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剂范文

2023-11-03

免疫调节剂范文第1篇

1.水稻生产概述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推动功能对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伴随当前农业结构不断调整,水稻种植比例也在缩减,为了避免水稻产量出现下降,促进水稻单产面积显得越发重要起来,而过高密度的种植水稻,田块通风条件不佳,影响透光性,对水稻的正常生长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还容易出现倒伏、秃尖等现象,降低水稻的产量及品质,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很多优势,下面展开具体分析。

2.水稻种植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势

第一,在种植水稻过程当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将顶端优势有效抑制。我国很多地区都种植水稻,如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区,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水稻实际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存在,对水稻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如大风天气会导致水稻出现大面积倒伏,影响其产量。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应用,可以对细胞增长起到良好的阻止作用,避免植株过高产生不良问题。

第二,水稻种植过程当中合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使水稻的抗逆性大幅增加,为水稻提供有利的生长空间,推动水稻健康生长。在水稻种植过程科学合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使水稻空穗率得到大幅下降,还能减少秃尖现象,使植株抗病性大幅增加,还能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增强其抗旱能力。

第三,水稻种植过程当中科学合理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增加水稻光合作用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水稻的健康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所以水稻生产过程当中,重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使其叶片面积不断扩大,还能增加叶片数量,促进植株生长更加的紧凑,提高光合作用,还有利于田间环境改善,使其光合作用大幅增加,还能有效提高果穗营养,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第四,有利于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水稻种植过程当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更能促进其根系发育,增加水稻的根系数量,利于水稻吸收土壤养分。

第五,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水稻应用植物调节剂之后,茎部硬度越来越高,可以使倒伏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减缓衰老,增加水稻产量。

3.有利于水稻种子萌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赤霉酸:

将12到59毫克85%次霉酸结晶粉精确称取,溶解时利用酒精,将一千克水加入其中,配置成浓度为10-50毫克/千克的药液,播种之前对水稻种子进行24小时浸种,能够使种子发芽率大幅提升。

(2)萘乙酸:

对12.5毫克80%奈乙酸进行称取,通过酒精进行溶解,将一千克水加入其中,配制成每千克十毫升的浓度,播种之前对水稻种子进行六小时浸种,能够使水稻出芽率大幅提升。

4.培育水稻壮身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多效唑:

连作的晚稻秧苗应用多效唑,可以使茎叶伸长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徒长,还有利于根系发育,提高分页分蘖,使光合作用大幅增强,对优质壮秧培育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连作晚稻按照每升300毫克应用多效唑进行处理,可以使水稻植株高度控制在31.4cm的平均范围,还能有效控制生长率,提高其根系发育,能够大幅提高秧苗质量。在秧苗一叶一心期按照300mg/L应用多效唑进行喷施,提高植株分蘖还能对其高度进行控制。

(2)乙烯利:

连作晚稻秧苗期生长阶段,由于较大的播种量,温度条件较高,植株生长速度快,普遍变得细长,应用乙烯利溶液喷施防治,可以使秧苗高度下降10%左右,促进其根系发育,增加分蘖,避免发生倒伏,有效提高增产效果。应用过程当中按照250-500mg/L喷施乙烯利。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应当对乙烯利的浓度严格的进行控制,而且喷施温度条件以20-30℃为最佳,但是和碱性药物合用时会出现分解现象,因此不可混用。

5.对水稻花期调节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细胞分裂素:

利用植物细胞分裂素对水稻叶面喷施之后,可以使水稻成穗率提高7%左右,还能提高水稻实粒数1.8%,控制和减少秕谷率,促进水稻单产,喷施过程当中按照350倍液进行喷施,晚稻在破口期进行喷雾。应用时需要对浓度和喷施时间严格控制,夏季应当在下午5:00之后进行喷雾。

(2)复硝酚钠:

水稻秧苗期进行移栽之前和大苗期,通过应用复硝粉钠,能够使其生长能力大幅提升,使抽穗更加的整齐,提高结实率,依照相关试验发现,杂交水稻制种应用复硝酚钠,能够使结实率提高1.9%-2.7%,可以促进12%-22%的增产率。喷施时间主要在水稻秧苗移栽之前五天左右进行喷施,同时在水稻的孕穗期以及齐穗期都进行一次喷施,按照3-4mg/L浓度喷施复硝酚钠。杂交制种在利用赤霉酸喷施过程当中,联合应用复硝酚钠3mg/L进行喷施。

6.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1)赤霉酸:

制种田母本具有严重的包茎生理特性,通过赤霉酸喷施之后,可以达到95%左右的柱头外露率,明显增大剑叶角度,导致穗部向叶层托出,使授粉几率大幅增加,利用赤霉酸进行喷施,可以对父母本株高比以及花期相遇的几率大幅提高,使制种结实率大幅提升提高其产量。每6672选择应用12克85%的赤霉酸,和50公斤水均匀配比进行喷施,可以大幅减少包茎率发生,应用过程当中应当分成三次进行喷施,在母本抽穗达到5%-10%时,每6672应用1到2克赤霉酸,第二次喷施过程当中应用5克,第三次根据母本穗茎伸长程度,合理应用10到20克赤霉酸。应用过程当中必须要对第一次喷施时间严格控制,同时还要对用药量合理控制,协调好母副本株高,使其受粉几率大幅增加。

(2)三十烷醇与赤霉酸混用:

杂交水稻制种田,选择应用赤霉酸和三十烷醇混合液,相较于单一应用赤霉酸,增产效果更加明显。散三十烷醇的应用使水稻的光合作用大幅提升,还能有效促进磷酸化,使光能利用率大幅增加,还能有效增加母本午前花,利于父母本在花期阶段相遇。二者由于不同的作用,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水稻增产,联合应用能够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使水稻结实率以及产量大幅提升,通常可以使水稻达到5%的增产量。按照三十烷醇0.5mg/L以及赤霉酸20mg/L联合应用,在母本始穗期进行喷施,按照36kg/每6672控制用药量。

7.其它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

(1)赤霉酸、KT、萘乙酸(钠):

移栽水稻秧苗钱,利用赤霉酸和奈乙酸钠以及KT等进行喷施,对促进本田返青提高成活率,增进本田分蘖,提高成穗、颖花分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还利于提高穗率以及粒,达到增产的效果。

(2)6-苄氨基嘌呤:

水稻生态旱育秧时,合理选择生物调节剂进行应用,能够大大增强穗期抗寒性,利用6-苄氨基嘌呤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生态旱育秧进行喷施,能够使齐穗与灌浆提前3d,增加结实率,提高千粒重,避免大风阴雨对水稻开花造成影响,还能提高授粉率,这对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芸苔素:

应用芸苔素对水稻各个生长阶段进行喷施,对水稻健康生长与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大大增加。水稻实粒数以及千粒重,促进水稻高产稳产,通常情况下应用芸苔素,能够达到20%到30%的增长率,应用前景非常的广阔,可以大力的进行推广。在水稻生长过程当中合理应用芸苔素,其浓度以0.05-0.1mg/L最为适宜,按照50kg/6672控制用药量。利用1.0mm孔径大小进行喷雾,使药液的粘着力大幅增强,利于其效果发挥。稻田使用芸苔素内酯水溶液,在规定的使用浓度范围合理的进行兑水,喷施应用未见生产药害。

(4)胺鲜酯:

在水稻种植过程当中,低温条件对水稻的影响非常大,对水稻的生产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低温冻害会影响水稻健康生长,还会导致幼苗出现死亡,特别是幼苗存活率,是衡量低温冻害主要的参考指标之一。通过相应的试验发现,水稻幼苗采用10mg/L胺鲜酯浸种,能够大大提高幼苗受到的伤害,因此应用胺鲜酯能够使水稻群体抗低温能力大幅增强,相较于细胞分裂素,对提高植物抗寒性作用都是一致的。

(5)KT-30:

水稻离体叶片通过KT-30溶液进行处理之后,分析水稻离体叶片,在KT-30影响下的衰老进程,通过研究发现,0.1-1.0mg/LKT-30浓度,蛋白质以及叶绿素等降解速度大幅降低,使CAT与SOD活性有效提升,减缓离体叶片衰老进程。而且研究发现,该植物调节剂相较于6-苄氨基嘌呤效果更好。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种新型农药,最近几年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农民的增产增收起到了不可取代的功绩。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水稻,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军刚,郭海斌,孟庆乐,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8(5):21-23.

[2] 马兴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

[3] 于方明,荣湘民,谢桂先,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4(S1):362-365.

[4] 安亚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使用剂量[J].营销界,2018(13):73-75.

[5] 刘树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2):134.

免疫调节剂范文第2篇

1.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每个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当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2.身体状况。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是产生积极的情绪的原因之一,身体健康欠佳或过度疲劳,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3.集体的人际关系。学生所在的集体状况和集体内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一个集体中成员之间心理相容,互相信任,团结和谐,就会使人心情愉快,情绪积极;如果成员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戒备,则会使人随时都处在不安全的情绪中。

4.生活条件。生活条件是一种外在的刺激,它引起人的知觉从而产生情绪体验。在生活中的学校硬件设施,管理的方式,校园环境等因素都是影响情绪的重要方面。

在情绪的调节方面可以分为学校和个人两方面来进行,通过减弱或消除不良刺激、提供多种应对策略和多方面的应对资源、调整认知评价以及提高对事物的可控性等途径来完成,具体包括两方面,对于大学生自身的调节相对重要将进行重点介绍。

一、创造温暖积极的班集体和校园文化,较少不良情绪的出现。

温暖的相互尊重的班级氛围,使学校成为我们大学生的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在班级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尊重与关心,并能与班级的其他同学融为一体。同学之间交往要相互尊重,真诚待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多鼓励少打击,但不是奉承阿谀,注意说话的技巧性。

同时由于大学生住集体寝室,这里要强调良好的寝室文化。寝室就是我们在外的另一个家,室友就是兄弟姐妹。首先室友爱与支持会带来稳定的安全感与信心;其次,室友之间要多多交流,相互沟通,保持良好的关系;最后,要及时减

少寝室的紧张气氛,对于寝室小团体的出现要及时消除,出现矛盾也要大家一起解除。只有温馨的寝室环境才能让我们大学生做好最基本的人际交往问题。

二、自我情绪的调节方法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用到的情绪调节的方法: 1.理智调节

决定情绪的是人的认知。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人受困扰,不是由于发生的事实,而是由于对事实的观念。”当消极情绪产生时,要能冷静地、理智地分析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考虑消极情绪带来的后果。如果能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纠正认识上的偏差,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就可使不良情绪减弱或消除。比如,有的同学当众给我提了许多意见,使我感到下不了台,非常恼火,越想越气愤。但过后理智地想想同学为什么给自己提意见?是有意让自己下不了台,还是真诚地关心帮助自己?所提的意见是否有道理?这样理智地三思一番,愤怒的情绪就会自然而然地平息下来了。 2.转移调节

转移调节就是根据自我要求,有意识地把自己已有的情绪转移到另一方面上,使情绪得以缓解。如,有时候特别生气就去操场上跑几圈。当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时,就会感到精疲力竭。但气恼心情就会基本平静下来,郁积的怒气也会消失一大半。因此,当产生消极的情感时,可通过转移话题或做些别的事情的方法来分散注意力。如,找朋友聊聊天、下下棋,或听听音乐、打打球、观赏一下自然景物等。用愉快的活动占据自己的时间,用时间的推移来逐步淡化心里的烦恼,用积极的情绪来抵消消极的情绪。 3.宣泄调节

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采取适当的方法,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 方法有很多种。如:倾诉、哭泣、高喊等。适度的宣泄可以把不快的情绪释放出来,使波动情绪趋于平静。当我心中有烦恼和忧虑时,会找老师、同学、父母兄妹诉说,有时也用写日记的方式进行倾诉;当受委屈、遭挫折或遇伤心事产生不平、沮丧、悲哀的情绪时,可在独处时或在亲朋好友面前大哭一场,以消除压抑的情绪;当对某一特殊事物产生不满、厌恶的情绪时,可用“喊叫疗法”来发泄烦恼,宁心息怒。不过,情绪的宣泄要有节制,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时间场合,尽量不影

响别人,不损害自己,否则会带来新的情绪困扰。当你的消极心理使情绪极度低落时,越不愿参加活动,情绪就越低落。而情绪越低落,又越不愿意参加活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不良情绪加重。如果参加一些适当有益的活动,或跑跑步、打打球、干干体力活,或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使郁积的怒气和不良情绪得到发泄,这样,原本十分低落的情绪就可以改变。 4.暗示调节

暗示是通过语言的刺激来纠正或改变人们的某种行动状态或情绪状态。暗示可以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是指有意识地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从而对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这里所讲的暗示调节主要指自我暗示。如,当我走进考场,产生恐惧心理时,可自我默诵“我心态很平和”,“胆要大,心要细”等,以此来消除恐惧心理;当我要发怒时,就轻声誉告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当我陷人忧愁时,可反复用言语暗示自己:“忧愁于事无补,还是振作起来面对现实吧!”在使用暗示技术时,要避免运用不当的消极暗示,必须使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5.心理换位

这也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所谓心理换位,就是与他人互换位置角色,即俗话所说的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通过心理换位,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这样就有利于消除和防止不良情绪。如当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时,自己心里有气,这时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老师、家长,遇到此类情况会怎样呢?这样,往往就能理解家长、老师、对自已的态度,从而使心情平静下来。 6.升华转化

就是要发掘调动思想中的积极情绪,抵制和克服消极情绪。将痛苦、烦恼和忧愁等消极情绪升华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动。

免疫调节剂范文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及其带来了影响

2、让学生了解调节情绪的原因

3、让学生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

二、授课年级 初二

三、教学过程

1、回顾

(1)什么是情绪? (2)情绪的类型?

(2)情绪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2、引入:看一则案例(不良情绪带来的后果)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韩国一青年因为观看球赛与其母发生口角,一怒之下竟杀死其母。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6月18日下午,该青年回到家中,准备观看韩国队同意大利队的比赛。其母看到儿子整天东游西逛,不务正业,便斥责他"连个工作也找不到,整天就知道看球",并打了儿子一记耳光。儿子一时冲动,用刀刺向母亲胸口,将母亲杀害。该青年行凶之后后悔不已,跑到邻市的一个小旅馆,企图服毒自杀,后被警方抓获。

讨论:(1)这一幕悲剧是怎么上演的?

(2)这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不良情绪需要控制、调节)

3、不良情绪的表现

不良情绪在人们身上住要有两种表现:

(1)过度的情绪反应,比如狂喜、暴怒、悲痛到了极点等这种情绪反应已经超过了一定的极限,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不好的;

(2)另一种是持久的消极态度情绪,这是指人在引起的消极的因素消失之后,仍旧沉浸在消极情绪之中无法自拔,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很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4、正确看待不良情绪 听故事:

在前苏联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生来就从来感觉不到疼痛。你也许以为这是好事,而疼痛是非常有用的。它是我们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工具。这个感觉不到疼痛的男孩失去了这个工具。结果,他今天把手烫伤了,明天把腿摔断了,后天又把身上挠得体无完肤,每天还把舌头咬得血淋淋的。虽然他始终在医生的24小时监控、保护下,他还是不断受伤。加上由于他从来感觉不到什么肚子痛、头痛的,所以,小病小灾没有前兆,没有症状,经常是病到很严重了才被发现。结果,才十几岁时,这孩子就遍体鳞伤,带着浑身的疾病、几十处骨折离开了人世。

提问:结合故事,不良情绪一定是不好的么? 解析:

不良情绪就像身体的疼痛一样,虽然你不喜欢它,但它的存在是有它的道理的。它的本意是保护你。当然,有时它反应过头,有时它逗留过长。

不良情绪不仅不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经常还是宣泄、疏导的有效方式,比强行压抑健康多了。你被骗了,生气是正常的,一点不生气不现实;遇到自己不熟悉、不习惯的环境或事物,难免有点紧张,甚至恐惧;碰到挫折,怎能不有些沮丧?无意中伤到别人,负罪感随之而来......所有这些不良情绪,都是正常人对正常事的正常反应。对我们这些"非圣人"来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情绪应该是多样的,心理不健康的人情绪反而少,比如,对不顺心的事只有"愤怒"一个反应。

5、学会控制情绪。

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很多,我们只给大家介绍四种。首先,我们做一个小实验:你静下心来,在心中默念"喜笑颜开"、"开怀大笑",并且想象这些情景,你会产生什么感觉呢?

你也许会产生一种真的很高兴的感觉。这个实验,说明了语言能对人的情绪产生暗示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语言的暗示作用来对不良情绪进行调控。自我暗示可以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而且可以对已经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缓解。当你发怒时,可以反复地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当你陷入忧愁时,可以暗示自己"忧愁没有用,无济于事,还是振作起来吧"。这种缓解情绪的方法称为自我暗示法。

①自我暗示法。

②自我激励法。

自我激励法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思想来鼓励自己。这是用理智调控情绪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精神动力。一个人在消极的情绪中,通过名言、警句进行自我激励,能够有效地调控情绪。林则徐为了调控自己的情绪,写了"制怒"的条幅,在屋中悬挂,以此告诫自己。

③心理换位法。

心理换位,就是打破思维的定势,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充当别人的角色,来体会别人的心态与思想,就会增加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防止一些不良情绪的产生。心理换位法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自己不能调节的情绪。(请同学们举出应用"心理换位法"的例子。)

④升华法。

升华法,即把消极的情绪与头脑中的积极因素相联系,把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行为。使消极的情绪成为自己前进的推动力。升华法其实是一种高水平的发泄,是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人、对已、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塞万提斯在早年不幸的基础上,写出了《唐·吉诃德》;歌德在失恋的基础上,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利用升华法调节情绪的典型事例。

6、调节情绪的方法

(1)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就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

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改变注意的焦点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打球、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报纸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另外,还可以转移话题或回忆自己高兴、幸福的事,使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去。

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理想时,到室外走一走,到风景优美的环境中玩一玩,会使人精神振奋,忘却烦恼。把自己困在屋里,不仅不利于消除不良情绪,而且可能加重不良情绪对你的危害。即便不走出去,如果能够改变一下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可以使心理得到转机。如收拾一下房间、改变一下格局、点缀一些花草,都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提问:你在实际生活当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解析:

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看起来是一种消极的调节方法,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它适合于比较容易排解的情绪。那么,对待一些难以排解的情绪应该怎么解决呢?

(2)合理发泄情绪。

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是一种情绪表现的方式,它可以防止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危害。发泄,应该是合理的,要表现得有理、有度,既不损害自己,也不损害他人。

提问:你知道合理的发泄方式有哪些吗?

解析:

①哭--适当的哭一场。

从科学的观点看,哭是自我心理保护的一种措施,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产生的能量,调节机体的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哭是解除紧张、烦恼、痛苦的好方法。许多人哭一场过后,痛苦、悲伤的心情就会减少许多。

②喊--痛快地喊一回。

当受到不良情绪困扰时,不防痛怜惜地喊一回。通过急促、强烈的、无拘无束的喊叫,将内心的积郁发泄出来,也是一种方法。它可以使人人的心理达到平衡,有助于培养自信心。

③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

俗话说:"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把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中,会增加心理负担。找人倾诉烦恼、诉说衷肠,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感到舒畅,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安慰、开导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向朋友诉说是一种良好的宣泄方法。请记住培根的名言:"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得到两个快乐;把忧愁向一个朋友述说,则只剩下半个忧愁"。

④动--进行剧烈的运动。

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动,越不动注意力就越不易转移,情绪就越低落,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可以通过跑步、急走等剧烈活动改变不良情绪。

发泄的方法不同于放纵自己的感情,不同于任性和胡闹。如果不分时间、场合、地点而随意发泄,既不会调控好不良的情绪,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调控情绪最好的方法是学会自我调控。

7、课堂总结

免疫调节剂范文第4篇

考试前的紧张是不可避免的,而艺考生的压力较大,相对也就更紧张。但是考生要及时的调整心理,用最好的状态来应对考试,下面安徽艺术人生的老师同学们总结了一些考前心理调节的小秘诀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想象调节 。想象调节既是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情况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的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并使之迁移,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情境和紧张的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其次是呼吸调节 。这也是情绪调节的一种方法.通过某种特定的呼吸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和急躁等不良情绪。比如,紧张时,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减缓紧张感。平时也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大自然中去做呼吸训练,使情绪得到良好调节。

接下来是暗示调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内部语言可以引起或抑止不好的心理和行为。自我暗示即通过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比如,提醒自己不要灰心,不要着急等等,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调节不良情绪。暗示是一个正常的心理现象,人群中约有1∕3的人有较强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效应,他们容易无条件、非理性地接受一些观念和说法。

最后是放松调节 。用放松的方法来调节因挫折所引起的紧张不安感。通过对身体各部主要肌肉的系统放松练习,抑制伴随紧张而产生的血压升高、头痛以及手脚冒汗等生理反映,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焦虑情绪。

免疫调节剂范文第5篇

1.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每个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当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2.身体状况。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是产生积极的情绪的原因之一,身体健康欠佳或过度疲劳,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3.集体的人际关系。学生所在的集体状况和集体内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一个集体中成员之间心理相容,互相信任,团结和谐,就会使人心情愉快,情绪积极;如果成员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戒备,则会使人随时都处在不安全的情绪中。

4.生活条件。生活条件是一种外在的刺激,它引起人的知觉从而产生情绪体验。在生活中的学校硬件设施,管理的方式,校园环境等因素都是影响情绪的重要方面。

在情绪的调节方面可以分为学校和个人两方面来进行,通过减弱或消除不良刺激、提供多种应对策略和多方面的应对资源、调整认知评价以及提高对事物的可控性等途径来完成,具体包括两方面,对于大学生自身的调节相对重要将进行重点介绍。

一、创造温暖积极的班集体和校园文化,较少不良情绪的出现。

温暖的相互尊重的班级氛围,使学校成为我们大学生的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在班级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尊重与关心,并能与班级的其他同学融为一体。同学之间交往要相互尊重,真诚待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多鼓励少打击,但不是奉承阿谀,注意说话的技巧性。

同时由于大学生住集体寝室,这里要强调良好的寝室文化。寝室就是我们在外的另一个家,室友就是兄弟姐妹。首先室友爱与支持会带来稳定的安全感与信心;其次,室友之间要多多交流,相互沟通,保持良好的关系;最后,要及时减

少寝室的紧张气氛,对于寝室小团体的出现要及时消除,出现矛盾也要大家一起解除。只有温馨的寝室环境才能让我们大学生做好最基本的人际交往问题。

二、自我情绪的调节方法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用到的情绪调节的方法: 1.理智调节

决定情绪的是人的认知。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人受困扰,不是由于发生的事实,而是由于对事实的观念。”当消极情绪产生时,要能冷静地、理智地分析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考虑消极情绪带来的后果。如果能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纠正认识上的偏差,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就可使不良情绪减弱或消除。比如,有的同学当众给我提了许多意见,使我感到下不了台,非常恼火,越想越气愤。但过后理智地想想同学为什么给自己提意见?是有意让自己下不了台,还是真诚地关心帮助自己?所提的意见是否有道理?这样理智地三思一番,愤怒的情绪就会自然而然地平息下来了。 2.转移调节

转移调节就是根据自我要求,有意识地把自己已有的情绪转移到另一方面上,使情绪得以缓解。如,有时候特别生气就去操场上跑几圈。当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时,就会感到精疲力竭。但气恼心情就会基本平静下来,郁积的怒气也会消失一大半。因此,当产生消极的情感时,可通过转移话题或做些别的事情的方法来分散注意力。如,找朋友聊聊天、下下棋,或听听音乐、打打球、观赏一下自然景物等。用愉快的活动占据自己的时间,用时间的推移来逐步淡化心里的烦恼,用积极的情绪来抵消消极的情绪。 3.宣泄调节

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采取适当的方法,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 方法有很多种。如:倾诉、哭泣、高喊等。适度的宣泄可以把不快的情绪释放出来,使波动情绪趋于平静。当我心中有烦恼和忧虑时,会找老师、同学、父母兄妹诉说,有时也用写日记的方式进行倾诉;当受委屈、遭挫折或遇伤心事产生不平、沮丧、悲哀的情绪时,可在独处时或在亲朋好友面前大哭一场,以消除压抑的情绪;当对某一特殊事物产生不满、厌恶的情绪时,可用“喊叫疗法”来发泄烦恼,宁心息怒。不过,情绪的宣泄要有节制,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时间场合,尽量不影

响别人,不损害自己,否则会带来新的情绪困扰。当你的消极心理使情绪极度低落时,越不愿参加活动,情绪就越低落。而情绪越低落,又越不愿意参加活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不良情绪加重。如果参加一些适当有益的活动,或跑跑步、打打球、干干体力活,或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使郁积的怒气和不良情绪得到发泄,这样,原本十分低落的情绪就可以改变。 4.暗示调节

暗示是通过语言的刺激来纠正或改变人们的某种行动状态或情绪状态。暗示可以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是指有意识地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从而对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这里所讲的暗示调节主要指自我暗示。如,当我走进考场,产生恐惧心理时,可自我默诵“我心态很平和”,“胆要大,心要细”等,以此来消除恐惧心理;当我要发怒时,就轻声誉告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当我陷人忧愁时,可反复用言语暗示自己:“忧愁于事无补,还是振作起来面对现实吧!”在使用暗示技术时,要避免运用不当的消极暗示,必须使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5.心理换位

这也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所谓心理换位,就是与他人互换位置角色,即俗话所说的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通过心理换位,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这样就有利于消除和防止不良情绪。如当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时,自己心里有气,这时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老师、家长,遇到此类情况会怎样呢?这样,往往就能理解家长、老师、对自已的态度,从而使心情平静下来。 6.升华转化

就是要发掘调动思想中的积极情绪,抵制和克服消极情绪。将痛苦、烦恼和忧愁等消极情绪升华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动。

上一篇:免疫组化技术下一篇:免疫组化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