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认识论文范文

2023-03-18

教育认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特点出发,讨论两者在目标、内容以及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必然契合,最后阐述了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机制建立、队伍建设以及教育途径上的有效契合,为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契合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素质教育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道德健康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 号)文中就明确提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 [2005]1 号)更是提出要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可见,两者在教育及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正是通过两者不同的教育特点,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接纳度,塑造健全人格,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的特点

高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正是因为它们有着各自教育的特点,使得两者的契合给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了更有效的教育途径。

1.1 高校德育的特点

一般来说,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德育比较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在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上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在教育任务上,德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解决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上的问题。它重视个人行为符合社会要求规范,侧重把学生放在社会关系上去考查和培养、并希望学生按照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去行动,致力于解决学生的社会倾向问题,解决学生的思想倾向上的问题。

第二,在教育内容上,德育一方面在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的教育,人生观教育、寻找人生意义等方面进行一些基本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德育的內容还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劳动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等内容。

第三,在教育的原则上,德育有着较为明确的倾向性,同时德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规范的过程,希望个体能与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相匹配,并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

第四,在教育方法上,德育工作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说服教育、批评表扬、提供榜样、集体教育、环境陶冶等,具有开放、透明等特点。

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遵循着心理咨询的工作原则,主要是给学生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环境,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转化为以“防”为主,通过多种教育途径的渗透,充分发挥“心育”的功能。它在在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上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

第一,在教育任务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同时能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 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在教育内容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智力发展、人际关系、情感问题、人格辅导、择业辅导、心理障碍的矫治等。

第三,在教育原则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提供心理健康的标准让学生参照,希望学生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构建其心理世界。

第四,在教育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所采用的方法与德育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来说较为专业,包括会谈、心理测量、角色转换、行为矫正等方法,具有个别性、保密性、受保护性等特点。

2.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契合

虽然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两者都同在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范畴,而两者在目标、内容以及教育方式方法上却有着异曲同工的必然契合。

2.1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统一的必然契合

高校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其共同的目标都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思想政治塑造、心理素质等,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两者在教育的实现方式上有着不同,前者以树立理想教育为核心,以爱国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后者以人格健全为核心,以提升人的自我价值为重点,但最终目标都是以育人、发展、健康为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从个人的社会功能出发,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德育从个人的理想信念出发,强调引导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融合的功能,德育教育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规范融合的功能,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匹配度。

由此可见,高校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正成为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帮助改进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以提升学生自我接纳为前提,促进其在社会功能、行为上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高校思想素质教育的目标。

2.2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必然契合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各有特点,而两者的契合正为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全面的教育模式。

在传统的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体系中,往往更注重对学生道德体系、法律意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内容上的正确引导,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在重视社会化的同时,更强调人的主体性,从而更注重人的个性化,也就是人格的构建,包括学生一些基本的心理需求,如一些心理调节方式、人格培养、人际交往等一些内容。这些内容正好补充了德育的内容,使得德育的内容更完整,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在以理想教育为前提的德育基础上,增加了自我意识教育、人格塑造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两者的契合相互弥补了各自在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中的不足,既保证了学生对自我探索和发展的需要,也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思想状态,真正达到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目标。

2.3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可相互结合,互为促进。德育的教育方式方法通常以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榜样示范、环境陶冶等方法进行,主要采用的是理论讲解、思想渗透的方式,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是价值中立原则,多为倾听与疏导的方式,学生在感觉上更容易接受,会从内心自觉接受教育。因此,德育工作有时可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德育教育更体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的进一步加强,单纯的采用心理咨询,靠“等”的方式已经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以防为主”的目的,这样就要借鉴德育教育的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等方式,更大范围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也才能从整体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各项素质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3.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契合途径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两块重要的内容,“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学生主体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的心理基础。”两者的有效契合将会促进传统德育向现代教育发展的进程,构建完善德育的内容和手段,促进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发展的进程,构建起适合現代社会需要,符合学生特点的新型德育模式。

3.1 机制建立上的有效契合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契合首先表现在机制建立上,没有完善的机制做保障,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只会各自为政,无法统一力量,实现共同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辅助教育模式,中央16号文已明确提出“开始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大德育的范畴之中。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德育机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效契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相关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中,能使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和完善德育的内容和手段,以德育目标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构建完善的高校德育机制。

3.2 队伍建设上的有效契合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契合还表现在队伍建设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互通互补性,因此在队伍建立上要求建立一支综合性的教育队伍,实现德育教育者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者的有效契合,借用两者的教育合力整体促进高校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在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中,这种契合主要表现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这就要求高校在选拔和培养辅导员的时候,充分考虑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结合,在选人和培养人的时候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倾向性,以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等在德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使两者有效契合,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素质提供人员保证。

4.教育途径上的有效契合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和教育途径上都是不同的。但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点上如能有效契合,恰能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指导帮助学生。而德育只有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通过榜样、规范、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使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匹配,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德育的说服被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主动教育的互融互通,取长补短,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主动接受学习、教育的目的。

总之,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把大学生塑造成健康、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课题。而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机制建立、队伍建设以及教育途径上的有效契合,正是为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为实现学生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兰鸿涛.浅谈心理咨询(辅导)与高校德育工作[J ].科教文汇,2009,7.

[2]李军法.论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共进机制的构建[J ].中州学刊,2008,4.

[3]朱家安.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J ].教育探索,2000,(8).

[4]李醒东.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价值错位[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5]张冬梅.论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关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作者简介:曾瑜芬(1977—),女,硕士,现供职于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认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由于受到特殊的历史原因的影响,今天的中国青年学生普遍缺乏对于传统音乐的基础认识和感性接触,表现出对于传统音乐的排斥、不解和缺乏兴趣,这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于强化感性教学,使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以此激发学习兴趣,拉近传统音乐与当代人的距离,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课程 感性教学模式 时代性

为了弘扬和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各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几乎都设立了相应的理论课程。以本人所在的星海音乐学院为例,我院开设了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中国民歌、中国说唱戏曲音乐概论、民族器乐,以及带有广东地方特色的“广府民间音乐”系列课程:客家音乐概论、岭南音乐概论和潮州音乐概论。

作为一名多年来在高校讲授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师,总是希望学生们能更多、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甚至能够爱上它们。然而,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们对这些理论知识缺乏兴趣的问题,其间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的青年学生缺乏对传统音乐作品的感性接触和积累。在西方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学生们对于欧美音乐的了解远胜于对本国传统音乐的了解,特别是多数学生从幼年即普遍接受偏西化(甚至是全西化)的音乐教育,使得他们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审美观念,导致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一种天然的排斥,且觉得这些艺术作品所表现的题材非常古老,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生活严重脱节,再加上缺乏对于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的一般性常识,所以在课堂上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尤其是理论类的课程,上课难度则很大。

教育历来讲究因材施教,学习者的条件和状况决定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面对今天的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了解普遍缺失的现状,我认为感性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感性的教学,就是侧重于聆听、观看、参与、互动等,由此让理论课程变得轻松有趣,学生通过这些形式可以建立起对传统音乐的深刻印象,并引发思考,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此外,应尽可能将传统音乐与学生们的时代距离拉近,让他们感觉到传统音乐其实就在身边,离得并不遥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一、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几种感性授课方式

音乐本来就是非常感性的,只有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有了较多的感性接触之后,才能建立起对于这个艺术门类的基本认识,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才能真正消化和吸收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在足够的聆听与观赏中带入思考。我国的传统音乐有着非常丰富的作品,在课堂中,应该尽可能地多给一些时间让学生去感性地聆听和观赏,宁可少说一点理论,也不要减少欣赏作品的时间和分量,特别是在公共课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传统音乐,对民间歌曲和器乐曲可能还有些了解,对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感性经验近乎为零。如果在课堂中过多地讲授理论,会让他们觉得非常枯燥。因此,多让音乐自己说话是最好的办法。

在音响作品的选择上,教师既要尽可能选择经典作品以及经典版本,同时也要注意到音响的音质效果,录制效果优良的作品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欣赏体验。有些音响虽然在风格上比较地道,但由于录制时间久远,大多音质不太理想,噪音太大或者图像不清,在学生们对于传统音乐缺乏认识的情况下,播放这些版本很容易会让他们造成对传统音乐的误读。因此,在照顾到原本风格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选择那些音、画质量较高的音响资料。

聆听和观赏最终是为了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此基础上还需进行一些必要的音乐分析和理论介绍。例如,讲到说唱曲种单弦中的“岔曲”,不妨让学生欣赏《春景》、《秋景》、《松月绕》、《清明赋》、《风雨归舟》等代表作,在聆听前后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有关于“岔曲”主要音乐特征的思考题,比如主要使用了什么样的节奏类型?运用了什么调式?歌词如何押韵?采用什么音乐结构和文词结构?等等。当学生们带着问题听赏时,就会变得很有目的性,知道应该侧重于什么方面。老师的问题是一种指引,让学生在感性中触及到重要的理论知识。回答问题的时候,尽可能多让学生发言,最后由教师做出点评并解答问题。这种教学形式可以使得感性和理性得到结合,让学生在经过思考后掌握的理论知识坚实而印象深刻。

诚然,在类似于中国民间音乐概论这样的一般性理论课上,受到内容和授课时间的限制,要花许多时间来欣赏作品是不现实的,我建议可以开设像中国民间音乐欣赏或者更为专题化的赏析性课程(如京剧音乐欣赏、戏曲音乐欣赏等)作为补充,以弥补概论类课程在欣赏时间和欣赏作品类型上的不足。

2.模唱和模奏。让学生成为参与者更能拉近他们与传统音乐的距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经典作品进行模唱学习,如介绍到民歌《小河淌水》、《三十里铺》、《小白菜》、《猜调》等作品时,完全可以不用播放音响,因为其实大多数学生都听过或唱过,不如就直接让学生自己来唱。唱之前,教师对于歌曲的地方风格元素(如方言、润腔、音色等)做一些必要的介绍和交代,提升学生对于这些作品的风格把握,然后再唱便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像劳动号子这样的作品,演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劳动生活体验,大多不能理解其中的韵味,觉得音乐简单乏味,不好听。但是如果在介绍完作品产生的环境和背景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来唱,以分组演唱的方式模仿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一领众和,他们不仅会觉得很有趣,同时也会体会到仿佛置身于集体劳动中的感觉,并由此领悟、感受到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再如介绍说唱音乐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说唱音乐与语言声调、节奏的密切关系,不妨带他们模唱一些段落,学的时候先用兴奋的朗诵调念歌词,体察语言声调中的旋律性和节奏感,然后再慢慢唱起来,让学生们感受语言向音乐的衍化过程。一两个唱句下来学生们就能够感受到说唱音乐的特性了。在我的教学经验中,这个方法被证明非常有效,很多学生唱完后都会心地笑起来,他们真心体验到了语言与音乐在说唱音乐中的紧密关系。

除了声乐作品的模唱外,器乐作品也可以采用模奏的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尽可能将民间乐器的实物带到课堂上,在进行完必要的乐器构造、奏法的讲解之后(可以让会演奏此种乐器的学生来讲),让学生来体验这些乐器的演奏,当乐器在手中发出声音的那一刻,学生们的脸上总是会洋溢出兴奋和开心的表情,剩下的学习过程也就变得愉快和轻松起来。

作为模唱和模奏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开设专门的风格模唱或者民族器乐演奏选修课,让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接触。例如我所在的星海音乐学院就开设了中国民歌风格模唱和中国说唱戏曲音乐风格模唱两门课程,并以演唱的方式进行考核。许多学习过这些课程的学生都表示加深了他们对于传统音乐的认识,并对此产生了喜爱和浓厚的兴趣。

3.向民间艺人学习并进行汇报交流。民间音乐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地域性风格和口耳相传的学习方式,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即兴性、流传变异性等特征。这个核心特征的掌握可以说是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这是民间音乐与专业艺术音乐的最本质区别。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止步在课堂上是做不到的,只有走向民间才能实现。我的一位同事在这一点上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收效很好,这里介绍给各位同行。

这位同事教的是岭南音乐概论,讲授岭南音乐中的客家音乐、粤乐和潮州音乐。在对必要的基础理论介绍之后,他让每一位学生选择一个岭南音乐乐种进行学习,学习方式是去到民间拜一位民间艺人为老师,学会几首民间作品,并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寻访这些音乐乐种在民间的踪迹。回校之后,进行作品表演和学习过程的汇报,并与同学、老师交流学习和考察的心得。以2013年6月21日的一次展演汇报活动为例:这次活动的题目是“岭南民间歌调声腔音乐实地考察与活态传承”,参与汇报和演出的是四位民族声乐系的学生,他们各自学习了梅县客家山歌、广东化州山歌和潮剧。学生们先是演唱他们所习得的作品,唱完之后,老师进行点评,然后通过PPT进行考察和学习过程的介绍。介绍过程中,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活动中还特别邀请了擅长田野考察的一位老师前来分享经验,与学生们互动。整个活动下来,学生们反响很热烈,特别是那些参与了民间音乐学习和考察的学生,大多表示在实地学习之前,对于民间音乐的认识还存在许多的不理解或者不喜爱,而回来之后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真的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纯朴、生动、鲜活,以及它与当地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和独特的地方韵律,而其中的许多感受是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中得不到的。

4.展演。理论知识来自于感性实践,最终也应该回到感性实践,由此形成感性——理性——感性的知识循环。因此在教学中不妨开展一些音乐会形式的传统音乐展演活动,甚至以此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获得方式。例如,我院的中国民歌课就是以展演形式来修毕考试的,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演出,作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定,演出中穿插表演者对于作品的介绍,同时还鼓励学生发挥音乐创造力,对传统民歌进行改编和现代演绎。作为正式演出,要求学生穿上演出服装,进行必要的造型装扮,主持人也由学生担任。从几年的实施效果来看,学生们都非常有热情,他们不仅演唱,还配上伴奏、伴舞,改编作品中涌现出了像广东民歌《月光光》Hiphop版这样非常时尚、现代的版本。与此同时,学生们对于中国民歌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许多学生在毕业多年之后与我们见面,仍谈到其中的美好回忆。为了更好地激发大家的热情并鼓励其表演,我们提倡老师也可以作为嘉宾参与演出,并且在演出之后会进行打分排名,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若干名,基本上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得奖的机会,以示勉励。实践证明,这种感性的考核方式留给学生的知识财富一点也不亚于卷面的理论知识考核,从长远的教学效应来看,这种方式收效也许会更好,更能解决目前大多数学生贫弱的传统音乐知识现状所带来的问题。

多一点感性,少一点理论,传统音乐的理论课程应该鲜活生动起来,充满乐趣的课堂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二、传统音乐教学中应注重与时代的结合

我国的传统音乐大多产生于古老的农耕社会,对于早已进入到工业社会甚至于后工业社会的都市青年来说,传统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艺术形式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隔阂,这种隔阂如果不能被打破的话,教学的阻力和难度就会加大。

我认为,消除隔阂的最好办法是通过现代作品中的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或者当代的传统音乐新作品、新演绎作为例子切入,让学生感到其实传统音乐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例如,讲授京剧时,可以提及陶喆的《苏三说》、王力宏的《花田错》、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当学生得知原来这些流行歌曲运用的就是京剧音乐素材时,他们会很快产生对京剧的兴趣,觉得京剧离自己也不是那么遥远。讲到说唱音乐的时候,不妨提及雪村的“音乐评书”作品(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李宗盛的《凡人歌》、《馋》,周杰伦的《双节棍》以及欧美流行音乐中常用的Hiphop,学生会觉得原来说唱音乐就在他们身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古老。

另外,尽可能选择一些当代的新作品和新人作为介绍对象,让学生感觉到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衍化,让他们认识到传统音乐不是过去时,而是进行时。例如,我在讲民族器乐的时候就常常介绍一些由王建民、关乃忠、郭文景、谭盾等当代著名作曲家创作的优秀新作。说到京剧音乐时,我会让学生欣赏杨乃林作曲的《梨花颂》、京剧版的《江姐》等富有影响力的新作,介绍张火丁、王佩瑜等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新一代演员。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迅速拉近学生与传统音乐的距离,也保证了教学的与时俱进和知识的必要更新,可谓一举多得。

传统音乐本来就是一个活态的生命体,它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完成一次次蜕变,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才能感同身受,从一个现代人的门径跨入,逐渐走进过去的传统音乐,并触摸到那个隐藏于其中、跨越时空的灵魂本体。

王沥沥 星海音乐学院

教育认识论文范文第3篇

有个教育专家曾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惩罚中, 可以让学生明白对与错, 什么是该做的, 什么是不该做的, 从而让学生健康的成长。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对班主任的权益和责任等作出明确界定。其中第十六条规定,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1 不敢惩罚学生的原因

有网友提出, 批评本来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常用手段之一, 何用教育主管部门“赋权”?阳浦小学特级校长张治认为, 通过明文规定, 鼓励恢复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一些适当的教育手段, 确有必要。因为时下确实有一些老师“不敢”批评孩子。

时下多数家长对独生子女百依百顺, 一些孩子经不起批评、受不了挫折。有时候由于早恋、同学闹矛盾等, 被班主任批评一两句, 孩子就会想不通, 甚至出现跳楼等极端行为。这样一来, 无形中就堵住了班主任的嘴。还有些家长过度维权, 本来是班主任为维持班级管理秩序, 对孩子进行适当批评和惩罚, 家长却找到学校帮孩子“理论”, 甚至投诉, 弄得老师很委屈。此外, 部分学校将家长和学生投诉作为考评师德的重要指标, 有些老师担心因批评“得罪”学生而丢掉职位, 索性做起“老好人”。

某学校一班主任说, 在面对犯错的学生时, 即使是中小学班主任, 也不会有过去那种罚跪、打屁股的惩罚, 取而代之几乎都是好言相劝。“如果给予批评, 一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导致出现负面情况, 家长要追问学校, 而学校则追究班主任的责任。”

“没了批评、没了惩戒, 对教育并不是好事。应该说, 绝大多数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在鼓励赞扬的同时, 如果学生犯了错, 给予适当的批评是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学生这样说, 现在许多家长都反映孩子难管教, 寄希望于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加强教育。但不少家长又担心老师的批评太严厉, 舍不得孩子受委屈。“说实在的, 批评该把握什么样的度, 很多老师不知道。与其惹麻烦, 不如少批评。”

2 教师惩罚的失误

2.1 心态上树立学生会犯错的思想, 不要遇到情况就火急火燎的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者, 我常常问自己:学校是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全国中小学教师发展论坛》上, 全国教育专家刘杰在他的精彩发言中给出了如下的解释:学校是什么?学校是让学生犯错的地方。刘老师这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以及为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

从教育的本质规律上说, 学校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某教师让自己班里的同学谈个人理想。平时上课调皮捣蛋被罚站墙角次数最多的东东说:“我长大了想当一个建筑师。”老师饶有兴趣地问:“为什么呢?”“假如我当上建筑师, 我要修建一座圆形的玻璃房, 那样我就可以用不着每次站墙角了, 而且还可以欣赏外面的风景。”

东东的答话在幼稚中透出心酸。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实中的学校是一个不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的学生就有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惩罚。作为教师, 我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孩子的每一次犯错, 那怕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丁点所谓的小错误。重者处罚, 轻者说教。但是, 适值生命成长季节的学生, 怎么可能不犯任何错误?换言之, 不犯错误的学生存在吗?“为什么现在许多高智商的人却要去犯很多非常低级的错误?就是因为他们小的时候没有犯过这种错误。”刘老师说的虽是一句玩笑话, 但却透着一丝哲理。

2.2 不要惩罚变味、软暴力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部份老师的惩罚早已变了味。虽然直接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 但随之而来的“软暴力”却比比皆是。老师们的啰嗦、冷漠、威胁、监视等行为都在有意无意的摧残着学生的身心, 阻碍学生的发展。刘老师在讲到教育者们“啰嗦”对学生的危害时, 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二次大战时, 德国士兵把一个犹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 然后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其中的两句反复播放。这个犹太人听了一天一夜后, 就彻底疯了。由此可知, 教育者们切勿轻视像“啰嗦”之类的“软暴力”。其实我们教育者应该明白, 学生的每一次错误都是教师引导孩子成长的最佳契机, 都是孩子自我成长的绝佳机会。犯错是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 我们剥夺了学生犯错误的权力, 也就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

2.3 别在学生犯错后通知家长

很多学生对教师向家长“告状”的行为很反感, 尤其是学生一犯错后就请家长来校或去家访, 这最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和其它负面影响, 同时也最容易给学生一个印象:你这个教师无能, 黔驴技穷, 无计可施了吧!

有一次我班内有位女生犯了错误, 当天正好她父亲出差, 顺便来学校拜访了我, 看望一下女儿。当时我就想到, 那位女生一定以为她父亲是我特地“请”来的。周末回家时, 那位女生情绪低落, 以为家里迎接她的一定是“暴风骤雨”, 结果却“平安无事”。周一我找她谈了话, 明确告诉她:“你爸是不请自到的, 你一定以为我告状了, 说真的, 这个状我还是要告的, 不过不是现在, 等你改正了缺点, 有了进步, 我再‘旧帐’和新表现一起跟你父母讲, 我希望时间不太长, 你看行不行?”那位女生非常感激, 当即就表了决心, 并且很快改正了缺点。我并不是要否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只是在时间、火候的掌握上很重要, 要寻找合适的机会, 采用适当的方法, 这样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

3 学生犯了错误, 适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惩罚还是必要的

教师“不敢”批评学生, 既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 又对孩子成长不利。

家长认为, 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 交给教师管教, 教师就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生犯错, 老师批评, 天经地义。老师如果姑息纵容孩子错误而不去批评和惩罚, 肯定是对孩子不负责。”

批评和惩罚, 与表扬和鼓励一样, 都是正常的教育手段。虽然鼓励是主流的教育方式, 但它无法替代批评的功能, 批评也是孩子成长必需的营养。孩子都是在犯错中成长的, 教师要细心发现孩子的问题, 并适当地批评指正。这不仅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而且让其知道是非对错的标准。如果不敢批评、一味迎合孩子, 肯定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

摘要:教育惩罚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甚至有人将其视为“禁区”, 但是适当的惩罚在教育中是必要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惩罚有着重要的道德价值, 它在个人的社会化和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需要把教育惩罚进行伦理的审视。

教育认识论文范文第4篇

人们习惯于把数学看成是演绎科学、研究结构的科学,主要是由于人们习惯上从数学研究的结果来看数学的本质特征.然而,结果并不能反映数学的全貌,组成数学整体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数学研究的过程,一个“思维的实验过程”.波利亚认为:“数学有两个侧面,由欧几里德方法提出来的数学看来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本节课的设计就是为了还原数学的本质,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演绎的科学,更是推理的科学

合情推理中的归纳、类比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或然推理.不论是由大量的实例,经过分析、概括、发现规律的归纳,还是由两系统的已知属性,通过比较、联想而发现未知属性的类比,它们的共同点是,结论往往超出前提所控制的范围,所以它们是“开拓型”或“发散型”的思维方法.也正因为结论超出了前提的管辖范围,前提也就无力保证结论必真,所以归纳类比都是或然性推理.

演绎推理所得的结论完全蕴含于前提之中,所以它是“封闭型”或“收敛型”的思维方法.只要前提真实,逻辑形式正确,结论必然是真实的.

教育认识论文范文第5篇

刚参加工作便接到了一个一年级,班里形形色色的学生都有,有天真可爱的,憨态可掬的,娇小玲珑的,聪明伶俐的,也有机灵淘气的,沉默寡言的,调皮捣蛋的,爱说好动的。最让我感到费力就是有几个同学写字速度如蜗牛,梦宇是其中最慢的一个。

这个孩子父母都在外地做生意,爷爷奶奶的娇惯溺爱让他养成了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写的坏毛病。怎么样才能让他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呢?我冥冥苦想,最后选定一个办法----哄吧,也就专家们说的赏识教育开始时,如果别人写两遍我就叫他写一遍,如果完成了就表扬他、鼓励他,并奖给他一朵红花。他尝到了被表扬的甜头。一写完作业就拿到我面前扬起脸等着表扬,不夸几句坚决不回座。我见他这样进取的劲头便及时地鼓励他。渐渐地他变快了,即使和别人写一样多也能及时地完成。目的是为了换取表扬、爱抚。当他手捧作业本递到我面前时,那份自信、自豪溢于言表,我也在心里窃喜。

鼓励、表扬、奖励能改变一个人。在梦宇的身上,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分析:

上一篇:高校教研论文下一篇:德育开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