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范文

2023-09-17

认知心理学范文第1篇

摘 要 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文在梳理外语学习策略的成就和争议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外语学习 学习策略 研究综述

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learning strategies; research overview

0 前言

20世纪60至80年代初期,研究学者对“成功学习者”的特性展开研究,拉开了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序幕。研究学者在分析成功学习者的特性和其运用策略的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学习策略理论展开初步探讨。80年代和90年代是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百花齐放的时期,心理学和二语习得领域从各自的视角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共识。但随着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学习策略研究领域容纳了多种理论观点或视角,这些理论在学习策略领域不断繁荣发展,使得各种理论观点相互交错,形成一个交织混杂的外语学习策略理论网络体系。进入21世纪,研究学者不再执着于建立统一的共识,认为学习策略本质上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理论上的统一反而会降低研究其丰富性和预测性(Griffith, 2014)。

国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文秋芳等(2004)将国内研究归纳为两个阶段,1984年至1992 年是外语学习策略的萌芽阶段,相关研究不多,成果较少。1993年至2003年为全面启动阶段,研究队伍迅速成长,研究方法逐步多样化和规范化。此后,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进入全面繁荣的阶段,研究学者针对不同类别的学习者,如中学生、高职学生、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等各个层面,及各种学习条件和环境展开实证研究。

1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

1.1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构建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体系是一个综合多个相关研究领域的“连锁理论网络体系”(Griffith, 2014)。首先,外语学习策略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认知心理学关于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探讨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的理论为学习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语言学习是一个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反应输出的过程。学习策略就是帮助学习者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控制学习信息加工系统,以便更好地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性知识。学习者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是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而控制信息加工的过程则是元认知策略。

1.2 外语学习策略的定义

对学习策略展开有意义的研究,定义尤为关键。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具体的促进学习的方法、技巧或行动。Rubin认为“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技巧或手段”(1975);Oxford也表示学习策略是一种“能够更容易、快速、快乐并有效地学习,更好地自我调控,适应新的情境的具体行为”(1990)。二是把学习策略看做是抽象的行为或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Griffiths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我调控能力,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控制语言学习而有意识地采用的行动(2008)。三是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过程和程序。Rigney(1978)认为学习策略是促进语言习得、记忆、提取和语言表达的程序和步骤。

综合多方观点,语言学习策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学习者为促进学习,有意识地采用的方法和技巧、程序和规则、调控方式等均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语言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学习者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应用水平是衡量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制约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1.3 外语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定义的多样化,导致学者对学习策略的分类也存在许多争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Rubin(1981),O’Malley(1985)和Oxford(1990)等,在外语学习策略实践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Rubin认为,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能够直接促进学习过程的认知策略是直接学习策略。O’Malley首次将元认知策略引入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领域,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Oxford(1990)根据学习策略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将外语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前者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后者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

2 外语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2.1 外语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外语学习策略与学习者的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Green & Oxford(1995),Park(1997)等研究发现学业成绩较好的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频率高于水平较低者。Kyungsim & Leavell(2006)的研究表明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学习者在学业上的进步大于较少运用策略的学习者,这一结论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学习策略与成绩的关系。但并非所有学习策略都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但也有研究对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正相关提出质疑,Porte(1988)研究发现学业成绩较差的学习者在学习中也会使用学习策略,但使用的方法不合适;Gardner(1997)在对有经验的语言学习者进行调查后发现这类学习者不需要运用学习策略。

2.2 外语学习策略影响因素研究

学习者在使用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学习者自身的特性、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等。

年龄和性别对学习策略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研究发现,年龄与学习策略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即年龄小的学习者多以具体任务为中心,使用的学习策略较为简单,年龄较大的学习者能灵活使用实用较为复杂、综合性的学习策略(Brown et. 1983; Ellis, 1994)。性别对学习策略的影响较为复杂,相关研究存在许多争议。Ehrman & Oxford(1989)、 Gu(2002)、Hong-Nam & Leavell(2006)、Cevdet Y€誰maz(2010)等研究发现女性使用社交学习策略、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等的频率高于男性;Tran(1988)和Wharton(2000)的研究则得出男性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高于女性的结论。

由于个体心理因素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学习者情感因素与外语学习策略关系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国内外研究均证实学习动机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Gardner, 1985; Oxford & Nyikos, 1989; Pintrich & Schunk, 2002),在这一共识下,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更加细化和深入。学习风格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较为固定的方式,具有稳定性和个体独特性。Cohen(1998)和Reid(1995)认为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密切相关。一方面,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通过感知和喜好、选择、策略形成三个步骤形成有效学的学习策略(Riding& Sadler-Smith,1997);另一方面,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使用不同策略来拓展自己的学习风格,增加自己学习风格的灵活性”(文秋芳,2004)。

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国籍等也是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因素。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Tyacke等(1986)指出亚洲学生更倾向用机械学习策略,较少运用交流学习策略;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更多地使用补偿策略(Oxford, 1996);Griffiths(2000,2003)研究发现由于文化意识、语法结构和教育背景等存在差异,欧洲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高于其他国家的学生。

2.3 学习策略的培训

对外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是基于一个普遍认可的共识,即通过指导和训练,学习者能够获得有助于语言学习的策略,改进学习语言的方法,提高成绩。因此策略训练研究多从微观视角,针对目的语的特点,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展开策略和方法指导与训练,提高外语成绩。

3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综合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不难发现外语学习策略在内涵和外延方面的争议仍将持续,短时间内无法达成统一的共识。一方面,这种观点上的分歧是一件好事,使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更加多样化,拓展了研究的范围和广度,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论上的共识,对外语学习策略的深入研究则存在一定的影响。

从研究的内容方面,今后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将更加侧重于外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和元认知因素的探讨。通过研究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信息加工过程。宏观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有限,未来的研究将针对特定类别的学生展开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语言过程中的各个层面,听、说、读、写等进行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和干预,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成绩。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传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等仍将是研究的主要方法,但学习者叙述、教师叙述和有声思维记录等新的研究方法将成为传统研究方法的有效补充,使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1] Griffiths, C., & Oxford, R. L.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andscap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troduction to This Special Issue[J]. System, 2014(43):1-10.

[2] Oxford, R. L., Rubin, J., Charmot, A. U., & Schramm, K.. The Learning Strategy Prism: Perspectives of Learning Strategy Experts[J]. System,2014(43):30-49.

[3] Oxford, R. L., & Ehrman, M.. Adults’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an Intensive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 in the United States[J]. System,1995(23):359-386.

[4] 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1):39-45.

认知心理学范文第2篇

1 重视多种刺激

感、知觉是人们感受信息最初的通道。通过感觉器官, 人们可以了解到外界物体的各种属性。知觉则以感觉为基础, 将感觉到的各种信息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整合, 形成一定的结构, 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知觉过程一般包含了觉察、分辨、确认三个环节, 而加工模式主要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当知觉依赖于刺激物特性时, 为自下而上的加工;而当知觉开始依赖感知主体已有经验时, 则为自上而下的加工。

在进行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时, 不能忽视对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作用。观众从走进博物馆的那一刻起, 就在接受各种各样的刺激:光线、温度、声音、装饰、展品, 等等。让我们的感觉器官等到相应的成列物品的属性。例如在陈列空间布置上, 应给予参观者时空穿越的感觉, 让观众得到身临其境的新鲜感觉, 从而对接下来的参观充满兴趣。接下来便是路线方位问题。缺乏方位感如迷路或者走回路会加重观众参观的心理负担。一般来说, 将展览内容有序列地组织起来, 会缓解方位混乱的问题。我们在安排陈列时应该将单线陈列、复线陈列和尽端式陈列结合起来, 使参观不遗漏。

在博物馆中, 光线的明暗与色彩的可以表现冷暖变化, 在陈列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般来说, 自然的采光能够凸显出展品的艺术效果, 而人工照明过多会增加观众的视觉疲劳, 因此, 人工照明最好用于突出重点产品, 吸引观众注意。

博物馆陈列可以运用感知觉的相关理论来进行艺术设计, 充分了解观众的感知状态和需求, 研究感知觉是如何在观众的参观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从而避免了仅仅由设计师审美角度出发单纯运用美学原则进行设计的局限, 更好的为观众着想, 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2 展品的魅力

对博物馆观众来说, 除了参观环境, 最重要的还是展品本身, 展品才是参观者关注的中心内容。展品是刺激的表达方式, 承载了相同信息的不同刺激方式。这里, 除了知觉以外, 同时结合“注意”来探讨展品应该如何陈列设计, 从而激发观众兴趣, 使观众的学习变得主动。

2.1 展品选择应具有整体性和代表性

每个展品都代表着一个主题, 而相同的主题可以用不同的展品去表现, 观众在知觉的过程中, 倾向于将展品的组合知觉为一个整体, 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从整体的意义上去理解, 自觉将展品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进行归类整理, 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 有代表性的展品还能引发观众的持续性注意。在现实生活中, 当我们引导自己的感觉能量时, 就是注意现象。简单地说,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 而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者紧张度。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这体现了注意的集中性。那些放在显眼位置的、特别标注的、有代表性的展品总会较长时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从而为观众从各个层次全面关注展品提供了很大空间, 使得展品的宣传教育作用发挥得更有针对性。

2.2 展品表达应该为认知服务

每个展品包含的刺激并不是唯一的, 因此它的表达方式将帮助实现其特定的主题。认知心理学认为, 事情所在的情境特征能够激起知觉的意义倾向。感知同样的事物, 在不同情境里会带上不同的意义。一片纸屑躺在杂草丛中, 与落在亮洁的大理石地面上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一双草鞋, 穿在脚上和挂在墙上, 也会引起不一样的知觉。这种现象蕴涵着一个唤起意义感受的规律, 即可以通过构建环境, 来引导人们创造出知觉的意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会对同样的情境做出不同的解释。比如面对一些佛教展品, 观众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理解是必然的。另外, 个体的需要和价值倾向具有的敏感性也会影响人们的知觉。一些研究者考察了饥饿状态下的被试者对模糊图形的知觉, 研究发现,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 饥饿者倾向于将图形看成食物。因此, 在展品表达方式上, 陈列设计应该考虑到观众的特征和教育的内容以及不同的展示设计主题。例如对于青少年, 博物馆可以仿造一些真实的情境提供一些实际的器物让他们去动手探索, 使知识在他们头脑中以生动的形式呈现, 更好地传达展品的主题内容, 达到让他们受教育的目的。

2.3 展品装饰应避免喧宾夺主

人们在知觉事物时, 倾向于将事物本身和背景分离开来, 知觉过程本质上也就是将事物和背景分离的过程。从注意上讲, 应该尽量避免观众的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 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通常由和刺激物的性质与活动程度密切相关。这要求我们在陈列设计时, 室内的装饰时简洁质朴, 作为陪衬展品的背景应该精心设计, 防止不当的装饰分散观众注意力, 引起观众的不随意注意。相应的, 陈列设备的造型也应该以烘托展品为目的, 起到突出和加强展品感染力的作用, 而不要太多张扬, 避免观众混淆展品和设备。

3 消除遗忘的可能

大多去过博物馆的观众都有这样的感觉, 在参观过程中, 的确记住了很多东西, 但过一段时间之后, 记忆对信息开始遗忘。这种记忆提取的失败值得我们去反思。我们知道, 信息只有经过加工才能获得长时的记忆。那么, 记忆和遗忘到底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起作用的呢?

认知心理学认为,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 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人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会主动进行编码, 使其成为人脑可以接受的形式。同时, 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还是有选择性的。记忆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 输入的信息必须汇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才能够巩固下来。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 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前两种记忆方式时间都在1分钟之内, 但通过编码, 可以进入长时记忆。只有信息经过充分和深度的加工, 才会成为一种永久性存储。当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产生了遗忘。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时间、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材料的系列位置和识记者的态度等。对于遗忘的原因, 主要有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和提取失败四种。衰退说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意义上的遗忘, 而提取失败则和内隐记忆密切相关。

我们在博物馆的设计中, 要尽量为观众提供足够的空间去加工信息, 这样才能消除遗忘的可能性。在创造记忆空间方面, 可以利用足够的强度刺激和合适的语义表达去加深观众的加工深度, 以增加记忆的持久性。足够的刺激强度因人而异, 在这里, 要多加关注观众的参观动机和愿望。博物馆观众首先形成的是情境记忆, 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工, 才能减少对背景的依赖, 转变为语义记忆, 真正吸收知识。此外, 还应该注重陈列密度, 给观众充分的时间进行信息加工。走出博物馆, 这些已经被记忆过的知识会因为提取失败而遗忘。那么, 我们在进行博物馆设计时, 要尽可能给予观众多一点提示, 避免错误。比如在展品的说明中, 不要有歧义的表达, 展品的设置可有重复性等等。另外, “先置导标”是作为激发观众记忆的手段而发挥其功能的。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的被动知识蕴量都要比主动知识蕴量大得多, 就象我们阅读时所理解的词汇要比我们谈话时所使用的词汇来得多。使用“先置导标”可以唤起观众的潜知, 或者激发他们提出有能力提出但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例如, 有关人类起源陈列可以用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作为陈列的引入:“人类是如何起源的?”这个问题出现在明显陈列着很多人类化石的旧石器陈列室里, 可以使得那些漫不经心的观众思索一番, 从而让他们带着问题参观, 也降低了遗忘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 由认知心理学来探讨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是一个新颖的角度。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感知觉, 记忆和遗忘等原理知识, 我们可以让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让观众能够从博物馆中获取最多的知识, 这也充分体现了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新趋向。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重视博物馆的研究设计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将对博物馆的发展大有好处。

摘要:随着博物馆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以人为本”成为博物馆研究设计的重要导向。通过恰当的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 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 是博物馆人为关怀的体现。本文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 探讨如何进行更好的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 以达到吸引观众, 教育观众的目的。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认知心理学

参考文献

[1] 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2009.

[2]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 王建国.国外博物馆观众心理学研究及其对观赏环境设计的启示[J].中国博物馆, 1985 (4) .

[4] 中国博物馆学会编.博物馆学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3.

[5] 弗朗斯·斯考滕.心理学与展览设计简述[J].许杰, 译.中国博物馆, 1988 (1) .

认知心理学范文第3篇

一、认知的重要性

世上唯一治不好的病是穷病。穷病, 换个角度就是认知贫困, 一个人最大的贫困就是认知上的贫困!《摆脱贫困》一书指出“弱鸟可望先飞, 至贫可能先富, 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 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 可见意识的能动性在摆脱贫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 书中进一步分析了存在贫困者头脑中的两种贫困现象, 即意识贫困和思想贫困。这两种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认知上的贫困, 因为有认知贫困的人就会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存在困难、没有科学的解决办法, 从而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有人认为“认知贫困是一种基因”, 这意味着在一定意义上, 认知贫困可能会“遗传”给自己的下一代。贫困民众长期生活在特定氛围以及习俗方式等环境中, 他们的心理长期受到抑郁、阴霾、不满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加之简单粗暴繁重的体力劳动无法让他们得以发泄, 长此以往受自卑感的侵袭而无法获得满足感使他们形成了贫困价值观, 而这种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就会支配他们的行为和语言, 以至于在实践中作出了认知贫困的反映。而认知贫困将会伴随并支配着他们作出一些不科学不全面不系统的行为。所以, 摆脱认知贫困就是一种扶贫, 而且是从根源上去“扶”。认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只是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认知的价值, 一个人如果认知上出了问题, 即使手握万贯家产也会出现亏空, 反之, 即使没有物质丰足也能创造出诱人的财富。

二、认知贫困的表现

认知贫困主要表现在不能客观评价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 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过分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对美好事物缺乏执着的追求等。一个人如果感性思维常多于理性思维时, 他是可怕的。因为他会为自己的冲动付出很多的代价。如很多体力劳动者在教育自己下一代时常用感性思维, 习惯于用情绪主导自己的决策。有时候孩子成长期的正常举动常常惹得家长怒不可言, 甚至常用一个巴掌, 一个耳光来解决问题。而当孩子长期被压抑及合理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出现叛逆时, 家长又因为自己认知上的贫困而把原因推为“我没有文化、也没得时间去管教他”, 这是对自己价值的不肯定和对孩子不负责的表现。实际上在古代, 父母能受教育的是少数, 但寒门子弟出状元郎却也不计其数。又如, 在调研中, 一个贫困家庭好不容易出来一个大学生, 当你跟她谈及工作时, 她的回答却是“我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打算, 能找到工作最好, 找不到就跟我表姐去深圳打工好了”。再如, 在实际的调研中, 有一些贫困户不愿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等、要、靠思想严重, 懒散成疾, 愚昧落后, 国家政府年年扶贫, 年年贫, 给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拖后腿。对于贵州而言, 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是贫困的原因之一, 但根本在于落后的思想观念、精神贫困、文化贫困等贫困价值观的形成等造成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时, 认知贫困的人过分认为自己的贫困在于社会环境的恶劣。他们认为“我们这个地方无法啊, 交通又不好, 教育也落后, 没得人管嘛”。而对于美好事物却缺乏执着的追求, 如正能量、善良、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常报以三分钟的热情, 不能很好的贯穿始终。

三、认知贫困的原因

(一) 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完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在孩子0到6岁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生性格养成等起到了决定作用。俗话说1岁看到大, 3岁看到老。孩子的行为是性格养成的外化表现, 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前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都要经过家长教育的反馈, 鼓励带来自信, 呵责带来自卑。同时, 家长的教育往往带有主观意识的表现, 如果家长也存在认知上的局限, 那么耳濡目染中实施给孩子的教育就会存在局限性。

(二) 功利性教育的缺陷

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 在没有资源和背景的情况下, “万般皆下苦, 唯有读书高”,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成就未来”已根深蒂固,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成为他们摆脱贫困的救命稻草。因此, 读书成了他们找到优渥工作的跳板, 而不是成长的必经途径。只注重读书的功利性效果, 而忽略了读书受教育的内涵本质。但成功不一定就是成长。而对于学校而言, 分数、成绩才是最终考验的标准, 万世师表的楷模也寥寥无几。所以功利性教育下出来的学子难免存在一些认知上的缺陷, 并出现认知贫困的现象。

(三) 认知态度的不端正

态度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对话, 当我们对一种现象作出表达的态度时, 这种态度就构成了我们社会价值观的一个部分, 如果你的认识深刻并客观, 那么就是认知态度上的端正, 如果你选择跟风或者加剧制造谣言假象, 那么你就是认知态度的不端正或歪曲化。所以有的大学生在看见同学跳楼时不是好言相劝, 不是去尽力制止, 而是选择冷漠的旁观甚至是加剧了整个事件的恶化, 反而表现出不以为耻的态度。

四、如何实现认知扶贫

贫穷并不可拍, 外来的贫穷并不会如遗传基因一般传递下去, 只要具备果敢、坚强、有学识, 摆脱贫穷指日可待, 但若贫穷与懒惰、自私、愚昧等联系在一起才最可怕, 因为那样不仅不能摆脱贫穷, 而且还会将贫困的苗子根植给下一代。所以, 认知丰裕了, 物质的贫困只是短暂的, 换言之, 增加民众的认知资产, 从认知扶贫入手, 才是当下最重要的扶贫方式。

(一) 重视家庭教育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 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 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有怎样的人生。原生家庭的教育如果存在问题, 那么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再生家庭教育, 重视孩子认知资产上的积累, 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同时也是对自己认知贫困的再一次修复。启发孩子时刻关照自己的内心, 修身养性, 修身养德, 传播正能量, 为孩子构筑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 给思考多一点的时间, 敬畏生命

思考是喧嚣过后的冷静, 要实现认知扶贫, 必须从独立思考开始。

·240·如果认知上有局限又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么会让我们的执拗和偏见更加根深蒂固, 当新思想新事物向我们袭来时, 还一味的活在过去的认知里, 不去拓宽眼界, 打开心门, 也只能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那么我们怎能在未来的日子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怎能立足脚下开创未来呢。

(三) 优化社会教育资源

有些歪曲的社会价值观需要被摒弃, 如教育无用论。同时, 学校教育不应重视升学率和就业率, 更应该启发学生对自我的思考, 找到自身的优点和兴趣爱好, 建立自信。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无限的个人认知资产, 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改变现状的起点。当然, 优化社会教育资源还应重视公共媒体和圈层社会的影响力, 大家为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氛围而努力。全社会应把认知扶贫做成一项公益事业或公德事业, 当教育走好了、社会氛围营造好了、认知资产丰盈了, 那么, 摆脱物质贫困便也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事了。

摘要:认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不仅使我们的头脑充盈、精神世界丰沛, 还能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转化成物质资产。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价值, 生活中还有不少人出现认知贫困的现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快来临的今天, 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摆脱认知贫困尤为重要。本文从认知的重要性, 认知贫困的表现, 认知贫困的原因以及如何实现认知扶贫等四个方面入手, 以期通过认知扶贫来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

关键词:认知,认知贫困,认知扶贫,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4.

[2] [印度]阿马蒂亚·森著, 王宇王文玉译.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认知心理学范文第4篇

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受天气的影响,个人感觉芜湖这边闷热多雨。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做事。天气本身炎热,故在上机仿真时,真是艰熬(尽管有空调),但是炎炎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做完了课程设计。

在这次课程兼职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管脚对应,我就弄了很长时间,先是对应错误,这直接导致了我无法很顺利地仿真电路,然后查找了资料,请教老师,终于在查到了问题所在,逐步检查完成后最后终于仿真电路图成功了。但在仿真执行时就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我同样是查找找了一遍管脚的设置,确认原理图,封装图,原件图没有问题后,但电路图却始终设计不出来,实在没办法。只能全部删除,重新来过。在此,我深表遗憾! 因为最终我也没有在那次问题中找到解决办法。尽管后来设计成功了。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电路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对个人而言自学Altium Designer程序已经有小半个学期了,但是感觉没有学到真正的操作方式。但是近几个课时的课程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电路元件及电路图的设计,并且感觉这是一种乐趣,开始喜欢这门课程了。

认知心理学范文第5篇

然而近年来, 国内大部分有关认知的研究都只是沿袭了认知的具身、延展和分布式进路, 有的学者着重于针对各类认知观念的修正工作, 还有的学者则关注科学哲学中的认知新进路的探索和研究工作。虽然从认知角度对科学理论创新、科学概念变化和科学实践过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也积极尝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室研究和理论建模工作。但是总体来讲, 由于表征-计算和具身认知之间尚未呈现出一个较为顺利的过渡和转变, 广义具身认知 (4E+S) 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纲领, 因此认知科学哲学仍然处于发展初期, 并极有可能需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断进行修正和改进。

广义的具身认知, 包括具身认知 (embodied cognition) 、嵌入式认知 (embedded cognition) 、生成认知 (enacted cognition) 、延展认知 (extended cognition) 和情境认知 (situated cognition) 。这些研究理论的问世表明, 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提出和发展,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它们从不同程度上开始重新关注被认知主义搁置在一边的文化、历史与情境因素。基于此, 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个体认知活动与文化进化有着密切关联, 一种更加突出复杂相关关系的分析进路逐渐提上日程, 这直接导致认知的因果耦合的协调关系已经不完全适用于整合的研究范式。加之, 前不久围棋界“人机大战”甚嚣尘上, 机器或人造大脑如何能够主动学习、推理和感知这个世界成为媒体争相讨论的话题, 认知计算似乎朝着既定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如此看来, 人工智能 (AI) 的快速崛起似乎印证了计算主义的思想:认知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台巨型计算机的计算过程。但事实上, 基于现在的科学实践和认知计算研究, 还无法做到涵括一切认知因素, 人造大脑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也尚未得到证实。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身体和外部环境的作用确实可以影响人类心灵和认知的形成, 这取决于整合的程度。在整合方面, 国外哲学家已经试图从不同维度建立大脑-身体-环境的模式和框架。但内在主义者依然认为心理内容具有意向性, 这一关键特征使他们坚守心灵和认知内在于人的颅骨内部的观点, 并且主要针对延展心灵和延展认知的相关理论对整合趋势提出了质疑。内在主义者认为, 如果将心灵和认知延展至身体之外, 自身和他人的心灵、认知都是外部环境的一部分, 那么很有可能人的心灵归属问题会陷入无限制倒退或延展的困境之中。举一个例子, 根据延展心灵的主张, 如果把纸和笔当成某个人A的部分心灵, 那么A用笔记录在笔记本上的内容也是A的部分心灵, 笔记本上的内容随之也可以被认为是另外一个人B的认知环境的一部分, 因而也是B心灵的一部分。如此推论, A的心灵是B的心灵的一部分, B的心灵是C的心灵的一部分, 那么究竟作为A自身的心灵存在于何处?我们无法寻找到最终答案。

虽然整合的观点和趋势仍面临着内在主义的反驳, 但理查德·梅纳里 (Richard Manery) 认为他提出的认知整合观能很好地应对这些反驳。梅纳里以萨顿提出的互补性论证为依托, 进而提出“认知整合 (cognitive integration) ”概念。认知系统是通过神经功能、身体功能以及语言和其他表征工具的功能而发挥作用, 他的认知整合观就是以这些功能相互作用的形式而被提出, 并且认为认知的内部和外部可以整合进一个更大的认知整体中。认知整合的概念立足于动力系统的耦合和积极外在主义的观点对认知作了新的解释, 即不再将我们自身预先视为一个认知行动者而与环境耦合在一起, 而是通过与环境耦合在一起才成为一个认知行动者, 更强调动态交互的和生成的特性。除了着手于外部环境因素的整合之外, 梅纳里对语用和语境 (context) 的关切也十分耐人寻味, 他认为很多词句的构成并没有体现出传统的那种相同语义贡献。通常我们解释语句是此意而非彼意的时候会联系其语用和语境的特征, 但语用和语境并不被传统进路所使用。因此, 传统所认为的语义系统中所构成的词与语境无关的观点并不能提供给我们一个解释。也就是说, 我们需要将词诉诸于语境, 这样才能更加完整。[1]正如魏屹东教授提出认知哲学应采取语境实在论立场, 奉行语境纲领一样, 这种区别于传统认识论主张的认知现象是语境依赖、语境敏感和语境限制的[2]。

理查德·赫尔斯明科 (Richard Heersmink) 作为萨顿和梅纳里的学生, 很好地继承并发扬了他二人的关于延展心灵理论的观点, 他提出一个多维度框架 (multidimensional framework) , 用以构思人与工具之间的互补整合, 包括信息流维度、可靠性维度、耐久性维度、信任维度、程序明晰性维度、信息明晰性维度、个性化维度和转换维度。他认为嵌入式认知或延展认知的性质依赖于整合的程度, 所有这些维度都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可定位认知系统中的多维度空间。这些维度为认知的扩展和认知整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尤其重要的是, 赫尔斯明科在探讨认知延展或认知分布的问题时, 避开了引发延展和分布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的探讨, 而是为研究“新的系统整体 (new systemic wholes) ”中主体和工具的认知整合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程度提供了一个“工具箱”。[3]

其实, 有关心灵和认知的延展和整合问题是通过认知边界问题的争论而被提出。众所周知, 认知边界问题由来已久, 从笛卡尔心身二元论起始, 心灵与意识本质就完全与身体区分开来。为了克服笛卡尔身心关系理论的固有缺陷 (它无法解释心灵何处存在的问题, 最终倒向了唯心主义) , 心灵和认知的整合观念在一片质疑声中便逐渐崭露头角。需要注意的是, “认知整合”不等于“心身一元论”。心身一元论讲求身心的同一, 人的心灵和认知是生理活动的产物, 并且一切心灵的来源和认知的功能都是脑功能的体现。而认知整合是采用第一波延展心灵观点去建立一个认知是混合的观点, 它不是通过对等原则产生的, 也不是大脑决定一切的认知统一, 而是采用与世界的具身性约定来作为它的起始点。但认知整合仍然是从延展心灵假说的核心认识论中获益, 它认为一些认知工具是身体外部的, 这些工具的操纵是整个认知过程的一部分, 包括身体内部工具的操纵。所以, “操纵”的概念为整合认知提供了一个更积极和明确的指向和方法。因此, 持整合观念的研究者所需要做的工作是去提供一个不同种类操纵的分类方法以及向其提供经验性的事例, 这种操纵方法既根据实践中的认知规则来被理解, 又涉及外部工具操纵的因果解释。也就是说, 表征的操纵是被嵌入在实践中, 实践的认知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如解决问题, 规划, 或推理等认知任务, 它具有规范性, 以及身体的因果维度, 如:数学计算中所涉及的计算实践。由此得出, 内部和外部工具的操作是因果关系的整合, 但我们应该把这个放在更广阔的文化和规范的语境内。这正是第一波延展心灵式争论中所缺失的重要内容, 认知整合很好地对其进行了补充修正。

综上所述, 认知科学哲学的当代研究理路趋近于整合, 这使得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 二者的结合甚至推动了新的框架、理论和模型的诞生。框架、理论和模型的出现一方面是受到研究范式转换的促进, 另一方面是取决于研究者们对心灵和认知内容的探索方式的多元化。每个认知主体都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 发现大脑-身体-环境的任意可能性都会在实践中体现其价值。虽然我们无法否定一个新事物产生的合理性, 但一定会带着审慎的态度负重前行。也许人类永远不可能找到唯一的答案来解释心身关系, 但至少讨论角度的多样化对心灵和认知的深入理解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进路。

摘要:认知整合 (cognitive integration) 问题开始于对广义具身认知的研究, 涉及了心灵哲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哲学、认知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本文从国内外认知科学哲学前沿出发, 深入分析其整合新趋势下的认知特征。

关键词:认知整合,具身认知,趋势

参考文献

[1] R.Menary.Cognitive Integration-Mind and Cognition Unbounded[M]Palgrave Macmillan, 2007.

[2] 魏屹东.认知哲学:认知现象的整合性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 (4) .

上一篇:心理素质论文下一篇: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