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高职土木工程论文范文

2024-02-06

课程整合高职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自进入二十一世界,全世界都迈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伴随着我国对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利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也愈发的深入。在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是保证其他专业课程顺利进行的根本,其课程教学效率对高职院校整体的专业课教学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实现信息技术同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2整合的意义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材课堂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其余的都是陪衬。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以信息技术为指导的网络化教学中,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自身认知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指导者、从资源的垄断者变为了学生获取资源的引领者、从教具的使用者变为了网络资源的开发者[1]。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高职语文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新教学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中,还可以全面的激发学生发现、分析、解决语文知识问题的兴趣,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并且,互联网中丰富的资源,也扩展了高职学生学习知识的空间和认识知识的视野,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高职学生还通过利用网络获取知识,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使自己养成了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3整合的方法

3.1 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高职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往往会利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语文课程知识内容,这种方法不但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高职的语文教学应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开展课堂学习训练。对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将准备教授内容按照知识点分成不同的任务,并将这些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上网调查、查阅书籍文献、实地考察、小组探讨合作的方式来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然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围绕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在此情景中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氛围更加的欢快和灵活,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散思维。另外,高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高职学生体会到课程的内涵与重点内容, 还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中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2 丰 富学习资源

从本质上来讲, 知识属于一种等待被利用的资源, 这样看来,教师的任务也不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为学生提供此种资源,以及使用该资源的办法,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去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上获取符合当前语文课程教学进度、适合学生参考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打破过去教师独享资源的状态, 还可以开拓高职学生的学习视野[3]。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学习了解到更多的传统经典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师也可以减少一些课堂基本知识的教学时间, 不仅全面的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对课堂知识进行延伸和扩展。

3.3 做好课后评价工作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 在课前通过多媒体软件制定出一套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和任务完成情况的课堂考核制度[4]。当课程教学结束后 ,教师便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知识结构树状图放映出来, 让学生根据树状图上的知识总结情况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比对, 然后教师便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教师全面的了解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找出自身在本堂课教育方面存在的缺失,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明确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4结语

从本质上看,语文课程教学就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而语言的学习讲求的又是实践性,所以,高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做好课堂训练。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高职语文中,不仅可以将一些教学活动转化到多媒体课件中,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实践训练机会,还可以有效的整合语文教学学习资源,采用现代化的信心技术,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素养。

摘要:作为高职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将信息技术同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育相整合,对语文课程的教学环节、内容和方法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将语文课堂知识通过组合的方式相互融合,进而在保证整体性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集聚效应,从而全面的激发出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帮助教师全面的拓宽教育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高职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对信息技术和高职语文的整合性进行研究,分别就整合的意义和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课程整合高职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一、理实一体化整合模式

所谓理实一体化,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技能课进行整合,使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融“教、学、做”于一体。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目前建有会计一体化教学室、会计应用软件实训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审核与填制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日记账等部分教学内容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简单内容先由学生自己操作,然后由老师总结;重点内容教师讲演的同时,学生模拟练习;难点内容先由教师讲授及演练,然后由学生自己操作。这种模式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迁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这种模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是既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还应当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同时,学院还应当建立一体化的教学室、实训室等硬件设施设备,融“教室、实训室”于一体,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二、任务驱动整合模式

任务驱动模式是以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模式的实施,首先要选好具有课程整合功能和驱动效应的任务来组织教学。要选择那些关键的、典型的、符合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真正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实施教学。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会计老师在对企业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的教学中,设计了计提坏账准备、计算发出材料成本等工作任务,先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适当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完成任务,并通过对任务的完成掌握知识和技能。

采用这种模式,教师设计的任务是能否达到目的的关键因素,“任务”设计的完整性、难易程度及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上探究的效果。因此,如何设计“任务”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张健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一文中提出:任务的选择必须符合以下三项原则。1、实践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思考性原则。

三、项目导向整合模式

项目导向模式就是在分析会计职业岗位,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设置一系列的课程项目,以实践教学为主线,通过讨论、讲练结合等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该模式相对于任务驱动模式来说,有综合性、阶段性,而任务驱动模式着重针对单项教学内容进行。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基础会计、企业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教学中,根据会计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设置了六大项目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项目一:期初建账,任务要求(建明细账、建总分类账、建日记账);

项目二:填制和审核凭证,任务要求(根据有关经济业务填制、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项目三:登记账簿,任务要求(根据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编制科目汇总表并登记总账);

项目四:成本核算,任务要求(根据经济业务及账簿记录,核算产品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

项目五:编制会计报表,任务要求(在各种账簿中进行对账、结账、试算平衡,然后编制会计报表);

项目六:会计档案管理,任务要求(整理凭证、装订账本、将会计资料归档管理)。

采用这种模式,一般是先理论后实践,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分阶段进行项目实训,通过项目实训来巩固理论知识。

四、工学结合整合模式

工学结合整合模式是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主体是学生,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这种工学紧密结合,课堂学习与场地实践完全同步的课程整合模式,应当是实践教学和高职教育的最佳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将企业的经济业务引入校内,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用相关理论知识处理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二是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到企业实践。目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与11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单位已成为会计专业学生比较稳固的实习基地。

五、顶岗实习整合模式

顶岗实习就是安排高职生走出学校教室,进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劳动锻炼。这既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整合的一种模式。而且顶岗实习不只是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务处印制有《顶岗实习手册》, 手册中涉及到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学籍管理及实习工作的补充规定、学生实习安全责任书、学生自谋实习安全承诺书、学校联系电话、实习计划、实习周志、实习总结、实习评价等内容。会计专业学生在入学后第三年可以在学校的安排下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无论学校安排还是自己联系, 每一位顶岗实习学生都配备有校内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要对实习学生进行电话联系、走访、业务指导等, 每月向系上汇报一次学生实习情况。学生则要求撰写实习感言、实习周志、实习总结等。通过顶岗实习, 学生既强化了业务操作技能, 又提高了综合素质, 好些学生直接被实习单位留用, 甚至成为了业务骨干。

当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还会出现一些新的模式。只要我们能根据形势的发展, 合理地实施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定能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摘要: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在注重理论的基础上, 强化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高职会计专业需要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促进“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结合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五种整合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整合模式

参考文献

[1] 梁玮.浅谈会计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OL].广西工商学校网, 2007.

[2] 罗明喜.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OL].中华论文中心, 2007.

[3] 童学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实践思考[OL].光明网, 2007.

课程整合高职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1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趋势的是实现多媒体教学形式

就教学模式上而言,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一套集合视、听、说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教学实用系统、这种教学形式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面广、资源丰富、交流直观快捷的特点, 让更多高校学生更加便捷的获得教学资源。高校学生通过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辅助教师将更多的课件、信息等教学资源发布给学生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 使高等教育更加以人为本。

多媒体教育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大。多媒体教学软件可实现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校园信息化、远程教育应用的多层次结合, 实现教与学互动的教学实践技术, 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应有效能, 也是实现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综合性和科学性的有效手段。它针对多媒体技术和学校实际网络应用环境进行分析和优化, 具有强大的教学潜能和便捷的操作效力。

由此可见, 现代教育体制下,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无容置疑已经成为高校教学资源合理优化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

2 高职院校中多媒体教学软件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教师要明确教学软件知识一种教学工具, 最终母目标是让学生获取知识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代化的一种教学手段, 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和长处。但是, 教师仍然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软件, 而必须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再把授课内容装入到多媒体软件中的同时要注重对课件内容的具体讲解。教师要全面掌控多媒体教学办公软件的特点, 控制住教学节奏将教学办公软件与课程有机整合形成故居特色的多媒体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体现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性。

2.2 教师制作课件时应遵循实用的原则

教师制作课件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课件是将传统的知识与现代化计算技术有机结合的具体形式。而教师是这一过程的具体操控者。如果课件设计中华而不实的东西过多会误导学生致使学生无法从多媒体终端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课件中输入的教学资料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详略得当、简明扼要、恰到好处。

3 教学软件辅助运用于教学中的主要优势

3.1 教育办公软件的运用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

在传统的高职课堂教学之中, 教学知识之输入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授与板书, 这一授课方式较大地局限了大学生在一堂课当中所能获取到的信息量。教育办公软件会提供足够多的资料辅助教师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等多种科技手段, 从而为学生与教师提供全方位的视听资料与大量文字资源, 从而使课堂的信息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3.2 教育办公软件的应用让教学场景更为灵活多变

计算机辅助教学让教师的授课不再局限于课堂。除了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开展知识讲解与难点点播之外, 学生还可运用网络开展练习课, 可以和更多的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互动。老师在和学生进行沟通途径也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了, 电子邮件、QQ、MSN等都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从而让教学的场景更加灵活。也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联系展现出立体化和多面性。

3.3 多媒体教学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计算机出现之前, 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们早就不习惯于一边听教师进行讲解, 一边抄写老师板书的笔记。即使后来知识通过音像与图画活跃起来。高职院校的课堂还是以教师为绝对的主导地位、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方式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 而且还应对不同文体文本开展反复比对与研究, 在计算机多媒体的协助之下, 大量教学素材可运用课件、音像等形式展现在大学生的面前, 让获取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 同时也省略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 师生可开展更多互动, 并通过交流发现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 大学生们也能在课堂活动之中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进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之间也可以利用一个小型的网络组建自己的学习社团。将计算机多媒体结合起来的教学场所。由教师操作主机, 学生每人使用一台电脑, 将所有的计算机、服务器与控制台通过通信线路与教学网络软件加以连接起来, 从而建立起一个小型局域网。在此, 教师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与教学互动的最优化。学生自己利用局域网络建立互动学习小组探讨教学内容。

4 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 强调教师教、学生学, 课堂教学中, 教师占主体地位, 但是教学效果不能通过课堂过程反映到学生个体上。多媒体教学软件与课程整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讲授课程的内容, 让学生得到足够的信息量, 可提供学生以大量的文本, 帮助其进行学习;二是教师可利用自身的主机, 随时地分配学习任务, 学生也可利用自身电脑对教师作出回应, 因为这一交互活动具有私密性, 从而让学生以自身的兴趣和知识结构为基础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团体;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并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三是教师除了分配任务之外, 还可随时接收学生提出的问题, 及时为学生解除疑惑。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也都能得到回应, 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中, 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 改变教学策略, 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面对着社会各界人士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各项要求的不断提高, 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 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课程结合起来, 培养出兼具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 为了更好地将计算机辅助运用到高职院校教学之中, 教师自身要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高校多媒体教学新模式。

摘要:本文对当前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作出全面、审慎的分析, 就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深刻归纳和总结。浅析在我国高职教育中通过教育办公软件来实现多媒体教学形式。旨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功能, 实现课程整合形成全新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课程整合高职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明确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并提出了一些改革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贸易专业 培养模式

近期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把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分开,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不仅要求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且要求高职院校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以安徽为例,安徽的高职院校一般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与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的模式相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人才竞争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理论知识比不过本科生,操作能力比不上技校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对现行的高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一、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渠道多种多样,有民间力量办学、公办民营的独立二级学院、原中等专科学校升格等,它们难免由于历史惯性或者经验不足使专业培养目标模糊。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致使专业课程体系的混乱甚至缺位,表现为借用外校的本科教学计划,照搬高等专科学校同专业的教学计划,沿袭原中等专科学校的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简言之,不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而是走高等专科院校的老路,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在课程设置上机械模仿三段式结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缺乏自己的课程体系特色。

2.课程教学设计不当。

一般院校理论课程设置取舍不当,课程设置过多地以学科性课程为主,缺少综合性课程和职业性课程,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些学校忽视了理论课程对实践课的指导意义,比如有些院校把国际贸易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给砍掉了,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损。而另一些院校在开设专业课时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本思想,实践环节相对薄弱,能力的培养未能真正落实。目前高职院校都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普遍偏低,而且由于高职院校财力有限,实验设施相对薄弱,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都未能跟上,培养目标中许多业务能力要求无法真正得到落实。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许多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一些办学规模较小、师资力量有限的中等院校,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加,原有的师资无法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而且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缺乏实践能力和培养和锻炼,有“双师证”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为数不多。而且学校和社会的激励杆杠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特别是在职称评定方面,完全套用普通高校的做法,把教师引导到写文章和出专著上去。如果说普通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创造学科理论去探索和预测未知,那么高等职业院校就应该引导教师应用已知。

4.缺乏职业针对性。

在中国加入WTO组织之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贸企业越来越多地重视岗位设置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岗位需求来招收和录用新的从业人员,从外贸业务流程而言,外贸企业的从业岗位设置主要有货物报关、货物报检、单证制作、外贸跟单、外贸业务、国际货运代理等。依据外贸企业的特性,一般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某一岗位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兼顾上下岗位和岗位发展的专业知识。而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与外贸岗位的衔接不够紧密,使得一方面社会对国贸人才的需求很大,一方面大量的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

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确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国贸专业属于文科型专业,主要是为了我国外贸及相关行业生产与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怎样培养这类人才,借鉴美国职业培训而生成的KAS模式是一途径。KAS模式将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knowledge指知识,素养)、A(ability指一般能力)、S(skill指职业能力)三个要素。按照KAS的要求,可按照课程的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计划,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这样学生就有了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独立分析应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最后学生就有了一技之长,具备了谋生的能力,也就达到了课程设置的目标,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国贸专业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分解如下:

2.细分岗位:掌握专业技能。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组相互关联又不相互替代的特定工作的统称,一个社会性的职业本身是一个系统,是由若干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岗位组成的,即通常所说的岗位群。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提出的综合要求形成岗位规范,它是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职业和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首先要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要掌握所对应岗位的操作规程的实践技能。

3.在实践过程探索建立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训室。

所谓模拟就是把在实际操作中,在时间、空间上难以纳入实训中的因素进行简化和提取,合理地进行国际贸易操作过程的合理虚拟,使实际的国际贸易活动转化为由学生在实训环境中可以进行的实际操作,借以有效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实训项目的设定可分为:

4.建立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一定要走出去,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建立实训基地,这样学校可获得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建立更多先进的实训基地,并为学生创造实习的环境和条件。实习环节分为三个阶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这三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到校外的签约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实训,尽可能多地了解并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及相关的业务活动。在认识实习阶段,让学生到市内的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实习,促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了解国际贸易的整体业务流程;在生产实习阶段,让学生增长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毕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实现与就业相结合,经过与有就业意向的用人单位的实习接触,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了解和磨合,为学生创造更加宽广、灵活的就业环境。

5.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确保高职职业教育的质量。

双师型教师要培养“双证”学生,专业课的师资是保障,为此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方面要根据课程技能要求或岗位能力需要,对专任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对聘请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培训。同时还要积极从外贸企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员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技能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自加入WTO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而言,传统的高职外贸专业的设置已不能与我国现实外贸形势发展相匹配,故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邵作仁.高职国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2]杨频.浅谈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的建设.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4.

[3]鲁春义.SPT理念下国际贸易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初探.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6.

[4]叶华光.从职业岗位的分类看高职院校对外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职业圈,2007,7.

[5]王胜华.KAS模式下的课程整合与实践能力培养.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12.

[6]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本文为2009—2010年度安徽经济管理学院院级课题,“就业导向下安徽省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探析”的阶段性成果。

课程整合高职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实践教育当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通过信息技术及设备融入到数学教学课程当中,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远程教育资源不受時间和空间的束缚,使用起来更方便,为促进学生在感知、理解、整合和应用知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策略;探讨

引言:由于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发展,信息技术及设备被视为当下教育模式在被各学科有效展开当中得到了认可,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创造生动、形象、趣味化的教学模式,以清晰、系统化的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通过将单一的知识多元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的教学理念,达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合理的运用学生的认知程度,通过信息技术引入图片、案例等方式,通过将知识与多媒体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出系统性知识框架,让共同知识更易于理解,让学生轻松的接受新的知识。所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对于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整合的重要性

1信息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单一使得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教师对课堂教学方式投入不充分,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仅是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工具,更多的是通过改变学科的教学结构和内容,完善教育课程体系,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当中,有效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优化教学资源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通过视频、声音等可视化手段展示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立体、可视化的教育内容,对提高效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2信息技术创新了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目前的教学模式,教师通常采用听写或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枯燥而且时间长。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课堂当中,不但优化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同时丰富了教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育课件更加丰富多样。例如,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不同性质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特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

1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

从学习数学新知识到掌握新知识需要一定的练习,但简单重复、单调的练习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和枯燥。利用不同题目的“面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实现知识的整合与掌握。

例如,在教授识别分数\"分一分\"的数学课堂中,可以尝试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一个练习设计为一个问题关卡或小游戏,并根据每个练习的不同难度将每个问题分成几个不同级别。第一步,送分数宝宝,即从给定等级的评分中选择一个能代表图片颜色部分的评分。第二步,火眼金睛判断对错,看表示图中涂色部分的分数是否正确。第3步,看分数给图片上色……设置通过第1步才能通过第2步。循序渐进是一个鼓励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正确答案,在眼与嘴、手和脑之间完成一个练习的过程中回答问题的主要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各种转化练习,便于信息存储和展示,增加转化练习的容量,采用新颖的呈现练习方式,让广大学生不厌其烦,积极主动沉浸在练习中,体验练习的美妙乐趣,用从中学到的实际知识来有效解决学习问题。

2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人们社会生活和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数学教育也是如此。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法的发生变化,并为现代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因此,教师积极转变观念,为广大学生自己寻找更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有效的教学工具,拓展学生课堂外的教学知识,帮助广大学生不断改变新的学习生活方式,自主探索提高自己的技能。

3注重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的所有知识点都有核心和难点,如何突破教学的核心和难点是教师必须考虑和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很多知识比较抽象,导致学生思维困难,有时会因为厌学而放弃学习。如果能熟练地用信息技术表达难以解释和理解的内容,对学生的接受会更有帮助。

结语: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数学知识教育过程中的多媒体教育也就是以语音文字和各种媒体教学方式相互结合并以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多种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广大学生的视觉感官,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积极兴趣,使数学教育过程由枯燥变得生动,由复杂变简单,有效率地突破学科中的重点难点,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安排优化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吕柔旋. 高端技术融合高效教学效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深度融合的有效教学应用[J]. 考试周刊, 2018, 000(017):78.

[2]深度融合,启迪思维,提升效率——论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 学周刊, 2019, 398(14):135-135.

[3]李海红. 深度融合,启迪思维,提升效率-论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 吉林教育, 2018(27):60-61.

课程整合高职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将其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不仅能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元素,而且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思维性的特点,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而信息技术的引入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融合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有效融合;教学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不仅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已经对传统的教育形成不可避免的冲击.在此背景下,要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巧妙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其优势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实践进行讨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整合策略,以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改革与发展.

一、运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对良好氛围的营造,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图文并茂、音频兼备的优势为学生呈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数学课堂注入一种新鲜的活力,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使他们思维活跃,课堂氛围活跃,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为了给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内容是: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的动画中有三只小动物,分别是兔妈妈、兔爸爸和兔宝宝,它们正在分胡萝卜,兔爸爸问兔宝宝:“你想要这些胡萝卜的1/2还是1/3还是1/4还是1/6呢?”兔宝宝不假思索地说:“我要1/6.”然后,兔妈妈说:“那我就要1/2吧.”兔爸爸说:“那只剩下1/3和1/4了,我就选1/3吧.”兔宝宝说:“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都要最少的呢?你们不是最喜欢吃胡萝卜吗?”兔爸爸和兔妈妈看着对方笑了笑,说:“那我们看看谁得多谁得少吧.”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认为谁最后分到的胡萝卜最多?谁分到的胡萝卜最少呢?”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有的学生说:“老师,我知道,妈妈以前跟我玩过这个游戏,兔妈妈分到的胡萝卜应该是最多的,因为它选择了胡萝卜总数的一半.兔宝宝分到的胡萝卜应该是最少的,因为它只分到了胡萝卜总数中的一小份.”由此可见,在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不仅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与学习,而且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数学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有着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而教师将其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除了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外,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数学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边讲课边运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创设学生乐学的场景,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一内容时,为了缓和课堂开始的紧张气氛,教师可以与学生以轻松聊天的方式提问:“大家有谁听过阿凡提的故事吗?”很快就有学生说:“我听过.”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我看过阿凡提的动画片.”教师说:“看来很多学生都对阿凡提的故事有一些了解,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播放一段关于阿凡提的故事,看看大家有没有看过?”于是,教师用多媒体给大家播放:“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一份契约,契约上写的是,把自己院子的60米以10块金币的价格卖给巴依老爷,于明天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管理,永久生效.署名——阿凡提.”到了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金币哈哈大笑,这时,巴依老爷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并说道:“哎,都怪我,我没认真看这个契约,立得太不严谨了.”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巴依老爷说的是什么地方不严谨吗?”同学们在下面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阿凡提在契约里写的是60米,不是这块地的面积,而是60米那个界线.”教师说:“说得太好了,一条线和一块地的差别太大了,如果巴依老爷要把契约写得更加严谨,那么应该怎么改呢?”有的学生说:“改掉单位米.”这样一来,教师趁着学生兴趣高涨能引入这节课的教学新知,为课堂教学的深度学习和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良好发展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数学问题,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好铺垫,促进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学习中保持长久的活跃状态,而且能帮助学生实现从抽象思维到具象思维的转化,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探究数学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运算法则”这一内容时,如果教师直接用数字进行加法运算法则的教学,就不利于学生对数字变化加法计算的变通,因此,教师利用希沃电子白板为学生演示了另外一种学习方法,即用字母代表数字,如a+b=c.当这样的算式出来之后,由于学生的思维不同,每名学生的大脑中都会出现不同的数字加法算式.于是,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能用数字代替这三个字母,使这个加法算式成立嗎?”“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思考时间,大家认真想一想,可以与同桌讨论,也可以在练习本上尝试写一写.”只见有的学生拿起笔开始计算,有的学生开始与同桌讨论,不一会就有学生举手示意:“老师,我写出来好几个算式,5+3=8,2+4=6,3+3=6.”如此一来,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渗透数学思想不仅能将问题简单化,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重、难点知识,这不仅是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以反复强调、不断重复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目的.在没有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教学中,教师很难将重、难点知识以有效的方法讲述出来,不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清晰、准确的掌握.因此,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对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将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具象化、直观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有效突破重、难点知识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这一内容时,此部分的教学重、难点知识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及空间观念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引入两个新的概念——体积和容积.由于小学生还不能熟练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建立空间结构,他们在理解体积和容积这两个知识点时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放映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先放一个空烧杯,再利用点击操作功能向烧杯中加入水,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能猜一猜烧杯中的体积是多少吗?”待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教师可以恰如其分地引入“体积”这一概念,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求烧杯中水的集体就是求烧杯的含水量,然后根据刻度即可求出水的体积.”当学生对体积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理解之后,教师可以换一个长方体的烧杯,同样往里面加入水,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烧杯中水的体积吗?”在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下不经意地引入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知识,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另一方面经过前面的实验演示为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大有裨益.

五、运用信息技术,引导探究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既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又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最终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融合,在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深刻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为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即幻灯片的功能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有关角的事物,如书本的角,桌子的角,房屋的角,广告牌上的角,窗户上的角,撑开伞后的角,帐篷上的角,时钟上的角,等等.在幻灯片播放一遍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刚才播放的幻灯片中,大家观察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了吗?”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回答:“都有角!”这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可活动的角,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可活动的角两边张开,角会有什么变化?如果让两边张开的小一些,这个角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快速回答:“角的两边张开的越大,这个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开的越小,这个角就越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下,学生对角有了一定的初步認识,也了解了角的一些特征.为了引导学生对角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教师可以继续用课件动态播放的功能为学生展角动态变化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引导下,学生对角的相关知识有了较为直观、清楚的理解和掌握,全面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六、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练习,获得成功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练习要比传统的作业布置更有趣味,不仅能消除学生对数学习题完成的排斥心理,而且能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强烈求知欲望和乐学心理激发出来,为日后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分层的知识练习,一方面能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不断促进他们获得全方面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水平.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起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数学教学内容,探索与信息技术巧妙整合的有效方法,为数学课堂增色添彩,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主动学习、高效学习.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整合能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具体,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有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进一步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焕东.探究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3-4.

[2]陈光燕.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120-121.

[3]徐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学周刊,2020(36):107-108.

[4]詹玲妍,袁志涛.利用信息技术 优化小学数学新课导入[J].考试周刊,2020(94):93-94.

[5]赵国宏,宋润仙.基于视频分析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119-125,143-144.

上一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论文范文下一篇:儿童人格培养美术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