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

2023-05-20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大好机遇。农村的文化产业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挖掘自身潜力、优化创新。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指向于繁荣农村文化,保护农村文化生态,推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加速农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建设。当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受到内部和外部等诸多因素的束缚。为此,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应从自身特点和生存环境出发,注重强化自身资源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和匹配性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和驾驭市场,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发展路径

农村文化产业是指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为依托,将农村地域性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转换的现代产业形式,例如农家乐、风俗文艺演出、主题乐园等等。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推进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契合了新农村发展的核心价值诉求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城乡发展一体化有效地促进了城乡资源的流动和优化,为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全新的环境和运作平台。如何把握和利用好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一历史机遇,需要我们更加具体地审视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探究农村文化产业未来创新发展路径。

一、城乡一体化:农村文化产业

发展的有效平台

党中央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农村和城市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资源、禀赋,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色,统筹和优化了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了人、财、物等产业发展资源在城乡间重组、优化,以最大化同步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这将有效规避原有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体制分裂、资源割裂的不利局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更为农村文化产业搭建强有力的发展平台。

首先,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浪潮不断地冲击着广大农村,农村的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与此同时,农村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随之重组和变动,农村的经济实力、农业的经济效益、农民的经济收入将会获得显著提升。

其次,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和制度平台。一方面,在国家城乡发展总体部署上,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城乡文化产业的融合,中央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另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就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这将有利于推进城乡的产业合作,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最后,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接受先进的现代发展理念,创新自身发展门类和形态。城乡物质、信息的顺畅流动,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视野。城市发达的信息、资源等要素不断向农村涌入,不可避免地带动和变革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这就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新的发展理念、创新要素逐渐向农村汇集,并被接受、融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形态不断创新,这将有助于培育农村文化产业的区域文化特质,发展壮大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农村文化产业特色门类部门。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从文化产业发展过程和语境来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需要从两个分析视域考察:

(一)基于文化产业发展视野的功能分析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必然是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交融、冲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不是将农村文化消解、与城市文化同化的过程,而是向城市现代文化学习借鉴,增强内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的视野下,繁荣农村文化、保护农村文化生态,成为农村文化产业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功能。

具体来看,繁荣农村文化、保护农村文化生态可以理解为农村文化产业的文化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指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就是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市场机制,借助城乡信息资源无障碍流动的平台,复兴传统的农村文化,使他们日渐现代化、成熟化,增强农村文化在现代文明视野下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日益加剧,文化多样性、价值观多元性逐渐凸显。在城市文明冲击下,传统社会结构不断被侵蚀,农村文化成为弱势。同时,市场经济中对利益的追求,使得许多与市场经济节奏不吻合的农村文化业态面临消亡的危险。因此,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激活农村文化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是两个并重的理念和实践活动。农村文化生态的保护包括其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地造新城、拆旧建。而应在建设中,努力保存农村文化的历史和积淀,传承农村的传统文脉。对有价值的农村文化建筑、遗址予以保护,保持其最古朴纯真的本色。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另外,对于农村文化中原生态形态,应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推进其与现代文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蜕变、衍生,即在保持农村文化生态的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理性、自发地完成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价值模式的剥离,充分融入主流文化价值观体系。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整合和创新农村文化生态资源,改变农村文化生存发展形态。同时,原农村文化生态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文化产业发挥着强有力的文化功能。

(二)基于“三农”问题的框架和语境分析

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消除了制度和体制障碍,农村文化产业将进一步展现巨大的社会性、经济性功能。农村文化产业的“三农”意蕴决定了其社会性和经济性功能必然指向推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加速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新农村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等方面。

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化解“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考虑其经济性和效益型,即关注农村文化产品的产业属性,注重产业的经济效益。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应积极吸取城市的资金、技术、理念,发展壮大农村产业经济的规模,形成农村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致富,提高农村繁荣经济效益,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农民扎根乡土又脱离农耕,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链的有效运作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的社会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了农民融入现代化的进程。农村文化产业的积极发展,有效调节了农村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的分配,进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改变农村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的状况,积极推进“三农”问题的化解,这是农村文化产业的核心功能。

2.加强和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统领地位。在“三农”的语境下,农村文化产业必然承载着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性和经济性功能。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划分,这就意味着文化产业正式被承认,并与文化事业明确相分离。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产业完全剥离文化事业的基本功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指导,以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宗旨,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统领地位。惟其如此,才能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确保农村文化产业功能的最终价值指向,才能确保变革后的乡村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实现路径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

首先,自身的发展约束。当前许多农村的文化产业仍然沿袭传统的小打小闹、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经营理念、模式上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落差很大,呈现出分散、保守的特点。并且农村文化产业在整体上显得较为幼稚、相关体系发展不完备,与现代文化产业匹配的投资、经营、管理和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同时许多地方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的城乡文化产业的融合,理解成产业发展模式上简单地向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门类和模式的模仿、复制以及经营理念的简单“拿来主义”。这种做法忽视了自身发展的实际,不但使农村文化产业无法发展成高层次、现代化的产业门类,还丢掉了农村文化的底蕴和灵魂,很容易使自身陷入在城乡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地位。

其次,外部条件的限制。这一限制主要体现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在开放过程中,农村、农民日益感受和接受西方文化所宣扬和传递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农村固守的传统文化阵地不断丧失,文化抗衡力不断减弱。“现代的很多农村文化产品盲目地对西方文化形态进行模仿与抄袭,丢弃农村文化、农村手艺、民间艺术辐射出来的是中国精神。从而导致许多本国优秀的民族风俗、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品类濒临灭绝。一些民俗文化由于难以走向市场,其传承和发扬日益困难,正逐渐走向消亡。”这就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文化资源日渐萎缩,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和自我创新。同时,农村基层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发展文化产业意识不强,相关政策配套不健全。把文化产业等同于文化事业,文化的经济属性被忽视。由此而形成的乡村社会管理机制、金融机制、创业服务机制、城乡文化资源要素流动的交易机制及其他相关各项配套政策,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发展所需不匹配,阻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首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注重自身资源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既不能照搬国外的发展道路,也不能复制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应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中国广大农村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传承着具有深厚底蕴且丰富多彩的人物、传说、习俗、艺术、遗址等等,其中既保存着中国华夏文明的文化因子,又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伴随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的勃兴,文化资源和民族特色在文化产业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高端,具有民族特色本土价值的文化产品颇受国际市场青睐,这些都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有意识地对这些特色的农村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理念,借助新科技、新手段,对农村文化资源予以开发和包装,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次,强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促进城乡文化资源流动的匹配性制度建设。政府的扶持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基层管理人员主动转变思想意识观念,通过制度建设,构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践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催化裂变效应落到实处。通过政策指导,最优化使用农村的文化资源,构建合理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平台,促进城乡文化资源要素的流动。此外,政府还应在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引导。并通过政府管理部门的合理论证规划,避免农村文化产业的“一窝蜂”式发展或是“一刀切”式的发展,使得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尊重现实、尊重历史,保持持续的创新发展能力。

再次,找准契合点,利用和驾驭市场,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产品最终是要走向市场,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下,通过交换,被群众消费,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市场,不遵循市场规律,终将被淘汰。因此,农村文化产业首先从培育、完善相关市场体系着手,努力打造有竞争力的、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找准农村和城市、现代与传统的契合点,吸引城市文化资源、消费群体的关注和自然归流。同时要放眼世界,以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型的文化发展道路,利用全球文化市场平台,积极参与竞争,学习借鉴国际的最新创意、发展理念,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竞争优势,既打开海外市场,增进经济效益,又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最后,加强农村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农村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培养主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完善相关体制,加快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队伍。努力实现农村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可持续性建设,完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保障。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搭建农村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终身学习平台。

总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城乡融合,这种融合既包括物质层面,又包括精神文化层面的一体化发展、共荣共生。城乡发展一体化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创新的模式和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创新的文化命题,其过程是复杂的、多样的。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城乡发展一体化带来的机遇,整合各种有利要素寻求农村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创新路径,最终成为农村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2—02—15)[2012—03—25].http:∥www.gov.cn/jrzg/2012—02/15/content-2067781.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05—12—31)[2006—08—2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 254151.htm.

[3]范玉刚.以新观念新思维引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6):74—75.

[4]雷芳.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文化产业的困境与出路[J].生产力研究,2011(9):81—83.

[5]熊正贤,何小松.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4—50.

(责任编辑 赵俊杰)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1农村传统产业的概念

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因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虽然长,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各地都希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村传统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背景,是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逐渐累积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观等结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主要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在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之内。農村传统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具有加强作用,能够促进对传统优秀农村文化的传承,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

2 目前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高,创意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部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受到“重儒轻商”的中国式传统思想影响,部分人对文化产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够接受,认为文化不能沦为商品,觉得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的破坏,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前景发展。当前学界和业界都不能对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还有部分人的目光停留不前,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第一、二产业,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其中的特殊和价值。此外,我国目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创意不足,没有真正掌握到“文化创意”的核心。

2.2 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内生动力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范围覆盖比较广泛,既有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又包含有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按照制造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对于占有比重高达60%的重工业而言,其规模和生产设备都是非常小的。

2.3 管理薄弱,服务不到位

对于农村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地方虽然设有管理机构,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低以及管理方法落后,造成服务不到位。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要求进行,甚至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实现健康发展。

3 加快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3.1 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要想发展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方法,需要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以及城市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以利于两者协调发展。

3.2 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有关部门要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探究,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机制,要充分结合该区域文化生产的实际情况、资源以及拓展空间,致力于促进和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完善。

3.3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例如文化站、街道、文化室、体育健身工程等。政府要逐渐完善该区域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做好乡镇的文化互动场所工作,激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

3.4 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

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对于已有产业既要巩固,又要增加其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掘人才。除此之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之中。管理机构也要建立一套高效的人才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挖掘、培训人才,使高素质人才从内心里想留在农村,为文化产业的建设做贡献。

4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的管理和文化产业人才的支撑。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切实贯彻有效的发展方法,保证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罗婧.中国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2]王成强,毕西娟,刘兆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测试,2016.

作者简介:徐静,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公共管理。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综合素质现状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稳定观念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的生活也上了一个明显的台阶。但是,在新时代、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更高层面的问题——农村文化。在这里,我将对农村文化做一个详细的论述。

一、农村文化事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1.农村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比如2004年文化事业费达113.66亿元,比2003年增加19.63亿元,增长幅度为20.8%。2004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则达到了8.74元,比2001年增长了3.04元。最近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2%。

2.农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地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乙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还在日益拉大。

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

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

这些问题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农村文化的建设要从根本上转变地方领导观念

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是要转变地方领导的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解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农村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要不断改善提高,除了丰富的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精神的支撑,那就是农村文化。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农村整体发展的进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地方领导“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比较严重,以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缓慢。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我们一些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发展观念上滞后的影响,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领导农村文化思维模式和管理所致。

2.积极抢占农村文化阵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这块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必然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然而,要想占领和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而获得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着农村百姓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日益俱增。由于过去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度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和建设滞后,造成了农村文化滑坡的现象,文化阵地名存实亡,更有甚者一些农村文化阵地被寺庙、教堂所占领,封建迷信,赌博等现象死灰复燃。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又严重匮乏,封建的、落后的文化现象在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有的地方已经被这种现象所取代。面对这样的激烈较量,我们只有用重拳出击,抢回阵地,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建设和管理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我们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巩固和逐步扩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建设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稳步而健康地发展。

首先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大建设力度,使基层文化设施有明显改善。同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对现有的和新建的基础 设施的管理。依法管理文化设施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乡镇文化站是直接管理矛口指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机构改革后,乡镇文化站隶属于乡镇政府管辖,加上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等职能合并,实际上成为了综合性的文化站,是多部门业务的指导。由于体制发生了变化,相关问题还没有及时理顺,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编制不落实,人员不稳定,经费不解决,指导不到位的种种问题。因此,理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体制,解决乡镇文化站目前的困境,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次,要依法管理文化设施。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一、企业文化的内容

1、表层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指那些视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文化形象。农村信用社的外形外貌,职工的接人待物、言谈话语、行为习惯等皆属于表层的企业文化。它能给客户以第一印象,使之从中观察或感觉到信合职工的精神风貌与职业道德状况,从而决定是否与农村信用社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正是基于表层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江津区农村信用联社修建了信合大厦,80%的基层信用社的房屋进行了改建,员工统一着装,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承诺服务”、“快速服务”、“微笑服务”。

2、中层的企业文化。它不像表层文化那样直接外露,需要人们调查了解才能搞清楚,又不像深层文化那样隐蔽在职工的头脑中,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直观形象把握它。它体现在农村信用社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变化,农村信用社应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约束机制。通过合理的制度,合理的管理,使信用社的社风健康向上,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深层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截然不同,深层的企业文化不是人们凭感觉器官就能直接体察到的,它是渗透在信合职工的心灵之中的意识形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经营思想等,这部分内容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农村信用社这特殊企业的灵魂。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入股的合作制性质的企业,在谋求盈利的同时,服务“三农”,富国强民。作为联系农民的最好金融纽带的农村信用社,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把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支农力度,创新金融品种、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全方位的改善农民生活。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1、灵魂作用。农村信用社的管理系统不是成千上万件具体工作和多种多样具系统,企业文化则是管理系统的灵魂,它决定着农村信用社的行为方向或方式;它犹如一把总钥匙,启动着农村信用社管理的方方面面;它好像细胞核,左右着其他管理要素的运动。

2、凝聚作用。企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把农村信用社职工万众之心统一起来,凝聚起来,使全体信合员工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农村信用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不断发展壮大,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更新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约束作用。企业文化中以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形式体现的部分,亦可称为制度文化,它对每个职工的行为无疑起着约束作用。“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更为重要的是,上述企业文化的灵魂与凝聚作用,在更高层次上把信合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在每个职工的心灵深处打上了共同的文化烙印,它对信合职工的行为约束尽管是无形的,然而却比制度文化的约束更深刻、更有力量。

三、企业文化的塑造

1、以人为本塑造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理论的精髓所在,农村信用社能否生存发展,其关键在于广大干部职工有没有奋发向上的进去精神。面对知识和技术的挑战,农村信用社员工只有不断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掌握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种经济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才能对各种挑战应对自如。农村信用社要真正做到广泛招贤纳谏,挖掘员工潜能,工效挂钩,对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制。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有系统的计划,多渠道、全方位的锻炼培养对象,要讲究培养方法,尤其是要不拘一格,大胆重用新人。通过以人为本,从根本上去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农村信用社的前途必将无比光明。

2、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去塑造企业文化,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根植于农村大环境中,不能脱离农村的具体条件去主观的塑造企业文化。农村信用社应把农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利用市场经济的长处。在当前农村的社会条件下去建设企业文化,必须使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更加严峻,面对这种形势,农村信用社要守住阵地,发展自我,就务必把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概括的说,农村信用社在目标追求上,不仅要有盈利思想,还而且还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不能简单的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追求: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竞争中,要有产品创新、市场开拓、增加效益的观念,又要为“三农”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使自己的工作更贴近农民,从而更好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3、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去塑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继承性,农村信用社理所当然要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农村信用社历经五十余载沧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优秀文化,只有将其继承下来,并且结合当前国情和社情予以发扬光大,才能建立起新时期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农村信用社文化。我们不但要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还要吸收其他金融机构、其他单位的优秀成果。在对外开放中,农村信用社既要汲取国有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还要引进外资银行的优秀文化精萃为我所用。

4、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去塑造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同社会条件相联系,而且同自身的具体条件密切相关。农村信用社有自己的创业史和成功的经营之道,有适合自身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经营战略与经营方针,切不可不作深入研究,图省事、搞形式,简单模仿其它企业,编几句辞藻漂亮的豪言壮语就当作企业精神加以倡导。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通过干部和广大职工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具有鲜明特点的、深厚基础的农村信用社文化,才能激发广大信合职工的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才最有生命力。农村信用社应有自己明确统一的经营理念,并把自己独特的企业标识用标准色规范化;除此之外,农村信用社还应加大金融产品开发,不断开发出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新产品;同时,规范全体职工的仪容仪表、文明用语等行为准则。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军事院校 传统文化 专题式

军事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对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人文精神,掌握中国传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提高学员的人文修养和对文化现象的自主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和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转换方面深化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人文内涵和育人效果。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授课教员,笔者认为专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专题式教学是指以原有教材为基础,打破原有教材章节体系的限制,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有选择地整合、提炼、优化、充实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既前后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根据专题确定教学实施方案,相对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按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教学模式,矫正了以注入式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某一专题的强化和知识内在关系的整体把握,导致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出现片面性和局限性,不利于学员综合能力培养的弊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专题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学内容新颖务实,重点突出

专题式教学根据课程体系和实际教学的需要,突破原有教材体系,统筹兼顾,进行结构性改革,通过专题的设计,将某一领域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员与学员共同的全面、系统剖析、探讨,主题更鲜明,难点、重点更突出,加深学员认识,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2.在教学方法上更具有多样性

专题式教学模式有利于采取引导式、研讨式、辩论式、案例式、比较式等不同教学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克服“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充分尊重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使学员思路更活跃,视野更开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充分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教员在教学实践中不但是组织者、指挥者,而且是参与者,与学员共同对热点话题、问题进行研讨,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同时,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下,学员通过课后搜集、分析、归纳学习资料,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实施专题式教学的背景

目前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讲授适合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教材选用混乱,教学内容驳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涵盖思想、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服饰、饮食、和民俗等领域,目前出版的针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可谓汗牛充栋,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国古代思想史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史为主体,阐释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演进,分析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变革、风云人物和著名事件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变异的影响,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内容偏深,份量过重,导致教员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往往晦涩难懂,学员难以承受;另一类是以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主,这类教材一般从中国历史分段、地理概貌讲起,导出中国文明的发展,然后分哲学思想、艺术、教育、科技、民俗等类型进行分述,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员或者是浮光掠影、面面俱到地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讲授,要么是片面、单薄地截取内容,对学员而言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并不多。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员兴趣索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涉及的了解性、知识性的内容繁杂,传统的教学内容或偏重“史”,或偏重“论”,或偏重哲学思想,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员“满堂灌”的层面上,这样一来,枯燥、抽象的讲解往往让学员昏昏欲睡,课堂成为了教员的个人表演秀场,没有令学员激动的实践环节,缺乏教员和学员激烈交锋的互动场面,教学氛围沉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育人目标。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跨文越理,纵横交错,教员因为自身专业及能力所限,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产生此生彼熟,甚至现炒现卖,穷于应付的现象,以致形成了教员原有的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

三、实施专题式教学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一一讲授,应该本着“择优务实”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点选择有利于培养学员任职能力、学员感兴趣、对当今社会发展富有借鉴意义的内容,设置为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专题系列,使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得到突出体现,使讲授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强化人文精神对学员的感染。

例如我院本门课程建设团队经过反复调研探讨,制定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教育与科技、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六大模块的专题体系,通过考察中国文化生成演化的环境,阐释儒、释、道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分析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最后归结到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文化和对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展望,结构清晰,各专题既独立成章,整体上又颇成体系,前后呼应,相得益彰。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体例与内容安排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征作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又比较切合学员的求知需求,教学效果良好。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

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为改革传统“一言堂”教学法提供了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讲授法、研讨法、比较法、情景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通创新。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员为知识传授主体,讲授要求概念清楚、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教学内容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突出重难点,语言要求精准生动,另外,还要求寓启发于讲授之中;研讨法,则是从“以教员为中心”转向“师生合作”,强调学员的主体性,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交流,在课堂上既要给予学员话语权,允许学员在课堂上随时质疑,鼓励发表独创性的见解,肯定学员的积极参与态度,以激发学员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效果,又要加强引导,掌控讨论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能够及时归纳总结,切实提高本门课程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教员课前提出讨论任务,分好讨论小组,指定组长,在组长的安排带动下,各小组分别搜集材料,组织讨论,写发言稿,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各派一名组员汇报发言,听完一位学员发言后,先让其他组的学员提问,本组学员予以回答,然后教员作出点评。随后下一组学员代表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旨在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比较法,主要是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比较讲授,使学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理解其区别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了解;情景法,主要是课堂上为了避免纯理论的枯燥乏味,可以举些生动的、现实的例子,寓教于乐,使学员在审美中愉悦心灵,锤炼心智。

(三)教员交叉授课,效果事半功倍

按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名教员独立担任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意味着一个人要精通哲学、伦理、科技、美学、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应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个领域有精深造诣的不乏其人,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层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实属罕见,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担任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多是中文或政治教员,单一的知识结构与本门课程多学科交融的特点产生了不小的冲突,导致不同的教员因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同,对本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就不同,往往对自己精通的环节大加发挥,而对自己知识储备较弱的部分则一掠而过,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通过培训、交流、集体备课以及自学等方法可以完善教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员的理论素养,实现每名任课教员都能够驾驭本门课程的目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鉴于目前任课教员知识结构的状况,可以利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采取教员交叉授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即授课教员组合为多元化人才团队,不同的教学专题由擅长相应内容的教员讲授,例如中国传统思想这一专题,由哲学专业的教员讲授;中国传统艺术这一专题,由相对擅长这些内容知识的教员讲授等等,这样的分工协作,使得优势互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较少课时内的频繁更换授课教员,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学员眼花缭乱、思维断裂的难以适应感,不利于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统一性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采取优势组合的方式,即一位教员选择两三个专题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这样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由两三位教员共同承担,这种“互助组”式的教员配备,既摆脱了因教员更替频率快而造成授课内容产生断裂感的弊端,又可以使教员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担专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可以从容顺利地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方式效果颇佳,富有借鉴意义。

(四)有利于开展“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

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优化了教学内容,减轻了学员在课堂上的疲惫感和焦躁感,为实现“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课堂基本采用研讨、启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二课堂依托国学等俱乐部举行演讲、诗歌朗诵、礼仪大赛、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员的课后学习实践积极性;网上课堂主要是根据教学专题择优搜集一些课本和讲义之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音像、书籍、评论文章等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指导学员课后时间自学;社会课堂就是布置学员利用节假日到家乡或驻地观察当地的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领域保留下来的传统和地方特色,让学员以小论文的形式概括总结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当前,在军事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根据教材逐章逐节按部就班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军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对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将过去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转化为关键处点拨、梳理,避免了简单知识的不必要重复,增加了知识信息的有效性,完善和深化了学员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 06

[2]叶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体系和重点探讨.台州学院学报,2004, 12

作者简介:

周云芳,1966年12月生,山东文登人,文学硕士。现为装甲兵工程学院军政部人文室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传统文化。出版《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不得不爱读诗经》、《正说中国帝王》等专著12部,发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新型素质教育观》、《哈军工精神对高等教育的启示》、《军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探》、《镜像中的世界:西学东渐多于东学西渐》、《关于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思考》等论文20多篇,参编《汉语修养与写作实践》、《大学语文》等著作教材10部。

上一篇:文化交流论文下一篇:文化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