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论文范文

2023-03-08

农业生产论文范文第1篇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推进资金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5号)、《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财预〔2015〕230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是中央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用于促进农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提高农业效能等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第三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共同管理,按照“政策目标明确、分配办法科学、支出方向协调、绩效结果导向”的原则分配、使用和管理。

财政部负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编制,会同农业部分配及下达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管理。

农业部负责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指导、推动和监督开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作,会同财政部下达年度工作任务(任务清单),做好资金测算、任务完成情况监督,绩效目标制定、绩效监控和评价等工作。

第二章 资金支出范围

第四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直接发放给农民,下同)、适度规模经营、农机购置补贴、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畜牧水产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下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支出方向,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其他重点工作。

第五条 耕地地力保护支出主要用于支持保护耕地地力。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予补贴。

第六条 适度规模经营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运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方面。

第七条 农机购置补贴支出主要用于支持购置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以及开展报废更新、新产品试点等方面。

第八条 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区域优势、地方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方面。

第九条 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支出主要用于支持高产创建、良种良法、深松整地、施用有机肥、旱作农业等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方面。

第十条 畜牧水产发展支出主要用于支持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优质高效苜蓿示范基地建设、畜牧水产标准化养殖及畜牧良种推广等方面。

第十一条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产品流通和直供直销、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农业农村信息化等方面。

第十二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

第十三条 农业结构调整支出主要用于支持粮改豆、粮改饲、耕地休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

第十四條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地下水超采重点地区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

第十五条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

第十六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得用于兴建楼堂馆所、弥补预算支出缺口等与农业生产发展无关的支出。

第十七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支持对象主要是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八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可以采取直接补助、政府购买服务、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资产折股量化、担保补助、设立基金等支持方式。具体由省级财政部门商农业主管部门确定。

第三章 资金分配和下达

第十九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主要按照因素法进行分配。资金分配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任务(任务清单)和工作成效等。工作任务(任务清单)分为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两类,不同支出方向的工作任务(任务清单)根据任务特点、政策目标等选择相应的具体因素和权重进行测算分配资金。工作成效主要以绩效目标评价结果为依据。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资金及相关试点项目资金可根据需要采取定额分配方式。

第二十条 农业部于每年5月15日前,提出当年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分支出方向的各省分配建议,函报财政部。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90日内,根据年度预算安排和农业部分配建议函等,审核下达当年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抄送农业部和各地专员办。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分配结果在预算下达文件印发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二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资金,按规定通过粮食风险基金专户下达拨付。

第四章 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除用于约束性任务的资金不允许统筹以外,各省可对其他资金在本专项的支出方向范围内统筹使用,并应当全面落实预算信息公开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 各级财政、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转结余的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按照财政部关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五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和财政部、农业部下发的工作任务(任务清单)和绩效目标,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本省年度资金使用方案,于8月31日前以正式文件报财政部、农业部备案,抄送当地专员办。

第二十六条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核实资金支持对象的资格、条件,督促检查工作任务(任务清单)完成情况,为财政部门按规定标准分配、审核拨付资金提供依据。

第五章 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二十七条 各级财政、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地专员办根据财政部、农业部确定的年度工作任务(任务清单)和区域绩效目标,加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执行监管,根据财政部计划安排开展监督检查,形成监管报告报送财政部。

第二十八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实行绩效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作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条 各级财政、农业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资金分配、审核等工作中,存在违反规定分配资金、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个人(或项目)分配资金或者擅自超出规定的范围、标准分配或使用资金等,以及存在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条 资金使用单位和个人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挤占挪用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以及存在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按照《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用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农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送财政部和农业部,抄送当地专员办。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各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专员办是指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財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农业主管部门是指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农垦等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05〕11号)、《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5〕18号)、《财政部关于印发〈能繁母猪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07〕160号)、《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印发〈奶牛良种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07〕164号)、《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印发〈生猪良种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07〕186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办〔2012〕31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3〕1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3〕156号)、《财政部 科技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4〕31号)、《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6〕74号)、《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修订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6〕238号)同时废止。

农业生产论文范文第2篇

要想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首先就必须明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明确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同时要找出全程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制定解决策略,这样才能加快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1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较差

目前,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较差、能量消耗较大的问题,一些能耗较高的老旧农业机械仍在使用,因其自身技术含量较低,效率较差,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较少,导致实际应用中的各类生产问题。例如拖拉机已经发展为大功率机械,但因其配套的农业机械具发展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1.2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较低

目前,中国现有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制度欠缺,服务能力较差,服务范围狭小,高素质农机手较少,影响了农业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另外,现有社会化服务配套较差,零配件的供应、用油的供给不到位,一些偏远地区缺少农业机械维修站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发展。其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进入城市务工,留守农村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也阻碍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2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推广方式

2.1推广新型机械技术

要想促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首先就必须推广新型机械技术,例如将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作为重点工作,增设玉米联合收获机,确保收获机播种效率,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稳步推动桔梗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大力宣传等方式加大对拖拉机配套秸秆的重视程度及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完成麦田秸秆还田工作。大幅度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设备水平,积极建设科技入户等示范规划基地,大力推广温室农业种植所需要的卷帘机、电源管理机等机械设备,有效带动温室大棚蔬菜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强化培训力度,解决机插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当地农业机械部门要适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帮助农业大户进行技术指导,改进传统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服务组织的制度化水平。此外,也要引导农业机械使用大户开展订单作业,提升市场服务能力,加强宣传培训,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介,加强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宣传,提高农民对于水稻宣传的认知程度,也可以举办线下活动对农业机械大户进行培训。在农村地区设置专项资金对水稻种植户进行补贴等。

2.2发挥出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的优势及政策作用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农业种植资金逐渐增加,企业补贴范围不断扩大,农户受益范围越来越广。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相关农业从业者要转变传统思想,加强农业机械市场购销,提升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性能与作业水平。其次,积极发展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组织,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机械化使用过程中经营困难的问题,切实提高農业机械使用效率。

2.3从源头管控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加大农业机械培训

要想提升农业机械人员素质及农业机械作业质量和水平,首先必须加大对农业机械操作者的培训工作,开展玉米机、秸秆还田、水稻机插秧等生产技术培训,定期举办技术交流活动,使用网络技术开展线上培训。其次,要想有效避免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事故,首先相关农业机械部门就必须从源头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管控教育,签订责任协议;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机质量;定期对农业机械安全进行整治和排查,找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加以解决,同时相关农业机械部门也可大规模推广农业机械使用规定,确保每一位农业机械使用者都了解安全制度条例,从源头上管控事故,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使用环境。

农业生产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分析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关系,并对其在农业产业中的不同标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生态化是基础、标准化是标志、专业化影响效率、集约化影响产量、规模化影响效益。在现代农业经营中,市场化是特征、企业化是运行方式、产业化是目标、特色化代表其价值、品牌化是内在发展动力。在现代农业管理中,科学化是核心、信息化是纽带。同时指出,科学化与信息化贯穿于整个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作者简介唐永金(1958- ),男,四川射洪人,教授,从事农业创新推广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16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2007年和2012年中央两度发出1号文件发展现代农业。许多学者对如向发展和经营现代农业进行了理论探索和总结,并进行了试验和实践。但是,在管理层面上,系统归纳总结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仍少见报道。笔者拟从生产、经营与管理三个方面对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归纳,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一般认为,经营是引导一个组织趋向某一既定目标的活动,含有筹划、谋划、计划、规划、组织、治理、管理等含义,经营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人事活动、安全活动和管理活动。按此,现代农业经营包括了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但实践中,生产偏重于如何生产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营偏重于如何将这些产品变成商品以获取最大利润;经营侧重动态性谋划发展,而管理侧重正常合理地运转。实际上,无论是在生产中还是经营中均离不开管理。因此,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关系如图1所示。

在图1中,现代农业生产应坚持生态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现代农业经营应坚持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应坚持科学化和信息化。图1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关系2现代农业“5化”生产

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现代农业应该坚持“5化”生产,即生态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态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标准化是农产品优质安全的保障,专业化是提高资源效率的关键,集约化是保证农业高产的措施,规模化是提高农业效益的方式。

2.1生态化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生产生态化。现代农业生产生态化,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做到:资源节约可持续,环境友好无污染,土壤肥力不下降,循环利用废物少。

2.1.1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蓝色农业,节水农业;减少建设占用耕地,建设占用耕地的耕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合理开发利用非耕地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2.1.2环境友好无污染。严格工业排放标准,防治大江大河污染,杜绝污染水源灌溉农田。整治乡村工业污染,避免乡村工业废水、废渣、废气进入农田,加快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科学处理畜禽粪便,减少农田养殖污染。推广配方施肥、测土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化肥污染。加强病虫杂草的物理(如太阳能杀虫灯)、生物(如微生物农药、以虫治虫、鸡鸭治虫)和农艺防治,开发和利用低毒高效无残留农药,提高化学农药的防治效率,减少化学农药污染。加强农用残膜回收和集中处理,发展和推广可降解地膜。因地制宜地发展自然农业和有机农业。

2.1.3土壤肥力不下降。①减少农田非目标产品输出。实行秸秆、糠壳、饼渣等就地腐熟成有机肥还田,或粉碎还田。②肥料有机化。国家应支持研究乡村有机肥就地堆制生产方法,制定有机肥堆制规范,资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己堆制生产和使用有机肥。畜禽粪便应全部制作有机肥或通过沼气肥施入农田。③实行间套轮作制度。建立适合不同生态区域的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模式,在过渡耕种地区实行耕地隔年休闲制度,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提高土壤的自我恢复能力。④推广作物-绿肥复种轮作,减少化肥使用。

2.1.4循环利用废物少。发展循环农业,发展植物—动物—微生物多级利用物质和能量的生产链,支持和资助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企业农场发展沼气池,形成以沼气池为中心的循环农业。

2.2标准化现代农业的标志是生产标准化。现代农业进行标准化生产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一般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系列标准,还包括为农业服务的化工、水利、环保等标准。如果是外贸农产品,农业生产还应坚持国际标准或被出口国标准。

根据百度资料,农业标准化的内容有:

2.2.1农业基础标准。如在农业生产技术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符号、定义、计量、包装、运输、贮存、分析测试标准等。

2.2.2种子种苗标准。如分级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包装、运输、贮存、标志及检验方法等。

2.2.3产品标准。主要包括农林牧渔等产品品种、规格。质量分级、试验方法、包装、运输、贮存、农机具标准、农资标准以及农业用分析测试仪器标准等。

2.2.4方法标准。包括选育、栽培、饲养等技术操作规程、规范、试验设计、病虫害测报、农药使用、动植物检疫等方法或条例。

2.2.5环境保护标准。例如灌溉水质、水土保持、农药安全使用、绿化等方面的标准。

2.2.6卫生标准。主要包括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允许量的标准。

2.2.7农业工程和工程构件标准。如塑料大棚、种子库、沼气池、牧场、畜禽圈舍、鱼塘、温室等。

2.2.8管理标准。如标准分级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办法及各种审定办法等。

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化,就是根据国家、农业部、环保部和地方标准,要求产地无害化、生产规范化、产品规格化、食品绿色化。产地无害化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标准:农产品生产基本环境质量标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有机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规范化主要包括无公害、绿色、有机不同层次的技术规范。产品规格化主要是按大小、形状、质量、包装等分级,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食品绿色化主要是符合食用农产品优质和安全的标准体系,同时建立溯源系统。

2.3专业化

2.3.1专业化的意义。现代农业的效率在于生产专业化。专业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和标志,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特色经营的基础。根据百度资料,专业化生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各农业生产单位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方面所拥有的优势;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有利于节约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收入。

2.3.2专业化生产的表现。①区域专业化。一个生态区域主要种植和养殖产量高、品质好的1种或少数几种作物或动物,如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以及牛养殖区、猪养殖区。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县都应有主要作物和主要畜禽分布区域。②农场专业化。我国农垦农场、涉农企业农场、家庭农场都应该进行专业化生产。③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业化。每个专业大户、每个专业合作社,应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大做强,在产量、品质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2.4集约化现代农业的产量在于生产集约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就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资金、物质、能量、劳动和技术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一般称为集约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传统农业的集约生产主要表现在劳动集约,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现代农业的集约生产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物质和能量密集型的产物。具体表现在:①农田改造与建设。培肥地力,开展沃土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②农业科技投入。研究、推广、采用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的投入。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灌溉工程、机耕道路、温室、大棚、现代化养殖场等。④现代农业装备。农业精准化、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智能化等装备的投入。

2.5规模化现代农业的效益在于生产规模化。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可以提高农机、仓储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成本;可以减少田埂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劳力、土地和资源成本;可以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增产增收中的作用。因此,规模化生产是一种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农业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适度规模,到底多大规模为适度,这既要考虑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能力,还要考虑自然生态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我国北方和南方、平原和丘陵山区,不同地方的适度规模就应不同,我国现阶段,重点扶持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面积10~15倍的生产规模。再如重庆某县养肉牛,企业农场一般不超过1.5万头,多了疾病难控制,粪便难处理;家庭农场一般20~50头的效益比较好。

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企业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部门颁布了现阶段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规模要求。①专业大户是种植一季主要作物面积在2 hm2以上的农户。②家庭农场是从事粮食作物承包期在5年以上的土地经营面积达3.33 hm2(一年两熟制地区)或6.67 hm2(一年一熟制地区)以上;蔬菜种植3.33 hm2以上,果园面积6.67 hm2以上,茶园面积3.33 hm2以上,食用菌生产30万袋以上,生猪出栏500头以上,水产养殖6.67 hm2以上,牛100头,羊300只,家禽类10 000只以上,以及特种养殖参照以上标准的70%计算的大型农户。③企业农场一般是一些农业产业化企业自己经营的农场。目前,许多涉农企业为了保证企业原料供应,保证企业品种需要和质量要求,尤其是生产高档无污染农产品,纷纷进军农业生产,开办农场。其生产规模多大于家庭农场。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规模一般大于家庭农场。

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服务社会化的发展。例如四川安县龙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013年通过“半托”、“全托”、“单项委托”等模式,承包土地173.33 hm2,同农户签订合同完全农机服务1 000余亩,单项农机服务200 hm2。

3现代农业“5化”经营

3.1市场化现代农业的特征是市场化经营。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农业产品绝大部分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使用价值。因此现代农业经营首先应该是市场化经营。农业市场化是指农业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配置为主,让价值规律在农业的产供销等环节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过程。①农业经营者必须具备市场观念,按市场规律进行农业经营活动。②政府各项农业政策要有利于农业经营者的市场化经营。③政府应为农业经营者创造有利于市场经营的各种硬件环境。④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督管理。⑤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农业经营者市场化经营的配套服务工作。

3.2企业化现代农业的运行是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是指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等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企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者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经营者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以盈利为根本目的,生产是为了销售,经营是为获得利润。经营者主体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政府对农业经营者管理应遵循价值规律,采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加以调控。

3.3产业化现代农业的目标是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者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形成生产(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使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第二产业(加工)和第三产业(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农业产品因加工而升值,因销售而获取更多的利润。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发展的的主要形式,也是现代农业的目标。

3.4特色化 现代农业的价值在于特色化经营。特色农业就是利用当地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开发、生产和经营具有品质优、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绿色或无公害特点的特殊农业类型。特色农业一定要突出特色,可以突出历史特色,发展传统产品;可以突出环境特色,发展绿色产品;可以突出物种资源特色,发展珍、野、稀、名、特产品;可以突出气候特色,发展土特产品;可以突出草原特色,发展草牧产品;可以突出民族特色,发展民族产品。我国提出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是特色农业的扩大和发展;进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有利于保护各地的特色农产品。

特色化经营就是每个农业经营主体在产品上有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产品种类或质量上与众不同;在商品规格上有特色,适应特定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在市场定位上与众不同;在经营模式上有特色,充分体现消费者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在生产经营服务上与众不同。总之,现代农业的特色化经营,不仅体现在经营产品的特色上,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服务方式等各方面均要体现自身特色。

2.5品牌化现代农业的发展依靠品牌化经营。品牌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品牌名称是品牌中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部分,如“伊利”牛奶;品牌标志是品牌中可以被认出、易于记忆和识别的图案、符号或特殊颜色。品牌具有企业专有性和企业产品标识性的特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来说,品牌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消费者来说品牌有助于选购商品,维护消费者利益。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招牌,是声誉、信任度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品牌营销观念是一种在经营中重视品牌建设、树立企业声誉和形象的市场观念。

现代农业品牌化经营,就是农业经营主体既要重视注意企业和产品商标的建设与维护,又要重视企业和产品信誉的建设与维护,争取从产品无名到产品有名、从产品有名到地区知名、从地区知名到省内著名、从省内著名到国内驰名。目前,全国、省、市、县都非常重视培育和发展品牌农业,每年或每几年评选或命名一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示范单位(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和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认定知名、著名、驰名农产品商标,这些活动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品牌化经营的发展。

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4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4.1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现代农业技术来推进,如新型农资技术、新型农艺技术、新型养殖技术、农用高新技术等,推动现代农业生产不断跨越新台阶。现代农业经营需要科学经营模式来发展,如产业化经营、家庭农场式经营、企业农场式经营、农民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推动我国农业经营方式不断转型升级。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一切管理活动,都需要科学思维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完成。

4.2现代农业的纽带是信息化信息技术可以用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如设施农业的自动化管理、农业生产的可视化监测、农业机械操作的精准导航、农业生产的卫星遥感监测、农业生产专家系统、农产品追踪查询、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业经营智能化管理等等。信息化是一条纽带,将市场信息、经营决策、生产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最大潜能。

农业生产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存货是一种灵活度较高的流动资产,是保障公司长期经营和生产的重要资源。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公司都会有一定的存货储备。公司需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系统的论证来最终确定最优库存量和库存结构。存货过多会导致库存积压,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库存持有成本较高;存货过少又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造成库存不足,无法在合同期内及时供货。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存货管理体系对于公司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种子公司存货的特点,分析了种子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种子公司  存货管理

1 种子公司存货管理概述

1.1 种子公司存货管理范围

种子企业以销售种子为主营业务,其存货主要是各类农作物的种子。种子居于农业生产链条的源头,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种子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其具有特定的地域适应性和季节性,种子的生产和农作物的播种是不一致的,这就造成种子企业具有产销不同期的特点,由于生产先于销售,因此种子的适量储备不可避免。

1.2 种子公司存货管理特点

(1)种子产销不同期。由于种子的生产季节在销售之前,需要提前一个生产周期进行种植。因此种子公司在制定当年度生产制种计划时,一般都是根据以前年度实际销售情况,结合本年度的经营计划和现有品种结构、市场定位、营销政策等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当年的制种区域、制种商和种植面积,但经营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执行性会直接决定种子库存是否出现积压或不足的情形。

(2)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的影响十分明显,种子生产较其他农业生产更易受到异常气温、台风、旱情、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若公司种子生产基地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异常高(低)温或重大病虫害等,将直接影响当年度所收获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种子生产出现丰产、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都会对当年度的种子库存计划产生较大变化,进而对公司经营计划的顺利执行造成影响。

(3)贮藏要求较高。种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具有生命力,农作物种子从收获到播种一般都要经过一定的贮藏阶段。在贮藏过程中,只要根据需要创造最合理的贮藏条件或采取适当措施,就能控制种子的生理状态,科学的贮藏方法还可以延长种子寿命。例如水稻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采用低温干燥、密闭贮藏室(进入达标的冷库贮藏)是增加贮藏稳定性最根本的方法。

种子对于仓储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需要进行封闭仓储,还要防范虫、鼠等危害,越夏储存的种子还需进入冷库予以低温储藏,均衡控制温湿度,定期对储存的种子进行检测,以保证种子仓储安全和种子质量。由于跨年度销售导致种子公司在每年年终时库存种子金额较高,若在次年市場行情发生较大波动、价格下跌,或在种子仓储过程中因保管不善导致种子质量下降等,可能会导致出现库存种子贬值的问题,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 种子公司存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销售计划与市场脱节

由于种子具有产销不同期、每年仅周转1~2次等特性,所以在很多种子公司中,管理者只能根据销售计划而不是依靠销售订单来制定生产计划。同时由于种子公司相对很多其他工业、高科技企业来说,管理方式相对比较传统和落后,其在制定销售计划时将过多的关注点放在了以前年度实际销售数据和所拥有的种子的品种特性上,而对于目前市场的实际需求、未来的市场走向、竞争对手的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关注度不够。

一个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是需要所有部门、所有岗位共同协作的。制定生产计划并不仅仅是生产制种部门的工作,而是首先应通过公司经营战略细分出的经营目标制定出经营计划,继而配套制定出生产计划、资金计划、库存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等一套详细计划和目标。在此过程中,如仅仅在公司内部讨论或由某些部门独立制定,而对于市场没有去进行详细的考察,未结合市场和企业的实际进行综合考虑,那整个计划就不具有可执行性,不能转换为公司的经营成果。

2.2 重实物管理,轻价值管理

传统理念中一般对存货管理的认识,就是定期对库存种子数量进行盘点,由仓储部门与财务部进行账面核对,但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对于存货的价值管理。存货管理不仅仅是对于存货的实际库存品种和数量的核对,还应该包括对仓储部门的保管过程、仓库的贮存条件、库存种子质量的检查,同时还要对存货的价值进行梳理,结合质量情况和市场销售,预计考虑库存种子是否存在滞销或贬值的情形。

若是没有意识到日常存货管理中价值管理的重要性,在管理过程中工作重心就会出现偏差,导致公司出现普遍注重存货的购、销、存的管理和实物保全,对存货的价值管理及质量管理不够重视的问题。

2.3 存货管理内控制度欠缺

目前全国种子公司近5000多家,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型规模,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小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公司管理者在开展日常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销售方面,对存货管理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与存货管理有关的预算、考核、监督等方面的制度不完善;生产、采购、销售、仓储等业务相关部门责任心不够;互相之间沟通不畅等。具体可能会表现在:(1)生产/采购与销售脱节,生产/采购部门不能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生产计划执行,未能准确掌握对于企业现有库存种子的数量、品种结构、库龄、质量等详细情况,最终导致当年新入库的种子不能满足销售需求或远超过销售计划造成库存积压。(2)日常出库时记录不及时、记录信息不全面,对于存货的批号、产地、质量等信息未进行详细记录,导致公司相关部门不能实时掌握库存种子的精确状况,在集中、大量加工包装期间,急需使用的种子无法准确定位,不能及时领用出库,结果造成部分种子错过了销售期,成为过期、毫无价值的闲置物资,甚至可能会由于内控的缺失导致产生内部舞弊贪污情况,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4 信息化手段落后,管理粗放

传统的存货管理主要是针对库存货物在收、发、存过程中的单据和实物流转方面的管理,各部门也仅仅关注于自身业务范畴,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其他部门的信息和需求,也很难做到存货需求与库存数据的实时共享,因此,无法从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寻求降低库存、减少缺货的方式。这种情况下,为了不影响销售降低存货短缺造成的风险,企业通常会采用多采购/生产的方式以增加库存,最终导致库存积压,使无效库存占用流动资金。

3 加强种子公司存货管理的建议

综合考虑种子公司管理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现就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加强存货管理。

3.1 健全存货内控制度,加强流程管理,与绩效考核关联

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各项内控制度也应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促进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保证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发展速度相匹配。

种子公司的存货管理应贯穿于公司经营的全过程,涉及销售、加工、保管、质量检验、采购等流程,因此除了对库存进行实物管理之外,还需要对存货的质量、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精准掌控。由于不同种农作物的种子、同一农作物不同品种种子的经营周期、生命周期、周转频率以及对于各家公司开展经营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深入了解种子类别和具体数据后,开展有效的分类管理。生产、仓库、销售、采购、财务、人力、内审等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应做到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有侧重点的制定存货管理计划,规划出企业的重点存货,科学制定种子存销比,提升存货的管理能力,尽量减少无效资金占用,提高存货周转速度,实现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3.2 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供应链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虽然种业公司相对比较落后传统,但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展业务、进行内部管理势在必行。首先应利用ERP系统,采用无纸化管理,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所有相关部门和业务人员应通过登录同一平台录入、获取信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唯一,避免部门间手工传递信息的时间滞后和内容错误等问题。待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可采用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的实时获取度。向上游可延伸到制种商处,以实时获取种子的收获数量和质量情况,减少不合格种子的入库退库的运输成本。若需要利用供应商的库容和加工设备,更可以通过网上发出加工、发货指令,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向下游延伸到经销商处,可以实时获取客户的采购需求,及时包装发货,节约成本。对于非种子类的其他存货,供应链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水平,使其既能满足经营需要,又不会造成积压,从而有效降低存货持有成本。随着公司规模增加,业务向下游延伸至产业链终端,可利用互联网手段对供应链各环节、交易对手进行整合,既可降低供应链内各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并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企业信用。

3.3 降低存货风险,确保存货适量

公司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经营管理风险意识,对存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具有充分的认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首先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于存货管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并确定公司的风险承受水平,其次为了有效地帮助公司抵御存货管理风险,需要从公司组织架构设置和内部控制建设着手,科学设立内部组织结构,规范各项业务流程,完善内控制度,组建一支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化管理团队,明确各职能部门、各工作岗位职能,权责到位、考核到位。企业需要自上而下,全员参与,应运用现代化的措施在企业中施行风险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存貨风险。

4 结语

公司的存货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资金运转顺畅程度及方向,企业只有采用合理高效的存货管理手段,才能降低资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企业应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存货管理制度,并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从而解决企业在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存货管理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李元宝.种子公司存货管理的调查分析[J].南方农业,2019(02).

郝艳红.关于提升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一些思考[J].金融经济,2019(18).

农业生产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对于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无论是作业质量还是生产效率,农业机械都远远超过传统的手工生产。因此,有必要加强推广、应用农业机械,以促进农业发展。本文对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机械;生产效率;机械自动化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伴随着农业机械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农业机械活动量和保有量不断上升。农业机械化是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机械自动化时代,将其应用到农业当中,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目前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信息自动化。借助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平台,使农业生产数据共享化。并通过建立信息处理数据库来管理产品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其次,是生产自动化。再次,机械设备的自动化,也就是机械设备可以自动控制,帮助工人执行农业事物,并且可以自行检测。最后,是物流自动化,在自动化物流环节,借助运输的自动化性能,为机械制造提供便捷,同时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1]。

2.自动控制在农机生产的应用

近年来,自动化技术与传统机械技术的结合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认可,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定位技术等优化农业机械的控制过程,能够显著提高农机产品的性能,帮助农机产品向自动控制方向转变。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当中、拖拉机、播种机、植保机等传统农机具广泛应用了多种自动化技术,例如对于播种过程的检测、对于拖拉机行驶位置的定位、对于植保无人机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施药等。如今很多农机装备作业符和国家政策要求,能够获得一定的作业补贴,为保证相关补贴发放的合理性,相关的农机装备了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做到对农机具的精准定位和产量预估。

3.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

3.1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农村地区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农业发展水平受到当地气候、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平衡现象,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呈现同样的规律。在一些经济、科技较为发达的地区,农业可利用资源不足;而一些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又因为经济、科技较为落后等原因导致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不足。这种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机械化生产效率的提高[2]。

3.2农业机械操作不当

农民的农业机械操作技术落后也是阻碍农业机械生产效率提升的一大因素。由于农民群众整体上受教育程度较低,没有全面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等,因操作不当或者不熟练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例如,拖拉机转向、制动时稳定性不足导致出现运输安全事故;一些农民群众安全意识不足,使用拖拉机载人等。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及培训,农业机械生产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生产效率自然难以得到提升。

4.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

4.1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

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发展,要想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采用自动化控制模式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播种机预先输入产量数据便可设置好行驶速度,可以在兼顾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浪费;谷物干燥机可以预先设定好温度,实现自动调节温度,温度过高时会自动断电;计算机视觉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农业机械生产中,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及视觉处理技术,采用机器人来监管农作物生长状况,也可以实现机器人自动采摘农作物的功能[3]。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国外已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及应用,我国要想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发展是一条必经之路。

4.2农业中物联网与机械化的协作发展

在如今的机械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再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农机发展更加倾向于无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物联网技术保证了实时掌握田间信息,使农业生产更加倾向于精细化、科学化以及智能化。因每年的生产要求以及环境等变化,经常导致农机具在数量上配备不精准,导致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的则会造成延误农时等后果。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可对农机进行信息跟踪,准确记录农机工作的具体位置,通过对所有农机的工作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各区域农机工作状态,及时增减农机数量。从而达到准确快速调动,发挥农机系统的最大效果。并且通过电子标签,可实时跟踪农机工作状态、强度,对其定期保养,从而延长农机使用寿命。

4.3提升農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组建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主业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引导、促进农业生产者共同使用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率和作业效益。创新农机服务方法,完善承包、订单等服务方式。旋耕起垄机、旋耕起垄铺管覆膜机、施肥旋耕起垄铺管覆膜播种机、旋耕起垄覆膜移栽一体机、膜上直播机等农机设备大量运用于田间,减轻人员劳动强度,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4.4加强农业生产自动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为更好地促进机械自动化在农业中的应用,需要建设相应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因此,我们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抓住机遇,努力完成一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推动农业生产自动化进程。其次,政府应该投入充足的资金,为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进入和离开田地修理铺设机耕道路,真正实现农业使用车辆,方便进出。再次,为解决农民对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损坏问题,可以建立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服务站,使农民在操作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结束语:

随着控制器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向自动化转变在技术方面变得更为简单,但自动控制技术能否合理的应用到农机装备上,需要科学的程序设计与合理的技术途径作保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动化农机将会广泛引用于农业生产当中,并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桐彬,朱英明,王毅.土地集约、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效率[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01):54-65.

[2] 张春梅,王晨.财政补贴与绿色农业生产效率相关性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20(02):79-87.

[3] 王元杰.浅析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作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0(02):39.

上一篇:农业调查论文下一篇:农业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