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化学教学范文

2023-10-06

低碳化学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低碳经济;低碳农业;森林碳汇;低碳技术

我国西部地区中心城区少,县域单位多,县域经济比重高。低碳化发展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推动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创新,最终保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为了推动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走低碳化路径成为必然。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分析了促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策略。

一、贵州省低碳化发展概况

(一)贵州省低碳化发展的现状

1、能耗大幅下降,能源利用率提高。2006—2009年,贵州省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3.01%、4.07%、6.41%和4.12%,由2.81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35吨标准煤/万元,4年累计下降16.51%,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80.8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3.15%、4.61%、11.59%、0.03%,由5.3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4.32吨标准煤历元,四年累计下降18.35%。横向比较,在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中,毕节地区(含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等县域)和黔西南州(含兴仁县、普安县、晴隆县等县域)降低目标值都在7%以上,任务较重,占比较大;在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即实际完成情况中,除了安顺市(含平坝县、普定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县域)和黔南州(含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等县域)的实际降低率在5%以下,其他地区的实际降低率都在5%以上,毕节地区的万元GDP能耗降低率最大,实际降低了7.98%;在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目标中,黔西南州目标值为9.63%,任务最重,而六盘水市(含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能耗只需降低1.1%即可完成任务。纵向比较,在万元GDP能耗降低值中,各地区除黔西南州外均完成了任务,其中,六盘水市节能减排工作做得最好,取得的成效最大;在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值中,除黔两南州和铜仁地区没有达到H标外,其他地区均超额完成任务,其中,黔东南州对规模以上万元工业进行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得最好。

2、低碳经济项目达到一定数量,部分通过国家审核。贵州省通过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同公司签汀意向协议和项目建设协议,一些低碳经济项阿获得同际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目前,贵州省正在实施的兰花水电、水城钢铁、安龙重化工、毕节煤电一体化等低碳经济项目以水电项目为主、煤项目为辅。截至2009年11月,贵州省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已达72个,估计年减排量6821083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其中,已在CDM执行理事会(简称EB)注册的项目29个,估计年减排量1600222tCO2e。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贵州省的CDM项目注册率高,为40.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7倍。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占据贵州CDM项目发展的主导地位,这些项目均是小水电项目。其数量占同家发改委批准项目总数的81.94%,年预期减排量4353686tCO2e,约占批准项目年总减排量的63.83%。而且贵州省获得注册及签发的项目来自该领域。

3、森林碳汇得到增加,拥有自主研发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十一五”以来,贵州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退耕还林,增加森林碳汇。2009年,贵州省完成营造林面积26.41万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23.6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9.93%。2010年,贵州省完成营造林230万亩以上,确保森林覆盖率再提高一个百分点,达到40%以上。位于黔南地区荔波县的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总面积为130多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更高至90%以上。目前,位于贵州省县域地区的企业自主研发了一定数量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诸如具有知识产权的电机变频调速、路灯节能控制、半导体照明等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力度较大,应用范围较广。

(二)贵州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能源结构单一、优质能源开发不足。长期以来,煤炭和电力是贵州省生产、消费的主要和次要能源,能源种类较少,对生物质能等低碳能源、风能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2002—2008年以来,贵州省原煤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均在80%以上,占比很大。总的说来,原煤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百分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02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相关资料显示,剩余的能源生产量均来自电力。全省88个县中有74个产煤,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资源相对集中于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全省80个县有小水电,33个县城装机超过1万千瓦。

2、县域能源需求量大,且逐年增长。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能源的依赖性逐年增强。县域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呈逐年上涨趋势。贵州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除了2007年较上年有所降低外,其余各年均稳步增长。2008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9846.7万吨标准煤,原煤产量占85.6%,电力占14.4%。2002—2008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则逐年增长,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为7963.8万吨标准煤,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的88.7%,电力占10.5%,天然气占0.8%。县域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是贵州省能源需求快速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

3、各县域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各异,部分地区排放量不减反增。废气污染物主要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烟尘和工业粉尘。2009年,贵州省废气中SO2排放总量为117.55万吨,比上年下降4.87%;烟尘排放总量为32.62万吨,比上年增长34.83%;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87万吨,比上年下降23.43%。贵州省各地区2008年和2009年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第一,各地区SO2、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各异。就SO2排放情况而言,贵阳市(含开阳县、息烽县和修文县)、毕节地区和黔东南州的排放量大,黔西南州的排放量最小;就烟尘排放情况而言,毕节地区的排放量很大,给全省造成严重的污染;就工业粉尘排放情

况而言,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和黔东南州的排放量大,其中,毕节地区通过重点整顿和治理高污染的工业企业,2009年的工业粉尘排放量大大降低。第二,部分地区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较上年有所增长。2009年,贵阳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和黔南州SO2的排放量,六盘水市、遵义市(含遵义县、恫梓县、绥阳县和正安县)、安顺市和毕节地区烟尘的排放量,以及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二、贵州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优势

(一)煤层气总量大,生物质能前景广阔

煤层气(俗称“瓦斯”)和生物质能是少数可利用的新型能源,与煤相比,这两种新能源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贵州省县域地区蕴藏着大量的煤层气,总量约有3151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22%,仅次于山西,居全国第2位;埋深1500米以上的占全省煤层气总量的81%,每吨含甲烷量超过8立方米的富甲烷占全省煤层气总量的92.7%。另外据估计,贵州省生物质能资源总量不低于每年30亿吨干物质,相当于1O亿多吨油当量,约为我同目前年石油消耗量的3倍。

(二)水资源丰富,运用水力发电可行性强

水资源是清洁能源之一,利用价值大,开发的前景广阔。县域地区蕴藏的水能资源丰富,水力发电是可大力开发和运用的绿色能源,可行性强。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受徘徊在云贵高原的昆明准静止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数量较多,坡度陡,天然落差大,山区性特征明显。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1039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每平方千米拥有水能资源106千瓦,列全国第三。可开发量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居第7位。

(三)森林覆盖率高,森林碳汇优势明显

贵州省现有森林面积8944.5万亩,森林覆盖率39.93%,活立术总蓄积量近28350.53万立方米。据不完全估计,贵州省目前有集中连片的宜林荒地18.6万公顷,十分适合实施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森林资源丰富有利于增加碳汇项目,另外,木材可以替代石化燃料和钢、水泥、铝等高能耗材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能耗。

(四)政策等支持优势

在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大环境下,各地方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以低碳方式发展经济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各县政府制定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相关方案和法规,与其他相关部门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第二,各种与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论坛、研讨会、活动在县域地区相继展开,将低碳理念逐步贯穿到社会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深入研究县域经济低碳化的发展。

三、贵州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对策

(一)重视低碳技术的创新,完善能源体系

1、研发减碳技术,清洁使用化石能源。第一,利用贵州省丰富的煤炭资源,积极开发煤炭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包括:煤的洁净开采技术,煤利用前的预处理技术,煤利用的环境控制技术,新型煤燃烧技术,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煤炭沽净转换技术,煤系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技术等。第二,结合贵州省煤气层总量大的优势,节约使用煤炭资源,重点开发煤层气资源,重视煤层气丌发与利用的有关基础研究,改变过去刀15种大量煤层气排空的状况,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的过程中,应注意:原料来源多元化,要采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多种能源并举;单元技术新型化,实现单元过程高效率、低排放;生产技术绿色化,对开采、转化、终端利用等环节齐抓共管;工艺工程集约化,要实现多联产;产品目标高值化,要瞄准清洁能源、高附加值产品。

2、开发无碳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能资源,蕴藏着大量的水能和生物质能。因此,应该推广已有的无碳技术,扩大适用范围;加大对无碳技术的投入,促进水电能源积极、快速、有序发展,促进沼气、生物质气化发电和集中供气技术的开发,建立经济环保的水电项目和生物质能项目,实现水能和生物质能的开发和使用。在条件可行的县域,还应该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大力推进兆瓦级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大型风力发电装置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热产业,推进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等建设。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贵州省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格局,达到完善能源体系、改善能源结构和节能减排的效果。

(二)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村低碳生活

1、保持并增加森林碳汇优势,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贵州省县域大多处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可耕地面积小,生态环境脆弱。因而,原用于种植粮食等作物的地区,与发展林业相比,收益小时,就应该退耕还林,不适于耕种的地区更应该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措施,恢复森林植被,发展和巩固林业,实现经济效益,达到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大碳储量的目的。在进行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过程中,应注意:第一,结合石漠化治理,坚持治水与固土并重,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第二,做好区域规划,区分造林地和种粮地,将腐蚀和坠落的林木部分地在农业生产中循环使用,如制沼气、代替化石燃料等等,促进农业低碳化生产,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第三,根据县域的特色,品种多样地进行植树造林,重点培育和保护诸如冬虫夏草等珍稀名贵植物、芳香油等野生经济植物,增加油桐、核桃等经济林术的种植量,丰富林产品和农剐产品的种类,增加产量。第四,加大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的面积,制定并有计划的实施造林育林工程。

2、重视生物油料作物的种植,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县域农业生产中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应做到:第一,积极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产废弃物、有机垃圾和其他植物及其残体,开发沼气工程。第二,提高马铃薯等薯类的产量,特别重视能够提取生物乙醇类马铃薯的种植,以保证增加生物乙醇的提取量。第三,加大油桐、油菜和麻疯树等生物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保证生物油料作物的品质,提高产量,为生物柴油的生产提供原料。第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再利用农业种养废气物,如秸秆还田、秸秆氨化后喂畜、秸秆替代木材生产复合板材、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等。

(三)继续加强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

1、加强县域地区对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第一,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各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各类经济主体参与研制和引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促进县域生产的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如设立碳基金、碳税。第二,大力推动县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大低碳制度创新。第三,努力完善能源体系,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

2、为低碳经济在县域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我国大部分县域经济条件较差,财政困难,而贵州省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省区,其县域更缺乏资金,财政更加困难。贵州省应从多角度改善县域经济条件,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首先,逐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财政分配体制,增加对县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消费者采购绿色产品的财政支持力度,对消费者购买高能效产品、新能源汽车等提供补贴。其次,县域财政要定期定量的拨款,引导和扶持绿色技术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引进,生产具有低碳技术的产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投入,争取有一批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开发项目在国家和各省立项。再次,建立健全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县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金融机构应积极支持低碳经济项目在县域的发展,对低碳经济项目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贷款。最后,要创新绿色财税金融激励政策,建立绿色信息共享和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决战2010:贵州誓夺“十一五”节能减排攻坚胜[EB/OL].http://www.gzbj.cn/news/china20101014/5596 htrnl.2010—11—23.

[2]陈伟杰,任晓冬,熊康宁.贵州省CDM项目开发利刚状况及未来开发优势领域[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3]贵州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EB/OL].http:/www.gzdrc gov.cn/content.php?IndexlD=206.2010—12-01.

[4]2009年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cn.chinagate.cn/infocus/2010—10/27/content_21213123 7. htm.2010—11—22.

[5]谢和平.发展低碳技术推进绿色经济[J].院士论坛,2010.(9).

低碳化学教学范文第2篇

[摘要]城市是社会发展、人类活动的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城市经济活动也发生了重要转变。本文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为背景。对深圳城市经济转型问题展开研究,对当前深圳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因素及支撑体系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圳向低碳城市经济转型的切入点。

[关键词]低碳经济 城市转型 产业结构升级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转型的研究,西方学者从城市社会经济改良角度提出了许多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型,如19世纪末由英国社会学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1922年霍华德学派专家L·翁温提出的“卫星城市”理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增加,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得到重视,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不少城市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以城市为单元开始实践低碳发展的理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新能源的开发和能源利用。把低碳经济与城市经济转型相结合是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的重要研究思路。本文以深圳为例对其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

一、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城市经济转型受到多方面动力因素影响,如经济全球化、低碳经济、区域整合、信息化、技术创新、交通运输等。其中,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核心因素。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政府可以不断调整政策措施,企业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可以不断转变自己的生产方式,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布局的转变,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图1所示的就是各种因素对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过程。

二、深圳低碳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低碳经济的发展可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浪费和大量的碳排放,有力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深圳低碳经济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从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来看,深圳地少人多,能源和主要资源依赖外部,这决定了深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集约化道路,注重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深圳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不仅要求节约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也要求更加关注其他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关注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从产业特点来看,深圳致力于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既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也要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经济发展,促进低碳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融合。

从人文特点来看,深圳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市民受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总体上较高,对新事物、新理念的接纳程度也较高。深圳倡导和实施家庭低碳消费,绿色出行,形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习惯,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和探索可替代、可回收材料,引导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生态化,大力倡导传统产业的低碳革新文化。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理念进一步提升。

三、推动深圳低碳城市转型的思路——构建四大低碳体系

深圳城市转型发展需要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体系,包括四个方面。

(一)资源体系:以低碳能源系统为基础

低碳能源体系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能源生产、运输和供给体系低碳化。低碳能源体系是城市低碳经济的支撑系统,与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基础设施体系、低碳社会消费体系密不可分,并对其他体系起着支持和保障作用。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需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关系到深圳经济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分布式供能系统,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此外,要在确保深圳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应用能源环保技术,促进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依托能源环保技术,促进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缓解深圳碳排放压力,为深圳经济发展预留碳排放空间。

(二)动力体系:以低碳产业为核心

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是深圳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增长,核心的对策就是要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包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战略性低碳新型产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根据深圳的产业方向和比较优势,构建低碳的产业体系包括两个层面。首先,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其次,要大力发展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促进深圳乃至全国低碳发展提供装备、技术和服务支撑。目前,在深圳的产业版图中,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四大产业比重超过60%,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促进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和文化产业等新兴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三)社会体系:低碳理念的生活方式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包括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政府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加强低碳发展的宣传,培育低碳发展意识。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引导市民逐步加深对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知识的了解。逐步形成主动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消耗和排放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

(四)评价体系:建立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深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应包括碳交易、碳排放、低碳产出等。不仅要关注碳排放总量,还要关注单位GDP的碳排放。分层次建立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形成对深圳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城市这一总体目标的层层分解,具体包括四个层次:(1)总指标,可对应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编制的《深圳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规划纲要》中的总目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制定总指标。(2)支撑系统子层,对应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的各项分目标,可以建立不同的子系统。(3)路径层,为达到各分项目标的路径选择。(4)指标层,为约束路径的具体因子,可作为评价考核的各项量化指数。

四、深圳低碳转型的切入点

2010年1月,国家住建部和深圳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正式成为全国第一个部市共建的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本文基于深圳的城市发展特点,推出率先启动低碳经济转型的切入点。

(一)低碳实践区:以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为主导的区域

前海中心区、蛇口工业区和光明、坪山新区这三大低碳实践区,既各具特色,又有较大空间,有利于综合而系统地推进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在区域内的全方位发展。

1 前海中心区

前海合作区从地理位置看来,不仅位于整个珠三角湾区的核心位置,而且还处在对于构建珠三角国际大都市圈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香港——深圳——广州”核心位置之上。其功能定位为:深港合作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结构调整引领区,它可发展成为深圳主要的大规模综合性产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服务中心。前海中心区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重点产业园区的生活配套,促进居住、就业的平衡,减少大规模、长距离的通勤出行。因此在前海中心实践区推进低碳发展。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以低碳能源和低碳交通为突破口,带动低碳产业发展和产业低碳化发展,使重装备产业更轻,产业链更绿,物流业更净。

2 蛇口工业区

城市更新改造是深圳重要的城市规划方向。要从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科学梳理蛇口旧工业区的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先进技术与基础条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从功能、空间、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等角度全面开展规划研究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为蛇口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客观、全面的科学依据,最终将蛇口建设成为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低碳城区建设的先进示范区,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城区。

3 光明、坪山新区

光明、坪山两个新区是深圳的新型功能区。新区的定位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区。在光明新区可重点推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照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规划和建设。坪山新区可以引进项目规模大,低污染、低能耗,具有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和项目,以“动感绿都”行动为重点,提高对资源的再生利用,重点建设低碳试点小区、低碳社区、中心区低碳生态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示范项目。

(二)对城市低碳化的改造方向

1 城市交通低碳化改造

贯彻“推动低碳出行、倡导零碳出行、鼓励减碳出行”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制定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转变机动车类型结构,积极推广交通新科技及新能源应用,包括开发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另一方面用征收机动车碳税等方式,通过价格信号和低碳信号引导企业生产和机动车市场结构改良和优化。还可加大推进绿色道路规划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自行车公共租赁服务,在改造和新建道路中推广应用绿色材料。

2 城市建筑低碳化改造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中几乎占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要重视低碳建筑的技术开发,从规划设计阶段就贯彻绿色建筑理念,积极推行本土适宜技术,加强节能设计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确保新建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以政府机关及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提倡绿色施工,推进建筑工业化,全方位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3 城市废弃物低碳化改造

城市废弃物处置包括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相关部门可直接在垃圾填埋场封存收集填埋气再净化、清洗、加压、导入城市天然气管线内,供市民循环再利用。城市工业、商业和生活废水亦可循环再利用,起到节约水资源和收集二次资源的双重功效。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处理也是城市废弃物低碳减排的重要方向,可以与生物堆肥与土地利用相结合。从源头减排、分类收集、无害处理、综合利用等措施入手,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目标。

本文探讨了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并尝试构建了低碳经济作为需求动力因素对城市经济转型影响的一般化理论框架,将公认的经济转型动力以及对中心城市影响较为显著的区域整合纳入城市经济转型。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竞争中,通过大力培育、发展深圳经济内涵中的绿色、低碳要素,来提升深圳经济的质量。扩大深圳经济的规模;促进深圳低碳经济的规制建设和低碳化生态城市建设。

上一篇:党的理论创新范文下一篇:第四季度任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