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023-06-16

第一篇: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论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论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简要内容:中职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职

校毕业生大部分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德育教育显

得尤为重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职校毕业生大部分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一、加强中职学校教育的紧迫性

(一)从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现状来看:

一般说来,中职学生有下列类型: ① 入学成绩差,存在厌学情绪;② 有些是独生子女,入学后不能适应集体生活;③ 有些来自边远山区和农村的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们有些自卑、不合群;④ 有些是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异使得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伤害;⑤ 中职学生还存在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据调查显示,,许多中职学生都存在着心理健康的问题。来校就读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素质等方面普遍低于普通高中生。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素质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把许多不良行为带进校园:上课进进出出、吃东西,碰到老师熟视无睹、乱扔垃圾、说脏话、旷课、逃学、聚众斗殴、违反规章制度等现象非常普遍。这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增强了紧迫感。所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根椐学生个体的不同,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工作。

(二)从社会环境看:

不良思想文化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改革开放中,由于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糜烂的生活观,通过影视或网络传入我国,像洪水猛兽般腐蚀着我们青少年的思想,使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消极情绪时有存在,甚致有部分学生半夜爬围墙出校门,到网吧通宵上网。加上社会上某些人的认识偏差,“职高无用”论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因此,如何管好学生,使他们勤学、好学,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三)从家庭教育看: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跟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也给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误区

1、指导思想不端正,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影响,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同时,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一是把德育简单地理解为纪律教育,造成学生们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的思想,给德育教育蒙上急功近利的色彩。二是把德育等同于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方面和个性心理素质及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劳动观念、公民道德、坚毅勇敢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各方面

欠缺。三是以智代德,一俊遮百丑,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智低能”的“废品”。

2、由于中职学校生源因素的原因,导致对学生的过分溺爱。多年以来,由于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及学生、家长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全面,再加上社会民办职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表现在对校规校纪的执行放松,对违纪违法的学生宽容。现在的学生思想越来越开放,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新潮怪异,中职生恋爱不仅蔚然成风,还的愈演愈烈之势,学校对此只作轻微处理,目的是减少生源流失,对违纪严重的问题学生,学校作出的解释也是:招生不易,正面教育为主吧„„

3、德育内容空洞枯燥,德育方法陈旧落后、简单粗暴,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为什么对德育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活动轰轰烈烈,学生表面积极参与,而心灵静若止水,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走出困境,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成为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根据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格局。根据上述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明白,如果还是用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老传统”“老经验”来进行德育教育已经行不通了,或者是仅仅通过开设德育课程,仅仅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还是不够的。我们得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一个以书记校长为

主的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为骨干,科任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形成一个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以德育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2、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化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学校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对口特色,从他们一进入职校的大门起,就是为了某一些“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和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部署,重视实训工作管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实习、实训,注重转化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操守。顶岗实习回来后,要求每个学生用书面汇报实习期间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实习中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实习中你最不理解的是什么?然后由德育老师和专业教师共同配合进行汇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有的职校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注意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渗透其中,让学生把“遵守规程”与“遵纪守法”对应起来,把“流水生产”与“团队合作” 对应起来,把“完成工序”与“履行义务” 对应起来,把“工资报酬”与“劳动光荣” 对应起来,引导学生在职业技能的不断实习中,一点一滴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因而,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入口,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员的道德需求;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3、根据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的中职生生活在多元世界里,信息渠道广泛,多维观察社会,认识观念上的意识较强,多了一些主见,多了一些个性。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

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为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4、夯实基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5、严肃校纪校规。学校只有严肃执行校纪校规,才能创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地实施德育教育,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应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养奸,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一定的环境氛围可以强化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可见环境氛围暗示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了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如利用校园广播站、团刊、校刊、标语口号、名人画像、校训、校园标志性景点等,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同时要大力宣传学校取得的优良成绩,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二是抓好仪式教育,创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如每周升旗仪式、十八岁成人教育仪式等。要求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才能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染,激发

同学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道德情感。三是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培养良好的班风。要求班级环境的布置要造成浓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气氛。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出好黑板报、开辟爱国主义专栏等,尤其是革命节日或开展活动时,更要精心设计教育环境,突出主题,使同学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7、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任何道德情感的产生、发展过程总是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进行“情感操练”,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暗示、启发并逐步内化为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近年来我省各中职学校积极开展德育基地建设和爱国主义系列活动。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活动、“五四”青年节纪念系列活动、庆祝国庆系列活动、12.9纪念日活动、“爱祖国、讲奉献”主题团日活动,向“希望工程、灾区”献爱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稳定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情感。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春风化雨,育人成才显神效。 (天津劳动保障局高级技术学校 高级政工师刘俊凤)

第二篇:试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钟科

学号:0936001258453

指导教师:尹观海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我国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然而,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对称的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形势近几年虽有改善但仍然有些严峻,其主要问题是很多年来持续的大学扩招引发了普高扩招,再加上现实社会中对人才使用普遍存在盲目追求高学历现象,因此中职学校生源竞争激烈,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每况愈下的状况。中职学校入学的学生已不仅仅只是学习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较差,甚至出现焦虑、冷漠、自卑、对抗等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中职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其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中职德育不仅需要传授道德知识,还需要以公共生活为中心,向生活世界回归,注重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还需要道德体验的交流,并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特殊群体;中职德育;现状;成因;理论认识;对策

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壮丽的日出”,人因道德而崇高。正如古代著名思想家苟况在(苟子中所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道德教育永远是一种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存在。脚踩大地是因为教育必须扎根实践;仰望星空是因为教育必须执着人类的理想和理想的人类。任何教育工作者,对德育的道理既懂也能讲,而且对德育都能评判一番,而难的是操作与践行,难的是有实效,中职德育更是如此。

一、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1、中职生弱势群体的概念和内涵

中职生弱势群体不仅仅是指经济上贫困的中职生,而且包含因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导致的能力或机会的相对缺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一般群体之外的处于相对不利境地的学生群体。这个定义对弱势群体中职生作出了清晰的概念界定,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一,能力或机会的相对缺乏;其二,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一般群体之外;其三,处于相对不利境地。

2、中职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对当代中职生的强烈冲击。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历史的转型期,社会文化、产业结构等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必然对当代中职生带来剧烈震荡。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些中职生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认识肤浅甚至错误,一些基本的政治理论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对党和

第 1 页

共 10 页

国家制定的大政方针无法深刻领会;二是社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如分配不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污腐化等对中职生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在他们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三是在人生价值观判断选择上存在困惑,虽然认同社会责任感以及国家、集体利益的重要,但在具体的价值选择实践中更多的是看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单纯考虑个人利益、物质追求;四是由于用人单位、就业市场的现实压力,中职生的现实意识相当浓厚,越来越重视对自我生产技术能力和实用技能的掌握,而相对缺乏社会人文精神,缺乏必要的精神支柱和社会理想。

(2)中职生弱势群体的出现是全社会相关弱势群体问题的一个投影。随着我国普惠政府的实施,中职生在校人数逐年攀升。全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也突出地反映到了学校校园内部,主要体现有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困难家庭。来自这类型家庭的中职生,留守学生较多,大多都会在心理上留有阴影并且不愿意向他人倾诉,生活方式无法同大多数学生保持一致,从而导致大多不愿意参加学校、社会的集体活动,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保持正常的交际交往;第二,不完整、不幸福的家庭,具体包括遗孤家庭、单亲家庭、父母双方感情不合家庭等。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偏低,家境较为贫困。 这类家庭中走出来的中职生容易形成情绪化严重、过分看重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患得患失、缺乏正确的理解判断能力等问题。

(3)心理素质较差既是中职生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也是突出的表现。中职生心理健康标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七点:

1、自我评价正确;

2、对现实环境的良好适应;

3、人际关系和谐;

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5、保持健全的人格;

6、情绪有效地调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4)、网络环境是弱势群体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其匿名化特征的网络议论,也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身心观念正在形成之中但尚未稳定的中职生,他们一般缺少社会生活的经历体验,其独立生活、适应环境、调解心理问题能力均不强,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烦躁、紧张、无奈、悲观等心理不适,更容易受网络不利因素侵袭而形成网络成瘾综合症,不少学生自卑心理较为严重,内向和离群现象较为突出,“我不会”、“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做不好”等成了其心理定势。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无望,有的迷失了方向,上网成瘾,沉浸在虚无缥渺的空幻之中,进网吧、聊天、玩游戏、吸烟、酗酒…一忘却了生活目标。而且,学生的不良心理有相互“传染”之势。影响学业,最终成为学校弱势群体。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

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 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又因用人制度的改革 尚未完善,才起步,公开、公平、公

第 2 页

共 10 页

正、合理的用人机制尚未建 立;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对接尚不吻合,学不为所用,市场不 能有效消化人才,部分专业就业难以对口;社会对职业教育、职 校学生存在偏见等,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异样的特 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理想信念方面

思想上不求进取,对前途悲观失望,认为上职中没有出息; 学习上得过且过,目的不明,缺乏动力;职业理想模糊,职业目 标不明,认为现在学的不一定将来有用,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想 混个文凭;有的是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行, 等等。突出表现为:意志消沉、无所事事、生活懒散、贪图安逸、 今朝有酒今朝醉、谈恋爱、找对象、搞破坏等。

2.行为意识方面

侧重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不考虑行为后果, 追求自我满足,有的甚至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表现形式有:损坏公物、破坏环境、扰乱秩序、打架生非、抽烟 酗酒、以及赌博等。

3.纪律卫生方面

强调自由、随便,淡化时间观念,纪律约束和卫生意识追求 低层次。表现形式为:迟到、早退、旷课,自习、就寝讲话、随 意走动、进出;个人生活用品不全、生活习惯不好,常用他人碗 筷、毛巾、牙刷、梳子;衣服、袜子、鞋子、头发等不勤洗、勤 换,不讲究公共卫生,随便乱吃、乱吐、乱扔等。

4.勤俭自律方面

劳动观念淡漠,不注重勤俭节约,行为自控能力差,自律性 不强。表现形式为:花钱无计划、奢侈浪费,还自诩为“日光族”; 佩戴手饰、比吃穿、赶时髦;拉帮结伙称大哥。

5.礼仪交往方面

不善于与身边的人交往,不注重塑造自身形象,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会使用礼貌用语。表现形式为:不谦恭礼让,不 尊敬师长,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举止轻浮,给他人以侮辱 性绰号,公开揭他人伤疤和隐私、男女交往过度等。

6.心理障碍方面

看到社会腐败现象,忧虑、焦急;目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教育思想陈旧,对学生教育不当,产生逆反心理;学业成绩不好, 缺乏自信,苦闷自卑;竞争激烈,感到压力大;感到家庭压力大, 烦躁苦恼。突出表现为:排它心理、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破罐 子破摔等。

三、导致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第 3 页

共 10 页

(1)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 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 毒贩毒、封建迷信等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又 因青年学生喜欢交友,且容易结成小群体,而某些落后的小群体 的不健康甚至不法活动,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影响。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比 重,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生活习惯、教育经验等都 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 家庭的不良影响相关。如,有的家庭家风不正;有的家庭成员行 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有的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结构破坏,有的 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等,但影响更 大的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如,有的实行家长独裁, 要求孩子唯家长命是从,不允许孩子有自主权和主见,否则就训 斥、体罚或打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有的家 长对孩子不放心,实行全方位监控,时时、事事唠叨、指教;有 的家长实行放鸭,认为孩子自会成人,不需要家长管理和干涉; 有的家庭成员之间思想、意见不一,导致孩子经常处于家长争执、 “我自得利”的教育空白地带;有的家庭家长缺乏对孩子内心的 了解,缺少与孩子的对话、沟通与交流等,致使学生缺少健康成 长的环境、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形成不良品德。

(3)学校因素:首先,教师的人才观、教育观陈旧;教育方 法简单、缺少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全员育人意识不 强、教学渗透德育少、关爱学生少;师生信心缺乏“交叉感染”。 其次,办学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学生求学、求技等需求。

2.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用发展的、 辩证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喜欢用狭隘的视角、个人私利、宿命论的观点来为自己消极的人生价值观作辩护,加之外部 环境的影响,更使其人生价值观显现出享乐性、功利性。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能准确理解社会道德准则在社 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缺少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很容 易受外界影响和欲望驱动,做出有违准则和他人利益的行动。

(3)好奇心强,精力旺盛,追新猎奇,盲目模仿消极东西。 仅凭一时好奇或兴趣,便对新鲜事物不加辨别和选择的模仿、实 践,误入歧途。

(4)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从而 产生许多利己、消极的行为。

(5)不良行为习惯致使在实施时会产生某种方便,甚至舒适 的情绪体验,从而又成为实施不良行为的内在动力,久而久之, 便形成为不道德行为。

四、社会环境对中职德育的负面影响

第 4 页

共 10 页

社会环境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存在许多负面影响。譬如,有的流行音乐和影视节目,基调消极、颓废、低俗;网吧可随意进入,网上一些不良的内容诱惑着学生。使得学生在校接受的道德约束急剧减弱甚至消失。其次是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突出体现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上,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完全变成了索取和给予,孩子认为父母的给予是天经地义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完全物质化、金钱化。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方式简单化和极端化。

五、中职德育的理论认识

第一,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_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显然,道德的目标指向是个人幸福生活。德育是快乐的、是有用的。

第二,教育的职能,第一是培养人格,第二是开发智力,第三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

第三,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夯实,要构筑道德精神,增强道德教育的生命力。

第四,道德教育不仅需要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规范的训练,还需要道德感受与道德体验的交流。

第五,德育理论专家对普教的德育与心理研究深入,但对职教德育未予攻坚。中职德育不应孤立无助,它需要在呈现中张扬,在张扬中认同,在认同中壮大,因此,它需要专家的系统理论支持。

六、应对措施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以职业能力报效祖国。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革命战争年代,许 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的解放事业,前赴 后继,用生命报效祖国;改革开放年代,社会主义经济事业需要 实践者的开拓,莘莘学子为了追回十年浩劫给国家科技造成的损 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武装生产力,用坚韧、勤劳和 智慧创建了如联想、海尔这样举世闻名的民族品牌。今天的职校学 生正处于上国家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但也应该看到,我们 与一些发达西方国家还有明显差距。目前,我国非常重视中等职业 教育的发展,指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 础性工程。为此,职校学生应当明确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结构中的 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只要努力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在自己的岗 位上尽职尽责,那就是最具体、最质朴的爱国主义表现。

2.把中职德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

第 5 页

共 10 页

第一,创建职业的教育环境和实施环境。

培养企业所需的员工,不仅仅要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没有专长的人才是次品,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学生是危险品。因此,中职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职业’作为主线,学校的德育内容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组织,按岗位需求进行德育创新。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管理模式。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职业教育必须引进企业文化开展学生德育,要让学生熟悉企业,不能关门搞德育,要把那些职场能手(尤其是自己的毕业生)请进来,现场说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

把学生在校的一日行为和在校三年的行为规范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校园文化是一种软监督,行为规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 容之一,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催化剂。学校要形成全校动员, 齐抓共管,“学校以我为荣,校荣我也荣,我与学校共荣”的局 面。我们可以告知学生,游子远行要入乡随俗,这样才能与人愉 快相处,与环境和谐相处。进入校园,只要你能够遵守学校的行 为规范,你的环境适应能力就基本过关;进而学校可将学生环境 适应能力作为就业推荐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管理上,学校应注重 培养一支优秀高效、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利用信息化平台, 对学生每天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 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培养方式可分为集中与分散,集中训练形式至少有拓展训练与成长训练等,其内容可为:激发潜能、挑战自我、学会沟通、熔炼团队、自我保护、吃苦耐劳、抗击挫折、逆境求生、顽强自立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逐渐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纪律的养成。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同时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同伴影响作用,形成一个富有道德影响力的德育“场”。

第二,突出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的,只有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职业意识为统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胜,使学生具有在岗位上发挥才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基础。离开职业特色,中职德育就会失去立足点。

在职业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如幼师专业与模具专业就有不同的职业要求。因此,中职德育要强调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强调特色是质量的标志,质量特色除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特色和行为规范特色。如若忽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就业,就难过用人企业检验关,就缺乏竞争力。

3.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未来

第 6 页

共 10 页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生在心态上相差很大,因此,中职德育必须在抓住同龄人的德育共性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其个性,即抓住中职学生德育的特殊性,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感,提高德育的实效。为此,学校应努力引导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未来,如通过拓展训练,让其点燃激情,超越自我在活动中分享快乐、感悟生活。同时,以心理辅导为牵引,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目将“教育、辅导、咨询、服务有机结合增强学生自信。

设法让学生领悟:自卑是事业的大敌,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生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则是登堂人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是成功在等待着你,并庆祝我们努力的结果。我们不会遭遇失败,碰到的不过是暂时的挫折而且让学生在成功训练中经历磨砺生存意志的逆境体验,使其遇到挫折时而不选择逃避。

4.填补以往教育内容的空白——感恩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做感恩教育。现在,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容易忽略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在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有位退休老师曾伤感:有个班级他做了近三年的班主任,仅一次在教师节收到该班学生的贺卡。可后来有个实习老师只待了一个月,却得到了学生的鲜花和礼物。这说明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在意,而对于已拥有的珍贵的东西,并不珍惜。再如,许多学生对父母的嘘寒问暧,不但不感动,却认为是唠叨。

针对这一现状,应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从教师开始,做好“感恩”榜样,让学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起码品德。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如算算读书期间所花费用),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等等。也就是说: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对赐于我们生命的人的牵挂……只有学会感恩的人,才拥有谦虚之德。

事实说明,我们不要责备学生缺乏感恩,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不能把学生“教”成不懂得感恩的一代。

5.加强荣辱观,培养学生的廉耻心。

在我们的德育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的三观教育固然重要,但对中职学生而言,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 识。荣辱观、廉耻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中最起码的道德要 求。无论市井与乡村,在我国的古代社会,荣辱观、廉耻心的体 现俯拾即是,如“人穷志不穷”、“人要脸、树要皮”、“廉者不受 嗟来之食”等等。

第 7 页

共 10 页

进行荣辱观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廉耻心, 即自尊心,有助于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也 有利于“三观”教育。古人云:“人有廉耻,百事可立;人无廉 耻,百事不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把这种主张当作封建糟粕而弃之如敝 屣。每每看到我们的国人违背了道德规范却面不改色、心不跳的 时候;每当我们的国人触犯了,非但不投案自首,反而畏罪潜逃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他们廉耻心、荣辱观丧失的表现。与中 国古代文化有着某种渊源的日本人十分注重面子,脸面是他们受 尊敬的标志。日本人的行为均离不开对“面子”的维护。这种观 念的产生,植根于日本的“耻”文化,使多数日本人不会也不敢 造假制假,日本人作了某种违背道德规范或法律的事,他们会因 为受到良心的谴责而寝食不安,甚至在法律还没有制裁时,就自 寻短见,以死谢罪。对于日本人这种过于看重“面子”而轻视生 命的做法,我们不能完全认同,但是,重廉耻、知荣辱的观念已 成为日本人行为规范的重要部分,对日本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 信、秩序井然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党 提出“以德治国”和“以法制国”的今天,增强学生的荣辱观, 培养学生的廉耻心已经迫在眉睫。“徐力弑母”之后,人们普遍 呼吁:改变人才标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家庭和学校对学生进 行的竞争教育。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发生后,有识之士 一语中的地指出这是忽视人文教育造成的人格确实的表现;“马 加爵事件”更是引起社会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关注。这些都是 我们痛定思痛后的深刻反思。愿这些反思能对我们的德育走向完 善、趋向成功有所推动,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德育,愿我们 的德育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与时俱进!

6.倡导健康生命、提高心理承受力,中专职校应当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健 康标准是:健康应该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品德状态良 好的综合表现。健康是所有目标、理想、生活的根本保证,应提 醒学生健康也是相对的,包括老师在内,都可以通过良好的行为 习惯维持或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叫树立 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 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正确 的、健康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危害健康的;通过健康教育, 为学生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服务。比如,让学生 知道,学校作息制度所定制的行为模式就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学 生的健康。在个案处理上,学校可以广泛发动党员、班主任,积 极与习惯不良的学生结对子,有针对性的开展情绪稳定性训练、 挫折承受力训练、动机持久性训练、相融合群性训练、开拓创造 力训练等等,并形成交流笔记,由学生处、教学处、心理咨询处 共同

第 8 页

共 10 页

研究,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可行的行为不良干预办法。

7.为学生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国有一支令世界吃惊的网络文化参与大军,据统计,在13亿人口中,有1.38亿网民。在网络狂潮呼啸而来的时候,人们的认识发生了混乱。比如,一些媒体在大量报道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同时,出现了网络妖魔化的倾向,似乎互联网就是海洛因。这种误导造成许多家庭禁止孩子上网,甚至让父母产生了网络恐慌。

然而,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换句话说,能否有效地掌握互联网这个工具,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能否有效地学习。应该说,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对青少年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中职学生,关键是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为此,学校应购置和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在校上网,并由老师值班指导。明示上网要做到“五要五不要”,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程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在有组织有纪律的网络环境中,就能使学生自信友善,学生既善于自我管理又有责任感,而且具备抗挫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以自身的免疫力,主动规避网络风险。网络不但不会伤害他们,而且会让他们充分享受网络时代的新成果。

8.在实践中锻炼和检验学生品德

在学生班级管理中,大多数学校采取了分项扣分评比的方式对班级进行考核,但效果欠佳。因为对于集体荣誉感强的班级来说,可能会出现全班口诛笔伐的现象,用集体的舆论压力来惩治学生个人的过失。对于集体荣誉感不强的班级来说,扣多少分都无所谓,且德育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重视学校的检查与评比,而是让学生接受扎扎实实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经常化生活化的公民教育。因此,学校应让各班教师具有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开展特色班级活动的自主权,为学生提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高尚的时间和空间。要在实践中锻炼和体验学生的品德,就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和检验。换言之,就是学校应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和机会,让他在社会上、在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干,同时也暴露出问题,很多问题没有机会和环境就检查不出来。

9.构建师生平等高效对话交流机制

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决不可以按着马头让它饮水。对于德育而言,如果没有对学习主体的了解与尊重,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集。转化学生,需要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观点碰撞,教师真

第 9 页

共 10 页

正与学生互动起来,给学生以人性的温情,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从而从认识上取得一致,使学生与教师在精神领域相遇、相识进而达成共识。因此,中职道德教育应构建一种机制,使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和交流成为一种习惯,用教师自身的高尚德行和人格魅力感化学生。

除此之外,中职德育还需强化队伍,加强研究,不能单打独斗,而要形成合力。换句话说,中职德育工作只有进一步“洗脑、补钙、壮骨”,方可从“贫血”的背景下突围出来。

【参考文献】

1、潘鹏 浅议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0。

2、杨莉 陆勇敏 黄发生 中职学校德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8年。

3、贺山青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

4、王小琴 浅析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0年。

5、程淑红.高校弱势群体成因分析及其疏导对策[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第 10 页

共 10 页

第三篇: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分析

【摘 要】音乐教育是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特点就是情感审美,这也就决定了音乐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的主要对象。本文主要从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教育方面来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审美教育;重要性;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对人才的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注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结合中职院校的发展情况,对审美教育如何在学院开展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完美的将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音乐的旋律来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中职音乐的长期发展。

一、中职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审美教育实现了音乐教育

我国中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方位性的音乐人才,通过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使全方位性音乐人才发展成艺术人才,从而进一步地带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在审美教育中认为,音乐教育存在着一些感性和理性的不同,但是审美教育完美地结合了感性和理性的问题,成功地解了感性和理性对音乐教育带来的不良之处,是音乐与人之间和谐发展,并能够让人进一步地渗入到音乐中,通过音乐的旋律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滋润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得到更高的音乐造诣,从而更好地进行音乐教育服务。

(二)审美教育可以促进音乐教育

审美教育其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定义,以至于审美教育被分为很多不同的模块,而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其实是为了让学生发现音乐里的美、感受音乐里的旋律以及作者演奏时的情绪波动。比如当老师教学生弹古筝《高山流水》的时候,按照传统的音乐教育只是教学生如何拨动琴弦,学生了解的只是《高山流水》的表面空壳,毫无实质情感,但是如果在教学生拨动琴弦的时候给学生讲解当年俞伯牙遇到钟子期之后那种“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情感,那么学生领会起来会快很多,就能感受到作者作曲时候的意境,使学生在演奏的时候情感能够更加投入其中。法国的著名作曲家别尔通曾经说过“艺术中的第一美质在情感,而第二美质在于选择用以表达情感的演奏手段,但是只有两种品质的结合才能创造出完美艺术作品。”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想要表达一首音乐的情感,首先要学会如何演奏自己的情感,才能够表达自己的音乐审美情感。

(三)审美教育有助于中学生的创作能力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类学科,主要注重于艺术的设计,当音乐教育遵循中学生对音乐情感研究的规律中,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教育。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必须有一定的艺术结构,而审美教育也是这个艺术结构的一部分,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定准培养目标,就能将研究方法细化:在音乐教学中,从中学生的音乐爱好、音乐审美、音乐演奏,独立创作,层层深入下去,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全新的体验。

二、审美教学的教育方法

(一)树立新的审美观念

在音乐教学中审美观念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特音乐的体验方式,同时也激发教师和学生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树立健全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操,不断的鼓励学生对音乐审美的研究,为音乐事业作出贡献。

(二)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在音乐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各种教学能力和创新想法,只要改变了原有?我坏囊衾纸萄Ю砟睿?全面对现代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通过对学生的课堂的教学任务以及课后的实践任务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比如,教授《欢乐颂》时,笔者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回家之后通过上网等方式查出这首音乐的背景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动手所获取的知识,记忆往往要深刻。所以说让学生理解音乐艺术,理解音乐的变迁,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对音乐进行欣赏、审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学生欣赏音乐从而进入音乐的世界中,可以通过情景体验来激活以前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并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情趣,从而将这些情趣运用到一些传统的古典、高雅的音乐中去。在国内众多的音乐演绎节目中来看,学生对流行音乐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然而作为音乐教学者,就更应该发挥自己音乐的专业优势,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进行正确的辨别、分析能力,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流行音乐,发现流行音乐中的美。这样在流行音乐的感染下更容易让学生获得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音乐教学过程是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使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创作能力。只要对音乐教学中审美教学的重要性和教育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那么就可能帮助学生走上音乐大师之路。

参考文献:

[1]欧阳红艺.中职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音乐教育,2014(5).

[2]朱晓培.中职学校音乐教育方法探析[J].高校论坛,2012(11).

[3]雷默.中国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第四篇:中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文/刘 骏

摘 要:分层教学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现代教学论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观,对于分层教学的研究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分层教学顺应了教学改革的需求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关键词:中职英语;分层教学;学习任务

一、中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客观依据

1.生源差别

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总体来说较低,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更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的有些重点专业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每年也能吸引到一部分高素质学生,希望在校能够学习技能、继续深造。总体上,从生源上看,中职学校的层次跨度较大,水平差异明显,这是分层教学的前提之一。

2.职业学校往往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英语基础关注的不多

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根据英语成绩来区分班级不符合现实情况,因而长期以来,学校基本按普通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教得艰难,学生兴趣全无,教学质量低下。这是分层教学的前提之二。

二、中职英语分层教学的方法

在实施分层时,一方面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层次的划分;另一方面,在依据成绩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对分层进行动态的观察和调整。因此,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1.学习目标的分层

分层教学首先要从学习目标作为切入点,主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基础,制订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从长期目标来说,应要求A、B、C层的学生,树立比较明确的阶段目标,主要有三项指标:(1)词汇量的掌握;(2)语法熟悉程度;(3)通过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相应级别,()努力通过笔试单科乃至二级水平。从短期目标来说,就是要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应该因层而异。

2.学习任务的分层

在学习任务的内容上,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对分层的学生有所区别。综合性、探索性强的问题,即"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的问题面向A层次学生;变化简单的"稍启即发"的问题,面向B层次学生;而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性的练习,即"唾手可得"的问题,面向C层次学生。

3.课堂教学的分层

由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在的层次,灵活地变化,积极引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学中着眼于B层次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堂辅导和点拨,充分顾及A、C层次学生,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上课时以合为主,以分为辅。对A层次学生少讲多练,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B层次学生实行精讲精练,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工夫;对C层次学生则要求低、难度小,放低起点,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分层教学的组织实施

1.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类

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也有很大差异,教师在选择教学的内容上,应按照教材难易度的差异,结合学生所在的层次加以区别对待。

2.明确课堂教学环节

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一般主要包括复习、新课讲授、操练、练习和巩固。教师课前备课时,应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每课总的教学目标,再针对各层次,对目标进行相应地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得。

3.抓好课后辅导跟进

在课后,对学生布置常见的练习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把题目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达标检测。以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达到分层练习和分层检测的目的。这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个别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分层教学的效果

分层教学鼓励和促进每位同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使各层学生在原来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英语课堂的学习气氛

将已往的"一刀切"的教学目标改为弹性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是鼓励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后的欢乐和自豪。

2.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实行分层教学,同层次的同学相互竞争,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带动了班级整体成绩的提升,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成绩都有了逐步提高。

3.分层教学改善了师生关系

由于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的知识缺漏,也就不再一味地训斥学生,而是采取有的放矢的教育方法,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

总之,分层教学由于其更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实施"区别对待",使得各层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层次越高,要求越高,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宝仙。英语课堂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4)。

[2]卢利,陈淑英。基于多元智能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12)。

第五篇:中职教育德育建设的形势

当前中职教育德育建设的形势及对策

学生支部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如何加强和改善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为社会培养“合格十特长”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世俗偏见的影响,给中职教育的德育工作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德育工作,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

一当前中职学生德育状况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大多15-20岁,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长期在有优越的环境中和长辈的呵护下成长,依赖性强,缺乏必要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差,自私自利,生活散漫没有远大理想,政治上消沉,法制观念淡薄,语言粗鲁,道德素质差,安逸享受,不劳而获思想相当严重,注重个人价值,包庇学生中违纪现象较为普遍,甚至不敢伸张正义。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 普高落榜生,不情愿到中职学校就读。因没有实现自己预想的目标而一蹶不振,这类学生占33.2%。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刻苦,成绩处在普通中学与中职教育临界状态,在心目中已有确定了的目标,对考入普通中学有一定的信心。但他们成绩不稳定,时高时低。教师们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经常鼓励和表扬他们。因此,他们对自己学习上的问题估计不足,抗挫折能力不强,当中考成绩公布后他们大失所望。由于没有接受中职教育的心理准备,对中职教育有一定的偏见,加之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思想消极,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浑天度日。

②厌倦学习生活,家长代替选择中职教育。这类学生对学校教师抱有不满情绪,拒绝接受教育,对批评有强烈抵触情绪。这类学生占30%。他们在初中阶段被称为“双差生”或称为“问题学生”。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甚至受过学校处分。他们心理自卑,性情暴燥易怒。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常常归各于客观环境或推诿他人。他们自私狭隘,言语行动常带有攻击性。他们学习失去上进心,至使学习成绩低下,逃避责任,对老师的教育麻木。这些学生认为所有的学校都是管制人的,所有教师对他们都是有偏见的,因此,不管自己是否正确,只要有人指出他的问题,就暴跳如雷,公开对抗,

搞恶作剧等。这类型学生,虽属少数,但对班级、集体都有较坏的影响。

③对学习一技之长有浓厚兴趣,主动选择中职教育。这类学生立志要有所作为,克服困难,努力向上,此类学生占37.8%。他们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态度,对中职教育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处在中上水平,但各科成绩不太平衡。他们思想比较开朗,乐于助人,乐于为班集体做好事。德育量化一般在“优良”档次,得过学校和教师的多次表扬,但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评不上“三好学生”。他们相当部分初中阶段担任过班干部或小组长,有一定能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强的自信心,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就读的专业,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因此他们处处表现出主动和上进。

二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状况参差不齐,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面临迅速发展大好局面,社会对中职生有较高的期待,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中职学校德育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1、面临着几个严重不适应的问题

当前对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面临许多问题。第一,在老一套做法不灵的情况下,寻找不到在新形势下怎样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教育中职学生,让他们听得进去,消化得了,并心服口服的教育方法。第二,不适应当前学生的新要求,调动不了学生的认知情感,难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难以驾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现实碰撞之车。第三,面临着究竟采取怎样的方法,才是中职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怎样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面临着恨铁不成钢的苦恼。一方面教育者抱怨学生不懂艰苦,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又无能将这种精神播种进学生的心田。第五,面临着连教师自己都难以在观念上、心理上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就谈不上准确指导学生在观念、能力、心理素质方面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了。

2 、理想、信念危机

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已经影响了中职学校,使一部分学生助长了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而淡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的危机,全局观念和公民意识的弱化,使部分学生失去了精神的支撑,过着颓废的生活。部分毕业生期望值过高,放不下架子,找起工作来高不成,低不就。

3、功利主义严重。

近年来,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分的高文凭宣传,使部分中职学生既存在功利主义思想又有自卑心理。他们好高骛远,求全求美,特别看重个人利益,又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们又深感自己的中职文凭低,在社会上会遭白眼,因而产生自卑心理,灰心丧气,觉得前途渺茫。 4 、部分学生个性发展有缺陷

个性,也可以称为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下,部分学生心胸狭窄,性格孤僻,爱钻牛角尖。有的学生一旦遭到挫折,贫困,疾病,就容易失态,产生失落感和恐慌感,有的学生只讲实惠不讲道德,遇到有利可图之事,则不择手段贬低他人,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三改进和加强中职德育的对策

根据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状况和德育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策略,让中职学生走向自信,自强,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教育活动。

尽管中职学生的基本思想政治素质较好,但学生的年龄较小,自理,自控能力较弱,个人的思想行为受就业形式的影响,自我要求和理想的差异较大,思想上不够稳定,对日常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兴趣不大,对加强自身思想修养认识不足。我们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弘扬时代精神、学习时代楷模、倡导无私奉献精神为主题,辐射国情教育,道德与法律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爱家乡、爱劳动教育,注重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大德育”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管理方法,让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深入到学生中去,突出一个“实”字,注重一个“效”字。我们始终严格按照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德育工作的自身特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为学生塑造完美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制度管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逐步完善学生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学生中开展系列素质教育活动,

在班级中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具体做法是:由学生科负责组织学生会干部每天的卫生检查、出勤检查、纪律检查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成立了素质教育工作小组,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和解决,并且积极加强和家长、社会的配合,形成了培养学生成长的良好气氛。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情况,并聘请有关单位的同志开展法制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逐步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的德育工作网络。

3 、加强自信心教育。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应该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通过教育,要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对合格劳动者需求的紧迫性,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制定了与之针对性较强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一是鼓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成就教育,以优秀毕业生的成功事例为引导,帮助学生重树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二是注重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创新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知识层次的不同,优化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分层次、有目的、有步骤开展教育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通过教师介绍各专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使学生能够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选择最优学习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是开展心理讲座,通过心理教师针对学生心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剖析、开导,引导学生克服自身的消极心理;二是开设心理咨询门诊,每天由值班教师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克服心理障碍,重新认识自己;三是通过德育课教学,主题班会等渠道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和耐挫折力的培养,教育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5、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针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就业指导教育。具体对策是:一是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对科学技术的要求,避免出现实际和理想脱节而形成的心理不平衡和失落感,增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二是通

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如举办演讲赛、辩论赛、模拟市场竞争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三是对毕业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道德素养,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干一行爱一行,敬业乐群,遵纪守法,真正取得社会的信任。四是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咨询。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聘请一些知名人士,创业名星,企业家等,经常进行一些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为学生就业寻找出路,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7 、铸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班主任队伍。

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是实施中职德育良好发展势头的先决条件,也是改进和加强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要积极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加强班主任队伍,要支持和鼓励班主任学习德育理论知识,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切实改善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

沧州财经学校学生支部2009-4-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专毕业鉴定自我鉴定下一篇:中医专科工作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