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剩余分配制度管理论文范文

2024-02-06

农业剩余分配制度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能够扩大需求、增加财富和促进发展,并形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和发展效应。通过这三种效应的传导及其作用的发挥,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发展效应

目前我们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用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形式、现代发展理念来发展农业,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它的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和发展效应等,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它将受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的有效需求不足规律的约束,发展现代农业能够形成有效需求,从而有利于缓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并通过它的需求效应,进一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生产力和谐是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质因素的协调配合、共同起作用的创造财富的总体能力的提升,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和谐,从而生产和积累财富,并通过它的效应,进一步地加快农村脱贫、农民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同时发展现代农业能够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和谐,从而促使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并通过它的发展效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是,发展现代农业是如何形成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和发展效应的,即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和发展效应的形成机制是什么,三种效应是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它们的传导过程是什么。

一、需求效应:形成机制与传导过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路径选择为现代农业建设,不仅能够形成和扩大需求,而且也能产生需求效应。由于农村市场尽管是一个广阔的极有需求潜力的市场,但是它的发展受到农村居民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影响农村居民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较多,其中,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农村消费的客观条件较差是两个重要方面。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农村居民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城镇居民更为严重,影响农村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据统计,“1990~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4.48%,比80年代增长速度几乎慢了一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0.15%,年均增长7%,比80年代增长快54%。这种情况导致农村消费市场日趋萎缩,比重不断下降。1990年农村市场消费占全社会的份额是53.2%,1991年降为40%,2001年降为37.4%”。可见,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农村市场的需求及其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扩大农村需求,发展农村市场,必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即使收入水平的提高足以支持农民选择同城镇居民一样的消费方式,但是因为基础设施较差,消费愿望难以实现,因此也形成不了需求。农村没有自来水设施,农民就不可能用上卫生洁具,从而也就没有消费卫生洁具的需求;农村即便有电,农民也会因为电视接收设备不足或落后而缺乏对电视机的需求。所以,扩大农村居民的需求,固然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也需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就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除了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和新型农用工业以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十一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实现农村人口的安全用水,建设公共供水系统,解决农民的自来水入户的问题;二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力度,加快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的步伐;三是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实现户户通电目标;四是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继续发展小城镇,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如果能够顺利地完成上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那么,农村居民就有条件使用卫生洁具、交通工具、电视机和计算机,等等,从而扩大对上述各项商品的需求。据湖南省政协的一项调查,“全省农村尚有1431万人饮水安全没有保障,34个村3.89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有3.2%的村、1.61万农村人口看不到电视,4.7%的村不通电话”。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只是为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生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且也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提供良好的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所形成的需求,能够极大地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并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固然可以通过加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条件,形成和扩大需求,而且也能够通过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购买力水平,形成和扩大需求。由=F需求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消费欲望和购买力。仅有消费欲望而没有购买力,不能形成现实的需求;仅有购买力而无消费欲望,也不能形成现实的需求。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形成和扩大需求,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民的收入水平能不能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负有农村脱贫的使命,要把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发展路径,切实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如果加大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那么,投资的40%左右就可以转化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收入。基础设施建设除了需要劳动力投入,也需要使用原材料,如水泥、砖头等,这些都是由农村工业提供的,所以,农村工业能够得到发展,既务农又务工的农民收入就能够提高。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利用科技进步可以突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的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农民通过发展健康养殖业、特色农业和生物质能产业,生产出使用价值大、有需求、价格高,收人也高的农产品。现代农业建设要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农产品物畅其流,价值能够在流通中实现,农民的收入水平可望提高。发展现代农业还需要培养新型农民,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队伍,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素质及增收的能力。可见,发展现代农业,能够促进农村脱贫、农民致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同其消费欲望相结合,能够形成较大的市场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转变为以现代农业为主的新农村,需求扩大及效应的发挥是不可替代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既得益于需求比较旺盛的市场

经济,又受制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市场经济。1998年至2003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市场疲软,物价持续走低,农产品市场尤其如此。现在,随着投资的持续升温,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虽然有所缓和,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还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形成和扩大需求,从而启动市场,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能够形成新的需求,进而带动农村生产的发展。这是一种因为需求扩大所形成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和扩大了需求,需求扩大反过来又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效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效应通过需求扩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需求进一步扩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生活进一步宽裕的传导过程,发挥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二、财富效应:形成机制与传导过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只是能够产生需求效应,而且也能够形成财富效应。所谓财富效应,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产和积累起来的财富对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如果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联系起来,那就是对农村生产力和谐、农村生产关系和谐、农村经济基础和谐与农村上层建筑和谐等目标的实现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为说明财富的形成机制及其传导过程,有必要先对财富的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西尼尔认为:“任何一种事物要使它成为财富,也就是使之具有价值,应该包括三种特质:效用、供给有定限和可转移性。效用是用来表示防止痛苦、或者是间接产生愉快的一种手段的特质,是价值的一个必要成分,它指的是事物对人们痛苦与愉快的关系。可转移性是任何事物能够成为财富,使它具有价值所必备的第二个因素,它表明产生愉快和避免痛苦的能力,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或部分地被转移。供给有定限是构成财富的第三个特质,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指的是限制某种商品供给阻力的比较强度。”因为物品的效用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因此,物品的效用,也就是保有某一数量时所获得的愉快,将按比例地增加””。供给有定限指的就是这个“某一数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和积累的财富指的就是具有效用、供给有定限和可转移性三种特质的物品。如果生产和积累的物品不具有上述三种特质,就不能成为财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和积累财富的方式主要是发展现代农业,也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就是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农用工业等。农田水利、耕地质量、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新型农用工业品等,都是具有效用、供给有定限和可转移性的物品,从而都是农村的财富,这个过程就是财富生产和积累的过程。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就是为了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的集约生产、清洁生产等。具有财富特质的农产品因为农业科技创新,不但产量大幅度增加,而且质量和品种也会大幅度地提高和增多。前者是农村财富数量的增长;后者是农产品效用的增大,实际上也是农村财富的增加。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就是通过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进农业由产量低、质量低、品质低向产量高、质量高、品质高的农产品结构转变。显然,农业产业体系的提升将大大地促进农村财富的增长。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就是通过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财富的效用特质是在流通中实现的,财富的效用对于交换的一方并不大,而对于交换的另一方可能很大。所以,通过流通,财富的社会福利在增大。现代的经营形式和发展理念,虽然不能直接生产和积累财富,但却能提高财富的福利水平,通过市场引领财富的生产和积累。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更能促进农村财富的增长,更能够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通过加强农村的教育培训,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经营素质增强,劳动生产率提高,财富生产和积累的能力增大,财富增长的速度加快。

更为重要的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能够提升农村生产力诸因素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劳动资料在农村生产力物的因素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传导自己的活动到劳动对象上去以影响和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对象是农村生产力的物质要素的一项内容,是人类劳动加于其上并形成适合人类需要的财富的物质条件。劳动对象的质量对于生产出来的财富数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能够提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也就具有增大财富生产数量和提高财富生产质量的能力。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能够提升农村生产力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劳动者的素质,即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因而能推动农村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不断发展。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质因素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生产物质资料的总体能力就能充分发挥,或者说,生产力水平就有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这种意义上说,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为了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财富的增长。

农村财富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发展现代农业所形成的财富,很大一部分属于物质资本。农田水利、耕地、清洁能源、新型农用机械等就是农民进行劳动生产所必需的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只是它们本身就是财富,更重要的它们还是生产财富的财富。“物质财富是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的发展,积累的劳动愈来愈多,物质财富也不断增长,这就为继续发展生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愈来愈雄厚的物质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所形成的财富,除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外,还包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也是财富,它不同于物质资本。“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技能是生产的前提,也是国民财富的组成部分。”而且,作为财富的人力资本是首要的生产力,在财富的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有机结合,是财富的源泉。“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弟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为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地生产和积累财富,而且也因为财富作为物质条件具有发展生产的功能和作用,能够生产和积累更多的财富,从而形成财富效应。

新农村建设的财富效应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影响和作用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这个过程被称之为新农村建设财富效应的传导过程。财富之所以能够对农村生产发展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形成财富效应,是因为它本身可以作为生产要素。劳动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协调配合,共同起作用,形成财富的生产能力,即所谓的生产力。生产能力越大,农村生产的发展速度就越快,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也就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法律法规健全、市场完善而均衡,劳动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就能在等价交换的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实现优化组合,形成和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实现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作为财富的劳动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形成的财富效应,是通过市场的传导机制实现的,两要素在市场上和生产中的运动过程和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生产财富的过程,就是财富效应的传导过程。

三、发展效应:形成机制与传导过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发展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而且也是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被称之为发展效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仅仅只有发展,没有发展效应,那么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是一种缺乏内生动力的发展。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产生发展效应,因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具有内生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效应是如何形成以及如何传导的。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物质基础。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发展新型农用工业,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进农村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产业保障。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发展健康养殖业和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能够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和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市场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发展在于生产经营的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经营形式和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就是农业发展的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现代发展理念能够引领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智力保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农民,就能推动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基本条件。尽管如此,如果只有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而没有农村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社会经济也是不可能又好又快发展的。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一个内容需要研究,那就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制度因素可能比技术因素的作用更为重要。“诺斯和托马斯反复强调了制度变迁比技术变迁更为优先且更为根本的观点。他们将更为集约的耕作制度(比如二田制对三田制的替代)视为一种制度对相对要素价格变化而不是技术变迁的回应。进而,他们强调了一个市场经济的扩张即便在没有发生技术变迁时也能为人均收入的提高作出贡献。”所以,农村社会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只是需要技术创新,而且也需要制度创新,即创新农村社会的体制机制。农村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一是要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基层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农村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制。二是要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管理,通过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加强农村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建设,强化农村的社会治安等,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三是要建立健全农村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发展。农村体制机制创新,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为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所难以起到的支持作用。

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基础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应该是人与人关系协调基础上生产关系的提升。如果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人与人关系不和谐,即便生产力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也不能认为农村社会经济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相反,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逐步实现和谐,生态环境与生产生活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的矛盾逐步得以缓和,那么,不仅生产力的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就是生产关系的和谐程度也能够大大提高。生产关系和谐包括交换关系和谐和分配关系和谐。等价交换的交换关系就是和谐的交换关系,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者和消费者积极性的交换关系;劳动者和所有者能够获得各自认为满意的收入份额的分配关系就是和谐的分配关系,就是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分配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劳动者与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社会生产力就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从而能够促使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是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反作用,也可以说是一种发展效应。所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择现代农业作为发展路径,不只是直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内生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发展效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效应是通过以下过程传导的。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选择,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和谐发展和农村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农村生产力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农村生产力的和谐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农村生产关系和谐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农村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就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随着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与人关系和谐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这是一种通过发展求发展、通过发展

促发展的过程。就是说,发展现代农业能够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是为了谋求和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通过发展求发展,通过发展促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效应的传导过程。

四、结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通过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和发展效应,推动农村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因为它有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改善消费环境的作用和功能,因而能够增加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和实现他们的消费欲望。购买力的增加和消费欲望的实现,就是消费需求的扩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扩大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规律,既制约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制约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有效需求的扩大,能够启动农村市场。城市工业品通过农村市场流通,价值得以实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城市生产的发展能够扩大就业,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因而具有扩大农产品需求,带动农村生产发展的作用。农村生产的发展为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扩大需求的同时,形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效应。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财富不断生产和积累的过程。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直接为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公共物品的基础设施,具有财富的三种特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财富。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能够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财富生产和积累的速度。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是通过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扩大财富效用。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和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是运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和社会化的融资形式,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生产与效用实现的基本形式。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经营素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促进财富的生产和积累。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扩大财富的生产和积累。因为财富是继续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条件,所以,它能够形成对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效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不断扩大农村财富的同时,形成和发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财富效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为了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能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能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能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产业保障;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和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能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市场支持;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能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通过发展求发展,通过发展促发展。所谓通过发展求发展,指的是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谋求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谓通过发展促发展,指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用发展积累起来的财富基础及其财富效应,推动农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这种以发展求发展,以发展促发展的作用称谓发展效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只是能够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具有促使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发展效应。

[责任编辑:王篆]

农业剩余分配制度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为规范剩余物料的回收、仓储、领用等内部管理流程,控制采购成本,防范存货呆滞积压的损失风险,促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对工程项目剩余物资的管理做出了明确要求,适用于所有项目剩余物资的管理。

1.3 剩余物资管理原则:工完、场清、料净、去向明。 2 管理职责

2.1 项目部负责剩余物资的统计、退库工作。

2.1 物资科负责剩余物资的清点、仓储、平衡、发放工作。 3 管理内容

3.1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综合考虑运距、方便供应和便于剩余物资处理等因素,合理选择存储地址。

3.2 项目工程施工完成后,项目部应及时组织各用料单位对工程剩余物资进行统计,并做好剩余物资退库前的保管工作。

3.3 可退货的材料由项目组负责协调供货商退货。退货手续:项目组、物资、监督、供货商现场清点数量→项目组制定退货清单→四方共同在清单上签字确认。

3.4 不可退货的材料由项目组办理退库。退库手续:项目组制定退库清单→项目组把现场剩余物资退回仓库→项目组、物资共同清点数量→双方在清单上签字确认。 3.5 下脚料、包装物等由项目组负责存放到物资指定地点,要求:分类存放,摆放整齐。

农业剩余分配制度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强化项目资金管理

文 / 宁波市农业局

应国方

近年来,我市各地紧紧围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力推进“两区”建设,扎实开展助农增收服务,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去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55.76亿元,同比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518元,同比增长15.8%。

统筹资金投入

加大保障力度

我市自2005年开始实施以农业产业基地为抓手的现代农业建设。目前,已发展提升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坚持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两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现代农业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全市已完成市定第一轮粮食生产功能区81.3万亩建设任务。去年全市新启动建设6个现代农业综合区、14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8个特色农业精品园项目和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提升项目。

项目的建设需要资金投入来保障。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主动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增加农业投入的政策意见和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对我市的投入。据统计,全市“十一五”期间中央和省、市、县对农业的投入共达24.9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0.35亿元,增长71%。其中农业产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市、县财政投入达7亿元。根据《宁波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设定,从2011年起的5年内,全市计划实施八大工程,重点建设项目757个,总投资额达43.3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为19亿元。去年全市地方农业投入预算安排达62265万元,比上年增长21.58%,其中市本级财政专项安排农业投入项目资金为24710万元,主要扶持项目包括现代农业园区5000万元、粮食生产功能区3500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3000万元、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35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000万元、农技推广800万元、种子种苗工程500万元等。县级财政专项安排农业投入项目资金为37555万元。

加大资金整合推动“两区”建设。为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加快进程,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由市财政局牵头已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扶持资金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去年市财政投入“两区”建设的财政扶持资金总额达31400万元。

一是“两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000万元。具体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资金(含标准化建设试点)3500万元、安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2800万元,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等其他来源安排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资金4700万元。

二是“两区”专项资金10000万元。其中现代农业园区专项资金5000万元:具体包括原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资金3000万元、原农业科技园区资金1000万元,新增安排1000万元。粮食生产功能区专项补助资金5000万元。

三是整合各部门农业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0400万元:市农业局归口管理的畜牧统筹发展资金1000万元、市海洋渔业局归口管理的海洋渔业产业资金800万元、市水利局归口管理的节水灌溉3300万元、市农机局归口管理的农机作业补贴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00万元、市财政局归口管理的中央现代农业(畜牧)发展资金25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资金1900万元(含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总之,通过市政府的统筹协调,很好地整合了相关的资金资源和工作力量,使“两区”建设的合力大大增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加强项目管理

提升投资绩效

为适应农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市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规范项目资金管理行为,逐步建立健全项目储备、专项资金管理、项目监督检查、资金绩效评价等覆盖项目资金全程监管的一系列制度体系,逐步建立起以“规划导向-项目设计-资金投入-绩效评价”为主线,规划、项目、资金、监管有机结合的运行管理体系。

(一)以发展规划为龙头,合理确定项目资金扶持重点。

着眼于农业中长期发展,以已出台的《宁波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宁波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为依据,落实目标任务与具体措施,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以规划为龙头,定位农业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产业和扶持领域,设计工程项目,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基本确立起以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粮油生产、畜牧业、高效生态农业、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农业基础保障体系、农产品流通和农业“走出去”等为重点的农业建设重点工程和项目体系。督促落实规划各类项目建设,巩固完善项目储备库建设,逐步构建和实现以规划定位项目体系、工程支撑规划实施、项目保障工程建设的框架和理念。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行为。

为切实加强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程序,我们以农业部、财政部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依据,根据市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针对不同项目特点,分别制定出台和修订完善各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在农经网站上公布,既使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又加大了民众参与和监督的力度,以确保农业专项资金使用安全和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三)以绩效评价为抓手,强化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监管。

为推进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我市从2007年开始就着手对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实施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近年来又扩大到农村沼气、现代农业(畜牧)发展资金、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等项目,市政府和市财政局专门出台工作要求和实施范围,目前这项工作已成效初显。

我们的做法是:按照“统一申报、公开程序、民主决策、评审论证、跟踪问效、监督抽查”等规范化的项目监管机制要求,将项目实施情况、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预算安排结合起来,作为项目立项、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进一步落实项目管理责任,规范资金管理程序,逐步形成以资金使用绩效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责任明确的资金项目监管机制。 通过绩效评价,很好地起到了引导资源要素在区域间、产业间的合理分配、有效集聚,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等作用。同时,通过量化分析投入、产出比、效益情况更加直观、明晰、便于各级、各部门在投资决策中参考。

(四)以项目储备为基础,不断提高农业项目申报质量。

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标准、分级储备、动态管理”的原则,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积极做好农业项目储备工作,实施将符合规划和扶持重点的项目经专家评审论证后,合格的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对申报中央和市级立项的农业建设项目,从项目库中择优筛选,努力做到资金一旦落实,项目就能立即组织实施,以不断提高农业项目申报质量和建设水平。

(五)以示范宣传为手段,充分发挥项目辐射带动作用。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典范总结宣传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社会热点,不断总结和挖掘典型经验,以点带面,加快推广应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新科技、新机制、新模式,充分发挥工程项目建设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综合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等媒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对现代农业建设成效进行系列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支持农业的良好氛围,使投入的农业项目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认真学习各地的经验和做法,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化”同步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扎实有效的投入保障。

农业剩余分配制度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农业是支撑、农民是关键、农村是载体,而制度是动力。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在倡导发展新农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建立新制度——现代农业制度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难度最大,建设涉及面最广的地区。树立民族地区农业制度先行的发展理念,考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制度以及怎样利用制度来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农业制度;制度创新;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一、制度及制度创新

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已经为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所证实。制度安排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兴衰成败,而且还决定着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激励结构。好的合理的制度安排无疑能起到降低交易成本、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提供人们关于行动的信息、提供激励机制、约束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外部性等功能作用。而坏的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必然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阻碍和限制着经济的发展。近代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诺思的观点为代表,他通过分析认为:(1)即使在没有投入要素的增加而只有制度创新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经济增长。(2)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制度的不断创新无疑也为这种效率的有效保持提供了最优实现条件。诺思的观点为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重视制度创新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制度创新与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党中央日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新农村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它的有效建成,我国的全面推进现代化战略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任务,它包含着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并对每方面内容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把握重点、分清阶段、循序渐进的推进。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生产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而创新农业制度是动力。我国的西部地区,是我国农村面积最大、农民人口最多、农村基础设施最落后的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1 105亿)中,有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2%;西部还是贫困人口分布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到全国乡村贫困人口的40%以上。这可以说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最大区情,对于这一点,有学者早就指出:“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西部民族地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民族地区从总体上还不具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等论断。因此,在各种要素投入严重不足、自我积蓄能力极差的民族地区,单靠自己走完并赶上经济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完成新农村建设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重视制度的力量,重视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制度的创新与实施。制度先行,争取以制度的完善来吸引外部群体的投资,激活内部群体的活力,进而带动民族地区整个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农业制度简要的说,就是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则。传统的农业制度一般包括土地制度、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及其相关政策、法规等。在农业建设新时期,创新农业制度客观上要求西部民族地区制定出能够适应和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并对人的生产行为产生激励功能,能反映农业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生产组织形式及相互关系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包括土地制度、生产组织、经营方式;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具体而言,它的框架结构包括土地实行家庭经营制、农户实行合作制、农业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及它的社会化配套体系。其中,农村土地制度是核心和基础;农民合作社制度处于中间层次;农业公司制度是操作层面;而配套设施则是其社会化支撑系统,对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些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构建现代金融保险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农技服务体系;构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制度;构建农业质量标准、绿色、环保体系;构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构建农业法律保障体系等。要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制度的创新,社会化支撑体系先行是其重要出路。

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目前农业制度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制度建设虽然在家庭联产承包等基本土地制度的贯彻上趋于一致,但总的来说还是落后于全国的。这是因为在我国西部的民族地区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很深,其合作制、公司制等的建立都有一定的难度,更别说保险、科技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全面建立。

具体来说,表现在:第一,随着新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等的快速推进,当前西部农民土地问题已经重新凸显。一方面,目前西部农村人力的外流,即主要劳动力都出外打工,造成大量土地荒芜。另一方面,大多数靠打工挣了钱的农民同胞回家就在城市买房,进而哄抬当地城镇的土地价格。这都造成了新时期土地问题的更加复杂和敏感。第二,农业互助合作社没有建立起来。在大部市场已经被抢占的情况下,西部农村最缺少的就是生产效率和市场信息,建立农民互助合作社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然而西部各民族地区农村土地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加上各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稀散……这些都为西部农业互助合作社的建立提出了挑战。第三,农业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实现让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处理内外部关系的实施面临主客观的双重压力。主观上,人民没有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客观上,在西部民族地区的企业太少,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又更少,加上缺失的市场环境和正规的管理经验,使得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农业企业的股份合作制还任重道远。

西部民族地区在为现代农业制度服务的配套体系上,更是凸现现状的落后和任务的沉重。表现在:

1.在现代金融保险服务体系的构建上,表现出保险程度低、覆盖面小、服务不完善等特点。同时,目前针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非常小,仍然存在农民的存钱外流支持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2.在构建现代农技的服务体系上,在某些试点地区具有一定成效,但技术网络没有大量铺开。这是由于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地理环境独特、现有公共设施落后,以及参与高校的有限,致使其短期内投入会大于产出的现象。

3.在构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上,流通程度相当底。西部农产品流动困难不仅是现在,而且会是将来农民增收的瓶颈,这需要市场和企业的参与,而政府制定恰当有力的制度吸引无疑是引进市场的有利前提。

4.在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制度上,已经有一些努力,但总的来说还很不够。这方面在近年来已经算是被受到重视的一块,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探索和参与对农民的培训,然而由于西部农村人口的众多和素质的普遍偏低,制度的探索创新仍需进行。

5.构建农业质量标准、绿色、环保体系,这应该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突出区位优势的重要手段,虽然有些地区在这个品牌上有过努力,但从现实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6.在构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上,应该构建符合西部民族地区实际的农业政策补贴体制和机制,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

7.在构建农业法律保障体系等方面,民族地区要走的路也还很长。

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制度创新的途径

有这样一个共识: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创新制度越是困难,而越是不发达的地区则越应该重视制度的创新。西部民族地区在创新农业制度方面,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在土地实行家庭经营制方面。首先,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依法规定流转的形式、时限及其收回。同时,对给予农民其他土地权益如抵押权、承包地入股权等问题进行研究。这是鼓励农民回乡创业,将西部广袤的土地资源转变为现实资源的重要手段。其次,合理控制城市房价,并关注失地农民的生活转移问题。

在农户实行合作制方面,给予法律规范和政策支持。首先,西部民族地区本身也是一个占地相当大的区域,其内部形态也千差万别,因此在西部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其次,由于考虑到在西部建立合作制的难度,可采用行政法律手段和支持手段来实现对民族地区合作制的重视。再者,在西部建立的合作组织,不仅应重视农产品生产的合作,还应该重视金融自助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作用。

在农业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方面。继续加大对外引资宣传和政策支撑力度,一方面积极引进新的有竞争力的企业扎根西部;另一方面应促进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搞活经营,做大做强;同时注意引导其与农民建立更加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通过合作社的操作来加大农业企业与农民利益的结合度。

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首先,加大对西部农村目前公共产品的供给。在这里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现象:据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的研究,我国目前农村人口的收入结构跟90年代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差不多,而当前农民所享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比90年代城市居民却相差甚远。特别是在目前的西部民族地区,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现代电子产品的覆盖率相当低。归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由于一些公共产品如电网等的不完善,而个人要来支付这些公共产品无疑费用太高,无法承受。这些公共产品供给的缺乏,不仅限制着当地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还严重制约了外界商机对该地的介入。因此,进一步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目前电网、道路等公共产品的覆盖面,是为现代农业制度建设提供配套设施的首要任务。其次,要重视对民族地区金融、农技、流通体系、技能培训、特色把握、保护体系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努力建立金融支持系统;扩大现代农技覆盖面;重视流通系统的建立;继续农民职业技能培养;打出绿色环保品牌;构建保护体系;健全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车维汉.发展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

[2]庄万禄.民族经济学[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7.

[3]毕美家.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制度创新[EB/OL].农网快讯.http://www.ahnw.gov.cn.2006-10-24.

[4]张新光.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6).[JY(](责任编辑:吴高君)

农业剩余分配制度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提 要] 从中国目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来看,春节前后“两荒”现象所凸显的,实质上不是一个“三农问题”,而是一个关系现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真问题”。所以,改善认知环境,重新评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价值,提高剩余劳动力主体特质在多元领域的全面展现,当是实施转移工程之前的必要“补课”。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用工荒;城乡二元结构;价值评估

2003年以来,春节前后“保姆荒”和“用工荒”,年复一年地周期性变动,既催生出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准刘易斯拐点”一一占全国劳动力比例高达60%的农村普通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升,激起一波又一波的劳动力“回流”。此一变化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早期表现形式——“民工潮”已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新课题。这一经济现象,无疑又为基于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角度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这样一种与当代中国劳动力供求市场背道而驰的非“常态”现象,超越常理,难于捉摸,既让用工方焦头烂额,也令中国学界正反纷扰,真假难定,莫衷一是。

一、问题的提出:基于春节前后“两荒”的再解读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伦理需求是春节前夕“民工回乡”的主因。在中国传统“家”观念的驱动下,同家团圆、联络宗族等,皆是离城回乡的首虑。不过,经济方面的诱因相较于精神文化层面的解读,更显而易见,诸如处理债务、安排来年农事、料理子女入学等事务,自然也是举步故乡的初因。另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诸多政策调整、减免农税后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等等,无一不是重要因子。基于以上分析,多数用工单位已相继出台一系列应对“民工回乡”、挽留劳动力的举措。如设计“民工夫妻房”,在异地重构传统“家”观念,以温情留人;增加待遇,调高薪水,靠金钱留人;强化规章,完善预警机制,借制度留人……但是,总体上来讲,效果极不明显。节前“回流”,义无反顾。同样,一种“家春秋效应”亦与日俱增。受传统“家”观念和“回家”文化吸引,农民工历经多次春节返乡——“家”,个体心态已从初出打工的新鲜感——“春”,转向谋求一种稳定性的发展——“秋”。丁是,节后“滞留”农村,亦日盛一日。长此以往,“两荒”共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最大的受害者将会是谁?谁将为此日积月累的“民工荒”买单?

显然,面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非“常态”变动,首受其害者并不在于中国农民,也不是农村结构或农业形态。相反, “三农”可以借助“准刘易斯拐点”、 “回流”乡村的精英劳力和日益趋好的政策,获得充足的缓和空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非体制性”的自由流动,已令中国近年的经济发展预测措手不及。换言之,在当下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渗入传统乡村之际,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价值未能提前予以合理发现与充分利用,终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以新的形态,再次凸显为关键性制约因素。所以, “两荒”现象所暴露的“真问题”,非如有些学者眼中的一个简单的“三农”问题,相反,它更是基于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现实问题。

二、转移的前提:优化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价值的评估环境

中国学界就“民工荒”问题,已多有讨论。总体上,从发生学层面上,他们就其成因作出探析之后皆已出台了诸多期于实践的对策与修正方案。但是,笔者认为,先知后行,进一步透析所要认知的对象,方为良策。因为认知上的缺失必将会导致不可预知的不良后果。所以,借助“两荒”现象,弥补盲点,增进新知,重新评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价值,理当是一切行动的开端。换言之,认知阶段上的“补课”,不无必要。

1.打破一元化评估体系,大力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价值的评估环境。自从“城乡二元结构”在中国构成以来,城市以其强大的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不断地弱化中国农村,单向性的城市一元化评估体系,由此亦应运而生,并衍生出相关的户籍、务工、教育、劳动力价格等偏向性的系列制度。对此,目前中国学界已多有揭露,无须赘引。总之,抛弃“富人经济学”,走出城市一元化评估体系,建构基于城乡的双向评估体系,已成共识。

2.建构多元化的评估标准,全面彰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属性。在目前城市居民的话语系统中, “打工仔”、 “农民工”、“民工”等经济性称谓,相较于往昔视农民为“盲流”、“土包子”、“地佬”等说法,虽有所改进,但是,根源上的“贱农”、 “惧农”乃至“仇农”观念,仍然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蕴含的一般性经济属性一一“工”,还牢牢桎梏在一系列附加的社会学词汇及其内涵之中。可以说,在“城乡二元”对峙格局下,仅仅依赖一种纯粹经济学上的解剥、宣传和鼓动,而未能提炼出综合社会意识、民族文化、身份底蕴、经济属性等方面的多元标准,势必不能营造出一个广阔的大众化社会认知与承接层面,亦不能有效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价值的容身之地;终究不能谋求到一种平等对话、城乡互动的社会机制以合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说者”表达自身价值属性的能力;更不可能在其他“非经济领域”多角度彰显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诸多“非数量化”价值的现代性意义。

3.合理调整中国现代经济结构,增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价值重估的科学指数。目前,作为现代化“后发生型”国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投向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中国制造、服务等行业中的“两荒”现象最显突出。但是,此类产业领域,对于准确评估农村剩余劳动力价值极为不利。其中,多数制造企业的运行模式、 “为世界打工”的订单生产,皆以高劳动成本为代价来换取利润。同样,以“消费拉动”为经营理念的服务性行业,在尽其所能地满足了消费的绝对主体——城市居民的享受需求时,一个庞大的资源浪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耗费,也随之而至。所以,简单劳动的机械性重复,虽则可以换来短期经济效益,但最终既有损于提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价值,又不利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些学者认为,依托第三产业是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的现实选择。又有学者指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会把原有的城市劳动力从低技术部门挤向高技术部门,接着,又在一种由厂商、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三方共建的议价模型中,引入技术水平,最终整体实现低技能到高技能的全国性技术进步。其实,无论是“跳跃转移”,还是“新自由主义式”的议价模型,它们皆以“城市劳动力的优势论”为其潜在的理论支撑,对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消耗已视而不见。幸运的是,已多有学者提出反驳。同时,2006年我国

实施“压经济增长、保体制改革”策略,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以往粗放转移盲目运用的弊病。

4.比照国外经验,遵从国际规律之外,更多彰显民族性的劳动力价值特色。西方国家在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上,多有可取之处。效法他人,与世界接轨,在同一性问题方面,首先决计不能搞双重评估。例如,英国以“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推动工业化进程,倍受中国教科书的诟骂。难不成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居民吸剥农村剩余劳动力,倒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人道主义”的经济伦理学?另外,引入国外经验,建立参考系,就优化评估环境而言,重要的还远远不是“洋为中用”,其目标更在于寻求一种比较,以此发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独一无二的资源特质。众所周知,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进程,“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习西方,一定要关照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实际,以我为主,做好因地、因时的“本土化”。

三、“两荒”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特征

透过春节前后“两荒”事件,大体还可以洞察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而为往昔所忽视的若干特质。

1.具有强烈的经济主体意识。首先,在这一事件中,面对中国目前的现代工厂制度、面对工业化、面对城市,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依然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不”。相反,萌生于现代城市经济环境下的人文关怀、物质诱惑、制度限定等皆是无效的试验。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了城市体制下的“经济游戏”,对此我国并未表示认同。从自我认识上来讲,他们并未将自己的经济属性视为城市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的劳动力资源。所以,“为城市打工”这一通行的说法,纯属城市“想当然”的一厢情愿。而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言,他们“只为自己打工”,是一群“自利”的“理性人”,与城市的经济属性无关。基此,中国的“打工经济”很有重新认定的必要。其次,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极强的经济适应性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面对不合理的“经济游戏”,他们已开始“用脚投票”,并不断演绎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炒老板”的新篇章。例如,就转移区域来看,“民工潮”主体已从初期的“南下”转向“东进”,昔日“东西南北中、打工到广东”的丰华时代地位,已为上海、大连、青岛等东部沿海城市所取代。这其中之因,尽在于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环境指数的此消彼长。可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转移进程中所膨胀的“新贫困化”等问题,同样已长成一个“经济主体”足堪“自为”的理性选择。最后, “移而不转”更是当代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共有的社会经济心理。虽则生活空间、生产领域屡有变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初外出打工的20多岁劳动力,已进入到30~40岁的成熟期,其社会属性、心理认同、家庭结构等皆与农村暗接连理。所以,守候家园的传统经济人,从一开始就未曾积极主动谋求一种向现代经济人的突变。

2.使用周期上的年度更变性。相较于中薪阶层任职期限的“七年之痒”,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使用周期,普遍受传统农业经济形态的影响,大体皆以1年为限。换言之,在技术含量、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还不具备长时效使用的周期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候鸟式”的行为模式。春节前后“两荒”现象,皆源于此。最近以来,正是基于“两荒”所显现的以上特质,有些学者在考察劳动力转移问题时,已开始注意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济主体因素,提出一种新的“三力模型”取代传统“推拉模型”——在市场、政治与行政制度之外,为劳动者经济能力本身找到了不可缺失的主体地位。所以,从诸多新经济现象中再次认识、归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属性,依旧是一场远未终结的战争。

农业剩余分配制度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企业控制理论认为,有效监督的根本条件有二:一是监督者能够真正代表出资者和企业员工的利益,是“积极”的责任人且具备行使监督权力的行为能力;二是监督者能够获得准确和充分的信息。本文以此为依据,结合农村实际,从制度环境、审计主体结构配置及会计信息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问题

(一)农村治理结构失当,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缺乏优化的制度环境

1.乡镇政府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村民剩余控制权难以真正实现。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工作是指导、支持和帮助,不得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而村级管理者则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受“官本位”观念、“人治”意识和自身利益等影响,乡镇政府及工作人员对村级事务的干预普遍存在。比如,一些乡镇党委政府随意干涉村委会选举工作;或违反法定程序撤换任期未满的村委会,侵犯村民的任免权;或以“稳定”、“防止宗族势力”为借口,阻碍村民自治的实施等等。

2.村级民主监督机制不完善,难以控制村级管理者的道德风险。根据代理理论,在村级治理结构中,全体村民与村级管理者的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全体村民作为村集体资产和社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是村级事务的委托者,他们将手中的一部分权力委托给村级管理者,后者在委托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管理权力。由于两者存在利益冲突,村级管理者会产生“道德风险”,故需要对其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但是,由于如下原因,目前村级民主监督机制运行的有效性非常之低:(1)监督主体与被监督主体权力地位错位。由于“官本位”思想及体制因素,在推进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掌握着大量政治、经济资源的村级管理者不愿意放弃绝对控制权和既得利益。作为被监督者的村级管理者实际上成了农村社区大小事务的最终决定者,权力过于强大;而作为监督主体的全体村民,因其组织松散,文化水平低,监督行为缺乏国家政治权力机构的有力依托及保护,民主监督一般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作为监督主体的全体村民的权力实际上非常弱小。(2)农村会计信息严重不对称。表现为农村会计信息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明确、村务公开制度不落实等,致使全体村民难以获得实施有效监督所必需的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3)民主意识尚未普及,民主监督的配套措施尚未落实,围绕民主监督的一些具体制度不足,如村民民主监督的组织渠道单一,而且很不顺畅等。

3.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村级管理者落实民主制度的动力不足。全体村民在选择了合适的村级管理者后,应给予适当的激励以促使其努力履行职责。但是,由于如下原因,有效的村级管理者激励机制尚未建立:(1)农村工作综合复杂,不规范,地区差异大,农村管理者往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比如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可能没有取得相应的管理业绩等。因此村级管理者的管理业绩难以用单一的经济指标加以衡量,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教育、治安等社会性的工作,而且其工作努力程度与管理业绩缺乏相关性。(2)被激励者权力来源错位。由于传统的体制背景和赶超型现代化模式的现实需要,乡镇政府往往把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看作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给其下达大量的政务。在现行体制下,村级管理者的政治命运相当程度上掌握在乡镇政府手中,他们难以按照全体村民的意志去处理村务。(3)村级管理者不是国家公务员,其报酬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级管理者不脱产,根据各村经济情况给予适当的补贴。一些集体经济薄弱的农村,报酬较低且不能及时发放,村级管理者很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

(二)财务审计监督主体组织结构与权力结构配置不合理

1.乡镇政府职能部门审计监督权利过大、有效性较低。目前,乡镇政府职能部门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主要力量,有的还同时履行会计职能。由于乡镇政府掌握着组织资源、经费资源和制度资源,对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活动是否积极推行以及重视程度,主要取决于其对财务审计监督后果的功利性判断。另外,乡镇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与仕途升迁来自于行政系统,他们缺乏成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积极的”责任人的动机,当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与村级管理者串通舞弊时,财务审计监督便失去了公允性。

2.农村民主理财小组审计监督权力弱小、有效性较低。全体村民是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和农村社区公共资源的提供者,村级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直接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村民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积极的”责任人。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应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主要形式。遗憾的是其审计监督有效性一直较低,主要原因在于:(1)全体村民没有真正掌握剩余控制权,不能有效地控制村级管理者的选聘和辞退。从一般意义讲,剩余索取权是作为委托方的全体村民进行监督的动力源泉,村级管理者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而监督的有效性及效率如何则取决于委托方对剩余控制权的拥有程度,监督与剩余控制权应当相互对应。但大部分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全体村民对村级人事管理权和村级财务权的拥有程度较低。(2)由于在权力掌握、组织程度等方面全体村民与村级管理者之间的不对称性,村民行使监督权力没有国家权力机构的依托,村级管理者作为被监督者权力依然过于强大,在缺乏各种有效保护的情况下,大胆有力的监督往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村民对审计监督的冷漠态度。

3.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短缺。鉴于农村民主制度的不足、村级管理者与村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乡镇政府某些工作人员与村级管理者的串通舞弊等问题的存在。在客观、公正地评价村级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公允性方面,注册会计师在独立性与胜任能力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总的情况来看,目前注册会计师尚未充分涉足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

(三)农村会计信息系统不完善

1.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完善。从现有农村会计工作的规范来看,首先,1993年实施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是以农业企业这一会计实体作为规范对象的,其内容庞杂,含农业、工业、商业、建筑、运输、服务业等,主要在原国有农场和少数新创办的非上市农业公司实施,难以成为处理村级会计信息的依据;其次,1996年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用以规范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但是其对村级会计信息的规范要求仅限于会计记录和简单会计报表的编报。上述两项法规主要不足均在于缺乏相关性信息及强制性披露制度等;再次,新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和企业会计制度则几乎不涉及村级社区的交易和事项。200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的“村集体经

济组织会计制度”,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情况在科目设置和核算内容方面作了修订,但是在强制性披露制度、计量属性选择以及提供更优会计信息与额外会计信息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2.全体村民与村级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所带来的一系列代理问题,使得村级管理者会计舞弊严重。在村级治理结构中,村级管理者比全体村民掌握了更多的有关本村当前状况和未来前景的信息,他们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为其自身谋取利益,也可能从事一些有损于全体村民利益的事情,如操纵会计信息、侵吞村集体资产等。

3.对村级管理者的管理业绩难以客观评价以及激励机制的不足,村级管理者很可能通过粉饰会计信息提高其管理业绩,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增加。

4.对农村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不足。农村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是全体村民和乡镇政府,全体村民或无法获取所需的会计信息、或因其不能真正行使审计监督权利而缺乏获取会计信息的动力;而乡镇政府则如上述原因不太关心农村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对策

(一)合理安排农村财务审计主体结构

1.乡镇政府的淡出。正如前述理由,作为国家基层行政组织的乡镇政府应当基本退出村级日常审计监督活动,只有发生重大违法、违规经济案件时,政府审计部门和有关部门才可组成联合审计组。

2.民主理财小组的强化。为真正发挥其内审组织的作用:一是全体村民应有权控制村级管理者的任免:二是提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专业技能。

3.注册会计师的主导。因其独立性与胜任能力上的优势,注册会计师理应作为村级审计监督的外部主导,其审计范围是:村级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审计;村级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的审计;村级管理者受托责任审计等。

(二)优化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制度环境

1.积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进程。一是切实赋予村民完全的民主权利,使村民真正拥有村级人事管理权和村级财务管理权;二是拓宽农村民主监督的渠道。比如,加强对村务公开制度的指导和监督;规定乡镇政府接待日等等。

2.合理配置权利。一是强化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宗旨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二是实现乡镇政府由领导职能向指导职能的转变,在尊重村民自治权利的基础上,以经济、法律和教育等综合手段指导农村工作;三是国家有关法规应尽快明确乡镇政府指导职责的具体内容,以利于改善乡村关系、规范乡镇政府行政行为;四是规范村级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提高其经营管理活动的透明度,消除村级管理者与村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建立和完善对村级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给予与之工作难度、努力程度相配比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使之有动力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增强村务工作的透明度。

(三)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作用

1.国家有关部委应尽快出台有关村级财务审计的法规,为注册会计师进入此领域提供法律依据。

2.明确全体村民作为村级财务审计委托人的地位。即若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应由全体村民作为委托人选聘会计师事务所,以确保审计的社会公信力。对涉及乡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农民利益的经济案件,注册会计师也可接受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如审计局、纪检监察机关)的委托进行审计鉴证。

3.会计师事务所应充分考虑村级财务审计的风险,委派熟悉农村实际情况、通晓国家农村法规和政策、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工作,以保障审计的有效性。

(四)完善农村会计信息系统

1.增强全体村民等会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督的动力和能力。从一般意义上讲,剩余索取权是作为委托方的全体村民进行监督的动力源泉。村级管理者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而监督的有效性及效率如何,则要取决于作为委托方的全体村民对剩余控制权即村级人事管理权和村级财务权的拥有程度,审计监督与剩余控制权应当相互对应。因此,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利及有效实施,并保证全体村民对村集体剩余的全部索取权利,村民就有动力去获取可靠与相关的会计信息,以评价、监督村级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完善村级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供给主体。如,有效监督村级管理者的行为,并加大对村级管理者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完善村级管理者激励机制,降低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增强农村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压缩盈余管理的空间等。

3.完善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制度

(1)农村会计控制主要是规范村级会计基础工作、提高村级会计信息质量及对村级管理者的监督等。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是规范农业活动(指企业对生物资产转化为可售生物资产、农产品或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过程的管理)的会计处理、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是有关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这些只是农村会计工作的部分内容,许多农村财务问题仍然需要做出有效制度安排,比如应当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完善村级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会计报表附注内容,明确应披露哪些村级重大会计事项、披露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以提供充分相关的会计信息。

(2)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改革村级会计信息审计制度,取消有关“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对所辖地区报送的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进行审查”之规定,全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或者在乡镇经管站内部专门成立乡镇审计结算中心,以履行审计监督职能。

4.实行村级会计管制的创新。根据各地农村实际,有选择地推行有关改革措施:如实行会计委派制、村会计集体办公、成立集体资产运营中心、积极推行农村会计电算化等,以强化会计的监督职能。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农业信息化论文范文下一篇:仿真教学电力电子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