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2023-08-20

中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政法学院 黄宛霞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社会现状的变化,中职学校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而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强、有一定叛逆心理、缺乏科学的是非观,而且身于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轰炸环境中,容易被一些错误的思想所误导。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生的德育问题不容小觑。

然而,虽然中职学校中老师却常常发现,自己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下面的学生却没几个在认真听课,也就是说,中职德育缺乏教育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之后,学生有具体的进步、收获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收获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尤其是我通过反思自己的过去教学,之前的几个讲座内容,教授告诉我们,思维比知识内容更重要。

因此,在德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内容,这个不是最重要的,而且,他们往往容易对此失去兴趣。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起科学的知识而言,科学的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更有意义。一定的知识使用范围有限制,而科学的方法则能帮助学生面对不同情况仍能较快找到较为合理的解决途径。所以,德育课堂上,可以多用幽默的语言,可以多用生动的例子,先吸引学生注意,运用简单的语言,化繁为简,引导学生学会去分析问题,再总结出一些哲理或者道理。同时,对于与学生生活比较密切的情境,进行情境假设,让学生去思考,去想方法,然后再进行对比和提升,最终总结出一些比较合理的方法来应对所面对的情况。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知识储备,在课堂上课时,能常常举一反三,拓展知识,尤其是有趣的、神奇的、特别的知识,能让学生更加专注,也让学生喜欢该老师和该课程。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很有效,中职生比较喜欢的教师类型倾向于幽默、有趣、机智、大气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培养说话的艺术,学会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境界。近些年来,社会道德缺失情况不断增多,另外,因为个人境遇不好而报复社会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加。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 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饥饿线挣脱出来,上升到了基本小康水平。从整体情况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越来越便捷了。尤其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的流通速度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缩短了,变成了地球村。之前,人们每天担心的是吃不饱的问题,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吃得健康不健康、吃得好不好的问题;之前,大家逢年过节才能买点新衣服,现在,很多人月月在买新衣服;之前,大家会写信、寄明信片,现在,大家发短信、发微信、发微博、打电话等;之前,大家想读书却没钱、没条件读书,现在,大家在崇拜金钱,觉得知识不一定是财富;之前,大家关心的是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做什么,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娱乐界或者社会上又有了什么八卦或者有趣的事„„总之,我们的生活,在逐渐的物质化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在被腐蚀当中;我们很多的肢体能力,正在退化中„„

从教育角度看,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的后代却正在被物质化所吞噬着。尤其是中职生,本身就属于好奇心比较强、分辨能力较弱、模仿能力较强,且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建立,思想不成熟的群体,又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因此,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的道德,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也是一件当务之急的大事。所以,德育课堂上可以多将一些社会新闻和学生分享,让他们知道生活中会遇到挫折是常事,让他们对新闻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并说说对其行为有何意见或者改进方法。传授给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让他们知道事物都有两面性,让他们知道如何较为客观而全面的看待事物及事情,并了解到处理事情时较为高明的方法,给予学生以引导。 总的说起来,就是培养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和开拓,让学生能独立地思考、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一种惯性的力量,是一种类似于条件式反射的行为。有研究表明,很多时候,习惯的力量甚至会强过思想的力量。因此,对于中职学生,这些普遍缺乏良好习惯的学生而言,培养一些有益于他们未来发展的良好习惯,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比如,培养中职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待人友好的习惯、拥有积极向上兴趣、团结合作的习惯、乐观的态度等。这些是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慢慢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所要做的事情。一旦能帮助学生培养起哪怕只是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德育教学而言,都已经算是起到它应有之义了。

中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1 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1.1 模块式

MES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意为模块式技能培训, 是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借鉴德国、瑞典等国的“阶段式培训课程模式”以及英、美、加等国的“模块培训”等经验的基础上, 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开发出来的职业技术培训模式, 旨在帮助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技术工人培训上效率低下的状况。

1.2 模块式教学

模块式教学模式汲取了工业生产中的模块化思想, 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 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 然后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 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 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 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专业方向的调整。这种按照模块教学的思想, 通过灵活的组合实现岗位群内岗位技能的融通, 称之为模块式教学模式。

1.3 模块式教学内涵

其具体内涵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 明确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以及劳动力需求的种类和数量;然后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明确综合职业能力, 确定对应的专业操作技能;根据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要, 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 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再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 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模块式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构建相应的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 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强化了针对性。它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 以模块为教学单位,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从以上内涵来看,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指以就业为导向, 以从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为中心, 按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 组织教材, 建构实验实习基地, 以生产和工作过程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式。

2 我国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各学校担任语文课程的教师往往担负着独立设计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大纲, 选择教学内容, 完成教学评价。由于缺乏学理支持, 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

(1) 阅读教学培养的目标是什么, 通常是根据中职专业培养目标自行设计, 缺少论证。所以教师往往是带着比较个性化或群体化的教学理念, 非规范的摸索, 不免生拼硬凑。

(2) 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化。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设计阅读教学目标, 较能吻合教学目标的应该是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由于时间和精力、能力的限制, 往往无力编写或者是编出的教材质量不高。

(3) 在阅读教学方法上, 未能探索出适合中职院校的有效方法。简单的罗列讲述、讲解、讲读、讲练、问答、谈话、讨论、辩论等形式, 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吸引学生注意力, 常常将阅读变成茶馆式的聊侃, 随意播放视频, 随意穿插资料、图片和音乐等现代视听元素制作课件。引用的名家教学方法因为缺乏理念的融合, 所以语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点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导读教学法往往形式重于内容。流行的发现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等也仅仅是走过场。

(4) 在阅读教学评价上, 简单化。一般很少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特质性评价, 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很少采用面试, 在比较单一的笔试中, 采用闭卷或者开卷形式, 或写小论文的形式。如果采用闭卷或者开卷, 试题的设计很少从学期初的阅读教学目标出发, 考查的目的是甄别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鼓励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考察的目标是什么, 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如何设置难度、区分度, 是否有效度和信度, 莫衷一是。常常是对高考试题或者现行大学语文试题的简单模仿复制。

3 模块教学法在中职语文工作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1 什么是工作文本

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将会产生许多新的领域, “中介人员、公关策划人员、各类代理人员、各类经纪人、证券外汇交易员”等等就业岗位将大大拓展。因此, 中职学生可能面对许多承载着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经营管理经验和经济发展趋势的职业阅读文本。从目前来看, 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人文社科类、自然社科类文章;一类是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 如调查报告、营销总结、说明书、实验报告、计划书等。这两类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与日后职场环境相似的文本, 我们称之为工作文本。

工作文本的阅读教学目标指向、思维品质的培养, 这是现代职业人的智力技能。工作文本阅读教学, 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然后在目标指导下, 有效安排教学内容, 选择教学方法, 最后作出有效评价。现在从两个教学目标出发, 阐述教学思路。

3.2 以信息的获取和筛选为目标的教学思路

实现信息的获取和筛选为目标的教学, 应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筛选的技能。“智力技能是一种经由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加工方面的具体行为方式。”“科学训练是追求效率的保证。”我们把教材中的工作文本拿来作为训练的材料。具体采用快速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 包括阅读本身的快速, 还包含理解的快速, 想象的快速, 记忆的快速。在阅读过程中尽快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对文章中事物形象的想象和背景的理解与阅读同步, 伴随着阅读进程, 迅速记住所读文章的要旨、重要数据和事实。快速阅读方法, 具体可以采用以下训练形式。

3.2.1 用速度测试法, 计算学生的阅读时间

速度测试法, 一种是以学生读完规定文本的时间长短为测试标准, 一种是以规定的时间内读多少文字为测试标准。多次测试, 依据人的自身潜能, 由易到难, 引导学生逐渐增大阅读者感知文字的瞬间识别间距, 在每次眼停与眼动的短暂交替过程中, 尽可能在每次眼停时感知较多的文字量, 不是以词而是以较大的意义单位为单位来阅读。这种训练能使学生形成时间观念, 学生对自己的阅读速度有参照的依据, 学生之间互相竞技, 在进步中获得信心, 提高思想的集中度, 活跃思维的积极性。

3.2.2 获取有效信息的测试

在加快阅读速度的同时, 我们应该检测过目有效信息获取率。那么如何检测呢?设置特定的信息提问。提问的信息应该符合中职学生接触的工作文本的特点, 比如书名 (或文章标题) 、作者、资料及数据、基本内容、重要事实、题材、所述材料的特点、争议和批评意见、所述材料的新思想和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的可能性等, 这些往往是学生读完文本之后需要获得的有效信息。在设置问题时, 我们从这几个方向展开。设置的信息提问, 可以安排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 让他们带着目的去阅读, 也可以安排在阅读文本之后, 在没有明确目的的阅读中考查学生对信息记取的敏锐度。一般问题不能过多, 控制在6个以内。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越高, 有效信息的获取率就越高。这种训练能使学生自觉地掌握一些规律, 内行的读者根据经验就能看到关键词、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分析语义群和确定意图, 把文章的内容归结成为简短的、逻辑性强的几条提纲, 推断出文章的中心和主要内容, 形成一个统一的、有一定逻辑联系的思想。

3.3 思维品质培养的训练形式

在课堂上, 以教材上的文本为模板, 延伸教材外相关文章文段, 编制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训练试题, 组织学生练习。目前对编制这套训练试题, 作了以下的尝试。

3.3.1 选择测试文章文段

测试文章文段涉及专业领域知识、科技信息、社会热点、生活时尚等, 专业技术领域知识、科技前沿信息, 社会热点、生活时尚适合营造一个个新的问题情景、场景、论题。

3.3.2 选择匹配题型

结合文章文段的风格, 从各个角度编制多元的试题, 从而使试题达到所需要测量的深度和广度。科技信息、社会热点、生活时尚的语段, 主要采用一语段一问的形式, 从概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推理结论等角度设问;专业技术领域知识文段, 主要采用一文多问形式, 也从概括主要意思、推理结论、分析原因、感悟启发等角度设问。这些测题有些仅需学生对语段和短文中显性陈述作出关照, 不需要语段和短文之外的材料, 有些需要学生对语段和短文中隐蔽的陈述作出关照, 这时就得去寻找“补充的”和“交互支撑”的信息, 抽象、比较、概括和综合。目前流行的公务员笔试言语表达能力试题、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和科技实用文阅读题, 可以作为参考的题型。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中的阅读分测验试题的客观选择题型 (题干加答题选项) , 让测题本身成为该短文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组成方式, 使解决问题的情景处于动态的状态, 这些都是可以参考的。我们在设置选择题型的时候, 也应该不停留在纯客观、低水平上, 而是应该让它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有所作为。是用排除法, 而不是用比较法;是主题干与正确项肢题干逻辑思维连贯和匹配;是设有2个显性错误题干和一个疑似题干及一个正确题干。

4 结语

在阅读工作文本的时候, 如果能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 最大限度地追求阅读效果, 这是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必备素质有利于高职学生在职业能力上养成求快意识和竞争意识, 以提高他们日后的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 扩大知识面。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通过模块式教学的方法安排工作文本阅读, 正是以高职学生从业的专业素质发展为导向的, 使他们能产生阅读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学会与文本、同学、教师积极对话。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门人文基础课, 对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人文素养, 形成专业职业持续发展的思维智力技能, 拓展学生时代视野, 健全和谐人格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职这一教育阶段的特殊性, 目前中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在宏观层次上, 缺乏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支撑, 在微观层次上,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未能前后照应, 随意性大。本文针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从分模块角度切入, 建构工作文本阅读教学模块。

关键词:中职,模块教学法,语文阅读,文本

参考文献

[1] 张金英, 等.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化用途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8) .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3] 李海林[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12.

中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1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观[4]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技术教育是近年来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也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所谓“工作过程”, 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1]。因此,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就是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实际来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 并为实现此任务目标而按完整的工作程序来进行的教学。目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的主流思想是学习领域[2]。即根据职业工作内容, 分析典型职业工作任务, 确定行动领域并转化为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再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

2 典型机械类职业工作过程分析与课程学习领域的确定

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的开发源于职业的工作过程[3]。调查表明, 中职学校所培养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蓝领”们大多数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加工、检测、装配、修理等工作。作为一线的“蓝领”, 他们一般只需依据图纸进行视图分析, 想象出图样所要表达的形体结构进行工艺加工, 较少参与实际的设计和研究。因此, 在课程定位上必须有意识地加强识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提高学生的CAD绘图能力。由此, 确定出数控专业课程中的第一个课程学习领域——《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其职业能力目标表述如下:

掌握正投影法, 具有形体的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具备看懂和用CAD绘制中等复杂工程图样的能力;初步掌握三维建模, 并由三维形体转换成二维图样的能力;基本掌握制图类国标有关内容, 具备查阅和运用有关标准的初步能力。

以上这些能力目标, 在教学领域主要对应的是机械制图课程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但目前大多中职学校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均存在很多问题, 制约和影响了能力目标的实现。 (1) 机械制图课没有很好结合CAD课程; (2) 教学模式和理念落后,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处于被动地位, 不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3) 图样表达呆板, 缺乏灵活性, 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抄画图样, 但面对真实的机械零件, 却很难绘制出令人满意的二维图样; (4) 二维制图与CAD三维造型之间的教学相脱节。以上这些众多教学问题, 都与实际工作过程是不相符合的。

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方案的探索

要顺利解决以上一系列教学问题, 前提条件是将机械制图与CAD教学融会贯通, 并组织好相应学习领域的教学进程, 选择合理的任务载体,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教学方案。下面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 制定的关于《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整体教学方案。

3.1 第一学期

学习目标: (1) 简单平面样图入门; (2) 识读、绘制基本体; (3) 识读绘制组合体; (4) 绘制轴测图与三维造型。

学习目标 (1) 的教学项目:手工抄画简单平面图形 (4+6课时) ;CAD工程图入门 (2+4课时) , 其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介绍;手工绘制简单平面图样的一般方法和步骤。CAD二维入门:界面介绍;基本操作命令、绘图和编辑命令, 尺寸标注等。

学习目标 (2) 的教学项目:基本体的图样识读 (12+8课时) , 其内容包括:点、线、面投影特点和规律;立体三面投影之间的规律;线面分析法识读、绘制简单立体投影图;计算机精确绘图。

学习目标 (3) 教学项目:组合体的组合形式、识读、绘制组合体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12+12课时) ;CAD绘制组合体二维图 (2+8课时) 。其内容包括: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截交线画法;相贯线画法;组合体构形训练和三视图画法, 识读组合体视图。

学习目标 (4) 教学项目:手工绘制轴测图 (2+6课时) ;CAD绘制轴测图、简单三维造型 (4+6课时) 。其内容包括:手工绘制轴测图的基本方法;正等轴测图、斜二等轴测图画法;三维立体的特性。

3.2 第二学期

学习目标: (5) 图样表达; (6) 绘制标准件、常用件; (7) 零件图识读与绘制; (8) 识图与三维。

学习目标 (5) 教学项目:绘制各种形式的图样 (8+8课时) ;CAD绘制各种图样 (2+8课时) 其内容包括: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与标注;局部放大图、常用的简化画法。

学习目标 (6) 教学项目:绘制各种标准件、常用件 (6+6课时) ;CAD绘制标准件 (1+3课时) , 其内容包括:螺纹及联接、齿轮、键、销、轴承、弹簧等表示法。

学习目标 (7) 教学项目:抄画典型零件图;测绘典型零件图;绘制零件草图 (14+10课时) ;CAD绘制典型零件图 (4+8课时) , 其内容包括:各类零件图的识读和绘制。

学习目标 (8) 教学项目:识读典型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CAD进行三维造型、装配等 (4+10课时) , 其内容包括:识读零件图的要求、方法, 三维造型工程特征;识读装配图的要求、方法, 三维造型、装配。

学习情境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学习情境的设计要适合教学, 针对设施和条件不同, 教师可以灵活开发。上述方案中学习情境的设计思路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过程;选择合理的学习任务作载体;将系统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手工制图与CAD辅助绘图相辅相成;空间想象与CAD三维造型融会贯通。第二学期中 (6) 、 (7) 、 (8) 在课程内容体系上有非常大的创新, 它以教学模型和真实零部件为任务载体, 模拟实际测绘工作和建模工作过程, 在教学中营造出工作的氛围, 成绩也由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成果综合评定。这也是我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关注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教师是组织者与协调人, 以调控为手段, 注重学法指导,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具体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制“属于”自己的学案,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 在自己“教”自己的学习实践中, 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 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4 结语

与传统的学科教学相比,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 以适当的任务为载体,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组织、引导来实施教学进程。这种模式突出了工作岗位能力培养, 充分考虑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对应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的得到了迁移和跨越, 突破了学生应用能力薄弱的瓶颈, 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加大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为学生今后职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要:本文从中职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出发, 分析了典型数控职业的工作过程, 并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机械制图与CAD,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97.

[2] 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J].职教论坛, 2004 (8) :63.

[3]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32~34.

[4]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中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使用“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的价值

所谓的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 就是指借助平面设计工作室这一媒介, 以达到视觉设计教育为目标, 通过基础知识点的传授, 在专业技术实际应用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工作室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广告单位的内部工作结构, 以几个学生个体为单位, 建立工作队伍, 研究设计资源, 进而实现设计目标的一个有机整体。在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使用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具有重要的价值。

(1) 项目教学法可以优化现有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中职教育应用工作室制的项目教学法能够实现教学体系的整合,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以项目为核心整合课程内容, 使学生针对性的学习某些专业化知识, 加强学生实际训练, 进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2) 任务的不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1]。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比如任务的分配包括设计总监、设计文案、设计调查等内容, 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可充分了解学生自身的优势, 挖掘学生自身潜能, 不断提高学生平面设计的专业化技能。

二、以“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 提高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

(一) 品牌形象设计

首先成立工作室队伍, 确定设计项目的基本任务。中职教师先组织学生以5人为单位, 依据广告单位内部结构建立设计小组, 明确小组名称以及工作原则, 将每个成员的身份进行落实, 包括设计总监、设计文案、设计师、资料统计等, 促使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与配合。在队伍组建之后, 设计专业教师介绍以VIS为主的基础知识, 初步打造VIS品牌形象系统, 同时将其编制成为手册。

在此期间, 学生可以掌握VIS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教师可以将简介的设计表格设计为教学的项目要求。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 优化品牌制定方案。每一个队伍的组长需要跟随设计总监的思路进行分析, 确定品牌发展的整体方向, 且开展市场调查活动, 以问卷讨论、抽样调查的方式掌握设计市场的相关信息, 及时向专业教师汇报, 进而确定最佳设计项目方案。最后, 每个团队制作平面设计的PPT文件, 开展项目设计发布会。同时制作以VIS为主的设计标志元素, 结合PPT文件的相关内容, 征求专业教师的意见, 对品牌的设计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发展设计品牌文化[2]。

(二) 设计基础元素

教师要求学生制作项目表格, 所有小组结合品牌形象的设计结果研究品牌的基本图形与基本色彩, 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基础元素设计任务, 同时, 教师时常收集团队设计总监汇报设计过程的具体计划, 并对其给予科学性的指导。

(三) 设计应用元素

在设计应用元素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VIS品牌的应用元素。对于应用元素的设计, 教师需鼓励学生进行整体设计, 真正开展设计项目教学任务。此外, 在应用元素设计之后, 需要学生完成VIS手册制作任务, 也就是工作室小组成员制作专属的名片信纸与产品标签, 为设计展览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 归纳会展

教师在工作室制的项目教学工作中, 可以为学生设置一次产品的成果展示活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中职学校同地区的图书馆、会展商场以及博物馆进行沟通, 将产品的展览范围进行扩增。如果条件不够充足, 教师可以借助画室与作品展厅等空间进行产品的会展, 且诚心聘请广告公司与管理人到访学校进行平面设计会展的参观, 进而保证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与时代变化相贴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中职教师要全面了解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应用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价值, 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 结合教学需求, 合理的制定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环节, 通过品牌形象设计、设计基础元素、设计应用元素、归纳会展等过程, 不断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以“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 提高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为重点进行阐述, 结合当下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现状为依据, 首先分析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使用“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的价值, 其次从品牌形象设计、设计基础元素、设计应用元素、归纳会展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 进一步提高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质量, 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占峻.中职平面设计专业立体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广东教育 (职教版) , 2017 (11) :25.

中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性;综合性

一、教学实例

教《合欢树》这篇课文时,我特别用了点心思,提前安排了预习,告诉学生上课时我们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为了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文章脉络梳理,我设计了课内课文比较阅读,给学生指明方向。学生经过我的指点很快就答出了“围绕‘合欢树’多角度选取典型事例”。学生开始了文本阅读,我走下讲台,逐一观察每位学生的阅读状态。文本阅读时间结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我走下讲台,巡视各组情况,观察着他们的讨论状态:有些小组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些小组气氛却不佳,一些成员只是旁听,并没有发言。我立即重组小组,让积极讨论的组成a组,继续讨论刚才的问题;将旁听的组成b组,只讨论前一个问题,给他们下降难度。我也加入b组,引导、带动他们。

我感到差不多了,就说:“好,讨论结束。有没有同学愿意起来说说?”此时,学生的上课热情已被我温和的态度和幽默的话语逐步调动起来,学生们开始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

在几个学生共同努力下,问题完美地解决了。然后进行学生互评。我又说:“我们能将这些事例打乱吗?学生们一致说:“不能。”我追问:“为什么不能呢?”

看着学生略显茫然的脸,我知道刚刚的回答都是学生无意识地按套路回答的。于是我给学生了一点小提示:“不能打乱,就证明它是有顺序的,那么我们看看,是什么顺序呢?”学生有了方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时间顺序。”我毫不吝啬地夸奖道:“看来咱们班的学生都非常聪明啊,一点就透!”我又问:“那么从这些事件里,我们能看出作者只在后半部分才写合欢树的,前面那么多内容都在写母亲,那么感人,为什么题目不叫《我的母亲》呢?”学生诧异。我说:“那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合欢树的来历,感知一下它的成长过程。”我又请了几位同学大声朗读找到的句子并展示自我感知。然后,我启发性提问:“经过文本内容梳理,我们发现合欢树和我和母亲有什么关系?”经过我的启发,学生明白了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我让学生比较用“我的母亲”做标题还是用“合欢树”做标题更好?我从写作贵在含蓄告诉学生道理。我问:“那么同学们对本篇文章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都摇头,没有人提出问题。我就此带领学生总结了本堂课。最后,我让学生做书后习题演练,及时反馈并强化巩固。

二、教学反思

课前,我反复斟酌,觉得用“任务激励”教学法效果较好,它是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任务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探究任务,达到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此教学法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前任务,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导入课文《合欢树》,通过和上学期学过的其他文章相比较,进行比较阅读,呈现文本内容,然后梳理思路,分阶段提出主问题;二是任务中,学生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可选择合作讨论,并选取一名代表作答;三是任务后,教师评价,及时表扬优秀学生,激发积极性;对答错的学生,不加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做适当调整。

一是对教学模式的反思。本堂课学生还是跟着我的思路学习,我提出主问题,由学生自主解答;而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就得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思路,自己设计主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回答,而我只是在一旁,根据学生需要进行启发,产生错误性问题时加以提点。而这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素质。目前,中职学生阅读量极少,阅读能力不佳,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极差。我了解到有很多学生爱看鬼故事,我正在搜集学生爱看的有正能量的故事,改变中职学生的阅读现状。

二是对合作精神的反思。任务型教学中小组合作解答成为惯式,学生有团队意识,但是缺陷在于部分成员不主动参与,只是作为一个旁听者,同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削弱,依赖他人。现代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需要一个比较民主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特别是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在课堂上,我每次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我总会用一个邀请的手势并且语言中带“请”字,我希望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重视,逐渐培养良好的师生礼仪,让学生感受到和教师是平等的,回答不出来问题也是可以的,答案不是教师的预设也没关系,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培养起来,拥有发散性思维,学会质疑,拥有自主意识和见解。培养学生自主意识需要适度把握团队精神,在学生不能明确判断之前,教师应该明确任务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能独立思考完成问题就让学生坚持独立思考。在合作讨论中,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参与学生讨论,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

上一篇:双语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汉语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