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2023-03-07

数学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网络教研是对高中教育进行信息化的成果,同时也是满足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实际的学情、学生性格、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研究网络教研的有效方法。数学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更可以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进行较高程度的优化。本文主要阐述网络教研对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并且提出网络教研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希望为我国网络教研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网络教研;数学教师;发展策略

在信息时代中,网络教研是对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促进数学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改革,不仅是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一大难题,更是数学教师自身的巨大挑战,研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教研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我国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一、网络教研对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促进学生对教学思维的认识

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被动的进行学习,高中生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对数学的学习只不过是为了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无法提高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而大多数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取得理想成绩,把数学知识进行公式化,让学生按照规定的过程和步骤进行答题,固化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低,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基于此问题,数学老师利用现代化手段,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教师利用网络教研,对数学知识进行多媒体展示,促进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考模式。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学生更直观地进行数学学习,增强数学的乐趣,改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固化认识,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师生感情的培养。

二、网络教研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1.建立数学资源共享平台

开展网络教研需要建立数学资源共享平台作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对教育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整合,建立专门的高中数学网络教研平台,通过网络教研平台,促进教研部门灵活地进行工作,保障同步指导和异地交流工作的开展,实现数学教研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平台,数学教师可以进一步增进与数学专业人才和优秀数学教师的距离,通过与其交流和学习,增强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

2.建立专业的网络教研团队

想要推动网络教研的发展,必须建立专业的教研团队,通过教研团队的合作交流,推动全国的教研团队进行合作互通,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共享,推动网络教研的开展。网络教研通过建立专业的团队,促进网络教研从普及发展向内涵发展,促进网络教研对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比如,网络教研团队组织数学教师参与各種研究学习的活动,利用网络将现实中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数学教师进行一一解答,推动研究学习活动更好的开展,深入地开展有关网络教研的各种活动。

3.加强对网络教研开展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保证网络教研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根据数学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促进网络教研融入数学教师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便捷性的重大作用。而且根据研究调查表明,网络教研具有很多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网络教研更能将过去因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的活动进行开展,可以满足我国高中数学教师的需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网络教研体现着平等、共享、对话等关键要素,可以较高程度地推动研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所以网络教研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要手段。

4.创新数学教研模式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递广泛,促进了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数学教学,数学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育,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教学内容。在利用网络搜索有关教学资源时,会有一部分数学教学资源会进行有偿收费,如果数学教学可以搜索到其他相关资源,要优先选择免费的教学资源,节省教学成本,充分利用网络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5.提高数学教师教育理念

教育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要利用好高效、快捷的网络平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比如,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点及时发布,及时对各种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方便高中生进行数学学习和理解。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自身的教学成果进行展示,对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在网络平台上寻求帮助,以便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网络教学更好地推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更能鼓励数学教师为我国的数学教育也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网络教研为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渠道,更能提高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帮助高中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教研会更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推动我国教育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锦贤,李洁雯.网络教研平台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20(Z2):94-98.

[2]温俊伟.用网络教研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J].华夏教师,2018(25):72-74.

[3]赵爱华.基于网络教研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2017(20):37+36.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2.0时代网络教研促进高中数学教师MPCK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数学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数学;专业建设;高校

一、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现状

近年来金融数理化趋势明显,数学在金融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部分高校的金融学专业也加大了数学的教学力度,增设了很多数学类课程,金融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很多高校也纷纷开设金融数学专业,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金融数学属于金融学专业,但是有的学校把它放在数学专业下面。分属数学学院和金融学院的金融数学专业往往侧重点有所不同,隶属于数学学院的金融数学专业更注重数学理论的训练,隶属于金融学院的金融数学专业更注重金融学理论的训练,但是它们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关注数学在金融学中的应用,强调数学处理技术在金融学中的应用。金融数学主要分为两个大的类别:一个是金融工程的深化,深入研究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数学推导、金融产品定价;另一个类别则是强调数理统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金融数学专业在安徽财经大学本来也是隶属于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后来为了迎接教育部评估,规范专业设置归属,安徽财经大学将金融数学专业从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调整至金融学院。安徽财经大学金融数学专业从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调整至金融学院后,金融学院组织教师对原有的金融数学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以前的金融数学培养方案强调的是应用数学,开设的很多课程也是数学类课程,考虑到金融学院的师资、生源,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情况,修改后的金融数学培养方案更强调数理统计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应研究,如刘锡良(2010)回顾了中国金融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之处,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1]。何启志(2011)研究了金融工程的教学方面,从重视度、学生动手能力、软件使用、师资培训、学习兴趣培养、课程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孙方娇(2013)基于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研究了金融学教学方面的系列问题,从教学基础以及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3];刘宁、漆腊应和索凯峰(2013)基于湖北经济学院的经验分析了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4];孙芙蓉(2014)就金融教育的历史使命对吴晓灵(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进行了专访[5]。

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参与的金融数学专业从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调整到金融学院后的本科培养方案修改工作实践,以及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观察,从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团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心理素质提高等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的建议

(一)课程设置结合师资、生源与就业情况

金融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以及其他一些实践和综合实验课程(何启志、朱世友,2014)[6]。首先在金融数学专业要加强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数学、英语、计算机是将来进一步深造的基础,金融数学专业必须学好数学分析等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复杂金融理论的基础;英语是世界性语言,不

仅看外文文献需要良好的英语基础,而且将来出国留

学,进入跨国公司都需要良好的外语能力;计算机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学习计算机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协助学生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计算机模拟也可以解决数据缺失、无法给出解析解等问题,通过虚拟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实验类课程的建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基于经济金融理论,借助数学模型和计量软件,将现实中的一些金融问题模型化、模拟化,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编程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增强学生利用金融经济学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缩短将来进入社会时适应工作岗位的磨合期,更好地学以致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时的综合能力。

鼓励学生进一步深造,数学是基础,但是单纯利用数学还是很难取得大的创新性的成果,因此需要学生将数学和金融结合起来,而这需要学习很多课程,本科四年往往只是有了基础,要想学专还需要进一步深造,另外金融数学系学生考研也有优势。有金融数学基础的学生更容易掌握现代计量方法和高级宏观经济学,便于深入理解经济模型的推导过程,明确其经济意义,同时他们也更有能力利用现代计量和计算机编程来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大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和意义。

地方高校不能照搬一些名校的做法。一些名校的金融数学专业更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而地方高校的金融数学要更重视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金融信息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金融数学专业发展定位。对于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有扎实的数理基础,一方面要有深厚的经济金融知识背景,另外还要有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也要强化金融数学专业学生的证券、会计等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既有从事最基础工作的动手能力,又有为将来从事高级管理岗位的素质和能力。

在金融数学的课程设置中,尤其要注意专业拓展课的设置问题。专业拓展课程具有范围广、课程量大的特点,在具体设置时要注意做好分类工作,例如在做好前面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基础上,可以将其分成“金融衍生品”、“金融产品定价”、“数理统计分析”、“量化投资”和“财务分析”等几个模块,供学生选择,但是也不能设置过多,因为过多的拓展课会加大师资缺口,所以要处理好学生选择权和师资力量的关系。一方面不能“按师开课”,不能完全根据教师的特长和以往的开课经历来开设课程,要切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地开设课程。另一方面要鼓励教授多给本科生上课,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科研方向与需要开设的课程结合起来,增强开设课程的趣味性、时代性、现实性和前瞻性。

(二)培育金融数学教学团队

大学的根基是教师,一所大学的水平最终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科研能力,更需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和热情。金融数学专业由于是一个新兴专业,师资缺乏,往往精通数学的不精通金融,精通金融的不精通数学,给金融数学专业学生上课的教师也主要分为数学教师和金融学教师。下一步要重点培养既精通数学又精通金融学知识的教师,可以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另外,现在高等学校有一定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其实科研也是要为教学服务的,由于大学教学质量不太容易量化考核,因此评职称时往往更看重课题立

项、论文发表等科研成果,一些专注于教学的教师,如果科研成果不突出就不容易评上职称。下一步高等学校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大力推进教学型教授的评选制度,

对同一门课程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师,根据最终的选课量给予课时费,鼓励学生选择优秀教师的课。改革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加大同行评价的力度和权重,重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在同行评价方面要注意防止感情分,对学生评价也要区分对待,要避免学生乱打分。在学生评价方面要注意考察教师受学生欢迎是否是由于教师过于宽松或课程容易所导致的,教师不受学生欢迎是否是由于教师要求严格或者课程太难所造成的。另外也要大力推行教学型教授制度,现在一些高校已经进行了试点,但是教学型教授存在每年指标数量少,一般只是得到所在学校的认可等问题。下一步需要加大教学型教授比例,从教育主管部门层面进行教学型教授的评选,并且重点关注实际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比重。

倡导科研为教学服务,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尤其是金融数学类教师,他们可以结合最新经济背景、国际环境、时事背景等现实问题讲解金融学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讲解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金融问题。并且教师要妥善处理数学模型与经验判断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数学模型,又不能唯模型是从,将不偏激、不教条的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

多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强网络教学,重视MOOC的教学方式,为适应MOOC教学方式,教师要从角色变化、知识转型、观念更新等角度做好相应的应对工作(乔榛,孙海杰,2016)[7]。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载体,发挥教学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作用,扩大教学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引领作用,做实团队合作。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注意吸纳具有不同特长的教师,让团队成员根据自身特色发挥作用。

(三)强化学生动手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以及2015年刚开始举办的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笔者也发现很多学生能力很强,但若不是参加比赛,对于一些问题,他们不愿意用数学模型解决,而一旦参加了竞赛,就能将一些看似短时间无法完成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尤其要重视鼓励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多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利用经济类高校经济知识丰富,经济背景知识全面深厚的特征,增强学生利用数学和经济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竞赛将金融知识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综合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金融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金融数学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多种软件,而且训练学生掌握通过软件和数理模型情景化理论问题的能力、对现实问题模型化的能力。实验教学模拟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磨合时间,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快进入角色,为企业服务。

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社会,单打独斗很难取得大的成果,需要形成团队,形成合力,联合攻关才能取得一些大的成就。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竞赛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主攻某一方面,最后形成合力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往往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娇生惯养,有个性,特立独行,合作能力不强,尤其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合作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通过在课堂和课外组织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联合攻关、解决一些复杂的现实问题。例如可以首先寻找一些需要金融学和数学知识解决的现实问题,然后在金融数学专业的班级中发放,让学生思考,通过课堂提问、课下交流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和意愿,鼓励学生组成团队,协同解决现实问题。鼓励有不同特长的学生联合在一起,通过训练和磨合,使单个学生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团队轻松解决。

(四)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未来的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必须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在学校期间就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使其具备从容面对困境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尤其是通过分析成绩差学生的原因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出现了很多门挂科,学业警示,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联性,有的追求完美,反而造成了做事效率低,只想不做,通过和这类学生交流,发现他们心里想得非常好,做事一定要做得最好,对数学中的某一点知识有一点不理解,就很痛苦,从而不能集中精力做事,造成后续知识无法专心学,而导致最后不能专心上课,并造成成绩一落千丈。要注意教育学生在善于思考的同时,对于一些小的方面暂时不能理解的可以放一放,继续认真学习下一步知识,等一段时间回过头来再看以前不懂的地方,这样有时会事半功倍,豁然开朗。对前面的问题自然就理解了,或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很容易就理解了。

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有的不知道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的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但是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能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对于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来做高级金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或是高校教授、高级研究员;另一方面要让他们立足于实际,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上课认真听讲,学好相关课程,针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一般地,金融数学专业学生严谨、刻苦、善于思考、逻辑清晰,但是往往过于追求完美,而且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做的过程。尤其要关注金融数学专业学生中的一类学生,这部分学生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追求完美,思维偏激,非此即彼。表面来看,这些学生很认真,但由于过分追求完美和做事教条化,可能会导致效率差,这些学生在高中时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考上名牌高校。由于评价标准确定,唯有一个目标,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认真投入学习。而到了大学阶段,由于目标多元化,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就无所适从,容易陷入纠结,总想找一个最好的方法。

有的学生看到数学就害怕,对金融数学专业有畏难情绪,这时需要鼓励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树立信心,迎难而上,注意金融数学专业学生良好个性和完善人格的培养。在金融数学的教学中要重视情商教育,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追求卓越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专心、耐心、信心等优良品质。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善于钻研、严谨认真的精神;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追求完美要侧重于追求过程,而不是只关注结果,尽量把事情做好。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不偏激、不教条的性格。既要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神,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不止,又要培养学生乐于运动,善于休息的能力。既要敢于、积极追求完美,又要能够承受没有达到完美的状况,培养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关注过程、享受过程,养成集中精力做事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锡良.高等金融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金融, 2010,(19-20).

[2]何启志.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 2011,(9).

[3]孙方娇.科技与金融结合背景下金融教学改革与人才培 养[J].上海金融,2013,(8).

[4]刘宁,漆腊应,索凯峰.打造“宽口径、全覆盖、多层次”的 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5]孙芙蓉.金融教育的历史使命——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 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J].中国金 融,2014,(19).

[6]何启志,朱世友.安徽财经大学金融数学专业本科培养 方案[R].2014.

[7]乔榛,孙海杰.高校教师应对MOOC 的冲击及转型研究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

数学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3篇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内容,它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南。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与所处环境互动,并不断适应教学目标要求,优化教学心理和教学行为的过程。成长为专家教师是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初任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和需求有哪些?“教师职业技能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初任教师、专家教师进行座谈,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并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学生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向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首先从学生的角度考察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哪些方面能在教学中获得学生的认可或发挥较大作用呢?受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品格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不但不同的学生会有各异的认识,而且同一学生的观点在不同的阶段也可能会有较大变化。

李琼老师(2007)在皮连生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列举了中国、美国与日本3个国家的中、小学生所喜欢的教师的12条特征,并将特征归纳为职业道德、人格素质、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四类[1]。2012年5月,项目组把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进行重新编码,编制了关于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特征的调查问卷,分别选取小学高年级学生70人和初中学生60人进行学生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6份。问卷预先给出20项教师特征作为选项,学生参照问卷中给出的编码,列出5项或5项以下自己所喜欢的教师特征。笔者根据选择比率的大小,将小学生选择的前10个特征选项进行了排序(第11、第12项入选是因为其还受到初中生的关注,见表1)。

1.满足情感、尊重等需求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特征

表1显示,在学生问卷调查所列的总计20项备选项中,小学和初中学生选择频数最高的两项是相同的,即约6成小学生和4成初中生选择“幽默风趣”的教师,超过半数的小学生、约1/3的初中生选择“和蔼可亲”的教师。这说明小学生和初中生都非常看重教师的教学情感和态度,而小学生比初中生有更多、更高的情感需求。

2.学生的选择存在差异

教师呈现给学生的课堂教学,就像厨师制作的美味佳肴,不同的对象会有不同的反应。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的选择分散在20多项选项之中,而不是集中在某一项或几项特征上。按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类型,将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分为小学教师、小学数学教师和初中教师3组。从学科、年级角度对比分析,其中存在的差异并不明显。

比较表1中选择同一特征的比率,小学生最喜欢的前5项教师特征的排序与初中生是一致的,但也存在比率上的差异。如,小学生对数学教师的情感态度要求与对其他教师基本相同,但对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保持耐心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不同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特征存在差异。相对初中学生的选择,小学生的选择更集中在情感态度方面,而初中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对教师的知识丰富广博、自己的个性得到尊重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3.小学生对数学教师特征的认识

2012年3月,项目组在小学采用分组抽样的方式对山东省内6所小学的37名高年级小学生进行访谈,请他们说说最喜欢的教师。结果学生首选“关心”“爱护”“亲切”“耐心”“认真”等词汇描述他们喜欢的教师。当继续追问喜欢数学教师的学生:“你们数学老师的课哪些方面比较好”时,学生的回答有:课讲得很清楚,很吸引人;幽默;容易懂;要求严格等。小学生普遍认识到教师都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学科技能,把教师当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小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不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不高,表现为对情感、尊重等方面的需求超过对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需求。

二、初任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

教学专长就是专家型教师在教学领域具有的,优于其他教师的学识、技艺、专业本领或教学才能。成长为专家教师是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初任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态度、观点等影响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为了了解初任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项目组设计了由初任教师填写的调查问卷,在2012年5月对山东省内42名初任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初任教师调查问卷有两个问题(见表2、表3),设计问题一的目的是了解初任教师关注专家教师的哪些教学专长。从统计结果来看,初任教师关注的焦点多集中于专家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方法,其次是教学情感与人格素质,而仅有极少的初任教师以专家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为关注焦点。

问题二反映初任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的专业发展需求。统计结果显示,关于自己的发展目标,初任教师的关注重点是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其次是教学能力与方法,关注最少的是教学情感与人格素质。数据显示,初任教师关注自己教学情感和人格素质的不足半数。

三、专家教师对教学专长的描述

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名师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时,虽然阐述的角度不同,但对教学专长的描述,可以归为《专业标准》中的同一维度。

邱学华把自己的教学特色总结为“三字十二条”。 其中,“趣”“实”“活”三字中的“趣”“活”体现了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要立足于双基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

华应龙致力于人文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尊重、沟通、宽容、欣赏”使他的课堂教学充盈了时代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他认为:“只有师生全身心地投入,彼此敞亮,教师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3]。”华应龙创设尊重学生、充满情感的课堂,体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小学数学名师。潘晓明同样认为,“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华罗庚曾写过不少文章,向青少年传授治学经验和学习方法,他尊师爱生,对青年数学家的成长倾注满腔的热情。

项目组在小学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有机会访谈到10名知名的小学数学教师。他们的个性及教学方法各不相同,但在谈到自己教学成功之处时,都认为自己对教学内容和目标把握精准,理解学生的需求,善于同学生交流沟通,特别是自己的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上述数学教育家和数学名师的观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准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技能的培养,而且要特别重视教学情感和态度的表现。

四、关于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比学生、初任教师问卷调查和访谈专家教师的结果,可以发现不同对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和需求存在差异。

1.在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认识上,要素相同,序位有别

综合学生、专家教师的反馈结果,学科知识理论对入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教学中产生主要积极影响的教师教学特征是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技能、教学艺术追求与教学情感三个维度,这与《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一致[4]。

小学生需要学习知识、锻炼技能,但更关注教师在教学中表现的恰当的教学情感。初任教师把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个人专业发展的优先选择,而专家教师则能较好地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较好地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5]。这说明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技能、教学艺术追求与教学情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但学生、初任教师和专家教师对此看重的次序各不相同。

2.初任教师存在知行矛盾

表2和表3说明,初任教师主要关注专家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情感,但在个人专业发展时却优先选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渴求教师的情感付出,专家教师重视用自己的教学情感关爱鼓励学生,但初任教师却偏偏不是首先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情况?

(1)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由易到难

知识和技能易于掌握,方法的掌握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因为教学过程存在变化。然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最难,教师对于情感目标的把握,比对知识能力等目标的把握要困难得多。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以把握的原因还在于师生个体的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不同学生对同一教师的认识和每个学生对不同教师的认同存在差异。小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主要是人格素质,但不同学生所关注的教师人格特征并不完全一样。

(2)教学传统影响初任教师对教学专长构成的认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的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和方法,这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着较深刻的影响。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变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需要初任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实践中逐步认识调整。

3.情感表达和交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既然教学应该体现学生与教师的需求,那么应该从学科知识理论、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技能、教学艺术追求与教学情感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高尚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情感,以及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展现的崇高的教学理想与追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构成。

一位教学名师在给青年教师的报告中说:教师只有善于同学生表达和交流情感,才能成为小学生喜爱的教师。小学教师不但要教知识、传方法,还要激发兴趣,培育人格。教师既要像演员一样展示自己的真情,还要像导演一样执导教学活动,演绎精彩的教学剧,也能像热情的观众一样去欣赏鼓励学生。

将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情感和教学理想不断实践、融合,锻炼教学专长,是初任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的必经之径。有一位老教师,他说自己的成功之处,就是善于在教学中“煽情”。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有益于其他目标的达成,因此初任教师要有全面的专业发展观,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注: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基金项目“教师职业技能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项目编号:J10WH82)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琼.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一个跨文化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7(11).

[2]邱学华.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9-144.

[3]雷玲.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2-87.

[4]张明成,孙忠民.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维度初探[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5).

[5]吴正宪.吴正宪与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27.

(作者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李奇志)

数学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发展

前言

數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国内各大高校的重点专业,培养理论与实践双能型的人才,应该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但是新型学科在发展的道路上,还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它的体系与理念,培养出数理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同时,也应加强学科建设,弥补体系缺陷,将数学与应用数学推向更高峰。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专业划分过细,设置过于专业化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划分过细结果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特色很难体现,造成课程内容重复。一些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多年来,我国高校按照过多、过窄、过细的专业设置,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了统一的教材,造成基础课过窄、专业课过专、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的状况,这些都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落后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前沿性和交叉性,而且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那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之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很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几年如一日,很少进行调整,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学生学不到最新的知识,使教学和社会脱节。

1.3 课堂教学时数多

学生自学时间少,不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和余地,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重点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内容陈旧老化,不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任何时期的经济理论都是为现阶段的经济建设服务并指导现阶段的经济活动的,由于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致使很多教学内容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科建设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机遇。信息时代来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信息传播快,范围广,并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也受到影响,数学与应用数学与信息关系密切,这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个机遇。

同时,信息社会也是一把双刃剑,意味着专业体系要有所变革,学科内容应适当增加和修改。信息化社会应与国际接轨,向更宽阔的平台学习,借鉴外国的学科设计,尝试建立起一套更先进完善的学科体系。学生学习以学科为基准,学科体系更完备,知识体系也就能够完备。专业课程有专业课也有公共课,在公共课这一方面就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选择,开设的学科趋向人性化和国际化。

3.构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

3.1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以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传统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认为把知识都记在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这种教育观念在高校里占据着统治地位,积累和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成为学校教育的绝大部分内容。在知识经济及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知识的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高,传统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贬值”很快,很难适应未来,这就要求全社会都要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教育手段,尤其是高校教师和学生。

3.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以构建学校创新教育系统工程为保证

学校创新教育系统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教育创新系统工程和复杂的学校创新教育系统工程。高校不能只注意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自如运用这些知识的创造能力,以及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展创新教育,应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拓宽专业口径、增加人才创新适应能力为目标构建创新型教育体系。

3.3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以教育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关键发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造型人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培养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改革传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培养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

4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拓展

学生如果有深厚的理科功底,鼓励他考第二专业,第二专业可以报考与数学与应用数学相关的专业,例如财务管理,会计,工程学等。加强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从2001年6月份开始,国家教育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作为试行版本,其中学科综合性也是要求之一,广西某高校严格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并以数学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首先试行的专业,到2008年,该学科形成了多维的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更多元化。2004年,地方高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成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5.建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要以就业为保证。

一个专业的建立并不是在开始的时候就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注意的,所以,建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要以就业为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让他们关注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一特色专业,才能够使他们产生对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学习的兴趣。建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以就业为保证还有利于高校吸引大量优秀学生进入本特色专业,从而保证了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的建立。

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来源于生活及社会实践,用途也是非常广泛的,该专业教师的合理选用与课堂氛围的渲染是关键。要想搞好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就要探索轻松、和谐、有效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从认知规律出发,根据数学各分支的特点和学生的专业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在打好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结: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突出专业人才建设培养,学科理论知识趋向全面,伴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一学科将会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利平,罗汉.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数学观的教学探索[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2] 林夏水.数学观对数学及其教育的影响[J]. 数学教育学报. 2007(04)

[3] 高燕.影响高中学生数学观形成的因素及对策[J]. 中学教学参考. 2010(10)

[4] 骆洪才,王晓萍,沈亚军.数学观的层面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 2004(03)

[5] 张克敏.建构主义数学观与数学教育[J]. 龙岩师专学报. 2000(03)

[6] 黄杰.动态的、易谬主义数学观[J]. 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7] 林仁炳.关于大学生数学观的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 2004(11)

[8] 刘学军,牛秀平.高师生数学观的调查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16)

数学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多年来不断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 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着教师教育质量,同时也关乎国家教育的命运.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阐述,以期对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教师专业发展

伴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施行,数学课程的改革促使对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数学教师如何走上专业化道路,特别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加速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是教师自身的强烈愿望,也是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专业发展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主推能量. 而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与发展需求与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息息相关.

一、农村教师职业认同

1. 职业认同

“认同”是一种心理行为过程. 在不同的资料当中,对认同有不同的解释. 但共识是人向他人或其他团体的行为、观念、意识、感情等的认可,既是一种内化的“认识”,又是一种社会行为.

职业认同没有规范的定义. 所谓职业认同,是指人对从事的某一职业的价值观. 职业认同需要在从事职业前有对职业的认识了解,以及长时间从事这一职业的过程中对职业进行评价,职后对职业反思三个层次.

2. 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的职业认同可以解释为教师在职前和从事教师职业的过程中以及职后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与评价. 在宋广文、魏淑华的研究中指出,“教师职业认同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殷晓静,文进荣在研究中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职业目标的心理基础”. 可以发现,教师的职业认同是个人内在认知和社会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职业认同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职业认同是对职业认同作出了明确的限定,有特定的工作环境和专业方向. 目前,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的研究比较少,并且仅局限于调查研究. 笔者通过对参加2010~2012年“国培计划”——吉林省农村中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集中研修的147名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职业认同情况调查,发现影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可分为职业认识、职业理念、职业情感、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五大方面;同时发现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普遍不高,处于中等水平. 特别是在职业情感调查结果中,年龄在30~40岁之间,有59.61%的教师反映有明显的职业倦怠情绪. 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农村教师的职业态度,调整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

二、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1. 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研究者指出“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包括教师个体生涯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情感的发展,还涉及与学校、社会等更广阔情境的道德与政治因素”. 教师专业化是教育的专业化理念、专业知识素养、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情意不断发展、不断增强的过程,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然而,要实现教师教学专业化,除了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求,还要有教师自我的发展意识和有效的培养模式. 教师自身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

近几年,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比较广泛.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深化学习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目的到内容,再到评价,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教师的职业情感与职业期望,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被淡漠处理. 但是,没有教师参与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教师的对职业的主观认同不可忽视.

2.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近几年,我国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迈向专业化的标准要求,但是距离教师专业化还有一段差距. 特别是我国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研究能力较低,对于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掌握较差等都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多年来的课程改革已经向广大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敲响了警钟,为了避免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无助,具有针对性的、长久性的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势在必行.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往往都放在关注教学环境恶劣、教学条件落后、信息资源闭塞等因素上,其实,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自身的专业需求,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程度又取决于教师自身对职业发展的规划、认识和努力程度. 只有教师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活,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在调查中也发现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还很不足,10.38%的教师真正专业并非是数学,学历也参差不齐;5.32%的教师对自己目前的职业发展现状非常满意,缺乏持续发展和继续提升专业能力的动力,这也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 只有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密不可分.

1.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实动力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强,就说明教师对该职业有切实的职业认识,只有教师自身真正体会到工作的意义、乐趣,真正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农村中学的教学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才能保证教师把职业需求转化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强,就说明教师对该职业有积极的职业情感,有坚定的职业意志,有明确的职业理念. 通过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调查发现,这一群体的职业倦怠感有年轻化的趋势,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中,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让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明确对农村教育工作的职业情感,协调自身在工作、生活、社会中的多种角色,将有利于坚定教师的专业精神,从而教师把关注多投入到对学生和教学中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强,就要求教师对该职业有扎实的职业能力. 在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研究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近几年来,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职后培训活动也高度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课程. 所以,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自身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领悟、反思,达到重新认识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充分体现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主要趋势.

2.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认同的能量来源

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研究中,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形式、模式等角度观察,或多或少地存在对教师主观需求的忽略. 调整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的“迷失”状态,为教师的持续性发展给予能量正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价值的体现. 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价值是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内在价值恰恰是坚定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的意义.

面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需要及时更新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这些都可归结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任何职业的认可程度与该职业的专业化程度都是成正比的. 只有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从而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注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首先要关注教师的个人状态,关注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这些都与教师的职业认同息息相关. 只有善于从职业中获得幸福、实现理想、不断发展,才能得到职业认同,这是一名合格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加项目:吉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重点课题“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与实践——基于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视角”,本文是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80.

[2]殷晓静,文进荣.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1):53.

[3]卢乃桂,钟亚尼.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 (2).

[4]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王嘉毅.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苦难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 (11).

[6]李壮成.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现状调查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 (8).

上一篇:数学继续教育论文下一篇:初二数学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