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论文范文

2023-09-12

工业设计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的改革背景下对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的具体设计与实施,明确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健全专业课程资源拓展与评价机制从而完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得出在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同时进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以提出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改革;工业设计;教学

1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指导思想上看,可以说新时代已经进入课程思政改革时期,除了需要把握思想政治课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还必须充分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育人任务,实现协同育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理念的顶层设计。

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优势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牢固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才素养。应利用学校、社会、学生三方面力量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职业能力。

2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根据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要求,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实施需对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及创新性进行整体规划与调整,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化以及具体需求进行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建设,通过课程资源的建设展现时代与社会的全局观及发展观。工业设计是驱动创新、成就商业成功的战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创新性的产品、系统、服务和体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品质,其本身就是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及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专业。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需结合本专业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实时对接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与时俱进。利用信息化时代新手段及多样化网络工具,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创新创业的角度进行丰富的课程项目实践,实现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

2.1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混合式”教学

信息时代设计类学生更加具有个性化,思维跳跃且创新力强,专业教学可综合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交流互动法、网络教学法和任务导入等多种教学形式。工业设计课程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能够运用网络技术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导向、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能够为学生设立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注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其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把跟工业设计课程相关的思政知识结合专业知识点进行网络平台上传,如结合新时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前沿趋势,提供新材料、新工艺等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政策,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社会发展前沿趋势的同时结合专业发展潜力有目标地进行专业学习,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及合理的学习目标;其次可进行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学生通过资源库课程资源可以进行相关预习、复习,通过观看学习完整的教学视频、教学大纲、教学讲义、教学课件、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对于线上学习遇到的重点、难点,以及思政热点问题,教师可以线上总结学生疑问,在线下教学过程中跟学生一起进行探讨、总结,采用多种形式的互动方式解决问题。

2.2结合课程思政,进行多样化课程设计

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融入契合的思政点进行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寻找课程教学以及授课对象的需求、兴趣爱好的契合点,用创新的方式表达思想和理论。课程设计坚持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创新型思维模式为目标,结合新时代背景以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提倡和谐共赢成为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进行实际课程实施。课程结合线上教学,线下以课堂实训教学为主,并安排适当的课堂交流讨论、方案确定等活动的设置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业设计专业中产品设计类课程属于核心课程,课程思政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在产品功能、结构、形态、色彩、材料与环境等各要素设计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实践、联系与发展等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可以突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体现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相关的职业素养。课程实训阶段可以多设置设计方案的成型制作实践,如在产品造型设计课程、产品改良设计等课程中多采用实际操作项目,也可以多进行专题产品设计结合传统非遗文化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能够从传统文化中发掘产品设计的文化来源,为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文化自信的培养提供新的实现方式亦可通过实际的制作过程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劳动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以及创新意识,职业素养及思想素质得以显著提高。

在实践实训阶段,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课程的安排进行灵活变化,有目的有針对性地选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非遗传承等等不同的设计主题来进行课程讲授与相关实训。学生不仅掌握牢固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应对即将带来的社会对毕业生的实际考核。根据知识点的完成情况,结合多元评价机制,以评促教,实现产教融合,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能力都可以得以显著提升。

2.3丰富课程资源,注重课程拓展

课程资源选取教材类实体课程参考资料结合网络化多元资源,建设产品设计相关资源库包括产品设计案例展示,以人为本、红色文化、中国精神、科学发展观、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拓展和实践实训效果的同时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针对本专业毕业后带来的社会对毕业生的实际考核,利用好课后资源进行补充学习。如在网络平台根据课程内容整合课程拓展资源,使学生能够了解国标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相关工业设计行业标准,以及国家对设计人才的职业要求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同时,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加强学生的思政建设,改善学生的思维理念,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专业课思政教学的开发性和灵活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3结语

结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特点和现状以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各环节,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为其进入实际工作岗位解决实际设计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充分借鉴并利用设计教育资源和优势,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为抓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设计专业教育全过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润物无声地浸润到课程思政的教学中, 课程学习坚持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创新型思维模式为目标,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以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提倡和谐共赢成为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43-46.

[2]张强.“课程思政”视域下创新实践课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高等教育,2018,6:179.

[3]李军刚,王瑶.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8(28):78-81.

[4]施小英.大思政格局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117-120.

[5]郭淑颖.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6:47-49.

工业设计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根据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分析和研究了“图案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方向,强调图案设计与服装设计专业相关课程结合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将二者结合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图案设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电脑设计

1.传统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教学中,主要问题在于服装设计专业“图案设计”课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其他艺术设计类专业没有什么区别,教学内容基本是图案设计的概述、图案的演变状况、图案的写生与变化、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图案的造型与构图、图案的色彩等,这些都属于课程的最基础的训练,内容较陈旧,针对性不强,与时代脱节。

“图案设计”课程的开设时间基本在二年级,很多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都是被动的接受,因为没有涉及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对于图案在服装上的运用及设计知之甚少,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很难被调动起来。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基本没有设计到服装材料、市场流行、品牌走向等知识,对于后续服装设计课程并没有起到很好的衔接。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图案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图案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改革前,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现今服装企业、家纺企业及相关服装图案设计企业对于图案设计人才的需求目标,在众多的服装图案设计招聘中,对于任职资格的要求有:具有扎实的美术基础、色彩控制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富有创意及执行力;根据品牌风格,配合产品及市场的流行,进行服装图案设计;负责辅料的选择与搭配;熟悉图案的印花、钉珠、烫钻等工艺的运用;有相关图案设计经验,熟练操作电脑(Adobe Photoshop、Core IDRAW、Adobe Illustrator及手绘板)。根据教学需要,结合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市场需求,可以对“图案设计”课程进行如下改革。

2.1调整教学内容

服装图案是服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语言,服装图案与装潢装饰图案、广告图案、视觉传达图案、建筑图案的艺术内涵是一致的,基础知识与形式美法则也有共同之处,区别在于服装图案有着特定的装饰对象、用途和工艺要求。它是针对服装、部件、配件的装饰设计。服装图案的学习可以从图案的基础知识开始,掌握设计方法、规律、技巧,逐渐结合服装,进行相关设计。

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图案的运用能为服装款式增添新的美感,不同的图案能产生不同的服装的风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图案的多边形正好適应了大众的需求。设计师进行图案设计时,除了要了解品牌的风格,还要了解当季的服装流行趋势。

服装图案设计时,设计师在考虑形态、色彩、材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能够赋予图案新颖的外观,服装图案的表现手法很多,常用的有印、染、手绘、刺绣、编织、扎染、蜡染、拼接等,随着新材料与工具的开发,新的工艺也随之产生,因此,设计师需要对各种表现技法有全面的认识,才能创造出完美的服装图案。

根据市场需求,电脑绘图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基础技能,因此,图案设计课程中需要加入电脑软件的相关知识。

2.2调整教学方法

“图案设计”虽然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在服装设计专业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图案课程的认识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一样,认为都是基础课,和服装设计并无联系。理论知识学习完毕,作业完成,就意味着图案设计课程的学习完成了。这也反映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脱节,课程中没有进行很好的延续。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课程中的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边缘纹样、角隅纹样等按照形式骨架在纸张上正确完成即可。学生在课程中的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很难在图案设计中创新和突破。鉴于此,在课程讲授与任务完成中,尝试改变作业完成的形式,比如,图案的变形部分结合文化衫的设计进行,同时,利用主题性思维训练,内容有:(1)自然形态;(2)历史文化;(3)民俗文化;(4)文化艺术;(5)社会动向;(6)科学技术;(7)日常生活;(8)微观世界。可任选其一,自由发挥创新思维,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会积极地查阅各种资料,作品完成后,进行小型展览,课程结束后,还有很多学生意犹未尽,继续延伸进行鞋子图案设计、扇子图案设计等,对于这种原创设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图案的色彩学习中,也抛开了传统纸张的限制,鼓励学生在相互在指甲上、在面部上做彩绘。

由于各省经济发展与专业人才需求、生源质量与生源结构等方面的因素,本科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想法多、手工优;有的想法多、手绘差;有的想法少、手工劣;有的想法少,手工好;在“图案设计”课程教学中,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一律对待。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欣赏图案作品和范例,开阔学生眼界,另一方面,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特点,为了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服装图案流行,上课地点也会由教室转为服装市场。

2.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图案设计在课程中大多以绘画形式出现,最终运用到服装设计中,还是要以成品形式结束。在课程设计时,让学生从最基本的纸张开始,通过添加型、减少型,做一些纸张的二次设计,逐渐过渡到学生到市场上收集最新的面料、辅料(如花边、各种线迹、亮片、纽扣、拉链、珠),进行面料再造。面料再造是一项创意性很强的面料设计,它的设计原理是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图案设计为基础的,是将立体构成的概念实施于材料的二次创造。从服装比赛赛事及服装业的发展来看,服装款式等的创新往往受到服装功能的约束。而面料的挖掘与再设计无疑为服装设计开拓了新的设计思路。面料再造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立体的,通过皱褶、重叠、压拓、编织、刺绣、绗缝、烫贴、打磨、镂空、抽纱等处理手法,使面料具有立体感。最后,把设计好的面料运用到服装上,很好地实现了图案设计课程与服装设计课程的衔接。

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图案作品往往与市场脱节,学校做的用不上,企业要的不会做。学校方面,应为学生提高市场实践的机会。以学校的名义与企业进行对接,进行真实项目的训练。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市场的调研、主题的创意性表达、设计稿的修改、成型,加深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真正做到课堂和职场的对接。

2.4加强电脑软件学习

在服装企业,电脑辅助技术几乎渗透到服装设计制作、营销等各个环节,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借助电脑来完成服装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在服装设计院校,电脑辅助服装设计已经成为学生最为感興趣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与传统的手绘技法相比,电脑服装设计具有高效、便捷、易于修改、显示直观等许多优点。电脑中的变形、修剪、相交、焊接、旋转等命令的灵活运用,可以产生图案的多种组合方式,以便设计师从中寻找到最佳表现形式;运用电脑可以快速完成图案的换色、上色过程,以便设计师从中找到图形与色彩的完美搭配。借助电脑进行服装面料、图案的仿真设计,能达到自然而逼真的设计效果。另外,通过电脑绘图,可以轻松自如地实现设计构想。因此,建议,开设“图案设计”课程之前,一定要先开设电脑软件课程(Adobe Photoshop、Core IDRAW、Adobe Illustrator)。

3.结束语

图案与服装有机结合,可以丰富服装的造型设计语言,增添设计的情感因素,给人以新颖别致的视觉享受,提升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图案是服装设计的审美及造型设计的基础,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服装设计专业“图案设计”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了解市场需求,了解专业特点,强调学生的创新型,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科]

【参考文献】

[1]陈政涵.服饰图案课程的教学改革设想[J].山东纺织经济,2013,197(7):105-106.

[2]江智霖.服饰图案设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青春岁月,2013,(9):186.

[3]金玲.“服饰图案设计”课程教学设计[J].美与时代,2011,(9):122-124.

[4]王健.高校图案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新探[J].艺术教育,2007,(7):55.

工业设计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品牌设计是产品深入人心的一个过程,是信誉与质量的保障,工业设计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特殊的时期,设计教育缺乏品牌的设计意识,工业设计教育只有塑造出一批“品牌”才能让工业设计教育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造就高质量的工业设计人才。

关键词:

品牌设计;工业设计;教育品牌;发展现状

文献标识码:A

1 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现状

1.1 工业设计在中国“遍地开花”

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确是“遍地开花”,从九十年代初的十几所院校开设工业设计专业,到现在全国有几百所高校都有工业设计,但是由于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急剧扩张,很多教师也是从“学校”到“学校”,比较缺乏实践的操作经验,还有一些高校的硬件教学条件跟不上,导致学生普遍专业素养不高,对工业设计的专业理解不深,实践的专业能力不强。这也是限制了工业设计在中国发展,很多高校都是跟着“艺术热”的脚步匆匆开设专业,而事实上很多高校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能力。

1.2 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品牌

虽然有些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相对较早,对于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在国内国际的一些设计舞台上崭露头角,但是并未形成强而有势的教育品牌,基本处于“百家争鸣”“鱼龙混杂”的境地。

2 如何造就工业设计教育品牌

品牌的创造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工业设计教育品牌的创立是以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为目的,所以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做好课程结构规划和把握课程教学质量,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2.1 定位

定位这个概念最初是阿尔•里斯(Al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在他们1980年合作撰写的同名著作中提出来的,意思是确定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代表的含义及其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征。工业设计教育更是这样,如果想在所谓“百家争鸣”的现状当中有所建树,就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确定自身的主攻方向,工业设计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而工业设计最终的目的不是把你所设计的产品停留在设计图纸上,不仅仅凭的是一张漂亮的效果图,而是要把他转化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们“看的见”“摸得着”的产品,而且这个产品是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和消费者的认可。

2.2 做好课程建设把握教学质量

要想树立自身的品牌,必须修炼好“内功”只有根据自身的定位来制定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把握良好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才能树立起自身的教育品牌形象。

2.2.1 做好课程建设

如今的大部分高校之间的课程建设都比较雷同,课程建设是一个专业的骨骼和核心,课程的建设应该是根据专业的定位为基准,现在大多高校在课程的结构上以理论课课内实践课程为重点,几乎很少有实践的课程介入,就算是有也很少高校能真真正正的做到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当然,在这方面也有做得比较好的一些院校,在课程的建设方面,学校应按加大投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尽量的做到“真题真做”就算是条件限制也要做到“假题真做”。

2.2.2 把握教学质量

学校在把握教学质量方面,除了一套健全的上课制度以外,更重要的要加大投入,做好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不出校门也能出产品,当然,还需建立一些校外的实习基地,这样才能丰富课程的结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

企业是毕业生直接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专业教育品牌树立的认同者,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首先是能让学生们了解企业需要的是什么,也能反映出我们培养的学生还缺什么,更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增加校企合作,能够极大的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现如今很多高校培养的工业设计学生能做出一些好图,但是图给到了企业以后却往往是受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没有办法顺利的进行产品转化,因为工业设计需要的不仅仅是图纸,还需要材料、工艺、表面处理等等。

3 结语

“品牌”这个词出自于古斯堪的那维亚语或者是日耳曼语的词根,意为“燃烧”,对于企业来说品牌设计能够起到很多作用,每一个作用都能为确保产品获服务的成功而做出贡献,对于现期的工业设计高等教育来说更应该创造一些品牌,因为品牌是质量的保证,他能够传递对更高价值的领悟,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缺少品牌,然而各个高校应该确定自身的定位,根据自身的定位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共同来创建工业设计的品牌教育。

参考文献

[1][英]马修•赫利,胡蓝云译.什么是品牌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2)

[2]程能林,徐人平.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

[3][美]沃格尔,潘龙译.创造图片性产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

工业设计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当今,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也在此大环境下不断进步。工业设计融入了工程与艺术,能够有效地为企业在市场中提高竞争力添砖加瓦。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重要性愈加凸显。文章简要阐述了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且重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共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分析参考价值,有利于相关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关系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9-0097-02

1工业设计概述

工业设计与美学和工学等学科密不可分,在工业革命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工业设计就被分为传统和现代两方面。一般来说,传统的工业设计把重点放在工业产品本身,然后再对产品进行包装等工作使得产品具有符合人们审美的美观度,但是社会与科技是不断进步的,人们已经摒弃了传统的工业设计模式,现代工业设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此種设计包括了服务和现代设计的方式,是在制定好全面合理的方案的前提下,利用特定的手段,向着预设的目标努力。

工业设计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涵盖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在以前,人们经常因为其受到较大的局限性而称之为对产品的外观进行设计,由此人们还认为其与机械操作联系密切。然而,工业设计的用途不只于此,还能广泛应用在制造上,这充分体现了它的综合性。除了工学和美学以外,还涉及到了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除此以外,工业设计不仅实践性强,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工业设计的产生离不开人们不断地尝试,需要进行创新创造、不断设计,在此过程中会对人们做出的反应进行研究与总结,进而将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合理地配对,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这也是产品社会价值的体现。另外,工业设计还有时代感。不同的时代伴随着不同类型的工业设计,对此的需求也不同。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环保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努力方向,所以在进行工业设计之时,要充分考虑绿色环保的因素,不得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工业生产等。

2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是指设计具有机械性质的零件、组件、产品或系统。例如,各种机械元件的设计,如轴、轴承、离合器、齿轮和紧固件,都属于机械设计的范围。机械设计过程中已经提出了许多技术设计标准,一些主要的设计标准包括功能、安全性、可靠性、工艺性、重量、尺寸、磨损、售后维护等。产品设计、加工制造以及维修售后都是其步骤。与此同时,将环保要素融入机械设计环节也是近年来一项重大的突破。一般来说机械设计问题应以清晰完整的功能、规格参数和评估标准来描述:

功能:指产品可以实现的功能。功能通常由非量化语句来具体描述。比如充电功能(充电器)、吸尘(真空器)、运输物体(移动工具)或支撑负载(支架)。

规格参数:定量描述的成品需求。例如,可以根据尺寸、重量、精度、体积、速度或负载能力来定义产品规格参数。由此规格参数开始成为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约束。

评价标准:是对产品目标特征的要求。评估标准被视为优化解决方案的设计目标值。设置评估标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优化机械设计功能,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不足。

尽管规格参数和评价标准因不同的产品设计而异,一些常见的设计注意事项仍适用于任何机械系统。这些设计因素包括负载能力、形变、稳定性和耐用性。这些评估标准对设计变量的依赖性必须进行建模和分析,以优化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有限元分析(FEA)开始逐步应用于分析机械设计系统,在相同约束条件下,有效提高了产品性能。

3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的关系分析

3.1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在实际的应用中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理解为相辅相成。具体来说,工业设计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在实际运用时,需要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配合。两者搭配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充分展现出各自的优势。在进行工业设计时,还要适当使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这样才能使得设计出的产品在各方面都有保障,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在改进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时,会把人与机械的相关问题考虑在内,而这与工业设计中人机工程知识有着一定的关联,所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更科学的产品,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国内传统的机械设计无法涵盖以上的全部内容,尤其是美学、心理学。而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产品设计在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则相对薄弱,如机械工程、电工学;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在深度和广度上,无法满足独立进行产品开发设计的全部需要。如果两者能够互相结合、取长补短则可以很好地完成产品设计开发的任务。工业设计专业人员可以避免自然科学知识深度不够的问题,机械专业人员则可以解决艺术美学方面的不足。目前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基于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相互依存的特点,正在逐步升级完善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内容,更多地将工业设计艺术和产品机械设计融合起来。在艺术学科凸显出鲜明的跨学科特色,秉承设计与技术融合的宗旨,除了强调设计艺术学科内的交叉融合,还融入了先进制造技术、机械设计原理、高等数学、设计物理等跨学科内容,并开启了工作室模式,涉及工程机械、交通装备、家居家电、智能交互、人机工程、文创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3.2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之间的相互制约性

由于两者在使用时都具有制约对方的条件,所以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一门需要仔细研究的学问,要恰当地融合两者,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共赢的目标。在进行工业设计时,设计师和相关工作人员要事先学习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有关的知识,直到熟练掌握,能够合理地运用。最终做到设计的产品在达到售卖标准的同时,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类需求,将其实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一定要明确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作用。首先,在进行工业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设计的科学性。避免产品在工业设计过程中的美观性、功能性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产品的受力能力以及构造模型存在严重的偏差,这就需要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充分把握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其次,工业设计在机械设计的运用则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其对技术的影响程度,需要充分发挥人机工程学的应用知识。人机工程学要求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机以及环境。同时还需要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工程设计可以在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分析与整理,保证人机工程学理论知识运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工业设计艺术需要多途径地跨界融合,多方协同地将科研实题及相应的技术应用于实践中。只有将工业设计与现代机械科技有序地集合,通过行业的嵌入、知识的嵌入、技术的嵌入、形式与方法的嵌入等,必能在融合再造的驱动关联中实现其两者的完美结合,破除两者孤立的体制。综上所述,要综合合理运用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达到设计目标要求并创造出价值的同时,尽量满足约束条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节能降耗。

3.3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的目标统一性

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的统一目标即是服务于客户需求,任何脱离统一目标的设计都将被市场抛弃。好的设计作品不是停留在纸上的艺术品,更重要的是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产品。为此,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团队需要在合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外观、结构、生产全方位结合,从源头上保证设计的作品富有创意而切实可行。这两类设计需要做到目标统一,始终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秉承“适当设计”的理念,不断追求人与设备以及设备自身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反对机械设备的过度包装与设计,持续提供富有创意而切实可行的设计服务。

目前,企业之间的产品竞争已经由价格的竞争、质量的竞争进入到了设计的竞争,通过工业设计可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实现产品的系列化与多样化,满足不同客户、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毕竟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单纯地依靠机械设计很难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设计师需要以真实的社会需求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来研发生产新产品。工业设计师和机械设计师的产品必须统一为一个整体,两者要密切合作,不但满足功能适合的产品,而且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外观审美和时代潮流需求。脱离了统一目标,工业设计师的产品仅能成为艺术品,机械工程师的产品将脱离时代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合理运用工业设计,在工业设计中融合考虑机械设计要求,在提高产品性能质量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艺术需求,才能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4结语

工业设计的未来势必与社会、技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后工业社会、人工智能、知识经济和多元文化并存将重绘人类设计的蓝图。在工业设计行业中,产品的机械设计将与造型、功能、界面、人機交互等方面的设计走向统一融合,设计师与工程师进行协同创新。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及大规模设计定制服务的发展,自然、社会、人文等多学科、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系统设计必然会形成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未来的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将朝着多元路径、互相渗透、新旧混搭、介入连接、服务转化的方向发展。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需要与时俱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技术水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提升产品的质量与实用性,最终向改革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的合作应用方向迈进。

工业设计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从工科工业设计现状出发,探讨分析教学方法上的一些改革设想,提出了任务式教学法的定义、实施方法、改革目标,并总结出实施该方法的优点和难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工科工业设计 教学方法 改革

1.问题提出

在我国,工业设计的教育模式分为艺术类和理工类,有相当一部分工科院校在机械学院开办设计专业,生源为普通理工科学生。这些理工科学生的优势是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工科基础知识,相比艺术生源,他们入学前没有绘画功底,手绘能力、视觉敏感力和造型能力较欠缺[1]。

针对理工科生源如何开展的工业设计教学?各校办学理念和做法不够统一。有些学者认为,应重点突出合理设计机械类和艺术类课程的关系,在有机结中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科技与艺术、理性与感性、严谨与浪漫互补[2]。也有的学者基于创造性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和核心的理念,认为创造性也是工业设计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提出应打破传统设计教育的“一人讲,多人听”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让课堂变成与学生自由交流的设计思想的空间[3]。更有人提出了设计教学的变革方向应该是以课程为中心向以课题为中心转变的观点,并提了可以操作的工作室室制、引入实践课题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方法[4]。

笔者认为,由于各校的教学资源和环境不同,教学中的采用的做法不能完全照搬。但有一个共识,即,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边做边学”、 “一人讲,多人听”的教学方法,以及笔试的考试方法等,不太适合用于工科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入学特点,加强手绘草图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打通每门课程界线、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应该成为工科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总方针。结合专业课教学实践,本文提一种容易操作、适应性强的教学改革方案,即,课程中采用下达任务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简称“任务式”教学方法。该方法取消了笔试,在工科院校被看成是一种教学改革行为。确切说,该方法不算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艺术类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一种简化的“任务式”教学方法,而工科学校 “任务式”教学方法执行较为严格,受到人们的关注。

2.实施方法

“任务式”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制定的教学工作内容、要求和成绩考评方法,以任务书形式下达给学生,规定学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才能通过考评,学生在完成任务书要求内容进程时,进行各自研究与学习,并进行多次集体讨论,最终以大作业形式上交完成任务,教师根据学生上交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评定成绩。

3.改革目标

在设计专业教学中开展“任务式”教学方式,就是要去除死记硬背、一味模仿别人作品等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还原学习设计的本质,给学生们以较为宽松和放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积极性,在任务书规定在工作范围中,让学生们有组织、有目的的干中学,学中干,细心去体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从事设计的工作能力。

4.“任务式”教学方法的优点

4.1适合改革的课程门数较多

除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一年级工科基础课和绘画基础课外,只要有一定与设计有关的课程都可以采用大作业形式的“任务式”教学方式。如,工业设计史课程,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工业设计史,了解一些历史上重要的设计师和他们的优秀作品,了解历史上一些重要的设计组织和事件,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调查收集历史资料、总结分析后能掌握历史发展动态的能力。显然,给学生一个任务,去调查一个工业产品或事件的发展演变史,比让学生死记一些历史资料去应付考试更合理。又如,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中,全面讲授平面设计软件的教学方法不如改为“任务式”教学方法,只简单介绍软件基本功能,让学生动手设计平面作品收获更大。

4.2 容易打通各门课程界限,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很难在一门课中就为全面为培养设计人才培养服务。尽早打通各门课程界限,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任务式”教学方法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人机工程课,它是在学生们学习了设计图学、绘画基础、工业设计史和设计消费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后开设的。采用了“任务式”教学方法后,学生的任务是完成一个产品的改良设计。要求学生们运用所学课知识,展开一定的市场调查,进行资料分析,再运用人机学原理进行改良方案,还需要手绘设计草图和必要的工作图。这样,一份大作业需要对前面学过有关课程内容进行复习,需要涉及文、理、工多门知识,需要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们交流讨论和改进。可见,学生按任务书完成一个小小的产品人机学改良设计,都是人机学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无疑具有很大帮助。

4.3 教学目标容易把握

“任务式”教学方法与前面提到的“工作室室制”和“引入实践课题”等为人们认可的理想教学方法相比,他们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一般的学校中,工作室数量或有实际课题数量并不多,通常也只能接收优秀的学生,学生受益面不大。另外,由于教学与实际课题联系在一起,“实践课题”的内容复杂性往往超出学生水平和教学内容范围,教学进度与内容组织都不好安排。“任务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就是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安排任务内容,通过各门课教学不断加大任务难度,逐步提高学生设计水平。比如,二年级学生学习“工业设计史”课程时,以安排从事历史资料调查和分析为重点的任务,三年级学生学习“人机工程学”课程时就可以展开一些小产品的改良设计,学习了“模型制作”课程就可以要求学生把设计的图样制作出模型来。进入到四年级时,基础课都学完了,就可以要求在不同的产品设计方向上展开设计实践,最终进入毕业设计。可见,让学生进入设计角色越早越有利。

4.4 全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工业设计专业有很多课程中都在介绍前人设计经验,重复也较多,教师不讲重复内容吧,感觉内容不完整,学生听多了就会烦的,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任务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任务书发给学生后,学生做什么题目就由学生自己选,教师任务是只对本课程重点知识介绍和解答问题。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学习动力大大提高。比如,在模型制作课程中,要求用同一促的材料做一个小产品实物模型,或用几种材料制作一个产品实物模型,任务书规定了制作模型的尺寸要求和表面质量要求,限时完成。由于做什么样的模型自由选,有的学生选择了非常难做的模型图样来制作,并达到了较高水平。可以说喜欢就是动力。

4.5 增强了大作业的创新性分量

“任务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实践带动教学的模式,注重对工作过程的考评,注重学习的原创性和对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培养。通常完成作业的周期较长,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去完成任务。如,作业内容中要求每人作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第一手调查和设计草图,要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有的课程作业还要设计展板、做出三维模型或制作实物模型。正是任务内容和检查方法的形式,加大抄袭作业被发现的可能性,促使学生们努力去思考,去完成任务,减少了抄袭作业的机率。结果是,在学生作业中的创新分量大大增强,优秀作业或设计作品不断产生。

5.“任务式”教学方法的工作难点

5.1 增大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

对教师而言,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后,虽然讲课少了,但平时答疑范围更广泛,时间更长,成绩评定的难度更大,加上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人数较艺术类相同专业的人数多很多,对比传统教学法的轻松情况来说,若任课教师没有一定敬业和奉献精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如果教师放松要求或不管学生,教学质量会迅速下降,可能教学效果还不如传统方法。

对学生而言,同一个学期中若有几门课程并行,又同时采用“任务式”教学方法,学生课后的作业量负担将加重很多。艺术类工业设计课程是分段学习的,同一段时间,学生只上一门课,他们有较多的精力去完成同一项任务。工科学校并行上课的规定不易改变,只有去协调好各门课程的前后顺序关系,合理安排好任务量,以保证各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5.2 对教师个人教学水平有较高要求

“任务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既懂设计、又懂教学、还懂工程,不仅能说也能干,为学生做出表率。当然,真正高水平的教师留在学校很少,现任教师们要努力提高自己,通过教中学,学中教,逐步提高,才能真正对得起教师这个光荣职业。学校还应引进一些高层次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这样,工业设计专业才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来。

6.应注意的问题

不是设计类课程都适合“任务式”教学方法,本文谈到的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多种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恰好对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特定条件容易实施。在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早地让学生接触真实课题,并与尽早与社会接触才是更重要的。工业设计教师的责任就是找出一条教学效果更好的方法去尽快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工业设计人才。

7. 结语

本文从工科工业设计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提出“任务式”教学方法设想。该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学为培养创新设计人才服务的宗旨。经过笔者的实践,该方法可行,有一定实用价值。应注意,任务书的编写要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才能保证“任务式”教学方法的在每门课程中发挥优势。若结合区域经济的优势项目,将“任务式”教学方法内容与地方特色产品设计相结合,定能办出特色,达到理想的办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峻霞 赵俊芬 . 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体系初探 . 中国轻工教育[J] . 2005(03) 51-52

[2] 郭茂来等. 关于工业设计教学思考.嘉兴学院学报[J]. 2007(06) 111-114

[3] 陈晓艳 高东影. 关于工业设计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 艺术与设计.理论[J].2008(08) 104-106

[4] 刘颖 浅谈工业设计教学模式的转变.湘潮(下半月)[J]. 2008(07) 119-120□

上一篇:毕业设计工业设计论文下一篇:品牌工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