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范文

2023-09-06

经济管理范文第1篇

经济状况的良好程度是直接关系国家发展前景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与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经济管理体系作为衡量国家发达程度和经济发展形态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 能够在经济管理的帮助之下, 有力地推动整个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对于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说, 必须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设计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系结构, 以合理布局的管理方式实现真正的现代化经济管理模式。若社会经济一直处于前进状态之中, 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持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就要着眼于当下, 结合我国国情对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共同保障经济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2 经济管理现代化内涵概述

经济管理, 从其本质和属性上进行分析, 其实可以归属于一种管理行为。它是通过对日益完备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进行整体总结和归纳, 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做出预判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经济管理措施的复合型管理模式。当前我国的经济管理现代化状况尚且属于初期发展阶段。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和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经济管理模式的经济发展需求, 就必须促使经济管理方式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经济管理与中国的经济繁荣密不可分, 不合理的管理模式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出一些弊端和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必须及时地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予以规避, 避免其造成更严重的经济发展异常状况。现代企业为了体现企业的自身价值, 追求更好的经济发展空间, 相关部门和企业就必须联合对于经济管理模式和体系进行不断的现代化修正, 不断改革和创新, 使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具有最大的实际意义, 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做出贡献。

2.1 管理创新

要进行经济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发展, 首先要对管理模式的最基本属性, 也就是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革。对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改善经济管理方式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当前的现代化中国, 创新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动力来源, 不仅是中国经济持续腾飞发展的依靠, 还能够帮助实现各项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利用。管理模式的创新, 能够让参与经济管理的人员充分的在管理工作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在完善的管理体系当中各尽其职、协同合作, 共同促进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在经济管理方式的现代化路径中, 还需要及时明确相关的责任归属。促使各项管理任务都有名明确的负责人, 以便保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从而构建一套完善的经济利益价值体系。

2.2 管理民主化

我国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国家当中, 民主是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不同于以往的经济管理模式, 管理方法的确定不能只听单方面的意见和说法, 而需要结合广泛的民主意见而最终确定, 毕竟经济利益关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为了让企业能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让员工享受工作的过程, 并得到自身的成长和提高, 就需要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现代化的发展, 使其向着民主、公平的均衡化方向不断完善。当前的一些企业中还存在着恶意压缩员工休息时间, 迫使员工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中, 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难以保证。这不仅侵害了员工的权益, 也无法获得企业所需的经济价值。这种不民主的管理方式不但不利于员工的发展, 也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步与提高, 同时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缺少保障。在当前经济现代化背景下的管理民主化, 是未来我国经济管理模式的必然发展趋势。只有进行更加民主化的经济管理, 才能汇聚全员的力量, 共同向着社会经济繁荣的早日实现而努力。

3 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与趋势

经济管理向着现代化模式进行转变和改进是时代的需求和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必然趋势。实现现代化社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的框架结构, 能够对经济管控行为起到强力的监督作用。为了便于经济管理在今后的发展中实现效益最大化, 经济管理模式就必须做出现代化的转向, 向着我国经济繁荣方向迈进。在当前, 我国经济状况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中, 如何在经济组成和结构当中依靠以往的成熟经济管理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和变革, 是当前的经济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而经济管理现代化, 更贴近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 其中的管理模式和策略都能够体现现代化管理的各种要素, 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我国经济的管理发展趋势可以概括如下。首先, 可以实现管理文化与经济管理的有机融合和匹配。在当前的文化体系建设中, 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管理和经济管理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经济管理可以直接作用在文化范畴里面。随着各类文化的提高和普及而实现的一些经济效益能够有力地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演变。其次, 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方式更适合于当前的市场需求。在如今的市场交易环节当中, 企业之间更关注交易过程中的双方利益共识和交易所带来的风险性。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的需求, 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 管理者必须摸索出消费者的需求, 并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充分地将消费者作为第一参考要素, 为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时代的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提高与进步, 当前的世界已经是信息化的时代, 是知识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为了有效地保证经济管理现代化模式的早日实现, 就需要对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所需的各种元素不断完善和付出努力。提高经济活力, 为社会经济繁荣做出贡献。当前阶段的经济管理现代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必然会经历一段漫长的转型和变革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 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 充分迎合时代的需求, 将经济管理模式向着更加民主化和现代化的方式进行转变, 同时让各方面的经济力量都能参与其中, 共同促进经济管理的科学和全面发展, 保证了经济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层次丰富性, 共同为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各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都明显得到了改善。行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都离不开科学客观的经济管理方式。只有保证经济管理模式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才能对社会经济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为了有效对当前的经济管理模式做出更加细致的规划和改善。需要结合当前现代化经济体系当中经济管理作用的方式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以此实现经济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繁荣作用的正面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探索促进经济管理现代化进步的方法和措施, 对经济管理现代化和未来的经济发展态势进行展望, 希望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索景乐.两门新兴的科学--技术经济科学与管理现代化科学[J].财会通讯, 1981 (1) .

[2] 严业明, 张德艳, 王言艳.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6 (25) .

[3] 杨军礼.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4) .

[4] 张品乾.试论企业管理现代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J].经营与管理, 1985 (3) .

[5] 罗建文.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广西轻工业, 2007 (7) .

经济管理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首先从柔性管理的背景及重要性探讨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 企业 ;柔性管理 ;作用

引言:随着人才的知识水平的提高,企业在经济管理中更加重视对高素质的、高文化知识水平的人才的管理,由于柔性管理模式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得企业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化、灵活化,因而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运用柔性管理模式,以便于知识型的人才纷纷涌进企业管理中,其中在生产销售环节、人力资源管理、员工薪资待遇等方面都体现了人文化以及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模式的优势。

1.企业柔性管理的背景及重要性

(1)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立较晚,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甚至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刚性管理已经不能使企业管理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存在一些不足:①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滞后性,例如企业的领导权相对集中在某一个人手中,容易出现一些以权谋私等不良现象,再如企业的设置公司章程时太过死板,留有计划经济的“阴影”-以职权决定章程事项,这些都阻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现代化的转变;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水平不高,企业在有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中,没有更好地整顿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在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资发放等人力资源管理中都显得过于刚硬,忽视了员工的情感需,与国家倡导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明相背离,也与国家关于企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背道而驰。

(2)柔性管理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它具有柔性化、人性化、灵活化的特点,其重要性在于:①利于企业经济管理体制转变,提高管理水平,美化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发展;②利于促进企业和员工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以及利于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冲突;③利于相应国家的号召,与时代发展同步,进而推动国家经济实力的发达。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必须融进柔性管理模式,让企业文化更加美好[1]。

2.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体现

2.1工作制度更加柔性化

在企业生产、销售环节中,更加注重顾客的利益,缩短了产品的交货日期,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周期,在制定生产计划也体现了柔性化,根据顾客的订单和需求量来确定每一季度的生产数量,以及每一年度的生产总量,而不是企业按自己的意思来制定生产计划;在销售中也更加柔性化,销售产品不仅要考虑产品的使用效能,而企业应该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益,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顾客的需要,可以说是企业的生命力来源,因而,要柔性化销售企业的产品,例如员工可以主动联系顾客,激发他们对本企业的品牌和产品的兴趣,鼓励顾客积极使用本企业的产品,这样可以节省销售环节的时间,另外企业在产品的后期维护管理中也更加柔性化,由于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力,没有了信誉企业一定会一败涂地,因而,在销售领域转向后期维护领域的时候,要使得服务及时到位,服务态度最佳,服务效果最大化,要让使用本企业产品的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享受到柔性化服务[2]。

2.2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追求人文主义

在现代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使得企业的工作制度更加柔性化。尤其在工作时间安排上,企业在已制定的工作计划基础上可以使员工的工作时间与员工的身心相适应,也可以对一些特殊员工给予特殊待遇,其中企业对女职工给予优惠待遇和人性化管理,包括经期假、产假、哺乳期假期等体现了柔性管理的人性化。在分配工作任务量是也体现了以人为主的柔性化管理模式的人性化特点,在分配时根据员工的自身能力和发展潜力来确定员工的每天任务量,当然也会激励员工向更高的方向努力,即工作任务量上不封顶,而且也支持员工可以自由发挥能力来完成工作任务,无论是主动上门服务还是在公司联系等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莱完成工作目标。

3.企业在运用柔性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1)柔性化管理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秩序也同样重要,然而在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中,也会出现一些漏洞问题:第一,长时间的柔性管理也会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会使得员工的个性自由过度发展,从而与企业的制度不符合,进而企业在管理员工时有很大的难度,员工不能与企业统一意见,最终不利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第二,柔性管理模式在实施上也存在一些难处,对于中小型企业,员工人数不高,采用柔性化管理制度确实可行,出现问题可以尽快扭转,使管理方式刚性化,但在大型企业中,“船头过大不好调头”,因而在柔性管理中出现问题是不能快速解决的,不利于企业的近期发展。

(2)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于企业更好地发挥群殴型管理模式的作用:第一,针对柔性管理的实施方面,中小企业可以很好地运用柔性管理模式,但也不要过于柔性化,要因时而异;第二,大型企业可以在某个部门进行柔性化管理,不能一步到位,可以循序渐进地全面适用柔性化管理

模式。

结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配合,也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经济管理模式,因而企业要为了长远利益,必须在适用柔性化管理模式中要遵循适度原则,不可过于柔性化,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更加注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

参考文献:

[1]张颖;牛艳伟.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2013.11(05):25-26

[2]王桂林.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作用[J].中国商贸.2012.12(25):15-17

经济管理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经济管理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伴随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工程经济管理中各种风险对工程经济管理质量与效果的制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重视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实力。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对策分析

导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及经济效益都受着工程经济管理好坏的影响,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经济管理存在较高的风险,进而也导致了工程的整体效益降低。因此,本文对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对策分析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1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特别研究

所谓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就是对一些具有使用性能的建筑物提出的工程项目,在工程中的风险问题对企业来说实际上就是经济问题,因此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经济管理的内容之一就是风险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施工技术和产品类型也有所不同。此外,即使是功能相同、工程性质相同,但是施工环境和区域不同也使得建筑的表现形式出现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经济风险识别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项目人员一般在施工期间内要进行跨地域或跨国工作。项目地点的变化给员工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且许多建筑工程施工场所位于偏僻的地方,导致员工生活单调、乏味,工作积极性下降,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对计划管理有一定的要求,工作环境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因此,制定科学的施工规划对于经济风险识别具有重要影响。经济管理对企业来说都是管理的核心,通过风险特点实施研究,观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同时针对性风险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提升我国工程管理的水平。

2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

2.1工程清单和招标计量标准不一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谓工程清单就是指工程初期规划的工程清单,对工程的实际状况和招标的实际量没有进行科学研究,可是招标计量设计是以图纸规划为依据的,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工程量的规划清单项目不符合实际计量标准,清单的项目和内容与计量的标准不一样,在进行招标报价时,由于理解上的错误从而出现误差,要以招标文件为依据,投标人员没有给工程单位提供招标计量的标准和有关的施工技能,并依据招标文件需求对工程量进行核算,从而使施工单位的真正报价与设标报价产生差异,从而因为报价的不合理从而发生风险。

2.2施工图纸和施工初期工程不对应。许多单位为了获取市场,一般在工程开始前进行招标,开展招标有关工作,由于急于求成,与市场的发展规则背道而驰,特别是对招标工作准备不完全,对工程项目没有进行细致研究,沒有进行科学计划,施工图纸不合理,只有设计初期的工程清单,并且工程清单中工工程报价也不全面,不能视为全面的施工图纸来开展建设。如果这时开始投标,就会使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不断提升,使施工企业成本不断增加。由于施工图纸与施工前期规划不一致,从而使施工承包风险不断加大,并且在实际建设中面临更不未知危险。

2.3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体系失控风险

一些信息资源在工程经济风险控制机构的业务审查当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而工程经济风险控制具体业务的执行制度并不能在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完善,这就使得一些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处理无法在制度方面获得对信息资源具体应用措施的明确,也难以在政策层面得到有效的指导。工程经济风险控制机制的实现特定的工程经济管理业务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确保风险控制工作常规业务得到配合治疗。工程经济风险控制的企业管理,因为资本运作有一定的风险,而不能把钱完全开放的具体操作模式,而这些也使工程经济管理管理人员不能理解业务的性质,根据工程经济风险控制原则的具体要求为资本有效控制的风险因素,最终导致大量的资本运营环境难以保证完全的政策风险来满足控制的要求,降低项目风险控制的整体质量管理。

2.4成本控制风险

建筑工程中的生产成本控制也存在着很大的经济风险。近年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而这就造成建筑行业内物价存在较大的波动,包括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建筑必需原材料的价格充满不稳定性,同时人力资源成本也随之增加,企业雇佣施工人员的过程中,成本投入也随之增高。如果企业承建某工程项目中,对承包价格的做出明确规定,而随着市场原材料价格的浮动,企业很有可能会承受经济损失。原材料是建筑工程项目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因此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则企业必然会面临着较大的成本控制风险。实际上,建筑工程原材料价格与经济管理风险之间呈现为正相关,随之价格不断上升,企业所需承担的风险系数也随着增加。就现阶段而言,工程项目中,成本风险通常由企业独立承担。

3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3.1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投标的报价

施工单位在的经济管理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投标的报价工作,根据工程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科学的评估投标工程,并详细的测算工程项目成本。对工程的投标的报价应按照市场行情设置一个双方都能认可的最低价作为招标报价的下限。在项目竞标过程中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灵活应变,尽量避免项目方压价而给本工程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招投标双方对工程的情况都要熟练掌握,并对招投标的流程要熟悉,明确双方在招投标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准确性、规范性。结合招投标的相关情况制定出报价合理,方案科学,预算得当的前期工作,按照“三公”和平等互利原则做好招投标工作。

3.2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有效结合

在工程的施工环节,当施工实际情况与图纸设计存在差异时,部分造价工程师没有参与研究施工方案,仅仅依据工程的设计的图纸进行工程的预算从而来确定施工方案,这样的施工方设计案既没有从经济角度进行预算又没有经济管理的内容,致使工程预算的不规范,由于工程预算与实际施工中的费用存在差别。因此,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应将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工程的设计人员和工程造价人员,组成工作团队,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工程预算,从而使经济管理再工程预算方面的风险降低[3]。

3.3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建设

施工队伍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工程质量,工程工期,成本控制等各项因素完成情况的好坏。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有赖于施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在施工队伍的建设中,施工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的素质是亟待提高的两个方面,通过培训学习等一系列方法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施工单位内部展开培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另外,根据施工工程的要求加强不同工种的技能培训,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能够胜任。

结语

工程经济管理业务的推进是提升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水平的关键,因此,针对新时期经济活动的优化处理特点,对工程经济管理需求进行明确,并制定与实际活动相关的风险因素优化管理措施,对提升新时期工程经济管理业务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管理者必须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全面考虑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规避措施,保障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佳.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46):142-143.

[2]闵成中.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6):193-194.

[3]杨文祥.低破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与防范管理探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4).

经济管理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宏观经济管理在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宏观经济管理是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过程采取适当合理的调整和控制措施,国家的经济运作是一个不断重复再生的过程,宏观经济管理是调整和控制过程,使经济市场的投入和收入保持相对平衡,从而加快国家经济的增长。本文对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经济发展;作用

0引言

宏观经济的概念是以影响企业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为特征的。尤其是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的一项监管措施,有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运作和管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突出了部落和问题,需要有一个具有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有效的经济秩序。宏观经济管理对企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很重要。

1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背景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为完善的背景之下,我国经济呈现出一种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在有效应对次贷危机带来世界经济衰退之后,推动我国经济走上一条高速发展道路上。但是除去应当看到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之外,也应当认识到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市场经济体系当中,宏观经济管理是一项适应性非常强的调控措施,应当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推动市场经济框架逐渐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找寻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在对宏观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做出保证的背景之下,积极施行各项措施保证经济发展,认识到宏观经济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无可替代的作用。日后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切实依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妥善完成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推动我国逐渐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上。

2国内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

国内的宏观经济管理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积极运用投资的形式发展经济。这些年,尽管国内的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不过和发达国家比起来仍有不足,毕竟西方国家比中国起步早、发展也就相对成熟。而国内的情形是起步晚,所以应当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如此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二者结合有助于处理国内的多数经济问题,所以这就要求国内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也要注意宏观调控发挥积极作用。国内的经济发展区别于其他国家,毕竟主要是依靠引进外资,像是美国则是人居消费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不需要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正因为如此,政府应当充分实行宏观调控管理,以此调控市场,从而促进国内的经济健康合理发展。

3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管理发挥出的作用

3.1填充市場调控的漏洞

市场在经济管理领域中其实存在一些漏洞,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施行的过程中,则是可以弥补市场调控中的漏洞,推动市场经济走上一条稳定发展道路上。在市场经济体制施行的过程当中,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依靠的其实主要是市场,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市场并不是可以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保证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各种类型问题的影响,单纯的依靠市场调控措施,难以妥善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比方说,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是需要积极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从而也就可以为市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某些个人或者企业为了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非常有可能施行不合理的竞争措施,就会对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之下,国家及政府就应当施行宏观经济管理措施,除去上文中所说的问题之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呈现出一种越发繁荣的态势,但是在以往长时间施行的家伙经济体制的影响之下,市场经济体系当中存在一些不是十分完善的内容,在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之下,为了能够对市场经济发展稳定性做出保证,肯定是需要科学合理的开展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因为市场机制本身实际上就存在一定漏洞,因此在市场机制难以顺利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可以施行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来对市场进行调节,从而也就可以顺利的解决问题。

3.2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内在经济制度上具备着重要的特点。走进新时代后,国内政府的经济职能正在发生着变革,尤其是对国有企业采取了多项改革的新举措,争取在如今政企职能被划分得很开的时候,逐渐地将国企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化,如此背景之下,政府的革新就是要求国有企业也加入到市场竞争中,对于国企的经营活动并不再查收,只是凭借着所有者身份实施部分管理手段,尤其是那些和国民生计相关或者是特殊行业的国企,国家应当始终保持对其的管理活动。

3.3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随着我们各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会变得更快,但在我们经济的重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定期区分经营职能,我们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所有权日益分离,国有企业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竞争。因此,面对这种现象,企业必须依靠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保持经济管理领域的活动,代表其合法利益,推动改革和创新,充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步发展;(b)通过宏观经济管理活动,迅速协调我国市场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竞争力,全面促进我国市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必须在市场监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行积极改革,并根据国家和政府的反应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活动。为了加强经济管理,加强竞争力,更好地推进经济领导活动,而不引起“坐下来和靠背”的感觉,不断地在竞争中争取核能,我们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确实是必要的。。

4现今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和调整

4.1實体经济的变化和调整

国内当前的资源越来越紧张,人口所特有的红利也在慢慢地消失,这也就造成国内的实体经济发展应当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此努力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实体经济产业结构及时有效的进行调整有利于国内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对于企业而言也是革新技术,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的主要形式。所以,国内的宏观经济管理在内容上也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有助于企业发展凭借着宏观经济管理的帮助实现有效的自身转型升级。

4.2金融市场的风险性

实体经济的发展让国内的金融市场也日渐成熟,网络金融也逐渐发展起来,这样的发展让国内的企业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性。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迅速,而金融市场交易频繁,这让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交叉业务增多,仅仅是单一的金融风险监管形式并不能有效的对金融风险进行监督和预警,对于金融风险的处置机制存在必要的缺失,这会让金融市场出现一些非法集资、不规范金融交易等行为,从而让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被打乱。

5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办法

5.1货币政策

在制定货币政策之后要通过影响物价、影响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来间接管控国民经济。货币政策虽然外部时滞较长,但内部的时滞较短,因为货币政策都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中央银行的机动性较强,不需要成立专业的研讨小组来进行对货币政策的评价和估算。货币政策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三个方面,其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吞吐现金,从而实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这项政策具有调节效果的可控性,发挥作用的速度也较快,应用的较为广泛和频繁。

5.2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首先表现为扶持特殊产业,例如国家引入外资,扶持一些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来为我国的行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活力,带动一部分技术缺乏的行业更好的发展;其次为淘汰落后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总会存在阻力,政府应运用正确合理的产业政策来进行调整,在最短的时间内来优化产业的结构。

5.3财政政策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财政政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其外部时滞较短,在政策实施之后能够迅速的对国民经济产生作用,因此在宏观调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财政政策主要分为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有补贴政策和收税政策,例如在经济衰退的时期,增加财政补贴、削减税收可以有效的刺激经济,利于经济市场的复苏;财政支出政策主要为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政策,转移支付是通过影响居民的收入再影响社会的需求,政府购买是指政府以市场参与体的形式来进行经济活动,从而疏通经济管道。

6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宏观经济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起来的背景之下,需要在原有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才可以将宏观经济管理提升经济发展、提升就业水平以及稳定社会物价水平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日后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当自己在原有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才能够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一条正确发展道路上,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其丽木格.基于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的有效应用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0):47.

[2]崔亚枫.从经济管理的角度谈现代社会会计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8(06):304.

[3]黄明澳.宏观经济管理对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5):176.

[4]孙焱廓.经济信息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8(02):62.

[5]郑红霞.宏观经济调控下经济发展趋势探讨[J].经贸实践,2017(23):160.

[6].宏观经济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7(10):194.

[7]金春姬.论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12.

[8]刘云浩.有效应用经济信息加强宏观经济管理[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7(09):32.

作者简介:

刘鹭南,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范文第5篇

摘要:医院经济效益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管理就是力求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是医院发展的基础,社会效益是医院发展的目的,医院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医院经济效益管理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适应新的医疗体制,维持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效益;成本核算;绩效工资

医院经济效益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在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医院管理就是力求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是医院发展的基础,社会效益是医院发展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在当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医院要适应医疗市场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而现阶段部分医院在经济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制约着医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干部职工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医院内部有些干部职工对现在的医疗卫生大环境不了解,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思想落后,因循守旧,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想当然认为医院没有竞争压力,不存在经营风险,还有政府财政支持,不会破产;更考虑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未来,认为医院的命运和前途与自己无关紧要,只与管理者有关,工作没有积极性。虽然有些医院实行了绩效工资,但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现象,个人工作量与个人收入缺乏直接挂钩,透明性、针对性不强,职工参与意识较差,发挥不了绩效工资的作用。

2.管理费用缺乏控制,分配不合理

医院只注重对临床和医技等科室(有经济收入科室)的成本控制与核算,却忽视了对行政、后勤保障等科室(无经济收入科室)管理费用的控制。部分无经济收入科室的日常管理费用支出没有量化或没有前期预算控制,处于无节制或失控状态,浪费严重,直接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原来的管理费用分配率,是按照从事临床医技人员和从事药剂人员比例分配成医疗业务成本和药品业务成本。这种方法,既不能客观合理的分配管理费用,也不符合会计核算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3.科室成本核算不完全,成本核算重点不突出

科室经济效益核算时,部分科室直接成本没有计入,特别是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管理费用没有完全分配给有经济收入科室,造成全部有经济收入科室成本之和小于医院总成本,产生了有经济收入科室表面效益大于医院实际总效益,给管理者造成错误的判断和误导。再就是科室成本核算缺乏重点管理,只有核算没有分析和研究,更谈不上去控制和完善,造成成本支出漏洞不能及时堵住,使科室成本核算和控制失去了它的一个重要作用。

4.科室效益考核中,收入核算不合理

医院科室绩效考核只注重科室收入的考核,忽视了相关联科室收入的分配,对有收入科室缺乏预算和科学分配。医院各科室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和交叉的。因为部分科室的收入不能在相关联科室中合理分解和调整,出现收入与劳动付出不相符,挫伤了相关联科室的工作积极性。再就是医院总收入不能科学、合理的分解给有经济收入科室,造成科室的任务量不合理,最终导致不能完成医院总收入指标。

在医院管理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其他不合理的具体问题,给医院管理带来困难或造成误判,要想解决好医院经济效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行绩效工资管理。

医院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长足发展,首先广大干部职工要思想解放,观念与时代同步,要有发展的眼光。只有思想和观念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和潮流,医院的绩效工资制度才能推行,深得人心,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实行多劳多得的绩效工资制度,职工的报酬收入与其劳动付出直接挂钩,职工的报酬直接反映科室经济效益,科室经济效益汇集成医院经济效益。让每个职工都清楚了解自己的付出,对科室和医院效益的贡献有多少,知道个人收入与科室和医院经济效益息息相关,使每个职工都是医院经济效益的参与者和收益者。只有这样职工才能理解绩效工资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医院才有发展动力,医疗卫生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2.医院要做好经济效益管理,就要做好管理费用的控制。

医院除了对有经济收入科室进行成本控制之外,还要做好对无经济收入科室的成本控制,这也是医院总成本控制的重要部分。对无经济收入科室制定成本预算目标,并把它们的支出与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超出预算扣绩效工资。再就是要有管理费用控制分析,针对科室性质,抓住重点,譬如车辆要重点分析控制油耗和维修费;文印要控制办公耗材等。只有严控管理费用,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好医院成本。关于管理费用的分配,不再是在医疗业务成本和药品成本之间进行分配,而是在有经济收入科室之间进行分配。根据收支配比原则,应按照科室收入的比率来承担管理费用。

3.做好经济效益管理,就要实行全成本核算和全科室核算。

要把医院经济效益指标全部分解到科室,科室落实到个人,层层控制。首先对无经济收入科室进行成本核算,对每个无经济收入科室的人工、材料、折旧摊销进行控制,这是做好医院成本控制的第一步,不能在这个环节出现漏落现象。其次,把无经济收入科室的管理费用按照有经济收入科室的收入比率来分配到科室,再对有经济收入科室进行全成本核算。这样医院全部科室都进行成本控制核算,医院的所有支出全部分解落实给了有经济收入科室,才不会产生科室成本与医院总成本不符的现象。

4.要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科学核算科室收入。

要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不但要控制成本费用,同时要科学核算科室收入。首先要有医院总收入预算,并把医院总收入预算分解给有经济收入科室,做到医院总收入预算等于或小于科室收入预算。其次,医院各科室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有些医院把相关联科室收入双向计费,使收入不实,加大了绩效工资的支出,因此,要根据关联程度,合理的把科室收入进行分解,按比例相应调整给相关科室。医院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已全部分解给了有经济收入科室,有经济收入科室的经济效益汇集后就是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总量。因此,应在此基础上,按照有经济收入科室的效益情况,制定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然,绩效工资还要包括医护质量等其他方面,但经济效益应是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医院要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要在医疗体制改革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采用先进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宇帆: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现代商业,2008,27(32)15.

[2]韩绥生: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认识[J].中国卫生经济研究,2009,28(3)76-77.

上一篇:营销管理下一篇:存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