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研究论文范文

2023-04-07

马克思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制度分析;制度经济思想;经济运行制度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后,制度经济理论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在已有的著作和论文中,绝大部分只是介绍性阐述西方制度经济理论,对马克思制度经济思想的研究则很少涉及,这说明我们对马克思制度经济理论的研究落后于对西方制度经济理论的研究。

一、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方法

马克思经济学以经济制度(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分析方法来论证要阐明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可以说,马克思是运用制度分析方法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框架的主要经济学家之一,注重制度分析是马克思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的显著标志。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就这一研究对象应采用的分析方法,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这就把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统一起来。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反映的是一定制度的特征,是制度具有的实际内容。所以,要揭示这种关系的本质,必须运用制度分析方法。马克思以其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方法论,建立了对制度研究的独特体系和方法,深刻揭示了经济制度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美国经济学家诺斯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长期制度变革的最有力的论述”。制度分析方法在说明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上具有的深刻性,使人们在经济学研究的分析体系中,越来越注重采用制度分析方法。从这一意义上说,通过运用制度分析方法,使经济问题的研究从现象层次进入到本质层次。马克思制度分析方法的运用是以客观存在的一定经济关系为前提,通过分析不同经济关系对经济活动效率产生的不同影响,揭示经济制度与经济活动效率间的内在联系,及人们选择不同的制度安排的决策依据和决策过程,并从理论上构建以制度分析为主线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制度经济学首先要回答的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为什么必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下进行,这种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的?它的起源是什么?要说明这一问题,也必须以一定的假设前提为基础。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这里的一定条件,就是社会生产力。不同生产关系的存在,都是以生产力为条件,因而生产力就成为不同生产关系的共同基础。社会生产力的不同性质,从根本上决定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的分析以以下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

基本假设之一:生产是社会的生产,不是孤立的个人的生产。人类的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以社会生产形式出现。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个人只有和其他人共同生产时,生产才能持续进行。离开其他人,孤立的个人是无法持续进行生产的。正因为生产是社会的生产,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发生经济关系,对这种经济关系做出的规范性安排就是制度。从社会生产的基本假设出发,需要有一种制度来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进行安排,使社会生产活动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规范下运行。基本假设之二: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人们在追求各自不同的经济利益时相互之间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所做出的规范性安排就是制度。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不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当然也就不需要制度。只要人们相互之间有利益矛盾和冲突,就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来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从人与人间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基本假设出发,需要有一种制度为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做出安排,使社会生产能在一定的制度规范下进行。

以上述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马克思的制度分析实际上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二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问题。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是制度分析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制度的发展和变迁。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马克思明确地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为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研究马克思制度经济理论应遵循的基本思路。

制度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是不把对经济现象的研究作为重点,而是着重研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经济关系及本质。这一分析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对商品的分析。马克思分析商品并不是对商品本身的分析,而是分析商品中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就具体表现为价值关系。马克思对商品的分析,实质是分析商品的价值,对价值运动的分析,采用的就是制度分析方法。以分析商品为切入点,揭示价值的本质和创立劳动价值理论,这只有运用制度分析方法才能实现。

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实质的思想

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分析,首先揭示的是这一制度的实质。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层面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财产私有制度为基础,但财产私有制度并不等于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之前的几种社会形态中,其经济制度也是以财产私有制度为基础,资本主义的财产私有制度具有与其他私有制度不同的特殊内涵。这就是:资本主义的财产私有制度是与雇佣劳动制度联系在一起。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特征的是以财产私有制度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实质的分析,实际上是分析雇佣劳动制度。马克思正是在对雇佣劳动制度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进而建立了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运行的分析框架。或者说,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起点,不了解雇佣劳动制度,就不可能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就不能理解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正因为雇佣劳动制度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所以马克思把对雇佣劳动制度的分析作为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的前提。雇佣劳动制度确立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为什么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才成为商品?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用法律的形式创造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在自由劳动的民族里,一切法典都规定了解除契约的条件,各种立法都规定了劳动契约的最长期限。”具体说,资本主义创造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社会条件。对这

两个条件,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

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劳动力只有而且只是因为被它自己的所有者即有劳动力的人当作商品出售或出卖,才能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他作为人,必须总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财产,从而当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第二个基本条件是:“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

这两个条件是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加速形成的。具备了这两个条件,资本主义就能把商品的范围扩展到劳动力。与资本主义之前的私有制相比,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特征是确立了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私有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权的扩展,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商品交换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物的交换,而且也成为劳动力交换所遵循的原则。在确立了劳动者对劳动力具有私有权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按照商品经济的原则来进行。当劳动力成为和其他商品一样,在市场上可自由买卖时,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确立就具有现实可能性。雇佣劳动制度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能和其他商品一样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制度条件是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力具有所有权,必须从法律上承认劳动力的私有权。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确立的雇佣劳动制度,就其本质来看,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关系。这一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把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分解为资本对劳动力的购买和资本对劳动力的使用两层关系,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就是通过这两层关系来体现的。

第一层关系:资本对劳动力的购买。这一层关系是在流通领域中发生的。“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份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在法律上平等的人。”在流通领域中资本与劳动力的自由买卖关系,体现了资本与劳动力作为商品交换的双方具有的平等权利。交换所遵循的是商品经济的普遍原则,即等价交换原则。因为是等价交换,双方谁也不占谁的便宜。在这里,商品经济的原则已不再局限于物的交换,而是扩展到以活的人体为存在形式的劳动力的交换。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在这层交换关系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这一层关系所体现的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平等交换的关系,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能顺利运行的基本条件和保证。因为它以形式上的平等交换来建立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最初联系,资本与劳动双方都能接受。

第二层关系:资本对劳动力的使用。这一层关系是在生产领域中发生的。资本在流通领域中购买劳动力后,当然就要消费它。“劳动力的消费,象任何其他商品的消费一样,是在市场以外,或者说在流通领域以外进行的。”由于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而劳动力商品在生产领域中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因此,在生产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资本与劳动力所有者的关系,已和流通领域中表现的关系完全不一样了。在生产领域中,资本支配劳动力,资本所有者占有劳动力所有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产品和价值。这时劳动力的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已不是平等的等价交换关系,而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在这一层关系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就是由这两层关系来反映的。资本主义经济被认为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原则渗透在经济活动的一切方面,尤其是劳动力的买卖;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剥削经济,是因为它的剥削是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只有把这两层关系综合起来,才能把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

三、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的思想

马克思在对雇佣劳动制度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又从更具体的层次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具有的特征,以及这些具体制度是如何对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率提高产生影响的。马克思提出的这些思想,对具有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特征的经济运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经济运行中的产权制度。关于产权制度,马克思认为,财产权利反映的是经济关系,尽管它表现为人对财产的占有,但这种占有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经济权利。既然产权是一种经济关系,那么,产权关系的出现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生产关系。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来研究产权关系是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特点。生产资料归资本所有者私有,劳动力归劳动者私有,是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关系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私有产权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资本主义产权关系的产生以劳动者对劳动客观条件的各种形式发生解体的历史过程为前提。马克思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这种解体,即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产生是建立在以下各种关系解体的基础上的:一是个体农业的解体——劳动者与土地的分离;二是个体手工业的解体——劳动者与工具分离;三是封建经济关系的解体——劳动者与人身依附的分离;四是原始经济关系的解体——劳动者与财产的分离。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关系的特征是:资本的所有者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购买劳动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本主义生产。而劳动力所有者由于丧失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生存下去,只能不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因而出卖劳动力既成为劳动者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成为实现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所以,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关系的再生产。这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关系的本质。

(二)经济运行中的企业制度。关于企业制度,马克思认为,企业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组织和经济单位,社会经济活动是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的。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一种组织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对经济活动效率的追求逐步形成。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包含他关于企业制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可以概括出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马克思对企业制度的分析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从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来揭示企业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而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又集中体现为分工与协作的发展,即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第二,马克思把提高经济效率的要求看作是企业制度发展的直接原因。企业制度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对经济活动的效率有深刻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企业制度的变革能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新的企业制度既能节约生产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增加产出。而且,一种新的企业制度还能为管理的创新提供制

度条件,从而起到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综合效率的作用。第三,马克思把企业制度的发展看作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企业制度是社会基本的微观经济制度,因而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制度。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企业制度与社会经济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极大地启发了我们对企业这一微观经济制度的认识。

(三)经济运行中的两权分离制度。关于生产要素两权分离的制度,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为实现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的要求,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条件作保证。从生产过程的运行来看,就是各种生产要素都采取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雇佣劳动制度是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典型制度。资本和土地在生产过程中也同样采取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形式,这两种生产要素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又产生了股份制度和资本主义农场制度。从经济运行的层面上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就是在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下进行的。从经济制度层面上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各种制度(雇佣劳动制度、股份制度、农场制度)又都是以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条件的。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使劳动力的所有者不能成为自己劳动力的使用者,而必须要由别人来使用自己的劳动力。要形成劳动者不能使用自己劳动力的制度条件,就不能让劳动者拥有进行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资料条件。所以,要使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首先要剥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通过原始积累的方式实现对小私有者的剥夺,一方面使小私有者失去生产资料,成为无产者;另一方面,又使生产资料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成为资产者。同时,用法律的形式把这样的基本关系固定下来,并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按照这一基本经济关系来运行,这就是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相分离的制度。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一个基本条件。正是因为资本购买了劳动力的使用权,并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了劳动力,才构成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运行制度是以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条件的。

关于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制度,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是统一的,资本的所有者就是资本的实际使用者。这种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属于同一主体的典型形式是个人企业主。资本主义的个人企业与小私有经济有本质区别。小私有经济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统一于同一主体,但它的特征以自己劳动为基础。而在资本主义个人企业中,虽然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属于同一主体这一点上与小私有经济相同,但它的特征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统一于同一主体的个人资本的形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资本也采取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社会资本出现相伴随的就是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同时,又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资本运行的一个基本制度。这一制度的形成,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信用制度发展这两个层面深刻论述了资本两权分离的根本原因和关键性因素,从而建立了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完整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资本两权分离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经济关系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关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制度,马克思认为,土地的两权分离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就已经出现。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封建地租就是封建经济关系下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体现。但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体现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地租与封建地租不同的特点。首先,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是和发达的商品经济结合在一起的,因而这种分离已成为一种单纯的货币关系。其次,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者不是和佃农发生直接关系,而是和租地资本家发生直接关系。所以,资本主义地租反映的经济关系是土地所有者、租地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又使资本主义的农业生产形式和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的农场制度取代封建地主与佃农的生产方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资本主义农场制度的确立以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彻底分离为前提,这种所有权与使用权彻底分离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土地所有者只是单纯地掌握土地的所有权,农业资本家以取得土地实际使用权为条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雇佣农业工人进行农业生产。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特点,使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体现为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工人三大阶级的关系。这三大阶级通过农场制度来发生彼此之间的联系。这一制度使资本主义农业生产跨入了企业化、社会化的轨道。

(四)经济运行中的分配制度。关于分配制度,马克思认为,以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决定与此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因此,马克思关于生产要素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理论也是理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依据。

各种收入的源泉是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即V+M。其中V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是从新创造的价值中分得的一份。但从资本的角度看,V只是它对生产成本的补偿,劳动力只是它购买的一种生产要素,与它购买的其他生产资料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劳动者把他所有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所有者,能得到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并没有权力参与对剩余价值M的分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V+M中,劳动者只是与V有关,只有资本所有者才有权参与剩余价值M的分配。

既然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价值,当然必须以剩余价值的创造为前提。总是先有剩余价值的创造,然后才有剩余价值的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已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之所以采取各种收入的形式,是以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作为对生产的投入(而不是出售或出卖)为条件,也就是说,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必须把自己拥有的要素作为对生产的投入,并折算成资本,才能取得对剩余价值的分配权。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虽然并不创造价值,但却具有对已创造出来的价值的索取权或分配权。这就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关系与分配关系的内在联系。

四、结语

马克思运用制度分析方法,从不同的制度层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制度及其运行,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利益分配关系,又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出发,揭示了各种具体制度与经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这些理论包含的制度经济思想极其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在这过程中,除深入研究和发掘马克思关于制度经济的基本思想外,还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赋予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思想的时代内容,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当代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李 琪)

马克思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观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为逻辑起点,以共产主义制度为逻辑支柱,以按需分配为思想内核,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逻辑终点。在当前社会分配问题日益凸显的形势下,贯彻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实现分配起点上的机会均等,分配过程中的程序正义,分配结果上的合理调节,将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运行过程中分配困境的正确选择。

关 键 词 分配正义观 逻辑体系 困境 对策

作者 1张子礼,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2郭继红,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山东淄博:255049)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观在

当代中国面临的困境

所谓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观,它是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为逻辑起点,以共产主义制度为逻辑支柱,以按需分配为思想内核,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逻辑终点。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分配不合理问题的存在,导致各阶层、各地区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社会面临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危险,这也使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理论面临严重困境。

1.困境产生的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再由先富的人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但是,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相关配套措施没有建立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并未得到很好发挥。另外,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这就决定了人们必须通过劳动获得一定报酬,而劳动技能的高低也就直接决定了人们报酬的多少。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劳动技能,拥有一定生产要素的人在分配中必然处于有利地位。

所以,社会分配中出现一定的收入差距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但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和过分悬殊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意,我们的目标是要消除兩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2.困境的表现

一个国家收入差距的合理程度,国际上一般用基尼系数法来衡量。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基本不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国际上普遍认为0.4是警戒线,超过这个警戒线就意味着社会贫富悬殊太大,将会冲击社会稳定。

有资料表明,200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6,这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较大。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行业之间。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的不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98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7.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1.3元,城镇是农村的2.49倍;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53.4元,城镇是农村的2.79倍[1];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2],城镇是农村的3.28倍。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及其相关政策所造成的。

二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改革以来,在共同富裕目标的指导下,我国实行了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的政策,这一非均衡发展战略造成了我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国家实行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为了推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国家除了在直接投资上给沿海地区一定的倾斜外,还给予了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为沿海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内地的经济发展则由于失去了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而受到影响。另外,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后,并没有有效地实现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的目标设想,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差异。

三是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明显。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工资水平参差不齐,收入最高的行业和最低的行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近年来, 邮电、金融、保险、铁路运输等垄断性行业职工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林牧渔、住宿和餐饮、纺织等行业收入明显偏低。收入分配明显向科学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服务行业工资普遍高于第一、二产业的工资。

3. 困境的影响

第一,收入差距造成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从改革中得到了好处,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不规范,长期存在的不公平竞争,使那些处在较低收入水平的人产生相对被剥夺感。基于对现实的无奈,许多贫困居民无法客观地评价自身的现状,将其贫困的原因片面地归结于高收入群体对其的剥夺,并往往会采取一些粗暴的反社会行为。

第二,低收入群体及其教育投资水平之间形成代际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的不同对教育的投入也是不同的,收入差距扩大必然带来家庭教育投资水平差距的扩大。低收入群体投入的教育费用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使其下一代受教育的水平受到限制。而没有受过充分教育的人在未来社会中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获得良好收入。这就导致低收入群体家庭中教育和收入间长期处于代际间的恶性循环。

第三,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和个人至上的利己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经济关系都是通过商品、货币等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高收入能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诱惑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人们往往把是否获取利润作为评价行为的价值尺度,交换关系被扭曲为单纯的金钱关系。在商品交换中,每一方都致力于为自己攫取最大利益,无视或排斥对方的利益。

第四,导致人的片面化发展。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扩大化和专业化,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劳动者之间工作的相对固定化与职能的专门化,这就使人的活动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个人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容易丧失对劳动的兴趣,并且,人们不再把劳动视为人的发展的需要而是当作追求财富的手段,这就使人的能力向片面化、畸形化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的对策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为理论指导,来推动我国分配正义的实现。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分配起点上的机会均等

起点公平是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正义的前提,也是实现分配正义的关键。机会平等是指所有机会对一切人开放,任何人不得以任何不正当的理由剥夺他人受教育、就业、进入市场等各方面的机会。分配的机会平等既不考虑每个人特定的条件和每个人特有的自然因素与社会的偶然因素,也不考虑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手段、智能等方面的状况,它只要求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一种不受限制的公平机会,让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在社会财富的分配过程中,要做到起点上的机会均等,使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参与分配的机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达到教育机会的均等。当前,农村及贫困地区的人们往往因为无力进行教育投资,而丧失了通过教育获取发展技能的机会,随之而丧失的是他们缩小与其他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机会。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尤其应加强对农村及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以保证农村及贫困地区社会成员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这样,贫困家庭的孩子才能获得较为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获得更多提高劳动能力的机会以及增加收入的机会。

(2)要实现均等的就业机会。在劳动者之间,人力资本的不同是造成就业机会不均等的首要因素。性别、居住地、民族等非劳动要素也使就业机会严重不均等。国家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有效的经济政策来改变这种状况,如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令,消除各种各样的歧视,减少职业差别。这样各类劳动者就都能获得较为平等的就业机会,就有获得可靠劳动收入的可能。

(3)积极地推行反贫困。面对社会中不断增加的相对贫困,社会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单纯的资金投入已很难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摆脱贫困,开发式扶贫是我们应继续加强的有效战略。开发式扶贫战略是一种全方位的扶贫战略,它针对不同的致贫因素,采取区域开发、以工代赈、科技扶贫等综合性措施,改变单纯的经济扶贫缺陷,并消除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制约因素,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分配过程中的程序正义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利益需求呈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利益分配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分配过程中实行程序正义就显得尤为重要。正义的程序有利于营造平等的分配环境,有助于公民获得参与利益分配的均等机会,以达到自身利益的实现。在参与中,人们不会因为角色和地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样,公民权利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达到分配过程中的程序正义,就要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及各项分配政策。程序正义的着眼点在于采取什么样的程序或规则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可以說这是分配过程中程序正义的前提。当前,我们应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分配政策,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分配制度及各项分配政策要公开、透明。在社会分配过程中,分配制度及各项分配政策必须完全公开,为人们所知晓,以便人们理解所发生的利益分配。只有分配制度和各项政策都开放,人们才能知道自己在分配中能够合理地期望什么,从而才有可能更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

建立正义的分配规则是一回事,分配规则能否执行则是另一回事。现实社会分配中的某些不正义现家则是由缺少规则引起的,另外一些不正义现象则是由不遵守规则产生的。在社会分配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必须引导人们遵守分配制度和各项分配政策,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水平,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通过使人们内化道德规范以增强其自觉遵守分配规则的意识。

当然,建立平等参与竞争的市场秩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完善市场体系对于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形成合理的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通过合理流动各得其所,不同的人力资源得到其应得的报酬,还应建立和健全技术市场、信息市场、资本市场等,并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

3.分配结果上的合理调节

市场经济虽然承认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但也承认人们因天赋、能力、努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带来的收入差异,并认为分配结果出现一定范围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不平等有它一定的存在范围,我们必须避免这种不平等的扩大带来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拉大,并把这种不平等限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一方面,要发挥分配的补偿作用,加强税收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这就需要加强公民的纳税意识,不但要加强对纳税人纳税观念的培养,还应强化税务人员的税务意识。建立和完善各种能起到税收调节作用的税种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缴,发挥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平。还应尽快开征遗产税及与遗产税相配套的赠予税也应实行起来,这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要真正发挥税收对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消费税、房产税、利息税等相关税种也应开征起来。

其次,发挥社会保障的调节作用。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防止收入差距的拉大。要完善社会保险尤其是医疗保险制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已有了很大的保证。但当前医疗费用的不断提升,医疗机构的垄断经营,往往使得许多人因就医支付高额费用而陷入贫困,有的人则由于无钱医治任由疾病恶化。所以,在医疗方面国家在进行调控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投入,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在有病时能及时就医以摆脱疾病的困扰。国家更应构建多层次的社会福利体系,一是福利机构要社会化。从世界各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民办非营利性的福利机构应该成为我国社会福利机构的主体形式。比如,要扩大社会福利的范围。二是加强对农村及贫困地区的福利覆盖;另外,对一些特别的、专门性的福利事业,如残疾人福利、孤寡老人福利等应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6.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70228_ 402387821.htm.

编辑 南 木

马克思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具有理论研究和现实指导的双重意义。科学客观地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内容进行理解,有助于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研究已取得的成果,为我们现如今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马克思;晚年;人类学;可行性;必要性

作者简介:谢晓锐,女,重庆交通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科技哲学。

马克思晚年的一系列人类学思想,虽然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的重大意义并着手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而马克思的相关思想,实则已触及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研究马克思晚年对于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无疑可以为思考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研究的可行性

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理论界的重视。直到劳伦斯·克拉德的《卡尔·马克思的民族学笔记》一书出版,才开始引起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的重视,并陆续出现了不少的专著和文章。我国是在近二十多年来对马克思晚年的这些笔记开始重视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以下简称“第45卷”)的出版,为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晚年的这批笔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内外学者在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大致形成了六种不同的观点。然而不同派别的学者虽然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比如:马克思晚年的主要工作是对人类学领域思想进行研究;马克思的晚年笔记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文献价值;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的研究对于俄国、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等。这一系列的成果和共识,使我们如今研究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具备了基础和可能。

二、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研究的必要性

对于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迄今为止理论界在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总的来说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相关理论成果还不够成熟和丰厚,远不如对马克思其他时期相关思想的研究。其一,研究零星散乱,立场迥异。比如对于人类学笔记的创作缘由、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与《资本论》的关系等许多重要问题,理论界都说法不一。其二,缺少深入的整体分析。由于没有整体地把握蕴含马克思晚年思想丰富的历史资料,国内外学者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严重地存在简单化、片面化地撷取文本依据的问题,缺少深入的整体分析。其三,与社会现实结合较浅。在对待马克思晚年的这批笔记上,研究者们普遍关注笔记的理论价值,相关研究成果也偏重于对于笔记的理论价值的研究上。然而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的是,虽然马克思晚年笔记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却不能只将其理论价值作为研究对象,而应结合现实社会的需要,对马克思晚年的思想进行科学全面的回答。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在马克思晚年思想领域潜沉下来,静心梳理,应该能够取得丰厚的成果。

三、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首先体现在内容的“新发现”上。从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的内容来看,对于原始社会形态的实证研究也是他最为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在五大笔记中充分吸收了摩尔根思想的有益成果,对一些人类学家的思想进行了反思性批判,并结合自身的两种生产和两种关系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阶级、国家和文明起源的一系列思想。马克思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系统考察,使他得以充分地论证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理论。这一理论是我们研究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判断其研究意义的重要标志。在对俄国革命的现实进行考察的过程中,马克思明显意识到了俄国不同于西欧的具体现实,认为俄国有可能走一条与西欧不同的发展道路。而在此之前,马克思一直遵循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前后相继的理论。马克思在1881年给查苏利奇的回信中指出,俄国农村公社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由此提出了其著名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即正视俄国农村存在村社土地公有制的特殊国情,借助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同时存在”的历史事实,使俄国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将资本主义的有益成果利用到公社中来。

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在马克思晚年及马克思整个思想研究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客观地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内容和意义进行理解,有助于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同时,将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今社会发展实际联系起来,有助于深入剖析东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启良.关于马克思晚年探索的几个问题[J].求索,1995(5).

[2]姜涌.关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几点意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3).

[3]叶险明.<资本论>创作·经济学研究“人类学笔记”[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3).

[4]庞卓恒.从多样性探寻规律—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的启示[J].历史研究,1994(2).

马克思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使得在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中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引入数学是一种客观必然,并且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方法。实际上,马克思非常重视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他曾指出,一门社会科学达到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数学工具的采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数学经济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是一种以唯物主义解释历史、辩证法、和对资本主义批判所发展而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世界观,它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科学包含三大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政治经济理论和学说;(3)科学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精辟体现和总结。以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三大组成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数学发展的作用

1.数学是唯物的。数学作为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學,其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因而其必然是唯物的。数学对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结果,无法脱离感性事物而独立存在。数学是形式的,但决不是形式主义的。数学的抽象形式离不开现实世界,在内容上仍与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抽象的数学内容在现实世界中都能找到原型。在数学研究中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做指导,就可能避免或减少片面性、局限性,否则数学的发展就可能会误人歧途,停滞不前。数学发展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如古希腊宁愿使用“严格但相对贫瘠的穷竭法”而不采用根基松懈但很有效的“原子法”,正是由于深受柏拉图唯心主义的影响。非欧几里德几何学诞生时,这一伟大的发现之所以不能立即被人接受,就连高斯这样伟大的数学家也不敢发表看法,正是由于康德哲学在发挥作用。

2.数学是探讨数与形运动规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最一般、最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来自于具体学科的最普遍规律、方法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同时又对具体学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真理,所以其内容在各个方面的适用性是非常强的,数学专业的学习也不例外。

在过去,中国虽然也出现过一些突出的数学家,但总的来说,中国数学的水平是不高的。数学的这种状况首先表现在它脱离实际,脱离其他科学的发展和我们的社会生活,知识转化率较低。科学规划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无疑是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试想一下,如果脱离了党的指导,脱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指导,这样一个计划是不可能成功实施的。

三、数学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作用

前面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能认识到现代数学相比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的数学,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焕然一新。数学的快速的发展,也反过来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具体应用方面,运用数学这一学科最广的莫过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了。

1.经济学家对数学的误解。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排斥数学方法的,是不能用数学方法表达的;还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使用数学方法来责难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他们认为数学不是政治经济学的工具,运用数学无法解决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因而排斥数学方法。谈到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时候,总是提到唯物辩证法、科学抽象法等方法,但是很少有人会提到数学方法。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2.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马克思本人非常重视在经济学中使用数学方法。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过:“我不止一次地想计算出这些作为不规则曲线的升和降,并曾想用数学的方式得出危机的主要规律。”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马克思同样使用了数学方法。在《资本论》体系中,概念运动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有关数量关系的论证。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对数学,如对当时刚刚出现的微分学进行了专门研究,写有《数学手稿》,深刻地揭示了微分学的哲学意义,这些著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四、结语

数学和马克思主义都产生于生产劳动的实践,它们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日益发展而发展。所以,数学和马克思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了数学的理论,数学以广泛而深奥的知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数学的发展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数学的发展,也大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数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马克思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由弱到强直至达到全盛的发展过程。在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强弱在于是否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本土的特殊性,体现时代性和中国特色。理解马克思主义需要注意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更不是迷信,不能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曲解它;不能用中国的文化来溶解马克思主义,应该了解西方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不能割断了马克思主义和历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不是永恒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考应该有一个稳定的语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教条;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14-01-10

[作者简介]邹晋(1983-),男,江西乐平人,江西省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弱到强,直至达到全盛的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一枝独秀地生根发芽开花,是因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秉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质,又在与中国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不断融入中华民族的本土特色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中国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从而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纲领,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中国的土地上,而这棵树要茁壮生长,枝叶茂盛,即它的生命力的强弱就在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否能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本土的特殊性,体现时代性和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和各种思潮逐渐被引入中国,这对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中国而言,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形成,为我国三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指导方针,这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机遇,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机遇。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从马克思主义这棵大树主干上分出生长的枝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上的差异,有些人(尤其是成长的年轻一代)在新时代下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的产生源于人们在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不科学的认识,这种不科学的认识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也一直存在:一是没有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一些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奉为经典,却只流于使用抽象的理论,把它当作普遍公式生搬硬套。这种僵化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运用起来,就变成了教条主义;二是没有站在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背景下解读马克思主义。一些人仅仅是从内容中去解读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产生的背景和源泉。其实,了解理论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才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理论本身,才能灵活运用,否则也只能是教条式的理解;三是没有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一些人只是读了马克思的几篇文章,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宏大体系;有的人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中某一部分有了解,就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定理中全面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定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自认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这种教条式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但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甚至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也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起到了阻碍作用。正因为如此,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始终是人们不得不深思的话题。只有科学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突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这不仅关系着我们党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一、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也不是迷信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能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曲解原意。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亲身参加和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指导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来,它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必须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深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始终与时俱进地牢牢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为党执政的纲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仍然存在错误和模糊的观点,那就是仍然有人习惯用教条主义的僵化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把它奉为学院式教条,只允许学习、贯彻、宣传,不容怀疑、思考、批评。这种倾向在我国长期存在,曾经在“文革”期间达到顶峰,而现在仍然余毒未清,这是一种迷信而非科学的态度。教条主义的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工具书,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是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使问题的分析过于僵化,给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恰恰是马克思自己最先树起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帜。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创造的理论,他们认为他们的理论是方法而非教条。马克思在树立自己理论的初期就声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1](P7)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P691)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需要摈弃那些教条主义的,误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偏向:第一,简单地将马克思的文献著作中的只言片语或个别结论等同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著有大量的文献著作,这些文献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集中体现,但这不等于文献的每一句话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马克思的著作中的许多言论是基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下做出的,是针对于当时的某个或特定的问题而提出的。只有以全面系统的、准确的、实践的态度去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禁止教条主义地抓住著作中的片言只语当真理,不分时间、地点、条件地生搬硬套;第二,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无产阶级导师的言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不能因此而把他的一言一行神圣化,视同于马克思主义,这样必然会产生个人崇拜、必然导致曲解甚至歪曲马克思主义,也必然窒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枯萎。

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其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只有把思想认识从固化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马克思主义所在的社会和体制,才能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

二、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来自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它的目的是颠覆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它的理论源泉大都源于西方经济学和哲学。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此前的国际共产主义所不曾遇到的。中国的国情与共产主义运动发源地——欧洲的状况有着很大的差别。从革命斗争到社会建设,中国都不能从马克思主义原著中找到范本。20世纪初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已进入相当成熟的资本主义阶段。中国的无产阶级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在中国的被压迫阶级中,农民阶级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紧紧依靠农民;中国革命的对象的力量极其庞大,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仅依靠无产阶级是不行的,必须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的反革命力量基本上集中在城市,弱小的无产阶级要想在城市迅速摧毁反革命力量是不可能的,他们只能到中国的广大农村去发动农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组成部分大多数出身农民,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就具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建设所不同的特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步于非常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上,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起点,等等。总之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使中国共产党人明白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能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必须要联系中国实际才能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因此,我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不能全盘地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眼光来接受,必须要把握住马克思主义是起源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否则无条件地将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应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的实践中,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我们在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需要认识西方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这比在中国文化里溶解马克思主义更有直接的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由共产国际内部一种“左”倾思潮,在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后,在党外发展起来。从梅洛庞蒂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的对立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反对教条主义中、在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交流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传统教条主义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同现代西方哲学开放式对话的开展,不同程度上都汇聚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焦点上。[2]在9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20世纪30~60年代的西方的新左派运动的鼎盛期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后期法兰克福学派试图在批判理论与实证科学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用交往行为理论来重建批判理论,并把它扩展到行动理论,社会制度分析以及进化理论等领域;[3]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通过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理解和重新解释来引申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在坚持日常生活批判主题的同时,又试图重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并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多元化”;[4]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试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的学说;[5]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马克思著作中存在着结构主义的方法,阿尔都塞批判了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6]以及当代出现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思潮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衍生。西方马克思主义大都从马克思文本出发来重新解释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并力图借助于马克思之前或同时代的各种西方哲学思潮来“补充”和“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发展,它通常脱离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中从自然与物质角度思考的思想,主要从历史及其历史中的人的实践来分析,客观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论思想更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思想。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不仅仅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通常,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虽然理论上强调实践,实际上却不断地面临着从实践中淡出的危险。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主要是由我们的现实思想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在我们还停留在教科书式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时候,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对当今时代的批判,已经远远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们的成就并不是我们在哲学话语的置换中就能超越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面对各资本主义思想流派,积极吸收各种理论成果丰富发展自己,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作出具有西方特色的理解和阐发,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命运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论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加了解资本主义社会,能够更加深入地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因此更能把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结合在一起,强调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义前途,批判地探索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新途径。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才能显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逝世一百多年来,时代已经大踏步地前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新的实践等等,层出不穷地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主义的远见性和剖析事物的精确性,可以说一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是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各种思想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部存在着马克思主义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仍然采用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无法回答当代世界提出的种种问题。如果我们还是把几十年来基本不变的老教材,塞进一些新事例去学习,不仅不会使我们更相信马克思主义,甚至还会引起更多的怀疑。现在有些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常常习惯于用传统的旧观念和旧理论去解释、回答已经发展变化的新现实,企望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中能直接寻找到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股份制经济等新问题的答案。实际上,马克思当年根本没有预见到社会主义有市场经济和股份制经济,我们如果硬要牵强附会地从马克思著作中去寻找答案,必然会让人们质疑。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中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就必须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同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一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1)资本主义经济的较充分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可是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它不仅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也给广大无产阶级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这样,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就充分暴露出来了。这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准备了社会经济的前提条件;(2)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不断爆发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条件;(3)自然科学取得的许多新成果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19世纪初,马克思与恩格斯从自然科学新成果和西方哲学、经济学中分别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4)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思想条件。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但是,他们提出“人人劳动,没有剥削”的未来社会设想,却为人们探寻这种理想社会提供了素材,这也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思想条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当时许多历史条件同时催生下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是为了解释或批判当时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必须也要与时俱进的变化才能继续发挥理论的思想指导作用。仍然采取马克思主义当时的理论必然会在解释当今社会现象时显现不足和局限。

马克思、恩格斯自己也从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永恒的,而是会随时间变化社会发展而过时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7](P5),又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提到自1847年《宣言》诞生以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7](P6)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的理论就提出了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用发展的思想来完善,而不是教条主义的照搬,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实践的理论品质。而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更需要把握他们所坚持的思想精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马克思主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学习这个科学体系时的准确价值观。

四、思考:马克思主义应该有一个稳定的理解语境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行动纲领写进了党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适用于世界一切国家和民族的科学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它在本质上是世界化的理论。然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改造世界的伟大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也是各国革命实践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他们的世界观的过程中,充分依据了当时经验科学的最高成就。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欧洲整个历史科学、经济科学和哲学科学的最高发展。而当时的经验科学所达到的水平,为构思一幅现实世界生动的图式,提供了必备的材料。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这些材料,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他们没有用想象和虚构弥补科学材料不足,而是将细节留给后人加以补充,所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把他们的学说称之为己经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8](P5)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指的是“对包含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的那种发展过程的阐明”。既然是发展过程的阐明,马克思主义就是一门历史科学,必须随着历史过程的演进而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马克思主义是系统、动态、开放的,不是若干抽象观点论集,而是世界历史进程的理论概括。在我们的理解视域中,不应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马克思个人的理论活动,而是看作一门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可对其进行实践探索的科学。任何人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探索成果,只要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就可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否则,将马克思主义等同于马克思个人的理论活动,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只有历史考证和经典注释的意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将它推向前进。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我们停留在原有的结论的出发点上,原地踏步,年复一年重复、考证已有结论,那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本性,丢弃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与时代保持最紧密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最重要的条件,是它的生命力的最深厚的源泉。每个时代都要创造与其相应的理论,以实现时代的自我意识,机械搬用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论著是行不通的。对我们来说,历史上的理论,是流不是源,我们的理论之源,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指导我们时代前进的理论,只有依靠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探索,充分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活学活用,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莫里斯·梅洛·庞蒂. 辩证法的历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3]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吴宁.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6]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列宁.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郑百灵

上一篇:马克思课程论文下一篇:马克思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