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创新范文

2023-09-13

内部控制创新范文第1篇

一、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挑战

(一) 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控工作的开展情况, 受到了企业内部环境的直接影响。进入新常态后, 企业面临的发展压力更大, 为了维持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正常开展, 企业管理者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方面, 而对于内部控制则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样一来, 企业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也必然会影响到内控工作的开展质量。例如, 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相互之间存在信息壁垒, 容易出现管理责任不明、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 内控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还有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 对内控工作的重视不足, 形式化严重, 这些都会制约内控工作的开展。

(二) 内部控制信息失真

内控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是发挥内控价值的关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影响内控信息真实性的因素有多种。如果内控管理人员不注意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 使用了一些失真的信息作为参考, 必然会影响内部控制的实际价值。导致内部控制信息失真的原因有:首先, 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方式落后, 还是以人工为主, 信息化程度不高, 效率低下, 并且容易因为个人的疏忽大意, 导致部分信息出现错误;其次, 内部控制缺乏外部监督和约束, 一些管理人员恶意篡改内控信息, 而事后又没有监督人员进行指正, 也会给内部控制信息造成影响。

(三) 风险防控意识有待提高

经济新常态下, 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更加复杂, 如果没有较高的风险防控意识, 或是不能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 就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除了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外, 像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失误、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等, 也都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风险。企业如果仍然沿用以往的内部控制方式, 一来是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不强, 也就不能在风险的萌芽阶段提前采取控制措施, 错过了防范风险的最佳时机;二来是很难建立起现代化的风险评估机制, 不能正确、客观的评价风险损失, 也难以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迎来的机遇

(一)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内部控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当然, 经济新常态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利好影响,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信息技术在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中都得到了推广应用, 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等。以内部控制为例, 信息技术发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内部控制的效率大幅度提升。用计算机代替人工, 可以快速地完成一些烦琐的任务, 既可以减轻内控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其次, 内部控制的方式更加多样, 通过获取企业运营数据, 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 充分挖掘和利用数据资源的价值, 内部控制管理的价值也得到了凸显。

(二) 内控体系趋于完善, 监督力度有所提升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 企业管理者也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并主动对内部结构体系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内部控制方面, 主要是优化了内部控制体系, 赋予了内部控制管理人员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例如, 内控管理人员可以获取各部门的运营信息, 提高内控管理的科学性。此外, 还引进了外部监督制度, 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进行全过程监督, 这样就避免了个别人员在内控过程中做手脚的情况。配套的监督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 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外部支持。

三、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 客观认识经济发展规律, 优化内控环境

经济发展新常态, 是我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高速发展后, 进入的一种新状态,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在新常态下, 企业要主动适应各方面的变化, 并且通过内部调整, 在新常态下确保各项业务能够顺利开展, 维护企业自身的经营利益。因此, 企业管理者要客观认识经济发展规律, 并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 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环境, 并且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一方面, 要做好顶层设计, 加强宏观指导, 确保企业各部门做好统筹安排, 相互之间密切配合, 共同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 要引进激励机制, 通过奖优罚劣, 转变以往内控工作中的不良风气, 将内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二) 继续推进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和集成化

虽然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度较高, 基本上已经满足了各方面工作的需要。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而新常态下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实际价值和应用成果, 就需要企业加强投入, 为内部控制管理的信息化与集成化发展提供物质支持。例如, 企业方面要重视信息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维护投入, 以季度或年为单位, 定期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检查, 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更新换代或优化升级, 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化和信息化开展提供保障。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 要树立发展眼光, 虽然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前期投入较多, 但是带来的收益巨大, 新常态下推动内部控制工作信息化建设, 也成为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 实现内部监督与风险管理的统筹兼顾

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和严重危害性, 同时, 风险又具有可控性, 如果能够提前对风险采取有效的识别、防范和控制, 就能够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进而维护企业的效益。经济新常态下, 企业面临的风险形式也具有复杂化和多发性的特点, 加强风险管理刻不容缓。通过创新内部控制手段, 可以为风险防控提供一定的支持,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强化内部监督, 督促财务部门、管理部门落实责任, 通过对企业运营数据的分析,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对风险隐患做到提前预警, 避免风险损失扩大化;其二是落实风险管理责任, 明确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责任, 强化责任意识。一旦出现风险, 追求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这样也能够确保风险管理工作按部就班开展。

(四) 转变企业经营理念, 完善内控体系

经济新常态下, 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高速发展, 这也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了直接影响。很多企业的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 这也导致企业管理者盲目追求经营利益, 而忽视了风险。因此, 企业管理者也必须转变经营理念, 从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关注经济发展质量转变, 在保证企业运营安全的基础上, 实现稳步、健康和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 还要注重内控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内控体系从建立到完善, 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并且需要企业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内部控制人员要注意结合以往工作经验, 针对现行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加以优化和完善, 提高内控制度的实用价值。

四、结语

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优化资源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而且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下, 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护企业效益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都有积极帮助。经济新常态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中既有利好因素, 也有负面影响。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客观看待这一经济发展规律, 并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 为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通过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和转变经营理念, 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应用价值。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 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加复杂的发展形势, 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源最大化和风险最低化, 为企业更好适应当前市场形势和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首先辩证分析了经济新常态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随后结合自身工作经验, 分别从优化内控环境、提高内控信息化水平和提高风险防控意识等方面, 就如何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力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内部控制,机遇与挑战,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夏斌, 候茜茜.内部控制质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学术年会.2017.

内部控制创新范文第2篇

一、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事实上, 在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常常需要企业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内部控制方面的建设, 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规避一些风险。然而, 基于风险管理上的内部控制方面, 还是会存在问题, 这就难以真正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为此, 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具体而言, 这些问题出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一些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就比较薄弱, 不能真确的认识到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这也就难以打造良好的基础, 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就目前而言, 大多数的管理者还是偏于关注于企业财务风险, 并不能在全面风险管理上提高认识。其次, 还有一些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方面的认识有所不足, 尤其对于内部控制中的内容了解不深,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往往忽略了内部控制方面的重视, 这也是难以取得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还有, 在大多企业发展阶段, 他们的治理结构也往往不完善, 一般高层经营管理者是内部控制的主体, 一旦治理结构不合理, 权力制衡体系上出现缺陷, 这就难以真正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相关的制度也就难以进行有效的落实。最后,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 在进行投资理财的时候, 并没有设定合理的目标, 往往是根据管理者的偏好去选择商品, 这就使得风险几率加大, 难以实现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另外, 就目前而言, 还有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设立相关的独立部门, 而且相关内部管理机制也有所欠缺, 这就难以进行有效的评估与管理, 很有可能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 这就需要采取创新性举措。

二、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创新途径

在实际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全面风险管理仍然是重要的内容, 其中的内部控制机制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 传统的内部控制机制已经难以满足实际企业发展的要求, 经常使得企业管理方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为此, 这就需要有关企业能够在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创新。而如何进行创新就显得极为关键。具体而言,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一) 构建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业务管理新制度

为了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机制的创新, 就需要有关部门能够构建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业务管理新制度, 这是针对企业业务管理方面而言的, 也是基于全面风险管理下的新要求。因为传统的分散风险管理模式下, 很多制度的运行有效性较差, 这就难以真正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为此,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加强其内部业务管理新制度的创新, 以真正实现科学的规划, 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具体而言, 要全面的梳理各项规章制度, 望山一些财会业务、中间业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使得内控管理体系更为完善, 能够与业务发展以及风险管理同步, 建立统一标准的管理新制度, 更好地满足内控管理的要求。

(二) 创新风险管理理念

除了要加强业务管理新制度的创新外, 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理念的创新, 只有加强其理念的创新, 才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尽量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 风险管理理念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这就要求各个管理阶层都能对此提高重视, 树立正确的企业管理控制观念, 并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进行系统设计组织构建, 使得内部信息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与共享,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于企业内控方面的监督与管理, 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 建立全新的内部控制治理机制

建立全新的内部控制治理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有效的创新措施。虽然内部控制工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但是一旦治理机制上有所欠缺, 也很难达到控制的目的。为此, 这就需要加强这治理机制上的创新。具体而言, 可在企业总部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作为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决策机构, 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 共同实现风险管理。

(四) 构建切合实际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 分解、落实机构内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 并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 强化风险管理责任, 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近几年, 针对一些领导者而言, 创新管理意识就有有所提高, 而这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如今各大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 就需要有关管理者能够具备这种意识, 积极的采取一些创新性的举措, 尤其要注意在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创新, 以有效的规避一些风险, 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近几年, 各大中小企业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尤其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比较明显, 这就需要有关企业能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加强内部控制, 实现其中控制机制的不断创新, 以更好地进行突破发展。而如何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创新就显得极为关键, 这就需要有关方面能够提高对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 积极的采取创新对策。因为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站在全面风险管理上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创新是必然的要求。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会贞.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探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 (47) :38-38.

[2] 皮素华.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7 (3) .

[3] 黄丽.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控的实施与应用研究[J].商情, 2017 (47) :00214-00214.

内部控制创新范文第3篇

摘 要:新规(“八规六禁”)背景下高端餐饮业经营受挫的根本原因是餐饮管理理念滞后,服务缺乏特色,价格虚高不下,营销定位单一。针对现状,高端餐饮业应该进行理念创新,塑造品牌形象;服务创新,打造酒店特色;价格创新,降低管理成本;营销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通过管理创新走出困境,重塑辉煌。

关键词:新规;高端餐饮业;管理创新;营销

一、国家新规背景下高端餐饮业经营现状

为了遏制贪污腐败之风,国务院在2012年12月实施了中央党风廉政建设新规定——“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八项规定”中禁止政府机关使用公款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超标准接待。新规定实施后,公款消费之风得到遏制,国内一些高端餐饮业销售额明显下降。中国烹饪协会在2014年4月19日召开的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报告指出,2013年全国餐饮业收入25 569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创下二十多年以来的最低值。2013年,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1 911.1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高端餐饮受挫更是严重,出现了十年来首次负增长。2013年小南国一共关闭了8家餐厅,以应对国内餐饮业的不利形势。A股高端餐饮第一股湘鄂情(002306.SZ)2013年1—9月,湘鄂情营业收入为63 976万元,相比2012年同期收入下降38.2%,湘鄂情巨亏30 307万元,而2012年同期盈利11 041万元。高端餐饮业经营陷入低谷,如何能够走出困境,需要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二、高端餐饮业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事物的发展虽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内在因素才是根本。从外在表象看,高端餐饮业经营受挫是由于国家新规定导致,然而究其本质原因分析,源于高端餐饮业自身管理问题。

(一)管理理念滞后

受国家宏观政策制约,高端餐饮客源构成中政府人士有所减少,但是国内外商务旅游、商务宴请的客源份额有增无减。这部分客人关注的是餐饮企业的品牌信誉。品牌信誉是以客人的满意度、忠诚度和酒店的知名度、美誉度为核心的竞争,关键点是把握消费时尚,抓住消费者心理,满足客人需求,让自己的品牌根植于消费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为餐饮业产品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等特点,在消费金额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会选取国际品牌、国内名牌产品。然而,国内高端餐饮业缺乏明晰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愿景,缺乏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难以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在外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缺乏竞争实力。

(二)服务缺乏特色

高端餐饮业之所以备受冷落的根源是缺乏独特的服务特色。酒店吸引客人主要依靠硬件设施和软件的服务。具体包括三方面:环境设施、酒店服务和菜肴烹制。但是现在高端酒店外在装修上大多只求奢华,华丽有余而内涵足。在服务方式上强调统一的标准化服务,服务人员礼貌有余,标准规范,但是人文关怀不足,缺乏对于客人心理需求的观察与满足。在菜肴烹制上面面俱到,千篇一律,同质性强,导致不可替代性能力减弱,餐饮业吸引客源的能力就大打折扣,客源锐减也是情理之中。

(三)价格虚高不下

高端餐饮业遭遇冷落主要原因是消费价格居高不下,浪费严重。不完全统计,国内高端餐饮人均消费都达到800元以上。某会所某包间近日消费的一份晚宴菜单中包括开胃菜3道:卤水鹅肝、汁浸秋葵、苦菊桃仁;主菜7道:烧娃娃鱼、蒸龙虾仔、黑松露炖水鸭、南非网鲍等;最后是主食3道,餐后甜品为“桃胶炖木瓜雪莲子”。人均消费是1 500元,不含酒水。餐中白酒主要消费“茅台”,其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在2 800元左右;红酒普通价格在每瓶3 500元左右,消费额在2万元左右。而事实上,菜品的成本只在5 000元左右。虽然短期内能够给酒店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因为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导致客人对酒店的信任度和忠诚度降低,进而影响了其生存和发展。

(四)营销定位单一

高端餐饮业定位有误、将目标客源群体锁定为政府高官而不是普通大众,也是其经营受挫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八规六禁”新政策虽然导致高端酒店门前冷落,却间接促成了平民酒店的繁荣,人均消费在100元~300元间的餐饮生意一如往常,尤其是经营家常菜肴的社会酒楼更是出现一席难求的局面。高端餐饮陷入低谷是没有扩大目标客源市场,没有将目标顾客群锁定在平民大众,缺少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

三、高端餐饮业创新管理策略

创新是酒店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酒店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酒店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优势,就必须不断创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一)理念创新,塑造品牌形象

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知名的饭店集团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场到处扩张,不仅仅是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人才优势作后盾,也因为连锁经营和饭店品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连锁经营带来的强大的饭店品牌。随着服务对象的日益成熟,理性消费时代的来临以及酒店市场的日趋规范,中国餐饮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当市场走低时,最关键就是打造具有创新性和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练好内功,塑造品牌形象。高端餐饮不仅是价格、装修、服务,还应包括食材质量、烹饪技术等,这才是核心竞争力,价格高低并不会是销售额的最终影响因素,性价比才是关键。净雅集团面对挑战,在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后,创新经营模式,以“多业态组合、多模式发展、多资本运作、多品牌经营”的理念引领下,进行资源转型,提升服务质量,全力实现“打造中国第一餐饮品牌”的战略目标。不仅增加企业收入,还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对于品牌的打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服务创新,打造酒店特色

休闲时代,客人就餐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更加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在社交、求尊重等心理需求已经满足的情况下,客人需要的是通过体验酒店文化、菜肴和服务从而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高端餐饮业通过环境创新、服务创新和菜肴创新为客人提供与众不同的体验经历,才能真正留住客人。第一,酒店环境设施要有主题文化的内涵,利用地理环境、装饰装修和设施配套,形成与众不同的环境效果。通过服务着装、行为体现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第二,酒店创新服务方式,增加客人回头率。将现有客源进行比较分析,建立科学的客史档案,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在充分理解顾客需求、顾客心理的基础上,追求用心极致的服务,营造出以针对性、差异化、个性化、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给客人以惊喜。或者根据客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为其定制菜品,或者根据客人不同用餐目的赠送特制的果盘,强化客源管理。第三,酒店要通过菜肴创新,以舌尖上的美味吸引客人。菜肴创新包括原料选择的创新和烹调方法的创新。不仅选择无公害、绿色的原材料,而且通过将西餐原料烹制中国菜肴,或者将一些药材辅助烹制菜肴,起到中西合璧、强身健体的功效。创新烹调方法,设计新的菜肴,以此吸引客人。

(三)价格创新,降低管理成本

高端餐饮企业着眼长远,不仅立足于品牌打造,产品、服务的转型调整,还要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研究企业内部成本问题,制定合理价格,取信于民。高端酒店的进货渠道比较复杂,几经转手加价,在保证酒店经营利润的前提下,降价空间较小。让利给顾客,酒店就一定要在采购源头上做文章,减少中间环节,利用政策影响,对高档和高利润原材料相对滞销的情况下进行压价采购,确保客源稳定和效益稳定。通过原料直采、农餐对接等方式确保食品安全和控制成本支出。全聚德集团2013年上半年从生产基地直接采购农产品原材料9 000多吨,同比增长30%以上。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节能、节电、节水等技术改造,降低成本。厉行节约,减少其他一次性低值易耗品的使用。

(四)营销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管理中,营销是关键手段,通过营销创新,让市场、同行、公众来了解酒店的产品、服务和特色,从而为增加利润、创造品牌赢得机会。首先,调整目标客源市场,走平民路线。只有始终坚持面向大众,依托理性消费,酒店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多方联手合作,寻找新的增长点。当高端餐饮面临困境时,一些餐饮企业通过与购物中心等形态的城市综合体合作,寻求抱团、借力、整合,充分共享购物中心客户群体,整合软硬设施和资源,更具亲和力与亲近感。最后,改变营销方式,扩大市场需求。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酒店可以通过网络营销、团购和微博、微信等方式积极进行广告宣传,创新营销方式。酒店通过与“美团网”、“饭统网”等团购网站合作向市场挖掘潜力,通过微博、微信与消费者展开互动,从而培养酒店的忠实客源。

参考文献:

[1] 薛秀芬,刘艳.饭店服务质量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28-230.

[2] 高端餐饮业的理智转型之“净雅选择”[EB/OL].http://www.youth.cn/mscj/sh/jdxw/201305/t20130516_3234291.htm.

[3] 高端餐饮受挫 酒店行业转型面临三大困难[EB/OL].http://www.6eat.com/Info/201307/462124.htm.

[4] 轻言“高端餐饮不太可能回暖”[EB/OL].http://www.6eat.com/Info/201307/460724.htm.

[5] 人均消费过800元 武汉高端餐饮入门价迅速提高[EB/OL].http://www.21food.cn/html/news/35/702490.htm.

[6] 北京高端餐饮业顺势转型[EB/OL].http://www.6eat.com/Info/201307/459925.htm.

[7] 成都高端餐饮业突围,家庭消费成主流[EB/OL].http://www.6eat.com/Info/201307/462111_1.htm.

[责任编辑 王晓燕]

内部控制创新范文第4篇

一、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互联网下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特点主要期限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系统性, 第二个方面是弹性, 第三个方面是安全性。在互联网时代, 因为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和管理研究方面的不断发展, 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化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 企业可以系统、准确的体现各个管理子系统的数据, 并且借助公共接口和外部系统关联, 在保证会计信息传递速度更快的同时, 也有效的解决传统企业所存在的会计系统孤岛的情况, 企业会计信息以及相关业务信息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转换成会计信息, 很好地体现了其数据系统性和全面性特点。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方式更加灵活, 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显著的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 使得其能够更加符合权变原则。互联网的出现对企业的改变主要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具有积极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管理工作便利性更强;另一个方面是具有消极影响。互联网的存在会导致企业面临一定程度的安全问题, 所以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时候, 需要做好内部安全管理, 同时要加强网络维护与管理工作, 针对所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质量, 提高安全监管力度与有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一) 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安全受到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 企业的信息数据基本都存储于数据库中, 使用计算机处理所有的数据, 如此也会导致企业的数据处理系统需要承担所有的数据处理责任, 一旦系统出现故障, 信息数据有可能会出现丢失、损坏或被盗取的情况, 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并且由于互联网自身的开放性特点, 导致只要与外网关联, 通过相关的技术, 就能够访问到网络平台上所有信息, 换而言之, 在网络连通的情况下, 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很可能会受到黑客、病毒的攻击, 导致系统被非法访问、信息被损坏或泄露。由于企业内部信息涵盖诸多机密信息, 例如企业财务信息、资本运作信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相关信息, 一旦出现商业机密泄露, 就会对企业的利益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坏, 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继续经营和发展受到影响, 严重情况下会破产。

(二)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与难度增加

企业在传统内部控制管理中是对人的控制, 在互联网环境下, 则转变为对人与计算机技术的共同控制。与此同时, 内部控制的流程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并且增加了对于计算机处理情绪的控制, 涵盖了信息系统的授权、准入以及管理等操作。而且因为网上交易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普及, 电子凭证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凭证签字, 如此导致企业越来越依赖网上的公众机构, 但是当前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发展水平还无法很好地满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需求, 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难度较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开展需要依赖配套的机制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 并且对评估结果及时反馈, 对内部控制制度不断调整, 以确保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互联网环境下, 企业的, 风险评估与监督范围显著增加, 需要考虑到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处理系统以及作业流程所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 要积极采取监督管理措施, 通过加强识别、评估以及预防等工作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 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提高内部控制力度才能够有效地避免企业风险的爆发。

(三)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岗位对于人员要求更高

互联网时代下, 现代办公系统的广泛普及, 使得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在传统模式下需要多个人共同完成的工作, 借助互联网一个人就能够快速完成。所以互联网下企业的工作岗位与职责需要予以调整, 需要对其进行取消或合并, 并对工作岗位与职责进行重新划分, 如此会改变工作重心。并且因为工作职责与岗位的调整, 工作对于员工的要求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互联网时代下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要求会更高, 想要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就需要构建一支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较高专业素质水平的人员队伍。

三、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创新措施

(一) 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在互联网时代下,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也使得企业的运营风险上升。所以企业需要积极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物理手段来管理企业的内外网络连接, 并且对企业员工的账户权限进行限制, 同时还需要设置和落实相应的职责与权限, 控制用户的信息读取与修改权限, 并且设置登录身份认证, 以避免非法人员的访问。但是就目前而言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因此需要不断地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更新与完善, 积极弥补其存在的漏洞, 将风险降至最低。

(二)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和监督水平

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开展的基础, 所以企业管理层需要提高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并且要结合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和当前情况, 确定具有针对性且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此外还需要根据相关制度确定每个岗位对应的职责与需求, 以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得以顺利开展, 同时可以促进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 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管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设置特定的监督体系, 分离监督和操作, 从而使得两者之间互相制约。

(三) 注重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技能水平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对象是人, 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从业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的影响。互联网时代下, 要积极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定期为内部控制从业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教育活动, 除了加强对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之外, 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多渠道共同提升其内部控制业务水平与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道德方面的培训工作, 使得从业人员能够时刻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互联网环境下,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企业岗位的调整, 所以在进行重新组织分工的时候, 应当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内部牵制原则, 基于流程管理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分离和制约。同时对于企业信息数据管理也应当设置独立的权限, 避免出现非法访问等情况, 为企业的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速度不断提升, 市场经济发展势态迅猛, 企业所属的商业环境中竞争越来越激烈, 想要在其中稳定存活并继续发展, 就需要切实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于当前企业内部控制所面临的情况, 企业需要予以正确面对, 并正确理解企业内部控制自身的意义, 认真解决企业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 积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以此来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能力, 并且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长远稳定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再度提升。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本身属于市场经济经过不断发展后的产物, 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而言, 创新与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其工作的首要任务, 更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所以本文尝试介绍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 并且分析了当前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再结合相关问题从信息安全性、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水平以及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素质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革创新, 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内部控制,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 林钟高, 张天宇.内部控制、董事会行为与企业创新战略选择[J].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8 (2) .

[2] 杨旭东, 彭晨宸, 姚爱琳.管理层能力、内部控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审计研究, 2018 (2) .

[3] 李若昕, 冯均科, 许瑜.“互联网+”战略下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制度创新刍议[J].人文杂志.2018 (3) .

内部控制创新范文第5篇

[摘 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创业,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成为了整个社会以及各大高校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现状入手,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公共管理视域;大学生创业教育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式发生了新变化,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了主流形式,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成为政府和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我国各行业各领域都经受着严峻考验,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有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因此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其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其中包括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没有统一界定的概念、缺乏理论基础研究以及创业实践的实效性不强等[1]。公共管理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可进行深层次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设计内容较广,其中包括管理理论研究、管理机制、目标管理、基础保障、人员调配、实施措施、监督反馈等。虽我国政府已经相继出台大量政策法规以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不断以高校创业教育实践为依托加强理论研究和目标管理,但是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方面的认知依旧不具备深入性和全面性,其研究和实践大多停留于微观层面,匮乏系统性的、宏观性的研究成果[2]。而在社會监督管理方面,尚未形成对于创业教育管理的系统、科学督导模式,有效监督缺失,实质性评价也存在不足,这些都使得创业实践的实效性不强。

公共管理视角下,探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体系的深入发展是促进其发展、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有益策略,管理体系的高效稳定是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的关键。若想将创业教育管理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必须实现以下几点:①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②加强管理团队建设。③整合创业管理资源。④保证人员分工明确。⑤保证组织顺畅运转和监督及时反馈。⑥构建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认识层次不深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热门话题,因此大多高校都将“就业率”的提升作为了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将教育作为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一个要素。当然,创业教育在“就业难”背景下出现和兴起,也确实缓解了部分毕业生就业压力,但是从教育角度上说,教育服务于就业,教学质量服务于就业率是对于教育初心的丢失,直接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这是不可取的[3]。教书育人是教育最根本的属性,而创业教育最根本属性就是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前提,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独立、思维创新的新式人才,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形式化严重

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在现如今仍未得到充分重视,管理机制发展并不完善。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属于新兴课程体系,因此部分高校尚未建立起相关师资团队以及创业教育管理部门,一些高校甚至根本没有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自主创业成为了大学生的个体行为,实践指导、创业教育根本无从谈起[4]。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与社会衔接度不高

大学生创业同社会诸多要素紧密相连,直接关系到创业的成功与否,社会因素极为复杂,其中的经济、地理、文化、政治以及风俗等多要素都会对创业大学生造成极大影响。高校大学生以个人意愿为参考进行创业行动,高校在此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让大学顺利完成将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实践,在实现自我理想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5]。人是社会化的人,高校毕业生创业也是实现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关键时期,需要获得国家和政策的支持、社会对其的认可以及家人亲友的鼓励,这一过程极为复杂,需要达到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心理间的平衡,不仅需要大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充足的实践锻炼,还需要具备良好心态。

(四)缺乏专业创业教育管理人员

高校担任创业教育管理的多为教务处老师、创业课教师或者就业管理人员、政府事业单位人员等,这样的师资团队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人员单一、创业教育能力不强且经验欠缺、岗位不稳定、人员数量较少等弊端。欧美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人员与高校学生间的比例约为1:38,而我国却低至1:350,这组数据足以说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人员严重缺乏[6]。社会和院校对于创业教师认可度不高直接导致创业教育质量低下,进而造成了大学生创业的高失败率。除此之外,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管理人员同创业教育实际脱节的现象较为明显,优秀创业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自然效果更佳,但是学生却缺乏和这类人员接触的机会,政策制定人员同教育实际脱轨也造成管理政策的偏颇,加大了学生创业困难度[7]。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完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基础,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知识等是创业课程的主要教授内容,也是创业大学生必备的素质。高校要以自身教学实际为基础,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在与专业实践结合之上完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增设与创业相关的必修及选修课程,其中注意与专业学科特点的结合,将创业理论与专业课程充分融合,帮助学生培养起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专门选修课程的增设[8]。

(二)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新时期,给大学生的创业带来了极佳机遇,但也使其面临巨大挑战。经济融合、思想多元使得极端个人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弥漫,如何树立起良好社会风气,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职业观和价值观是整个社会以及各大高校都应思考的问题,社会支持体系的有效建立对于这一问题有积极意义。政府各部门要承担起完善该体系的重责,帮助实现高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的良好衔接。

(三)组建优秀教师团队

1.加强对于现有教师资源的培训,提升教师在创业指导上的专业能力。国家和政府要从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等层面进行教师创业教育能力培训课程的开设,高校要多为一线指导教师创造学习机会,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專业课程的参与,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2.加大专业人才招聘力度,提升对于该职业的认可度和经济福利,吸引具有专业创业能力的人员进入学校任教,同时加强校企联合,让学生和教师在实践中提升创业能力。
结语

高校必须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实施高效创业教育管理,不断探索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新方法,做到路径的多层次、多样化,进而使得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个人理想。就具体措施如而言,社会和高校要认清创业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组建优秀教师团队等方面实施创业教育管理,为社会输送更多创新型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凤涛,杨孝文,杜春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革路径探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28(08):130-132.

[2]刘建霞.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设路径探究——以河北美术学院为例[J].科技风,2019(07):31+33.

[3]王英全,焦立涛,赵玉福.传媒文化产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路径探究——以山东省高校多媒体专业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3):126-128.

[4]蔡新海,潘庆先,贺毅.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以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9(03):163-164+189.

[5]刘婷婷.就业视域下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分析——以黑龙江省某普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才智,2018(07):63-64.

[6]向长胜.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及其教育路径研究——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8(16):41-43.

[7]刘少渝.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及教育路径研究——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03):117-121.

[8]冯庆媛,王娟.基于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职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8(05):171-172.

[作者单位]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作者简介]

张军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MPA公共管理。

上一篇:就业成本核算下一篇:内部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