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范文

2023-11-03

免疫系统范文第1篇

[摘要]“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是新时代的审计理论。充分利用免疫系统理论来建设广西的审计系统,对广西审计、乃至整个广西的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广西应该审时度势,抓住契机,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对新时期广西的审计工作做出更加科学、严谨的部署,使得广西的审计与广西经济的发展谱写出更加和谐的篇章。

[关键词]广西;审计;免疫系统

[作者简介]王珊珊,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讲师,经济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1

[文献标识码]A

“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审计具有宏观性、积极性、预防性和建设性,以及关注国家经济安全的功能。审计工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微观人手、宏观着眼,为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更要将这些问题从微观到宏观、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表象到里层,进行深层次分析、揭示和反映,调动积极因素、防止消极因素入侵整个经济社会系统,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增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程度来看,广西是后发展地区。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用于广西的项目建设,对扶贫资金进行监督是审计部门的重要职责。不久前,广西区审计厅已经分别对百色、崇左、河池、来宾等市进行了检查,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对累计投资400多亿元的桂中治旱、漓江补水、南宁机场扩建、部分高速公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重特大项目以及抗震救灾、雨雪冰冻资金款物实施跟踪审计;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航道、供水、防水、管网、道路等17项政府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预算执行或竣工决算审计;对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情况、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等15项惠民事项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广西区审计部门将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努力践行于实践,做到“财政资金运用到在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并且及时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关于促进扩内需保增长审计工作意见》,把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检查作为审计工作的中心任务。

虽然广西审计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距离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的要求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我区国家审计独立性还不是非常强、事前事中审计比例不高、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慢、审计电算化水平比较低、效益审计所占比例不够高、人员培训力度不足、审计结果并非全部对外公开、公众对审计结果公布接触不多等,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构建相应的审计免疫系统来予以完善和健全。为此,笔者认为广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审计免疫系统:

一、广西审计应当加强免疫系统自身的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升级和更新免疫系统

人体的各类病毒在经过针对性地治疗后,或者被消灭掉,或者产生变异,又生成了新的病毒种类,具备了更强的耐药性和杀伤力。此时,如果继续采用原来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往往起不到作用,甚至会延误病情。同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经济形式和经济现象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维护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国家审计机关,要继续发挥“免疫功能”,就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创新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和手段,始终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一)学习加强——在审计工作者中普及审计免疫系统论。为广西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要在广西区真正贯彻实施审计免疫系统论,并让免疫系统论为广西的审计实践做出贡献,首先就要使得审计免疫系统论深入每一位审计工作者心中。广西区的审计机关在理论学习方面进行了创新,积极开展了专家上一堂专题辅导课、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开展一次优秀论文评选“三个一”活动。并把解决突出问题贯彻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审计免疫系统论在广西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西区应该以此理论的贯彻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学习的程度和范围,将审计免疫系统论普及到每一个审计人的审计理念当中。在深入学习审计免疫理论的前提下,还要拓宽人才资源渠道,加强人才业务素质和技能建设,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二)方式转变——加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过去传统的审计多半以事后审计为主——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之后,再采取措施来进行补救。从某种程序上来说,事后审计无异于亡羊补牢。“免疫”的功能之一,就是预防。所以事前和事中审计,可以防范于未然——在问题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开始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比如,对一些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从招投标开始,便实施跟踪审计,对一些重大的变更以及合同价格的调整,还会同了监察、招标办及建设单位共同询价确定;同时对部分市政工程和一些隐蔽工程较多、工程量变更较大的项目,进行了重点跟踪监督。另一方面,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由过去的事后慢慢转变为事中、事后并重审计。

(三)方法更新——加大计算机审计力度。计算机审计2006年在广西区试点,但到目前为止,全区实际上有能力进行计算机审计的机关和人员还屈指可数。电算化审计对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除了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外,审计人员还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知识。有些审计部门虽安装了电算化审计软件,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缺乏,审计人员在数据导入、数据处理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在会计已经基本实现电算化的今天,将审计从手工转向电算化已经是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从传统的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转变,当务之急就是要在计算机审计人才培养上下功夫。

二、广西审计需要优化审计免疫系统的环境。从外部加强审计免疫系统建设

(一)加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在人体里,免疫系统犹如国防部队,它们拥有防御和克服病原体的各种有力武器,并随时处于备战状态,担负着维护人体健康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这个免疫系统在功能上相对独立。比如人体的真皮免疫系统,各种免疫细胞围绕真皮微血管形成的真皮血管单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发挥作用,这一体系内部各种细胞及体液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真皮免疫系统的重点。与此类似,国家审计部门,只有在独立性比较强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国家审计的权威性比较强。但国家审计的独立仅仅是委托人和被审计对象之间的独立,审计人员与委托人之间并不独立。这有别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双向独立。尤其我国的国家审计模式是行政型——审计部门是属于政府行政部门里的一部分,审计的过程就是政府委托审计,审计的对象也是政府。虽然《审计法》里明确规定审计机关依法

独立进行审计,不受其他机关和部门干涉,但事实是我国现在的审计机关在人事、财力等方面还依赖于地方同级政府。因此,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仍然不强。国家审计监督职能要充分发挥是建立在其充分的独立性基础之上。根据独立审计的设计理念,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应该受各级人大委托,然后审计政府,最后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协调与其它部门的关系。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能够最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运用法定职能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资源去消灭病害,从而健全制度,保护国家安全。该免疫系统要发挥完全的作用,必须要构成人体的各个器官一起积极协调、配合。审计机关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其免疫系统的功能,也需要其它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也就需要在审计免疫系统建设过程中,与其它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尤其我国目前的审计机关是行政型,是行政部门的一部分,没有司法权,并且还要接受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的双重管理。要发挥审计机关的威摄力,就需要有关司法部门,以及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在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使审计由单一的监督向慑多部门监督转变。在预算执行审计中,主动将审计进展情况向人大、政府汇报,人大、政府负责人根据审计进展情况,进一步作出具体要求,使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重点进一步突出;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除通过召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领导组会议沟通交流外,在下发审计通知书前由组织部门电话通知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审计进点时,与组织部门共同进点,共同召开座谈会,审计过程中,邀请组织部门听取审计情况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在查处大案要案方面,该局和县纪委、县检察机关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审计中对于发现到的严重违纪、违法的问题,及时将线索及审计了解到的情况全部移送至县纪委和检察院。

(三)对外公告审计结果。免疫系统的功能强大与否,要看拥有这个系统的个体的健康状况来进行衡量。个体要及时参加身体的检验,才能够知道其免疫系统是否在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我们的审计免疫系统的效力如何,同样要看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否起到了应有的监督作用,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审计结果应该积极对外公布,并且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使审计免疫系统得到社会的检验和认可。审计长刘家义认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个人一定要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审计工作才会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通过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透明度,扩大审计成果公开范围,增强审计监督效果,建立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温家宝总理曾要求:我们的审计工作,要给老百姓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由此联想到前几年在政府高层频频刮起的“审计风暴”,来势汹汹,成绩裴然,但风暴过后,依旧风平浪静。个别部门的个别问题,往往是屡犯屡查,屡查屡犯,周而复始,无休无止,既加大了审计成本,又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尤其是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使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让广大的纳税人明白自己缴纳的税款用于何处,效益如何,将政府财政资金的运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这不仅是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所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需要。

免疫系统范文第2篇

第一,“免疫系统论”是对审计理论的创新。一是从审计学角度看,“免疫系统论”是对审计本质认识的深化。从传统审计理论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上看,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也是监督职能,即使承认审计的评价和鉴证职能,还是把监督放在第一位,这种监督更多强调的是事后审核监督,而“免疫系统论”的提出,将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于事前、事中防范,审计职能作用范围的扩大,强调了审计预防性与监督性并重。

二是从国家学说和系统论角度看,“免疫系统论”突出了国家审计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国家学说的角度看,国家是一个统治机器,政府是国家合法的权力机构,权力运行机制需要一个独立的权力监督系统,而国家审计是政权的组成部分。通过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保证国家经济政策有效实施,促进国家机器安全运行。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国家审计是在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的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按照系统论的原理和实践反复证明的结果,构成系统的任一子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均在于其能够较好地满足某一方面特定社会分工的需求。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免疫系统,国家审计要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的免疫功能。免疫系统论明确了国家审计在整个经济社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审计关注的对象由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效益、财经法纪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安全,更多的关注审计工作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影响。从本质上讲,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民主与法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推动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工具。作为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应能够避免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中风险的产生而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促进国家法制的完善和民主的发展。

三是从审计实践看,“看门狗”到“免疫系统论”,国家审计发挥职能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我国国家审计发展历程看,每个阶段国家审计发挥的职能作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较多,审计监督的范围与重点主要是集中在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性上时,审计的主要任务是以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查处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违纪违规问题,审计的目标是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这时审计的本质被理论界称作为国家财政的“看门狗”。然而,“看门狗”是被动的、消极的,变化了的环境要求国家审计发挥更主动更积极的作用,而“免疫系统”正是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它要求审计机关主动扩大发现问题的视野,以预防性来提前感受风险,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影响,对审计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国家审计不仅仅停留在事后审计上,而应向事前和事中审及延伸,实施跟踪审计,从而达到预防性的职能。

第二,“免疫系统论”框架下审计文化的核心——审计价值观。文化建设已被提升到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而审计文化作为审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有效发挥”免疫系统”作用和审计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在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审计机关要着力加强五项基础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其中与以往规划不同的是,在阐述基础建设目标和要求时,除“人法技”和审计理论外,突出强调了审计文化建设,这凸显了审计文化对于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看出“免疫系统论”这一理论创新,也必将对审计事业的发展,包括审计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是审计文化及其核心——审计价值观。审计文化核心内容是审计人员的群体价值观。审计价值观是贯穿审计全过程的审计群体共识和价值的认同,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对审计事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对审计文化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但是审计理论界和实务届对审计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一直没有达成共识,这就需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审计理论上的创新——“免疫系统论”这一框架,进一步加强对审计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审计价值观的研究,对审计人的信念、审计人共同接受和遵循的行为方式和原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抽象出符合我国实际、能够促进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审计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是“免疫系统论”下审计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免疫系统论”作为审计理论的创新,反映到审计文化上必然带来审计文化核心内容——审计价值观的变化,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理论基础下,审计价值观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依法审计。“免疫系统”要发挥免疫作用首先要区分何为“异己”,审计要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也要对“异己”做出准确地判断,因此就要求以法律为准绳,从两个角度上依法对国家经济安全运行行使审计监督权利。一方面,必须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目,对照法律法规判定其是否真实、合法,是否有效益,评价其经济责任,处理处罚其违纪违规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一方面,国家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责时,必须严格遵纪守法,规范自己的审计行为,使审计范围、审计实施程序、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等完全控制在法律框架之内。只有严格遵照法律法规进行审计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对真正危害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行为进行公正客观的监控。积极主动。免疫系统的作用要发挥在整个系统因“异己”入侵而受到伤害出现问题之前,对风险进行预警。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免疫系统要发挥防御性功能,首先,在确定审计对象时,要结合经济形势发展需要,主动寻找当下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工作。其次,在实施审计时,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坚持以查错纠弊为己任,积极地与各种经济违法违规行为作斗争。此外,审计机关在揭露和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要更加主动地帮助有关部门和单位规范管理、改进不足、提高绩效。通过及时发现并惩治财经领域的违法乱纪行为,抵御对国家经济社会大系统的侵害,维护国家正常的财经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的自我完善和稳健运行。勤勉尽责。对所有有可能导致机体受到侵害的情况进行排查,这就要求免疫系统自身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同样审计工作专业性很强,相当繁杂琐碎,随着经济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和作假的手段愈来愈狡猾隐蔽,审计工作的艰巨性日益提高,这要求审计人员勤勉进取,严谨细致。而要做到勤勉尽责,就要对被审计单位保持合理怀疑态度,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设计审计程序应能保证揭发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舞弊,应客观评估所观察的情况及所搜集的证据,并任何看到的和潜在的负面指标或迹象,进行积极追查,以确定其是否导致财务信息的重大不实表达。审计人员不仅应了解会计、审计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通过对一些看似无关实则相关的问题或线索,坚持追查下去,从而最终发现隐藏的问题,履行审计职能,发挥审计作用。此外要用心关注和感应国家的时事,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整个审计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对审计人员自身来讲,崇高的道德理想信念给人以鼓舞,纯洁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理智,正确的道德规范给人以准绳,高尚的道德素质能更好地约束自己做到谨慎用权,守住防线,修正自我。廉洁自律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前提,否则,审计人员就会丧失自我乃至审计的灵魂——独立性,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就成了一句空话;如果不能做到廉洁自律,审计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也就失去了必要的动力。因此保持廉洁自律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审计工作有效运行的必要保证。首先,国家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要模范带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规定,带头搞好廉政建设。其次,审计小组要严格执行审计定性处理集体讨论决定和依法严格按程序审计等规则,严防暗箱操作、以审谋私行为;最后,审计人员要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审计经费要自理,坚决割断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保证审计工作从项目选定到审计实施到定性处理全程公开透明、廉洁公正,杜绝腐败。

笔者认为,要明确居于核心地位的审计价值观,树立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看待和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标准、共同接受和遵循的行为方式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抽象出符合我国实际、能够促进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审计文化,在这样的审计文化作用下,国家审计人员必将展现出特有的精神状态、审计形象和审计风采。

免疫系统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护理告知;免疫规划;应用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8.047

免疫规划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关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项关键措施,而告知义务是每一个接种者为维护受种者知情权,帮助受种儿童顺利完成免疫规划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对辖区常住儿童从免疫程序的多个环节入手,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的护理告知,经过不断的工作流程改进,适龄儿童的全程接种率不断提高。现把具体护理告知方法及效果汇报如下。

1护理告知方法

1.1建证、建卡时的护理告知地方卫生人员在提高知晓率和为目标人群提供信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儿童免疫规划的护理告知,实际上是对其监护人的告知,儿童监护人首先接触国家免疫规划就是从建证、建卡这开始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监护人认识到儿童免疫规划的重要性,这对今后儿童免疫程序能否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预防接种告知书”(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发给每一个前来办证的监护人,上半部分主要内容有:(1)建证、建卡及按免疫规划规范完成全程接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接种前监护人应履行的义务,如:向接种者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3)相关预防接种禁忌证;(4)相关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5)本单位咨询电话等。下半部分为已收到或阅读“预防接种告知书”家长签字及日期一栏。上半部分由办证监护人阅读后带回家,让其他监护人阅读了解,这也是告知的一个延伸。下半部分则由办证监护人签字认可后粘贴在建卡儿童的卡片后面存档,由辖区责任人管理,作为护理告知的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这一点受到了来笔者所在医院检查工作的卫生部相关专家的肯定,也成了工作的一个亮点。另外,在建证、建卡时还发放一些有关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知识的资料,内容涉及:国家免疫规划的免疫程序,何为I类、II类疫苗等。让监护人充分了解按照程序进行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增强儿童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

1.2工作流程中的护理告知规范安全的预防接种,需要护理告知贯穿在整个疫苗接种的始终。首先,要了解接种儿童目前的身体状况,严格执行接种前禁忌证和慎用证的筛查[2]。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告知,做到耐心讲解、科学告知。例如:由于儿童近期的身体状况或者有禁忌证,不能接种某种疫苗的,就需要告知其监护人不能接种的理由和原因,同时也要提醒和告知监护人及时补种疫苗的重要性,减少适龄儿童的漏种率;对于可以接种疫苗的儿童,在认真查验了儿童的接种证,进行接种登记后,要告知其监护人此次接种的是预防什么疾病的疫苗,在家长签字认可后还需要告知接种相关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且对下次接种疫苗的时间进行预约。在接种过程中,接种者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对每一个受种儿童的接种信息再次进行核对,并将接种疫苗的外包装与儿童家长一起核对确认无误后才进行接种。这种让儿童家长参与的护理告知方式,不仅为护理人员增添了一层安全接种的保护网,同时也提高了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可信度和安全感。

1.3预防接种风险的护理告知当今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对防病、保健的过高要求,使笔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风险护理告知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告知不当引起的接种事故和接种纠纷屡屡发生。因此,在工作中首先是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在预防接种风险的护理告知中要求接种人员全面、客观、科学地进行风险告知,使家长知道疫苗是生物制品,对人体而言是一种特异性抗原[3]。在实施接种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也包括儿童个体差异的原因,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极个别儿童会出现严重异常反应。接种某种疫苗后,也有少数儿童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甚至有的儿童还会患上相应的疾病等等。一方面是风险告知,而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是要告知监护人计划免疫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极少的,并且教会监护人一些简单应对不良反应的措施和方法。让家长对免疫规划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家长完成全程儿童免疫规划的信心。

2实施效果

經过三年护理告知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实施及不断地流程改进,笔者所在医院所管辖区适龄儿童的接种率均有了提高,2009年接种率为95.26% ,2010年接种率为97.58%,2011年接种率为99.46% 。由于笔者注重把护理告知贯穿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强调了建证、建卡时和预防接种风险的告知,以及对预防接种后所发生的一般反应进行适当的解释、处置,回访等工作,三年来,没有一起接种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3小结

计划免疫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关系到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要做好这项工作,儿童免疫规划的护理告知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儿童的全程免疫接种率也是非常有效的。笔者所述的护理告知就是第一:建证、建卡时的护理告知,其目的在于让监护人在第一时间内对儿童免疫规划的重要性和儿童免疫的程序、国家的相关政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今后儿童顺利完成全程免疫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工作流程中的护理告知,其目的在于通过严谨的工作作风,规范安全的操作流程,提升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可信度和安全感。第三:预防接种的风险告知,其目的在于正确地引导监护人理性地对待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消除顾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划免疫工作中来,树立完成全程儿童免疫规划的信心。因为,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意识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所以,护理告知能有效提高儿童的全程免疫接种率,保证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疫苗接种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预防接种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

[2] 黎启江.疫苗安全接种的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药,2010,23(4):676-677.

[3]陈伟,朱向学,高玉刚,等.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4):461-468.

(收稿日期:2012-01-09)(本文编辑:李嫚)

免疫系统范文第4篇

工作目标: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免疫密度要达到应免数的100%,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即养殖鸡鸭鹅必须参与禽流感免疫、养殖猪必须参与猪瘟、蓝耳、口蹄疫免疫)

防疫员签字:农户签字、按手印:

免疫系统范文第5篇

二、对就诊患者施行唯一标识(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病历号等)进行确认。

三、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四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四、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五、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六、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七、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八、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上一篇:免疫抑制剂下一篇: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