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范文

2023-09-15

当代艺术范文第1篇

[摘 要]作为一门外来的声乐艺术形式,中国艺术歌曲在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后,已然在创作和演唱方面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代,应继续推动其从雅到俗的转变,将雅俗共赏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声乐艺术形式。鉴于此,本文回顾了中国艺术歌曲从雅到俗的转变历程,就新时期下雅俗共赏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雅俗共赏;转变历程;实现路径

一、中国艺术歌曲从雅到俗的转变历程

(一)创作的繁荣

艺术歌曲是一件舶来品,其本身并不是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所以中国艺术歌曲从雅到俗的转变历程,其实也是一个创作从少到多的过程。换言之,就是作品数量的丰富,才是从雅到俗转变的基础。倘若一百年来,中国艺术歌曲只有三五首作品,这种转变也自然无从谈起。因此从雅到俗的转变,是贯穿于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发展历程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主要以借鉴和模仿为主,如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萧友梅创作的《问》等都是其中的佳作。四五十年代,已经从模仿借鉴发展到了融会贯通,即在遵循艺术歌曲本质规律的前提下,利用灵活的技法,使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陈田鹤、贺绿汀、刘雪庵等创作者开始有意识地在作品中加入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并且关注时代变化和发展,大大拉近了艺术歌曲和中国民众之间的距离。七八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涌现出了多位个性鲜明的创作者。如被誉为“时代歌者”的施光南,敢于进行技术创新的罗忠镕、善于写花腔的尚德义,始终坚持爱国题材创作的陆在易等。在这些创作者推动下,使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由此给观众带来了多元化的审美感受,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欢艺术歌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作本身的繁荣,正是艺术歌曲从雅到俗转变的前提。

(二)观念的转变

作为一门外来的艺术形式,艺术歌曲是植根于西方文化中的,反映的是西方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如果仅是盲目的模仿和借鉴,势必不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需要,雅俗共赏也就无从谈起。这也是其在中国普及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众多创作者都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使艺术歌曲尽快为中国观众所认可和喜欢,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雅俗共赏。如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出现,就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其意义在于,一方面,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艺术歌曲,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追求和思想内涵;另一方面,观众对此是耳熟能详和喜闻乐见的,愿意看到自己所熟知的诗词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拉近了艺术歌曲和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也成为了中国艺术歌曲的特色所在。又比如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借鉴。中国历史悠久,民族民间文化丰厚。“很多创作者都主动在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风格,为更多中国观众所接受。”[1]如早期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赵元任,在著名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中,就使用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曲调。黄自的《湘累》则融入了昆曲的唱腔。这些不同层面和角度的创新,使艺术歌曲逐渐从“西”向“中”过渡和转变,为艺术歌曲雅俗共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时代的呼唤

每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堪称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正是这种时代性,使作品反映出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和精神追求,为当代观众所认可和接受。具体到中国艺术歌曲来说,在通过模仿和借鉴之后,创作者初步掌握了艺术歌曲的创作规律,便开始有意识的将创作和时代发展相融合,谱写出了时代心声。比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步步紧逼,使创作者深刻认识到艺术歌曲不能再局限于艺术沙龙和音乐会上,而是要唱出民族的苦难和必胜的信心。黄自的《玫瑰三愿》借玫瑰之口,唱出了一·二八事变后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陈田鹤的《望月》用人和明月的对话,表明了要抗争到底的决心。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则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日寇侵略带来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又涌现出了不少歌颂伟大祖国,反映人民当家做主热情的佳作。如《我的祖国》《祝酒歌》《祖国颂》等。可以看出,很多创作者都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用作品唱出了时代心声,而不是为了自我表现和孤芳自赏。而且因为要考虑到作品的普及和传播,所以在创作技法运用上兼顾了普通群众的欣赏能力和水平,这就使作品的传唱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曲高和众,雅俗共赏。

二、当代艺术歌曲雅俗共赏的发展路径

(一)明确艺术歌曲界定

由于艺术歌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加之早期的发展环境较为特殊,所以长期以来,多數人对艺术歌曲的界定都是较为模糊的。“一度认为只要不是歌剧选段,所有高质量的声乐作品都可以称为是艺术歌曲,这无疑是一种片面和不规范的认识。”[2]针对这一状况,很多研究者和创作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认为艺术歌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诞生的特殊歌曲形式,其概念和范围不能随意扩大,应以传统西方艺术歌曲为标准。有的认为艺术歌曲应该是开放和包容的,如群众歌曲、流行歌曲、影视歌曲等,只要其具有艺术性,都可以纳入艺术歌曲的范畴。还有的认为,对艺术歌曲进行界定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艺术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的界定,乃是一种画地为牢和故步自封。虽然对界定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是笔者认为,界定本身还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明确了什么是艺术歌曲,才能谈艺术歌曲的普及和雅俗共赏。因为艺术创作最基本规律就是限制,也正是这种限制才产生了区分,而这种区分又使某一种艺术形成了特有的美学规范和价值,带给人们以别样的美感享受。因此明确艺术歌曲界定的意义就在于,先保证其特有的形式和内容,使作品是一首艺术歌曲,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雅俗共赏。对此,笔者对著名艺术歌曲创作者陆在易的观点十分认同。他曾提出了艺术歌曲四条标准,简言之,第一是注重个人情感抒发;第二是歌词多为诗作;第三是作品多为某一个指定声部而作;第四是钢琴伴奏占有重要地位,是作品不可分割和更改的组成部分。当代创作者需要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在技法上推陈出新,一方面不断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优秀质素,不断丰富和壮大自我。只有真正做到恒之有变,变之有度,才能实现艺术歌曲而不是其他体裁歌曲的雅俗共赏。

(二)树立新的创作观念

伴随着文化的国际化、多元化发展,追求高品位、多层次的精神享受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时尚,也为当代艺术歌曲的雅俗共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创作者要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大胆的革新,使当代艺术歌曲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关注时代发展。这一点前辈音乐家已然为我们做出了垂范,需要得到继承和发扬。创作者应将自己融入到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谱写时代最强音。如刘聪的《鸟儿在风中歌唱》,作品之所以广为流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品反映的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环保问题。所以创作者要与时代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创作中体现出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方能获得当代观众的认可。其次是展现民族特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世界各国都纷纷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艺术歌曲,其本身就是一件舶来品,必须要对其进行持续不断的民族化改造,才能真正为中国观众所喜闻乐见。之前的很多佳作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小河淌水》等都充分证明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所以当代艺术歌曲创作要植根于民族文化中,先选择民族性的题材,然后再对民族民间音乐形式、技法等予以有机的借鉴。既能够使作品呈现出新面貌,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出了一条新渠道。最后是形成个性风格。雅俗共赏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倘若所有创作者都是一种技法和风格,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应该鼓励个性化的创作。很多创作者也正是因为对个人创作风格的坚持才获得成功的,如善于中西结合罗忠镕,填补了花腔艺术歌曲空白的尚德义,执着于爱国题材创作的陆在易等。只有这种个性化追求,才能满足更多人的欣赏需要,共同构筑成中国艺术歌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

(三)扩展传统传播媒介

音乐会、创作比赛等是传统艺术歌曲主要传播形式,但是相对于影视、网络传播来说,其传统传播效果是十分有限的,这也是制约着一些优秀作品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所以新时期下雅俗共赏追求的实现,除了创作本身外,还应该对其传播形式进行扩展和丰富,先让更多的人听到作品,才能有喜欢上作品的可能。具体来说,首先是寻求媒体关注。国家和地方媒体,应该对艺术歌曲发展保持一定的关注,对于一些艺术歌曲活动,如创作比赛、歌唱大赛等予以及时全面的报道,借助于媒体的影响力将优秀作品传递给观众。事实也充分证明,媒体的大力支持是切实有效的,青歌赛之所以涌现出了大量佳作,正是与中央电视台的全程直播分不开的。下一步,还需要继续得到媒体的大力支持。其次是善于利用网络。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给优秀艺术歌曲搭建起了及时、广泛的展示和传播平台。当作品上传至网络后,观众只需轻点鼠标便可以欣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建议国家文化部门、音乐家协会等,能够建立起艺术歌曲专题网站,用于新作品的发布、欣赏、创作者与观众的交流等,使之成为当代艺术歌曲发展的大本营。所以说,酒香也怕巷子深,雅俗共赏的实现,不能將目光局限于艺术本体,而是需要从艺术传播和接受的角度全盘考虑,只有先让观众方便快捷的欣赏到作品,才能形成相应的审美感受,这也是当代艺术歌曲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点所在。

综上所述,近年来,一些优秀作品的广为传唱充分证明,艺术歌曲不是少数人的阳春白雪,而是完全可以曲高和众的。本文也正是基于这一视角,分析了中国艺术歌曲从雅到俗的转变历程,提出了雅俗共赏的实现路径,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当代艺术歌曲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释:

[1]吴红歌.浅析中国艺术歌曲中的文化内涵[J].北方音乐,2016(09):52.

[2]马春晓.论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J].音乐创作,2013(05):40.

[收稿日期]2019-10-22

[作者简介]蔡立艳(1974— ),女,珠海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珠海 519000)

(责任编辑:张洪全)

当代艺术范文第2篇

公公和艺术共同结合组成了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最早应用是源于十七世纪的英国, 当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 公共艺术就会很自然的出现在人们的思想之中, 公共艺术涉及到公共领域, 所谓公共领域就是在人们生活中政治权利和个人的利益存在的一种关系, 把自由的公民全部都聚集到一起, 像很多公共事项就需要这些自由的公民进行商讨, 这样一来在公共利益和总体利益维护工作中达成了统一的要求和目标, 构成公共领域三个方面主要是公众意志、公众和公共场所, 在公共意志当中主要是以批判为中心, 批判社会中公共的权利, 而公众就是指社会环境中的自由公民同群体, 公共场合是自由公民表述自己观点的一个平台, 一般情况下, 公共场合就是自由公民发表自己言论的主要标志和平台。

二、历史和社会角度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生活形式,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 公共艺术由此而来, 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公共艺术, 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的解读和分析, 早在18世纪公共艺术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市场中就出现了很多有艺术特征的商业产品, 这一变化把观众群体和阅读群体相取代, 很多艺术家的代理人和作家开始向市场发行艺术作品并且推广, 完全摒弃了之前的传统资助人员。另外从文化角度来看, 在20世纪中期, 公共艺术真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兴起, 像很多西方国家都过于重视对艺术的追求, 所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他们开始将艺术向文化方向转变, 从而在赋予一定文化形态基础之上得到了充分发展, 随着民众文化的出现, 完全颠覆了生活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慢慢的渗入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来, 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问题已经在新时代中的艺术作品中慢慢渗入, 给人一种殿堂、感神圣、感神秘感。

三、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公共艺术基本特征

1、双向性

所谓公共艺术中的双向性就是观众和公共艺术商品信息的传递过程, 在双向传递过程中要确保主体并行平等批判和公共意志很有可能把艺术家的原始思想进行推翻, 所以说实现作品的公共性就一定要按照这样的流程来进行。在传播信息过程当中, 接受者和发送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进行双向交流, 观众和传播者在界限划定方面不是很明确所以说双向性对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十分重要。以循环模式为例, 在奥斯古德循环模式之下, 将信息的传播过程赋予了双向性的特征, 要求观众群体和传播人员不要过多的趋向于对界限的划定, 观众群体可以自愿的参加到艺术作品创作过程当中, 从而在观众群体和传播人员共同努力之下, 创造出最优秀的艺术作品。

2、观念性

观念顾名思义就是思想上的觉悟, 比如在对内容和形式之间关系进行思考过程当中, 它属于再现论的一种作品属性, 还有另一种作品是对各个结构和关系之间存在的一种属性的艺术作品。在对一个作品进行有意义和无意义评判过程当中, 需要对作品进行非艺术和艺术的界限判断, 公共艺术是对艺术结构和关系的一种追求, 目前在公共艺术中主要是将公民社会价值的思想智慧以及立场的态度充分展现, 不单单是之前的将个人的意向和个人想象来创造出的艺术作品, 在进行艺术作品创造过程当中, 不要过多的对艺术品进行公开化的调整, 从而打破了公共艺术作品的真正内涵。

此特征可以从“奥拉维奥·埃利亚松”这名哥本哈根艺术家身上得到验证, 2003年的《天气计划》在伦敦的Tate美术馆进行展出, 英国是资本时代来临之时世界上第一批进入工业时代的国家, 同样在那样的时刻英国也经历了雾霾黑暗时代, 1952年12月5日开始, 伦敦连续几日无风像死亡一般的寂静, 就在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间世界上主要的采暖技术来源于燃煤, 煤炭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一氧化硫以及粉尘气体以及污染物被厚厚的云层覆盖住, 从而引发了连续数日的雾霾天气。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 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而在12月9日之后, 毒雾逐渐消散, 但在此之后两个月里, 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在这样的大环境之后奥拉维奥用上万个灯具在TATE美术馆做了一个“人工太阳”在高达几十米的TATE美术馆主展区的天花板贴上了玻璃让上下空间形成了无形的链接, 在另一个时间与地点空间里可以用上帝视角窥探自己的状态, 更像是一个欣赏电影的体验经验。在“人工太阳”面前, 不同国度的观众带来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体验, 意大利人会想起西西里海岛带来的夏日和海风, 法国人会想起南法尼斯的风情和薰衣草的清香, 对于英国一年365天80%时间被阴雨覆盖的国家, 阳光是何等重要的天气元素。

正因为《天气计划》作品的观念性并且突破了艺术作品地点, 时间以及文化的突破, 从而也让当今全球艺术环境下更大一步的提升了“去国界”化的艺术语境。

3、过程性

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推进, 艺术源于生活, 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发展, 公共艺术是一门具有过程性的属性, 它的产物是源于公众群体和艺术家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一项公共艺术品不会过多的注意到它的结果, 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安东尼·格雷姆”获得“透纳奖”的英国当代艺术家, 对于格雷姆的名字从事当代艺术的工作者们以及学者们并不陌生, 其中作品《土地》分别有“欧洲”, “非洲”以及“亚洲”的版本。2003年格雷姆来到广州, 与当地的农民以及工人用了125吨黏土手工制作了21万个黏土泥人, 展览的现场充斥了21万个出自大地劳动者之手的作品。这就是展览作品吗?对于格雷姆这样的当代艺术学者来说当代艺术作品抛出社会命题让大众参与其中引起思考也是重要的属性之一。在不断的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 由于资本话语权与商业成本各方因素如今显得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工人与农名渐渐成为社会关注之外的人群, 而由此塑造的大量作品正是代表了他们这样万亿群体的“艺术形态”充斥在展厅中, 引起观众对于社会的再思考与这些群体引起的精神共鸣显得尤其重要。

于此时间段另一位中国艺术家“艾未未”, 在以陶瓷闻名世界的城市景德镇使用了大多的陶瓷工人制作了1亿个人工“西瓜子”每一个陶瓷西瓜子只用三笔完成, 1亿个西瓜子铺设在TATE的展厅, 观众可以在里面任意互动感受“沙滩感”, 这样的作品只是为了感受这接近无限数量的“人工陶瓷瓜子吗”?在工业金融如此发达的国度手工业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类型, 以这样的形态下作品跨过了文化与空间的限制让英国以及欧洲的观众能看到以及反思的问题得到衍生。在如此的情景下, 作品最终呈现的重要性与作品创作作品过程中他人参与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比例, 让他人参与到艺术项目中这是当代艺术与社会形态产生全新关系的桥梁, 也是架上作品重新参与到社会中的良好阐释。

现代的艺术品需要将最后的结果和创作的过程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从而整合出一种时空感的氛围, 随着艺术品在创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变化, 也会对当代的艺术呈现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所以在创作艺术品过成当中, 要注重其创作的过程氛围, 不能把最终的结果看得十分重要, 已失去了社会中更多艺术品中的空间维度。

四、总结

目前, 公共艺术通过时间的酝酿, 赋予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内涵, 在全球多样化的语言文化环境当中, 公共艺术体现出的是更多的社会生活服务需求以及文化交流的艺术生活方式, 和先前的艺术性文化审美情趣的改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将新时代下的公共艺术通过视觉形式、语言形式完美的呈现到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上, 从而呈现出一种文化的气息。

摘要:时代在改变, 人们不仅仅追求于物质生活, 更多的趋向于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在公共艺术当中的艺术语境, 公共艺术之所以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 主要是因为它体现着城市空间、人类文化以及社会人和主体之间的价值观问题, 所以说艺术源于我们的生活, 源于我们生存的社会, 从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今思想价值观, 让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充满活力。

关键词:新时代,艺术语境,公共艺术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 翁剑青.公共领域及公共性理论的影响与映照——略议中国公共艺术的相关语境[J].天津美术学院学院报, 2015 (3) .

当代艺术范文第3篇

一、探寻“实验艺术”和“前卫艺术”

在中国的语境中, 不同时期都有这个“现代性”的代名词, 比如“新潮”, “前卫”, “先锋”, “实验”等, 可以用来表示具体艺术实验领域的“现代性”或“当代性”。

1、实验艺术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 一些策展人也开始试图以“实验艺术”来代替“前卫艺术”或“先锋艺术”, 试图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重新界定。其意图大概是要质疑, 我们是否有必要仍然用“前卫”这一还存在“前卫艺术”意思。

“实验艺术”这一概念就像“前卫”一样, 也是从西方传入的。至少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西方已有人用“实验艺术”去界定那时的新艺术。我们认为, “实验”这一概念不能概括过去二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 因为与“前卫”比较, 它显得太被动, 缺少方向。重要的不是实验本身, 而是实验什么, 有价值的“实验”显然不能只是媒材和艺术风格的“实验”, 而是具有某种批判性, 无论是语言批判, 还是社会的批判, 在目前的全球化和体制化的冲击下, 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实验方向并不明确的情况下, 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2、前卫艺术

相反, “前卫”应当更适合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性”价值。因为“前卫”是有选择的, 并具有方向明确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是两方面的综合, 既社会的批判和自我的批判, 缺一不可。自我的批判是针对“前卫”自身阵营的保守和腐化的批判, 是对无生命力的艺术方法和语言的批判。所以, “前卫”具有明显的批判性和反抗性。我们可以从权威的“前卫”理论家波吉奥利对“前卫”特点的描述中看到中国前卫艺术的类似特性。

在英文里用“现代艺术”去界定中国当代新艺术现象会引起误解和混乱, 因为对于西方艺术家和批评家来说, “现代艺术”更多地是指西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主义”潮流。然而, 对于中国艺术家而言, “现代”和“前卫”是一回事。事实上, “前卫”和“现代”的概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兴起时均已死亡。但在中国的背景中, “前卫”仍然有意义, 因为它意味着冲破束缚。相反,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 “现代”“后现代”或者“当代”的时间逻辑性并不存在。可以说,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特定社会空间里, “前卫”一次准确的描述了中国艺术家的身份。

二、美学前卫性和审美现代化

1、社会生活化的和谐方式

从西方前卫和现代性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现当代艺术, 我们会发现, 在中国现代性开始出现之初, 艺术即被看做中国整一的社会现代性的一部分。它试图整合审美, 宗教及政治为一个有机体, 因此, 它被认为是人的社会化生活的一种和谐统一方式, 而非异化方式。蔡元培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兼北京大学校长时, 在五四运动开始之前的1917年, 首先提出“美育代宗教”说。这显然有别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艺术, 道德一样, 要担当起社会使命。并且他认为,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文艺教育应当先行。蔡元培曾在德国留学, 显然受到了康德的宇宙审美标准的影响, 但摒弃了康德的审美独立思想核心。一些受蔡元培影响的文艺流派均认为艺术源于准宗教式的人文情感, 而这种情感又是基于中国平民身处的水深火热境况的关怀。

2、整体风格化的表现

“当代性”的观念从中国的现代历史就开始出现了。现代性在中国永远是“当代性”的条件。因为这里不存在前现代, 现代和后现代的自身逻辑性, 欧美意义的前现代, 现代和后现代性的因素在中国可能是出于混杂的无逻辑关系之中。它的历史时间的含义总是被重新认识和错位地服务于具体的社会空间。如中国当代建筑界的现代化起步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讨论开始的, 而真正的都市“现代主义”则是从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这或许就是邓小平提出的“不管黑猫白猫, 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的意思。他用这个比喻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及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经验主义哲学态度。

3、中西现代审美的交融碰撞

中国二十世纪的“经验主义”的或“实用主义”的现代性和前卫性的启蒙者是胡适在杜克大学学习时, 深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并将其介绍到中国。胡适曾经解释过他理解的实用主义, 并认为它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有近似的意义。胡适说“......真理不过是对付环境的一种工具;环境变了, 真理也随时改变......我们人类所要的知识, 并不是那绝对存在的“道理”, 乃是这个时间, 这个境地和这个我的这个道理看做“当代性”原则, 或者是一种中国式的“现代性”。因为, 这种“当代性”始终关注的是人的价值选择和环境的一致性。也就是说, 从人的选择角度看, 时间永远是此刻, 而空间永远是“在场”的。所以, “当代性”的观念在中国的现代历史就出现了。

综上所述, 中国当代艺术的前卫性, 承载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不断演进。因此, 也使得现代设计更具延续性和生命力。

摘要:当我们谈及中国当代艺术时, 这里的“当代”是过去二十多年的新艺术现象总称。而我们说中国当代的艺术性时, 指的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符合时代发展进程的那些特性, 也就是它的时代性。“前卫”应当更适合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性”价值。因为“前卫”是有选择的, 并具有方向明确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是两方面的综合, 既社会的批判和自我的批判, 缺一不可。

关键词:批判性,前卫感,当代性,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 高名璐.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2]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法说.载《新青年》第三卷第6号, 1917.8月号

当代艺术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主要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主义的起源角度为主要的出发点,进而对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中国女性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所具有的社会与政治意义进行阐述,希望对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中国女性艺术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中国女性艺术;女权主义;生发机制

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与盛行对中国女性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二者受到区域、社会背景以及文化等方面差异性因素的影响,在表现形式上以及社会主张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若想更准确对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中国女性艺术进行研究,必须要对从二者不同生发机制进行着手。

一、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来自于同一个英语单词“feminism”的两种不同的译法,主要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具有同等社会的权利的一种主张行为。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女性主义主要侧重于男性与女性之间在精神上以及文化上具有平等性,而女权主义主要侧重于主张女性与男性在权利上具有平等性。

女权主义最早时期是由法国人在为妇女争取选举权时而提出的。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主义也逐渐被美国人们所接受。然而,女性主义是西方国家一种新型的社会热潮,并且起源相对比较早,大约在文化复兴时期就曾有人提出,并与后期由妇女发起的运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妇女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西方女性艺术

隨着第二次妇女运动的发生,西方女性艺术得以迅速发展,自女性艺术产生的初期,这种艺术形式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及反叛性意识。根据相关的专家与学者对于西方女性艺术进行研究表明,早期的西方女性艺术家通常都被看作是社会与政治的一种景观,并且以媒介的方式,对女性受压抑的两种最为主要的领域(生育与性欲)发起挑战。举例来说,著名的日裔美国艺术家所创作的《剪》,直接的指出女性的受到男性目光欺凌的这一身体政治性的问题。后期西方女性艺术家逐渐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对当时的父权主义思想发起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七十年代,西方女性艺术家以女性身体作为主要的艺术创作媒介已经明确的具有政治与社会意义,并且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成为女性发起运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艺术创作形式与实践使得当时父权制下的女性权威地位有所动摇。

三、中国女性艺术

在中国,曾经两次的传入“feminism”一词,第一次传入发生在五四爱国运动时期,而第二次传入发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五四时期,男女平等的主张已经成为反封建主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旗帜之一,对女性权利的争取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具有标志性的口号。但是与西方女性主义存在着差异性的是,在中国发起的女性主义重点是在婚姻上进行女性自由与平等权利的一种的追求。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女性艺术才逐渐的显露出来,九十年代得以盛行,但是,与西方的女性艺术相比,中国的女性意识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土壤的差异性。90年代是中国女性艺术家最为活跃的年代。从1990年陈淑霞、喻红、宁方倩、李辰、余陈、姜雪鹰、刘丽萍和韦蓉这八位年轻的女画家的联展《女画家的世界》开始,女性艺术家的活动就愈加频繁。到1995年初,徐虹在《江苏画刊》发表了一篇宣言式的文章《女性意识的觉醒》,5月廖雯主持了在北京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方式》展,8月又有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的召开,女性艺术作为一个话题逐步展开并形成第一个热潮。到1998年,女性艺术在一个更为开阔的时空中展开:3月在北京的《世纪·女性艺术展》、4月在台北的《意象与美学——台湾女性艺术展》,以及6月在德国波恩的《半边天——中国女性艺术展》,进入21世纪后又有《进行时·女性》、《时尚之巅》、《自我画像》等重要的女性艺术展览,可见,女性艺术在中国逐渐被接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中国女性艺术有着不同的生发机制,从而使得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中国女性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追求的社会目标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性,但是,中国女性艺术受到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进行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中国女性艺术过程中,需要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着手,进而才能更加明确对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中国女性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与社会关注点。

参考文献:

[1]黄一斐.对社会制度的质疑与女性主义的实践—读《失落与寻回—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J].参花(下),2017(07).123-126.

[2]凯西·戴维斯,沈齐齐,闵冬潮.女性主义作为理论旅行和跨国实践—以《我们的身体,我们自己》一书为例[J].浙江学刊,2016(02):45-47.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范文第5篇

当代影像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对事物进行“摆拍”,可能是特定的人物、特定的事物或许是一个特定的场景,有目的的去追求一种艺术效果或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这样来反映社会现状、人物状态或作者本身的一种情感。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影像的“录制”这种功能,对一段事件或人采用记录的方式进行叙述。表现手法也会变得多样化,采用多银幕或对影像进行特殊效果制作来达到艺术家想要达到的高度。影像技术发展到当今时代可以说是多种多样,领域之广泛已经涉及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了:商业影像、医学影像、数字多媒体影像等等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当代艺术的创作与影像技术的结合开创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影像作为科技的产物与艺术相融合,在各大展览中频频出现,表明了影像已然成为了一门真正的艺术。而当代影像艺术更是表现出了它的时代性、创新性以及真实性,这也说明了当代影像艺术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影响艺术的特色和创新

最初的活动影像的创作,是以video art的形式出现在了1960年的西方。发展到今天,现在很多都是采用最新的MTV的形式来展现影像艺术。“视频艺术之父”白南准和视觉艺术运动波普艺术的开创者之一安迪·沃霍尔,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当代影像艺术的开创者,他们开创了以影像这种创新的表现方式来展现艺术。后来直到80年代末才被中国艺术家张培力应用到了艺术创作中,他可以说是中国影像艺术的先驱者,随后又有了邱志杰、王功新等新一批影像艺术家们的加入。至此,中国的影像技术得以发展直至壮大。

当今的影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摄影技巧也是多种多样,想要拍出一张好的照片和绘画一样要注意三个重要部分:快门焦距IOS,根据我的理解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构图(Composition)有三角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和光线(Light)有顺光、逆光等。不过,除此之外我认为每一张照片的好与坏,最重要的是这张照片所要表达出来的意义,也就是指这张照片所存在的意义。

技巧还有例如:双重曝光(Double Exposure)意思是在一张照片上采取很多次的曝光,这个技巧对于那些使用单反相机的人们来说是一定要玩的,它那重重叠影似虚是幻让人不可琢磨的视觉效果往往使人迷恋其中难以自拔。延时摄影(Time-lapse photography)它是一种使原本很长时间的记录压缩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的影像技术。前期我们使用相机记录的可能是照片或者是视频,后期我们采用照片串合或是影像抽取帧的方式,将一段好多分钟、好多小时更或是好些天好些年的照片或影像录制压缩变成很短时间,并使用影像的形式播出。在我们观看的延时摄影影像里,高速穿梭的车辆、快速生长的植物、疾步行走的人们,这些都是通过后期处理完成的,进而呈现给我们在平常无法通过肉眼看到的无与伦比的景观。

除了这些更是有很多非常好的软件被我们用来完善照片或者影片的后期处理工作,在我的创作中有所应用的除了大家常见的Adobe photo shop还有Adobe After Effects。Adobe After Effects我们习惯称它叫“AE”。

三、影像技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19世纪法国杰出的农民画家米勒曾说过:“照相就像是自然的翻铸模型,它永远不能像座雕塑那样美妙。机械作用永远不能代替天才但是摄影术,如果我们像对待翻铸术那样加以用,却不失为一种巨大的辅助力量。”而在当时代看来,发展到今天的影像技术也早已不是经的胶片影像了。它超高的像素、越来越多的焦点、全画幅大视角以及在电脑上完美的后期理软件,这些精确纪实的影像技术恰恰可以充当代艺术绘画创作的助手和素材的来源。

利用影像技术,画家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方便的收集到很多素材,记录下那些一闪即逝的事物,并将其中合适的因素与他们所创作的作品相结合、加以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他们所创作的时间和创作的难度。在摄影这门技术发展到拥有记录对象的功能时,艺术家们随即摆脱了单纯的写实艺术的禁锢,从而使艺术家们创作出了抽象派等其他风格的作品。对于当代写实主义艺术它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画家们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时有三个要素是绝对不能变的:光线、对象、角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保证“不变性”,时间在不停的流逝,光线在不停的变化,同时对于艺术家本身而言他们内心的情绪也是在不停的变化着。特别是在绘画人物的时候,长时间的保持不动对于模特而言,对于神态和动作都会变得僵硬,身体也会变得疲劳,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物神态或者说是表情的维持,这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自身控制不了的,这也是绘画人物作品中最重要的内容。而影像技术的诞生刚好弥补了其中不足,并且给与了艺术家在思想情感上更大的创作空间,也有利于创作作品上的丰富性和思想上的活跃性。

四、结论

影像艺术发展到现在,有过消沉、有过低迷,风风雨雨起起落落经历了55个年头。如今社会大发展、科技大发展、艺术大发展,在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世界中——影像——我相信这门艺术会越来越繁荣昌盛,新技术的不断创新、融合,必将使影像艺术达到新的制高点。

摘要:当今是信息大爆炸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大潮流、大趋势的前提下相机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使用,影像技术更多的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它不仅使我们的观看方式发生改变,同时也使我们的观看对象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的影像技术,使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下的艺术创作形式得到了非常大的变化,并且对当代艺术景观产生的意义也是超过了以往的认知,而且这种形式已经渐渐的形成了多样性。

关键词:新观念,新载体,影像技术,当代艺术

参考文献

[1] 韩丛耀.主题与构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彭德.中国美术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王传东.现代摄影教程[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4] 顾铮.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

[5] 伊安·杰夫里(英).摄影简史[M].三联书店北京2007

上一篇:化学探究式教学下一篇: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