等基建开支以及预留资金用作收购。路东尚表示,目前手头现金近10亿元,而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为60亿元,公司会视乎未来的发展计划考虑不同渠道的融资方案,其中对来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亦有兴趣。

矿产行业范文第4篇

西藏地区金矿地质工作起步晚,工作程度低。1972—1976年,西藏地质一队、二队先后在雅鲁藏布江流域进行了广泛的砂金普查工作,发现藏南各地砂金矿化普遍,品位较高,特别是I级阶地砂金层,一般在0.2—0.8克/米s间,但未能对众多的砂金矿点、矿化段开展进一步的工作。1985年西藏地质五队对安多拉日曲砂金矿进行了初勘评价工作,获得D级表内储量608公斤,提交了全区首份金矿储量报告。80年代后期,各部门加强了西藏地区的金矿地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

黄金资源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区已发现金矿床(点)156处,分布在58个县(市)境内,其中金矿床16处,包括岩金矿床2处(中型1处,小型1处),砂金矿床8处(中型2处,小型6处),伴生金矿床6处(大型1处,中型3处,小型2处)。

截至1989年底,全区累计探明金矿储量63.02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3.859吨),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1.30%,居第22位。全区保有储量为62.746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3.560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58 9/6,居第18位,其中砂金保有储量4.420吨,伴生金保有储量58.326吨。已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3.099吨,未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59.647吨。据目前正在勘查的5个矿床预测,全区“八五”期间可新增金矿储量17吨,主要来自加查、邛多、娘姑处等矿床。

黄金生产概况 西藏自治区黄金工业起步晚,目前建有砂金溜槽2处,分别开采色当、拉日曲两处砂金矿,生产规模12万米s/年,生产能力45公斤/年,占有储量1.113吨。此外,区内还有一些县乡组织的群采点,如浪卡子、卡足等。“八五”期间拟建矿山1个,预计新增生产能力120公斤/年。1989年全区产金11公斤,居全国第29位,矿产金产量为11公斤,居全国第27位。主要产金县有改则、安多、班戈等。“八五”末期预计矿产金年产量为120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 西藏地区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缝合部位,是著名的特提斯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地质构造运动强烈,表现出多期多旋回的特点,横贯全区发育了班公湖一怒江、雅鲁藏布江两条板块缝合线。地质演化过程及构造、岩浆活动,都与板块碰撞密切相关。西藏地区总的地质特征是:(1)地层时代新,全区出露以中、新生界地层为主,其南、北缘分别是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前寒武系地层,形成了南北老,中间新的大地向斜构造,地层展布与构造线方向一致。(2)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时代新,燕山晚期一喜山期大规模的超基性岩和酸性岩类沿缝合带及深大断裂带呈弧形或近东西向展布。(3)在以板块缝合带为主体的构造格架内,由于板块的不断挤压、抬升,地层褶皱强烈,推覆构造及走向滑动断裂发育,一系列平行排列的褶皱、断裂构造组成了“手风琴式”构造。

西藏地区金矿床(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产于花岗岩类侵入体及接触带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如藏东多霞松多。(2)产于花岗岩类侵入体及接触带中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如娘姑处。(3)产于花岗岩类 侵入体接触带中的矽卡岩型金矿,如冈底斯地区、江达德登一仁达一带。(4)产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断裂破碎带型金矿,如安多地区、色当地区。(5)产于晚古生代一中生代浅变质碎屑岩一碳酸盐岩类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如藏东海通子、东达山。(6)伴生金,以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伴生金为主,主要产于藏东玉龙铜矿带,其金矿储量在西藏占重要比重。(7)现代砂金矿,西藏地区砂金资源丰富,矿化普遍,主要分布在藏南雅鲁藏布江水系、藏东“三江”水系和藏北高原内陆水系。

西藏地区中新生代大规模的大陆碰撞所产生的强烈的、多期次的构造一岩浆活动,为本区金矿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本区的金矿化特征及分布与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密切相关。高原的抬升和构造活动使地壳深部的岩层连同蕴藏的矿产被推至地表浅部,地壳深部的金也不例外地被强烈的构造一岩浆活动推带到了地壳上部的岩层中,使得本区具有较高的金背景值。已有的测试资料证明,西藏地区中生代变质砂、页岩金丰度在0.ol一0.33ppm间,结晶灰岩在0.004—1.6ppm间,中生代火山岩在0.04—0.5ppm间,个别高达1.2—3.5ppm,燕山晚期一喜山期花岗岩类在0.008—0.25ppm间。在具备一定含金物源的基础上,地质构造对本区金矿的控制起了主导作用。区域性深断裂不仅控制了沉积建造、岩浆岩分布、洋壳和陆壳的格局,而且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及上下物质间的通道。本区控矿构造类型以区域性大断裂、区域地层不整合面、火山断陷盆地及有关断裂、破碎带之间的有机配合为主。区域性深大断裂带控制金矿成矿带的展布,矿床产于区域地层不整合面、火山断陷盆地等有利构造部位,矿体赋存在次级断裂破碎带中。本区中、新生代多旋回岩浆活动是金矿形成的有利条件,它不仅为金矿化提供了一部分物源,而且促使了金的活化、迁移和富集,因而本区金矿化与岩浆活动的关系极为密切。

西藏地区强烈的新构造抬升运动使得地壳不断遭受剥蚀,为砂金矿化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加上广泛发育的水系及特殊的气候、地貌环境,使本区砂金矿化发育,类型繁多,独具一格,形成了冲积、洪积、冲一洪积、冲积一湖积及河床、河漫滩、阶地、湖滨等多种类型砂金矿化。

西藏地区金矿主要集中产于下列三个成矿区带:(1)日土一那曲成矿带,在藏北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两侧,广泛发育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有关的断裂破碎带型金矿,砂金则以近源冲洪积河床一漫滩相砂金及滨湖相砂金为主。(2)冈底斯一雅鲁藏布江成矿带,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广泛发育与花岗岩类侵入体有关的破碎蚀变岩型、矽卡岩型金矿,砂金主要分布在囊状谷河漫滩及阶地中。(3)藏东成矿带,以产于花岗岩类接触带中的石英脉型,矽卡岩型及产于晚古生代一中生代浅变质碎屑岩中的石英脉型金矿为主,区域

三、四级河流砂金成矿条件极好。

矿产行业范文第5篇

摘 要:城市地质数据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实现多源、异构、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与高效访问,本文全面分析了城市地质数据的构成及特点,结合国内城市地质调查数据现状和应用需求,参考《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内容与数据库结构》等相关规范,开展了城市地质数据建库内容与结构设计,建立了“纵向层次、横向专业”的数据库结构,并针对性地探讨了数据建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城市地质数据建库质量,为探讨本轮城市地质调查数据资源建设提供了建议指导。

关键词:城市地质数据库 结构设计 质量控制

地质数据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 ],城市地质数据库是建立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技术标准的关键内容之一。基于城市地质数据库的地质数据中心建设,可以实现地质数据的规范采集处理、合理存储、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当前,地质部门管理的地质数据按照数据类型划分有空间数据、非空间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的描述数据,本文介绍了城市地质数据构成及特点、数据库内容与结构设计以及数据建库质量控制相关要点。

1城市地质数据构成及特点

1.1 城市地质数据构成

我国自1999年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积累了大量数据,主要包括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空间数据库、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专题数据库、矿产数据库和潜力评价数据库,建成了10大类48个国家地质数据库,成为国家空间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轮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2017-2025)开展了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地质资源种类、水土环境指标、地质灾害类型等调查评价,应用了丰富的包括钻探、地表观测、电法、地震、地质雷达、测井、遥感、原位测试、综合成果应用等技术手段与方式,更是进一步获得了大量城市基础地理、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球化学、地质灾害、地质资源等多类型数据。

為此,依据城市地质调查的采集手段、数据来源和成果阶段,城市地质调查的数据内容可分为野外调查、工程施工与试验、地质环境监测、地质成果4个大类,用来描述基础地质、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条件、地质资源、土地与地下水环境、地质灾害等方面的专业信息[ ]。野外调查、工程施工与试验数据是对包括岩石、地层、构造、地貌等地质现象,通过野外综合调查、施工勘探、样品试验等手段直接获取的数据。地质环境监测数据是对地下水、地质灾害等自然地质环境或者工程建设影响的地质环境及其变化,进行定期观察测量、采样测试、记录计算等产生的数据。分析评价成果数据是对地质调查和地质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综合研究和分析评价所产生的地质专题成果数据。此外,城市地质数据还应包括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可利用土体资源、地热资源、地下水资源、水土环境质量等相关三维模型数据。

1.2 城市地质数据特点

城市地质数据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往往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单位(部门)、不同项目,其存储介质可能是纸质的或磁盘(磁带、光盘等)形式的,其表现形式可能是文字(文字报告)、数据库文件(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或图形图像等。同时,城市地质数据还具有大数据特性,呈现多元(源)、异构、多态、时空关联、大容量高相关、价值低密度、复杂与不确定性等特点[ ]。

2 数据建库内容与结构设计

由于城市地质数据来源广、类型多、数据量大、关系复杂,要实现多源、异构、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与高效访问,数据建库首先要对数据及相互关系进行整理,根据数据特点进行分类,并实现数据的分层管理;其次根据数据类别、数据层次等要素,分别设计数据存储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访问控制方式、备份策略等[ ]。

2.1 城市地质数据库内容

依据城市地质数据构成分析,城市地质数据库建设内容包括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成果数据库[ ]。

2.1.1 基础数据库

基础数据是指搜集或采集到的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的数字化形式,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其他层次的数据都是基于原始数据而建立的,除非数据输入错误,原则上不能对这类数据进行修改。这一层次的数据包括以下类型。

(1)地质馆藏地质资料,包括报告、图片及原始档案。

(2)钻孔原始资料(各类钻孔(井)卡片中的野外现场描述、深井档案、各种测试数据)。

(3)水文地质与地质环境监测原始资料。

(4)地球物理勘探数据。

(5)地球化学调查中获取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采样等原始采样数据。

(6)在地质、矿产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其他原始数据。

在建立基础数据库过程中,原始数据应按照原有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结构进行管理,不做任何变动和转换。只是在辅助数据库中加上对原始数据库的字典描述,以实现对原始数据层的数据识别和管理。

2.1.2 专题数据库

专题数据是指能够进行GIS查询统计、分析应用、三维建模等所使用的数据,是基于基础数据经标准化处理或重新解释后得到,对这部分数据允许利用系统提供的工具进行增、删、查、改等操作。本项目中的专题数据指通过野外调查、工程施工与试验等地质调查活动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数据,以及对地下水、地质灾害等自然地质环境或者工程建设影响的地质环境及其变化进行定期观察测量、采样测试、记录计算等产生的数据。

2.1.3 成果数据库

成果数据库包括分析评价成果数据库和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库。分析评价成果数据库由用户基于基础数据、监测数据经综合分析应用得到,允许进行编辑修改。具体包括成果图件、基于评价模型生成的评价结果数据集和各类成果报告。

三维地质模型数据是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工具基于基础数据、专题数据、监测数据构建的包含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可利用土体资源、地热资源、地下水资源、水土环境质量等相关信息的模型数据。

2.2 数据库逻辑层次结构

整个数据中心采取纵向分层,横向按专业的原则进行数据库的逻辑组织。

(1)纵向上分为3个层次:基础数据层、专题数据层和成果数据层。

(2)横向上,每一个数据层次按照专业进行划分。

(3)在3个数据层次之外,建立辅助数据库,协调各个层次数据库之间的关系。

其中,基础数据层与原始数据库的结构保持一致,不改变原有的数据结构和数据组织方式;专题数据层划分为基础地理、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勘查、潜力评价等几大专题,是从原始数据层解释而来的数据库,并重新进行了数据组织,存储在大型关系数据库中;成果数据库主要管理收集的成果图件、三维模型、报表报告等,存储在大型关系数据库中;此外,为了管理各个层次的数据库,建立各个层次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关系,数据中心建立一套辅助数据库,包括元数据、数据字典、系统日志、系统配置等信息,存储于大型关系数据库中(见图1)。

3数据建库质量控制与措施

城市地质数据建库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从设计到验收的全过程,应在数据生产、建库过程中严格执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

3.1 数据建库过程控制

即采用过程方法对每一个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管与分析和评价,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质量控制管理及持续改进。

(1)在建库策划阶段(P),依据项目目标,进行建库资源、技术准备,包括组建技术团队,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文件资料,收集整理项目区钻孔、地质图、剖面图、地形地貌等图件和遥感数据以及各类文档数据资料,配备计算机及专业图形软件等;同时,认真组织编写,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数据库设计并进行评审及改进。

(2)在建库实施阶段(D),依据数据生产及质量控制流程实现数据库的建设及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对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模型建立、图形及表类数据转换入库等过程进行监管。通过识别各个过程的重要节点以及依存关系并进行检查和控制,强调作业自检、互检及随检的工作方法,以实现质量目标。

(3)项目检查与分析(C)贯穿于各过程重要节点,通过检查、评审等进行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实现质量的控制和提升。

(4)通过各个环节的检查及监控,进行有效改进,提高整个项目的效率和质量,达到甚至超越质量目标(A)。

3.2 数据建库质量检查

地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图形数字化、属性数据录入、坐标定位等三大步骤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检查包括自检、互检和抽检3个层次。自检由作业者在完成作业后自行检查,所有数据必须进行100%自检。对自检错误数、错误比例、错误内容分别予以记录,对错误处自行修改。互检指由另一作业者对他人完成的矢量化成果进行检查,互检比例为100%。互检者应在数据质量检查表中写明错误内容、錯误数、错误比例等,并告知作业者让其对应修改。完成自检、互检程序后,应交由第三者进行抽检,抽检比例不得低于30%。

3.2.1入库过程准确性检查

数据入库的过程中为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应编制相应的数据入库工具,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的方式将数据导入数据库,保证入库过程的准确性。数据入库后,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的方式用软件再对数据库内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入库数据的一致性。

3.2.2入库数据正确性检查

表格数据由原始数据得来,由人工录入、数据转存等方式得到,为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不准确,采用多种检查手段,如自检、小组互检、抽样检查、程序检查。程序检查还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比较检查,保证了资料的准确可靠;检查并保证图元要素、属性数据和原始数据或成果数据资料一一对应;保证属性及表格数据的编码唯一且正确。数据正确性检查的内容包括图面质量检查、空间数据质量检查、附表数据质量检查、资料文档检查、元数据检查等。

3.2.3数据入库后的应用性检查

数据导入数据库后,运用信息系统调用各专业的数据,抽取不少于20%的数据进行专业计算、应用,检查数据在系统中的展示应用情况,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3.2.4数据检查工具

通过总结数据库中存在问题或可能存在问题的类型和种类,采用专业数据检查工具,包括钻孔位置检验、钻孔分层检验、钻孔编码检验、地质环境监测数据检验等[ ]。

4结语

城市地质数据建库是地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其结构设计的规范性和先进性决定了地质数据价值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地质数据构成及特点,开展了城市地质数据建库内容与结构设计,并针对性地探讨了数据建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 潘宝玉,杨润书.浅论地质大数据的管理与利用[J].地矿测绘, 2017,33(1):1-3,14.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信息化“十三五”规划[EB/OL].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11/t20171109_443600.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國自然资源部.DZ/T 0352-2020.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内容与数据库结构[S].  北京:自然资源部地质出版社,2020.

[4] 陆敬华. 地质数据特点与分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3):32.

[5] 谭永杰,文敏,朱月琴,等.地质数据的大数据特性研究[J].中国矿业,2017,26(9):67-71,84.

[6] 李玉. 城市地质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20.

[7] 陈泽鹏,黄睦谨, 江齐英,等.城市地质大数据中心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J].科学与信息化,2021(19):34-35.

[8] 何学洲,向运川,王杨刚,等.全球地质矿产数据库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应用 [J].中国地质,2015,42(2):737-744.

[9] Liang D., Hua W., Liu X., et al.Uncertainty assessment of a 3D geological model by integrating data errors, spatial variations and cognition bias[J].Earth Science Informatics 20201,14:161–178.

矿产行业范文第6篇

不久前,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召开的“2012年度全区地质环境项目总结部署工作会议”,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李世镕、副厅长王杰、总工程师张宏等领导出席会议,各盟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和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李世镕厅长重点谈了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必须把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放到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来抓。

矿业开发,首先要考虑地质环境治理,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环境保护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要一条龙监管。

近几年,自治区国各级人民政府对勘查和开采工作非常重视,累计投入勘查基金80多亿元,找矿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矿产资源开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去年我区煤炭开采达到了9.7亿吨,占全国开采量的27.5%,居全国第一位;鄂尔多斯市去年开采达5.88亿吨,占全国开采量的17%。还有我区天然气等资源开发,在全国也占有较高的市场比重。

目前我区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矿山环境保护三大环节中,矿山环境保护还是薄弱环节,特别是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面,重视还是不够。目前全区有约790平方公里,5个集中区的88处矿山需要集中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大多数企业矿山环境治理还可以,有些企业做的较差,因为环境治理如土地复垦、绿化等要增加成本,在治理方面打了折扣。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要遵循“谁开采,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要开发和保护并重。我们要吸取其他煤炭大省过去只重视开采,不重视环境治理造成的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地质环境问题的教训,管理好我区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我区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区,一定要把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好。目前,企业更注重矿产资源开采的经济效益,在政府监管方面,措施和制度更要完善,如果重视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具体工作不到位,将来势必造成资源开发后满目疮痍,这样对子孙后代,“地球家园”是最大的失职和渎职。

今天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地质环境治理,同时还要把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一同重视起来。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重点,要把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这个薄弱环节补上来,切忌出现企业老板把矿开走了,留下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让政府买单。今后矿山开采不仅要认真抓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写、审查,而且要看企业能否实实在在落实到位,需要我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真检查落实,只有实实在在地将这方面工作做好了,才能开展下步工作。内蒙古矿山地质环境工作能否做好,就在于诸位做得好不好,在于思想、方法和措施和管理是否到位。

目前,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要看到还存在治理规划滞后、监管缺位、责任缺位和企业缺乏主动性以及政府引导资金投入不足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矿山环境治理要坚持“科学规划、远近结合、科学实施、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实实在在落实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山企业履行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尽快形成谁开发谁治理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在落实“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时,还要有一些制度来保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没有一些强硬的制度是不行的,一定要研究和完善这方面的制度。以后要推动限期治理制度,如局部治理不合格,就不给整个矿区临时供地,如治理工作跟不上,临时供地坚决不批。这项工作要和将来考核工作挂起钩来。在落实保证金缴纳制度方面,要提高认识,把保证金全部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国土资源执法局、执法总队,今后要加大这方面的执法力度,这也是盟市执法检查工作的重点。如果我们把开发与治理问题处理得非常好,拿出许多样板工程来,老百姓和地方政府的顾虑将会减少。如果矿山开采把林地和草原都毁坏了,水土流失了,没有治理措施和恢复措施,谁也有顾虑。希望同志们对开发和治理工作抓好,本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多管齐下的原则,把环境治理,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进行综合考虑。环境治理工作,监管不力就是政府的责任,治理和监管是两个主体,一是责任主体和治理主体,另一个就是监管主体,开发者是治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要进一步推动矿产资源向深加工方面转化。

如何推动矿产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是自治区国土资源工作研究的重要问题,鄂尔多斯煤炭加工转化已经趟出一条成功的路子。自治区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在全国非常明显,现在铅探明储量达2000多万吨,锌探明储量达1000多万吨,铜探明储量达500多万吨,黄金探明储量达300多万吨,位居全国前列,但深加工滞后。我们一定要把矿产资源的深加工产业链延长作为矿产资源开发的重点工作来研究,要牢牢把握这一工作重点,要研究哪些矿产资源能用于深加工,最好是就近深加工。有深加工项目的企业申请矿权应优先。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单位在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分别建立了三大加工基地,将来在资源配置方面,一定要使我们的开发主体与三大加工基地形成紧密型的一体化关系,让我区真正成为中国北方有色金属的生产基地。

李世镕厅长还强调:把内蒙古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切忌低门槛,让小规模的加工企业进入。

二是在政策导向方面,尽可能让资源开发企业和加工企业在“产权上、股权上”形成一体化相互参股模式。

三是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将来矿产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配置方式进行,通过招牌挂方式进行,这个工作要做到公开、透明,让社会感到我们国土资源系统有公信力。

四是一定要进一步强化矿业权管理工作。

今年需要自治区处理的矿产资源纠风案件有50多起,我们要对这50多个案例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妥善处理解决。今后,要用好授予我们国土资源部门的权力,将矿权设置方面的基础工作做细、做好,避免让问题变得复杂化。

五是要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的整合力度。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没有体现大矿大开,整矿整开的格局,而是切的零七碎八。今后要继续加强整合力度,整合工作是长期的,只有整合才能实现矿产开发的最大效益。2009年,国家七个部门发了整合、规范的文件,我们要贯彻好文件精神。资源整合的首要问题是把规划做好,要进行科学规划。对自治区打造 “双百亿工程”的一些大企业,在政策方面给予优先。资源配置应该支持一些大企业,但要配置一些附加值条件,带动转化项目。要向有利于提高产业一体化,有利于提升矿业开发集中度,有利于向“双百亿”的方面倾斜。针对这些方面,探索中一些新的模式和政策办法,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细。

第三,要建立地质找矿质量的把关机制。

地质勘查工作一定要把好质量关,要从制度和法规方面强化,在组织保障上强化。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正在组建质量监控中心,要抓紧实施。

内蒙古近几年投入80多个亿,今后还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但必须要有良好的投资效益,发挥投资作用。自治区地质勘查程度较低,好多地质工作还没有做,未来找矿的潜力非常大,一定要严格规范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监控、储量评审等各个环节。

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管理一是要落实管理责任。二是要形成地质勘查质量检查制度。将来勘查方面也要讲法和执法。三是要建立质量责任倒查机制。

此外,李世镕厅长还提了几点要求:一是把地质环境治理与工矿废弃地的复垦结合好,统筹推进。在工矿废弃地经过整理后可以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用地规模。二是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将来要搞招投标。

每年自治区、国土部土地整理、地质环境治理投入近二十多亿元资金,将后都要进行比价招标管理。

上一篇:祝福公司的话范文下一篇: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