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工作思路范文

2023-06-22

内部审计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摘 要: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是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审计要求,电算化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对传统手工审计工作造成了冲击。如何适应新形势,保证审计方式、方法的科学合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审计工作的实效性,迫切要求现有的审计工作进行相应的改变、补充和完善,必须建立和完善电算化审计的方法和程序,搞好电算化审计工作已成为当前审计工作的中心。

关键词:电算化审计 审计软件 内部控制 影响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深度和广度上扩展了会计数据。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根据这些影响研究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切实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记账条件下,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以及各种账簿和编制的会计报表都是以纸张的形式进行存储,审计的线索即为纸质的账簿资料,每笔交易都有一个完整的审计线索,审计人员通过调阅这些纸面信息,加上自己的经验判断,来获取审计信息,检查会计信息是否公允、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政策是否一贯,财务收支是否合法。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完成,会计人员只需录入原始数据,就能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总分类账、明细账,会计信息集中存储在磁性介质上,只留下肉眼看不见的线索。传统的审计线索中断消失,审计中即使发现可疑之处,对其进行追查也比较困难。对于长期进行手工审计的人员来说,过去那种习惯应用的审计方法,已不能适应现有的审计工作的要求。虽然他们对审计方法的思路非常熟悉,但针对财务软件所提供的复杂的核算功能,多种软件不同的操作界面,他们却无从下手,面对这种情况自然会影响到他们寻找漏洞、揭露矛盾、查错防弊获取证据等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财务软件的高效性、复杂性对审计方法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带来高效率,原来手工条件下对凭证的审核、记账、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工作需要很多天才能完成,而且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不是很高。实行电算化工作以后,会计电算化下数据处理环节减少,并且由计算机程序自动集中处理,这些工作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全面完成,工作效率之快,准确性之高是原来不可想象的。在这种记账条件下,一方面,如果继续采用手工审计的方法,由于其在操作技术上存在局限性,效率不高,越来越难以胜任国家提出的审计工作应准确、时效、全面的各项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尤其是许多会计软件有取消出纳签字、取消审核、反记账和反结账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对会计资料进行无痕修改,会计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账簿进行大幅调整,而且可以不留痕迹。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序被人非法篡改,嵌入非法程序,使得计算机只会按照给定的程序处理会计事项,造成资产的不明流失。所有这些都加大了审计的难度。所以,如何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审计工作的时效性,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进行审计,已成为审计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由于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审计的对象不再是手工处理的会计资料,而是变成了会计电算化系统,一方面,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是否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其次,使用会计软件程序质量是否满足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软件程序是否具备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最后,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根据以上分析,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

1.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系统有一般控制系统和应用控制系统构成。一般控制系统是对系统环境方面的控制;应用控制系统是指针对具体的应用系统的功能而设置的各种控制措施。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可以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2.应用程序的审计。应用程序的审计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审计中比较困难复杂的任务。对应用程序的审计,可以对程序直接进行审查,借助于流程图,用标准的符号和图形等反映处理的逻辑,也可以通过数据进行间接测试。

3.数据文件审计。对数据文件的审计,可以将文件的数据打印出来检查,也可以在计算机内直接进行审查,同时采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审计,降低审计风险。

4.系统审计。系统审计是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进行的审计,它是一种事前审计。系统开发升级实际上是审计人员参与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调试。审计人员可以借此学习系统的结构原理并对系统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性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的影响

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处理的信息系统更为复杂,技术性要求较高,使得审计内容和范围也更为广泛和复杂。传统手工审计下,从事审计工作的多是掌握丰富会计知识与审计方法的专业人员,但面对会计电算化,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表述能力,还要求其对电算化会计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对其输入输出的控制、数据处理的过程以及有可能发生的舞弊情况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目前,在我国审计工作中,由于电算化审计理论和实践工作相对滞后,复合型人才匮乏,审计人员对以磁性介质存放的账表数据不适应,难以开展有效的电算化审计。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三、会计电算化下审计标准和准则有待完善

传统的审计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审计标准和准则。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审计对象和审计线索发生了变化,审计的技术和手段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应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

四、在动态的会计电算化中进行审计取证比较难

会计电算化的优点是对数据能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某些企业每天都要进行成本和利润的结算,进行生产动态分析,因此系统必须一直处于运作状态,一旦停止工作,将会给被审计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审计人员一方面要完成审计任务,另一方面又不能终止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

五、搞好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新思路

(一)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培养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

由于电算化系统比手工系统更为复杂,使得审计内容和范围也更为广泛和复杂,电算化审计是综合了会计、审计和计算机的一门边缘学科。在会计电算化广泛应用的今天,对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加全面。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因此,审计工作能否满足现代信息时代的要求,审计方式是否采用现代技术,审计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其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

1.注重对高校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中,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开设已普及化,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电算化人才。但是,由于人们对电算化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和应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工作还没有广泛开展。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培养问题,我国高等院校应逐步开设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控制用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相关的课程,加强计算机审计配套课程的教育。同时适当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西方审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专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输送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使高等学校审计专业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摇篮。

2.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利用高等院校进行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对于处于审计工作岗位中的审计人员来说,应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方式,着重培训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及计算机审计技术等方面,使他们能胜任审计工作;购买必要的审计软件,对复杂的财务软件的审计聘请计算机专家进行辅导,采用这几种培训方式也是解决审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3.要让计算机技术人员学习会计和审计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开发的电算化审计软件更科学更有效。

(二)加快审计软件的开发

目前我国审计工作绝大多数还是手工审计,实施电算化审计的也只是停留在“使用计算机审计”的阶段,严格的说我国还没有较好的与电算化会计软件相配套的审计软件。审计软件是计算机审计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没有良好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就很难开展实际的自动化审计工作。审计软件的功能应具有针对会计程序本身合法性、正确性的审查功能;具有对机内会计数据文件的一致性、正确性的检查功能;具有验证会计报表的可信程度及会计软件内部控制措施的可靠性功能;具有审查审计报告、审计文书编制整理功能等,进而解决审计电算化之后的实际问题,做到审计技术与会计电算化同步发展。利用计算机快速分类、检索功能、存储能力编制审计程序,可以进行大量的审计比较、抽样及核对工作,收集审计证据,减轻审计人员工作强度;事先用计算机涉及测试案例后,用于测试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程序和数据文件,能够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存储有关法规条例、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等,随时调用,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利用计算机对审计资料进行汇总,编制打印各种统计表、审计文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当务之急是开发审计软件,根据不同的信息化系统,研制适合不同计算机平台和运行环境的电算化审计软件,尤其是数据库的建立,这样才能从中采集审计所需的原始数据,提高电算化审计的工作效率,延长电算化审计软件的生命周期。现有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没有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或对数据结构不开放,国家应要求会计软件在开发时预留审计的数据接口,各数据库之间按审计的要求设定关联关系,使会计系统的数据能够快速通过接口进入审计系统,有效解决电算化审计系统中输入瓶颈问题,保证审计人员能追踪到审计线索。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应加大对审计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同时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开发或独立开发审计软件。加强国际交流,引进计算机审计软件技术,缩短计算机在审计应用中的差距。

(三)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理论研究,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传统的审计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审计标准和准则。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审计对象和审计线索发生了变化,审计的技术和手段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标准和准则已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的需要,新的标准和准则急需建立。要不断总结现有的电算化审计经验,特别是要加强对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计线索、审计技术的研究,而且要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出一部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计算机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方面做出规范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并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保证我国的审计工作与国际审计工作协调一致。

(四)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

在过去的手工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往往更多重视的是事后审计,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开展,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的真实可靠性,审计工作应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

1.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事前审计。在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前,首先应对单位采用的会计系统软件的适用性进行审计,软件中提供的各项核算和管理功能是否满足单位对会计信息提供的要求。对于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人员应参加信息系统建设和评审验收,针对审计可视线索自然消失的趋势,强调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中,设置审计控制点,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有关审计所需线索。通过事前审计,保证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的合法安全可靠,在整个系统评价过程中,特别应注意的一点是可审计性。

2.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于会计工作以后,要保证计算出的会计数据准确无误,应该重视对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数据处理程序、自动转账公式的设置和会计报表公式的定义进行事中审计,防止核算单位恶意篡改系统程序。当然也要做好会计电算化过程的事后审计,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算结果与软件提供的核算功能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五)结合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情况,调整审计方法

会计电算化使会计工作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及时性。也正是由于电算化会计这一高效性,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挑战。由于利用会计软件更正账簿数据可以做到不留痕迹,会计人员可在审计前对数据进行随意更改,所以审计部门应调整常规下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审计的工具可采用审计软件和借助一些辅助审计软件,审计的方法也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审计前,可不用预先通知审计时间、目的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有效防止人为调账、账外账的现象发生。

(六)加强审计风险的控制

首先,测试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控制风险。防范控制风险减少了原始凭证的形成、授权数据输入程序与数据库的修改、输出信息的使用和分配等出现错误或人为侵害的可能性。其次,对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为基础的抽样审计,使审计目标从纠错查弊发展到防错查弊、公正与协调,降低审计信息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雪.信息时代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2] 王丽.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 刘蓉.超越会计的计算机审计.广西财税,2008(1)

[4] 侯明花.浅谈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科教文汇,2009(4)

[5] 赵明.论会计电算化.商业经济,2008(4)

[6] 蔡梦筠.论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几个问题.当代经济,2007(6)

[7] 刘全贵,杨敏.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山东机械,2011(6)

(作者单位: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13)(责编:陈博元)

内部审计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1.“三集五大”体系下审计工作的适应性问题

三集指的是公司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资的集约化管理。五大是指在建设中的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随着“三集五大”体系的不断深入推进, 对审计工作提出更多的新要求。

熟悉公司新结构、新机制。与人力资源部进行信息沟通, 弄清“三集五大”体制下公司新机构的结构变化, 各机构的职责权限和工作范围, 机构间的行政关系和业务联系等。

研究责任审计的适应性。结合公司机构新设置情况, 研究公司责任审计的新对象、新范围和新重点。强化专业化管理的业务流审计意识。公司实行扁平化、专业化管理后, 流程化审计将进一步跟进和完善, 以切实履行审计职责, 全面推进内部审计和重点业务领域的监控。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 推进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 加快推进审计资源集约化、工作标准化、手段信息化。

2.“三集五大”体系下审计工作职责

“三集五大”监察审计工作组负责“五大”体系建设机构设置、人员调配、资产划转、资金使用等监督工作;负责新机构内控制度、开办费等管理费用列支、预算调整与执行、资产权属变更、物资管理及库存与生产需求匹配程度等事项的审计工作。

“三集五大”监察审计工作组将根据公司“五大”体系建设的进程和需求, 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分为工作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落实整改阶段、效能评估阶段和持续提升阶段五个阶段, 适时组织相应的督察组或审计组, 制定具体监督、审计工作方案, 并及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就地监督检查等。

“三集五大”监察审计工作组不断健全监察审计组织体系, 促进监督保障顺利实施;逐步深化协同监督工作机制, 构建立体监督网络;努力开展专项监督审计检查, 强化整改落实;持续加大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排查工作力度和纪检监察信访案件查办力度。

3.“三集五大”体系下审计工作开展的应对措施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审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需根据当前审计管理现状, 通过整合基层审计业务和审计人员, 破解基层单位审计资源长期不足, 审计职能弱化、不到位的问题, 从而有效提升内部审计功能。

3.1 适时调整审计资源, 强化公司集约审计功能

基层企业审计人员少, 力量弱, 无法满足实施项目审计的基本条件, 成为制约基层乃至公司整体审计发展的瓶颈。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 撤销原有基层单位审计职能, 整合基层审计业务和审计人员成立审计中心。通过重组基层单位审计组织机构, 合理配置审计人员专业结构, 扩大对基层单位的审计覆盖面, 破解基层单位审计资源长期不足, 审计职能弱化、不到位的问题, 公司审计功能随着审计中心的成立而得以全面优化和提升, 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参与项目审计实现以审代培等一系列培训方式, 激发和调动每位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拓展审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3.2 成立“上审下”的审计中心, 实现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得到发挥

以往“同级审”由于审计力量薄弱, 不能满足基本的审计需求, 审计人员往往充当配合的角色参与到经营活动中, 独立性无法保证, 审计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审计中心成立后, 可以有效规避此类问题的发生。

3.3 科学建章立制,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公司审计功能提供制度保障

以公司“三集五大”制度标准建设为契机, 审计中心与省公司审计部制度标准建设实现同步开展、一体化管理, 建立涵盖新的审计管理职能和工作流程的审计制度标准体系, 实现横向协调, 纵向贯通。针对审计新模式下公司所属各单位无内审职能现状, 为建立高效、畅通的审计工作沟通联系机制, 制定公司《审计工作联络制度》, 建立和明确各基层单位审计联络人及分管负责人及其职责。新的审计沟通联系网络将为进一步加强审计部门与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的工作联系, 提升公司审计监督与服务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论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审计部制定的审计工作计划安排, 理清工作思路, 扎实开展审计工作, 大力推进审计工作创新, 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既要当好经济卫士, 又要当好保健医生, 在查错纠弊、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以及促进内部控制有效高效运行方面发挥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以此促进公司依法经营、规范管理, 并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而保障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成后, 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职工队伍结构大幅调整, 组织形式、各种利益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新挑战。本文将从审计组织角度浅谈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 并结合基层供电企业实际工作情况, 探讨审计工作开展的新路, 以发展的眼光和思路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三集五大,审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盛巧玲.ERP财务系统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8)

内部审计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一、企业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企业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 有利于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目标。企业科学管理是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 在财务内控的作用下, 能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科学管理, 实际是指利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思想, 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进行强化和规范, 实现企业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企业通过相应的财务内控体系, 强化了其内部管理, 并提高了管控能力和经营水平, 进而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企业开展财务内控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 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建立财务内控体系, 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实现了成本、管理、技术和安全的统一和融合, 可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企业在财务内控的作用下, 在市场环境和行业中树立了现代企业的良好形象, 有利于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

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 财务部门起到了主导和关键作用。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 需要以财务部门为主, 其他部门共同协作, 只有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工作, 才能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但就目前来看, 部分企业的财务内控体系仍待完善, 使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部分财务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同时, 由于财务内控体系的不完善, 导致财务问题频频发生, 影响资金的有效周转, 投资、融资进度, 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有效性和经营效率, 久而久之, 必然会引发财务危机, 威胁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二) 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企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财务内控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需要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来推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拥有全面的财务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 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与道德修养, 能够遵守和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但如今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无法达到这些要求, 其认为自身工作已经稳定, 就不去进行更深层知识的学习。另外如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均实现了有效的应用, 将其应用于企业财务内控工作中, 有利于提高财务内控的工作效率。但部分财务人员认为仅凭自己的经验即可完成相应的工作, 不能及时落实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 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阻碍了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进程。

(三) 预算模式不合理

预算管理是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强有力的工具。目前, 用得较多的预算模式包括资本支出预算、销售为主预算、成本控制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和目标利润预算。事实上, 不同时期, 企业预算管理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采用的预算模式也会发生变化。以企业初创期为例, 初创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市场调研、研发投入等, 这时应该以资本支出预算为主。到了市场成熟期, 预算重点可能就要转移到销售预算、成本控制预算等。这样就要求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设计出适合自己的预算管理模式, 突出不同时期管理的重点。但在预算管理方面能做到这些的企业并不多, 很多企业预算目标、预算模式多年都是一成不变, 并不会随着企业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动态管理。

三、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 加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建设

要想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首先应增强企业领导与员工的财务内控管理意识, 提高其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从而不断完善财务内控体系。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 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切实提高企业的内控管理能力, 同时还能起到规范管理流程的作用, 为企业内控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 企业需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分析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要点, 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和监督方案, 以制度的形式对财务内控的管理要求进行固化, 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 要求其按照规定标准开展财务内控工作, 并实现对财务信息管理过程的监督。此外, 还需制定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 并以此为切入点, 从不同管理角度对财务内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对比和分析, 保证财务内控体制建设的可行性, 并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发挥企业财务内控机制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 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实际实施者, 其是否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风险意识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开展。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提升其专业技能, 让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操守, 严格按照财务内控制度中的具体要求来完成工作任务, 保证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 进而有利于财务目标的尽快实现。企业可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来企业讲座, 向财务管理人员传授经验;也可定期前往取得良好财务内部控制成果的企业进行学习, 积极学习其控制方法和技术;还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 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核, 对于长期不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予以调职或辞退;此外还可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 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 选择合理的预算模式, 做好财务预算工作

如前所述, 如今可供选择的预算管理模式有多种, 且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都有各自适用的环境,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自身的预算管理模式。一般说来, 企业在产品开发投产期, 面临着极大的经营风险, 一方面固定资产、研发等方面的投入, 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出, 另一方面因为新产品销量的不确定性, 导致现金流入不确定, 这个阶段企业采用资本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合适的。到了市场增长期, 企业产品逐渐被市场接受, 这时抢占市场占有率, 提高产品销量是企业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此时选择以销售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比较恰当。此外, 一般认为, 市场成熟期, 选择以成本控制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而市场衰退期, 选择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不过, 各种预算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并无绝对的界限、泾渭分明, 往往需要结合运用。

具体操作层面, 企业选择了恰当的预算模式后, 要认真组织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 企业要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 以金额和数量的形式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财务、投资、经营等活动的具体计划进行反映, 并根据财务目标对企业活动和各项资源进行详细安排。以资金预算为例, 财务管理人员应站在全局角度综合考虑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 规划其资金使用额度, 并向具体的生产计划及时下达至各部门, 考核各部门的执行情况。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资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并对财务内控制度进行了有效补充。另外, 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还要对财务预算内控制度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做到有效处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 各企业必须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体系, 推动企业的稳步发展, 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在具体管理过程中, 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正确分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探求科学有效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策略, 加强企业财务内控机制建设, 做好财务预算工作, 同时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切实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与完善, 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会面临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 因此需要探寻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企业内部环境的角度, 对企业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并提出几点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旨在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和经济效益, 同时希望对以后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思路

参考文献

[1] 常国鹍.强化机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探讨[J].投资与合作, 2014 (4) .

[2] 尹洪刚.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19) .

内部审计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作用也越发的突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而言就有重要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正常、稳定、安全运营的保障性措施。当前, 市场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提高, 对于规范实施过程中, 部分企业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继续改进的。

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共同制定并发布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监控体系不完善

当前, 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 都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在对企业的控制和建设中存在巨大的不足, 会造成企业的机构不集中, 分层现象严重。另一方面, 企业的会计和预算管控往往与企业内部控制脱节, 造成控制效果不理想的结果。我国企业内部, 大部分企业都没有相应的监管体系, 造成企业监管不到位, 企业内部的监管手段很难发挥效果。

(二) 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 市场竞争越发严重, 这使得企业在运营中, 所要承担和面临的风险也加大提高, 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对风险有一定的预判和预估机制, 但是, 在我国现行经济体系中, 这种风险评估机制较为少见,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人管理办法落后, 专业技能不足, 对于风险评估往往缺乏有效识别。

(三) 内部环境问题严重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对于组织机构的设定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的选择、企业文化等。当前, 我国企业内部, 对于组织结构的框架设定, 往往是由领导人主观意识决定, 缺乏专业的指导。董事会对于单位的指导, 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以及企业内部缺乏凝聚力, 对于企业文化不重视, 造成企业人才的流失。

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改进思路

(一) 设立内部审计部门

审计部门能够强化内部监督, 监督会计资料, 促进会计资料的真实、有效和完整。同时审计部门能够对企业整体运营有清晰地监控, 让内部的运行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因此在企业内部设立审计部门, 不仅能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对资料的控制, 还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检查做到很好的准备。

(二) 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市场波动越大, 经济利益和风险就越大, 这个过程看似博弈, 是在对企业内部所有人的一种考验。企业在投资中, 对于风险的评估和把控, 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活动开展后, 所能取得的收益, 这在一定程度上, 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营。特别是全球化市场的介入, 对我国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如果内部风险控制不能健全, 很容易被金融的风暴吹倒。因此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制度, 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 才能保证企业的良好稳定发展。第一, 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 由专业的风险评估人才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的排查和实时的监控。第二,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确保在项目投资和开发中, 及早预判风险, 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 完善内部环境

首先要增强企业文化, 通过公益活动、团建活动, 让企业能够留住人才。其次发挥企业董事会作用, 让董事会能够对市场做出合理的分析, 给企业的发展给出合理的目标, 从而奠定企业的风险控制的基础。最后, 要加强组织框架的合理化, 利用现代金融管理办法, 对企业的框架做到优化, 使企业组织框架能够符合企业的发展, 实现运营的最优化。

(四) 加强企业预算控制

预算是企业对于自身经营和投资的一种预判行为, 能够帮助企业在风险控制范围内, 去拓展企业的业务, 增加企业运营资金链的稳定性。因此, 一方面要面对企业预算范围不断扩大, 正确地把企业所有的财务收支都能容纳进预算的范围。而另一方面, 要对预算实行责任制, 确保预算中各部门能够准确认真去核对和控制。

(五) 加大宣传和培训

一方面, 要加大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力度, 如通过线上线下媒体, 通过社区活动等展开宣传, 并开设实时的意见反馈信息, 帮助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 加大对领导干部的领导力的培训, 明确企业内部的责任关系,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让经济环节和内部控制能够到位、规范。

(六) 加强对于创业者的培训

创业者是企业成长和孵化的种子, 对于创业者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培训, 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体制, 又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发展和孕育中少走弯路。

五、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改善, 对企业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助推作用。着力加强企业内部监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建立合适的资金预算活动, 从而带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更好实施。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规范是对企业的一种规范, 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约束, 但是在其落实的过程中, 部分企业依旧存在严重的问题, 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规范没有进行很好的落实, 给企业发展和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通过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思路, 帮助企业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落实, 使得企业能够平稳、安全、高效的持续运营。

关键词:企业内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改进思路

参考文献

[1] 杜雪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中国总会计师, 2016 (1) .

[2] 刘丽梅.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 2011 (11) .

[3] 申希红.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投资与合作 (学术版) , 2014 (1) .

内部审计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依靠资源富镇。一是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企业行为。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强化企业特别是煤炭、砂石

料和水泥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公共意识、法纪意识,兼顾地方关系和群众利益,依法缴纳规费,主动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二是要强化服务企业的意识,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主动为企业搞好服务,提供方便,教育和引导群众增强大局意识、法律意识,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营造良好的企业周边环境。三是要严格控制资源开采行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要慎重招商,严格控制新开办煤炭、砂石料企业,有选择地招引水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企业,积极鼓励和支持新办农产品加工和种植、养殖示范企业。对于那些毫无环保意识、法纪意识、公德意识,只图个人发财的企业特别是资源开采企业,坚决谢绝,宁可让资源永远埋藏。

依靠流通活镇。一是要发展交通运输业。鼓励发展货运、客运,抓住北闸客运站点建设的机遇,建好客运站,规范客运车辆进站载客,严禁乱停乱放;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安全隐患,杜绝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二是要发展商贸物流产业。鼓励集镇居民经商,经营店铺,开办超市,开展送货上门服务,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性,繁荣北闸集贸市场,方便群众购物,促进农村消费增长。三是要发展劳务经济。要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增强劳动者技能,提高劳动者文明素质,同时提供好就业信息,搞好维权服务,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其他产业转移,促进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要积极招商引资,促成农副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落户我镇,带动我镇乃至全区优势农产品规模发展。

依靠科教兴镇。一是要打造教育名片,关注山区教育发展。要继续关心重视教育事业,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打造好以海坝、红路、北闸等小学为龙头的北闸小学教育名片,稳步推进北闸中学发展;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加大对山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山区办学条件,满足山区群众对教育的基本需求,努力提高山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二是要搞好试验示范,加大农业科技推广。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为群众提供科技服务上下功夫,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搞好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和技能,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三是要提高合作医疗的质量,加快发展卫生事业。要充分利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机遇和政策,全面整合农村卫生资源,提高合作医疗质量,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四是要继续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要认真总结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成败得失,继续保持沉稳扎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一放二扎”的措施不动摇,确保主要指标任务的完成,进一步提高台帐运转的水平,努力创建基本无多孩村,逐步把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推上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建设农业大镇。一是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更主要的是打破目前这种分散经营、各自为政、难以集中统一的模式。目前通过租赁、转让、承包等方式,已有极少数地方极少数地块实现了向大户、向能人的流转,必须坚决支持。二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靠天吃饭的模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土地产出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三是要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尽最大努力减少土地流失,因地制宜巩固粮食、烤烟、苹果生产,积极引导发展蔬菜、花卉和名特优新水果及其他特色种植。四是要加强疫病防治。搞好市场“两检”,推广科学养殖,搞好优良畜种育繁,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稳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五是要强化森林植被保护。加强护林防火工作,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建设工业强镇。一是要加强与工业企业的沟通交流。坚持支持企业发展不动摇,改善厂镇关系、厂群关系。要尽力服务支持好华新水泥(昭通)有限责任公司、三艾魔芋厂、建材集团,以及煤炭资源开采等企业,协调好企业用工、用地、用料等问题,促进现有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加强宣传引导。教育群众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与企业共生共荣的观念,积极协调建立企业与当地村、组及群众加强沟通交流,相互信任合作的机制,营造良好的企业周边环境;积极争取“省级**工业园区”向北闸发展,并支持服务好工业园区建设,与北闸镇现有工业企业一道形成北闸工业发展

的有力支撑,打造北闸镇工业基地。三是要强化税收征管。积极协调上级政府和财税部门在税收分成上向北闸倾斜,真正体现工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四是要加强和企业的联系。通过沟通协调,加强对企业注重社会效益,支持地方公益事业建设,反哺当地农业发展的引导,把关心支持北闸经济社会发展变成企业的自觉行动。

建设**北大门。

上一篇:网点营销工作思路下一篇:活动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