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4-03-06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做中学”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又符合化学学科教学特点。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实践操作,联系生活,实施“做中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做中学”;实验探究;实践操作;“用中学”

温家宝总理在大连轻工业学校考察时指出:“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教、学、做是一件事。职业教育就是把教学、求知、做事与技能结合在一起,做中学,做中教。”做中学,顾名思义,不是让学生从教师或课本上获得简单知识的学习,而是让学生从课堂实际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学习。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种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又符合化学学科教学特点的教育模式。我认为,化学教学中的“做中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多元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实验、操作、探索、发现获得新知识,从而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和应用的一种教学活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做中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 激发学习兴趣,要“做中学”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中职生普遍喜欢上专业课,而不喜欢文化基础课。我想原因之一是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原因之二选用的教材不适合学生,如综合课程班因要参加高考,选用普高教材;原因之三是文化基础课教学仍然沿袭了传统“听中学”的教学模式,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专业课教学则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学生在操作与实践中学到知识;在操作与实践中提高能力;在操作与实践中得到快乐。因此,化学课教学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要在“做”上做文章,将“活动”引入课堂,实施“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智力的形成和发展“永远起始于主体的积极过程”。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动力中最为现实的因素。在化学学习中,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己亲手做实验,观察千变万化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乐趣。

要实施“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一个充满了要做的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所“思”,有所“问”,为解决问题而有所“动”。例如:金属钠的性质的教学,创设如下的学习情境,教师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刚才的小魔术中,为什么能滴水点灯呢?在小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钠具有哪些性质呢?通过本节课实验探究活动就知道其中的奥秘。

二、 通过实验探究,实施“做中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教学是先传授知识,后动手操作;而“做中学”则允许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去做,而且按照自己的个性方式进行“做中学”,通过实验、操作、探究获得知识和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与当前中职教育的实际相适应的。

例如:氯水的成分与性质探究的教学。创设情境:[演示]:潮湿的氯水使有色物质褪色,而干燥的氯气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提出问题]:利用创设的情境,提出系列问题,步步深入。如:⑴氯气溶解于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⑵如果反应,可能生成什么产物?⑶怎样证明假设的产物是否存在?⑷下列实验现象怎样?得出什么结论?[实验探究]:①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和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并比较现象。②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2滴品红溶液,观察现象。③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观察现象。根据情境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假设,分析论证;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在探究中层层深入,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强化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 通过实践操作,实施“做中学”

“做中学”强调实践操作。动手操作是学生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基础,它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和容易理解的知识。中职生的思维在很大层面上借助于间接经验与直观感受,有时简单的操作活动与实践经历即可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在教学中,通过同学们的探索和动手实践,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实施“做中学”,要求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创造。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过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努力把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体验到“做中学”的快乐。

例如: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原电池反应的原理,认识原电池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而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自制水果电池。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验方案,在实验准备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用铜片、镁片、铝片或锌片(可从废干电池中拆取)、番茄、柠檬等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作水果电池,并测试能否产生电流,能否使二极管发亮。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是想要二极管亮起来,但做起来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同学们实验了多种水果,结果都没能使二极管亮起来。在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动手动脑,最后他们选择了铜片和镁片作电极,用15粒番茄串起来终于使最小的二极管亮起来。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 通过联系生活,体验“用中学”

课堂教学中的“做”是学的一个过程,而在生活中的“用”则是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做”来探究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即用科学方法观察和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物质的变化,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感受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化学,善于用化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化学在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例如:有机物这章节的内容贴近日常学生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教学内容和实验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从身边及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入手,学习最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了解它的学习价值,感受学习有机化学的有趣和有用。如油脂是人类主要的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教学中,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怎样用油脂自制肥皂,在探究中让学生了解油脂的用途,而这个“用途”是看得见、用得着、做得到的。同时,让学生从外观、洗涤效果方面评判自己制造的肥皂,并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应用油脂自制肥皂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化学,在实践中“做”化学,在生活中“用”化学,在“做中学”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化学“做中学”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实验、操作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在“做”化学和“用”化学中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应用。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为提高中职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文平.“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祖浩,王云生.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2(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吴信峰,张宇.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分析[J].化学教学,2005,(11).

[5]梁正.探索性实验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10).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处理与传递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管理策略的深远影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娴熟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作为一名电算化会计专业授课老师,在多年的实训指导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呢?具体到电算化会计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电算化会计的实践性教学。这里就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谈几点看法。

一、必须把对电算化会计的认识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在专业课课时中安排了各类传统会计课程,电算化会计课程安排的课时不多。随着教育的发展,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实训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时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会计核算、管理的方法、理念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会计信息电算化的重要性是提高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前提。

二、我们必须认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现实情况

在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学生的主体是初中毕业生。他(她)们年龄不大,学历不高,社会实践很少,接受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应该有所关注和区别。此外,学生们在对待财务核算管理上不会从管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容易单纯地将会计电算化理解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使得无法更好地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管理电算化。加上课时不足等原因导致授课内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训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就业时所面临的工作不会太过于复杂,而且目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也不是太多,过分提高实训目标和要求也是不合适的。

三、我们必须认清实训目标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校如同生产者,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社会需求。根据最近一份对40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调查的企业中,90%的企业开展了会计电算化,但是66%以上没有丢掉手工账或手工账与电脑账并行。企业不敢丢掉手工账的主要原因是怕丢失会计资料、有关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低和管理不规范;同时软件公司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90%以上的企业主要运用会计软件的总账和报表处理功能,其次是工资和固定资产核算功能,电算化整体状况基本处在替代人工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的水平。虽然这不能代表全部,但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这个实际。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中等电算人员。他们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并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这在我们的实训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和体现。当然,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实训目标和内容都应当做适当调整。

综上所述,在开展电算化实训过程中需要更加合理全面地考虑。第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时机。目前不少学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所占比例很小。为适应课程需要,老师还要传授部分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实训时间,但却包含在了正常课程教学时间内,并没有增加学习课时。要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学生,可以对部分相似课程进行整合,腾出课时满足实训的需要。其次,实训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十分重要。作为学历教学,系统合理的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至少两种软

件的使用);Excel操作和使用,学生应掌握使用Excel动态图表的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包括单机版和网络版);企业财务信息电算化仿真案例实践,包括电算化审计等,并注意引入企业综合管理的理念。之所以把Excel的操作和使用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因为Excel在我国普及率非常高,用Excel可以较灵活地实现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中的编程功能,而且可以直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如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等。第三,我们还要注意防止或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简单操作。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很多实训由于时间、理解不同、老师业务水平或其他原因,会演变成为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其实就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但学生到最后也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那如果参加工作后面临另外一种软件环境呢?重基本会计核算而轻视了核算的目的——监督和管理,这不可取。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地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如果这种认识或做法不转变,就会出现一个有电算化上岗证的同学到了单位连一张内部生产所需的下料单都不会开的情况;或由于涉及较多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个计算机专业教师辅导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的情况。当然,把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努力和时间。

2.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不少软件供应商看中学校的培训资源,会主动和学校联合搞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学历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不断提高社会培训的职业教育层次,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3.解决实训教材的问题。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借助软件平台来实现。如何理解这种思想必须借助良好的实践课教材并保证充分的操作时间。这是决定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电算化会计实训教学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自编为主,购买为辅”。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中职化学教学模式的落后导致了中职教育无法高效向社会输送人才,究其各方面原因,化学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为提高中职生职业技能,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中职化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摒弃落后的均等性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和课程实践性,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行高度重视,高效率授课,切实增强中职生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职业技能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1]中职生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就业,从而导致中职生毕业后的需求与普通高中生的大相径庭,而中职生大部分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在初中阶段就出现了学习困难的状况,学习成绩相对落后,一部分因学习方法不正确而导致学习效率低,进而影响学习兴趣,花时间精力去学却学不会和完全不知道如何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不仅自身素质提高受到影响,更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到职校读书也有迫于家长压力的成分,对学习必然不会认真,在课堂上,玩手机,看漫画,谈恋爱者比比皆是。另一方面,针对中职化学相关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课本相对老旧,授课内容落后特别是化学教学模式落后等种种原因,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不到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能,教学与就业产生了严重的脱节,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学非所用,而企业岗位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质量人才输送却跟不上节奏,中职化学教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大打折扣。

1.从教学重点来看,中职教育中化学教学的针对性被忽略

《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提高教学质量,重服务与就业,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各学者对中职化学教学的观测及研究却发现,中职教学模式仍沿袭普高“以学科为中心”,在理论知识部分主要重视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意图向学生传授层次丰富范围宽广的相关知识,却往往因忽视对具体专业进行针对性教学导致学生只知其皮毛无法专攻,与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随着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学的知识已无法满足需求。

化学理论知识丰富多样,其中不乏内容深邃、艰涩难懂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课程。由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对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均有涉及,在中职化学教学中便形成了“拿来主义”的不良风气,在教学内容上分析化和大学化学教学类似,于是成为高等教育分析化学教学的“微型版”。作为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程,化学担任着为专业课打牢基础的重要任务,部分教师并不能有意识地对具体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化学教学,学生学到的化学理论知识在实践应用中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化学课与专业课之间也缺乏衔接与沟通,与专业课教学之间的联系减少,出现了难以抚平的裂痕。[2]

是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化学教学身陷囹圄,无法实现其职业教育的角色扮演,更谈不上是普通高中化学教学。正是因为化学教学缺乏其专业针对性,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无法提起兴趣,目的性逐渐降低甚至消失,也导致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热情不高,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学习的积极性都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往往会出现捡了芝麻丢西瓜的现象。

2.从教学方法来看,中职教育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被遗忘

化学知识有晦涩难懂的部分,有枯燥无味的化学式,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很差,一部分学生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一部分学生空有苦学之心,却无高效学习之法,甚至一直在走弯路,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对老师授课内容完全不知所云,这三种学生混杂的课堂自然无学习氛围可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日渐淡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比发现,在化学教学中充满神奇色彩的实验课向来是学生参与度最高、学生能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的课程,也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教师若能很好地利用化学实验课增加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必定能事半功倍。可事实总是残酷的,从学生角度来看,由于他们基础知识的薄弱,实验能力不够,对待实验的态度也不够端正,严重缺乏动手能力,从教师角度来看,实验课教学永远是照本宣科,强调重复操作的机械过程,生生抹去了实验课的趣味性,也很少会有与就业相关的项目性实验,学生无法接触到化学领域最新的动态,化学实验课的实践性还达不到能给学生提供技能学习的目的。[3]

3.从教学过程来看,中职教育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中国教育从古至今都是老师高高在上、以一对多的模式:课堂是教师表演的场所,学生担任着配角、群众演员或者是观众和听众的角色,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4]

中国传统教学大多采用 “填鸭式“教学,往往是由教师将所有问题分析透彻、明白后灌输给学生的引导性教学,缺乏与学生沟通,以及学生自主创新、独立思考的过程。在教学上不注意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性和不同性格学生内在的潜力。在化学实验技能训练的实施上则依靠单纯的重复强化以及相关带威胁性质的说教来维持技能训练活动,教师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极少考虑到学生的体验度,学生也无法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学生学习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 [5]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大力加强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针对以上化学教学模式中出现的导致中职生职业技能不高的问题,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现提出以下拙见:

首先,针对中职教育中化学教学的特点,改革后的化学教学要以初中化学与物理知识为基础,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将各领域化学和相关工艺等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强中职教育特色。同时,结合中职学生知识水平和今后化工行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计算和化理论以“刚好即可”为原则,大大减少考核难度要求,对必要的理论阐述精简易懂。

其次,在化学教学特别是实验课中加入生活化教学元素,教师在教导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前提下,细心指导,解析实验步骤,真正让学生达到在实验中能熟练操作,不必频繁翻看书本即可成功动手完成实验得出相应成果的水平。恰当地进行个别同学差异化辅导,提升各个层面学生的动手执行能力,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热爱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中职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中职教育来说,实践教学是必须加强重视的,这里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传统教学里教材中的实验,以及文化课程结束后的统一实习,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体验的”项目“教学,将”教学、学习、实验、实践“有机结合,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过能接触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或项目,让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将来从事的职业。企业和就业学生定期反馈对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和就业情况,对化学教学计划进行进一步修改,对化学教学内容进项相关调整,使教学模式改革深度发展,强化中职生对岗位和社会的适应性。

总之,中职化学课堂教学应针对中职生就业有选择、有重点地教学,通过增加课堂趣味性加强学生的能力应用,突出对学生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抛弃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定“以职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培养的人才具备高职业技能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化工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尹瑞菊.初探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方法[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

[2]齐秀国.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生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0.

[3]王英华,徐家宁,魏士刚,宋大千,张寒琦,吕男.基础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09:7-9.

[4]陈雪娇.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路治琼.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方法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需求,符合教学改革要求,是现代教学改革的主力。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自主学习。本文针对现今中职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以期探究式教学更好地为中职化学教学服务。

关键词: 中职院校 化学学习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一定的学习主动性,进行探究式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尤其对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主动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工作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中职化学教学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比较单一,教师进入课堂之后就开始讲课,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这些信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不够。使用探究式教学法后,教师不仅要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还要将学生的一些想法进行整理,让学生讲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互动。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自身能力。中职院校与高中有一定的区别,中职院校应该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化学学科中,学生需要亲手进行实践之后,才能够得到一定的认知。通过这种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发现化学学习的奇妙之处,更乐于学习化学知识,学习能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十分重要,探究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实践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有一定的基础。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探究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通过自己动手将这些化学现象一一进行实践,印象更深刻。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和学生相配合,按照教师和课本上的要求完成实验操作或者其他问题的探究过程,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达到中职院校教学的最终目的。

3.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得到培养,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想法,在探究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操作,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时代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没有创新意识的人是无法存活的,中职院校的化学课堂中实行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探究式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更容易产生新想法,对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中职院校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法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中职院校进行探究式化学教学法时,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自主探究意识。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时,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配合,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加入富有趣味的题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讲解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推进中职院校化学探究式教学,如教师讲解氢气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安排一些有趣实验,让学生讨论这些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让他们自主想象,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讲解自己的想法,并且进行相应的实验,以证明自己的想法。这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鼓励学生树立自主探究意识。

2.鼓励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性学习。

化学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实验和课题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如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组之后,可以给每一组制定不同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学习,给每个小组展示成果的时间,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的热情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精心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中职院校化学课堂上进行探究式教学,需要及时进行一定的引导,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主动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探究、回答这些问题,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果。探究式学习配合问题教学法能够取得更多成效。大部分学生不能马上适应自主性探究,需要教师运用问题教学法给予鼓励,让学生逐渐适应这个过程,保证探究式教学法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让中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主性学习。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探究式教学应该注意教师和学生的配合,教师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跟随教学思路联想,教师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苗霞.中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0(16).

[2]张秀娟.中职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10(08).

[3]仲利平.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2(24).

[4]单正进.探究式教学在中职化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2(11).

[5]马鸣.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刍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中职化学化工教学内容要与初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不同。中职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 不仅要学习化学基础知识, 还要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共同探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保证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 还能灵活的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的能力。

2 中职化学化工教学原则

2.1 实用性原则

多数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 对所学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问题。因此, 中职化学化工教学要注重实用性,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需求相匹配, 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还要突出化学的实用性, 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

2.2 开放性原则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 不拘泥于课本和课堂中的学习。将化学学习和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 使得在教师的启发领导下, 学生能够感受、领悟化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化学学习的兴趣, 让化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

2.3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不再是以往的教与被教,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发挥其主体作用, 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还将影响其生活和以后的工作。

3 中职化学化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差

基于目前的社会普遍观念, 一般成绩好的学生都会选择普通高中, 只有学习成绩不好, 认为“考大学”无望的学生才会选择中职学校, 他们往往基础较差, 态度不认真, 导致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同时, 由于化学教学内容枯燥、繁琐, 许多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化学学习很难并且枯燥。长期以往, 对化学学习丧失兴趣, 甚至望而生畏,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恐学心里。

3.2 教学方式过于单调

为了满足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初级人才的大量需求, 我国创办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初衷便是想为社会培养职业性、基础性的人才。但是, 在现实中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采取的是普通高中的教学方式, 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不足, 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过于单调, 使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强, 影响了技能培训的效果, 没有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3.3 教学管理缺乏创新

目前, 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一直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没有针对自身的特点, 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在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讲解, 学生听讲做笔记, 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并且学校大多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使得原本化学基础就比较差的学生, 在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后, 丧失对化学课程的兴趣。这种管理方式不适合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 要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4 提高中职化学化工教学的措施

4.1 转变教学观念, 激发学生兴趣

在中职化学化工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 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 不仅要做好学生的领导者, 还要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和意见, 通过化工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魅力和重要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其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4.2 转变教学方法, 培养实践能力

在化学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 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理论实践在教学中实现一体化。化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应, 因此要转变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通过化工实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之外, 组织学生去化工公司实习学习,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联系实际生活, 强化化工思想

化学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 许多学生却对生活中的化学化工知识了解的很少, 缺乏相应的知识。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化工问题, 并且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入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有多选取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强化学生的化工思想。

5 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要提高化学化工教学效率, 还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要:化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技术课程, 长期以来, 在化学化工教学中, 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使学生一直被动的接受学习,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浅析了中职化学教学的特点和原则, 分析了当前中职化学化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化学化工教学,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许凯鹏.中职学校《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G].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1)

上一篇:免疫学检验论文下一篇: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