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创新论文范文

2023-09-11

企业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创新科技人才是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文章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科技人才开发的关系出发,概括了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与需求特征,提出了激励创新科技人才不断创新的激励体系。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创新科技人才;激励体系

文献标识码:A

1 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科技人才开发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社会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快速变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创新型企业的支撑和驱动。人才尤其是创新科技人才更是推动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因此,有效利用激励策略,充分调动创新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2006年国家启动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旨在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对于创新型企业的定义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健全的持续创新机制、企业家精神、创新管理文化以及高素质人才,根据国家和技术市场发展的战略导向,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和市场条件,取得技术优势并持续优化创新成果的现代企业。

目前国家已为两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共202家进行了命名,基本上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中信息产业,资源、能源及加工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化工产业,汽车产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企业约占试点企业总量的93%。

1.2 创新科技人才的内涵

创新科技人才是具有强烈探知欲与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坚持企业家精神,根据前沿动态与现实需要,运用科学的创新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科学技术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创新科技人才,是新技术的发明者、新产业的开拓者和重大科技项目的领导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与竞争实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1.3 创新科技人才与创新型企业的关系

创新型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科技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如表1所示,较之2000年,200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了17460个,R&D机构数增加1466个,科技人员增加26.7万人,发明专利数增加30837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人员数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8.9%和290.2%,科技人力资源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同时,创新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创新型企业能动的生产要素,创新科技人才是创新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如表2,平均每个R&D人员为当年总产值贡献1681.37万元。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产业、經济与社会的发展。

2 企业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和需求特征

2.1 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

创新科技人才通常具有较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环境变化和不确定的工作模式,具有较高的工作、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工作态度上较为主动、有主见、不愿被他人和传统做法所左右;在工作方式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重视企业的支持但又不愿受到较多的控制和约束;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上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需求并乐于将实现挑战性的目标视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此外,创新科技人才作为优秀的高绩效群体,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相对于其他职工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流动意愿。

2.2 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特征

需求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人在某种必不可少的事物匮乏、丧失或是被剥夺时的一种内心感受。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以及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质需要。物质需求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主要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对于创新科技人才来说,他们期望获得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物质回馈或奖励被视为衡量自我价值和地位的尺度。

二是社会声誉需要。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原理,当生理、安全、情感的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后,个人会倾向于更高的尊重需要,希望自己的成就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声誉需求主要涉及员工的社会地位和荣誉。

三是工作成就需要。相对于工作的外部性奖酬,内在的工作内容与个人价值观、兴趣爱好的匹配程度才是创新科技人才获取工作兴趣、职业能力和个人满足的源泉。与兴趣相符并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挑战性带来的成长机会,往往能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其中。对于目标和挑战,他们更强调按照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出色地完成任务,从中获得挑战的成就感。

四是成长需求。创新科技人才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为推动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和服务更新,他们对知识更新有着持续不断的需求。此外,他们还较为重视所在企业的成长潜力,以求在更广阔的平台,利用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是组织环境需要。创新科技人才需要组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满足他们对知识更新和事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他们希望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和制度等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业绩水平的环境支撑。

3 推动创新科技人才不断创新的激励体系

3.1 建立科学的创新行为激励机制

创新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等活动的系统工程。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不仅包括技术创新的投资与激励,还要重视对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组织激励、文化激励和制度激励。科学的系统激励为科技人才的持续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动力的源泉。

3.2 激励性薪酬体系

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中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关键人力资源,薪酬制度要把握好外部竞争性与内部公平性、激励性的平衡。从创新科技人才的稀缺性和需求特点入手,采取领先型薪酬战略,推行以技能为导向高弹性的薪酬结构以及个性化的福利方案。实施知识产权入股等利润共享措施,充分尊重员工的自主权和个性化需求,体现知识产权的应用价值,构建企业与人才的生命共同体。

3.3 创新环境建设

在有不同背景、观点和动机的个人中,分享隐性知识是实现知识集成与技术创新的关键步骤。因此企业需要营造一个使个人相互影响的环境,从内在激发员工的兴趣、挑战欲望和成功需求,促成知识与技术创新的生成与转化。

从外部来讲,企业创新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与用户、供应商的互动平台以及对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交流平台,确保企业知识技术的及时更新与市场需求和技术方向的前瞻性把握。就内部而言,企业除了正式研讨,更要重视企业诸如咖啡屋交流、电话交流、E-mail交流、小集团聚会等非正式研讨的频度,有研究表明,非正式程度较高的创新组织在激发创新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

3.4 建立企业大学,实现多样化、系统化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创新科技人才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企业就需要针对自身的战略及员工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征,制定相应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企业大学将不同领域不同级别的创新科技人才以及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一起纳入学员体系当中。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提高了不同领域隐性知识交流和集成的频率,增强了与同行及供应链节点单位的交流学习,能够对创新科技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创新灵感,实现自主创新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教育培训作用。

3.5 职业生涯管理

创新科技人才往往比常人占有更多“知识”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职业机会。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由组织实施的,旨在开发员工潜力、留住员工,使员工能自我实现的一系列管理方法。通过职业生涯管理将国家战略规划、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互为动力的综合发展路径,可以将员工与企业捆绑为利益共同体,增加了整体的凝聚力,也对创新科技人才形成了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激励。

3.6 强调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为达成组织发展愿景,完成企业使命而做出了一系列精神承诺,对工作氛围和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在以创新科技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型企业中,不仅要营造宽松、自由、兼容并蓄和创新的文化氛围,更要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深入人心。

企业家精神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风险承担精神为支撑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品质和意志。具有创新和学习的意识、发现机会的能力、承担风险的偏好以及良好的沟通、合作、经营和管理能力。创新科技人才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对同领域甚至跨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各要素新的组合。这不仅需要对专业技术进行精深钻研、与相关领域人员的思想碰撞,更需要结合市场和用户需求,敏锐地发现和把握机会,并有能力承受失败的打击。因此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科技人才是企業实现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精神保障。

4 结语

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发与激励关系到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是企业不断提高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智力保障。创新型企业需结合国家、行业、市场的战略与需求转变,通过全方位的激励措施引导科技人才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集成效率,在满足他们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物质、精神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同时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与不断升级,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时椿. 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娴初,王大成.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财经,2011,(7).

[3]李永周,官媛媛,张雨.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分层递进激励模型及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20).

[4]陈劲. 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12).

[5]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6]张向前.知识型人才及其激励研究 [J].预测,2005,(6).

企业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传统文化至今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学会运用传统文化指导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促进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 创新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几千年来,经过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创造了我们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在这个中西文化不断融合的年代,我们更应该发扬我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应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促进现代企业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模式,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把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1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在中国古代管理活动中,儒家思想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以人为本等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巨大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直接目的是得民心而兴国,求稳定而国家安宁,即本固邦宁。在《论语》中,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张的提问时曾说,“惠则足以使人”。这就是在说,给民众以恩惠,就能够很好地役使民众。现代企业管理中也越来越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市场经济要求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把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成长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以员工的利益为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个人的充分发展作为企业追求卓越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关心员工的意见,了解员工的心声,才能把员工的个人发展同企业的目标相结合,使员工最大潜能地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从而促使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

2 墨子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当今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哪个企业中拥有的人才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几千年前,墨子就深刻认识到贤能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认为贤能之士乃“国家之珍,社稷之佐也”,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由此可见,墨子非常注重人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要充分重视人才。企业发展的第一位就是一定要会用人,市场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有“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企业的价值说到底就是人才的价值,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一定要尊重人才,知人善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人才观,广招贤士,举而用之,充分调动人才为企业奉献的热情,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贡献聪明才智。

3 老子和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要遵循企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从客观规律出发,实事求是,实现企业的自然和谐与个人自由协调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更要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每个企业经营的目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企业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损害国家的利益,这样才能使企业在一个稳定的社会大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4 法家思想与现代企业制度

法家思想主张法治,“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主张要严刑厉法,这种法治的思想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仍有深远影响。一个企业必须有严格的制度,这样才能有章可循,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便于上级对下级的有效领导。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一定要有严明的纪律,明确的制度规范,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

5 孟子反对暴政与反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独裁

孟子反对统治者暴政,“暴其民甚,则身弑国灭;不甚,则身危国削。”在一个企业中,如果领导者恃强凌弱,不能注意维护员工的利益,不能为员工考虑,那么员工的注意力就会从努力工作上转移到如何对付领导上,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一定要反对暴政,反对领导者一人独裁,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6 现代企业文化创新

创新发展是兴党兴国的第一要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要求企业必须进行创新。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缺乏核心技术、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加工业大国,由于技术的落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消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发生。所以,我们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传统文化虽然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积极指导作用,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守旧思想阻碍企业发展,例如,如老子讲无为,孔子讲中庸等。因此,企业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进行文化创新。创新永远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课题,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并不是要摒弃全部传统文化,而是要在传统文化之上进行创新,企业文化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必须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能够走向世界的企业文化也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并与本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进行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是大有裨益的。学习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管理谋略,对于现代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创新型的社会,企业也必须进行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然而,发展是相对继承而言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就更无所谓创新,我们要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学习西方科学管理制度,把二者融入到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之中,促进现代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君宝.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2]李庚其.赢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上海:文淮出版社,2007.

[3]陈刚.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理论月刊,2006,(11).

[4]韩雪.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商场现代化,2010,(28).

[5]李国英.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当代经济,2007,(6).

作者简介:李成程(1991-),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企业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实行精细化管理已经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如何做好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在分析企业精细化管理重要意义和实践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企业精细化管理存在的困难与不足,对提高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实现路径;意义

1、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企业精细化管理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企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控制减少企业的管理漏洞、强化企业日常运作能力等等为目的的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在当前企业发展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下,精细化管理模式是必然要求,也是当前企业积极运用和思考创新的主要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的效益提升和企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化,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产品上,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竞争也慢慢的演变成了企业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企业要想招揽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就需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身上,让员工切实的感受到企业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自己的价值能在企业发张中得到发挥和体现,这样才能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精细化管理之间的竞争。

2、企业精细化管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精细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对当前企业发展和生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和市场的全面和谐发展。精细化是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标准为基本前提,有效地细化企业的各项管理措施,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明确化,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具体来说,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精细化管理能刺激企业创新发展。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灵魂,只有不断的创新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快,一个企业要是没有创新,那就是一团死水,注定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被掀翻。精细化的企业管理就要求企业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来对每一位员工进行综合考评,这就必然产生优胜劣汰的结果,而这一过程中企业员工就会做自我对比、自我考评,能极大的激发企业员工的潜在能力、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就能极大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2.2精细化管理能使企业管理机构更优质高效。精细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不是单纯的细化企业管理结构,而是通过建立特定的企业团队,在科学的企业管理观念的指导下,有效地实现企业科学合理的管理。从生产经营过程全面实现企业的各项管理细化、规范化,从而适应当前市场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需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企业团队的全面配合,形成精简工作内容,并且细化工作流程,突出工作职责的工作模式。

3、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个公司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走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但是精细化管理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至于这个过程中怎么做,没有特定的要求和固定模式,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实际对待,不能照葫芦画瓢,否则会适得其反。像打卡一样,工厂里流水线的员工是需要打卡的,但许多搞文案策划、搞教育教学、演讲培训等脑力劳动,已经加了一夜班,你还要求他8点钟去打卡,心里肯定不舒服。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方法,只要是管理,目的是提高效益。如果不能提高效益,再好的管理模式都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3.1 首先建立优秀的企业管理团队。一个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主要是看企业的管理团队是否优秀,精细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不是机械上的细化企业管理步骤,而是通过建立一个优秀的企业团队,在科学的企业管理观念的指导下,有效地实现企业科学合理的管理。从生产经营过程全面实现企业的各项管理细化、规范化,从而适应当前市场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需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主要就是靠企业团队的精细化管理,所谓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团队,就是要管理者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大”上,还要在把握大方向、大战略的前提下,密切的关注企业的“小事”,员工的动态等,做好每一件事情,在领导眼里的小事,到了员工那里有可能就成了大事,因此,对每一件小事的处理是否得当,往往会给整个大局带来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希望做大事的企业领导者很多,但往往很企业领导最后没有做成大事,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身边的小事情。所以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团队就是要求这个管理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要做好身边的小事情,注意每一个工作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优秀的企业管理团队,才能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3.2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思想认识。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不管是在企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意味深长。现阶段,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经营形势越来越嚴峻,传统的经营方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加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开展管理标准推进工作程序,减少内部损耗,提高管理效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尤其是随着创新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企业员工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创新科技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活力,同时对员工的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就需要企业员工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思想觉悟,不再是单纯的打一份工,那一份工资,而是要求企业员工都要有主人翁的觉悟和认识。所以一个企业要想真正的实现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力度。

3.3 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树立制度管理理念。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的守法,对一个企业来讲也是一样,在生活中我们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在企业的管理上也是一样,做好制度定制工作,开展工作策划,全面制定、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让制度服务于管理、作用于管理。在制度定制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充分考虑具体执行的情况,明确实际操作规范和建立标准化流程;在具体工作中,实现过程制度化,让细节管理落实到每一个人,具体到每一个工作环节,细化到每一项数据。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要怎么做,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使企业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才能做到人人平等,而不至于让所谓的“关系户”、“人情味”阻碍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做到赏罚分明,不搞特殊化,不走后门,不开后门。另外,在制度定制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充分考虑具体执行的情况,明确实际操作规范和建立标准化流程;在具体工作中,实现过程制度化,让细节管理落实到每一个人,具体到每一个工作环节,细化到每一项数据。

结语:通过了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及其必要性,浅谈了几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并结合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推进情况,说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时代和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企业中利用精细化的管理发展模式能够有效转变粗放型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意识,促进企业的科学平稳较快发展,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和整体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只有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其中才,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实到实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精细化是全员的精细化,如果员工的不积极参与或参与不到位,精细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霞;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分析;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3-25

[2] .丁志军;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生产经管水平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9-03-15

[3] .李琳琳;以精细化目标核算为切入点强化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管理观察;2019-03-10

(作者单位:广西百兴金兰新材料有限公司)

企业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型建筑民营企业科技含量低,作业技术水平传统低下,科技资金投入少,严重影响了建筑产业发展速度的现状作出分析,提出意见,以求为此类建筑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发展水平找出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中小型建筑企业;建筑科技;科技软实力;科技含量;科技创新;建造周期

随着国家经济模式的转变,原来大批国营建筑企业由原来国家或集体经营发展变成由个人或部分出资人经营发展,由于建筑行业历来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施工操作技术原始,施工方法传统,加上由于转制成民营企业,企业的转制,一些原来发展已元气大伤的企业,加至企业刚转制使发展又回到起点,同时由于企业性质的转变,企业的经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就越大,企业经营压力就越大,一些企业主一味追求企业最大利润、又缺乏成熟的建筑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体系等一系列因素都影响着企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加之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长期以来是一个劳动密集、粗放经营的行业,管理水平和科技贡献率不高,据有关部门测算,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经济效益的增长中只有不到30%是依靠技术进步获得的,而这个数值在我国其他一些行业达到了50%。科技从始至终地影响着建筑本身,它在漫长的年代中持续地改变着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形成周期。从古代使用天然材料的石结构、木结构到近现代的砖混结构、钢混结构、框架结构、网架结构等。结构的改进促进了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居住、工作和各种生活需求。

提高建筑企业科技含量对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意义非常深远,而目前除了一些大型建筑企业在这方面具备一定的科技实力外,很多中小型建筑企业在科技实力方面还很薄弱,这些企业的科技能力往往被社会忽视,科技水平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然而这类中小型建筑企业占建筑总产值很大的比例,对于解决社会就业也具非常重要的意义,反过来这些企业发展不理想就会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因此解决这些中小型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突破其发展瓶颈,提高其生产科技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

1.那么导致此类中小型建筑企业科技化水平不高,企业始终盘旋于求生存难进步的局面,是什么原因,归结如下:

1.1建筑业的总体规模虽大但经济效益普遍不高。特别是中小型建筑企业,由于缺乏科技支持,企业规模小和软实力薄弱,根本无法参与社会大型项目的竞争,只能在零散、利润低的项目之间恶性争抢,如此企业利润也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越是这样,企业就越对科技投入变得无能为力,陷入软实力弱少造成硬实力变差的恶性循环状态。

1.2由于技术水平的低下,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损失与浪费惊人,节省的潜力巨大,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返工误工现象普遍,材料利用率不高,客观浪费严重,建筑成本奇高,建筑利润空间自然压缩,同时手工操作面大,施工技术现代化应用程度不高,施工过程繁乱,施工环境恶劣就愈演愈烈,严重阻碍该行业向工业化、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1.3由于建筑业很多施工方法还处于传统低下的水平,且点多面广,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且工作环境差,多为露天作业,加之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建筑施工又缺乏先进的技术指导,建筑材料科技含量低。因此,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多,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1.4建筑企业缺乏科技支撑,难以做强做大,一家建筑企业没有技术创新,材料创新,很难做到工艺突破,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利润,提升企业的总体竞争实力也无从谈起,所以中小型建筑企业就难于做强做大。

1.5缺乏科技含量,建筑企业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无法从整个行业的层面上实现进步发展,始终在传统落后高危的行业特性中俳佪,不利于国家对建筑行业发展的全面提升,也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建筑从业人员的就业环境。

1.6中小建筑行业缺乏科技含量,不利于国家对促进节能减排事业的推进,因为建筑行业是高能耗的行业,如果施工缺乏科技指导,建筑材料缺乏科技含量,那么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对建筑材料的浪费现象得不到很好的改善,仍然处理资源粗放利用,低效利用的局面,对节能减排非常不利。如:据美国1999年有关部门统计,在总造价为6500亿美元的众多工程项目中,由于超预算、错误设计与施工造成返工、工期拖延、管理不当等带来的损失与浪费达到2000亿美元,约占投资额的30%,我国尚没有做过类似统计,但我们估计浪费现象会更严重。

2.措施

为此,要改善上述情况,提高建筑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建筑企业科技水平显得异常重要,这也是振兴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筑技术装备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建立与创新,建筑企业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开发新产品、进入新领域。因此提高中小型建筑企业科技含量不单是一个口号,必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小型建筑行业科技化覆盖面必须是广泛的,如施工管理信息化、施工工艺自动化、建筑材料现代、建筑工序流程化等等,具体如下措施:

2.1政府对中小型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应该加强引导和扶持;由于中小型建筑企业比较零散,普遍规模不大,如果单靠企业本身进行科技创新和投入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做好引导、组织和扶持工作,为此类企业的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科技软实力提供组织和管理保障。

2.2逐步培养完善的建筑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体系,为中小型建筑企业吸收科技成果提供方便;当前中国在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体系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中小型的建筑企业更加不甚理想,科技成果与应用对象严重脱节。为此,做好这方面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形成就显得异常重要,通过这种建筑科技成果的市场体系建立,搭建好这种中介平台,使中小型建筑企业方便地通过市场把相关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这样还可以降低企业在科技成果应用方面的成本,对于促进中小型建筑企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2.3促进校企合作,畅通高校建筑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渠道;建筑科研机构或高校是建筑科技成果产出比较充分的场所,而往往由于中小型建筑企业被社会忽视,一些成果基本到不了这类型的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的渠道,因此加强校企合作,畅通产学研的流程,为高校或一些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向中小型建筑企业转化提供方便。

2.4政府对中小型建筑企业在提高科技含量方面出台更加有效合理的管理政策;目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建筑企业管理过程中缺乏对其科技软实力提升的重视,还只停留在传统的常规管理,对提高企业科技软实力方面没有什么明显的硬性管理要求,而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在这方面又不自觉,因此职能部门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引导,出台一些除适合目前管理的规定外,还应该增加一些如何有利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科技水平的管理条例,使企业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科技创新的工作,通过组织试点示范建设,可以起到带动作用、辐射地区的引导作用。同时各项研究成果也需要首先在示范工程中加以检验、修正、完善,并为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供一个展示空间和基本应用的市常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还可以研究、总结并推出有效的建筑业科研建设与管理模式、应用经验、激励政策以及有利于市场化运作的推进机制等,确保我国建筑业科技化健康、快速、有效地实施。这样对建筑行业的长远发现极具深远意义。

2.5中小型建筑企业应该提高对建筑科技化的认识,加强企业软实力的提升;中小型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只追求利润最大化,只看到账面的数字,忽视了企业发展的长远打算,根本没有想到如何提高企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没有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在资金、人力、精力上对企业科技软实力不屑一顾甚至有对抗情绪,思想观念固化。而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不单是一般意义的业务竞争、财力竞争了,没有雄厚的科技软实力的积累,企业发展就没有后劲,这样的企业也只能是暂时性的发展,无法实现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这类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科技发展的形势,理性对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与发展模式,应该真正重视起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必备的能量。

2.6加强中小型建筑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技术人员素质,为企业普及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人才支柱;目前建筑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建筑企业人才队伍非常不容乐观,很多中小型建筑企业根本招不到人才,更谈不上招到相关的科技人才了,因此要逐步由政府主导企业配合,高校承担的方式,加大建筑科技人才的培养,引导和吸引这类人才到生产第一线服务,充实和完善中小型建筑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保证的企业技术团队的建设,为企业科技化提供了人才保证。

2.7鼓励中小型建筑企业单独或联合组建筑科技研究机构;中小型建筑企业一般情况下没有自己的科研团队,所以其平常生产中根本难于做到如何改善和提高生产水平,提高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为此可以通过政府牵线,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个或联合逐步建立自己的生产科研团队,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了科技创新的平台,也为企业生产中注入科技含量提供了方便的来源,这样也非常有利于企业提高其科技软实力。

2.8利用大型建筑企业科技水平相对比较高的有利条件,促进中小型与大型企业实行科技成果共享的机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传帮带”共同进步。往往大型建筑企业在科技实力方面比较雄厚,政府可以通过牵线引导的方式,实行“传帮带”的模式,促成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合作,中小型企业可在大型企业科技成果上面实行支助式的有偿共享,或者在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提供必要的资源配合,支持中小型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开展,实现大型企业对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的“传帮带”,共同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结束语

建筑的发展进程是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科技对建筑的影响是从始至终就存在并且影响是巨大的,科技的发展使得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不断地产生,从而使建筑处于不断进展的过程中。据1999年英国Latham报告指出,英国建筑业在5年内,通过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新的方法、加强培训等可节省约30%的建筑项目成本。而由于网站的使用,英国建筑市场每年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同时施工工期缩短15%。美国的招标网站(www.bidcom.com)和建造网(www.bulidnet.com)都宣称通过将建筑市场带入互联网可以节约30%~35%的项目成本。基于上述原因世界各国都在建筑业科技化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开发与工程实践。虽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增加投资,但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另外,由于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的改进,科技的发展也大大缩短了建筑的建造周期,使建筑得以迅速投入使用。本文通过上述探讨希望寻找一条切实可行以提高中小型建筑企业科技水平的发展,对全面提高整个建筑行业高效、节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企业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创新的党建工作是石油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党建工作是石油企业能够顺利、安全、正常运营的保障,对石油企业的基本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好企业党建的基层工作能够提升企业党员的思想水平,发挥出企业党建思想对石油企业的管理作用,提高石油企业的生产力,促进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石油企业;党建模式;党建问题

前言: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石油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创新出党建新的工作模式,是石油企业发展能够顺利发展与生产的保障,也是石油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提高党员的思想教育水平,提升党员的整体素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提供精神与实践的支持,才能对企业的发展提供给最为宝贵的竞争优势。

一、石油企业对党建工作的思想现状

(一)党建工作在实际落实中缺乏相对的完善性

党建思想的工作机制缺乏一定的完整性,使党部建设机制不好落实到实践中,虽然石油企业提倡开展党建工作,但是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党建工作模式只是进行宣传,并没有对党员设定清晰管理标准[1]。这样只是对党建工作起到口号作用,不能很好地被运用到工作中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与落实党建工作。

(二)石油企业员工对党建工作的认知度有所欠缺

石油企业员工对党建的认知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思想,企业员工对党建的认知不足也是影响企业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企业工作中,员工的政治思想是对企业的发展有教育推动性的作用,企业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究,建设出合理科学的工作机制,可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三)石油企业中党建工作思想模式有些单一

提到黨建思想,往往人们的认知只是集中起来一起开个会,宣读一下文件指令和精神。这种“走过场”形式往往并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意义。对于这种表面的教育程度在后期的思想运用和考核中的实际作用不大,这也是导致企业教育成效不足的重要原因。

(四)石油企业总结工作未能得到具体的发展需要

石油企业与市场变化呈现多元化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千差万别,企业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一样。在这种变幻莫测的工作中,总结的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而目前的石油党建思想中缺乏一套完整的综合总结体系和报表形式。

二、企业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

(一)完善石油对党组织的制度与建设

紧抓住石油企业内部党建负责人的思想建设,从化企业负责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党建企业思想的培训,努力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素质能够带动企业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2]。石油企业领导对党建工作的认识越深,党建工作的管理才能更好,优秀的企业领导能够的带动下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带领企业员工从思想到实际行动中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提高石油企业员工对党建的政治思想的工作意识

作为石油企业领导要树立全新时代的党建思想的工作意识,不断学习党建思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和修养。企业党建领导在企业工作中应该“严以律己”,面对问题时应该有自己坚定的立场,为企业员工起到表率作用。随着石油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党建思想工作不应该放松,应该进一步加强,只有发挥好党建工作的领导作用,才能保证石油企业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石油企业中的党建组织人员是推动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增强企业经营活动的执行关键。党建组织能够对石油企业活动与思想提供更正确的引导和凝聚作用,做好建党思想工作,能够推动石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规范石油企业中思想模式方法

基层党建工作能够推动石油企业的发展,强化石油企业的党建工作,是推动企业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落实策略,确保党内工作的公开与透明化,保证了党部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参与与监督。做好党建的教育工作,对石油企业基层员工做出明确的管理方案作为着手点,提高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使党建人员在企业起到核心的带头作用,切实发展企业员工的工作价值。提高党建工作可以为石油企业提供良好的思想发展和企业组织活动进行有着保证性作用,为石油企业的未来打造出坚实的发展基础。完善党组织在石油企业中的建设制度,促进党建思想和企业工作有机融合性。可以制定一些党建思想的工作细则,对党建工作思想进行进一步得分析,明确党支部的责任的与目标,规范党支部建设思想的工作内容和中心思想,用制度保证党建思想对企业发展与经营做出最有效地指导。

(四)企业思想到实践工作的落实

石油企业发展的最基层建设核心是党建干部的建设,强化党建领导的思想管理,抓住党支部建设的中心思想,党部建设领导从最基层企业员工对党建工作问题的核心出发,抓好各项思想与工作的落实[3]。企业党建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吸引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深员工对党建工作的关注度,也能为企业的党建工作带来更多的活力。企业也可以通过民主讨论的形式,建立出党建平台,加强党建人员和企业员工的互动与交流,汲取企业员工的不同意见,从企业员真实情况出发去处理员工所遇到的问题。不断加强企业的党建工作,能够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保障,让党建工作对石油企业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结语:

总之,党建工作是石油企业发展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不只是关系到石油企业的兴衰与发展,也关系企业员工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切身利益。面对经济市场不断变化的形势,石油企业必须紧密连接党建思想的核心,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中调整企业中产生的问题,帮助企业员工在思想理论和实践技能中提高自身职业价值观。在党建思想对企业的改革中激发出企业员工的动力,让石油企也在经济市场的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陆玉猛.江苏石油:打通“最后一公里”激发基层党建活力[J].中国石化,2021(06):26-28.

[2]王晨,严冬,杨海.“五张清单”助力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J].企业文明,2021(06):109.

[3]周丹.探索混改企业党建路径[J].中国石油石化,2021(10):60-61.

上一篇:质量安全下一篇:现代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