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

2023-09-16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由于传统价值取向弱化、社会舆论失范、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失当等原因,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比较普遍存在。采取家庭社会参与、强化学校主导、引导学生自律的全方位教育,应是有益中学生孝德教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孝德缺失;归因;重建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孝构成了传统伦理道德的起点和支柱,成为“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放之天下而皆准的“至德要道”。它所蕴涵的丰富教育意蕴使之成为我国传统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在中华文明的进程和社会发展中曾起到过重要作用。在当代,继承传统孝文化的积极内涵,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孝德,对于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和谐社会构建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由奉养敬爱、孝顺而谏发展而来的尊重和理解教育,由推爱及人、仁民爱物发展而来的感恩与责任教育,由珍爱身体、立身行道发展而来的生命与信念教育,构成了当代学生道德发展中极具价值的教育内容。但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孝德在当代逐渐消解,在学校德育中也存在比较普遍的孝德缺失的现象,并由此引发许多负面问题。因此,以中学生孝德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的深层原因,并重构孝德教育内容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描述: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多层面透视

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当代中学生群体中却存在相当普遍的孝德缺失现象,孝德在作为国家未来希望的中学生中被逐渐淡忘和漠视,这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相当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孝德缺失主要体现为三个层面:

1.理性欠缺:孝道文化知识匮乏

由于家庭不重视孝伦理的传承与孝悌氛围的营造,学校不重视孝文化的教育与孝德的培养等原因,中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孝道知识与观念,对于什么是孝、为什么要孝、如何尽孝道所知寥寥。有相当多的中学生甚至错误理解“孝”的内涵,存在一提到“孝”就认为是封建、复古、倒退的片面看法。2005年大连市老年学学会对全市近千名中学生进行的孝亲敬老问卷调查显示,中学生对孝道知识相当缺乏,有38%的小学生和31%的中学生从来没有听过任何有关孝亲敬老的传统故事,有些学生甚至把学雷锋、做好事也当成是孝道。

2.情感欠缺:孝行情感体验淡漠

当代中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失当、学校孝德教育缺位等原因,大多养成了“自我中心”的性格,孝德情感淡薄。许多中学生认为,父母生养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义务,自己接受照顾是理所当然的,在家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知道索取,全然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和劳累,缺乏感激之心和报恩意识。有些中学生虚荣心强,盲目攀比,享乐至上,穿名牌,讲排场,花钱大手大脚,很少顾及家庭经济条件,还常因自己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抱怨父母没本事。一些中学生对父母不够尊敬,不知道设身处地地考虑父母的感受和意见,稍有不如意就顶撞父母,对父母乱发脾气,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给父母带来心灵上的伤痛。有调查显示,尽管96%的学生表示为古今孝子的事迹感动,但他们中却有超过65%的人经常与父母顶撞、发脾气。很多学生对父母的工作和健康状况知之甚少,很少和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很少主动了解父母的内心需要和烦恼,很少为父母分忧解难,忽视了对父母的精神关爱。

3.行为欠缺;孝德践行习惯薄弱

孝德观念的缺乏,孝情感体验的贫乏,使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去践行孝德。表现之一是他们普遍缺乏做家务的习惯和主动精神。大部分中学生平时基本不做家务,甚至连洗碗擦桌、扫地拖地、铺床叠被、收拾自己房间这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愿去做,而是由家长代劳。父母生病时,绝大多数中学生很少想到陪护父母,认为那是大人的事,自己的任务是学习。在一项调查中,父母生病时,不端水、不递药、不过问的小学生占50%;高三毕业班63%的学生把脏衣服扔给父母,还有个别人竞让父母端洗脚水。表现之二是尊老敬老意识淡薄,在社会公共场所对老幼等弱势群体缺乏基本的关爱意识与照顾行为,在乘车时很多中学生不知道、不愿意给老人让座,甚至还有與老人争上车、抢座位的现象。表现之三是无视父母对自己的成就期待。有些学生不顾家长的感受,学习上不求进取,迷恋网络游戏,经常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甚至负气离家出走,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父母的期待,让父母生活奔波忙碌之余还要为孩子的学业和前程担忧,缺少对父母的精神慰藉。还有些学生因早恋、学习或就业压力大等挫折而出现动辄自残、轻生、自杀的现象。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09年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在调查涉及的13个省约1.5万名中学生中,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这种对自己生命的漠视和极端不负责的行为,给家人带来刻骨铭心的痛苦,是对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的最大不孝,对社会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二、成因探究:中学生孝德缺失的多角度归因分析

造成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经济冲击中传统价值取向弱化引发的价值错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特有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也随之滋生,造成了人们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逐,经济利益的原则逐渐成为主导人们行为的标准,导致传统重义轻利价值观的错位,引发人们的道德失衡,产生了重利贱义的价值观。人们在处理自己与父母家人的关系时,往往也从功利主义出发,重利轻义,把自身利益摆在首位,首先考虑的是物质的追求和经济利益的满足,将道德原则置诸脑后,甚至连对父母的回报也要以能否获取利益为条件,淡化了养亲敬亲的价值感、义务感,使当代孝道受到较大的冲击。中学生的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孝伦理道德逐渐淡化。

2教育模式改造中家庭与学校教育重构衍生的孝德缺位

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尚未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普遍存在德智失衡的偏颇,偏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对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够;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更多的是偏向政治品质的造就,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忽视了对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等的培养,忽视了孝道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功能和道德形成的心理情感依据和伦理文化基础,导致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欠缺。

在应试教育的强大语境下,我国家庭教育也日渐呈现出功利化趋势,对学习成绩过度关注,对人格成长过于忽视。似乎好成绩代表着一切,看不到培养情感和责任对人生幸福的价值,无视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这

种重智轻德的功利主义做法无疑会造成孩子的道德缺失。另一方面,在“四二一”式现代家庭结构中,孩子自幼就受到来自祖辈和父辈的过多宠爱,对老人的关爱和孝敬相比之下被淡化了,出现了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现象,对子女产生了负面影响。而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也容易导致孩子的人格成长产生偏差,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滋长了自我中心意识,逐渐消解了对父母的感恩和责任意识。

3.社会舆论失范和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引致的角色混乱

我国古代社会,孝构成伦理道德规范的伦理和情感基础,因而成为推行一系列伦理道德条目的逻辑起点,孝亲敬长成为被普遍认可的民族文化性格,从心理机制上制约着每个人的道德行为。而在当代,孝亲敬老的文化氛围在轰轰烈烈的经济发展洪流中被湮没,人们对长者的尊敬和崇拜意识渐趋微弱。孝越来越多地被看作家庭私德而不再具有普遍的社会约束力,法律对子女行孝基本上不再强制干预。社会舆论调节功能的失范使孝德的约束力渐弱,继之而起的是种种不孝现象,如子女互相推诿,不奉养父母,不尽赡养义务,甚至虐待老人等,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时有发生。而在营造社会舆论中处于重要位置的文化传媒,也不再以惩恶扬善为意旨,而是在功利主义的导向之下,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日渐步人媚俗化、趋利化误区,逐渐远离人类真善美的终极价值关怀,失去了教育的功能和道德教化价值,容易把中学生引入歧途,让他们善恶不辨,美丑不分。因为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在思想上还经常表现出不成熟性和矛盾性。他们已经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按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也比较差,面对各种复杂现象,往往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从而迷失方向,造成观念和行为上的差距,出现孝道失范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中学生孝德教育的全方位实践策略

1.家庭社会参与,营造浓厚的孝文化舆论氛围

社会要着力创造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形成以尽孝为荣、不尽孝为耻的舆论导向。政府应强化孝亲敬老的宣传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树立生活中的孝道典型、开展孝德评比活动等,在全社会营造孝亲敬老的浓厚氛围。可通过政策法律手段对敬老养老的要求和措施进行必要的规范,并加大对不孝子孙的制裁力度,使孝亲敬老成为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文化艺术传媒作品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在青少年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正面教育功能,深入挖掘孝文化资源,倡导以家庭孝悌伦理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使“孝”观念通过网络、荧屏、报刊等平台进入千家万户,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孝的意识和行为是从家庭中萌发的,儿童孝德的堵养一方面需要有家庭良好的“敬老孝亲”、“父爱母慈”情感氛围的滋养,家长自己必须以身作则,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上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真正成为子女模仿的榜样和典范。另一方面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走出重智轻德的误区,树立做人重于做事的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人格的完善。树立爱孩子就要为他们负责的教育理念,不溺爱子女,而是爱之深、责之严,让孩子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体会父母的深爱厚恩,了解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为父母分忧解难,学会关心热爱父母和他人,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与家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培养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孝敬长辈的品质,养成孝敬父母、热爱社会、珍惜生活的好习惯。

2.强化学校主导,构建完善的孝德教育网络体系

首先,整合课程教学,加强孝德认知教育。发挥课堂教学尤其是德育课在孝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扩充中学德育课程的内涵,把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孝德充实进课程内容之中,使孝德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注重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推出一些以弘扬孝亲敬老精神为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以丰富多样、富有生活气息的德育内容提高孝德教育效果。此外,也可以把《孝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列为学生的课外必读书目并通过知识竞赛等进行必要的考核。其他各门学科也应秉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挖掘学科专业知识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和孝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想教育。

其次,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孝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生孝德教育,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其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孝德主题教育活动。可以设计不同的教育主题,如传统孝道的是与非、当代孝道的新内涵、我们该怎样尽孝等;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主题演讲、公开辩论、知识竞赛、公益签名、孝道征文、社会调查等,多侧面挖掘孝文化的丰富内涵,唤醒学生对父母的爱与感恩心责任心。其二,挖掘传统节假日的文化元素进行孝德教育。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大多承载着施惠、感恩的元素。如清明节端午节包含着对先辈及先烈的追思怀念,重陽节包含着关爱和尊敬老人的文化元素,春节包含着期盼家庭团圆、人际和谐的民族心理;还有现代的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五一节都包含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丰富内容。学校以这些节日为契机对学生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倡导学生给父母、老师、长辈写信、打电话、发邮件贺卡等致以真诚的问候和感谢,或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爱老、敬老、侍老、助老”活动,到社区进行敬老爱老美德宣传等,强化学生的孝亲意识和敬老观念,使学生从中学会感恩,学会关爱。

再次,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孝德环境教育建设。学生的成长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学校应建立家校联系机制,通过组织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家访等,实现家校互动,向家长普及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帮助家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孝德与孝行表现,同时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与家庭沟通。改革学生品德评价办法,将孝道纳入学生的操行评定系统,把学生的爱亲敬老行为表现作为考核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依据,以树立学生的孝意识,强化其爱心和责任感。同时,建立教师的德育档案,把孝德教育工作成绩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之中。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营造全方位的校园道德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形成淳厚的孝道品质。为此,学校要广泛利用黑板报、校报、橱窗、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校内媒体,加强孝道宣传,弘扬孝道美德,注重发掘和宣传生活中奉行孝道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同时也要宣传孝道缺失的严重后果,鞭挞不孝行为,以形成良好的孝德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孝道品质。

3.引导学生自律,锤炼自觉的孝德践行习惯

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学生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加强孝文化教育,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道德自觉与自律。我国传统孝文化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体现了由近及远、由易而难、由家而国、由个人到社会的循序渐进的演绎和逐层递进,从家庭生活中日常的“洒扫应对”、“晨省昏定”、“冬温夏清”开始,在日常生活礼仪的具体细节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习惯。因此,对学生的孝道教育,仅有孝德的理论宣传只是空洞的说教,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应重视日常养成教育和训练。孝道的道德实践活动要从细微处人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细节中,通过点点滴滴的行动自觉感恩和回馈父母。如在家庭中关心尊敬父母、体贴照顾父母、学习之余多陪护父母,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多帮助父母做家务,帮父母做饭、洗衣、拖地,给父母洗一次脚、梳一次头、剪一次指甲等;平时经常主动与父母沟通与交流思想,在一种充满尊重又洋溢着平等的融洽氛围中化解代际隔阂与矛盾,设身处地考虑父母的感受和意见。在学校中生活节俭,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早日学会自立、自强;珍爱生命,珍惜光阴,自觉树立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服务和为父母增光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尊师爱生,诚信做人,善待他人,关爱社会,砥砺品行,在学业与人格上不断完善自己,自觉立身行道,建功立业,使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荣耀,以切实行动加强孝道行为习惯的锤炼。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权利意识的现状的调研,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管理工作核心。继而,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变化问题上指出了加强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现状;权利意识;高校管理;权利意识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90后”学生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这些学生的思想状况与以往的学生相比有许多共性,但更有其鲜明的群体特点,其中“权利意识”的增强是其思想状况发生变化的明显表现。如何主动适应高校学生权利意识的变化,积极构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成为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

一、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变化的表现

1.重视自我权利

当前学生对自我权利意识有着较为自觉的认识,并勇于旗帜鲜明地将其作为个性张扬、精神独立的重要表达方式。他们对个人利益的保护意识较为强烈,对自己作为教育消费者的身份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能够从消费者权利角度,主动了解并思考教育消费方面的事情,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他们也往往发表自己的看法,常常评论其是否科学合理,并希望通过合适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也希望了解到更为详细的学校发展情况、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学校的各项奖惩制度等。

2.积极表达权利诉求

当代青年学生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自我权利意识的觉醒阶段,作为希望接受到优质教育的年轻一代来讲,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将他们的权利意识通过更为合理、妥当的方式得以表达,并最终得到实现。他们希望能通过高效直接的途径,促使学校管理者能够从学校制度建设方面切实保障其各项正当权利。

3.学生的权利意识仍存在许多模糊不清的认识,表达方式上易冲动

由于大学生年纪轻、阅历浅、知识视野狭窄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自身权利意识仍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特别是年轻人易冲动,他们往往片面地夸大自身具有的权利却忽视义务,一味地抱怨学校仍存在的某些问题,却不积极以主人翁的态度配合学校管理层作出应有的努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法律赋予的权利,更要警惕学生思想中暴露出的片面化、极端化的倾向,正确引导、教育学生,实现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共赢。

二、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变化的原因

1.经济、政治体制的发展变化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进一步发展,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束缚被解除,人们的视野得以开拓,这些变化促使人们追求更适合自我发展和提高的途径,公民权利意识普遍提高,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权利意识被唤醒,其重要标志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现在高校学生绝大部分是“80后”乃至‘90后”,他们成长的时期,恰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政策朝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他们的思想中较少带有中国封建落后的痕迹,较少受到旧思想的桎梏,他们更关注自我发展、注重自我权利的实现。

2.思想领域里的发展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界引进并介绍了诸多西方国家的自由主义思想理论,这些西方思想在国内经过长达30年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青年一代追求自由、进步的状况相适应,推动着大学生积极追求更适合自我发展的途径,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学校管理工作,勇于发现学校体制、管理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发展到今天,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实现与学校的管理层真正的平等对话,切实加入到对学校管理和自我未来的规划进程中去。

3.大众传媒方式的日益多样化

报刊杂志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在高校中的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当前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网络媒体既可方便地漫游世界、獲取新知,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展现自我。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传播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冲击。

三、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增强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

从当前高校管理的现状看,针对青年学生权利意识增强和存在某些偏颇的问题,如何营造一个引导、启发、培养和提高学生权利意识的良好氛围,是当前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正确认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近年来,高校改革不断深化,学生自费就学、自主择业,对高校传统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尤其是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一方面有权依法制定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内部管理制度,有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规章对学生进行管理;而另一方面,学校同样有义务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利,以学生为本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我们要重新认识并厘清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对学生的正当权利予以肯定并以制度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使执行力强的有效机制更好地为其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2.正确认识和对待高校学生的权利意识

学生通过正当途径所表达争取权利的要求,我们应视为是我国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共同进步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是了解学生现状和需求的途径之一,而不宜将这一变化粗暴地认为是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寻衅阻挠,从而压制学生表达个体权利的自由。我们要通过类似座谈会、公开电子信箱、网上交流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学生对管理工作质疑、误解的地方,我们给予其解释说明;对确实存在的问题要勇于面对、认真解决;对当前确实存在而又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做好记录,会后讨论或提交学校决策处理。

3.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意识观念

学生的权利意识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权利行使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注意途径的合法性。权利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不仅有利于青年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维护个人的尊严,增强自觉性、自主性、自创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大学生自身权利意识变化所带来的积极意义,鼓励其为维护自身正确的权利提出建设性意见。学校应从更高的出发点提升管理水平,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接受权利意识教育,并帮助其通过正确的途径使其权利得到实现,为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姚纬明等编著.高等教育管理[M].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11

[2] 刘茗著.当代教学管理引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3] 田晓娜主编.中国学校校长工作实用全书[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1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 现状分析 解决对策

德育,即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在倡导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当下,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密切相关,贯穿于学校教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社会公德及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然而综观当代中学生,不少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法纪意识、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表现都体现出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不到位。学校、家庭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关心当代中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当前中学生思想行为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中学教师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青少年思想状况复杂化,行为自由化,诱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极端思想导致极端行为

当代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容易受到家长的宠溺,而家长与学生的代沟较大,不能实现每一对亲子间的贴心交流。久而久之,中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会产生一些“理所当然”的想法,遇到一些挫折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总认为命运不公,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继而自暴自弃,选择用逃学、吸烟、喝酒、甚至轻生等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二)恋爱低龄化

中学生在青春期发育加速,第二性征出现后,逐渐性成熟,生理和心理都有成人化趋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或是发生恋爱行为。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心智未成熟,不少学生因此耽误了学习,甚至受到了巨大的身心伤害。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上升

中学生违法犯罪是不良的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学生角度来分析,大多是因为缺乏他人关爱,思想稚嫩而缺少社会经验,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不懂理性处理,而用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解决。

(四)沉迷网络

中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加上学业繁重,常感到心灵空虚,不少学生通过网络寻求心灵寄托,例如玩网络游戏、看电影、电视剧甚至淫秽作品来排解,形成网瘾。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无法管教,父母不注重与孩子交流、父母教育方式不正确、垃圾影视音像及不良虚拟网络文化泛滥等都可能是催化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

二、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科学

部分教师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将学习成绩的好坏当成衡量学生优差的主要标准,而往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评估考核不太重视,德育工作甚至是走过场。

(二)学校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

当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大多只重视升学率,导致不少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以获得社会的好评,而忽视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不良社会风气渗入校园

一些个人主义思潮、及时享乐思想等不断渗入学校,对价值观未成熟的中学生造成巨大影响,导致青少年集体主义观念缺失,道德漠化,追求个性张扬以及醉生梦死。

(四)家庭教育方法不科学

许多家庭的教育方法欠科学,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有的家长因种种原因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有的家长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德育,有的家长重物质奖励轻精神鼓励,让孩子产生了道德不重要的错觉。

三、做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学生德育意识

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意识,加深学生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教师要将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把德育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并形成常态,特别是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出要求,将品德教育形成具体条例纳入日常行为规范,形成检查评分制度。班主任除每天对学生的细微观察指正外,还可组织班级集体德育知识学习与知识竞赛。当然,也要保证德育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例如,每周设计一节主题班会课,内容为当月备受关注或热议的热点事件,让学生自行分成小组做准备工作并在班会上讨论,班主任进行总结、点评,让学生关心时事,对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性格尚未定型,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学校一方面应成立由专业心理辅导员组成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另一方面要善于开设并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正确、及时地消除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接受挫折,以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自制力,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加强家校联系,做好家校联合教育

要做好中学生德育工作,还需要加强家校联系,即学校、家庭双方相互配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联合教育可采取的方法有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开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立家长委员会,为家长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组织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培养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家庭成员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家校氛围;建立家校联系卡,向家长定期反馈学生一周或两周内的在校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晚修纪律、宿舍内务、值日情况等基本情况,也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达标情况等,逐步形成良好的家庭、学校联系反馈机制,让家长协同学校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加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

(四)形成良好的人际情感应答关系,进行“情感性素质教育”

学生情感的培养与外部环境和氛围紧密联系,网瘾现象之所以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与人情感交流,因而与虚拟网络的人交流,进而沉溺于网络世界。因此,在整个社会形成关爱和呵护、肯定和鼓励、期待和信任、严谨和严格、容忍和宽容等良好的人际情感应答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营造良好的情感应答氛围,学校与政府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与联系。在学校,情绪饱满、情感丰富而敏感度高、具有积极人格的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感染与鼓舞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师要做有心的、积极的教师,时刻关注和发现学习有困难、情感上需要援助的学生,公正对待学生的情感,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家长要怀着爱心与责任心与孩子相互坦诚交流,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培养出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让孩子健康成长。

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认真对待中学生德育教育,将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教师应当把德育工作作为当前中学生教育的重要工作,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德育教育机制,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家校联系等,全方位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理性分析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责编 陈 蓉)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网络信息渗透并影响到中学生德育形成的各个环节,在给中学生德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机遇,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中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的德育网络。

关键词:网络信息;中学生;德育

网络正全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家庭网络的普及和手机上网功能的使用给中学生的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的德育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拟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一手资料,以德育的形成过程为视角完整诠释网络视域下中学生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以期对网络视域下中学生的德育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网络信息对中学生德育的冲击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中写道:“万维网创造了一个魔术般的虚拟世界,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的数字化信息传到网上,其他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接触这些信息;各种搜索引擎出现了,人们可以方便地寻找在网站上的各种网页。”根据《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全国有1亿左右的未成年“手机网民”,中国网民的低龄化现象日趋明显。笔者通过与上海市开元学校326名同学座谈调研后发现,仅2人没有使用过手机,99.4%的学生从预备年级开始就有手机或电脑上网的经历,受调查学生中98.2%的手机具有上网功能。在关于上网行为的具体调查中,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或获取知识的比例不足5%,而96%的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直接查找答案,上网行为以网络游戏或娱乐为主要。

网路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虚拟性,它在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和丰富信息量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给中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也使中学生的德育遭受到巨大的冲击。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由量到质的积累,经历了“知、情、意、行”的循序渐进过程,即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到道德行为,网络信息渗透并影响到中学生德育形成的各个环节。

1.网络信息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道德认识。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和虚拟性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的同时,因包含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也严重影响着他们对是非善恶的辨别。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若德育不能及时跟进给予正确引导,将严重影响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在学业压力和应试教育环境下,易使他们在网络上寻求慰藉。笔者查看了受调查学生的手机,在随机调查的20位同学中90%的屏幕保护都是网络游戏的画面或动漫画面,其中一位学生屏幕保护上写着“青梅已枯,竹马已老;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显而易见,网络信息对中学生道德认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网络信息对中学生道德情感产生重要影响。前文调查显示,中学生使用网络十分普遍,网络信息的多元化、虚拟性和便捷性严重影响着中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方式,网络视域下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严重受制于网络信息的影响,2013年《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一些孩子因迷恋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及其中的虚拟世界,淡化现实的人际交往,社交、语言表达能力退化,回不到现实生活,出现封闭孤僻不愿张嘴、交流障碍少年增多的现象。《中国青少年新媒体运用报告2011-2012》显示,我国近60%的未成年人使用微博,“刷微博”成为学校的流行语。[1]面对网络信息的冲击培养中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3.中学生的道德意志强烈受到网络的影响。道德意志对于实现确定的道德目标而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意志非常重要。由于受网络游戏的诱惑和网络信息的引导,加之家长对子女的娇惯和纵容,中学生普遍表现为不愿意吃苦,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愿意动脑筋,喜欢走捷径。笔者在与学生座谈时问及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时,大部分学生回答:去百度一下?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冲击着中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也是游移不定,让一部分中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感到学习是件吃苦的事情。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学生大部分惧怕器械运动、厌烦长距离耐力跑,而这些训练内容恰恰是培养中学生勇敢顽强和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的最好方法之一。网络正在消磨着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如心理学专家所说:“如果学生长期停留在这种快闪的状态,可能会破坏孩子思维的深度和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

4.网络信息通过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渗透最终直接作用于道德行为。网络已融入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会选择依靠网络,业余时间也主要依托网络来消磨。长时间浸泡在网络中,网络游戏和一些信息会使中学生对道德规范界定产生模糊认识,对信息的甄别能力缺失,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表现为生活语言网络化、动作行为游戏化、头脑思维简单化。德育必须采取适当的应对,这对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十分重要。

二、网络视域下中学生德育的应对

互联网在给中学生德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机遇。相比较网络的自由和丰富多彩,传统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和家庭说教式教育日益引起中学生的厌烦。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德育尤为重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中学生心理发育特点,构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

1.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兴趣广泛,但同时又易受环境的影响,基于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在学校,将政治说教式的灌输教育转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动漫、微电影、文明小组结对赛等,将中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制作成数码作品,利用班会、团课和午休时间在校园内进行宣传,评选每周、每月文明之星,把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具体为中学生实实在在的行为,把思想品德的课堂内容转化为中学生身边的实际行动,形成道德规范的动力定型,演化为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家庭,家长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态做子女的良师益友,悉心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不可一味地禁、堵、罚,鼓励子女利用网络获取有益知识,对于网络游戏也不可盲目禁止,可以和子女一起选择有利于开发智力又放松身心的游戏进行比赛,这既有利于拉近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又可防止子女对网络游戏的迷恋。社会方面,要净化网络环境,完善网络法制建设,对在网络上散布反动、不良信息者进行法制打击和约束,规范游戏编制者的道德规范,防止中学生接触不良网络游戏。

2.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中学生正处于在校求学的关键时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至关重要,努力建立以学生为本位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践行素质教育早已是我们办学的宗旨,但是在升学压力下,分数至上仍是不可忽视的事实。要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首先需要真正确立人才培养的标准并具体实施于教学全过程。思想品德课是中学生德育的主阵地,教学内容应富有思想性、针对性和说服力,贴近学生的实际,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教学方法上,除了前文述之,还需要聚焦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关注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言,展示自我的价值观念和情趣爱好;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打造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精湛的讲课艺术和优良的综合素养的师资力量。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学校人才培养理念统领下的各个环节,学生所学各门课程和课外实践活动也不容忽视。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还受到社会各关系和因素的干预和影响,因此中学生德育在学校教育主导下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紧密配合。中学生的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三个重要的子系统,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才能产生德育的强大合力,有效抵御来自于互联网的不良干扰。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学生德育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我国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加强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4月1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赋予时代的精神,与时俱进,将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时代的内涵注入到其中,关注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同时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习近平在《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其实效性,要准确把握教育的规律性,充分发挥中学生所学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各门课程中,并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的具体要求。方式方法上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润物细无声,真正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同时还要加强各级部门的组织领导和督导评价,这样从内容体系、方式方法到基本保障形成有机的网络系统,为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新华每日电讯[DB/OL].2013-05-0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下,诚信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波及了校园。下面就中学生诚信缺失的状况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的影响。

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住行,忽视或缺失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还有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孩子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甚至向孩子灌输“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等错误思想,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2.学校因素。

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长期以来,德育在实践中过于简单化、缺乏实效性。如在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以学习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优劣,造成学生对诚信的忽视。在德育内容上,把德育简单地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空洞化,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诚信作为道德准则的重要性;在德育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学生不知道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诚实守信的美德都被个人利益所取代。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企业恶意逃避债务和税收,做假账等现象层出不穷;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屡禁不止;价格欺诈随处可见;人才市场的假文凭、假招聘也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都对中学生的诚信造成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时期,他们会把从社会上看到、听到的渗透到自己的言行中。

4.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

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是导致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当代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部分人成长在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家人过度保护、溺爱,导致他们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脆弱,承受压力的能力比较差,而且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获利而舍弃诚信。

二、加强中学生诚信培养的策略

1.增强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意识。

诚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品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诚信作为一种人品,其核心是引导人格提升和情操高尚。孔子曾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王安石曾说:“人无信不立。”学者蒙田也指出:“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诚信品质修养强调的是诚信的自律觉悟,这种觉悟其实就是诚信的一种内化。这种内化,将对人们自觉的诚信行为产生更加持久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特别注重并加强对中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教育学生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仅是经常性的诚信理念教育,更应起到表里如一的示范作用。从家庭教育来说,我国自古就有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对现在的诚信教育也有现实的借鉴价值。一方面,要发扬中国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树立成才先成人的科学理念。

3.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地为人师表。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认识水平,开阔思想境界,激发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外,班级制定的班规班纪,一定要“有法必依”,“言必信,行必果”。在班级内建立适当的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者因诚信得到益处,使失信者因失信而付出必要的代价。

4.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责无旁贷。学校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诚信教育实施方案;举行《诚实守信承诺书》签字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校遵守行为准则;以各科教学为主渠道,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遵守自己的诚信诺言。

5.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到对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创建一个诚信社会,使还处在“清醒的认识,模糊的行为”阶段的学生诚信意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的道理,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将讲诚信贯穿于生活学习之中,提高道德水平,在面临个人利益与诚信行为矛盾时,坚守住道德底线。

在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困扰着世界,诚信的呼唤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诚信建设,人人有责”,遵守诚信,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参考文献:

[1]赵素珍.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5,7,(5):119-120.

[2]陈兰秀.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分析与预防方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6):49-50.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德育肩负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是开展德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在德育活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作為一名中学教师,应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为国家输送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关键词:德育;青少年;重要性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纵观古今中外,不论是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还是西方的“三科四学”都以“礼乐”教育为核心,这充分表明了德育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的任务除了教书还有就是抓好德育工作,关注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为国家输送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下面我就德育工作的开展谈谈感受和认识:

一、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百善孝为先,百育德为先。如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其德行有问题,那么他就是一个危险品,他的能力、他的才学就可能成为威胁社会的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证,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德育是重中之重,是青少年体能、智力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从小的方面来看,德育工作做好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前面提到过,青少年由于心理不成熟、知识经验少,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打架斗殴、上网等不良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想要我们的孩子不受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们必须做好德育工作,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

二、新时期德育的新要求

在这里,有必要谈一下我校的德育指导思想以及团委开展工作的原则方法。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我校的德育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而集体主义教育一直贯穿于学校班级的各种活动中。首先来谈谈理想教育,我们到底应该鼓励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大谈成功学还是让他们顺应天性自由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社会思考的问题。对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了多次探讨,我们也听取了广大家长的意见。最终,我们形成了一致的理念,那就是让学生在顺应天性自由发展的基础上也要认识到社会的险恶,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和角色进行实战体验,不断认识和修正他们的理想和抱负。

三、德育过程中的方法之谈

首先,我们要明白学生的进步体现在知、情、意、行的统一上。我们进行德育时应该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是一个重要前提,思想摆正了,行动上才能慢慢去做去改变。我们要做的不是拔苗助长,而是等待学生的成长。其次,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这是学生品德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教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不教,我们教会的应该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知的能力。只有这样,这些学生将来踏上社会才会有拥抱幸福的能力。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还应该结合自身和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增强学习能力,通过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浏览互联网、翻看书籍报刊,增长知识,提高自身对于中学生德育的理论能力,提高个人修养,以身作则,遇到事情沉着应对,从容解决。通过每日的言行举止影响和指导学生,渗透德育观念,让学生明辨是非,从自我做起。

2.对待学生要张弛有度,惩罚为辅,教育为主,面对学生自身出现的有背德育理念的事,要正确引导,积极主动与其亲切交流沟通,要注意谈话技巧,换位思考,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把握其思想动态,明白其做事目的,找到问题所在,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以少队德育的贯穿,让学生从事实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自己做法错误的原因所在,并愿意付诸行动加以改之。

3.在德育方面,教师要经常关心和爱护学生,理解并宽容学生,要耐心细致做好德育的每个环节,要试图走近学生的心里,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本着关心爱护学生的教育理念,适当宽容和赞美学生,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学校德育的温暖和关怀,从而不断改正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做一名合格优秀的中学生,这也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为一名中学青年教师,我深知德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举足轻重。近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已经受到上级教育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对我而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关注国家发展、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好教师。

参考文献:

[1]李玮.德育要融入时代气息[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C],2015.

[2]李眷波.论学生的德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7.

[3]汪亚敏.为班级德育补充新“营养”[N].济宁日报,2008.

[4]胡世平.德育从进校门先洗鞋开始[N].四川日报,2010.

上一篇:工资管理系统论文范文下一篇:生物制药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