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法律论文范文

2023-03-19

经济与法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重点是沿海港口和临港产业的发展建设。本文分析了沿海港口发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的作用,论证了港口经济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一方面,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要依托于港口;另一方面,沿海各大港口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港口;港口经济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港口发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的作用

2005年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从辽宁实际出发,站在战略高度,提出了打造“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决策。4年后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五点一线”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所谓“五点一线”,即包括: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两个部分)、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在内的五个重点发展区域以及东起丹东,贯穿“5点”,西至葫芦岛的绥中,沿滨海路经济带“一线”的开发建设(滨海大道现已开通),进而带动整个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作为辽宁沿海的各个港口,在这个长远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切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基本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主要港口的发展壮大决定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又好又快地发展。

1 港口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门户。研究资料表明,世界经济的主体是港口经济。排在全球35位的大都市有31个靠海靠河,10个大的经济中心都依赖港口经济,世界50个最发达的城市2/3都是沿海城市。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发挥沿海区域的区位和资源等独特优势,融入世界经济主体当中去,更好地对外开放,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本国、本地区的经济,可以重振辽宁“共和国长子”的雄风,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前沿、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毗邻黄海和渤海,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邻江相望,面向经济活跃的泛太平洋区域,与俄罗斯、蒙古陆路相连,是欧亚地区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海岸线全长211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1/8。“这一沿海经济发展计划首先要依托的就是辽宁稳固的港口群,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岸线长达1000多公里,优良港址38处,其中深水岸线400多公里。共拥有5处重要港口,296个生产泊位,其中所具有的最大泊靠能力达到30万吨级。”目前通航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160多个。辽宁规模庞大的港口群已经为沿海经济带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港口是综合交通体系的枢纽。港口的发展离不开腹地的支持。加强与中部城市群良性互动,加强与辽西腹地良性互动,加强与东北腹地良性互动和“港城互动”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必须。目前整个东北地区的交通网较为完善,这个完善的交通网将腹地之间、腹地与港口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有利于港口之间的整合,优化结构,合理分工,形成整体的竞争合力;有利于各个港口城市利用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成为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有利于建成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把大连港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枢纽港、营口港建成国家级枢纽港、锦州和丹东港建设成为区域性重要港口、葫芦岛和盘锦港建设成为地方性重要港口。

3 港口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地区的港口群作为对外开放的门户以及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枢纽,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责任。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也随之迅速兴起并逐步发展壮大,这就要求辽宁的港口群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进一步提高港口物流水平,在沿海经济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有责任在物流行业中起到引领发展的表率、带头作用。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辽宁各地区都在依靠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发达的交通体系、颇具规模的港口群有条不紊地推进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和规划,物流行业也随之提高了水平,并且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也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下的港口经济发展前瞻

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本地区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辽宁港口经济未来将形成一个面向东北亚、辐射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四盟的新的开放战略高地。就目前而言,辽宁港口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碍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打造和发展,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和前赡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1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实现辽宁港口资源整合。以“五点一线”为重点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表明辽宁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对辽宁的发展意义深远,也给辽宁沿海各港口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应当把握这一难得的机遇,把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港口企业中,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创造力和政府的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努力扩大各港口的影响力,从而对港口企业及临港产业园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辽宁有6个港口,即: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和盘锦港。大连港独占鳌头,营口港穷追不舍,锦州港雄心勃勃,其他港口也当仁不让。各港口之间围绕内地货源、港站建立、航线开发等问题进行竞争,必定要增加航线、港站的重复投资,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极为不利。从长远来看,各港口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港口整合,以便发挥辽宁港口群的合力作用。要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为核心,打造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要围绕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原则下整合全省港口资源,优化沿海港口资源配置,完善沿海港口布局,努力打造以大连港为

中心,营口、丹东、锦州、葫芦岛等港口为两翼,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港口集群。

2 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实现港口腹地协调发展。港口经济和腹地经济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之前港口倚靠腹地的现象,使港口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发挥港口主体能动性作用的实质意义在于优化产业的区域布局,而要实现和优化这种区域布局,在于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增强辽宁港口群的综合实力,使港口经济成为辽宁的支柱产业;同时利用港口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枢纽作用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

实施“五点一线”战略以来,辽宁地区经济呈现大幅增长态势,这对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但同时辽宁腹地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缓慢也直接给辽宁港口群吞吐的货种带来了不确定性,对集装箱及货源影响很大。我们应该看到,辽宁沿海经济带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拥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其中大部分尚未开发且不涉及农用地和搬迁。土地综合利用的增值潜力较大,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也较明显;辽宁城市群具有大中城市高度集中、重化工业基础雄厚、交通运输网络密集、物流中心功能完备、科学教育事业发达等优势;还有东北腹地自然资源丰厚,产业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完备,拥有全国8%左右的人口和1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为J临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为实现港口腹地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港口资源有效整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但“两化融合”并不仅仅是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融合。“化”是一个过程,“工业化”、“信息化”描述的是两种发展形态。未来经济将主要依靠三大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信息化带来的倍增效应。信息化可以说是加速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引擎,充分和深入的信息化可以对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正符合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未来趋势。

但是,目前辽宁港口群在日常运转中体现的信息化还不够,这也从。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个现代化港口所需的巨大的信息吞吐量,信息化的不足也使得包括人力在内的各种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因此,要“以信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为重要支撑,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和现代物流业,拉长产业链条,在经济带区域内形成集制造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及信息产业之大成的临港工业产业聚集区”,从而更加高效地利用、整合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使港口发展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大幅度提升。

4 进一步推动港城互动,加快发展临港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发展的本质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目前,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加快发展沿海服务贸易被置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要位置。“要鼓励和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越多,服务贸易出口额越大,服务贸易竞争力越强,越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由此可见,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步步落实的过程中,临港服务贸易产业必须向辽宁沿海经济带支柱产业的方向快速发展。

在全球的贸易结构中,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量的比重大约为25%,发达国家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一般为70%-80%,即使低收入国家也有50%。“经过调整,中国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量的比重达到40%。”“2007年,辽宁省服务贸易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6个百分点。”为了改变现实的服务贸易状况,必须通过港城互动,加快发展临港服务贸易,提升沿海经济带的服务贸易比重。从发展的趋势来看,通过沿海经济带建设形成新的产业布局,将推动辽宁服务业的大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可贸易性,促进服务贸易额的增长,进而给辽宁省服务贸易全面均衡发展带来机遇。

经济与法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意经济;知识产权;保护

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个新鲜且充满想象力的新概念——创意经济,逐渐为大众所熟知。从政府到民间,创意的热潮开始涌动,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崛起,创意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是新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与推动创意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导向与扶持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完善的法律环境,尤其是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才是推动创意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最有力保障。

一、创意经济及其特征

创意经济是在世界经济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理念。它是指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技能以及才华,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实现财富与就业增长的创新型经济形态。可以发现,创意经济的本质就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知识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核心资源是个人的创造力,而发展的动力则来源于知识的创造、传播以及应用,因此对知识产权的占有与交易必将构成创意经济的实质内容。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形态相比较,创意经济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创意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以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而言,创意经济的基础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以及使用上的。知识与信息才是该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相应地,知识与信息的拥有者也将在经济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追求知识与信息成为社会成员的首要目标,而众多源于人的创造力、技能与才华,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即创意产业将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产业。

第二,创意经济的发展动力是创新。创新是指人的创造力,这是创意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人们通过创造,研制生产出新的产品,开发拓展出新的市场,使创造财富的新机会不断涌现,从而推动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创意经济正是以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支撑。脱离了创新,创意产业将失去前进的动力,创意经济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第三,创意经济的发展基础是无形资源。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都是以土地、能源等物质资源为主要处理对象的经济形态,这些都属于有形资源。而创意经济则是以处理创新、创意、各种智力成果等无形资源为主的经济形态。这一形态的出现与无形资产在社会资产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有着直接关系。随着创意经济的到来,人的创造力、才华以及众多智力资源将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人类创造财富将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二、创意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创意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不断的创新,对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其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智力成果。智力成果必须得到法律的承认与有力保护,才能激发人们源源不断地进行创新,从而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因此,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必将成为创意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中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

知识产权是科技、经济与法律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人们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精神领域创造的知识产品,即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为保护智力成果而从法律上赋予民事主体的权利,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及其他权利等。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将会有力促进创意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将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知识产权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智力成果持有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智力成果拥有排他性的专有权,从而抑制了他人对其智力成果的擅自使用。任何使用他人拥有知识产权的智力成果的行为,都必须得到有关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同意与授权,而这种使用行为绝大部分又为有偿使用,因此知识产权的所有人在智力成果作出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消耗能够得以收回甚至获利。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从事智力成果创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发明创新方面的积极性。这将为创意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其次,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智力成果及时、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实践。在知识产权出现之前,出于竞争的需要,人们总是倾向于对自己的智力成果特别是发明创造中涉及的科学技术进行严加保密,从而导致了创新信息传播的滞后,不利于智力成果的及时推广与应用,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脱节。而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下,权利人依照法律规定对其智力成果享有排他的知识产权,依法将其智力成果的内容向社会公开,并不会影响权利人权利的行使。相反,这会使创新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促进智力成果的商品化,扩大其在实际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三、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

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时间较晚,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着手起草制定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但相关立法工作却发展迅速,相继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谈判,加入了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例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专利合作条约》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其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议),是《WTO协议》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关于知识产权最为重要的国际公约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立法,还是国际协议,我国已基本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尽管如此,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知识产权立法方面仍存在一定空白点、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不够全面、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力度不够、现有法律法规与国际惯例仍存在一定差距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使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应有作用大打折扣,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完全到位,从而也会直接影响创意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与促进创意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完善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使之适应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完善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适时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本身具有非密封性,即新科技、新知识会不断出现,已有的权利体系也就不断地面临着新问题的挑战与冲击,新的知识产权的类型与内容应当不断地补充到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在我国,现有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与著作权,而创意经济所涉及的智力成果却远远不止这些,一些重要的高科技智力成果,如生物工程尚未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之列,而像集成电路也只是列为《著作权法》的一个保护对象,并未对其专门立法。此外,诸如科学发现、商业秘密等也未列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之内。这显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使新智力成果得到有效保护,我国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及时修改,逐步扩大保护范围。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快制定和实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商业秘密保护法,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修改细化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的规定,只是针对智力成果的基本分类而进行的,这种规定方法过于笼统。例如在专利保护中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统一为二十年,而事实上,不同类型的发明专利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计算机技术与制药工艺,前者更新速度快,保护期限不必很长;后者则必须经过临床实验和繁杂的审批程序才能上市,使用周期长,其保护期限理应长于前者。但是根据目前的立法,二者的保护期限却是一样的。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此外,原有的十年、二十年等规定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制定的,现在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对知识产权中关于保护期限的规定进行修改,在不改变法律统一性的前提下,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种类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同需要,确定具体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期限。

第三,加强法制宣传,加大执法力度。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公民法制意识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这种意识水平仍然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尤其是在知识产权方面,法律意识相对更加薄弱。这种情况由我国盗版泛滥就可见一斑。因此必须在全民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民众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针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案件,更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维护法律尊严,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程度。如前所述,我国知识产权在立法之初,就注重国际惯例,并修改相关法律力争与国际接轨。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现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仍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显得不合时宜,必须进行修改与完善。例如,现行专利法规定中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没有实质审查环节、商标法规定中没有专门针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制度等。这些规定与国际公约的要求相差甚远,必将涉及到实际操作时国内立法与国际惯例不能协调一致的问题,这不利于国内创意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而无法良好融入世界经济的创意经济也必将发展有限、前景黯淡。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国际化程度,针对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发展趋势,修改、完善我国现行相关法律体系。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费安玲.知识产权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10.

[2]李澍.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学术交流,2007(08):49-51.

经济与法律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地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中绿色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分析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本文就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开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进行简要阐述,并对绿色金融发展以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进而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区域经济;高质量

本文索引:杜赫,赵爽.<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6):-149.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绿色金融机制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我国首先要颠覆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实现传统金融模式朝绿色金融模式的转变,让绿色金融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更重要的

作用。

1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开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

1.1 绿色金融奠定区域经济发展潜力

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其中,环保节能、清洁能源以及绿色交通等都将成为未来绿色金融的重点发展对象[1]。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绿色发展道路的基本诉求,虽然在短期时间内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但后续将会为社会经济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绿色产能的结构优势,并且需要通过绿色化发展道路来寻求新的市场回报,从而实现与绿色金融市场的有效对接。由此可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两者共同决定了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绿色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作为融合了社会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区域经济可协调发展的全新发展理论,有效实现了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兼顾,并且在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以及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绿色金融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金融风险,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从生产生活方式各方面促进区域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2]。

1.3 绿色金融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在一些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中,存在着一定的区域产业结构,要实现去产能发展,必须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兼顾环境效益。绿色金融能实现传统产业朝着绿色产能行业的转变,有效缓解传统行业对于煤炭以及钢铁资源的依赖性,为传统行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推动供给侧结构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 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中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

2.1 金融机构的支持薄弱

2007年起,我国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关于引导绿色金融发展的文件,并且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按照我国政策标准对企业进行分类放贷[3]。然而,我国的金融体系主要以银行为主导,而银行贯彻着利益至上的理念,外加绿色金融项目存在着前期投入较大且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与银行的理念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因此我国大多数银行等金融机构并不愿意为金融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我国金融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经济标准为重要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而在此体系中,并未结合环保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在金钱至上的观念下大部分金融机构并不会考虑企业的经济行为是否与环保理念相符合,倾向于为了完成经济目标而牺牲环境的发展。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时,主要考虑银行资产的期限配置,通常情况下很难发放大量的中长期贷款。综上,就金融总量而言,由于金融资源存在期限错配问题,因此绿色金融项目难以实现与足量信贷产品的有效对接,无法满足绿色金融项目的资金需求。而就信贷结构而言,绿色金融产品主要以清洁能源以及节能减排项目为主,而融资产品的覆盖范围较小,因此,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绿色金融服务[4]。

2.2 地方产业结构不合理

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对经济都进行了过多的宏观调控,使市场无法发挥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至于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使更多的资源流向高污染的行业。在绿色金融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博弈。虽然在绿色发展观念的大背景下,企业出于政府的压力,不仅迫切需要改善绿色金融发展环境,而且要迎合中央政府发出的政绩考核要求,维持经济的稳定运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能直接拉动GDP的快速增长,此外,大部分污染企业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导致有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会更加倾向于高污染产业,因此有些地方政府会在积极发展绿色产业的同时默许高污染企业的存在。

2.3 绿色金融体系不完善

我國绿色金融起步较晚,对于绿色金融的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各金融机构默契不足,使绿色金融的发展受到制约,虽然国家已经将建设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但相关的落实方案尚未制定出来,以至于无法立马落实绿色发展的战略。若仅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不发挥市场资源的作用,绿色金融产业便无法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绿色金融实践主体主要依赖商业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因此具有单一性,而其他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的程度较为薄弱,绿色金融产品发展较为缓慢,进一步抑制了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

2.4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能够提高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的意识,然而目前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依旧并存着自愿原则,极少数企业会主动披露环境信息,对小微企业而言则更难获取其环境信息,且信息披露存在着一定的重视数量而忽略质量的问题,大部分企业都选择披露正面信息,回避负面信息,以至于难以确保其信息的有效性与及时性。由于环境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财务风险更大,导致大多数银行并不愿意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缺乏沟通,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及金融风险,甚至可能对绿色金融的安全性产生威胁。

3 深入开展绿色金融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3.1 加大金融机构支持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机制。金融机构应当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力,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并关注绿色金融,树立起绿色发展概念从而激励市场建立起相应的环境体系。同时,绿色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以及健康安全的市场环境。信贷市场的建立能够规范绿色金融产品的交易流程,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并且做出了保障。随着该平台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环境污染指标制度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朝着绿色产业的发展方向靠拢,更多小微企业参与到绿色金融发展的潮流中,实现推动整个市场朝着绿色环保的双向发展的目标。

投融资平台发展的不完善制约了绿色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要改善绿色金融市场中的资源配置效率,对金融投资平台进行改革,让社会资金准确的流入绿色环保企业中,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绿色产业升级转型,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激励中小型绿色金融产业的发展,适当降低融资成本,为绿色金融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提高发展信心,共同为促进区经济生态化发展作出贡献。

3.2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在我国绿色金融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传统企业朝着绿色环保企业的升级转型,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实现对三高企业的有效升级改造,因此,需要加快建设绿色金融产业的步伐,而实现传统行业朝着绿色金融产业的转变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尤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此外,政府可出台相关的政策,给予绿色金融企业一定的优惠,并且为绿色金融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人才支持等,帮助绿色金融产业实现技术创新,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经营压力。如此一来,绿色金融企业就能将重心放在提升技术水平以及更好更快的发展绿色产业上,从而推动整个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

高层次人才体系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作用巨大。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创新意识、熟悉国家政策以及对市场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的高端技术人才队伍,不断深入对绿色金融项目的开发与探索。因此,需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增加对绿色金融产品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办理绿色金融产品的业务能力。此外,当地政府应当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引进先进技术,并且为绿色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先进人才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提高当地绿色金融产业的整体竞

争力。

绿色金融资源较为稀有,因此当被用于信贷业务时,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合理引导,确保绿色金融資源真正流入到节能环保产业中去。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为资源消耗低且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提供支持,带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此外,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政府应当协调好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让市场的资源调控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为新型能源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具体可以通过降低准入门槛,提供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指导等方式,推动绿色金融朝着更加经济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3.3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为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推动绿色金融产业的升级转型,让更多的社会产业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并且激发出更多的需求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就绿色金融机构方面而言,将绿色金融业务加入到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经营中去,通过PPP模式将民间资本引入绿色金融产业,利用公共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资金流向。此外,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制定应当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保护力度。(2)就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方面而言,该部分包括实体机构的建设以及绿色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完善等。(3)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应该尽快健全绿色金融法律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与权限,建立起相应的责任制度,提高对污染企业的排污处理标准,严格执行并落实相关法律。

3.4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要想实现资金真正流入到对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有利的行业中,就必须在银行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针对企业的环保信息建立起专业的金融信息数据库,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将企业的融资能力与环保责任连接起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以及环保积极性。加快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的绿色金融认证机制的速度,通过指定的第三方机构对绿色金融经营主体进行环保审查以及风险评估,帮助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对绿色金融企业形成准确的判断。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能实现绿色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企业贷款金额的有效发放。各个金融机构以及绿色金融企业应当及时的了解政府所出台的各项政策,并且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做法。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并且建立起绿色信贷相关的信息共享机制。只有对绿色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对绿色产业的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做出准确的分析,从而决定是否要为该企业发放贷款,而且可为促进当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不仅能有效防范绿色信贷风险的产生,还能引导资金流向真正有用之处,推动绿色资源更多得投向环境友好型企业,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挑战,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进行升级转型,经济发展速度同样逐渐放缓。绿色金融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地区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有着指导意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绿色金融观念的宣传与科普,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要建立起绿色金融相关的投资体系,助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此外,还需要协调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为绿色金融的深入发展提供双重保障。只有将上述措施一一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张合林,王颜颜.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01):9-18.

杨书剑.发挥金融优势 支持首都高质量发展[J].前线, 2020(12):

80-83.

彭嵐,刘实根, 葛正灿,等.对绿色金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基于江西省新干县的实践[J].金融与经济, 2019(2):

95-98.

田惠敏.绿色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 2018(4): 08-09.

Research on Green Finance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Wuxi Instituteof Technology  DU He  ZHAO Shuang

经济与法律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将重点阐述国际贸易往来产生的各项优、劣势,多方位介绍各国与企业集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国际贸易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与应对措施。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背景;国际贸易;优势;劣势;应对措施

国际贸易作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市场经济增长的关键性途径,在当前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与过往明显差异下,各时期的国际贸易特征表现不尽相同。自从我国开始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截止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活动的開放性已实现跨越式提升。但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如今贸易市场的构成情况与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所持有的综合影响力存在部分不契合。对此,应积极透彻了解、深度理解当前国际新态势下的国际贸易结构,以此多角度筑牢我国对外开放方略的实施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往来呈现出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势表现

由于时代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长足进步,经济全球化迎来了发展新契机。基于此,国际贸易往来将会对全球各个国家形成较为现实的重大影响,促使其跟随国际贸易的新进展做出相应应对举措。而立足于广义角度来讲,经济全球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需求全球化趋势的进展,有效维护了世界发展秩序的有序性与稳定性,这也对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新机遇与新挑战[1]。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国际贸易市场中跨国企业占据了核心地位,这样一来,将会直接或无形的助推国际贸易连续达成发展新突破。换句话说,良好、和谐的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方面具有较为优质的天赋潜能,完全彰显出了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基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势头日渐猛烈的国际背景下,我国企业怎样才能平稳、自然的与经济全球化队伍相融合、匹配,国际贸易往来究其根本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哪些方面的的积极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并进行简要分析。

一是需求全球化。跟随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步伐,社会大众对各个国家较为优质、龙头的各类别企业、产品、项目等领域接收到了更多正确性认知,大众对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逐渐严苛的同时也在向国外延伸、拓展。另外,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走向带动了大众生活质量水平的增高,部分大众对日常必备商品与服务享受不再满足、受限于本国范围内,通过互联网技术、被引进的实际国外商品、旅游等多样化渠道对国外文化、行业加强了认识、了解,致使大众的消费层次与日常需求发生了深刻转变。因此,经济全球化也同样可以作为大众感受、体会世界的有效性途径,且大幅度提高了消费品味。而大众对消费需求与购买欲望的逐步强烈、旺盛,较大程度推动了国际贸易市场的蓬勃发展。二是世界运转稳定。无论在哪一时代中,发展与和平均为世界进步的总基调。总览当下各国局势,再次发生大范围的战争事件可能性较小,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对普通大众带来战争恐慌、战后灾害等无法磨灭的惨痛恶果。而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各国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相互制约、制衡与帮扶支撑,对国际贸易活动来说这不仅是进步的巨大优势,也是发展的有利时机。能够促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良性交互、协同合作,在协作搭建的经济桥梁上,会共同为世界经济提供健康、稳定的外部交易空间,维护世界昌盛,促进本国繁荣。三是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迎来经济改革新契机。处于经济全球化国际环境中,即使部分发达国家的形象长期保持着主导角色,但也不能阻挠、阻止发展中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接收发展新机遇。回顾21世纪初期到今日,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崛起趋势势如破竹,大规模的扩宽了国际贸易的覆盖领域,国际贸易层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加深,使得各个国家的国际贸易状态日趋纵深发展。

2劣势表现

2.1某些国家发展遭受严重威胁

总结“量变引起质变”的客观科学规律,国家只有将所推行的对外进出口贸易内容陆续丰富后,才可以在国际贸易平台中形成较大的影响力。但各个国家的现实情况大有不同,部分经济体系较为单一化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通常以弱势、落后的地位身份出现。尤其是针对性限制政策出台后,诸多国家生产的商品无法出口售卖到国外市场,商品流通受限使国际贸易的往来频率随之降低。虽然一些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可以得到国际贸易市场的另眼青睐,为其单独增添市场份额,然而恶性竞争注定不能长时间延续。因为时代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结合世界的变局,这种特殊性优势甚至会演变为困扰、阻碍国家发展的严重弊端。此外,就部分国家而言,对进口商品的高度依赖,忽略、无视本国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与自身经济的发展,将会致使国家经济增长方面陷入受制于人的尴尬境界。过度依附于他国,长此以往,在国际贸易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会缺乏话语权、丧失参与资格,深刻危害到本国发展进程。

2.2贸易保护主义牵制国贸发展

当前时代中,众多国家接连制定、颁发了大量对外贸易保护政策,旨在维护、突出本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往来利益,甚至以政治频繁压制形式强推贸易战。在短时间内这类出台的政策规章在本国经济保护层面可以充分发挥出显著的作用价值,但并不具备前瞻性与全局性,间接闭塞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之路。一方面,这种保护主义对向外出口的本国企业产品在国外贸易市场中的循环流通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核心地位摇摇欲坠;另一方面,互相组建的贸易防护壁垒会促使贸易往来活动处境艰难,在威胁本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地位的同时,也会侵害到本国大众正常购买外国企业商品。以美国部分行为举例,最近几年,美方频频向我国主动实行贸易制裁,贸易战的打响除了为不利于两国维持的经贸和平合作战略外,也为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增设了屏障,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失衡。

2.3严重冲击部分国家国贸市场

经济全球化的深层次实施阶段虽然为市场经济走势带来了良好导向,但也大或小的冲击到了部分国家的国际贸易往来市场。参加国际层面贸易竞争的各个参与方中,某些老牌企业在其中将会面临缺乏时代竞争优势的严酷挑战,一旦无法有效克服企业发展会衍生出生存问题。另外,还有一些传统、平民化的商品被国际贸易市场中逐渐涌现出的新型、先进商品彻底取代。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现象在国际贸易中层出不穷,且有不断深化的趋势。国家若执迷这种传统行业领域固化发展,不懂自行变通、创新,在国际贸易往来市场中所收获到的实质性经济利益可能会大大减少,对国家、本国企业的发展也会形成较大冲击与严峻考验[2]。

二、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中国际贸易往来的实践举措

1政府部门应增加帮扶力度

政府部门作为本国企业进步、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后盾,尤其站在新时期发展道路中,国家實施的有关对外开放政策的放开程度明显提高。面对日新月异、起伏不定的国际贸易情势,政府部门应强调自身带头引领责任与宏观调控职责,助推本国企业在对外开放的大变局下获得健康成长、发展。推出保障机制,完善法律规定,将融洽、良性竞争的国内、国际贸易平台悉数提供于本国企业。在国际贸易政策条例方面,政府部门也应给予最大便利,重视维护本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往来市场中的合法权益与利益,避免个别国家有意损害、干扰本国企业发展。加强指导,鼓励数量更多的本国企业大胆达成“走出去”战略任务、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升华企业竞争实力。

2有效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各个企业应依托自身宏观发展战略,细致化统筹制定企业发展决策,注重创造、创新能力的锻炼、强化。以此增长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影响力,实现企业稳定、健康长远发展目标。

一是高新技术研发。企业应按照自身产品结构,在确保产品加工设备、工艺技术、品控把关等生产流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探究、剖析相关技术操作,通过深度的技术研发、创新,突破部分技术被国外企业的全面垄断瓶颈,做出弯道超车表现。二是建立自主品牌。纵观我国各类别企业品牌建设情况,存在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品牌定位相对模糊问题,为了解决“贴牌生产”这类不良问题,中、小型企业还需与时俱进的跟随国际贸易大形势。挖掘企业优势、发挥企业特色,建立起代表性品牌认知。巧妙运用推介与宣传,增强品牌效应,使品牌成为国际贸易竞争中的软实力。只有企业紧跟时代发展走向,灵活应对国际贸易新局面,关注企业创造、创新意识的塑造,增强抗风险能力,才能够在国际贸易往来市场中保持主动身份[3]。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时代中,国际贸易往来日渐重要且逐渐密切。就我国国际贸易现状来讲,大量企业勇敢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往来活动组建中,已经成为其中愈发重要的贸易角色。

参考文献:

[1]孜热·白力克.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应对策略[J].国际公关,2020(07):297-298.

[2]马晓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往来的优势与劣势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2):125-126.

[3]钟佳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9):8.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663)

经济与法律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代表着世界各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我国应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应对国际社会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更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低碳经济对于我国以非可再生资源消耗为主的传统经济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首先从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对于自身和世界的重要意义,并揭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低碳经济;现状;对策

低碳经济是针对世界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概念。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0亿,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能源消耗都在增加,而能源的过度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越发严重,将不利于世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倡导低碳经济,降低排放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应该义不容辞的履行环保的义务,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更不例外。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首先,高碳行业的发展,使能源的消耗形成了恶性循环,加速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世界人口的增加导致对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就迫使生产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对能源的消耗。很多政治问题和局部战争都是由于能源问题而产生的,能源的日益枯竭将不利于人类的未来生存。

其次,对煤炭和石油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无法挽回的环境污染和人居环境的恶化,而由于对生态环境的不重视,导致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情况越发越重。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国际社会要共同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更是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总人口占全球人的20%,但陆地面积仅占全球的7%,淡水资源更是少,面对资源供给的不足,我们必须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其由粗放经营转型至集约经营,由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减轻环境污染,更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较快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既是目标,也是手段。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里能否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在很大上程度由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因此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与措施,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发展好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更平稳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首先,我国的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是很严重的,这就导致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变阻力很大,我国的能源结构的碳含量很高。高碳的能源结构对于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摆脱传统粗放型经济的阴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付出的代价是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过度耗费。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比例增加,使高污染的能耗的企业加剧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程度。虽然我国已经实施了新常态的战略,但是在此之前,对环境治理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投入力度不够,造成了今后的经济转型和环境的治理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其次,我国正处于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转型过渡的关键时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碳气体的排放在所难免,这是工业化的标志。我国的人口达到了将近14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进入新世纪,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这些建设都会增加能源的需求量。能源市场的供不应求,造成了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研发的主动性不强,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对高碳能源的依赖程度。

最后,我国的创新技术总体水平落后,这成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技术攻坚的最大难题。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向低碳的转型是需要技术研发为基础而得以实现的,而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不高,技术开发能力和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较差,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经济转型的阻碍重重。

四、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1.加快构建低碳型社会

我国正在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把战略分为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在高污染高能耗的地区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工作,并逐渐扩大到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些低碳产业示范园和低碳城市实践区。争取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在我国进行全面低碳试点工作。各级政府也可以在其行政区域内进行低碳社区和低碳商圈的运营工作,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辐射到整个行政区域内,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努力成为全国建设低碳社会的标杆。可以在高能耗和污染严重的行业里进行低碳产业的试点,如冶金、电力、建筑、化工等传统行业,这些都是低碳经济能否实现转型的关键领域。同时,要做好低碳经济的宣传工作,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倡导在生活中选择节能减排的交通工具和其他用具,增强群众自觉选择低碳生活的理念。企业要自上而下的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并且构建与之相关的企业文化,建立清洁的生产方式。

2.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低碳经济是世界气候变化的情况下的时代的产物,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西方发达国家继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又发起了以低排放和低碳为中心的所谓“低碳革命”,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作出了产业的调整,希望能够抓住机遇,战略低碳市场。我国也应抓住时机,调整产业机构,促成能源使用的转变,加快低碳产业体系的构建,注重能源结构的调整,改变对煤炭能源的过分依赖的尴尬局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包括时下流行的生物能,如生物乙醇和沼气等。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引导低碳能源的使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低碳技术的创新,否则低碳经济的发展变不能顺利实现。需要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节能和清洁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专家估计,单就二氧化碳捕存技术,将使人类的减排行动降低30%的成本。通过把替换燃料、高效使用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封存二氧化碳等措施联合起来,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低碳创新中,为了避免技术的路径信赖所产生的碳锁定效应,低碳经济发展必须注重选择前瞩性、战略性的共性技术。企业内部也要主动研制与开发低碳技术与产品。除此之外,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碳研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我国要和这些国家展开通力合作,通过有偿技术转让等方式,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去尝试创新。建立完善合理的国际低碳技术转让体系,以及制定鼓励二次创新的政策是很重要的。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能否在长时间内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其发展速度走在世界的前列,关键在于我国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彻底转型,即走上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为此,我国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面对挑战,抓住发展的机遇。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是做好低碳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作,形成低碳的技术体系,开发低碳型能源,从而逐渐代替以煤为主要供给能源的主导作用,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体系和消费模式,有关部门要制定并完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J].特别关注,2010(9).

[2]佟占军,陈冰凌.论出镜记者的言语功力[J].媒体时代,2011.

[3]张婷,蔡海生,张学.新兴低碳经济时间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综述[J].金融教育研究,2013.

[4]田晓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思考[J].交通世界,2010.

上一篇:关法律毕业论文下一篇:生活与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