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渠道范文

2024-04-14

融资渠道范文第1篇

增持和回购可谓股价强心剂,但不能改善公司业绩,更可能引发利益输送、股价异动、内幕交易等新的后遗症

虽然目前上证指数已触及2000 点,但并非没有投资风险,投资者普遍缺乏信心,有其内在的理由。

股东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购这一“救市”举措,并没有显示出市场期望的威力。

上证综指从8月以来一路下探,至1800点时,于9月18日获得包括央企、汇金增持,单边征收印花税等三大利好的支持,短暂地出现了两天井喷行情,之后又进入盘整下探的局势。

“十一”长假刚过,央行就宣布了重启中期票据,允许企业用中期票据募资来进行回购。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沦陷,国内证券市场继续跌跌不休。从10月6日起,两市一路下滑,仅仅四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和深圳成份指数分别跌去一成市值,10月10日分别收盘于2000.57点和6385.35点。

在监管层的推动下,经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努力,市场现在已经实现了大股东增减持力量对比的逆转。

自今年8月至10月8日,共有94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和股东进行增持,增持股份数达9.73亿股;发生减持的上市公司为62家,减持股份数为5.71亿股。

增持和回购可谓强心剂,直接刺激交易,推高股价。几乎所有的被增持上市公司都出现了或长或短、或多或少的升势。不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再轰轰烈烈的增持回购运动也无以抗拒大趋势。这种依靠增持实现的短暂上涨犹如昙花一现。

更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以央企为首的大股东增持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公司业绩;与此同时,势必引发利益输送、股价异动、内幕交易等新的后遗症。

两种增持

10月6日,暂停近四个月的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市场重启;证监会也在筹备推出可交换债,两条措施都旨在进一步拓展大股东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融资渠道。市场人士透露说,这是有关监管部门为扩大上市公司回购资金来源而“游说”银行间市场的结果,甚至一定程度上不惜在此前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发展债券市场的“部门之争”中做出了让步。

今秋,中石油、中国电信、中国石化在内的诸多上市公司已纷纷公告,计划发行总规模约达1500亿元的公司债。然而由于交易所市场容量有限等因素,前述发债计划迟迟尚未在交易所市场履行。而由于交易所不同意上市公司到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一度造成了僵持局面。

在大盘下跌的背景下,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博弈力量发生了变化。结果之一是,央行力推的带有债券性质的中期票据被重新启动,今年夏天这一产品因监管部门的分歧一度被暂缓。此次重启的附加条件是,原本只可用于经营性活动的中期票据募集资金可用于三大特殊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于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另一方面,已计划在交易所市场发行200亿元公司债的中国电信等央企,再次回归银行间市场。

然而,银行间市场的一位管理层并不认同这一博弈结果会导致大规模的股票回购。在他看来,此时重启中期票据,更多是由于高层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的整体判断,不是仅仅着眼于给上市公司回购提供融资。“从逻辑上讲,企业融资肯定首先满足正常生产经营,使企业良好运行,否则若生产经营无法持续,回购股票也无法挽救股价下跌的狂澜。”

事实亦是如此,企业的态度远为务实。“当前企业比较一致的判断是明年经济形势比今年更困难,是否需要企业回购或者大股东增持,企业会根据发展战略、市场价值判断、现金流状况来理性决定。”一家大型央企财务总监告诉《财经》记者。

一位国资委人士也向《财经》记者指出,媒体上报道的“鼓励央企回购和大股东增持”,只是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一次公开场合的口头表述,并没有对央企正式下文。

这位人士还解释说,“鼓励”的意思并不是硬性行政要求,还要看企业自己的选择。目前,整个经济形势不乐观,进入了结构调整期以及“洗牌”期,央企应“过紧日子,捂紧钱袋子”。

“增持的自主权在企业自身。”这位人士强调说。

在一位券商分析人士看来,从长期看,国有资产减持应为主要方向,近期风行的大股东增持行为虽然有投资因素,但更多地在承担大企业被赋予的社会责任。

正因为如此,以央企为首的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行为涉及的资金规模、在总股份中所占比例都并不太大。

比如,以增持当日均价计算,中国石油控股股东共动用7.25亿元资金,排名首位,中国联通增持规模为2.57亿元,但其余重点央企的增持规模均不足亿元,汇金公司增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三家公司股票合计动用资金也只有2500余万元而已。从增持股份占流通股的比例上来看,除中国石油占比达到1.5%,其他主要央企的增持幅度均不足0.5%。

对于那些在香港和内地两地上市的国企股而言,选择在哪个市场增持,事实上反映了其真实动机。目前港股的价格低于A股股价,截至10月9日收盘,港股与A股股价,中国银行为3.18港元和3.32元,中煤能源为5.39港元和8.91元,中国石油则为6.37港元和12.14元。

从纯粹央企运营的角度看,增持上市子公司股份,同样条件下,当然是成本越低越好。既然当前央企不能减持国有股,持有H股和A股的意义是一样的,目的都只剩下分红和投票,如果这个时候弃低而就高,回购已经变成了“政治任务”。

9月12日,中国国航(上海交易所代码:601111,香港交易所代码:00753,下称国航)发布公告称,中航集团即将在二级市场增持3.5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以便稳定其不断下跌的股价。在这个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国航股价开始飙升,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从最低的4.64元涨至6.09元,涨幅高达31.25%。

国航负责人9月25日接受央视采访时却表示,国航大股东将增持H股,并没有提及是否增持A股。

这番言论引发了市场巨大的反弹。至今,国航仍未正式公告相关的增持行为。

国航负责人的前述言论显然是在投石问路。10月9日国航A股收盘价为5.65元,H股价格为3.02港元。如果国航在A股增持这3.5亿股,将支付20亿元;若用来增持H股,需要的资金则大幅减少,约10亿港元。

尽管以中石油为首的央企选择了弃低就高的A股增持方案,但总体而言,这些个股的走势与大盘仍然平行,未能出现止跌回升的迹象。其中,中煤能源和中国远洋的股价跌幅更是超过大盘,在节后四个交易日中跌去四分之一的股价,10月9日分别报收于8.91元和11.32元。

面对新一轮跌势,大型央企以及中央汇金公司都没有再度出手,市场一度传言中石油还将入市增持,不过一直没有得到确认。

大势难违

上证综指从去年10月时超过6000点,跌至今年10月的2000点,根据Wind资讯统计,以2007年年报净利润,10月9日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为17.25倍,原先股价普遍过高的风险已经释放得比较充分。不过由于在下行通道中,上市公司业绩无法支撑股价进一步走高,甚至业绩下滑已成定局。

因此虽然目前点位很低,也并非没有投资风险。投资者普遍缺乏信心,有其内在的理由。

10月8日,两市首份三季报公布,再度给增持者泼了一盆冷水。

万向德农(上海交易所代码:600371)三季报显示,由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等原因,今年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96万元,同比下降96.02%,拖累前九个月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49.31%,总额为1835万元。

三季报报忧的公司为数众多。截至10月8日,共有630家A股公司公布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预计“首亏”的公司有64家,续亏的公司75家、预减的公司为65家,合计占比32%。

一家刚刚获得大股东增持的大型央企资金部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即使没有遭遇三季报披露高峰、再增加新的融资渠道,大规模增持和回购股票的情况也不大可能继续发生。

“在增持和回购股票的问题上,大型央企缺少的不是融资渠道而是投资动力。虽然目前估值水平已经较低,但由于前景并不明朗,贸然投资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他说。

对于央企或者汇金公司来说,如果增持一方面能够完成“政治任务”,同时又能够保证一定的收益,那当然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但现实情况是喜忧参半。

一方面,根据截至10月9日收盘价计算,中国联通和中国石油的大股东通过增持分别获得约1100万元和300万元的账面浮盈,但另一些增持者也已经录得规模不小的浮亏。

比如,汇金公司于9月23日增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三家银行各200万股股票,以10月9日收盘价和9月23日均价计算,目前分别产生44万元、90万元和82万元的浮亏;同日增持中煤能源400万股的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浮亏更为严重。10月9日,中煤能源的收盘价为8.91元,与9月23日均价11.4元相比,下跌22%,浮亏达到1008万元。

如果发债增持股票,还有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恶果。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金融合伙人张羲淳认为,用借贷资金进行股权回购,或许是提高每股收益和股价的一种激进手段,因此,董事会应谨慎运筹以避免财务杠杆过高。

张羲淳表示,一些国际市场的回购增持案例值得中国公司镜鉴。比如,某些公司可能会处置部分资产协助购买自身股票,还有一些公司以负债来完成增持回购交易,由此可能导致交叉违约,甚至资不抵债。

一位券商分析师认为,相比部分资金充裕的大型央企,资金吃紧的公司占大多数。对于这类公司,在资金安排上应首先满足生产经营所需,如果有闲置资金,并且具备投资价值才会增持。如果连自身经营都存在问题,再号称应管理层要求增持股票,就不可避免存在别的动机。

“后遗症”浮现

由国有股东推动的增持,最终的获利者究竟是谁?

张羲淳强调,国际市场上,一些公司的增持和回购行为是基于有关公司的未披露内部信息进行的。为此,监管层应考虑建立关于信息披露的更高标准,便于出卖方可以完全理解公司的价值。

然而,为了配合鼓励回购的政策,监管层改变现行交易规则的做法,与上述原则恰恰背道而驰。

9月24日晚间,上海交易所为了扩大汇金和央企的增持时间段,特地修订了发布不到一个月的《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第七条。

按照8月28日的规定,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发布之前30日内不得增持,新的规定则将30日的时限调整为10日。

按照证监会在今年8月17日公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上市公司股东的自由增持,触及要约收购的,可由事前申请调整为事后申请。

在增持和回购的过程中,可以肯定会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从30天缩短到10天,对谁有利?当然是掌握信息的人。” 一位券商宏观分析师表示,当前监管层为了让大股东增持,放松增持条件、时间限制、审批程序等等,结果是监管松懈,利益会更多流向大股东、内幕知情人士。

此外,在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新规中,一些具体措施也易赋予大股东操作股票价格更大的空间。

一位国际投资咨询人士质疑,“一些大盘股,真正流通A股只占总股本的3%或者5%,由于达到总股本的1%才需要公告,是不是意味着大股东即使收购了20%的流通股份比例,也不用公告?这会不会造成新一轮市场操纵?”

此外,在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回购变成硬性任务后,也使得增持的目的发生了偏移,增持的结果是亏损还是盈利变得无关宏旨。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既然如此,假如内部人借增持的消息提前进货,增持时再出货以牟利,也变得更加隐蔽。

交易所有关人士介绍,早在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上市公司回购市场化的建议,但当时未被采纳的主因,就是因为无法找到很好的办法来抑制相关上市公司高管的腐败问题。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9月18日的盘面。早盘时银行股还是下跌重灾区,午后银行股便突然发力,工行、中行等涨幅均超过2%;而到了晚间,普通中小股民才得知汇金将增持三大行股票的消息。消息的外泄是最简单、最低级的利益输送。中国证券市场多年以来以此低级手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股市赢家,直到今年证券内幕交易罪才得以进入《刑法》,未来执行过程中的调查取证仍然是一个难题。

10月9日晚间,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在发布的正式稿中,取消了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上市公司在公布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至回购股份完成之日后的30日内不得公布或者实施现金分红方案”的规定。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条款的变化,显然令上市公司回购过程中的内幕交易更加方便,也更难监管。■

融资渠道范文第2篇

融资的定义: 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 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 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 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我们通常讲,企 业筹集资金无非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 .从 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 为. 融资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不经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 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

投资比较青睐高科技创业企业. 提醒风险投资家虽然关心创业者手中的技术,但他们更关注创业企业的盈利模式和创业者本人.因此, "等闲之辈"很难获得风险投资家的青睐,只有像张朝阳,邵易波,梁建章那样的创业"枭雄" ,才有机会 接近那些金光闪闪的"钱袋子" . 渠道 3:民间资本随着我国政府对民间投资的鼓励与引导,以及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民间资本正 获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民间投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而是向基础设施, 科教文卫,金融保险等领域"全面开花" ,对正在为"找钱"发愁的创业者来说,这无疑是"利好消息" . 而且民间资本的投资操作程序较为简单,融资速度快,门槛也较低. 提醒很多民间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总想控股,因此容易与创业者发生一些矛盾.为避免矛盾,双方应把 所有问题摆在桌面上谈,并清清楚楚地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此外,对创业者来说,对民间资本进行调研, 是融资前的"必修课" . 渠道 4:创业融资宝创业融资宝,是指将创业者自有合法财产或在有关法规许可下将他人合法财产进行质 (抵)押的形式,从而为其提供创业急需的开业资金,运转资金和经营资金.该融资项目主要针对"4050 人 员" ,以及希望自主创业的社会青年群体.办理创业融资宝的手续较为简便,创业者只要有资产,就可申请

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为半年,可充当抵押的物品范围非常广泛,房产,大宗物资,有价证券,机动车,名 表等凡价值在 300 元以上的都可以. 提醒创业融资宝的融资"力度"不是很大,因此,解决创业资金问题一般要经过几轮融资后才能实现. 对创业者来说,第一次融资时不能要求十全十美,不要嫌资金太少,关键是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再求发 展. 渠道 5:融资租赁是一种以融资为直接目的的信用方式,表面上看是借物,而实质上是借资,以租金的 方式分期偿还.该融资方式具有以下优势:不占用创业企业的银行信用额度,创业者支付第一笔租金后即可 使用设备,而不必在购买设备上大量投资,这样资金就可调往最急需用钱的地方. 提醒融资租赁这种筹资方式,比较适合需要购买大件设备的初创企业,但在选择时要挑那些实力强,资 信度高的租赁公司,且租赁形式越灵活越好. 说服投资人 现在,要得到相当数量的资本,非找投资人不可.这是眼下的新兴融资方向,也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一位理性的投资者,尤其是风险投资家,在面对创业者时重点考察的是他的商业能力与商业潜质,其中 包括性格优势(如自信,成熟,有条理性,务实性,责任心,商业经验等)和项目优势(项目前景,项目竞争 优势, 项目回报等). 而考察性格优势和项目优势最好的方法, 就是在通过项目说明会上演

融资渠道范文第3篇

摘 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财务风险评价分析,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隐患进行提前预测,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稳定。本文针对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控制,首先简要介绍了财务风险的分类及成因,并详细介绍了财务风险识别及评价分析,最后系统论述了强化财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财务风险;分析评价;应对管理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经营范围行业领域的不断拓宽,企业在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不断加剧。财务风险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财务风险管控不力带来较大的财务危机,甚至有可能造成企业出现破产倒闭问题。为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问题,要求现代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该强化对财务风险的评价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进而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正常稳定,促进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及其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广义财务风险和狭义财务风险。其中,广义财务风险主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财务管理活动中由于各种不可控的因素,造成企业经营预期和财务状况出现背离,造成企业出现经济损失问题。狭义财务风险则主要是由于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或者是筹资活动管理不当造成企业预期收益下降而出现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的财务风险按照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筹资风险,企业开展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而需要企业通过债权或者是权益进行筹资,筹资风险则主要是指企业偿债能力不足或者是资本结构恶化造成的风险问题,筹资风险问题也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隐患问题。

第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则主要指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投资项目受到外部市场环境或者是企业内部管理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企业投资项目资金回收或者是投资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问题。

第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主要是企业的经营运转能力问题所带来的风险,在经营风险中较为常见的风险主要是资金回收风险,由于企业应收账款难以及时回收或者是难以回收资金而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占用,造成了企业的营运资金不足,坏账可能性增加,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活动。

第四,收益分配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取收益后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收益分配,如果在收益分配过程中投資分红相对较高则容易造成企业的盈余不足,在营运过程中无法及时补充后续发展资金,影响正常营运活动,而投资分红不足留存收益过多,则有可能影响投资者积极性,出现撤资问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价及分析

在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面,较为常用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财务报表识别,财务报表识别是较为普遍的财务识别方法,围绕着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依据,对企业财务风险因素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以及比率分析等,对有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专家意见法,主要是选择具有专业知识以及经验丰富的专家,提供相关的资料,通过咨询的方式获取其对财务风险的分析结果。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也就是将企业的财务危机分别划分为潜伏、发作、恶化以及实现四个阶段,通过对流动资金紧张、偿债能力不足、财务指标恶化、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断裂等症状的观察分析,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对于财务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运用,应该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财务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为合适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在财务风险评价方面,较为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一元判定模型,针对不同的财务状况选取不同的财务指标,如选择资产负债率等作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当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超出正常值,表明存在着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多元线性判定模型,较为常用的主要有F分数值模型、Z计分模型,在财务指标的选择上相对更加全面,更加强调了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功效系数法,主要是选取较为典型的财务指标,并对财务指标赋以相应的权重,同时对指标确定极限值,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分数的计算通过加权平均综合,对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分析;逻辑回归模型,主要是通过对财务风险发生条件概率的研究,计算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并科学的计算财务风险状况;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财务风险评价中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主要是通过对内部各类复杂的大量的连接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信息处理,尤其是对于各类非线性以及非量化变量的分析处理,对数据的修正等来判断财务状况;层次分析法,主要是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学特征利用比较矩阵来进行向量预算,整个计算相对更为简便,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更加客观。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评价分析措施

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关键应该确保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选择的全面科学,指标权重赋值合理,尤其是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第一,科学地选取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具体来说在财务风险指标方面,选择偿债能力指标反映筹资风险,选择净资产收益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以及总资产报酬率等反映投资风险,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来反映营运资金风险,选择营业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来反映成长风险。

第二,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评价标准,在财务风险评价标准的确定方面,主要是确定企业财务风险指标标准值、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系数,进而确定企业处于极小、较小、较大、重大或者是极大等财务风险状况等级,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掌握。

第三,确定财务风险评价结果,按照企业的财务风险综合分析系数以及财务风险等级的不同,对企业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以及利益分配风险等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并指导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策略的制定。

四、强化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控制的具体策略分析

1.强化对行业政策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研究分析

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应该注重全面加强对于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研究分析。在政策环境的研究分析方面,重点是关注国家对于行业内政策的导向,按照宏观的经济政策和行业内的发展指导政策来制定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投资方向,制定更加前瞻更加科学的战略发展策略,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方向的科学性。在外部市场环境的研究分析方面,应该注重增强对于外部市场环境的预判能力,尤其是未来行业发展状况等,结合企业发展现状问题,根据外部市场环境需求以及客户需求信息等,提出市场研发报告等,提前在经营管理方面制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稳定。

2.注重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状况

在有效防范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方面,最为直接最为关键的方式就是改进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首先,应该注重改善企业的筹资结构,企業应该在扩大传统的银行信贷融资能力的基础上,在发行债券进行举债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定向投资的固定收益产品等方面来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不断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确保企业经营活动中资金保障的正常。其次,应该注重优化企业的负债结构,尤其是企业在投资项目的过程中,投资现金流在流出以后,往往回收时间相对较长,负债结构控制不合理则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以及信用风险问题,对这些风险应该对企业的负债结构的优化,对企业所融入资金在时间和长短期方面做好错配,并按照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做好收支预算的编制,根据预算资金缺口等来安排融资的途径、期限和金额,确保企业的资本结构、负债结构、资产结构等科学合理。

3.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还应该注重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首先,应该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成立财务风险控制部门,对企业的业务活动以及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跟踪分析和调查,及时准确地识别财务风险问题,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将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财务信息、重大事项变动等信息进行重点分析,并科学合理地制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同时,在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信息化手段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运用信息系统等建立完善企业的风险基础信息库,对风险因素、后果、控制措施、责任主体、类型、管控措施等有关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归集分析,对有可能造成企业出现风险的事件进行分析预警,执行预控措施,进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可能发生概率或财务损失严重程度。

4.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应该基于风险导向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重点是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目标,并对企业内部的各类重要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的梳理,尤其是对企业的预算管理、决策管理、资产管理以及投资管理等,对这些关键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强化财务风险评估,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在企业内部建立执行授权审批控制、预算管控、资金管控、成本费用控制、应收账款管理,严格执行财务会计核算各项制度,并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落实情况、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状况等进行系统的评价分析,通过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可能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各类隐患,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策略,从根本上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五、结语

财务风险评价分析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分析和控制方面,应该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选择财务风险评价分析方法,提高财务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并通过积极开展财务风险预警,以及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强化财务内部管理等多种措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促进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成.基于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02):119.

[2]魏红.项目财务评价风险分析方法及运用分析[J].时代金融,2018(06):175-179.

[3]王剑玉.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及其有效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4):169-170.

[4]梁玉媚.浅淡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时代金融,2018(35):213-220.

融资渠道范文第4篇

一、 银行是资金主通道

目前,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主要是定金及预付款)二个方面。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较低,主要依赖银行贷款。银行信贷资金贯穿于土地储备、交易、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的整个过程。根据央行和银监会对全国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有55%的资金直接来自银行系统,而另外的自筹资金主要由商品房销售收入转变而来,大部分来自购房者的银行按揭贷款,按首付30%计算,企业自筹资金中有大约70%来自银行贷款;“定金和预收款”也有3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如果将施工企业垫资中来源于银行部分加上的话,来源于银行的资金总比例将高达70%以上。银行贷款实际上支撑了房产开发商经营周转的主要资金链。对比银行贷款最多不超过房地产总投资40%的国际通行标准,我国房地产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度明显过高。一旦房地产经济发生波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将转变为银行的金融风险,进而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为此,政府开始频频出招调控,自2003年的“121号文”开始,2004年《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2005年“国六条”、“国十五条”相继出台,银行信贷被逐步收紧。特别是2007年国家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连续六次加息以及连续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这一措施并不是专门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而是为了收缩流动性、压制通胀压力,但给房地产的资金供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房产企业资金链的脆弱显露无遗,房地产企业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资金瓶颈,开发商有待拓宽融资渠道

二、房地产信托是融资创新的首选

房地产信托一般是指以房地产及其相关资产为投向的资金信托投资方式,即信托投资公司制定信托投资计划,与委托人(投资者)签订信托投资合同,委托人(投资者)将其合法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进行房地产投资,或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或购买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或进行相关的房地产投资活动,信托融资具有的制度优势使得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逐步被房地产业充分利用,房地产信托发行日益增多。当前实际操作中应用比较多的模式有三种:一是贷款类资金信托,这种模式与商业银行传统的贷款模式类似,所不同的是资金来源不同,信托计划的资金主要是靠发行信托计划筹集。针对虽然自有资金己达到国家要求,但是由于某些原因等造成房地产企业短期资金困难,这时候信托投资公司就可以筹集一定资金定向地贷给房地产开发企业,补上资金缺口,这种操作方式类似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而政策规定银行不能这样做二是股权信托,即信托资金阶段性(信托期限内)持有房地产公司股份后被溢价回购的一种股权投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既实现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目的,又增强了企业的信用等级,通过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资本金,在不提高公司资产负债率的情况下优化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对一些自有资本金不足35%的房地产企业,信托投资公司以注入股本金的方式与房地产公司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使其自有资本金达到35%的要求,信托投资公司作为股东获得投资回报。;三是受益权转让信托,即以交易为基础的财产信托,一般是把具有可预测稳定现金流收入的房地产财产的受益权通过信托转让给社会投资者,实现融资目的,信托收益来源于其稳定的现金流收入或者有保证条款的受益权溢价回购。

不过,目前信托产品存在一些制度性的限制,例如,法律政策的制约、信托产品的流通性问题,以及信托计划的异地发行、资金异地运用的管理与审批比较严格等,这些都制约着房地产信托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信托资金是一个能为房地产企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的渠道,是

对房地产业的融资渠道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这种模式将会发展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主流融资模式

三、项目融资可以共担风险

项目融资是为一个特定项目所安排的融资,贷款人在最初考虑安排贷款时,以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和收益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以该项目资产抵押作为贷款的安全保障。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融资不仅是依靠项目发起人的信用保障或资产价值,贷款银行主要依靠项目本身的资产和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来考虑贷款偿还保证。因此,项目融资风险分担及对项目融资采取周密的金融安排,并将此项目有利益关系的各个方面的承诺和各种形式的保证书结合起来,不使任何一方承担项目的全部风险,是项目融资活动的重要内容。商业房地产运用项目融资的主要运作模式是,由投资者共同投资组建一个项目公司,以项目公司的名义建设、拥有、经营项目和安排有限追索融资。

四、金融租赁是实际运用较多的模式

金融租赁行为,属于投资信贷性质,又不同于一般的投资信贷,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以商品形态和资金形态相结合提供信用是金融租赁的主要特点,租赁公司不是向企业直接贷款,而是代用户购入资产,以融物代替融资。它既不是一般的商品交易,又不是真正意义的金融信贷,而是将金融贷款与购买资产这两个过程融合在一起。对承租人来说,在租到资产设备的同时,也解决了对资金的需求。对出租人来说,在租期内始终持有资产的所有权,比较安全,风险较小。由于融资与融物同步进行,不仅能把握资金运用方向,对企业也有较强的约束力;其次,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一般的投资信贷,是由企业直接向银行借人资金,自行购买设备资产等,设备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统一于借款人(企业)一身。而在金融租赁条件下,整个租赁合同期间的设备所有权始终属于出租人。承租人在租赁结束时,虽有留购、续租、退还设备的选择权,但在租赁期内,只能以租金为代价获得设备的使用权。目前商业房地产应用金融租赁手段进行融资的最流行的形式就是回租租赁,通常用于产权型商铺的销售上面,但还停留在把商铺整体产权进行小份分割的状态下,不利于维持商铺的整体产权,从而也难以实行统一经营,而杠杆租赁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杠杆租赁将成为未来我国商业房地产融资的热点。

五、房地产证券化是解决商业房地产融资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中国推行商业房地产证券化的条件已初步具备,有利条件主要有:第一,国际上商业房地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是中国商业房地产证券化非常可贵的后发优势;第二,国内巨大的商业房地产市场;第三,房地产金融市场高速发展;第四,逐步成熟的证券市场。政府对机构入市条件的放宽,引导机构入市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成熟;第五,制度条件正在形成。银行、证券、房地产等领域的法制体系已基本建立,构成房地产证券化所必须的法制环境;第六,具有庞大的房地产证券需求群体等。当然,既有其有利的条件,也有许多不成熟的因素,如房地产金融一级市场尚欠发达,信用上、技术上制约等,这里不再赘述。

我国商业房地产证券化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第一是房地产投资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简称“REITs”)。即指信托公司通过制定信托投资计划,与投资者(委托人)签订信托投资合同,通过发行信托受益凭证等方式受托投资者的资金,然后进行房地

产或者房地产抵押贷款投资,并委托或聘请专业机构和人员实施具体的经营管理的一种资金信托投资方式。美国的房地产投资基金是其房地产证券化最成熟的模式之一,基金型态有权益型、抵押型和混合。在组织形式上分为公司型和契约型。其发行方式分为开放型与封闭型。由于目前我国REITs赖以发展的基础是一个不成熟的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商业REITs的运作模式应主攻权益性投资;第二是房地产股票。房地产股票是我国房地产证券化融资最早的模式之一,但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上市公司的数量及其筹资总量均受到遏制,但是这并没有遏止房地产公司“买壳上市”的发展势头。房地产公司间接进入证券市场在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并不少见。虽然中国在有关的立法、法规的制定和操作上一直比较滞后,但这恰恰给房地产公司的上市提供了机会;第三是房地产共有持分产权信托。房地产共有持分产权信托是我国台湾房地产证券化的主导模式,是指将产权标的物委托给银行管理,投资人可以将购得的房地产的持分权转移给信托银行以换取受益凭证。这是适合大型商用房地产证券化筹资的一种有效模式。

六 上市融资

上市融资也是房地产企业一个理想的融资渠道,分直接上市融资和间接上市融资两种。直接上市融资额比较大,但是上市融资的门槛高,比如负债率不能高于70%的规定使很多企业达不到上市要求。我国房地产企业由于传统的融资渠道单一,一般负债率都在75%以上,因此,通过直接上市的企业数量很少

更多的房地产企业选择间接上市——买壳上市。买壳上市需要大量现金,买壳上市的目的是通过增发、配股再融资筹集资金,但前提是企业必须有很好的项目和资产进行置换。而拥有大量现金、好的开发项目与优质资产,这些都是中小企业很难具备的。因此我国房地产企业走上市融资的路子还很艰难。上市融资在房地产业总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较小。2004年底,筹资总额占全部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不足0.?5%?。06年到07年国内股市高奏凯歌,房产企业融资额可能突破千亿。但随着股市行情的逆转,这种局面也只是昙花一现。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企业多达4万余家,而我国境内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只有90家(根据2005年数据, 其中79家在沪深两市上市和11家在香港上市

七.海外房产基金

据初步统计目前进入我国的海外基金已超过100家。摩根士丹利、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SUN-REF盛阳地产基金、美林投资银行等着名国际地产基金也都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这些海外基金一般会挑选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强强联合,合作开发。截至2006年1-11月份累计统计,中国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总量中外资增速明显,利用外资总额313.6亿元,同比增长21.6%。应该说海外房产基金的进入可以缓解国内房地产业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有助于融资方式的多样化。但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再加上国内一些房产企业运作的不规范,所以,海外房产基金在中国的投资还存在着一些障碍

融资渠道范文第5篇

2012-7-11 14:29:00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1年11期

典当在我国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也是我国最早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典当行在我国发展迅速。从1987年12月中国第一家典当行成立开始,我国已经有典当行1000多家,还有很多典当行目前处于审批过程当中。

现在的典当行虽然还沿袭着“典当”的名字,但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当铺却截然不同。现代典当行的利润主要靠当期内的综合费用和利息,而不是以前的对绝当物处理的差价。它是解决中小企业和居民个人暂时性资金不足的机构。

2005年4月1日实施的《典当管理办法》中指明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典当物的行为。典当融资是中小企业在短期资金需求中利用典当行救急的特点,以质押或抵押的方式,从典当行获得资金的一种快速、便捷的融资方式。其作为一种间接融资方式,是对金融借贷的有效补充,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弥补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缺陷,成为了中小企业融资新的绿色通道,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重视。

一、典当融资和其他融资渠道相比有哪些优势

1.融资门槛低。典当融资对企业的信用要求和限制较少,只注重典当物品是否货真价实,无需担保,只要当物合适,典当行都可以发放贷款。同时,典当融资对于贷款的用途也不设限制,对企业拿到资金后的经营方式不加干预,这使得企业经营不受任何干涉,增强了企业的自主性。而典当行向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

较少,如果企业不能按期赎当和交付利息及有关费用,典当行可以通过拍卖当物来避免损失。以上方面都使得中小企业容易从典当行获得贷款。

2.借贷灵活自由。典当融资在典当期限和典当金额上有很强的自主性。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周转性强,对所融资金的金额和期限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典当行可以依物主的意愿,在规定的当期内随时结算。典当期限由借贷双方共同约定,可长可短,到期如需延期,可申请办理续当手续。提前还款还可退还剩余利息费用,这些都由当户自主选择。借款金额也可多可少,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只要按规定最多不超过当行注册资金总额的13便可。

3.融资手续简便,时效性强。典当融资不用像银行发放贷款一样经过层层审批,客户无须提供财务报表和贷款用途等相关资料,只要提供符合规定的抵、质押物即可。其价值的评估主要由双方协商或请有关评估部门认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急需资金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客户取得当金一般可即时办理。如涉及房地产和原材料作为质押物,最多七天内就能评估完毕,办完手续,取得当金。

4.典当融资抵押品种类较多。典当行对于动产与不动产的抵押两者均可,只要是有价值的实物,如黄金饰品、古董、艺术品、硬木家具、房产、汽车、证券等等都可以进行典当。中小企业的闲置设备、积压产品、多余原材料以及其他各种生产资料物品也都可以进行典当,可以使企业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企业还可以将上述物品进行任意组合,典当行根据其总的抵押品价值,决定发放贷款的数额。

5.融资费用相对合理。按国家有关规定,典当融资的当金利率按人民银行规定的银行同期法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50%掌握,一般月息可在0.8%左右。同时又

规定质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4.7%(房地产抵押费率月息不超过3%)。两项相加典当融资的月息费率约在5%左右。与银行贷款之外的其他融资方式相比,采用典当方式融资中小企业还是可以接受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典当行发展到一定数量后,在同业竞争条件下,其息费率还会进一步自动调低。这对平抑市场利率、维护中小企业利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典当融资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尽管典当融资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典当行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典当融资不被社会广泛认知。其次,典当行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典当行的数量占到了全国典当行总数的一半,东中西部典当行的数量呈阶梯状下降,同时,目前很多地方典当品二级市场发展不健全,当物不能顺利的流通。此外,典当行业缺乏相应人才。

面对典当融资发展中遇到的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并寻找适合典当融资发展的契机。首先,中小企业应该拓宽思路,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典当融资,充分利用典当融资优势做好自身业务发展。典当作为一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对金融体系的补充,也要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强调自身特点,争取为更多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资金需求。

其次,可以逐步建立专门的当物品流通市场,开通专门的典当物品流通网络,加速典当物品流转,提高当物的变现能力,盘活典当业资金,避免因典当物品流通不畅给典当行造成的损失。

另外,可通过学校教育、专业培训、经验积累等途径实现对人才的培养,提

高从业人员的当物鉴定技术、评估市场价值、预测未来走势的能力,这不仅能帮助典当行规避风险,也是典当行发展的现实需求。

典当行不能通过吸收存款来筹集资金,也很少能通过贷款实现资金来源,只能以自有资金为基础进行经营,一次大的金融诈骗很可能导致典当行的倒闭破产,典当行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等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完善典当行的内控机制,规避自有资金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提高典当行的抗风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典当行也可以从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典当业的角度出发,创新经营模式,实现自身快速发展,例如实行连锁经营的模式。

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地区的典当行违规经营,如吸收存款、违规发放贷款等扰乱秩序的经营行为,国家也要进一步加大对典当业的外部监管和调控力度,促使典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我国典当行业还没有正式法律出台,现行的《典当管理办法》只是商务部和公安部共同颁布的一个部门规章,其权威性和约束性均有限。所以要进一步加快典当立法进程,在适当的时候,制定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典当法》。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最终实现以行业自我约束、管理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监管体制。

上一篇:融资业务下一篇:ppp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