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工作方案范文

2023-05-30

测试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模拟测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各级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质量。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积极、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积极备战2017河南省中招考试体育加试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 长:熊永明

副组长:袁明乡 余志强 彭晓燕 张永珍

成 员:陈光生 盛强 王军 易铁梅 夏莲 李运惠

贺文艺、程宏银 严昌权 刘元童、李 健

柳士环 刘 军 刘彦玲、

三、工作人员分工

1、检录员:贺文艺 刘元童

2、领考员:陈光生 李运惠

3、测身高体重: 一组:杨守英 吴婷婷 二组:曹乃妮 汪腾芳

4、测肺活量:

一组:盛 强 余殿敏 二组:王 军 冯丹丽 三组:易铁梅 黄海燕 四组:夏 莲 高 艳

5、测立定跳远:

一组:赵一航 阚 进 二组:张 莹 雷 琼

6、坐位体前屈:

一组:杨成超 刘春玲 二组:付万智 王 玲 三组:叶文静 吴晓峰 四组:李 健 蒋伶俐

7、测1000、800米跑: 一组:柳士环 杨廷刚 雷显云 二组:刘 军 唐永君 万 春 三组:刘彦玲 严昌权 张宗国

8、巡道员:程家道(东环路) 花晓春(北环路) 曾 峰(西环路) 程宏银(南环路)

9、场地器材:柳士环、刘 军、刘彦玲

10、安保与医疗救护:陈光生 贺文艺 刘元童 李运惠

11、成绩输机:

一组:曾 雪 徐祖霞 二组:苏长菊 肖 敏

12、成绩统计与分析:李立军

四、体育考试项目、时间、地点

(一)体育考试项目

1、中长跑: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2、男、女相同项目项目: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肺活量、身高体重指数

(二)体育模拟测试时间、地点

模拟测试由教导处和体音美教研组统一组织,第一次模拟测试在第三周(2.27-3.3)择机举行;第二次模拟测试在第七周(3.27-3.31)择机举行。

模拟测试在校园内进行,考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模拟测试,半天内完成。因天气等原因无法如期进行考试,测试不顺延,测试时间另行通知。

五、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

(一)考试规则

1、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在校园环路上进行,20人一组,站立式起跑(听鸣哨),每人限跑一次,如跌跤或其他因素而未跑到终点的以实际成绩计分。

2、坐位体前屈:测试人,坐在测试仪器上,双腿伸直,脚后跟抵靠在下挡板上,两手伸直同时用力向前推上挡板。连续测试两次,以最好成绩为最终成绩。测试时两膝盖不能弯曲。

3、立定跳远:在专用的立定跳远垫子进行,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名考生连续跳两次,以最远一次为最终成绩。

4、肺活量:取已消毒(盐水浸泡)过的肺活量吹嘴一个,插入肺活量仪测量部位。待测量仪发出第一次测量指令后,深吸气,然后尽力吹气,即可测出肺活量水平

5、身高体重: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体重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身高以厘米为单位,体重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二)评分标准:见附件1。

六、相关要求

(一)本次体育模拟测试各测试老师必须严格按照考试要求,不得虚报成绩,把学生成绩如实填写在成绩单内。

(二)各班主任要精心组织发动,确保体育测试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三)各班主任对不能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特别是患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生,实行免考。

(四)成立体育模拟测试工作机构,制定安全保障预案,确保器材、场地布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

(五)、考生须知:

1、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要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提前15分钟进行检录。检录后,由引导员分组引进考场,先参加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测试、肺活量、身高体重指数测试,最后进行800米、1000米跑考试,考试在半天内完成。

2、考生不准穿跑鞋、皮鞋、凉鞋,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允许考试。考生要注意安全,自备饮水,考试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3、考生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自觉维护考场秩序,保持考场卫生,不要大声喧哗、随意走动,不得干扰和影响测试人员工作,

4、考生如发现考试成绩有误时,应当场向主考员或纪检人员提出,以便及时处理。

测试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轴流压缩机组是催化装置的心脏,负责为再生系统提供烧焦所需空气。其最危险及最容易发生的工况是在喘振区运行。轴流压缩机组喘振危害极大,一旦发生喘振,极有可能造成机组损坏而影响到装置的正常生产,因此,根据准确真实的喘振数据做出一条可靠的喘振曲线对轴流压缩机组的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联合一车间催化一装置轴流压缩机组投用于1986年,型号AV45-12,由于负荷偏低,不能完全满足于生产的要求,2004年检修期间,在转子末端新加一级动叶,由于工期及其它原因,喘振曲线未做修改,仍沿用原喘振曲线,造成防喘振裕度过大,运行工况区域变窄,导致机组无法完全发挥其效能,因此,急需重新对机组喘振数据测试,以适应工艺生产及设备运行的要求。

1 喘振测试原理

1.1 喘振的定义

所谓喘振,即轴流压缩机组运行过程中,因系统负荷降低而使压缩机进口流量降低,其进口流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气体排出量会出现强烈振荡,从而使机组出现强烈振动的状况,它是轴流压缩机组性能反常的运行状态。轴流压缩机组喘振危害极大,一旦发生喘振,机组可能因为强烈振动而造成动、静部位的摩擦引起机组损坏;气流出现脉动甚至共振,可能造成机组叶片的断裂;气体倒流,可能引起机体内温度急剧上升,而导致叶片和内缸损坏。

喘振是压缩机特有的现象,当压缩机开机运行到正常转速时,压缩机运行在D点。当管网压力升逐步高时,运行点由D沿性能曲线上升,这一过程中流量减小压力升高,直到点A。当管网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时,会出现滞涨状态,这时流量减少压力上升极其缓慢,基本保持不变,图中A到A1点。当流量继续减少,超过喘振点A1点后,这时管网压力开始大于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导致管网压力和流量迅速下降,压缩机产生负流量即出现倒流,图中A1到B点。气体继续倒流,当管网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压缩机恢复向外供气,流量增加,图中B-C。流量继续增加,压缩机恢复到正向流动,图中C-D。随着流量的增加管网压力升高,流量又会减少,重复D-A的过程。如果工况不能改变喘振循环(D-A-B-C-D)将持续。(见图1)

1.2 喘振相关参数

压缩机发生喘振的原因主要可以用如下关系式来表示:

式中,Q为进口流量;P为管网压力;n为转速;T为入口温度;M

为气体分子量。相对于轴流压缩机而言,其转速恒定。

1.3 喘振测试原理

喘振的发生与压缩机的功率有关,在不同功率下压缩机的喘振点是不同的,选取不同功率下的几个喘振点,连成曲线,既可得到喘振曲线。

喘振测试时,压缩机组运行到正常速度,选取入口静叶的几个值,分别做喘振测试,将几个静叶值测得的结果连接成曲线得到喘振曲线。当喘振将要发生时,压缩气体流量急剧下降,出口压力下降,喉部压差下降。如果发生喘振,压缩机气体流量、压缩机出口压力,喉部差压呈现周期大幅度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控可以准确的捕捉到喘振点,从而得到喘振线。当选定一个静叶开度时,慢慢关闭喘振阀,这时机组的出口压力上升,流量降低,曲线中的D---A。当达到一定的极限时,流量下降,压力不再增加,曲线中的A---A1,这时观察到这一现象,打开喘振阀,流量迅速上升,出口压力降低,机组摆脱临界喘振区,曲线中的E—F。当流量下降到负值后,气体出现倒流,这时出口压力迅速下降,曲线中的A1—B。这时打开喘振阀,流量迅速上升,出口压力降低,机组摆脱喘振,曲线中的G—F(见图2)。

2 喘振测试步骤

2.1 测试前准备工作

①机组调试工作已全部完成,机组运行所需水电气风已全部引至现场。此时需强调一点的是调试工作中,特别要注意防喘振阀灵敏度的调试及机组安全运行按钮和急停按钮的调试,这是涉及机组喘振测试安全的关键。

②将机组出口压力显示通过引压导管引至操作台前,并安装精度等级0.4级、量程0~0.4MPa、Y-150型校验合格的压力表一块。

③更改机组控制系统扫描周期,一般情况下应不大于80ms,以确保能准确记录机组发生喘振时的运行数据。

④人员安排。进行喘振测试时,除需机械、电气、仪表等相关专业人员对机组控制系统、负荷、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外,还需要2名操作人员及至少三名数据监控人员。

⑤确定测试功率。喘振测试功率根据经验确定,一般选取机组在小于正常运行功率、正常运行功率及大于正常运行功率时的喘振数据,根据三个功率下的喘振数据即可得到一条喘振曲线,而数据越多,则曲线也就越准确。由于催化一装置轴流压缩机组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在满负荷运行功率下进行防喘振测试会造成电机超负荷,因此,测试功率全部选定在小于正常时运行功率,分别为静叶输出角度为40°、50°、60°、70°时的运行功率。

⑥工艺流程检查。检查工艺流程,确保压缩机出口至工艺系统管线阀门全部关闭,机组运行时空气全部经出口防喘振阀排出。

2.2 测试步骤

①启动机组,检查机组运行状况,试运一小时后机组无异常状况准备开始进行喘振测试。

②将机组静叶输出调整至40°,逐步关小出口防喘振阀,出口压力表指示会随着防喘振阀的关小而逐渐升高。

③当机组负荷逐步提高时,机、电、仪专业人员应密切监控机组运行状况,当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喘振测试,待异常处理完毕后再重新进行测试。

④继续关小防喘振阀开度,此时应密切监控机组出口压力表指示,操作人员触碰安全运行按钮,随时准备启动安全运行,数据监控人员应集中注意力监控出口压力、喉部压差及静叶角度的变化情况,随时准备记录机组发生喘振时的读值数据。

⑤随着防喘振阀的关小,机组出口压力逐步上升,当出口压力上升到一定数值时,机组开始靠近喘振工况,此时机组出口压力开始出现轻微波动,继续缓慢关小防喘振阀,机组进入喘振工况时,出口压力突然回零,空气放空声音消失,表明机组已完全进入喘振工况(由于流量测量仪表在工艺管道上,无法从流量上进行判断),此时,立即启动安全运行按钮,打开防喘振阀,确保机组立即离开喘振工况,同时,数据监控人员及时记录在喘振发生时出口压力、喉部压差、静叶角度等相关数据。

⑥特别说明,当机组进入喘振工况时,如果在启动机组安全运行而防喘振阀未能及时打开时,应立即启动紧急停机按钮,防止机组在喘振工况下运行时间过长而造成机组损坏,停机后,应重新进行防喘振阀的调试,确保动作正常后再次进行喘振测试。

⑦重新静叶释放,检查机组运行状况,无异常时重复步骤②~⑤,只需将静叶输出调整到所需功率下的数值即可,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⑧在所有数据测试完毕后,喘振测试工作完成,再次进行机组运行状况检查,确保喘振测试未对机组运行造成损坏,确认无误后停机。

3 喘振及防喘振曲线的绘制

3.1 喘振数据校核

在喘振发生一瞬间,由于人的差异性,可能观测到的数据会有一定偏差,因此,观测数据必须与控制系统记录下的数据进行比较,确保数据更加准确真实。在进行综合比较后得到如下数据(见表1)。

3.2 喘振曲线的绘制

将此试验数据交由仪表控制工程师,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喘振曲线,再将喘振曲线向右偏移6%,即可得到防喘振曲线。催化一装置轴流压缩机组防喘振曲线见图3。

4 结语

轴流压缩机组的安全运行对催化装置的连续运行至关重要,为防止机组因喘振而造成损害,就需要一条真实可靠的喘振曲线来保护机组的安全运行。通常进行喘振测试,一般邀请生产厂家工程师来进行,一方面增加了运行费用,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厂家工程师对机组的运行状况并不了解,在试验数据的选择及喘振发生时间的判断上,并不一定能够比装置维护工程师更为可靠,同时,生产厂家工程师往往过于保守,可能在机组并未发生实际喘振就提前进行了判断,从而得出的喘振曲线将限制轴流压缩机组的运行区域,未能发挥出机组的全部效能,造成能耗上的浪费。

摘要:本文对轴流压缩机组喘振的定义及测试原理进行了介绍,描述了在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避免方法。

关键词:轴流压缩机组,喘振,测试,静叶,催化

参考文献

[1] 马伯文.催化裂化装置技术问答[M].中国石化出版社.

[2] 陆庆云.流化催化裂化[M].烃加工出版社.

[3] 陈弘.石油化工流体机械[M].石油大学出版社.

测试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辛建立

成员:李贵阳牛志新林静李玉梅李桂英

领导小组职责是负责安排学校按要求开设的体育课,督促体育课规范教学,结合测试标准加强学生体质训练,组织人员开展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工作,督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分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测试、录入等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2、测试小组

组长:李贵阳

成员:牛志新、林静、李玉梅和各班班主任做好本班的测试工作。

测试小组职责是负责按照方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和指导锻炼,负责成绩的收集、整理并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分标准如实填写表册,及时上报录入小组。

3、录入小组:张玉印

录入小组职责是负责成绩的录入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单的打印,及时上报数据报送小组。

4、数据上报:李贵阳

二、工作内容

1、在3月12日对测试人员进行培训,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宣传。

2、测试小组从4月7日份进行测试工作。测试结束后体育教师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分标准如实填写表册,5月20日前完成数据上报。

3、体质健康测试年级及其所测项目: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50米跑、400米跑(男)、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女)

三、工作要求

1、测试要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数据的记录要真实,杜绝虚拟测试成绩。表册填写字迹清楚、工整,不改写,格式正确。

2、针对学生身体特点,考虑气候、场地等因素,科学组织测试工作,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3、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进行“体育达标”训练,都要对学生提出安全要求。要利用班会和体育课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及训练的安全教育。

4、测试小组务必认真组织测试工作,并按时将相关表册上报录入小组。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1、因病或残疾学生,确实不能参加《标准》测试的学生,应持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历等证明材料,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学校体育组签署意见后,将材料存入学生档案。

2、对因病免修体育课被批准免予执行《标准》的学生,当年不得评为“三好学生”。

3、《标准》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由学校安排)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标准》成绩为不合格。

五、测试保障、安全防范工作

1、保证活动时间,推动经常锻炼。学校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体育教师要上好体育课、早操或课间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指导工作。

2、各班班主任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在实施《标准》时,要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场地、器材、设备的安全检查,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提出安全要求。

3、测试前要检查和了解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对生病学生实行缓测或免测。坚决杜绝平时不锻炼,测试时搞突击的现象,谨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余字乡中心校

测试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除菌级过滤器是指符合以下标准的过滤器:用每平方厘米107CFU的缺陷性假单胞菌挑战这一滤器, 下游液体无菌。

2 除菌过滤器的分类及完整性测试方法

除菌级过滤器一般分为两类: (1) 亲水型除菌过滤器; (2) 疏水型除菌过滤器。对于这两种不同材质的过滤器应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完整性测试。对于亲水型滤器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起泡点测试、扩散流测试两种;对于疏水型滤器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水侵入法测试、起泡点测试两种。可以根据滤器安装使用的位置、作用以及过滤介质等进行综合评价, 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下图为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示意图:

3 完整性测试失败常见的原因

完整性测试失败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原因:

3.1滤膜的润湿问题:滤膜在进行完整性测试之前, 需要对其进行充分润湿, 保证足够的冲洗体积、流速、压力、时间, 控制润湿液体的温度等。

3.2 滤膜表面过滤介质的残留问题:由于滤膜在过滤介质之后, 膜表面会残留较多的介质, 由于残留物质和水的表面张力不同, 影响接触角, 造成测试结果失败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3.3测试环境影响:测试温度会直接影响测试的结果。

3.4非完整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滤芯损坏 (灭菌过程中压差过大、灭菌结束降温过程中由于上下游降温速率不同导致压差较大、过滤时压力脉冲过于频繁造成的滤膜击穿, 滤芯翅片损坏, 密封不严、密封圈受损) ; (2) 泄漏 (主要为滤芯上游:系统连接处泄漏、完整性测试仪出气管泄漏) 。

3.5系统安装不到位:接头未插好 (外接阀门未插进卡盘) 、测试仪内阀门未开、下游阀门未开。

3.6收集罐呼吸器被水堵死。

4 测试失败的初步分析及解决方案

当测试结果出现失败后, 我们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初步原因分析和排查, 然后再采取恰当的方案进行解决:

4.1首先应对系统的安装进行检查, 具体要求如下图:

4.2 对于已经损坏的滤芯, 或者发生泄漏, 其流量一般较大, 可以采用保压测试的方法, 首先查找系统漏点, 可在卡箍处喷洒消毒剂找漏点, 找到以后对其进行紧固, 若查找不到系统的漏点, 则很可能是滤芯本身损坏或者滤芯安装不密闭。

4.3对于前段压力曲线正常, 一般表现为边缘性失败, 泡点值或流量仅略低于合格标准, 可能是润湿不充分或者有药液残留。首先对滤芯进行重复润湿, 若润湿仍测试失败, 则可能是药液残留造成, 可以通过测试前将滤芯冲洗干净的手段来解决, 或者制定以产品为基础的完整性测试参数, 直接使用产品药液来测试, 不需再用水对滤芯进行冲洗。

4.4 若泡点值过高 (接近气源压力) 或流量值过低 (接近于零) , 需要考虑测试结果是否真实, 完整性测试仪外接阀未插好或未打开, 对测试系统进行细致的检查, 排除问题后, 重复测试。

4.5 对于水侵入测试, 滤芯因灭菌而被润湿也可能导致测试失败, 可以对滤芯烘干后进行重复测试。

5 结语

在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 对于非终端灭菌药品, 主要依靠除菌过滤系统以及无菌生产工艺来保障最终的无菌性。而滤芯的完整性测试则是除菌过滤有效性的有效监测手段, 一旦出现完整性测试失败, 就应立即展开原因排查, 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若结果的确为测试不通过, 则应采取相应的手段, 对本批次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风险评估, 确保没有无菌风险后方可对产品进放行。

摘要:随着制药工业生产的进步以及GMP法规要求的提升, 除菌级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已经由原来的手工测试逐渐升级为仪器测试, 故此对测试过程和条件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准确。在完整性测试过程中, 结果出现失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本文主要阐述除菌级过滤器完整性测试出现失败后, 我们该如何进行失败原因分析、排查, 并解决失败故障, 有效保证除菌过滤系统的完整性, 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

测试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警务室工作制度

XX中心小学警务室工作制度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提高校园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有效遏制涉校案件的发生,维护校园安全,我校开展建立校园警务室的试点工作

一、搭建校园警务室的工作平台

采取“三个一”的形式,即成立一套人马,成员由社区民警、消防民警、交巡警、刑警和校保卫科人员组成,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群策群力维护校园安全;设立一个牌子,即在校园内专门腾出一个办公场所作为校园警务室;建立一套台帐,专门设计了一套校园安全保

卫工作的台帐,记载开展校园工作的工作记录。校园警务室的建立,为公安机关与学校共同开展维护校园安全工作搭建起一个有力的工作平台。

二、健全校园警务室的工作制度

为了确保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落在实处,我校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通过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一次检查、一次通报、一次分析和一次整改,进一步规范校园的日常防范工作,全面提升校园治安综合防范能力。通过健全工作制度,各有关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做到“四不放过”,即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隐患不查清不放过,措施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整改不放过。

三、落实校园警务室的工作措施

安排治安民警、社区民警、交警、消防警和刑警根据各自职责,定期研究校园的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学校内外存在各类隐患和突发问题。对校内外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定人定时划区域,由各社区民警组织联防队员在学生上下

学、晚自习时间段进行徒步与车辆交替式巡逻,防止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各类抢劫、抢夺、敲诈勒索等案件发生;针对学校附近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录像厅等不良娱乐场所,由消防警对其进行查处、取缔,并加强对校园周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及出租屋、旅馆的管理,为在校师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外环境。警务室工作职责

警务室工作职责

http:///wenda/thread?tid=2d33266ec3db3dd8 社区和驻村民警是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主要承担五项职责任务,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

开展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有关工作;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

事项;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向居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收集、上报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将收集、掌握的各类情况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积累、分析、比对,切实做到基础工作信息化。

管理实有人口:全面准确地登记辖区实有人口,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熟悉可能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重点掌握列管的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现实表现,开展对重点人口、监管对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落实工作措施;重点掌握出租房和暂住人口的动态情况。

组织安全防范: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指导治保会、保安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严

密的群防群治网

络;广泛利用辖区资源,动员群众使用技防、物防设施,提高治安防范水平。

维护治安秩序:严格辖区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商贸市场、出租房屋和危险物品的治安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督促、指导辖区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协助办理辖区各类治安行政案件,为侦破型事案件提供线索。4.学校警务室工作制度

学校警务室工作制度

为保障学校国有财产及广大师生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校内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加强我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定本制度。

1、认真落实学校有关安全保卫工作的精神和决议,在分管校长和政教处领导和指导下,全面、细致、扎实地做好我校的安全保卫工作

2、坚持24小时值勤制度,不得空岗。要认真做好值班记录。记录要存档在遇到火警、盗警事件时,要机警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疏导、警戒和必要的应急工作。

3、工作报告制度。经常向学校通报治安情况,分析学校周边治安形势,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4、安全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时刻注意观察经校门出入人员和车辆情况,遇到疑点应按规定进行例行检查事宜,要认真、细致盘查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政教处及分管校长报告。

5、建立校门出入证制度。各种车辆、人员携带大宗物品,如家电类、家具类、设备类、建材类等,对携带以上物品进校后还要带出的,由门卫办理带入物品登记,待出校时凭登记手续放行。对从校内携带上述物品出校的,凭有关部门开具的出门证放行。

6、出入证由政教处统一印制,由经批准的部门负责使用管理。安全管理

上一篇:征兵工作方案下一篇:绩效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