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论文范文

2024-01-24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及其技术的深入发展,电视时政新闻的权威性面临极大的挑战,而且其传播力受到影响,社会舆论以及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也受到极大冲击。因此,相关单位以融合创新为发展思路,借助融媒体优势,不断地探究提升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新策略,为其坚守舆论主阵地,巩固在新闻领域中流砥柱的地位提供保障,也为开创电视时政新闻传播新局面奠定可靠的基础。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提升策略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已经走上了由简单相加到实际相融的道路,在内容、渠道、管理、平台等方面都进行着融合。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最大的变化就是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在当前媒体环境下,由于科学技术的有效加持,新闻内容从采编到生产再到传播,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主流媒体中时政新闻的地位受到威胁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时政新闻生产者均积极进行变革,寻找未来发展之路。

一、时政新闻特点

时政新闻是向受众传递国家和世界政治生活中近期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新闻。时政新闻应具备真实性和及时性,以满足受众的真相探知需求[1]。时政新闻涉及国家大事、世界要闻和民生,在强调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要求准确传递内容。与此同时,该类新闻带有浓厚政治色彩,要求通过正确解读事实帮助受众形成正确认知,发挥引导和教育群众的作用。此外,时政新闻应体现亲民性,密切关注群众生活,反映群众想法和需求,与群众建立稳固的关系,确保主流媒体新闻信息能够顺利被群众接收。长久以来,广播电视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过于强调真实性、政治性等属性,却忽视了新闻的亲民性要求。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政新闻报道弊端日渐凸显,最终导致新闻传播受到了局限。

二、融合传播背景下时政新闻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来,媒体环境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传播平台诸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站等使得普通人也有了发声的机会,他们不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还可以是新闻信息的生产者,主流媒体时政新闻的话语权被分割。此外,新媒介生产的新闻信息呈现碎片化、轻松化、娱乐化,这种信息呈现方式显然更适合当今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而时政类新闻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生产的主打内容,一直以严肃的形象出现在广大受众面前,时政新闻的这种形象与风格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背景下大多数群体对于信息获取方面的需求。[2]在当今这种新旧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时政新闻的传播受到了非常大的调整与冲击,亟须进行变革与发展,以便有效解决其遭遇的传播困境。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提升策略

3.1注重运用多元渠道开展全媒体报道

融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是能够通过多种媒体的融合发展,在新闻传播中丰富传播方式和内容表现手段,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新闻内容的传播范围,提升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在党报时政新闻方面,通过新闻内容与传播方式的融合,一方面能够让权威媒体发布的重量级新闻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让传统党报时政新闻传播更加具有即时性。例如,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两会”报道中,与以前受众只能通过第二天的报纸了解会议内容相比,手机APP、微博等媒体的应用,让受众能够随时了解会场内容,实现了新闻发生与传播同步。另一方面,新媒体在党报时政新闻方面的广泛运用,包括动漫解读、短片介绍等表现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时政新闻以文字为主的表现形式,在保证新闻报道内容客观、权威的同时,也让报道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3.2重塑采编流程,实现多端传播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工作人员应认识到不同媒体在信息形态、传播渠道、速度等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想要扩大时政新闻的覆盖面,还应加速媒体融合,通过重塑新闻采编流程实现新闻多端传播。为做到将全媒体资源盘活,还应确立精简、紧密的新闻采编流程,保证新闻采访、报道等工作高效开展。从新闻产品形态、制播协调、节目对接等各方面建立相应管理机制,做好节目生产管理和评价打分,保證新闻报道质量的同时,实现节目融合传播。为此,需要面向不同新闻制播版块建立相应的采编播小组,根据不同媒体特性进行新闻采访报道和运营。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应体现主流媒体的特色,通过现场连线等方式采访新闻,并采取不同的报道模式,通过不同平台多元呈现新闻内容。在融媒体环境下,坚持对重大时政新闻进行集成策划,合理确定新闻数量的同时,保证新闻质量,借助抖音账号、微博账号等宣传和经营新闻产品,最终可以获得稳定的粉丝群体,不断提高时政新闻关注度。

3.3强化新旧媒介融合,提高传播影响力

所谓媒介融合,就是新媒介与旧媒介的共同融合,尽管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媒介发展势头正处于兴盛之势,但是也不能忽略传统媒介所积攒下的资源与受众群体,因此融合传播背景下,时政新闻在传播方面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重视新旧媒介融合的强化,进而全面提高其传播影响力。[3]一方面,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时入驻新媒体平台,抓住年轻受众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话语权和传播主动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中老年群众这些传统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的主要受众群体,仍然要满足他们的需求。综上所述,要将传统时政新闻媒介作为其权威阵地,将新的时政新闻媒介作为其更广泛的传播渠道与途径。

结束语: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必须要改变以往新闻的制作方式和思路,要站在舆论引导和受众体验的角度去更好地探索制作此类新闻的要领和精髓,确保电视时政新闻能够满足新时代受众的需求。同时,电视时政新闻要正确面对融媒体带来的挑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创新,利用先进理念、技术和形式推进自身的传播和发展,增强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实现传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雪香.融媒体时代提升时政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的策略[J].记者观察,2021(21):88-89.

[2]李亮.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提升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1(12):96-97.

[3]马春龙.融媒体时代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力的方法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14):20-21.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为我国多个行业的发展都带来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就现阶段我国新闻媒体的建设情况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同时还缩短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丰富了新闻信息的传播形式。由此可见,我国的新媒体发展已然步入了新时代。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之下,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却受到了诸多挑战,为了切实有效地深化其发展,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采编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新闻采编能力

一、强化新闻采编人员的新闻敏感性

新闻敏感性就是指当前新闻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捕获具有价值的新闻要素,采编人员的新闻敏感性是优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新闻敏感性会直接影响到采编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相应的新闻报道的质量,而新闻敏感性的成长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新因此,在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事情的表面着手,深入其中发现更为深刻庞大的内容。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新闻内容的传播速度越发加快,因此这对电视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传播主体已然从以往的单元转变成为了多元,无论是任何层级的社会媒体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鉴于此,新闻工作者有必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认知能力,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新闻采编服务,以此来全方位地推进电视新闻的发展。

二、创新新闻采编的内容建设

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历经数年已然发展成熟,即便进行深入应用也通常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因此许多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都会借助于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来开展相应的活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时代下,传统新闻采编内容必须要受到本源上的变动。现阶段公众对于新闻阅读的态度普遍呈现为碎片化认识,因此其往往需要在更短时间内获取充足的信息要素。鉴于此,相关新闻采编工作者有必要更为有效地精简新闻内容,同时凸显出核心要素。例如,在2019年4月《人民日报》对于“脱贫攻坚”这一工作的评论标题是《脱贫攻坚时不我待》,仅仅使用八个字就为公众呈现出了此条新闻所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同时为观众提供了极为坦率的态度,标题的使用不仅仅能够让公众感受到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而且还能够极大程度地带动公众的积极情绪。而在新闻内容中,先行叙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实地走访,而后又列出了大量预期数据,后续又陈述了有关于脱贫攻坚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新闻内容简洁明了,并且其核心非常明确,公众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能够更为迅速地理解其核心内容。

三、全面提高新闻处理能力

新闻处理能力就是指记者对于当前采集的新闻素材进行编写、加工、整合等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最终质量的综合。新闻处理能力将会直接关系到当前的新闻内容是否符合受众群体需要,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在当前社会之中的反响以及其舆论引导作用,因此做好新闻处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新闻记者必须要对当前时代下公民的价值观念以及其思想走向形成相对初步的认识;其次,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对当前受众群体的需要进行综合考量处理,并将其应用于后续的新闻处理工作之中;最后,就传播途径来看,为了切实有效地强化新闻采访工作的可信度以及其时效性,新闻记者需要有效应用互联网信息机制,全方位地扩大受众面。

四、培养新闻記者的责任感

全面培养新闻记者的责任感能够有效提高新闻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其真实性,切实有效地提高当前新闻质量,摆脱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市场的乱象。新闻记者必须要具有充足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在面对错误新闻素材的时候需要予以正视,如实地报道出当前的新闻内容,让更多公众都能够聆听到记者的心声。真实的报道往往需要更多责任感作为支撑,只有态度足够严谨才能更为合理地完成播报工作,切实有效地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公信力以及影响力,用以获得更为庞大的用户集群。

五、结语

总之,新闻采编工作是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内容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相关电视新闻记者有必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全方位地促进节目的发展。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剪辑属于电视剧拍摄与制作的重要一环,科学高质量地进行剪辑能够有效提升电视剧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应当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电视剧剪辑工作反映出新的特征,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转变传统的剪辑思维,坚持以新媒体理念为指引,不断优化和更新剪辑策略,充分凸显出剪辑工作的艺术性与技术性,为广大受众带来更加高质量高水平的电视盛宴。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剧剪辑特征、要求及其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剧;剪辑;策略

剪辑工作属于电视剧创作的核心组成环节之一,剪辑工作能否科学开展会直接影响到电视剧的质量。借助于科学有效的剪辑来对电视剧时长、内容、镜头、画面等予以灵活调控,从本质上说是对电视剧的一次再创作。为确保电视剧播放后能够获得受众的关注与喜爱,促进电视剧收视率得以提升,剪辑人员必须要努力增强自身专业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合理有效的剪辑方式和理念。

1.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剧剪辑的特征

首先是现代技术的合理应用。在新媒体时代下,现代科技在电视剧剪辑过程中得以有效应用,技术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剪辑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剪辑效果得以优化。过去电视剧剪辑往往是拍摄结束的底片冲洗后剪辑样品,根据剧本故事线索予以灵活整理,最后将底片实施拼接。过去的剪辑方式相对繁杂,精准度不足,也很容易造成底片的磨损。之后运用计算机剪辑的技术越来越来完善,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现代信息技术在影视行业得以广泛应用,借助于计算机软件辅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让画面、字幕和声音等各种元素合理融合,有效增强了电视剧经济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表现形式更为丰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电视剧剪辑赋予了更为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基于综合镜头技术让电视剧的故事节奏有了很大程度的革新,通过有效的剪辑可以提供更为丰富饱满的情感和环境体验,部分武侠主题的电视剧凭借视频剪辑技术,可以让演员的打斗场景无缝切换,镜头画面感十足,给观众带来更多一饱眼福的机会。同时也能够让快慢动作更加流畅地切换,能够有效凸显出特定镜头。

最后是剪辑思路更加多样。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剧剪辑思路表现出更大的创造性,电视编剧能够依靠自身创造力来对主要场景予以集中虚构表现,拍摄时导演以及演员也能够加入自身灵感来让镜头内容更加多样化,在剪辑过程中依靠剪辑人员自身的想象启发,真正做到了现代剪辑技术引领下电视剧内容和思想排列组合的创新,贴近更多年轻受众对电视剧的创新要求,剪辑思路也更加新颖。

2. 新媒体时代对电视剧剪辑的要求

2.1 精心挑选画面素材

新媒体时代不同媒介元素相互融合,为电视剧镜头画面的综合、多维呈现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剪辑人员的工作难度。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严格遵循两个原则来挑选画面素材,这样才能够让剪辑工作真正凸显出电视剧的艺术表现力。一是画面应当与受众的思维方式以及视觉习惯相贴合,电视剧画面能够直接给受众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影响,比如说“推镜头”的画面常常会更加吸引受众关注,所以在表达细节时应当尽量选择这样的画面素材;二是所挑选的画面素材应当与电视剧主题相契合,剪辑工作是为了确保电视剧剧情的连贯、持续,不断向前发展,借助于更加连续地画面能够帮助受众更深入全面地理解电视剧的剧情。

2.2 确保剪辑风格统一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剧剪辑过程中必須要确保整体风格的统一性,确保电视剧具体类型、剧情内容以及自身定位能够统一起来,若不重视剪辑风格的控制,造成整体风格表现和电视剧类型定位存在差异,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和抵触。因此剪辑人员首先必须要强调电视内容的表达,不管是环境空镜或是人物对话,都应当确保可以准确反映出电视剧的内容,让受众能够真正理解;其次应当充分结合镜头布局的合理性,一般而言画面与镜头会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剪辑风格而变化,剪辑人员应当确保画面长度和景别长度的匹配,如属于远景画面,为便于受众理解,镜头应相对设置更长;最后是要确保整体节奏的统一性。如长镜头后的短镜头快速切换来突出画面的动态感,借助于部分远景镜头来让受众获得更加舒适的体验感。结合整体节奏、风格以及镜头内容来灵活搭配声音,确保电视剧中相关元素都能够和谐统一。

2.3 发挥特效字幕优势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也推动了电视剧制作剪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尤其是特效方面,它属于电视剧剪辑的重要工具,在武侠剧、神话剧中运用最多。剪辑工作者应当充分结合电视剧自身的实际需求,对不同类型电视剧的特征予以深入研究。比如说文艺片中,对男女主角的邂逅、回眸、擦身而过的镜头画面能够使用慢镜头或转换画面的方式来增强其温馨感和艺术感;对科幻片来说,特效的运用必须要综合打斗场面定格、画面重叠亦或是时空穿越等,从而让观众获得一场视觉盛宴。与此同时在剪辑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其他荧幕元素,防止受众出现审美疲劳,例如说能够依靠特效字幕来让荧幕更加丰富,如针对喜剧类电视剧可以搭配夸张、多彩的字幕来烘托剧情情感。

3. 新媒体时代电视剧剪辑的策略

3.1 变格剪辑技法的灵活应用

变格剪辑技法主要是为确保剪辑工作符合剧情需求,进行画面素材的组接时应当对动作、时间、空间进行灵活地变格处理,从而实现对戏剧动作的强调、夸张以及时间空间的放大或缩小。这一剪辑技法能够有效实现渲染氛围的目标,对电视剧的剧情节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说剪辑时把两个或多个表面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起来,从而给出电视剧的主线剧情,交代故事的起因等。例如前几年非常火的一部电视剧《外科风云》,该剧开头就选择倒叙的方式来讲述了1984年的一场医疗事故,让受众能够了解整部电视剧剧情的起因是多年前的这次医疗事故。剪辑人员依靠非常短的篇幅就把故事背景十分清楚地交代给受众,同时也给剧情埋下了疑点:医疗事故的发生是否真的是因为张敏淑的失职?也为电视剧带来了一抹悬疑色彩。

可以看到,《外科风云》的剪辑人员把两个时间段的故事选择交叉的形式予以组接,从而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剧情冲突,让整个剧更加吸引人。这部电视剧的主线剧情是以多年前的旧案解密为主,之前的医疗事故中责任人张敏淑的儿子因为不相信他人对母亲的指责,打架受罚没有接到4岁的妹妹回家,导致妹妹被拐走,张敏淑也因为双重打击选择自杀,儿子投亲后不知所踪。仅仅用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合理的剪辑来让整个主线剧情变得非常直观清楚。之后镜头画面跳转,叙事时间与空间直接拉回到2016年的美国,已经长大的美籍华裔外科医学专家庄恕为调查三十年前那场医疗事故的真相,不远万里到当时的医院进修,整个电视剧的故事也随着庄恕进入医院后逐渐铺开。

3.2. 镜头组接注意景别变化的“渐进式”

这里所说的景别指的是电视剧中所包含的远景、近景、全景以及特色等。从电视剧人物特写到远近景别所囊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剪辑时也应当引起充分注意,比如说若上一个镜头还是远景,下一个剪辑的镜头突然跳转到特色,必然会给受众一种突兀之感,所以对于镜頭的组接应当非常强调景别的“渐进式”变化,循序渐进地进行镜头转化,从而实现流畅叙事,也有助于受众理解。例如《平凡的世界》中,革委会领导要求孙玉厚在批斗大会中批斗女婿的一幕场景。孙玉厚的老窑中光线较为昏暗,此时镜头为中景,画面中两名领导正在炕上劝说,之后用近景镜头来让画面转到孙玉厚,只见他正在地上拉风箱烧水,同时拒绝了领导,对领导说:“你这是让哑巴说话呢”,水开之后孙玉厚要求女儿将水灌入暖瓶,此时依旧是近景镜头。随后领导对他说:“你如果真哑巴了,就可以不说。”镜头画面跟随孙玉厚的目光切换到刚刚灌满开水的暖瓶,此时采用特写镜头,突然画面一转孙玉厚拿起暖瓶向口中倒入开水,大家全都一起将他拉向窑外,此时切换为俯视的全景镜头。这一段剪辑就非常灵活地应用了中景、近景、特色以及全景循序渐进的变化,也很容易吸引观众了解剧情的发展。

与此同时,运动镜头的剪辑也必须要突出一致性。对于部分镜头来说,对象属于运动状态下,剪辑过程中必须要尤其重视运动速度与方向的控制,尽可能确保运动速度接近的镜头相互衔接,确保运动节奏能够保持一致,让整个画面能够更加自然和流畅。

3.3. 片头片尾注重节奏与细节的把控

电视剧在进行剪辑时必须要灵活把控好节奏和层次的要点。各个类型与题材的电视剧都表现出自身不同的剪辑风格,例如说爱情类电视剧的剪辑风格是浪漫、冲动的,家庭类电视剧的剪辑风格是轻松、温馨的,动作类电视剧的剪辑风格是激烈、刺激的。所以要确保剪辑水平得以保障,对电视剧节奏和细节的把控必须要到位,而片头和片尾的剪辑一般是整部电视剧精彩片段的缩影,很多时候也会从中体现出剧情的发展走向,在不同的场景和画面的过度可以借助于隐、显、化、叠等不同的剪辑技巧,让片头片尾更加吸引人。比如说《外科风云》的片头开始以医院过道为序幕,随着镜头慢慢推移,画面切换为医务人员焦急地推动病床,各种医疗设备和渐行渐远的医生,很好地体现出了医院的紧张气氛。应当说电视剧片头的剪辑让整部剧的内容、风格呈现在受众面前,随着画面的深入,更多剧情线索慢慢浮出水面,封锁的医院、失落的主角、临时搭建的帐篷等画面,让受众对之后的剧情产生了极大的好奇,真正发挥出了高水平剪辑对整部剧的价值。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电视剧剪辑工作的过程中,剪辑人员不单单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剪辑技术,还需要对电视剧作品有深入全面地理解。要提升剪辑质量,应当从新媒体时代对电视剧剪辑的要求着手,以媒介融合的理念指导剪辑活动,这样才能够为广大受众提供一场更加丰富、深刻的观看体验,充分凸显出电视剧剪辑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促进电视剧收视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叶铨.大数据时代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及其发展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1):99-100.

[2]崔彦凯.如何运用电视剪辑艺术提高电视节目质量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20,4(16):195-196.

[3]王勤红.电视剪辑中电视“语言”的作用探讨[J].传媒论坛,2020,3(11):63+65.

[4]荆宏霞.节奏在电视剪辑中的合理运用[J].记者摇篮,2020(03):118-119.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新媒体行业的冲击之下,时政新闻的传播受到了极大挑战,因此,结合当前融媒体背景,加强对于时政新闻创新发展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融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面临的挑战,结合当前我国新媒体行业特点,以及时政新闻发展需求,针对新时期背景下时政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最后总结提出了有效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为新闻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时政新闻;创新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媒体技术、软件等应运而生,也极大地带动了新闻传播行业,在此情况之下,传统时政新闻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如何在保障时政新闻传播效果和社会作用的情况之下,提高人们关注度,成为当前时政新闻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议题。因此加强对于媒体融合视域下时政新闻的创新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融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面临的挑战

时政新闻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涉及党政、国家或者地区方针以及政策活动等,因此时政新闻往往与人民的实际生活以及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更为灵活、高效的信息传播形式异军突起,对时政新闻的传播以及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和挑战。在传统主流媒体下的时政新闻具有一套固定的模式。而新媒体的发展,正与之相反,有着较高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因此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极大地降低了人们对于传统媒体的关注度,自然也就影响了时政新闻的传播。在此情况之下,时政新闻急需创新转型,但是在融媒体环境之下,如何在保障时政新闻传播性的同时,避免其本身的社会作用以及自身特点被掩盖,成为了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2. 融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

2.1 传播渠道单一

传播渠道单一,是当下时政新闻的主要问题。传统时政新闻传播的途径大多为电视、广播、报纸等。而在融媒体时代,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以及浏览信息的速度都在不断提高,相比之下,传统媒体所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人们更喜欢碎片化的、短时间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因此,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使得时政新闻的关注度急剧下降。

2.2 缺乏高效互动

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的主要优势在于有着极强的互动性,而且这种互动性是多元化的、丰富的,不仅能够实现受众之间的互动,而且还能够实现受众与新闻发布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具有一定双向性。而时政新闻所在的传统媒体,其传播过程只是新闻发布者向受众的单向输出,不仅缺乏趣味性,而且新闻发布方也难以了解受众的实际需求,使得新闻传播受阻。

2.3 新闻形式陈旧

传统时政新闻的形式相对较为固定,虽然能够客观全面的将当下时政新闻信息准确的传达给观众,但是缺乏趣味性,而且很多时政新闻存在报道深度不足的情况,降低了观众对于时政新闻的兴趣和关注度。

3. 融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创新传播的有效策略

3.1 创新传播理念

这是一个依靠创新求生存的时代,时代在变,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来就没有不变的新媒体,广播出来后,相对于报纸,广播是新媒体;电视出来后,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客户端、微博、微信出来后,相对于电视,客户端、微博、微信也是新媒体。这么多年,新闻宣传的平台一直在变,这么多平台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但大家一直都是同时存在。变是常态,要有能力顺应变化,以不变应万变。

创新传播理念是前提,适者生存,适者就是创新者。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内容为王,把握时度效,既要有铁的事实、好的道理,还得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表达,切实增强新闻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变化的是传播平台,不变的是需求、内容、价值、精神,传播的本质仍是讲好故事。无论是正面宣传,还是舆论监督报道,“客观、真实、全面”地报道事实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时政新闻是一座“金矿”,多数时政记者却只浮于表面,浅尝辄止。传统媒体的时政记者,有着新媒体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那就是在现场。新媒体的采编人员,无法跟传统媒体的记者一样,可以出现在所有重要的会议和领导活动现场。因此,只要操作得当,传统媒体的独家时政报道,依然会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层出不穷。

要转换视角、挖掘新闻点。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包含着最重要的新闻、最集中的信息、最权威的声音。对此,时政记者绝不能仅仅是报道会议程序和领导讲话,而是要挖掘其中的新闻点,最主要的是换一种视角或者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

关注细节、以小见大。对时政新闻来说,除了领导活动报道和会议报道,还有一个重要的类别,就是主题报道,也就是常说的自上而下的“规定动作”。这类报道主题先行,往往通篇都是宏观层面的成果展示,在报道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在新媒体语境下,“讲故事”才是最受欢迎的,有细节的报道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

3.2 开拓传播渠道

在当前融媒体环境之下,除了传统媒体之外,各种新媒体平台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极大的关注度,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可移动性、传播的高效性、范围的广阔性,以及互动的全面性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效率,扩大传播范围,就需要积极应用新媒体平台,拓展多元化传播渠道,例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台。

为迎合行业发展,以及时政新闻传播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传统时政新闻节目已经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中建立了官方账号,实现时政新闻的多级传播。例如,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官方账号,将时政新闻以文字稿件的形式进行发布,推送给广大网友,还可以通过将电视时政新闻进行重新剪辑和编辑,形成新闻短视频,发布在视频网站当中,扩大时政新闻的传播范围。此外,还可以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场所中,进行时政新闻节目轮播。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渠道,能够进一步扩大受众面,以及传播范围,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实际需求,有助于新闻信息的进一步传播。

3.3 丰富互动形式

互动性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主要差异,虽然传统新闻媒体也会以短信、电话或者街头采访等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但是存在较大的时间差,难以保障新闻信息的时效性,而实效性是新闻的主要特点以及要求。新媒体平台在互联网的帮助之下,有着极强的互动性以及时效性,在新闻发布的同时,观众不仅能够进行实时评论,还能够与新闻发布方以及其他受众进行即时讨论,不仅提高了时政新闻的讨论度和热度,同时,还能够帮助新闻发布方了解受众的实际感受以及对于新闻信息的观点和态度,有助于对新闻的形式以及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新闻质量。

例如,在国庆70年时,我国举办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并在电视、微博等多个媒体平台中共同进行直播,不仅使得居家人员能够在电视上观看阅兵典礼,而且也让很多外出的国民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以及互联网观看到阅兵仪式。通过新媒体平台和互联网观看典礼的群众,还能够通过发送弹幕评论的方式,进行实时互动和评论。

3.4 创新新闻模式

在当前融媒体环境之下,受到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影响,观众的兴趣和口味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传统单一的时政新闻模式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这就要求时政新闻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新闻模式,以此增强传播效果。

以《新闻联播》为例,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老牌时政新闻节目,在新媒体平台刚兴起的阶段,也面临着观众的大量流失,以及收视率的下降,给节目的发展以及国家时政新闻的传播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在此情况之下,中央广播电视台结合当下新媒体特点,以及观众需求,开发了《主播说联播》栏目,对当日新闻要点以及热点内容等进行点评,并制作成为短视频,发布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当中。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簡短的视频,极大的迎合了观众需求,提高了观众对于时政新闻的关注度以及兴趣,同时时政新闻的受众面也从居家观看电视新闻的群众,扩展到了网民当中,呈现出了年轻化趋势。当然除了短视频之外,还可以将时政新闻编辑为文字图表的形式进行发布,或者借助直播平台,进行简短的直播和互动,丰富时政新闻呈现形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新媒体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等特点,结合时政新闻的传播需求,提出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拓传播渠道,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同时优化新闻传播内容,创新新闻模式等建议。相信随着对时政新闻的深入挖掘,以及各种媒体形式的合理利用,我国时政新闻传播效果以及社会作用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薛唯佳,郑素侠.从央视《主播说联播》看时政新闻的新形象与新传播策略[J].新闻爱好者,2021(04):92-93.

[2]常书香.民生表达,时政新闻也很“美”——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创新研究[J].中国地市报人,2020(12):69-71.

[3]以媒体融合促进对外传播能力建设[J].姜飞,彭锦.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8)

[4]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理论困境和实践路径[J].陈接峰.新闻战线.2019(15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等方式,形成多元化运营主体、构建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搭建全媒体传播渠道、开拓多元化赢利模式,是实现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跨界”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跨界发展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和创意产业的结构升级,采用数字、网络等新技术,发展以手机电视、数字电视、IPTV、车载移动电视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新兴文化业态,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媒介融合和放松规制的双重驱动下,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等方式,加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渗透融合,打造多元化运营主体、组建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开创全媒体传播渠道、拓展多元化赢利模式,是实现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跨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跨界重组: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运营主体的多元化构成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围绕构建新型产业链,积极开辟投融资渠道,促使多元化运营主体进行跨界重组。内容制作商、平台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终端设备运营商等都是新型产业链中多元化运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运营主体的跨界重组势必引起媒体所有权的变化,从而增强市场开放程度,优化市场竞争结构。

(一)传统内容制作商所有权多元化程度提高

以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社、电影制作公司和唱片公司等为主体的传统内容制作商市场虽然仍采用限制性准入,但所有权多元化程度明显提高。以网络电视为例,由于内容需求量增大、分销渠道增多,网络电视逐渐成为广电系统和体制内外媒体竞争的重要领域。在传统广电媒体积极发展网络电视业务的同时,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优酷、酷六、搜狐等商业视频网站为代表的系统外媒体相继加入,一些小型专业化传媒制作公司也获得了市场发展空间。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视听网站多达400余家。其中,盛大网络所属的华友世纪与酷6网进行股权合并,大力发展网络视频、无线内容和音乐发行平台三大业务体系;凤凰新媒体在获得晨兴创投、英特尔投资和贝塔斯曼三家机构共计2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后,将视频业务纳入其最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对新兴市场竞争者采取承认并准入策略,有利于避免因重复投资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充分实现资本市场的规模经济,从而形成“主流媒体视听网站与商业视听网站共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

(二)新兴内容集成平台集中程度较高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和广电产业已形成异质同构的竞争格局,内容集成平台和运营平台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在平台的竞争准入上,国内市场呈现出集中程度较高的局面。以手机电视为例,内容集成平台是手机电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采取“广电主导、适度竞争”的管控措施。在政策管制、牌照发放、试验地域选择方面,都显示出手机电视运营的重重壁垒。目前,国内仅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上海文广和杭州华数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3G手机电视完整牌照,而乐视网是唯一获得手机电视内容牌照的民营企业。

车载移动电视主要以各地广电系统为主导,形成了以广电系统负责节目内容的组织播出、民营企业负责广告联播的运营模式。目前,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广电机构都开展了车载移动电视服务,但由于服务局限在当地、主体规模较小,几乎都被华视传媒、世通华纳和巴士在线等运营平台以广告联播方式整合,从而形成所有权集中与市场垄断加剧的局面。

(三)网络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朝多元开放性发展

目前,通信产业的三大巨擘——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占据着网络运营市场的半壁江山,由.于网络运营商拥有巨大的资金需求和降低投资风险的需求,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本运作和互惠合作,促使市场主体朝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通信产业和广电产业异质同构的竞争格局,要求广电产业必须以相匹配的资源效率参与竞争,网络资源的所有权势必向某些优势企业集中。

随着国家标准的陆续出台,包括网络设备提供商和音视频设备提供商在内的国内设备供应商将获得巨大的市场机会。“电视机、电脑和手机等终端设备的融合,将形成一个规模高达5000亿元的市场;有线网、电信固定网、移动网的融合使有线运营商将面临一个10倍于现有规模的市场机会”。伴随着3G网络建设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终端设备将在平板化、移动化、智能化、融合化、软件兼容性和高质量的体验性方面深度开掘,这将是获得市场份额、增强竞争优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跨界服务: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的构建

内容产业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做大做强的核心和灵魂,提供多媒体、个性化、交互式的媒介内容是实现跨界服务的重中之重。在传统媒介产业链形态下,内容生产高度依附于媒介载体,形成了以媒介为核心的封闭式链条结构。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技术的标准化打破了不同媒介内容生产之间的壁垒,内容生产成为产业链上游的独立集群,从“线性”的媒介产业链结构逐步向以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为主体的“伞式”媒介产业链结构转换。

(一)内容集成平台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增值基础

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台作为内容集成平台上的一个集成商,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就是媒介资产管理系统MAM(Media Asset Management)的建立。“媒介资产管理系统是一个集音频视频数字化、编目、存储管理、检索和发布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在这个节目内容平台上,原本分散的一次性使用的音频、文字、图片等素材被统一管理,或存储、或向不同的媒体发放,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在生产时间和经营成本上都远胜于依靠个人方式的分散的内容生产者。

以数字电视、IPTV为代表的视昕新媒体新兴文化业态除了给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直播节目外,最主要的是给用户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交互式的多业务内容集成平台。依托内容集成平台,不仅可以通过聚集内容形成拥有庞大版权的内容集成商,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规模化的资源,多层次地对分散、琐碎、个性化的内容进行整合应用,实现内容产业的增值。目前,媒介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电视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是内容产业实现增值的重要途径。

(二)交互性内容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增值新空间

传统内容产业通常以单向静态的线性传播模式为受众提供信息消费。随着网络技术平台和数字技术平台的应用推广,打造一站式人性化服务的“交互性”内容成为内容产业增值的新领域。“交互性”改变了传统内容产业“点到面”的传播形态,突破了以运营者和服务提供者的业务界面为核心的服务体系,确立了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信息需求为目标的服务定位,从而生成扁平状的“点到点”的新型传播形态。这意味着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用户也能上传内容,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对人类未来的传播形态和社会文化将产生深远影响。

以用户为中心,就必须提高用户使用媒介的便捷性、参与媒介的互动性和内容服务的个性化。以IPTV为例,它以强交互性为依托,提供电子菜单、节目预约、实时快进、快退、在线支付、终端账号及计费管理等多种互动服务功能,用户凭借遥控器和机顶盒来操控互动电视界面,实现人机互动。这场从“有线电视”迈向“交互式网络电视”的革命,将带领电视观众告别单一被动的节目接收方式,走向集互联网、网络游戏、电视节目为一体的互动数字娱乐生活。

三、跨屏跨网: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传播渠道的全媒体构建

视听新媒体实现跨屏跨网融合的逻辑起点,是公众对信息便捷接收的需求。这不仅要求信息传输具有交互功能,而且需要具有联通性。随着三网融合技术条件的日趋成熟,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全媒体传播渠道的构建有望成为现实。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融合所形成的融合形态包括横向渠道融合和纵向渠道融合。其中,“横向渠道融合包括广电和电信的融合、有线和无线的融合、移动和固话的融合;纵向渠道融合主要是网络、终端和内容之间的融合”。

(一)横向渠道融合: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链的累积性增值

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是电信业和广电业两大产业的核心资源。在探索视听新媒体创业产业链横向渠道融合的过程中,广电与电信打破壁垒、双向进入极为关键。我国电信与广电在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重重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技术形态壁垒,广电网和电信网之间缺乏国家技术统一准人标准;其二是准入门槛壁垒,广电和电信分别通过IPTV牌照和电信增值业务牌照限制对方进入本行业;其三是产业属性壁垒,广电业“一对多”的传播形态具有党和国家“耳目喉舌”的舆论引导功能,若完全放开,按照电信业“一对一”的基准融合,明显是行不通的。

2010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深圳、绵阳、长株潭城市群在内的12个城市和地区,已经启动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双向进入”交叉申报工作,这意味着广电和电信的交叉融合已成定局。尽管启动“双向进入”和“正式进入”并不是一个概念,但目前国内一些城市的“三网融合”已初见成效:南京广电网络、电信、移动、联通四家运营商已提前布局三网融合;天津联通与天津广电合作推出IPTV走进南开区学湖里社区,居民可通过全新铺设到户的光纤宽带,收看由光纤宽带网络传输的63套电视节目;深圳电信与深圳广电集团在2012年世界电信日期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底全面实现光纤到白……

由此,广电和电信破除行业壁垒、跨界融通,建立基于内容融合和互补优势的融合,是实现视听新媒体产业链的累积性增值,是从“零和”走向“双赢”的必然选择。

(二)纵向渠道融合:网络运营商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扩张

网络运营商不再是单纯的渠道运营商,而是从产业链的上游向下游渗透,并逐步转型成为集网络传输、内容生产、服务提供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在自媒体时代,每一台终端都是一个集成媒体和发布平台,“绝对权威”已经土崩瓦解,被传媒人奉为《圣经》的“内容为王”将被内容、渠道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整合局面所取代,而其核心价值就在于争取用户。

随着移动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新的应用模式应运而生。比如,“终端+业务”的一体化模式。智能手机终端将从单纯的话音业务拓展到包括话音业务、文字、图片和音视频传送等多媒体业务,包括支持邮件收发、网上支付、新闻订阅、交友聊天等互联网终端业务领域。以iPhone为例,它将完美的互联网体验移植到移动终端,打破了传统终端制造企业只能通过售卖终端赢利的既定模式,从而扩展了利润空间。

另外,还包括“软件+服务”的一体化模式。手机产业链的主体环节企业通过开发软件应用平台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诺基亚宣布全资收购Symbian,Google联合34家企业组建Android手机联盟。下游的应用提供商也不再局限于与运营商合作,而是加强了与操作系统厂商的合作。微软提出的“s+S(Software+Services)”战略、Google的Desktop以及Amazon的AWS(Amazon Web Services)都是“软件+服务”的代表产品,以手机软件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服务将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跨业经营: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赢利模式的多元化开拓

媒介融合将打破行业壁垒,改变传统媒介产业中垄断性较强的经济逻辑。随着“成本函数改变、市场规模扩大、市场细分程度提高、生命周期缩短,垄断的媒介市场结构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媒介产业与市场将变得更加开放”。在媒介融合冲击下,拆分、重组媒介产业链,开拓多元化成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

(一)创新视听新媒体内容产品的价值、品种和类型

为适应视听新媒体内容形态多元化和分众化的特点,传媒角色从单纯的信息发布者演变成为特定受众提供定制信息的“信息管家”角色。通过用户的个性化配置,海量信息被分流到多种终端,形成“沙漏状”的传播模式。创新内容产品的价值、品种和类型,是提升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核心价值的重中之重。针对动态、多向、分层的信息流动特征,媒介企业可以对不同载体的内容资源进行个性化、交互式、全方位的整合应用。

通过创作数字化、碎片化的节目产品,按照用户订制需求重新编排,实现多种传播渠道的上传和下载。同时,开发具有集成化、规模化的内容产品,增强内容的编辑、存储和传输功能。以ipad的软件应用商店App Store为例,它通过为第三方软件提供者搭建应用程序销售平台,受众可按收费和免费两种方式自行定制所需程序软件,打破了由传媒机构或运营商控制受众内容使用的既定模式。ipad没有设置语音通信功能,但用户通过下载Skype程序,可以实现网络即时通信和全球通话,获得高度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二)提升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价值通道的高效性

探索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产业价值通道的传递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价值通道的形成中,媒介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体系中利润的流动和分配,通过融合业态形式上的融合、运营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上的协作,创造出新的增值空间。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充分利用媒介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价值链结点,引进品牌授权、广告服务、信息收费和服务收费等商业形态。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网络广告、彩铃、短信、搜索竞价排名、电子书下载、音视频传送、注册会员收费、即时通信、在线支付、网络游戏,虚拟装备和道具买卖、分类网址和信息整合等,这些都是对价值链结点管理的结果。

(三)增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链的延展性

媒介融合时代,视听新媒体的赢利模式将从“二次售卖”过渡到“一次注意力售卖”。在充分挖掘内容资源和受众资源的基础上,强化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信息发布的“组合拳”,实现新闻发布内容的价值增值和发布时间的自由设置,拓展视听新媒体在长尾市场的利润空间。

同时,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将打破单一封闭的产业价值链,实现内容生产和网络传输的融通,打造传媒产业集群。例如,湖南广播电视台控股的芒果传媒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影响力最大、创收最多、市值最高的时尚生活类多媒体公司之一。重组后的芒果传媒产业群包括:由16家电视台、8家广播电台和金鹰报刊社构成的传统媒体群;由芒果TV网络视频、电子商务“快乐淘宝”、芒果网游、社交网络“芒果圈”、金鹰手机报、芒果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新广传媒构成的新媒体群;以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为代表的时尚文化节系列活动;负责艺人推广的天娱传媒有限公司和动漫品牌—金鹰卡通。此外,还包括潇湘电影集团、华影盛视、华夏影视传播有限公司等影视巨擘和长沙世界之窗、长沙海底世界等优质资源。目前,芒果传媒已形成品牌产品集群,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拉长产业链。

总之,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品新的存在方式与生产经营形式,迅速改变着文化产业的既定格局和发展态势。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有关行业都面临着“跨入”和“跨出”的问题,这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积极和智慧的态度应是竞争与兼容并举:在不断磨合中取长补短,以求长期良性的生存与发展。

上一篇:有线电视管理论文下一篇:电脑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