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

2023-09-11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第1篇

【摘  要】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在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农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当前我国农业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困境,这对于该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制约。基于此,论文重点分析了农业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困境以及发展对策等相关内容,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业企业的良性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农业企业;管理;困境;发展对策

1 引言

当前,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在农业产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就具体情况来看,我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企业管理进行对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农业企业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但是因为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很多問题,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大困境。

2 农业企业管理的主要困境

2.1 农业企业的技术相对滞后

从实践情况来看,针对相关农业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农业企业并没有高度关注农业技术的创新优化,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特别是某些中小型的农业企业,在创新方面缺乏应有的力度,并没有充分实现创新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发展,而这对于当前我国农业企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会造成极大的限制。除此之外,尽管也有某些农业企业将相应的创新技术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并且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作为核心的内容来主抓,但是相对来讲这些企业都是比较大型的农业企业,而且很多企业都是和国外的相关科研机构进行长期合作,所涉及的范围存在很大的限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行。而这样的情况也充分体现出当前我国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力度不足,缺乏基础的创新战略管理、过程管理、风险管理等相关内容,缺乏应有的创新能力、培育和技术创新的组织激励等。

2.2 农业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存在很大的限制性

通过实践调研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农业龙头企业比较少,缺乏应有的经营规模和综合实力,各个省市的国家级龙头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分布最为广泛的往往是一些规模比较小、缺乏综合实力的小型农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呈现出规模化、机械化以及集约化的发展效益,这对于我国农业企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会造成很大限制。因为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所以在资金扶持、人才引进、政策保障等相关方面就明显减弱,无法真正意义上具备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农业产业市场中,规模比较小的企业无法体现出相对应的规模经营、规模经济的优势和价值。

2.3 农业企业缺乏人才支撑,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通过对于相关农业企业进行调查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农业企业都缺乏应有的人才支撑,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高精尖的农业管理人才更是稀缺,而人才欠缺这类十分严重的短板问题,导致我国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面临极大的困境,無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创新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具备发展和创新的动力。除此之外,通过调研也可以看到,很多农业企业往往不具备应有的人才吸引力,不能真正意义上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对于相关人才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相应的福利待遇等也不够健全完善,缺乏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

2.4 农业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通过市场调研和实践考察能够看出,当前我国的农业企业在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等相关方面也不够健全完善,缺乏应有的创新性和高效性,相关制度内容往往缺乏切实性、可行性和针对性,各类工作无法在制度的指引下平稳有序地推进,更不能呈现出良好的创新效果。在农业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落实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等相关方面,往往都停留在传统的单一化的模式上,并没有构建系统完善的现代化经营管理体系。只是根据经验进行管理,在管理方式上对于发展环境缺乏应有、及时和有效的反应,不能适应当前变动的环境要求,在制度指引和战略规划方面也不够及时有效。

2.5 农业企业的资金不足

当前,在我国农业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等相关问题比较普遍,特别是针对基层的农业企业来讲,资金来源存在重大障碍,应有的融资渠道不畅。绝大多数的农业企业,特别是小型的农业企业的资金来源都是依靠个人积累,也有一部分农业企业的资金依靠亲朋好友筹借,有很少一部分的资金是来源于民间借贷或者农村信用社贷款,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农业企业少之又少。农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周期不足,由此导致很多的农业企业资金流转都存在巨大问题,资金短缺问题对于各类农业企业的发展都会造成很大的限制,使其经营发展遭遇极大的资金困境,而这一问题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性发展都会造成严重的阻碍。

3 农业企业管理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农业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也需要着重做好技术管理和创新工作,这样才能体现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提供必要的保障,而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农业企业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要想确保农业企业技术实现创新,农业企业必须针对创新技术和创新理念进行更有效的普及和推广,并且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规划中将其有效纳入并形成战略地位,以此在全过程中有效融入技术创新工作。

3.2 健全农业企业管理制度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也要不断地优化和改进,与时俱进,更有效地实现市场资源配置,通过专业化的生产和高质量的社会分工协作,通过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组织形式,使自身的经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为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和保障。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构建与现在农业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充分构建“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制度,进一步明确企业的产权,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更有效地适应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发展环境,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当前农业企业规模小、融资困难等相关方面的问题。

3.3 创新农业企业融资方式

在当前很多农业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资金问题都是特别严重的困境,同时,也是制约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为其提供融资渠道,对于融资管理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农业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国家相关方面的政策扶持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有效地争取相应的惠农资金和扶持基金等。以项目作为载体,有针对性地争取中央对于农业产业的扶持资金,进一步有效培育和引进相关的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项目,形成具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3.4 培养农业企业人才队伍

在当前的农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也是核心资源,必须重点关注对人力资源的挖掘,对其进行创新性的应用和管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人才,为农业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企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的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或者困境,针对这样的情况,要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充分落实相对应的发展对策,在创新技术、制度改进、人才支撑、资金帮扶等相关方面着重加强,为农业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晋鹏程.强化农业企业管理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J].山西农经,2008(5):57-59.

【2】严俊.我国农业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2(4):1-5.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第2篇

日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首批30名农业职业经理人在扬州职业大学结束了第四阶段培训后,怀揣结业证书返回到各自生产经营岗位。第四阶段培训为期四天,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农业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农产品采购与库存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秀农业经理人经验交流等。

2018年,扬州职业大学承担了部级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项目,培训期限历时三年。三年来,围绕专业经营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创业能力提升的目标,采用“集中授课、考察实践、信息化教学、跟踪服务”四位一體培育形式,对一批热爱农业、愿意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能人开展培训。宝应参训的30名学员来源广泛,有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园区)骨干、种养殖大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等,他们将成为宝应首批“科班出身”的农业职业经理人。

农业职业经理人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新生事物。下一步,宝应县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将进一步研究,会同组织、人社、财政、工会、银行等部门,拟从政策、资金、项目、金融信贷等方面对农业经理人给予大力扶持,推动农业农村人才因需而培、培而有效、培而有为,推进全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第3篇

一、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始终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重点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了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方经济,致富了一方百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突出表现在:

(一)龙头企业不断涌现,规模不断扩大。龙头企业以一产为基础,加快二三产的发展,队伍不断扩大,并已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目前,我市拥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78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的17家,超过1亿元的6家。2004年全年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15%。其中南通市级以上5家农业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比去年增长16.3%;实现利税4381万元,比去年增长29%;出口创汇644.2万美元,比去年增长10.5%。我市龙头企业涉及种植、养殖、畜牧、水产等多种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178家龙头企业中水产加工企业60家,占33.7%;种植加工企业85家,占47.8%;畜牧加工企业28家,占15.7%;其它加工企业5家,占2.8%。

(二)企业投入不断加大,新增长点不断涌现。2004年全市许多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大胆投入,通过“办实体、抓龙头,建基地、壮龙身,联农户、摆龙尾”,培育发展了一批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基地和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受惠得益。全年新增龙头企业投入6.06亿元,申报项目75只,项目投入量在**县(市)中名列前茅。**恒昌隆公司、**方源快冻公司、**北上海有机食品公司、**田田食品公司等一大批新的农业龙头企业,先后在我市落地生根,并迅速发展壮大,有效地带动促进了农民增收。如一期投入1200万元的恒昌隆食品公司,在创办之初就抢抓市场良机(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边建设、边收购、边生产、边销售,当年即加工速冻蔬菜4700吨,带动种植9000亩蔬菜面积。志良田田食品公司去年投入1000多万元,做到当年投入,当年见效,目前产品供不应求,今年销售可望突破亿元。全市在新发展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还有新安吉云肉制品公司、南通吕鲜水产公司等一批原有农业龙头企业,不甘平庸、争创一流的发展意识强,通过不断加大技改投入,积极拓展市场空间,企业规模和档次不断,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如南通吕鲜水产公司,新增技改投入300多万元,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拓展醉糟系列水产品市场,目前企业已拥有13个商标、10多项产品外包装文化专利,在南通、海门、如东、启东设立了四个专营门市,并打入了上海、南通等26家大专场,发展势头较好。

(三)科技创新不断,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龙头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主要标志。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通过不懈努力,加快了新产品开发速度,促进农产品档次升级,增强了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科技的应用与新项目的开发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去年我市重点龙头企业双林公司不满足于龙虾资源的简单加工,而是在产品的浓度开发上下功夫,对农业资源进行充分的综合利用,以工业化产品的生产促进农副业的发展。该公司与省农科所合作研究成功了从花生根、腾中提取白藜芦醇,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和合蔬菜公司为了能使蔬菜质量稳步提高,符合国际出口标准,提高菜农收入,该公司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品种上注重发展名优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在经济效益发展的同时,注意社会效益,积极引进一些无公害蔬菜品种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内一半的面积力争通过几年的重点培肥期,大量施用厩肥,充分改善土壤的肥力因子——水、肥、气、热得以协调,发展无公害蔬菜栽培,使整个园区最终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营销上,在巩固老客户在基础上,培养更多的农民经纪人,寻找更多的新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改变产品单一的格局。海复北上海有机食品公司,该公司仙人掌种植技术等方面,积极同南京大学有关研究生联合,研制成功了一种啤酒添加剂,填补了国内一项技术空白,目前正同青岛啤酒等厂家洽谈长期供销合作事项。

(四)机制不断完善,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一批龙头企业强化了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些龙头企业通过与基地农户签订合同,制订收购保护价,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物资等服务,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带动了基地化生产、城镇化发展以及三产的兴起、地方财力的增加。全市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和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合机制,通过订单农业、合同契约、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保障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双赢。基地建设是龙头企业的原料依托之本、发展之源。南通双林公司以乡镇为区域,在当设立龙虾的捕捉、收购、贩运。去年,公司与86位经纪人订立了协议收购龙虾6500吨,相当于农民可以从中得到3575多万元的收益。为维护农民利益,公司每天在收购点公布收购价格,防止经纪人从中渔利而伤害农民。公司平时实行随行就市价格,如市场价过低时执行保护价敞开收购,同时对经纪人收购大户采取一定的返利政策。和合蔬菜公司目前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增到3万亩左右,建成13个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了一个科技示范区,3个工程示范区,节水灌溉面积达1200亩。大棚蔬菜年亩收入达8000-10000元,裸地蔬菜年亩均收入4000-5000元。由浙江宁波两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同投资800万元兴办的民主镇菜业制品有限公司,创办时间不长,就先后与民主镇8个村建立了协作关系,为每村垫付了榨菜种子、肥料厂5000元,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并以保护价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组织收购农产品2000多吨,带动农户5000多户、种植面积5000多亩,发展较快。寅阳方源快冻食品有限公司创办第一年,就与2000多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基地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以上,促进了企业发展、农户增收。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市的农业龙头企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为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对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龙头企业发展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综合实力不强。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主导产品、支柱产业不够突出,优势不明显,还没有完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体系,发展基础和竞争实力还不强。二是龙头企业产品档次偏低,研发能力弱;普通产品偏多,名牌产品偏少。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品优势不明显,产业化经营的外向度还不高,目前我市龙头企业与国外大企业、大集团合资合作的数量不多,难以融入国际大企业、大集团的产业链中,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发展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的之一,就是帮助和带动农民增收,让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中的利润。我市的龙头企业虽然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涌现出许多好的典型,但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多数是农产品合同契约型,服务型、保护型不多,合作返利型的更少。另外,还存在着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等问题。四是政策扶持不够到位。有关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对我市龙头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落实的情况来看,在企业的用水、用电、税收、交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不到位现象,特别是资金短缺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和进一步发展壮大。

如何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发挥好龙头带头作用,为我市农民收入“倍增工程”作贡献,是今后农村经济工作中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

二、我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对策措施

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年农业与农村经济的目标和工作重点,结合自身的职责,积极做好组织、引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力争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抓好龙头企业工作方面取得以下四个新突破:

一是抓提升,使龙头企业在发展规模上取得新突破。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切实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扩大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继续加大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全力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积极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有效加强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力争使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无论是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明显的进展。今年的目标是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和投入均增长15%以上;北新恒昌隆公司、汇龙金和食品公司、寅阳方源快冻公司、志良田田食品公司等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进入重点龙头企业的行列。

二是抓项目,使龙头企业在发展后劲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对上衔接争取,对下服务指导”的工作方针,积极挖掘和培育农业项目,加大力度争取农业资金,力争有更多的农业大项目落户启东。在发展环境上有聚合力,为农业项目实施主体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要切实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经常关心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在项目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在方式方法上有创新,坚持农业项目与优势主导产业培育相结合、与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相结合、与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相结合、与农业科技创新相结合。在项目选择上有重点,重点放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重点龙头企业培育示范项目、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项目等方面,同时积极帮助龙头企业挖掘和包装农业项目,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

三是抓创新,使龙头企业在更高平台上取得新突破。利用市信息办设在我委的优势,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工作,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要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全部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页,有条件的市级龙头企业也要建立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网上电子商务。并依托启东市农业服务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国内外市场的农产品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投资重点和农业项目申报指南等信息。同时积极支持与鼓励建立启东市名优农产品网上虚拟市场,展示我市名优农产品和名牌农产品的精品,开通重点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基地、生产、技术和产品介绍,接受网上咨询和产品定购,并及时将有关信息传递给相关的企业。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第4篇

一、当前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一家一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将被企业化的经营体制所替代, 逐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农业的企业化之道, 对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当前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水平, 大部分企业的财务还只是负责记账、算账、报税等基础性的工作,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参与不足, 没有充分发挥财务应有的职能, 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缺乏内控, 成本增高, 风险加大, 企业运营效率低下, 严重影响了农业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体而言, 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是做好财务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但从目前来看, 财务人员队伍庞大, 但普遍缺乏高素质财务精英人才, 特别是农业企业, 受区域环境及行业发展等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 农业企业的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不但不能全面发挥财务各项职能作用, 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而且导致财务管理失控, 跑冒滴漏、损失浪费等现象频出, 更有甚者如资金被盗、挪用、损公肥私、偷税、漏税等各种违法乱纪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给农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二) 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工作包含建立财务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和实施成本管理控制等工作, 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代表企业管理的规范程度, 当前农业企业制度建设普遍不完善, 有的企业根本没有财务制度, 按照习惯做事, 造成会计核算及业务处理和内部控制无法可依, 无章可循, 随意性很强, 有的企业制定了制度, 但也是“写在纸上, 挂在墙上”形同虚设, 执行力很差, 导致会计核算结果千差万别, 信息失真, 内控失效, 无法发挥财务应有的职能和作用, 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埋下了隐患, 增加了风险。

(三) 财务信息不准确, 提报不及时

能及时有效的将财务信息反馈给公司的管理者, 为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服务, 是对财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特别是现代信息化社会, 信息就是生产力, 信息就是企业的生命。财务信息就更加重要,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中提炼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有价值的信息也是对现阶段财务人员的一项考验。如由于现在农业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化、信息化程度、对市场以及生产经营现状情况的了解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财务信息不准确, 不完整、不及时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不但不能为公司领导的经营决策服务, 还出现了误导或带偏公司领导决策的现象, 造成企业管理效率低下, 阻碍了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四) 财务信息化应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是时代的主题, 作为财务工作者, 财务信息化应用水平对其财务管理工作成效起决定性因素。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共享、财务机器人等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应用愈来愈普遍, 但对于大多数的农业企业来说还相差甚远, 有的企业还停留在手工账, 采用最原始的记账方法, 登记账簿, 人工作数据统计、汇总和分析, 不能即时反映企业的实时信息, 有的企业虽然使用了财务软件, 但也是信息孤岛, 不能信息共享, 信息化应用拓展受限, 不能全面推开, 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效率和效果。

二、加强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 加强财务团队建设, 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农业企业的发展, 关键靠人才, 要想提升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要加强财务的团队建设, 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化素养。财务工作必须由专业化的人员来胜任, 首先要把好入口关, 并且还要做好后续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以及“传、帮、带”等方式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化应用操作能力, 财务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另外还要建立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 优胜劣汰, 确保财务团队的新旧更替, 保持财务团队活力和创新力。财务工作涉及面广, 综合性强, 要想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的效果, 还要转变财务人员的职业角色, 从单纯的会计核算向创造企业价值转变。

(二) 强化财务制度化建设, 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建立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财务管理制度, 是开展一切财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建立财务管理制度, 需要遵循固化业务流程, 规范操作, 建立标准, 奖优罚劣, 持续完善和改进的思路, 对公司的资金收支管理、财务报销管理、稽核管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成本费用控制、报表管理、财务分析、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约束, 从而达到规范公司经济业务和财务行为, 降低企业成本, 减少浪费, 节约成本, 增加收入,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 转变财务职能, 为经营管理服务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财务人员的职业角色定位也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企业的财务也必须认清形势, 不断自加压力, 修炼内功, 不断学习新知识, 新技能, 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在现有形势下, 财务人员必须扭转一种观念, 不能单纯地以“算账先生”的身份来定位自己, 必须跳出现有的局限, 走出去, 开阔思路, 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分析和了解财务的本质, 如何让财务人员的工作成果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会计核算的结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财务人员除了算账, 还需要深入市场, 了解业务, 参与管理, 辅助决策。未来农业企业财务的发展方向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和支持决策分析转变;由事后记账向事前预算并提供分析转变;由财务人员坐在办公室里算账向财务人员深入生产一线, 参与企业业务流程规划, 规避风险转变;财务人员由内部核算型向企业管理型和价值创造型转变。

(四) 全面提升财务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互联网、智能化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 是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现在信息化不只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应用工具和手段, 它已经成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根本, 从企业商业模式定位、战略规划布局到企业精细化管理、市场营销每一层面都离不开信息化, 它所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并且现在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脱离了信息化, 就脱离了这个社会, 也就不可能适应未来, 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农业企业也不例外。应用财务信息化不但能实现减员增效, 规范业务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 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积累信息, 实现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 作好数据分析, 及时高效的反馈财务信息, 为领导经营决策服务, 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赢利模式, 为创造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 发展农业企业, 必先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财务的核算、监督、控制、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职能, 正确的掌握和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和价值增长模式, 才能不断提高农业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更好推动农业企业发展, 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摘要:农业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决定了农业企业发展质量的好坏, 但现阶段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亟待提升。本文在分析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 深入探讨了当前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措施, 以期有效提升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促进农业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农业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刘兴瑜.浅谈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农业经济管理, 2008 (9) .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第5篇

(一)客户小而多,回款速度受到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种植业,尤其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种植。此外国家鼓励土地流转,鼓励专业种植户,这使得农村农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不断增多,这些合作社就是轻便型农业机械的主力消费群体。而且,由于各种作物的种植农艺不同,必然有很多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有厂家的技术支持,必然要求厂家从代理商模式,逐渐转向厂家直接对用户。

(二)占用时间长,且受补贴政策影响大

由于目前厂家主销的都是有购机补贴的农业机械,且为了促进销售,很多厂家都允许用户购机时,将购机款扣掉补贴款,待用户收到政府补贴款后,才支付剩余货款给厂家,补贴按季度或者受行政审批程序影响,导致回款时间加长,或者有时因当地当年补贴额度用完,不得不等到下一年度的补贴资金,导致应收账款占用时间无法掌控。甚至有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直接取消了补贴,那么这部分款,就无法收回。

(三)大多采用经销商代理模式,占用资金多

大部分农机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都是通过经销商代理的模式。不论是依托现有农机经销商,还是厂家自己扶持新的经销商,由于农业机械有特定使用季节的时间限制,销售很集中,就不得不让经销商在特定季节到来之前,保持充足的库存,不得不给经销商较大的信用额度。再加上那些为数众多的,小则三五千,大则两三万的用户,占用的资金数就非常之大。

二、农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追求做大而非做强,风险意识不足

农机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12月印发的《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提出,到2025年,该机械化率要从63%提升至75%以上。但与此同时,农机市场需求与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紧密相关,受国家购机补贴政策规模、各省配套补贴资金、产品所属补贴品目额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很多农机企业,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以及销售收入,未充分收集市场信息及政府政策信息,在销售“旺季”之前,大量生产囤货,或者未及时进行技术更新,一旦市场上出现性能更先进的产品,或者政府调整补贴政策,销售受阻,就会直接导致库存增加,存货周转率下降。此时,企业就不得不采取降价或者增加信用额度,来加速处理库存,这不但严重侵蚀企业利润,而且严重影响经营流动资金,直接导致应收账款大量增加。

(二)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未及时进行数据分析

很多企业负责人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往往只聘请初级财务人员,或者用自己的亲友来负责财务,财务的作用仅仅是用来记账报税而已。财务核算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基本的核算工作尚不能做好,就更谈不上数据分析和管理了。而且,往往这样的企业,都同时存在着财务人员变动频率高,未能有效实施基本的财务会计电算化,未能及时核销应收及回款,未能提供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的情况。

(三)未建立切实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

信用管理制度包括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以及外部客户信用评估制度。目前农机企业对内,未建立内部风险控制制度。针对授信额度权限管理,未明确各个管理层级能够批准的授信额度。有的企业高度集权,一切授信都必须最高管理者(老板)审批,有的企业则由销售部门自行掌控,没有相应的审批,权力与责任没有对等。对外,未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制度,或者评估制度未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对客户资信能力没有科学的评价方式,无法相对准确评估客户资信能力,以及持续获取客户资信信息的能力。当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为尽快出清库存,往往就会允许经销商或者客户赊销或者分期付款,此时无法有效评估经销商或者客户实际资信能力,盲目扩大信用额度,让企业背负了相当高的信用风险。

(四)绩效管理机制不合理,重销售轻催收

长期以来,很多农机企业被表面繁荣所迷惑,热衷于“跑马圈地”地扩大市场占有率,针对销售的绩效考核中,销售业绩所占的权重很高,而回款及催收的权重就小了。绩效和薪酬是正相关的,这直接导致业务人员为追求高的绩效,只追求高的销售业绩,忽视或者轻视回款,甚至出现销售人员故意隐瞒客户不良资信情况,只管发货销售,不管客户能否及时回款的情况。另外,当客户出现未及时回款时,销售人员未及时跟进或者反馈信息,若财务部门又未及时发布应收账款账龄分析的情况,就会导致信息滞后。催收人员无法及时掌握有效的信息,又没有有效的办法应对销售人员和客户敷衍应付,催收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此外,由于资源有限,农机企业往往只重视大额的应收账款,那些小额的应收款项很容易被忽视,但往往这些小额应收款汇总起来又是一个不小的金额,若没有注意小额应收的违约现象,随着金额的增大,往往催收难度就更大了。

(五)产品性能落后导致滞销,被迫增加信贷

很多农机生产企业,对研发重视不够,依然停留在模仿的阶段,没有及时创新,或者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积极改进,导致竞争力不强,不得不采用价格战方式促销。低首付或者零售付的方式对经销商进行“铺货”,导致应收账款剧增。同时,由于经销商也面临库存和业绩的压力,而农机经销商往往都是区域性中小企业,评估最终客户还款的能力有限,一旦最终客户出现无法按时还款,往往会导致经销商无法及时回款给生产厂家。

三、对农业机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一)重视经营质量,建立风险控制意识

良好风险控制意识,能够在前期帮农机企业规避很多风险,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经营。尤其对于农机生产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企业在选择生产哪一种产品时,一切必须以市场的需求为中心,以满足农户和农艺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而不是只盲目追求生产国家购机补贴的产品。农机行业虽然快速发展,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仍然在持续进行,有购机补贴的农机产品,表面上看具有销售优势,但往往已有企业进行前期研发,在接下来一两年内必然出现大量同类产品,当企业形成生产力时,经常已是供大于求的时候,且那时的购机补贴政策往往就会出现变动,导致企业销售受阻,应收款项增加。

其次,在确保应收款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增加销售量。企业在决定赊销金额之前,至少应该安排销售人员、信用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对客户进行实地考察,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估,尽量将资信差的客户排除出赊销范围,或者争取让客户采用资产抵押或者担保的方式,使风险转移。

(二)规范财务管理,定期进行财务对账与分析

首先,财务部门应由专业的财务人员负责,财务负责人应该由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会计师担任。很多企业负责人出于现实的考虑,现金及银行账户可以由亲友来负责,但账务核算、记录及财务分析应该由专业的财务人员负责,并且应该制定规范的财务核算管理制度。在核算分析时,除了客户所欠的货款,还应该注意为客户代垫的相关保证金、运费等代垫款项及预借款项。

其次,由于目前很多农机采购项目是通过招标完成的,所涉及的单位有经销商、采购单位(或提供补助的单位)、使用单位、招标公司等相关主体,所涉及的款项有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中标服务费、货款以及后期的质量保证金等,且所涉及资金周期往往都要2-3年以上时间。这就要求,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各个主体的关系,付款的主体以及开票的对象,以免后期回款时,张冠李戴,使应收信息失真。

再次,每月必须做好应收账款及账龄分析,按时与客户进行对账,并要求客户进行签字确认,及时预警及反馈超期款项,为催收提供合理的证据支持。

(三)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动态管理并确保有效运行

应该建立授信额度权限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管理层级所能批准的最高授信额度,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权责对等。另外应建立客户资信等级评估制度,根据客户资信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在评估经销商时,除了考虑资信情况外,还应该考虑该经商的销售能力,尽量避免经销商因销售能力不佳而导致“爆仓”,致使无法按时回款。而评估经销商的销售能力,生产企业可充分利用各省农机补贴公示系统,该系统网上对外公开,可以实时查询各个经销商以及各种产品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以及最终用户等详细情况,为生产企业实时了解各经销商库存及销售情况,以及相关行业经营动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为避免出现重销售,轻回款的现象,企业可以从销售人员及财务人员相应绩效指标的制定入手,进行综合绩效指标考核。首先针对销售人员绩效指标的设定,可设置销售额、当期回款率、对账单回传率、未按期回款额以及催款费用等五个方面考核,权重可设定为40%、30%、10%、10%、10%。在针对高绩效销售人员进行奖励的同时,对未按期回款额及催收所发生的费用,按一定比例对销售人员进行处罚,奖惩分明。

其次,在财务人员的绩效指标中,设置账龄分析及对账完成率两个指标,确保应收款项信息准确并及时反馈到位。

(五)提升研发能力、产品性能及售后服务能力,增强竞争能力

生产企业应该重视和加强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其次是针对不同农艺需求,改造或开发出适用产品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实用的产品;第三是加强售后服务能力,除了提供农机产品外,针对农机使用特点,提供使用季节前的检测保养,使用中的故障及时响应排除,以及使用季节过后的维修保养,提高客户满意度,确保相关货款及质保金能按时收回。第四是从单纯提供产品,逐步向提供解决方案,比如说,能提供农艺改进方案,引导农民用户采用更科学的方法,提高效率,提高种植作物的品质和经济价值,帮用户取得更好经济效益。这不但会增强应收款项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增强产品竞争力。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不断加深,农机企业向外走的条件不断成熟,农机企业应该从战略上把握机会,练好内功,做好产品,运用好应收账款策略,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摘要: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扶持农业机械发展的政策。随着农业购机补贴政策的持续支持,农机生产企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然而,受购机补贴政策的影响,很多企业都集中生产补贴产品,导致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铺货”赊销成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生产企业的销售业绩得到提高,但由于农机生产企业风险意识不足,内部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导致应收账款风险不断增高。本文通过分析农机生产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农机生产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机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晓婕,谢嘉倩.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9(3):50-54.

上一篇:网络与信息安全下一篇:企业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