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疾病范文

2023-11-03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1篇

2、库存期初建账。期初建帐。登录系统后,选择“疫苗注射器信息管理系统”,选择“疫苗出入库管理”,选择“库存期初建帐”,进入库存期初建帐管理界面。点击“建帐”菜单,进行2011年1月1日时乙肝疫苗库存数据建账工作,保存后,即可完成“期初建帐”任务。

3、入库操作。利用“业务管理员账号”登陆“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入“疫苗注射器管理系统”-“疫苗出入库管理”-“出入库信息”-“库存期初建账”-“空库建账与确认”建立空库-“疫苗出入库”-“疫苗入库”-填写“供货单位”及“供货单位经手人”-“新增”-填写疫苗相关信息(系统中如无预设批号,可通过新增批号添加)-选择“疫苗运输方式及冷藏方式”-“保存”,入库为一类乙肝疫苗点击“保存”后需点击“上报”等待上级疾控单位审批方可入库,二类疫苗可以直接入库。

4、出库操作。利用“业务管理员账号”登陆“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入“疫苗注射器管理系统”-“疫苗出入库管理”-“出入库信息”-“疫苗出入库”-“疫苗出库“-填写带*相关信息-“库存量查询”-“选择相应出库疫苗”-“填写出库数量”-“选择疫苗出库”-选择“疫苗运输方式及冷藏方式”-“保存”-点击“出库”-“确认出库”。注:可选择“批量下发”进行出库。

5、入库确认。上级疾控单位出库到下级疾控后,下级疾控需要进行入库确认操作。利用“业务管理员账号”登陆“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入“疫苗注射器管理系统”-“疫苗出入库管理”-“出入库确认”-点击“入库”确认入库。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以推进医疗改革、完善医院内部管理为目标,深入分析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生物学“特应性免疫”机制间的相似及具体作用原理,着重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在单位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基本建设、信息系统四大重点领域应关注的常见风险“抗原”及其“特异性免疫应答”机制。

[关键词]公立医院    内部审计    特异性免疫

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的决策部署,自2010年起,我国启动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截至2017年9月底,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已取消药品加成,并向着进一步完善医院管理体制、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等任务目标不断前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医院内外部各方通力协作与积极探索。而作为医院内设监督机构的内部审计部门,更应积极履行其治理与监督职能,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促进医院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一、内部审计职能与生物学免疫机制的相似性比较

(一)生物学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

生物学上的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与平衡。免疫系统包括三道防线:体表屏障、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主要指皮肤及黏膜,該道防线可以阻挡或抑制一部分病原体的入侵及生存;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先天存在的免疫防线,是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普适性抵御防线,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免疫等,同时非特异性免疫还肩负着区别并分析有害抗原,激活特异性免疫的功能;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出生后,为适应环境变化与各类“抗原”(即外来侵害物质)的入侵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该类防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淋巴的免疫等。三道防线相互配合发挥作用,共同保卫生物机体的健康与稳定,构成生物学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

(二)生物学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一是作用范围不同。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范围较广,作用对象不特定,具有普适性;而特异性免疫的针对性强,作用对象特定,往往只针对入侵机体的某种特定“抗原”进行“免疫应答”。二是反应速度不同。非特异性免疫由于是先天存在,故反应速度较快;而特异性免疫由于是后天激发,故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三是作用强度不同。由于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范围广、普适性强,故其针对某种特定“抗原”的作用强度则会相对较弱;而特异性免疫由于其正是针对某种特定“抗原”的入侵而产生的,故其一旦产生则作用强度较强。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存在不同,但特异性免疫实际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特异性免疫的形成,又能够加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三)内部审计职能与生物学特异性免疫机制的相似性

类似于生物学免疫机制中的三道防线,在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中,前人也总结出了关于单位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与生物学免疫机制三道防线的对应比较,如图1所示。

第一道防线,即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其作为单位风险的直接接触与管理部门,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报告并阻挡部分风险因素,类似于生物学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

第二道防线,即风险管理部门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对单位内外部潜存及已发生的各类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详细分析、整体应对与统筹管理,类似于生物学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即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由于其是单位内部独立、客观的审查、监督与评价机构,更侧重从整体角度出发,以治理的眼光综合考量单位内外部各类风险因素,评价并改善单位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因此,较之前两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对于单位风险的把握,更侧重于对重点性风险的关注。在前两道防线完成基本风险防范任务的基础上,内部审计综合考量本单位所处内外部风险环境及风险等级,并通过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审计,有的放矢地选取单位内部影响程度较大或影响范围较广的特定风险因素,进行重点审查、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督促业务部门积极改进完善,类似于生物学免疫系统理论中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二、内部审计“特异性免疫”机制的表达

明确了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与生物学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的相似性,就可以从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究内部审计“特异性免疫”职能机制的具体表达。图2 以流程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特别是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在应对单位风险入侵时“特异性免疫”职能的作用原理与机制表达。

由此可见,风险“抗原”在入侵组织后,首先会受到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风险管理部门两道“免疫”防线阻拦。但当出现的风险为新型“抗原”,或其影响范围较广、影响强度较大,导致前两道防线的“免疫”阻拦无法完全消除风险“抗原”时,“非特异性免疫防线”会将识别出的“有害风险抗原”信息继续呈递,并激发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特异性免疫”防线,从而进行进一步风险应答与防御。此时,经过前两道风险防线的缓冲与分解,“有害风险抗原”对于组织的影响强度已有所减弱,同时对于“有害风险抗原”的构成要素也逐渐清晰。前两道防线虽未能完全阻拦“有害风险抗原”入侵,但已为接下来内部审计第三道风险防线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第三道风险防线,即内部审计“特异性免疫”防线进行“风险应答”时,首先会从已建立的审计风险库中比对是否曾经审计过类似风险案例,如对比成功,则调用已有“抗体”(风险应对方案),并结合此次“抗原”的具体情况进行变通应用;如对比失败,则启动审计“特异性免疫”职能机制,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措施对新型风险“抗原”进行全面“应答”,形成新的风险“抗体”并及时归纳总结、更新储存在组织的审计风险库中,以便下次快速调用。

三、内部审计应关注的风险“抗原”及“特异性免疫应答”机制

笔者结合所在单位工作实际,选取公立医院运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基本建设、信息系统四大重点领域,分析三道风险防线的应答过程,并重点分析当前两道风险防线无法完全抵御风险“抗原”时,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将激发出的具有更强针对性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职能机制。具体归纳如表1所示。

四、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特异性免疫”职能拓展

内部审计作为公立医院内部独立、客观的监督与评价机构,应从以下方面拓展“特异性免疫”的职能作用。

(一)开展风险管理与内控审计,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从单位整体层面出发,积极开展公立医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通过对医院内控制度设计与运行健全性、有效性的分析评价,及时发现医院潜存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漏洞,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以实现对单位内部经营活动的主动性、预防性审查与监控,持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二)推进各类型专项审计,建立多维度立体化审计防范体系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与工作模式,逐步向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审计模式过渡;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过渡;由单纯查错纠弊及财务审计向多维度、纵深化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过渡;由管理型、监督型行政角色向治理型、服务型职能角色转变。尤其要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基本建设、信息系统、医疗设备(耗材)及药品采购使用、科研项目经费开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项审计,客观反映并评价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及时揭示业务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风险领域,构建出一套多维度、立体化的审计防范体系,实现对组织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全方位监督与保护。

(三)挖掘大数据资源,做好重要业务环节及高风险领域的预警

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的职务犯罪和舞弊案件频发,作为医院内设监督机构,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明晰自身职能定位,运用最新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通过对大数据资源及云平台技术的综合利用与开发,结合最新风险管理理论,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技术模型,从定性、定量双维度深入挖掘数据背后潜藏的审计线索,实现对医院重要业务环节及高风险领域的及时、准确预警。通过实施全流程、多维度的审计监督与控制,与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协同配合,从源头上杜绝贪污舞弊问题出现,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确保医院利益不受损害。此外,内部审计部门还可以通过自研或依托外部专业机构的数据建模能力,实现对医院医疗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利用,如利用大数据平台信息集成分析优势,对数据进行提炼、分析,为医院其他管理部门提供有用信息;对医院医疗数据、特别是耗材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建模,将采购信息与收费信息相比对,并结合耗材使用效率及病人负担状况,为医院降低耗占比找到有力管控点。

(作者单位:南京鼓楼医院,邮政编码:210008,电子邮箱:lili29623@163.com)

主要参考文献

李章,张承军,魏贤达,孙昊旸.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增加内部审计价值创造:首创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之道[J].中国内部审计, 2015(6):21-25

刘家义.深入学习贯彻审计法实施条例,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J].審计研究, 2010(3):3-4

吕彩荣,朱峰.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内部审计职能定位[J].会计之友, 2016(2):115-119

徐志培.从新内部审计准则思考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J].中国内部审计, 2015(4):22-24

周蔚萱,谢俊峰,吴尧.医改新形势下的医院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建设[J].卫生经济研究, 2017(4):70-71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3篇

单位

住址

诊断

处理意见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4篇

患者×××,男,43岁。职业:干部。

主诉:右上腹隐痛、进行性消瘦3月余,加重伴腹胀及黄疸10余天。

现病史:患者有乙肝病史10余年,3个月前自觉进食后时有右上腹隐痛,食欲下降,逐渐消瘦,体重减轻。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且下腹有坠胀感,大便稀,每天2-3次。小便少,下肢浮肿。仅半个月来皮肤、巩膜黄染,尿黄,右上腹部疼痛及腹胀加剧。期间曾呕血,黑便各一次;保守治疗后未呕血,偶有黑便。

既往史:不详。

体格检查:T:36.3℃;P:80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不良,神志清楚。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双手掌大鱼际和小鱼际发红。腹部:全腹膨隆,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听诊肠鸣音弱;肝脏触诊,右锁骨中线肋下3.5cm和剑突下5cm均可触及肝脏,质硬,有压痛,活动度欠佳;脾可触及。心脏: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叩诊:心界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9×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6

8、淋巴细胞0.

26、单核细胞0.04和嗜酸性粒细胞0.02;红细胞3.0×1012/L,Hb:80g/L。肝功能:总蛋白40g/L,其中白蛋白(A)10g/L,球蛋白(G)30g/L,A/G;1/3; 门冬氨酸转氨酶(AST)486U/L,丙氨酸转氨酶(ALT) 61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186U/L,碱性磷酸酶(ALP)548U/L;总胆红素209.8μmol/L,直接胆红素148.3μmol/L,间接胆红素61.5μmol/L。乙肝两对半(病毒学)检测:HBsAg+,HBsAb-,HBeAg+,HBe Ab-,HBcAb+。血清学检测:甲胎蛋白(AFP)875 000ug/L。凝血功能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16.1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6.5s、凝血酶时间(TT)26 s 和纤维蛋白原(Fbg)1.31g/L。

影像学检查

B超:大量腹腔积液。肝脏密布直径不超过1cm的小结节,肝右叶见一大小为14cm×13cm的球形阴影。X线:两肺多个圆形阴影,直径约0.8cm~1.5cm。 胃镜检查

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胃小弯近胃窦部见圆形溃疡,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住院经过:入院后给予护肝及支持疗法等仍觉右上腹疼痛、腹胀,皮肤、巩膜中度黄染,下肢浮肿加重。死前2天出现神志不清楚,烦躁不安,昏迷,救治无效而死亡。

尸体病理解剖所见(摘要)

体表检查:死者发育中等,营养不良,消瘦。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体内检查:

(一)腹腔积液3500ml,透明,澄清。双侧胸膜腔未见明显积液。

(二) 各脏器病变:

1、肝脏 大体:肝脏重量2 320g(正常1 500 g),表面见弥漫分布的细颗粒状,切面见弥漫分布的暗绿色圆形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直径不超过1cm,结节间有灰白色纤维组织包绕。肝右叶见14cm×13cm大小的巨大结节,切面灰白,较疏松,结节中央可见出血坏死。肝门淋巴结肿大如核桃,切面灰白。镜下:肝小叶正常结构消失,被薄而均匀的纤维间隔包绕成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其中中央静脉偏位或缺如,肝细胞排列紊乱,多数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和部分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一的脂滴空泡,部分区域可见点、灶状坏死,部分区域见碎片状坏死。门管区、纤维间隔和肝细胞团中见大量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巨大结节)镜下观,多数瘤细胞排列成条索状,部分区域成实性排列,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像多见,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坏死灶;间质血管呈血窦样。肝门淋巴结镜下观:淋巴结大部分结构被破坏,部分被膜和淋巴小结残留,可见与肝巨大结节相似的瘤细胞团。病例讨论图1-3。

诊断:

2.双肺 肉眼:双肺肿大,部分区域暗红色,切面双肺下叶质地较实,暗红色,部分区域有粉红色的泡沫液体流出。另外,近肺膜处可见多个大小在0.8cm~1.5cm的圆形结节,切面灰白色。镜下:多数肺泡壁明显增宽,其内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盈均匀粉红染的水肿液体,未见有中性粒细胞。部分肺泡腔显著扩张,肺泡壁明显变窄、部分断裂。(结节)镜下可见与肝巨大结节相似的瘤细胞团。病例讨论图4。 诊断

3.胃

大体:胃小弯近胃窦处可见一直径1.5cm的溃疡,边缘整齐形如刀切,周围黏膜皱襞呈放射状向溃疡集中,溃疡底部见少量暗红色血凝块。胃窦粘膜皱襞消失,表面见有细小颗粒。镜下:溃疡底从表面至深面见有炎性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和癍痕组织层,另外在炎性渗出层表面见有血凝块,癍痕组织层底部有增殖性动脉内膜炎。胃窦黏膜明显变薄,固有层腺体明显减少,腺上皮中可见较多杯状细胞,固有层中小血管充血,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和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病例讨论图5-6。

诊断

4、脾脏

大体:脾脏肿大,重300 g (正常150 g),包膜紧张,切面质地较实,暗红色。镜下:脾窦扩张充血,窦内皮细胞增生肥大,脾小梁纤维组织增生。 病例讨论图7。

诊断:

5.食管:大体:食管下段粘膜下静脉扩张。 镜下:食道下段部分粘膜上皮坏死脱落,粘膜下数个静脉高度扩张充血和出血,食道各层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跑及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

6.心脏

肉眼:心脏未见明显异常,镜下多数心肌细胞肿大,胞浆凝聚红染粗颗粒,横纹模糊甚至消失,心肌间质明显增宽,小血管扩张充血和水肿,未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

诊断

讨论题

1、本例患者的主要病理诊断及诊断依据。

2、结合本例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资料解释腹水形成的原因。

3、本例肝脏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4、肝脏巨大结节与肝门淋巴结肿大、双肺多个结节之间的关系如何?

5、.本例患者的死亡原因。

附图

病例讨论图1

病变肝脏大体

病例讨论图2

病变肝脏镜下

病例讨论图3 病变肝脏镜下

病例讨论图4 病变肺镜下

病例讨论图5

病变胃黏膜面大体

病例讨论图6

胃黏膜缺损镜下

病例讨论图7

病变脾大体

附: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白蛋白/球蛋白(A/G)

白蛋白由肝脏产生,肝功受损, 白蛋白产生减少, 其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白蛋白在体内起到营养细胞和维持血管内渗透压的作用。当白蛋白减少时,血管内渗透压降低,患者可出现腹水。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产生的, 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时,球蛋白产生增加。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

血清总蛋白的正常值为60~80g/L。

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为40~55g/L,球蛋白为20~30 g/L,A/G比值为1.5~2.5。 2.ALT与AST 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谷-丙转氨酶,GPT)与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或称谷-草转氨酶,GO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肝功能的指标。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的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其AST/ALT的比值是不一样的。急性肝炎和轻度慢性肝炎,虽有肝细胞的损伤,肝细胞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1。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度和重度,肝细胞的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 AST/ALT>1,甚至>2。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

ALT正常值均为0~40 U/L。AST正常值均为0~40 U/L。 3.ALP和GGT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或γ-GT)是诊断胆道系统疾病时常用的指标。 碱性磷酸酶几乎存在于机体的各个组织,但以骨骼、牙齿、肝脏、肾脏含量较多。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经血液到肝脏,从胆道系统排泄。因此,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此酶明显升高。

γ-谷氨酰转肽酶在体内分布很广,如肾、肝、胰等脏器均有此酶。但血清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因此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肝胆系统疾病时,此酶升高。当肝炎恢复期时,ALT和AST已经恢复正常后,γ-谷氨酰转肽酶仍未降到正常。因此,目前常以此酶作为患者是否可恢复正常工作的标志。酒精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的患者GGT明显升高。

ALP的正常参考值 成人53~128U/L GGT的正常参考值7~32U/L

4.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 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μmol/L(1-4mg/L)。 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3.7μmol/L。 5 AFP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5篇

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控制、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条件。它能够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打击和防范各种犯罪活动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破坏干扰,保护生产力,保障经济发展。它能够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良好的社会环境。没有社会的安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社会动荡,秩序混乱,经济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更谈不上加速发展了。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什么关系?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第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许多工作就是建设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如何,是展现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和程度的重要方面。社会秩序混乱,社会风气败坏,刑事犯罪猖獗,社会丑恶现象泛滥,精神文明就无从谈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根本措施在于教育人,通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这也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采用多种手段,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努力消除产生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预防、减少犯罪现象和治安问题,维护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这就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同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搞好了,人的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就会根本好转,社会治安问题和犯罪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三、“小手牵大手 我把平安带回家”宣传单

一、消防防火类

1、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2、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格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3、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二、交通安全类

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2、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 “ 绿灯行,红灯停 ” 。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能在马路上滑滑板。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3、怎样认识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指挥车辆的红、黄、绿三色信号灯,设置在交叉路口显眼的地方,叫做车辆交通指挥灯;另一种是用于指挥行人横过马路的红、绿两色信号灯,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两端,叫做人行横道灯。我国交通法规也对交通指挥信号灯做出了规定: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可以通行。

4、骑自行车安全知识

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但是,自行车结构简单、一碰就倒、稳定性差,因此它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在交通伤亡事故中,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受伤人数居第一,伤亡人数居第二。在我国,少年儿童年满 12周岁,方能在道路上起自行车,并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慢车道上骑车。

5、乘坐公共汽车应该注意什么?

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三、安全防御类

1、远离毒品

毒品是人类的大敌、世界的公害,染上它,小则家破人亡,大则祸国殃民。规定每年 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我们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做到:提高防范意识,坚决不吸第一口,自觉接受禁毒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毒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克服寻求刺激等不良心理和习惯;要创造一个远离毒品的生活空间,不要吸烟,不进舞厅、赌场、游戏厅,洁身自好。

2、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3、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怎么办?

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跟他们争吵。

2)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钱,就跟他们说回家取钱,趁机跑掉,并向你认识的人求助。

3)如果还不行,就拖住别的大人大声喊“救命”。

4)如果一个人遭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伤人。

4、为防范被歹徒抢劫勒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2)言谈举止一定要符合身份,不要过分张扬,避免引起问题少年的注意。

3)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大道,不走偏僻小路。

4)穿着打扮要朴素,平时不穿名牌、不高消费,不再外人面前炫耀自家财富,以免被不良少年盯上。

5、独自在家的安全防御知识

我们独自在家时,应及时把门锁好。如果听到有人敲门,要通过门镜辨认来人。对不认识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不要给他开门。而且可以像父母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把坏人吓跑。

有的坏人冒充邮递员、推销员、检修工人等,骗开了门,入室抢劫或作其他坏事。同时要留心观察,记住陌生人的身高、面相、衣着等,以便必要时报警。也可以给父母、邻居、居委会或派出所打电话。

2)如果来人声称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开门,但可以问他有什么事,记下来告诉父母。

上一篇:免疫调节下一篇:免疫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