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

2023-04-13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2.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的统称。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彗星、流星体、太空中遨游的“神州七号”飞船、航天飞机是天体,而飞机、陨星(陨石和陨铁)、以及发射前的“神州七号”飞船不是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自然天体)是月球,这两种天体也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3.天体系统: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的系统。 4.天体系统的层次:

5.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彗星的轨道扁长。

6.八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征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 7.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叫1个天文单位)。

8.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体球,太阳大气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

9.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可再生、稳定、廉价、无污染。

10.太阳活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暗黑斑点——因为温度低于周围地区、周期11年,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色球层的耀斑(与光球层的黑子具有相关性,周期也是11年,能量的强烈释放导致突然的增亮现象,也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11.太阳活动的影响:⑴对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暂时中断;⑵磁暴现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摇摆不定;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的多少具有相关性,有的地方是正相关,有的地方是负相关,有的地方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1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地球既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普通性主要是指:从运动特征来看,它与其它7大行星具有三个共性特征;从结构特征来看,它与类地行星有许多共同之处。其特殊性主要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3、经线的特点:半圆;长度都相等;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指示南北方

向。

14、纬线的特点: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有纬线都平行;指示东西方向。

15、经度: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的180°为东经(E),自西向东度数由小变大;向西的180°为西经(W),自西向东度数由大变小。

16、纬度: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为0°纬线,从赤道向北的90°为北纬(N),自南向北度数由小变大;向南的90°为南纬(S),自北向南度数由小变大。

17、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18、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的经线圈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以东经度为主,为东半球;160°E以东、20°W以西以西经度为主,为西半球。

19、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20.地球的自转:周期(1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角速度除了两个极点为0以外,其余各地相等,为15°/h;线速度是赤道最大,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纬度60°为赤道的一半)。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22.昼夜的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3、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

24.晨昏线:晨昏线是指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总是平分地球并垂直于太阳光。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判断方法: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线为昏线。

25、晨昏线上的信息:①根据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可知晨线、昏线与地球自转方向、昼半球和夜半球、南北极。②晨线与昏线(晨昏线)只有在春分或秋分日与经线(经线圈)重合(即经过极点),但晨昏圈总是平分赤道。③晨线上各地正在日出,昏线上各地正在日落,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是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在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8:00。④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都是0°。 ⑤晨昏线如果与极圈相切,说明极昼或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也即是夏至或冬至。⑥根据晨昏线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 26.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较东的地方时刻较早。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7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8.区时:一般采取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如:北京时间不是北京的地方时,而是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29.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赤道上不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面向运动方向)。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0.地球的公转:周期为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方向自西向东;轨道为黄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1月初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3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移动规律如图所示

3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地点①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的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②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半球的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③春分日和秋分日时,除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2.昼夜长短:有极昼、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极夜等5种情况。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着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而变化的,只有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其他地点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昼夜等长。根据昼长可以计算出日出和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2:00-昼长×1/2,日落时刻=12:00+昼长×1/2。同一纬线上各点当日的昼长是相等的。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是相反的关系,即北半球的昼长=南半球的夜长。

3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在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即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极昼范围也达最大(整个北极圈以内)。北半球在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也达最大(整个北极圈以内)。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34.四季的更替:气候上,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

季节,春、秋二季温暖宜人。天文上: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介于冬夏之间。

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

35.地图上辨别方向:①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示北;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6.使用罗盘的步骤:照准——保持仪器水平——读数,如果记作NW则表示西北方向、NE则表示东北方向、SE则表示东南方向、SW则表示西南方向。

37.利用手表定方向: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较小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为南方(要注意时针应是指的当地的地方时时间)。

38.利用北极星定方向: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可以利用大熊座(北斗七星——勺子形)或者仙后座(W形)来找出北极星。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39.地球的圈层结构:自外向里依次为: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

40.地壳:是地球表面莫霍面(平均深度17Km)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高山地区比平原地壳厚)。

41.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下2900Km)之间,其上部有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42.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一下的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43.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由岩石组成的圈层,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不含软流层)。岩石圈中的岩石有三类:岩浆岩(又叫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44.岩浆岩:岩浆上升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包括侵入岩(花岗岩)和喷出岩(玄武岩)。

45.沉积岩:岩石经过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如石灰岩。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

46.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大理岩。 47.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从各类岩石到新的岩浆的物质循环过程。如右图。根据右图判断各类岩石和岩浆的方法是:先判断岩浆 岩,即来向只有一个箭头的是岩浆岩,因为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而沉积岩可以由岩浆岩和变质岩转化而来,变质岩可以由岩浆岩和沉积岩转化而来,岩浆可以由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转化而来。

48.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49、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化、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50.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岩层的变形和变位。主要有褶皱和断层。 51.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而形成一系列弯曲变形,分为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前期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后期,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52.断层:岩层受到压力或者张力作用,使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岩层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

53.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储藏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铁路等工程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隧道还要避免建在向斜内部,应选在背斜构造中部。

54.重要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口形成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谷(U型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特别注意: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也很大影响。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5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

56、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特点:对流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依靠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适于飞机高空飞行)。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其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主要意义。

57.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包括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6um)和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属于短波辐射。

58.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层后,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和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对能量集中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通过地面辐射(红外线)向外放射能量,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因而,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59.大气逆辐射:大气受热后以大气辐射(红外线)的形式向四面八方释放能量,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60.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储存能量;二是大气逆辐射将能量传给地面,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61.温室效应原理: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绝大部分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到达温室地面,使温室地面增温,而温室地面产生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使大部分的热量保留在温室内。 62.大气的运动:分为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对流运动)和水平运动(风)。 63.气压:单位面积空气柱的质量。同一地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冷高压、热低压),高空相反。 64.等压线和等压面: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叫等压线。气压相同各点连成的面叫等压面。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65.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地面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地面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高空气压降低。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气压差异,引起大气从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66.常见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①城市热岛效应:城区人口集中、工厂林立、车流密集,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近地面吹郊区风。②海陆风:海水的热容量大、升温降温慢,陆地的热容量小、升温降温快。白天,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降低;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近地面吹海风。夜间,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近地面吹陆风。湖岸风(河岸风)与之相似,白天吹湖风(河风),夜间吹岸风。

67.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原动力)。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68.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引起地表水平运动偏向的力。方向始终垂直于风向,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69.摩擦力: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反作用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70、风向:高空,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风向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判断: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偏90°,近地面偏40°-50°

71.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赤道地区受热多,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地区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高空气流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纬度30°上空偏转成与等压线(纬线)平行, 不断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在纬度30°附近的近地 面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的气流从副热带 高气压带向赤道和极地流动,流向赤道的气流补偿 赤道上升气流形成低纬环流。流向极地的气流在纬度60°附近与从极地流过来的较冷气流相遇抬升, 在近地面形成了相对的低气压带,即副极地低气 压带,在纬度60°附近的高空,气压相对较高,气流流向极地和30°上空,形成高纬环流和中纬环流, 这样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了三个环流圈,即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近地面各形成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如右图。

7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但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没有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大。

7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北半球的海陆对比显著,1月,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

7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

74.季风: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共同作用下冬夏风向相反。

75.气团的分类:按照气团温度与到达地区的温度对比分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气团性质是冷干,通常从高纬地区吹向低纬地区;暖气团性质是暖湿,通常是从低纬地区吹向高纬地区。

76.锋面系统:锋面是冷暖气团交界的面,有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77.气旋与反气旋:

78.锋面气旋:锋面与气旋一般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出现在气旋的低压槽线上。

2.3 水圈和水循环

79.水圈的组成: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有“水的行星”之称;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占)。淡水仅占2.526%,其中冰川占68.72%,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比重很小。 80.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发生的领域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 81.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含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含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只有海陆间循环环节齐全。

82、水循环的意义:联系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特别是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使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

83.河流的补给方式: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

84.洋流的概念: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潮汐、海浪不是洋流。

85.洋流的类型:根据洋流的水温与流经海区水温的对比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寒流通常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根据成因把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其中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86.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南纬40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87.洋流的地理意义: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实例: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秘鲁寒流使秘鲁沿岸荒漠带直逼海岸并向赤道延伸)。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形成著名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上升流海域也形成著名渔场(秘鲁渔场)。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污染海域的净化,扩大了污染范围。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88.分析气候类型成因的方法:对比不同纬度的不同气候类型,差异主要是气温,得出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对比同一纬度的不同气候类型,差异主要是降水量和季节分配,得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对比同一纬度、同一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都有差异,得出下垫面状况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89.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90.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1)根据气温判断气候带:最冷月平均气温>15℃为热带、>0℃为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且最热月平均气温>15℃为温带。(2)根据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判断雨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3)综合考虑气温和降水→气候类型。

3.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91.自然带: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组合的差异形成的呈带状分布的景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不同→景观不同。其中,自然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特征,因而用植被类型命名自然带。

92.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9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9

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因素:山体的纬度位置—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非常相似,纬度越低,自然带越多。山体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多。山体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应足够高才会导致水热差异足够大,从而形成地域分异。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95.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96.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于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在厄尔尼诺年,来自赤道附近海区的暖水大量向南入侵,抑制了上升流,导致表层海水温度升高,造成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减少,致使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进而造成海鸟饥饿致死。同时,沿岸荒漠洪水泛滥,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97.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个要素发生改变,将会导致其它要素的改变;

③全球地理环境也是一个整体,某一区域的环境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其它区域的环境。

98.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以海洋水与大气之间为例):①海洋水与大气之间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热能和动能的交换,海洋水把热能输送给大气引起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带动海洋水运动;②大气和海洋水之间还存在着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在高压控制下海平面降低、在低压控制下海平面升高

99.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间的碳循环、氧循环和水循环。

10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物循环)促使物质和能量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间迁移和流动,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改变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CO

2、CH

4、H

2、NH

3、H2O→N

2、O2。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01.喀斯特作用的实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即 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 淀积作用:Ca(HCO3)2= CaCO3↓+CO2↑+H2O

102.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主要是化学溶蚀作用形成);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地下河和溶洞(溶蚀),溶洞内有石钟乳、石笋和石柱(淀积作用)。

103.桂林“山水”的原因:

单元活动3 学会应用地形图

104.等高线:海拔相同各点的连线。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不同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在陡崖处可以重合。 105.等高线地形图: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一组等高线弯曲突出表示山脊或山谷。

106.地形剖面图:直观显示地貌的起伏情况。横轴为地面上的点,比例尺一般与等高线地形图一致;纵轴为海拔,要根据高差选择适当的垂直比例尺。 107.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①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将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平移。②确定适当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③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等高线相交的点分别向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纵坐标,标出各点的高程。④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108.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山区的聚落规模小、密度小,多呈条带状散布在河谷、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区聚落规模大、密度大,在河流较密的地区沿河分布,在河流较少的地区多呈团块状。

109.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山区地表起伏大,铁路、公路等多选建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且要迂回前进,弯曲度较平原地区大。山区交通线路的密度较平原地区小。

4.1 自然资源与人类

110.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具备两个属性,即自然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和经济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常见种类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111.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性是指其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也即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远远大于其更新速度。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均是可再生资源,它们或可再生、或可更新、或可循环。 11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①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资源的分布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也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不平衡性。通常可再生资源受水热影响明显;而不可再生资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例如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②资源间的联系性: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③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因为它们的再生、更新或循环是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数量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也是有限的。不能认为可再生资源就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开发利用中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和循环利用。④利用的发展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范围和途径将进一步拓展、对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那些还没有完全清楚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开发,以免造成浪费或为今后开发利用带来困难。

11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14.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公众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4.2 自然灾害与人类

115.自然灾害的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包括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洪水、干旱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属性:自然性(自然界的事件)和灾害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116.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原因有:①径流量陡增,如强降水、大量冰雪快速融化;②河道堵塞,如冰凌、滑坡、泥石流;③堤坝溃决,如自然或人为因素;④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流域汇水速度取决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和植被的覆盖率;排水速度取决于河谷顺直程度、通畅程度和纵向坡度。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水:植被破坏不仅加快了流域的汇水速度,而且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河道的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导致排水速度变慢。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占据河道的物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用给分洪带来困难。

117.洪灾的形成:包括两个基本环节,即洪水的形成和对人类造成损害。如果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损害,就不会形成洪灾。洪水发生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118.洪水的危害:直接损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人畜伤亡,甚至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等,间接损害—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及城乡商业活动停止和生活秩序紊乱等。

119.洪灾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控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将减灾防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等。

4.3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120.全球气候变化: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看,当前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从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看,当前正处在温暖时期;从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气温又逐步回升,并呈现加速态势。 12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一方面,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CO2和CH4),另一方面,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吸收CO2的能力大减,使大气中CO2浓度逐年增加。 12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和某些脆弱性物种的灭绝。②导致海平面的上升,造成沿海低地被淹。③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122.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①减少燃烧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CO2浓度;③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④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⑤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

单元活动4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23.地理信息技术:是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124.遥感:在离地球较远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最重要的仪器设备是传感器,它接收并记录电磁波信号。

125.遥感的优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多。

126.遥感影像的判读:直接解译标志--湖泊的边界圆滑,人工建筑工程的边界棱角明显;道路的宽度不变,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间接解译标志—与湖泊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河流、河渠,与村庄相连的线状地物则多为道路。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2.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的统称。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彗星、流星体、太空中遨游的“神州七号”飞船、航天飞机是天体,而飞机、陨星(陨石和陨铁)、以及发射前的“神州七号”飞船不是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自然天体)是月球,这两种天体也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3.天体系统: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的系统。 4.天体系统的层次:

5.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彗星的轨道扁长。

6.八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征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 7.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叫1个天文单位)。

8.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体球,太阳大气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

9.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可再生、稳定、廉价、无污染。

10.太阳活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暗黑斑点——因为温度低于周围地区、周期11年,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色球层的耀斑(与光球层的黑子具有相关性,周期也是11年,能量的强烈释放导致突然的增亮现象,也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11.太阳活动的影响:⑴对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暂时中断;⑵磁暴现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摇摆不定;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的多少具有相关性,有的地方是正相关,有的地方是负相关,有的地方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1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地球既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普通性主要是指:从运动特征来看,它与其它7大行星具有三个共性特征;从结构特征来看,它与类地行星有许多共同之处。其特殊性主要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3、经线的特点:半圆;长度都相等;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指示南北方

向。

14、纬线的特点: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有纬线都平行;指示东西方向。

15、经度: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的180°为东经(E),自西向东度数由小变大;向西的180°为西经(W),自西向东度数由大变小。

16、纬度: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为0°纬线,从赤道向北的90°为北纬(N),自南向北度数由小变大;向南的90°为南纬(S),自北向南度数由小变大。

17、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18、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的经线圈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以东经度为主,为东半球;160°E以东、20°W以西以西经度为主,为西半球。

19、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20.地球的自转:周期(1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角速度除了两个极点为0以外,其余各地相等,为15°/h;线速度是赤道最大,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纬度60°为赤道的一半)。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22.昼夜的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3、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

24.晨昏线:晨昏线是指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总是平分地球并垂直于太阳光。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判断方法: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线为昏线。

25、晨昏线上的信息:①根据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可知晨线、昏线与地球自转方向、昼半球和夜半球、南北极。②晨线与昏线(晨昏线)只有在春分或秋分日与经线(经线圈)重合(即经过极点),但晨昏圈总是平分赤道。③晨线上各地正在日出,昏线上各地正在日落,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是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在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8:00。④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都是0°。 ⑤晨昏线如果与极圈相切,说明极昼或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也即是夏至或冬至。⑥根据晨昏线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 26.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较东的地方时刻较早。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7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8.区时:一般采取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如:北京时间不是北京的地方时,而是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29.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赤道上不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面向运动方向)。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0.地球的公转:周期为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方向自西向东;轨道为黄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1月初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3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移动规律如图所示

3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地点①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的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②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半球的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③春分日和秋分日时,除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2.昼夜长短:有极昼、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极夜等5种情况。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着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而变化的,只有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其他地点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昼夜等长。根据昼长可以计算出日出和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2:00-昼长×1/2,日落时刻=12:00+昼长×1/2。同一纬线上各点当日的昼长是相等的。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是相反的关系,即北半球的昼长=南半球的夜长。

3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在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即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极昼范围也达最大(整个北极圈以内)。北半球在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也达最大(整个北极圈以内)。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34.四季的更替:气候上,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

季节,春、秋二季温暖宜人。天文上: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介于冬夏之间。

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

35.地图上辨别方向:①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示北;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6.使用罗盘的步骤:照准——保持仪器水平——读数,如果记作NW则表示西北方向、NE则表示东北方向、SE则表示东南方向、SW则表示西南方向。

37.利用手表定方向: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较小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为南方(要注意时针应是指的当地的地方时时间)。

38.利用北极星定方向: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可以利用大熊座(北斗七星——勺子形)或者仙后座(W形)来找出北极星。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39.地球的圈层结构:自外向里依次为: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

40.地壳:是地球表面莫霍面(平均深度17Km)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高山地区比平原地壳厚)。

41.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下2900Km)之间,其上部有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42.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一下的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43.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由岩石组成的圈层,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不含软流层)。岩石圈中的岩石有三类:岩浆岩(又叫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44.岩浆岩:岩浆上升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包括侵入岩(花岗岩)和喷出岩(玄武岩)。

45.沉积岩:岩石经过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如石灰岩。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

46.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大理岩。 47.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从各类岩石到新的岩浆的物质循环过程。如右图。根据右图判断各类岩石和岩浆的方法是:先判断岩浆 岩,即来向只有一个箭头的是岩浆岩,因为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而沉积岩可以由岩浆岩和变质岩转化而来,变质岩可以由岩浆岩和沉积岩转化而来,岩浆可以由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转化而来。

48.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49、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化、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50.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岩层的变形和变位。主要有褶皱和断层。 51.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而形成一系列弯曲变形,分为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前期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后期,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52.断层:岩层受到压力或者张力作用,使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岩层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

53.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储藏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铁路等工程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隧道还要避免建在向斜内部,应选在背斜构造中部。

54.重要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口形成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谷(U型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特别注意: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也很大影响。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5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

56、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特点:对流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依靠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适于飞机高空飞行)。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其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主要意义。

57.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包括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6um)和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属于短波辐射。

58.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层后,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和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对能量集中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通过地面辐射(红外线)向外放射能量,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因而,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59.大气逆辐射:大气受热后以大气辐射(红外线)的形式向四面八方释放能量,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60.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储存能量;二是大气逆辐射将能量传给地面,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61.温室效应原理: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绝大部分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到达温室地面,使温室地面增温,而温室地面产生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使大部分的热量保留在温室内。 62.大气的运动:分为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对流运动)和水平运动(风)。 63.气压:单位面积空气柱的质量。同一地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冷高压、热低压),高空相反。 64.等压线和等压面: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叫等压线。气压相同各点连成的面叫等压面。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65.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地面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地面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高空气压降低。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气压差异,引起大气从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66.常见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①城市热岛效应:城区人口集中、工厂林立、车流密集,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近地面吹郊区风。②海陆风:海水的热容量大、升温降温慢,陆地的热容量小、升温降温快。白天,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降低;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近地面吹海风。夜间,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近地面吹陆风。湖岸风(河岸风)与之相似,白天吹湖风(河风),夜间吹岸风。

67.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原动力)。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68.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引起地表水平运动偏向的力。方向始终垂直于风向,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69.摩擦力: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反作用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70、风向:高空,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风向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判断: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偏90°,近地面偏40°-50°

71.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赤道地区受热多,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地区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高空气流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纬度30°上空偏转成与等压线(纬线)平行, 不断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在纬度30°附近的近地 面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的气流从副热带 高气压带向赤道和极地流动,流向赤道的气流补偿 赤道上升气流形成低纬环流。流向极地的气流在纬度60°附近与从极地流过来的较冷气流相遇抬升, 在近地面形成了相对的低气压带,即副极地低气 压带,在纬度60°附近的高空,气压相对较高,气流流向极地和30°上空,形成高纬环流和中纬环流, 这样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了三个环流圈,即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近地面各形成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如右图。

7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但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没有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大。

7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北半球的海陆对比显著,1月,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

7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

74.季风: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共同作用下冬夏风向相反。

75.气团的分类:按照气团温度与到达地区的温度对比分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气团性质是冷干,通常从高纬地区吹向低纬地区;暖气团性质是暖湿,通常是从低纬地区吹向高纬地区。

76.锋面系统:锋面是冷暖气团交界的面,有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77.气旋与反气旋:

78.锋面气旋:锋面与气旋一般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出现在气旋的低压槽线上。

2.3 水圈和水循环

79.水圈的组成: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有“水的行星”之称;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占)。淡水仅占2.526%,其中冰川占68.72%,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比重很小。 80.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发生的领域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 81.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含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含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只有海陆间循环环节齐全。

82、水循环的意义:联系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特别是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使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

83.河流的补给方式: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

84.洋流的概念: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潮汐、海浪不是洋流。

85.洋流的类型:根据洋流的水温与流经海区水温的对比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寒流通常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根据成因把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其中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86.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南纬40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87.洋流的地理意义: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实例: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秘鲁寒流使秘鲁沿岸荒漠带直逼海岸并向赤道延伸)。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形成著名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上升流海域也形成著名渔场(秘鲁渔场)。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污染海域的净化,扩大了污染范围。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88.分析气候类型成因的方法:对比不同纬度的不同气候类型,差异主要是气温,得出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对比同一纬度的不同气候类型,差异主要是降水量和季节分配,得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对比同一纬度、同一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都有差异,得出下垫面状况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89.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90.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1)根据气温判断气候带:最冷月平均气温>15℃为热带、>0℃为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且最热月平均气温>15℃为温带。(2)根据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判断雨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3)综合考虑气温和降水→气候类型。

3.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91.自然带: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组合的差异形成的呈带状分布的景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不同→景观不同。其中,自然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特征,因而用植被类型命名自然带。

92.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9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9

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因素:山体的纬度位置—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非常相似,纬度越低,自然带越多。山体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多。山体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应足够高才会导致水热差异足够大,从而形成地域分异。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95.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96.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于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在厄尔尼诺年,来自赤道附近海区的暖水大量向南入侵,抑制了上升流,导致表层海水温度升高,造成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减少,致使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进而造成海鸟饥饿致死。同时,沿岸荒漠洪水泛滥,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97.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个要素发生改变,将会导致其它要素的改变;

③全球地理环境也是一个整体,某一区域的环境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其它区域的环境。

98.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以海洋水与大气之间为例):①海洋水与大气之间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热能和动能的交换,海洋水把热能输送给大气引起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带动海洋水运动;②大气和海洋水之间还存在着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在高压控制下海平面降低、在低压控制下海平面升高

99.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间的碳循环、氧循环和水循环。

10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物循环)促使物质和能量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间迁移和流动,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改变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CO

2、CH

4、H

2、NH

3、H2O→N

2、O2。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01.喀斯特作用的实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即 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 淀积作用:Ca(HCO3)2= CaCO3↓+CO2↑+H2O

102.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主要是化学溶蚀作用形成);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地下河和溶洞(溶蚀),溶洞内有石钟乳、石笋和石柱(淀积作用)。

103.桂林“山水”的原因:

单元活动3 学会应用地形图

104.等高线:海拔相同各点的连线。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不同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在陡崖处可以重合。 105.等高线地形图: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一组等高线弯曲突出表示山脊或山谷。

106.地形剖面图:直观显示地貌的起伏情况。横轴为地面上的点,比例尺一般与等高线地形图一致;纵轴为海拔,要根据高差选择适当的垂直比例尺。 107.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①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将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平移。②确定适当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③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等高线相交的点分别向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纵坐标,标出各点的高程。④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108.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山区的聚落规模小、密度小,多呈条带状散布在河谷、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区聚落规模大、密度大,在河流较密的地区沿河分布,在河流较少的地区多呈团块状。

109.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山区地表起伏大,铁路、公路等多选建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且要迂回前进,弯曲度较平原地区大。山区交通线路的密度较平原地区小。

4.1 自然资源与人类

110.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具备两个属性,即自然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和经济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常见种类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111.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性是指其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也即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远远大于其更新速度。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均是可再生资源,它们或可再生、或可更新、或可循环。 11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①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资源的分布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也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不平衡性。通常可再生资源受水热影响明显;而不可再生资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例如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②资源间的联系性: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③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因为它们的再生、更新或循环是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数量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也是有限的。不能认为可再生资源就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开发利用中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和循环利用。④利用的发展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范围和途径将进一步拓展、对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那些还没有完全清楚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开发,以免造成浪费或为今后开发利用带来困难。

11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14.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公众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4.2 自然灾害与人类

115.自然灾害的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包括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洪水、干旱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属性:自然性(自然界的事件)和灾害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116.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原因有:①径流量陡增,如强降水、大量冰雪快速融化;②河道堵塞,如冰凌、滑坡、泥石流;③堤坝溃决,如自然或人为因素;④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流域汇水速度取决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和植被的覆盖率;排水速度取决于河谷顺直程度、通畅程度和纵向坡度。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水:植被破坏不仅加快了流域的汇水速度,而且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河道的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导致排水速度变慢。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占据河道的物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用给分洪带来困难。

117.洪灾的形成:包括两个基本环节,即洪水的形成和对人类造成损害。如果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损害,就不会形成洪灾。洪水发生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118.洪水的危害:直接损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人畜伤亡,甚至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等,间接损害—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及城乡商业活动停止和生活秩序紊乱等。

119.洪灾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控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将减灾防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等。

4.3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120.全球气候变化: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看,当前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从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看,当前正处在温暖时期;从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气温又逐步回升,并呈现加速态势。 12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一方面,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CO2和CH4),另一方面,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吸收CO2的能力大减,使大气中CO2浓度逐年增加。 12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和某些脆弱性物种的灭绝。②导致海平面的上升,造成沿海低地被淹。③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122.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①减少燃烧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CO2浓度;③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④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⑤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

单元活动4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23.地理信息技术:是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124.遥感:在离地球较远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最重要的仪器设备是传感器,它接收并记录电磁波信号。

125.遥感的优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多。

126.遥感影像的判读:直接解译标志--湖泊的边界圆滑,人工建筑工程的边界棱角明显;道路的宽度不变,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间接解译标志—与湖泊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河流、河渠,与村庄相连的线状地物则多为道路。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白)。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DD×Dd

DD×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YYRR

1/16

YYRr

2/16

亲本类型

双显(Y_R_)

YyRR

2/16

9/16

黄圆

YyRr

4/16

纯隐(yyrr)

yyrr

1/16

1/16

绿皱

YYrr

1/16

重组类型

单显(Y_rr)

YYRr

2/16

3/16

黄皱

yyRR

1/16

单显(yyR_)

yyRr

2/16

3/16

绿圆

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YYRR×yyrr,但亲本为YYrr×yyRR,F2中重组类型为

10/16

,亲本类型为

6/16。

2.常见组合问题(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统一用分枝法[先一对一对分析,再进行组合]:都可以简化为用分离定理来解决,即先求一对相对性状的,最后把结果相乘,即进行组合,因此,要熟记分离定理的6种杂交结果)

(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1cc)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2种表现型Bb×bb后代2种表现型Cc×Cc后代2种表现型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

3.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4.常见遗传学符号

符号

P

F1

F2

×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5.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为什么F2中出现3:1)——提出假说(4点)——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知识结构:

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

卵细胞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1.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即一个着丝点就代表一条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有丝分裂中也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2.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

同源染色体:上面已经有了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上面已经有了

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3.减数分裂

特点:复制一次,

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减半实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类似有丝分裂)。

场所:生殖器官内(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精巢、卵巢内既有有丝分裂,又有减数分裂)

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个精原细胞(2n)

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

↓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

↓前期:(n)

中期:(n)

中期:(n)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

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

末期:(n)

4个精细胞:(n)

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

↓变形

4个精子(n)

4.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相同点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染色体复制

复制一次

第一次分裂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n)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2n)(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n)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第二次分裂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n)

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分裂(均等)成两个第二极体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有无变形

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

无变形

分裂结果

产生四个有功能的精子(n)

只产生一个有功能的卵细胞(n)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注:卵细胞形成无变形过程,而且是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体积很大,细胞质中存有大量营养物质,为受精卵发育准备的。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要求掌握)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染色体复制次数及时间

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一次,有丝分裂的间期

细胞分裂次数

二次

一次

联会四分体是否出现

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不出现

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无分离(有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后期

子细胞的名称及数目

性细胞,精细胞4个或卵1个、极体3个

体细胞,2个

子细胞中染色体变化

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

不变

子细胞间的遗传组成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

6.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检索表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1.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1.2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2.1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例题:判断下列各细胞分裂图属何种分裂何时期图。

[解析]:

甲图细胞的每一端均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四分体、分离等行为,且每一端都有一套形态和数目相同的染色体,故为有丝分裂的后期。

乙图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丙图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7.受精作用: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意义: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和物种的稳定;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加上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8.配子种类问题

由于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使配子也多种多样,根据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形成的过程,所以配子的种类可由同源染色体对数决定,即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n种。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1.

萨顿假说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果蝇杂交实验分析

摩尔根果蝇眼色的实验:(A—红眼基因

a—白眼基因

X、Y——果蝇的性染色体)

P:红眼(雌)

×

白眼(雄)

P:

XAXA

×

XaY

F1:

红眼

F1

XAXa

×

XAY

↓F1雌雄交配

F2:红眼(雌雄)

白眼(雄)

F2:

XAXA

XAXa

XAY

XaY

3.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萨顿假说

1.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2.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①在杂交中保持完整和独立性

②成对存在

③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④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3.证据:

果蝇的限性遗传

红眼

XWXW

X

白眼XwY

XW

Y

红眼

XWXw

红眼XWXW

:红眼XWXw:红眼XW

Y:白眼XwY

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现代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②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患病为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患病为伴性。

三、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判断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实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患者为隐性纯合体

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正常人为隐性纯合体

多/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色盲、血友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交叉遗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抗VD佝偻病

伴Y染色体遗传病

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

人类中的毛耳

第三节

伴性遗传

1.伴性(别)遗传的概念: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2.

人类红绿色盲症(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①致病基因Xa

正常基因:XA

②患者:男性XaY

女性XaXa

正常:男性XAY

女性

XAXA

XAXa(携带者)

③遗传特点:

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⑵交叉遗传。即男性(父亲)→女性(女儿携带者)→男性(儿子)。

⑶一般为隔代遗传。

3.

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①致病基因XA

正常基因:Xa

②患者:男性XAY

女性XAXA

XAXa

正常:男性XaY

女性XaXa

③遗传特点:

⑴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⑵代代相传。

⑶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

4.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遗传特点: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

5、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根据毛色辨别小鸡的雌、雄

6、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口诀:无中生有必为隐,生女有病为常隐;有中生无必为显,生女有病为常显。

解释: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父母有病,女儿无病——常、显性遗传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静息时内负外正

静息电位 → 刺激 →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的传递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

突触小泡(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8、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A细胞分泌)

血糖浓度降低

9、体温调节

寒冷刺激 →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是反馈调节。

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骨骼肌手缩)、起鸡皮疙的(毛细血管收缩)

10、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反射弧 体液运输 迅速 较缓慢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比较长 作用时间 短暂

12、水盐平衡调节

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等)

吞噬细胞

14、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

15、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16、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7、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18、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19、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记忆B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浆细胞→→抗体

记忆B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0、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记忆T细胞

侵入细胞的抗原→→T细胞→→→→→

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

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过敏反应:再次接受过敏原

2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疾病: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肺炎、气管炎

22、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情况: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胚芽鞘弯曲方向与生长素少的方向一致

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茎 > 芽 > 根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在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2,4-D,萘乙酸)

⑴培育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⑵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

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⑶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

⑷防止落花落果: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棉株达到保蕾保龄

8、五种植物激素的区别

名称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果实的成熟。 促进扦插生根,促进植物生长和果实发育,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

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脱落酸 根冠、萎焉的叶片,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细胞分裂素 根尖 促进细胞的分裂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的成熟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种群密度(最基本)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1、种群特征增长型

年龄组成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1)“J”型增长:增长率保持不变 条件:理想状态下,生物生存空间、食物充足生物新迁到一个新的环境中。

(2)“S”型增长: 在自然条件下,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5、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7、种间关系比较

关系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地衣;大豆与根瘤菌

寄生 无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竞争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 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

捕 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

营养级 狼与兔;青蛙与昆虫

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垂直结构

(分层现象)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

8、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镶嵌分布

9、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物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硝化细菌

组成成分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除营腐生动物

生态系统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

的结构(细菌、真菌、腐生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生产者:绿色植物

(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2、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3、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6 碳循环

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碳、碳酸盐

碳的循环形式:二氧化碳

碳在生物之间的传递形式:有机物

特点:反复的出现,循环的利用;具有全球的性质。

7、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

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光、声、温度、湿度、磁力

感受部位:动物的眼、耳、皮肤;植物的叶、芽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

化学信息: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性外激素。

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9、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 ②: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1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1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全球气候 变化、 水资源 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 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这些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

14、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15、生物多样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性的价值直接价值:对人类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的价值

1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在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

易地保护: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一、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距离说明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2)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 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从生活实例中探求知识的过程 (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从生物圈到细胞”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节课,对新入学的高一学生来说,这将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而第一节生物课,也不许上的生动活泼,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如此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本届内容,通过SARS病毒引入话题,说明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病毒,它的生命活动也必须经过活细胞,之后引出第一个知识点,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通过什么方式来解释这个问题呢,课本上举了四个例子:第一个,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说明单细胞生物的运动和分裂是在细胞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个例子,讲了人的生殖和发育: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精子和母亲那里继承来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子宫里形成胚胎,最后通过发育过程形成胎儿。说明生殖和发育的过程需要细胞的参与。第三个例子讲了人的缩手反射基础,通过五个环节,说明反射的结构是建立在细胞的结构基础上的。第四个例子讲的是艾滋病病毒——HIV病毒,侵入的是人体的免疫细胞,即淋巴细胞,说明了虽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病毒的生命活动还是离不开活细胞结构。

接下来的第二个知识点,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最基本的细胞,再到由结构功能和形状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组织,再到行使一定功能的器官,到由器官构成的具有一定作用的系统,最终到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了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群落。之后加入无机环境之后,又衍生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最终停止在了生物圈上——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三、学情分析

“从生物圈到细胞”是高一生物课程的第一节内容,在已经掌握的初中生物的基础上,与新知识的接触。但是在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肯定存在困难之处,所以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全面的讲解,形象的比喻,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萌生对生物的兴趣,理所当然的接受新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二)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五、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完成主体内容的传达、讲授

(二)问答法

1 / 5

用以导入新课题与引起兴趣

(三)练习法

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巩固

六、课时

本节内容需要1个课时

七、课前准备

(一)仔细阅读课本的内容,归纳总结重点,建华南店,将课本内容系统化,简洁化。

(二)完成课后题,自己出简单的题目,在课堂上一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学习、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初中都已经接触过生物这门课程了,这门课程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人体一般由40万亿到60万亿个细胞构成, 那么大家先伸出右手来看看,既然人体有那么多的细胞,你们能不能看到自己身体的细胞呢?学生:不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细胞的直径数量级为0.000001级,需要在特殊的生物学仪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呢么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的东西。

新课:(板书)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PPT展示2003年SARS病毒图片 师:这就是2003年席卷全中国的SARS 病毒的资料,那么我现在提2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1、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是怎样进行生活和繁殖的?

2根据你所了解到的生物知识,说说SARS 病毒侵害了人体的那些细胞。是怎样危机人的生命的?

生:思考,把自己思考的答案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生活方式为寄生在活细胞里。 师:我们来看一下课本正文第一句话:生命活动离不开活细胞,即使是没有生命结构的病毒,也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面圣后。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看一下下面的资料分析 (板书)

2、为什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 / 5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学习一下下一个知识点,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分为哪些? 大家把课本翻到第五页,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课本里的图。首先从一个心肌细胞变化到心肌组织,再变化到心脏这个器官,之后心脏又成为了血液循环系统的一个部分。各种系统或者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这就是一个生物的个体。,个体在高一层次便是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集合而成的种群,种群之后就是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群路。最后形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板书)3: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层次 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层次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系在一起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多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到一起

个体:有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能够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组成群落

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他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九、课堂练习

我们大家一起来判断一下,下列这些属于生命系统的哪几个层次。

1、 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

2、 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鱼

3、 一片草地上全部的蒲公英

4、 一片草地上全部的草

5、 一条消息里全部的乌龟

3 / 5

6、 一片草地

7、 一条小溪

8、 一座山

9、 整个地球

十、课堂小结

通过简单的病毒入侵让学生对基本的生物知识有所会议,接着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

一、为什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其中的第一个问题,我们从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人的生殖和发育,缩手反应、艾滋病侵入人体来展开,第二个问题,我们从一只乌龟的心肌细胞开始为例,展开叙述了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 十

一、板书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系统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生活方式为寄生。

2、 为什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有哪些? 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层次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系在一起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多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到一起

个体:有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能够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组成群落

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他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十

二、课后反思

4 / 5

(1) 班级之间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别很大,好点的班级如16班,有带头学习和提问题的同学,整个班级也会受到影响。差的班级如11班,氛围不是很理想,纪律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2)

11、

12、16班有晚自习,所以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牢固,能够及时在已掌握知识的程度上学习新的东西,时间比较充足。而

13、

14、15三个班没有晚自习,所以新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巩固。

上一篇: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下一篇: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