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学论文范文

2024-01-25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学论文范文第1篇

风雨兼程,沉淀广西历史

上世纪30年代,时任中华民国广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的李任仁先生为繁荣广西文化教育事业,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避免文物散失,向省政府提议在省会南宁市筹建广西省立博物馆,以便“广集物品,博采珍奇,荟萃一堂,以资国民观赏”。1934年7月1日,广西省立博物馆正式成立。当时已初具规模,有固定的馆合,文物藏品达2万多件,还有大量的石刻拓片和各种新旧图书资料,并举办过各种展览。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西省立博物馆几度搬迁,处于风雨飘摇、举步维艰之中,文物损失严重,馆名也多次更改。1937年3月,广西省政府将广西省立博物馆改名为广西省立南宁博物馆,1944年4月1日又改组为广西省立科学馆,1946年博物馆从科学馆分离出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即将重建博物馆提上议事日程,1956年2月,坐落于南宁市人民公园内的博物馆办公楼竣工,同时成立广西省博物馆筹备处。8月,广西省博物馆筹备处改名为广西省博物馆,并推出“广西自然标本和出十文物”展,观者云集。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广西省博物馆遂改成现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西博物馆工作遭受严重破坏干扰,大部分业务工作被迫停止,文物遭到严重损毁。1977年,为迎接自治区成立20周年,区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在南宁市民族广场新建博物馆大楼。1978年12月,博物馆陈列大楼竣工落成,一直使用至今。

广西博物馆为自治区文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内设机构自然部从广西博物馆剥离,成立广西自然博物馆。2006年,广西博物馆将几千件馆藏民族文物移交给新成立的广西民族博物馆。2012年10月,内设机构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从广西博物馆剥离,成为独立单位。广西博物馆在不断瘦身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着眼广西历史,集中收藏广西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和当代文物,在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宣传教育、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考古调查与发掘等方面一F功夫,取得了显著成绩。

夯实基础,传承区域文明

为建立和完善藏品体系,建馆伊始,广西博物馆就不断加大考古发掘工作,考古文物成为藏品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同时,社会人士的无私捐赠,以及公安部门破案后移交的文物也成为本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还持续向社会征集文物。为加大文物征集力度,新世纪开始,组建了“文物征集工作组”,健全规章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在重点征集与广西有关历史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和当代文物的同时,注重对东南亚国家文物的征集。

在文物管理方面,文物保存环境和庋藏设施设备口趋规范化和科学化。文物修复成果尤其突出,通过以老带新的师徒传承制,逐步培养出一批具有精湛技艺和丰富经验的文物修复专家,在新材料的尝试应用和技术的推陈出新方而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等文物修复方面享誉全国。2008年获得可移动文物修复单位一级资质;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古籍修复中心;2014年获得文物保护设计与修复资质;2015年获批成立区域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中心。

2008年,广西博物馆共完成近6000件珍贵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初步实现馆藏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建设。目前,馆藏文物清理登记正在按照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要求抓紧进行。藏品信息网络化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网站、微博和数字博物馆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文物减品资源共享逐步成为现实。

在文物研究方面,重点开展铜鼓、花山岩画、古代玻璃、织锦、陶瓷器、玉器、书画研究等。其中,铜鼓研究是广西博物馆学术研究的一大特色。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今,广西博物馆的铜鼓研究踵事增华,馆内诸多研究人员在铜鼓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出版了《铜鼓史话》《铜鼓艺术研究》《广西铜鼓图录》《河池铜鼓》《越南铜鼓》等多部著作,并数次获得国际性大奖,且论文、课题成果丰硕,成为中国古代铜鼓研究的重要阵地。此外,结合馆藏文物开展科学研究,编辑出版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占陶瓷精粹》<中国西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广两出土文物》《广西文物珍品》《广西铜镜》等学术专著。与此同时,培养了多名省级文物鉴定专家,鉴定范同包括青铜、陶瓷、书画、玉石、杂项和近现代(革命)文物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博物馆学术研究稳步推进,获得多项国家级及自治区级社科基金项目。对外交流合作进展良好,藏品收藏与保护硕果累累,考古发掘成果显著,社教活动丰富多彩。《中国壮锦与东南亚相关织锦的综合研究>等多个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2006年起,广西博物馆和广西师范大学联合建立“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1年12月,广西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四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广两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第四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获得批准,并于2014年获“优秀自治区人才小高地”荣誉称号;2013年,广西博物馆成为“广西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利用”自治区特聘专家岗联合载体单位之一。同时,广西博物馆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与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等多所院校开展共建合作。

与时俱进,讲好广西故事

广西博物馆是展示和传承八桂历史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已构建了基本陈列、特别展览、合作展览、输出展览和引进展览交相辉映的陈列展览体系,且不断探索改革、推陈出新。

即使在动荡辗转的艰难岁月,广西博物馆也想方设法筹集经费举办文物巡回展,为宣传动员民众爱国卫国做出积极贡献。1978年陈列大楼建成之前,广西博物馆立足于馆藏的自然、民族、历史文物资源,在馆内外举办了“广西自然标本和出土文物展览”“广西民族文物展览”“广西历史文物展览”“广西近百年革命文物展”“广西古代铜鼓展”等十几个大巾型展览,向大众生动展示厂一西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历史特点。朱德委员长、贺龙元帅,越南胡志明主席等许多中外领导人先后莅临参观,展览成为了解广西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1978年,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竣工落成,拥有四个大型陈列展厅,开放布置了“广西历史文物陈列”“广西革命文物陈列”“太平天国在广西历史文物陈列”和“广西古代铜鼓”四个基本陈列。1988年,建成作为民族民俗展览向室外延伸和扩展的民族文物苑,开创了“民族传统建筑+民族风情表演+自然景观”的展示方式,对区内外的民族文化展示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进入新世纪,随着观众数量的增多以及观众结构、需求、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的变化,陈列展览更加丰富,更具特色。

2010年,基本陈列“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开展,通过展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百色手斧、大石铲、印纹陶器、大铜马、铜鼓等珍贵文物,配以花山壁画、灵渠等重要文化遗址的模型和大型复原场景,突出广西历史文化的特点,彰显广西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与聪明才智,用实物讲好广西故事。

2011年,基本陈列“瓷美如花——馆藏瓷器精品展”对外开放,展出瓷器年代远至战国,近及清代,梳理了广西瓷器发展脉络,突出广西瓷器历史发展特点,展览坚持“以文物说话”的同时,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合理使用声光电及多媒体技术,让观众体验到瓷器之美,感受中华文化之精深。2014年5月,展览荣获“第十一届(201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

2013年,基本陈列“丹青桂韵”开展。这个广西韵味的系列书画展,根据馆藏书画特色,策划不同的主题,组成不同的专题展览。同时,与本土美术单位合作,根据主题需要和艺术风格的匹配,举办“与大师同行——馆藏历代名家作品与当代名家作品联展”,以此来鼓励当代著名书画家参展并捐赠作品,以弘扬、传承艺术之美和文化之魂,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讲好广西故事的展览尝试。

秉承“内外结合、动静相宜、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理念,除办好室内展览,通过物质文化遗产来讲好广西故事之外,广西博物馆还充分利用室外的民族文物苑,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通过“品味广西”系列的八桂油茶香、三月三歌会、少儿民族服饰大赛等活动,给观众带来视觉、味觉、听觉的民族文化盛宴,全方位地体验广西故事。

广西博物馆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联合办展等方式,举办了多个临时展览。让广西故事走出广西、跨出国门。“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精品展”“瓯骆风八桂情——广西民族历史文化文物展”“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九省(市、区)联展”等临时展览,为宣传广西民族历史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丰富了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提高了馆藏文物利用率。尤值一提的是,2007年3月至5月在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广西文物精品展”,是广西博物馆有史以来首次在东南亚地区举办的文物展览,也是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第一次举办来自中国的文物展览,宣传了广西悠久的历史文化,促进了中越文化交流。2014年11月,广西博物馆承办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展的“美丽中国 美丽广西——庆祝中马建交40周年广西民族文化展”。近年来,广西博物馆充分利用广西作为中国一东盟合作桥头堡的地域优势,在展览、科研等方面进一步加深了与东盟各国国家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以人为本,提升服务质量

广西博物馆近年来不断探索多元化宣传教育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独具亮点的社会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作用。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中心思想,通过免费讲解、主题导览等形式,使展览不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馆外,文物宣传小分队开展流动展览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等活动,与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文化共建,设立文化服务点,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广西历史文化,使博物馆融入到广大公众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广西博物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把社会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举办通俗易懂的专题讲座,制作符合孩子特点的教育宣传折页,开展了具有特色的教育互动活动,如“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中的特色手工活动、“暑期欢乐营”中的博物馆文化体验课堂等。不完全统计,广西博物馆每年开展公众活动400余次。

广西博物馆的活动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提升品质。2014年新春,“汉服体验秀”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古风国韵音乐会”、传统手工艺课堂等活动,也在观众中引起巨大共鸣,反响热烈。

广西博物馆还注重为特殊群体组织专题活动,通过爱心展览、爱心课堂、爱心图书角、爱心体验以及爱心帮扶等形式,积极关爱孤儿、清洁工、留守儿童、聋哑儿童、贫困学生、农民工子女等。此外,还积极创新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扩大志愿者队伍规模,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志愿者工作蓬勃发展。

为扩大宣传力度,延伸为民服务功能,广西博物馆不断尝试,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宣传推广上。建立新浪、腾迅、人民网三个官方微博;开通广西博物馆官方微信平台;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对现场活动进行了实时报道;联合“新浪广西”在微博上开展微直播和微访谈,在官方微博上对活动进行直播报道;针对大型展览,开发各种APP应用程序等。

通过不懈努力,广西博物馆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使得博物馆文化在公众面前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使博物馆“活”了起来,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并爱上博物馆。

创新理念,助推文化建设

为有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中南西南战略支点的打造,加快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升广西对外开放和现代公共服务水平,广西博物馆近几年重点筹备改扩建项目。

改扩建后的广西博物馆将继续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依托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区位优势,着力打造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国家重要文化阵地,广西首府文化建筑的新地标,南宁特色文化旅游的新景点。场馆建设依然沿用“馆苑结合”“动静相辅”的模式,馆内可游可居、可玩可歇、可吃可购、可交流可学习,成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时代在发展,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幼儿教育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有所提高,然而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不明显,甚至被忽略,教育内容更多的是利用国外的教育原理和教育内容。这都不利于我国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幼儿教育;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化。幼儿教育的水平在突飞猛进。但是,幼儿教育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逐渐被国外文化所渗透,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根基文化”。我国本民族的一些传统的文化教育观念和方法逐渐被现代的国外的教育内容、原理、方法所代替。许多孩子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不甚了解,对于道德礼仪也是了解不多。忽视传统文化不利于我国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浅析了幼儿园中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教育现状、内容,并且提出一些完善方法。幼儿教育必须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将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教育应该渗透在幼儿教育的日常点滴里。

一、目前幼儿园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现状

(一)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主要在特定时间以纪念和庆祝方式进行科普

我们目前大部分的幼儿教育围绕五大领域展开,有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等方面。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所有的活动和游戏都紧密围绕着五大领域展开并延伸。但是在日常教育和园内生活中,真正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有关的教育很少。大多数是到了传统节日时如春节、端午、中秋等等,才会对幼儿进行传统教育,帮助他们浮光掠影的了解下。日常的游戏、活动、节目表演中涉及到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内容也非常有限,幼儿生活在一个鲜少有传统礼仪教育、传统道德观念教育的大环境中,很难对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产生感情,或者产生民族自豪感的意识。

(二)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被单独列为一项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目前多数幼儿园将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被单独列为一项课程内容,独立于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没有真正把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被渗透到幼儿每天的園内生活和游戏学习中。传统教育也缺少系统性和目标性,三分钟热度,想一出是一出。比如某段时间开展传统工艺的艺术教育,如中国结,就不管孩子的操作能力如何,疯狂开展编中国结的活动,但等到热度一过,就不了了之,幼儿们也再也接触不到这些艺术作品了。

(三)重传承,少创新

教师在开展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过程中,首先自己对于这些内容就不是很熟悉,或者一知半解,照本宣科,没有深入了解和研究,无法进行去糟粕,留精华,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时代特征加以变通。过渡依赖于外力,缺乏生命力和魅力。幼儿被动学习比较多,没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调动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重传承,少创新使得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非常枯草无味,甚至会引起幼儿的反感。

二、渗透幼儿园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一)教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渗透在游戏和活动中

我们在小时候的游戏非常有民族特点,比如皮影戏、手影游戏、翻花绳、橡皮筋等,至今都回味无穷。这些游戏简单易学也有民族特点,同时便于幼儿互相交流沟通,是群体活动。幼儿在玩中发现进行探索、获取传统的知识、技能,养成道德礼仪的品质。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是通过各种玩教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元宵节所用的花灯(兔子灯、莲花灯等),春节所用的烟花炮竹;中秋节所食用的月饼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等;清明时节所用的登高望远活动等。通过这些传统的用品和玩具,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一些节日的风俗、意义,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还有像七巧板、魔方、九连环等等拼搭玩具,可以帮助幼儿开动脑筋,开发思维。

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把民间游戏渗透在幼儿的活动中,如语言游戏;可以经常和幼儿玩童谣诵读、绕口令、问答游戏、猜谜语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二)重视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

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讲究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团结友爱。现在很多幼儿还是独生子女,比较任性或者自私,被家人宠爱,所以更应该重视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可以在阅读欣赏中,引入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的古诗和训诫内容。如《孟子》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里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崇尚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在其家教名篇《朱子家训》中也曾要求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幼儿园中要着重培养幼儿的简朴生活习惯,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能够不骄不躁,不追求享乐的生活。

(三)尊重幼儿的接受能力,在生活中渗透传统经典

幼儿毕竟在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上还是有限的,不能太过追求完美,或者以成人标准要求幼儿。可以选择一些不是特别复杂的有韵律性的传统经典诵读内容,帮助幼儿有所了解,培养他们的兴趣。如《三字经》《弟子规》。这些经典的诵读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包含了民族性的伦理道德的一些民间传说,天文地理的科学常识也孕育其中。可以说是一本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古老的的百科全书,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常年累月的沉淀所积累的经验,内容言简意赅,句子短小,句与句之间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充满韵律。在休息等待或者散步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幼儿们讲解《三字经》中“孟母三迁”“孟母断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小故事,通过故事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懂得了很多道理,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在接触《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时,为了避免枯燥无趣,可以配上合适的旋律轻快的背景音乐,这样可以使幼儿情绪放松,提高幼儿的朗读兴趣,营造出书香氛围,帮助幼儿能潜心诵读自愿学习。

(四)尊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在探究体验中学习民间工艺

幼儿生性活泼,更加喜欢动手操作者的活动,要遵循幼儿的成长阶段性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学习过程,受幼儿喜欢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内容。如在平常的泥工活动中,可以模拟幼儿们是一家人共同度过中秋节,赏月。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特点,回忆月饼的味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饼。然后引导幼儿利用粘土或者橡皮泥,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分工制作属于每个家庭的月饼。然后集中展示,讨论还能做出哪些更好看的更好吃的月饼。可以播放与中秋节有关的音乐,布置活动室,让幼儿们有中秋节的氛围,一边“赏月”一边吃自己制作的“月饼”。春天的时候,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风筝,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准备材料,引导幼儿制作风筝,或者和家长合作,引导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知道了平衡的概念,也体验了放风筝的乐趣。

(五)无论何种教育内容,家园共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

家长是幼儿第一个老师,对于幼儿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与幼儿园教育配合,能起到幼儿园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证,从而增强效果。因此,幼儿园关于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应积极主动向家长普及,得到家长的配合和参与。通过日志空间,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于我国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关注和认识,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

【参考文献】

[1] 邱学青. 学前幼儿游戏[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方明编. 家园合作 提高幼儿素质[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3] 张芳. 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 上海托幼,2008(11).

[4] 唐淑,钟昭华. 中国学前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学科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是中国最早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秉承优良的学术传统,依托地缘优势,在专业定位、制度构建、平台搭建、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持续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我们需要不断自我优化,直面错综复杂的局面,构建新时代的民族学专业体系。

关键词: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建设;一流本科

在全国都在大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浪潮中,尽管不同的学科面临的使命与挑战有别,但是一流学科作为一流大学的核心支撑是一个基本共识。而如何在科學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做到平衡发展,共同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更高的水平,是当下中国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中,本科教育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石,与大学的持续性发展之间有密切联系。在国家提倡“以本为本”的战略背景下,民族学本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积累了相应的办学经验,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甚少对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进行整体性的介绍与反思。为更好实现专业发展,推动民族学专业建设的相互促进,本文拟以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历程与近年来开展的专业建设为中心,向同行介绍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将民族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期形成一定的讨论,共同推动中国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发展。

一、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的专业定位与特色优势

民族学这一学科门类与相应的学科理论知识传入中国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则要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在这一学科发展历程中,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在国内属于较早的一批高校推进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的学府。云南大学的民族学专业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是中国最早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吴文藻、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张之毅、李有义、胡庆钧、田汝康等多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著名学者都曾在燕京大学-云南大学社会调查工作站工作。这一时期,上述各位学者在抗战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怀着一颗学术救国之心,冒着生命危险在云南各地开展田野调查工作,产出了《乡土中国》《云南三村》《祖荫下》《芒市边民的摆》等多部优秀作品,既彰显了学者的家国情怀,又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开创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历史上著名的“魁阁时代”。

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魁阁时代的学者已经分散到不同的研究机构,但是其留下的学术遗产与学科精神,得到了后人的传承。20世纪50年代,云南大学的优秀民族学者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民族识别与民族社会调查工作中,为国家开展相应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兴与学科建设新浪潮的到来,云南大学的民族学科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1987年,云南大学成为国内较早恢复人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17年,云南大学民族学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云南大学民族学本科专业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发展历程亦充满了坎坷。由于多方面原因,云南大学人类学本科专业曾经于2006年停招3年。至2009年,在民族研究院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大学恢复了民族学本科专业的招生,迄今已有10年。近10年来,为了推进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笔者以民族研究院院长身份带领学院骨干教师,在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田野调查实习基地的建设、影视人类学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逐渐推动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走上正轨。

近年来,为了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响应教育部“以本为本”的战略部署,深刻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我们在原有专业建设基础上,逐渐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我们认为,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必须提升专业建设的思想高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民族学本科专业为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四个回归”,培养具有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民族观,适应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需要的一流人才。

以此专业定位为指导,在尊重全国高校教育改革浪潮大势的同时,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一是高度契合国家战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要求,重视将民族学的学科使命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学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二是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以本为本”,关键要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教学实践的中心,实现教学相长。三是依托我院建于少数民族农村的14个田野调查基地、影像人类学实验室、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的民族学数据库及人类学博物馆,强化田野调查实习、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及文化创意实践。在此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的精准化、差异化培养,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专长,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田野调查、民族志电影创作、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四是基于综合大学办民族学的优势,生源地域分布广泛、民族结构合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五是以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学科为支撑,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

应该说,上述的学科定位既是对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人才培养层面的一个基本原则与核心办学方向。5个不同层面的学科建设定位,构成具体人才培养的基本取向,确保民族学人才培养不走急功近利的道路,更不重蹈一些办学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

二、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

在明确的办学思路与专业定位基础上,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力图将上述的思路纳入培养方案与具体教学科研实践的内容中,强调专业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并围绕以下3个方面展开教学理念与专业定位的落地。

(一)坚持立德树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专业思政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务之一。中国语境下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习得相应的专业知识,更要在思想品德与为人处世上达到新的高度,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青年人。顺应这一基本办学思路,云南大学从事民族学教学科研的同事,历来都注重将专业建设纳入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建设的整体性工作中,在推进专业素养习得的同时,亦强调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思政。其中,最具成效的一个方面,是争取国家资源,建立起了课程思政的全国性平台。2018年,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了首批國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民族教育教材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系全国唯一一个民族教育教材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教材基地”),亦为全国十一个教材基地之一。以此教材基地的建设为抓手,民族学专业进一步加快推进了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和教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规律,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形成民族学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与此同时,将在未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以此基地为平台,建立起适合于不同民族地区的双语教材,既要体现国家在民族教育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又要尊重教育的基本原理,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适合学生思维养成与专业素养培训的教材,积极发挥教材基地的思想指引作用与教学资源聚合作用。

(二)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激发,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

如前所述,课程专业思政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素养,而相应的教学改革举措则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面确保学生的潜能获得激发,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竞争力。故此,自2009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一直在原有办学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民族学本科教学的新模式,力图从四个方面持续推进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首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导入教学方式,推进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建设,建成教育部首批在线精品开放课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学十二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等一批慕课,建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一课累积选课人数已经突破60 000人,服务了包括云南大学在内的全国300余所高校,在实现了民族学学科知识的跨专业传播、增进了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这一专业知识领域的认知的同时,也推动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学技能、教学理念上的提升,为更好的提升本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动力。

其次,不断开设内容丰富的课程菜单,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一方面,扩大学生课外学习的选择面,增加新的核心技能课程。近年来,我们通过开设小班制少数民族语言和东南亚小语种选修课,提供学生学习非母语的少数民族语言和东南亚语言机会,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主题沙龙、读书会、主题调研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施展自身的知识才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及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提供核心路径。

再次,通过开设面向学生的学习工作坊,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每学期面向学生开设由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讲的5个左右不同主题或领域的工作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近年来,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合作举办“医学人文工作坊”“人类学理论前沿工作坊”“情感人类学工作坊”“西南边疆影像工作坊”等多个主题工作坊,让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够通过有效参与工作坊而扩大学习视野,为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新的基础。

最后,还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抓手,落实学习过程管理和管理育人。自2009年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赋予导师全程指导思想品德、学习规划、文献阅读、调查研究、论文写作、升学或就业等职责,切实落实学习过程管理和管理服务育人。在“导思想”“导学习”“导生活”的影响下,本科导师透过具体的学习指导与学业引导,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扩大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核心能力。

(三)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按照“新文科”范式建设民族学专业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下,一直紧跟时代潮流,力图通过多种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建设一种具有“新文科”范式的新民族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将现代影像技术引进专业教学。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为依托,开设与实作相结合的《基础影像技术》《影视人类学》等多门课程及专题工作坊,通过手把手教学,教会学生进行基于深入田野调查的影像拍摄、影片剪辑与后期制作,并通过举办“影像人类学沙龙”,为学生展映优秀的民族志影像作品,提升学生对民族志电影的认知,促使影像技术成为部分学生升学求职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国外优秀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国际影像工作坊和国际影视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促使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将所学知识与国际同行交流分享,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其二,将空间信息技术引入专业教学。通过建立民族学与社会学信息化实验室,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GIS)为基础,组织学生参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把有关少数民族/族群的统计数据、定量调查数据和质性研究信息进行整合,组织学生学习与操作,从而运用“民族地理信息系统”等大型数据库,开展相应的研究探索。此外,目前民族学信息数据库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已经初步开展了调查信息数据的导入与研究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具有高度叠合能力的数据获取平台,为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教学与研究工具。

其三,推进“互联网+民族文化”教学。通过购置3D扫描、无人机等设备,依托人类学博物馆,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开展实地调查,扫描世界遗产地及其他文化遗产之实物,在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后期制作,一方面为构建全景式的数字博物馆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提升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参与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经由以上3方面的综合推进,部分学生已经借助学院搭建的专业学习平台,掌握了影像技术、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田野调查方法、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地图绘制与统计分析方法等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族学专业学生技术应用方面的短板。这既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开辟出了新的可行路径。

三、以教学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的职业素养高低是决定专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注重民族学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培养,并通过制度建设与平台搭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背景多样、综合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第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在人才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于教师行为准则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方针政策。依托云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我们逐渐建立起由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维度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采取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切实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第二,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一方面,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建立核心课程课程组。每门核心课程都建立起由3名左右教师组成的课程组,集体备课,开展教研。通过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组合,实现教学实践上的传帮带。另一方面,也注重与国内外同行开展深度交流,通过举办教学工作坊等教学研讨形式,提升本专业教师的核心业务能力。依托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平台优势,我们按课程内容分期分批举办不同主题的教学工作坊和青年人类学论坛、青年人类学沙龙,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的专家和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坊主讲教师,讲解与示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思路、内容和方法,以此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精进与具体教学技能的提升。

第三,大力推行人才走出去战略,鼓励担任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访学。近几年,学院共派出10名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克大学、鲁汶大学、清迈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访问交流,并鼓励支持部分在职老师攻读博士学位,提升核心业务能力。

此外,近年来还持续推进教学比赛,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教学比赛,提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核心技能,在课堂设计、课堂呈现与课后巩固等各个环节进行良性竞争,并通过物质与精神奖励并举的方式,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比赛的积极性。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相互促进,民族学本科专业教师在职业素养、核心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积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专业任课教师之间逐渐形成了较好的良性互动,逐渐打造了一支专业背景多样的年轻师资队伍。

四、加强平台与制度建设,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根據新时代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规律,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不仅需要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优质的师资力量,还需要拥有优质的教学实践平台,并通过科学严格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各项专业制度的具体落实和完善。

首先,注重发挥国家教材建设研究基地的作用,全面深入推动教材育人。近年来,民族学本科教学的骨干教师通过加入由王文光和何明分别担任首席专家的《中国民族史》和《人类学概论》两门国家马工程教材建设团队,持续提升了教材编撰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知识体系建设的需要,陆续组织开展民族学系列教材建设。以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专任教师为核心团队的多个教材编写组正在集中精力撰写《民族学概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等专业核心教材,并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

其次,强化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和育人能力评估的引导与约束作用。通过修订教师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方案,不断增大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和育人能力评估所占权重,将教学业绩考核放在教师业务能力考核的核心位置。凡教育教学年度考核不达标者,职称晋升一票否决,年度绩效考核为不合格,津贴分配扣减50%以上。该方案有效引导教师把时间和精力从主要投入于科研上转向科研与教学兼顾,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本科教育教学及其质量提升上。

再次,实施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一是课前准备。每门课程开课前一学期,开课教师向学院提交经过课程组讨论通过和系主任审核的教学方案,向院教学委员会“说课”;通过后,主讲教师提交教学大纲和讲义,并向院教学委员会“试讲”;试讲通过后纳入开课计划。二是过程督导。院教学督导团对专业课随堂检查,督导结果反馈给系主任和课程组。三是课后评价。课程结束后,组织各门课程总结和质量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给予奖励、整改、暂停等处理。

此外,我们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努力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力图重新反思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取向,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理论知识体系。通过以高质量研究引领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方式,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支持平台建设,围绕高品质教材建设,在推动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也通过前述几种举措与监督机制并行,确保民族学专业教师业务能力持续精进。

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不仅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还要不断在教学团队建设当中侧重“以研促教”的具体落实,促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将新的知识创造纳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五、民族学本科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举措

近10年来,我国逐渐走向改革深水区,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分层日趋明显以及社会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需要直面新常态下复杂而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复合型人才[1]。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基础学科,民族学本科专业在就业路径、社会认知度和学科认可度等方面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作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我们在学生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内容实施等涉及人才培养的核心性环节方面必须首先考虑民族学基本理论及人格素养的培养。在学分制的制度框架下,这势必会大大降低应用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在当下的社会分工体系中,与民族学相对应的行业尚未形成,导致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生涯与职业规划产生极大困惑,无法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习得适应于现代社会分工体系的基本工作技能,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举步维艰。此外,由于民族学是一个体量甚小的学科,绝大多数的劳动力需求单位对民族学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很难对民族学专业人才有较好认可。

除了就业等方面带来的严峻挑战外,面对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民族学的理论教学、研究实践与话语建构必须能适用于解释民族问题的诸多面向,方能赋予专业教学更多自信。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形成基本的学科理念,习得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推进教学实践的持续深化。因此,基于民族学面临的诸多严峻挑战,我们希望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加强本科人才培养的力度,并力图从以下4个方面推进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

其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与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社会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培养方案。2014年以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内容,增删一些课程和教学环节。大幅增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理论和经验案例,利用本校民族学牵头与西藏、新疆、内蒙古、吉林、广西等边疆民族地区7所高校建立的“中国边疆民族调查研究联盟”,组织学生共同到不同省区调查,以增进学生对多民族国家国情更完整的认识,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其二,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与加强实践教学。在原有教学实践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学与社会学信息化实验室、民族影像库的基础平台作用,并有意识的通过应用人类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等多门本硕连接课程,促进理论教学向实践的转化,鼓励学生依托学科资源,开展民族文化产业、文创产品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拓宽民族学理论的实际应用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农村的田野调查基地之实践功能,精心组织实践教学,并通过编写出版《田野调查手册》等教材,进一步规范田野调查与提高实训效果。

其三,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云南大学地处西南边疆地区,有自身的区位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我们尽量做到扬长补短,在优化自身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加强校际合作育人,通过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的深度合作,共同举办工作坊,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升学路径;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建立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等类型企业的合作育人平台,培养学生的应用型知识和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其四,深化国际合作育人。国际化是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依托大量优质的合作基础,我们将持续推进与泰国清迈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教学合作,通過合作举办主题鲜明的夏令营、暑期学校和写作工作坊,切实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区域性多语言能力,为学生更好走向国际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通过与泰国清迈大学合作,以中泰文明互鉴为主题,举办了首届“中泰民族学田野调查暑期学校”。通过带领本科生前往泰国清迈进行理论学习与田野调查,并在专业英文学术写作指导团队的指导下开展调查报告的撰写,既提升了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了国际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工作方法及英文田野调查的写作规范,并最终在泰国集结出版学生调查报告集Sino  -  Thai Explorations:Chinese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Mobility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2],这是国际合作育人成效的核心体现。

最后,我们还进一步完善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以学院主要领导牵头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团队定期议事,不断识别、反思、完善培养质量的改进机制,重要问题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或教师大会讨论,从而形成有效的反思性创新机制,保障培养质量的持续完善与改进。

六、结语

从民族学本科专业办学的经验看,我们虽走过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学、哲学等人文基础学科及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相比,民族学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规范、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科核心竞争力、学科专业知识应用与专业自信力培养等方面仍需要不断优化。同时,我们与国内顶尖民族院校民族学培养在理论前沿培养与理论素养训练等方面亦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当然,我们也一样坚信,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互联网技术急速变革的今天,随着不同人类学文明类型的交往日益频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将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民族学专业将积极拥抱世界发展潮流,不断从科研实践与教学传承中,传递“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文化互鉴理念,进一步夯实民族学作为基础理论学科的地位,主动引领推进学科知识体系与理论方法的重构,重建民族学的学科、专业自信。

最后,纵观国内外发展趋势,民族学专业既肩负着为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民族问题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诸多方面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同时亦逐渐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重要战略方针制定的思想来源之一。民族学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但同时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从社会文化整体视角看待国家、民族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学科理念,是我们坚守学科本位的根本动力来源。但与此同时,这也势必要求我们在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人类文明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浪潮中。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愿同国内兄弟院校同仁一道,共同推进民族学专业建设向前发展。

參考文献:

[1]  辛涛,黄宁.高校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框架与特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6).

[2]  Chayan Vaddhanaphuri,He Ming eds.Sino  -  Thai Explorations:Chinese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Mobility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C].Chiang Mai:Regional Center for Social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CSD),2019.

[责任编辑:刘兴禄]

Establishing the Morality of Maintaining National Unity and Building Talents of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Ethnology in Yunnan University in the New Era

HE Ming, Qin Yan?jia

(Center for Minorities Studies in Southwest Border Region,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1, China)

Key words: Yunnan University; Ethnolog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first class undergraduate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学论文范文第4篇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把这一问题作为事关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课题郑重向全党提出。我们必须回答好这一时代课题,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奠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和发展经验的长期沉积,是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对自身认识的集中体现。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总是受一定的动机、愿望、思想等精神因素的支配和调节,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转化为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尽管这种精神动因是第二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自觉性日益增强,反映历史潮流的时代精神和科学思想作为历史进步的精神动力,其作用更趋明显,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越来越协调地结合起来。民族精神作为民族历史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表现出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具有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功能。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不论是对社会成员的个体,还是对社会成员的群体,精神支柱都是不可或缺的。毛泽东说过,一个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革命精神乃至形成精神支柱的人,才会有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动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创造辉煌人生。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它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地域和语言等因素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但只要民族的成员能够保持和维系自己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就能生存延续下去。犹太民族在长达2000年的流散期间,既没有单独的地域,也没有共同的语言,其统一的民族特征几乎完全丧失,然而当一些犹太知识分子提出犹太复国主义的主张时,犹太人心灵深处的民族主义激情竟奇迹般地释放出来。民族精神激发各民族成员的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动员和整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从而使这个民族获得求生存、谋发展的强大动力。1941年,也就是在德国的突然袭击下苏联全线崩溃的那一年,莫斯科在十月革命纪念日举行阅兵式,斯大林发表了演说。他讲,希特勒企图消灭谁呢?他要消灭产生过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文学巨匠的民族,他要消灭产生过罗蒙诺索夫、门德列耶夫、波波夫等科学家的民族,他要消灭产生过柴可夫斯基这样的音乐家的民族。他做得到吗?斯大林的演讲确有气壮山河之势。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当然与这场战争的性质有关,但也必须充分认识作为民族文化深层内容的民族精神的作用。有没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民族的信心是不一样的,民族的尊严是不一样的,民族的气势是不一样的,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不一样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与时俱进,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个民族精神,不但是团结国内各民族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是凝聚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民族情感和精神纽带。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缔造了为世人惊叹的灿烂的中华文明。古今中外的民族兴衰史表明,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生命力。

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大力发展经济成为多数国家的首选国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等显性的物质力量,也包括民族竞争力、民族凝聚力等潜性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虽然无形,但作用不可低估。如果把显性的物质力量比作“硬件”的话,那么潜性的精神力量就是“软件”。民族精神具有顽强的渗透力,可以无孔不入地深入到对它认同的所有民族成员的灵魂深处,转化为他们的情感、道德和意志,甚至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从而促使各行各业的人们为综合国力的增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经济力也好,军事力也好,科技力也好,离开民族精神对社会成员的激励难以实现强大,离开民族精神对民族力量的整合难以形成合力。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心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焦点是人才的竞争,而实质是民族素质的较量,是民族精神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更需要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有人认为,世界历史正加速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孤立发展走向依存互动,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就我们国家来讲,人们的生活与活动范围进一步拓展,更多的人有机会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工作、学习或旅游,越来越成为“世界公民”。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全球观念”、“世界主义”,应该倡导“爱地球”、“爱世界”的精神,若再讲民族精神或爱国主义,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是一种误解。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而民族国家却是一种现实。这一趋势下的民族国家,仍将是国际关系的合法行为主体,是全球资源的合法产权主体。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国际秩序的非公正性,民族国家不仅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无不将维护自我安全置于首位。经济全球化不是国家利益的否定,而是国家利益的维护和追求;不是民族精神的淡出,而是民族精神的比较和竞争。中华民族要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中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增进自己的国家利益,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没有坚定的民族精神是绝对不行的。经济全球化决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现象,必将带来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借助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以影视节目、流行音乐及因特网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大举向各国渗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影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这样的流行文化。尤其应当看到,西方某些国家仍在加紧向我们推销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我们必须透过西方的商业利益动机,认清它们的文化霸权主义嘴脸,警惕它们分化、西化我国的政治图谋,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抵制西方腐朽反动文化的渗透,最重要的是要振奋起我们的民族精神,努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影响力。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自然根据在其“种”,社会根据在其“文”,尤其在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坚定而高昂的民族精神是不可能的。

二、不断推进经济建设,做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物质基础

谈民族精神生长的物质基础,应当重视那些使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之类的物质实体,但更应重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物质生活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历史表明,作为民族精神重要体现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生命力,其强弱程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以我国为例,在春秋战国、秦汉至南北朝的不同历史时期,拥有先进生产力优势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华夏族群,吸引了周边的泛称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少数民族,使之分化、解体而融进汉族。世界史上也不乏其例。马克思指出:“相继侵入印度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靼人和莫卧儿人,不久就被印度化了,——野蛮的征服者,按照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们所征服的臣民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到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所以能够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即近代社会化大生产,在于它所创造的比过去一切世代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当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华民族与资产阶级民族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强调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也无意使其他民族从属于中华民族,但历史事实昭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竞争力与它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今天,美国不就是主要凭仗它的物质文明吸引着大批外来移民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与经济科技明显占优势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必须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只有在这方面超过了资本主义,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具有最佳的保障系数。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检验。一方面,民族精神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在空前的民族灾难中发挥了支撑民族生存的巨大作用,它不但没有被摧毁、被征服,反而在引导中华民族争取解放与独立的斗争中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另一方面,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也暴露了某些消极、落后的成分,用鸦片战争后魏源的话来说,当时的社会风气存在两大弊端,即“人心之梦寐”与“人材之虚患”,也就是蒙昧无知和空虚不实。“一盘散沙”,是许多人对当时中华民族凝聚状况的形容。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低落?原因可能很多,但根本的在于中国国力的虚弱。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走上了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改革开放又使民族复兴的步伐获得了加速度,从而从正面再次印证了国力强弱对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举国上下欢欣鼓舞,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表面看来,这是香港和澳门回归产生的积极效应;深入分析,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繁荣强大。关于这一点,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圆满结束后就曾指出:“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经受住了国际国内各种风浪风险的考验,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威望不断提高,都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密切相关。

加快发展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长远来看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民族凝聚。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切实履行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做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物质基础,还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不等同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二者的联系非常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实现形式,后者是前者的本质内容。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本身有它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并且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因而发展市场经济不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在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内,共同的民族精神的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各民族生活在特定的具体环境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有特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和利益需求的不同,容易产生隔阂,导致离散和冲突。而经济方面的交往活动不仅起着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作用,而且起着交流信息、消除摩擦、沟通感情、传递思想、增进信赖、形成共识的作用。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越多,接

触面越广,需求越能相互满足,该民族的凝聚力就越强,就越能形成共同的民族精神。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密切民族之间经济联系的最好纽带。马克思恩格斯就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开拓作了这样的描述: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趋消失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信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世界近百年的民族发展史似乎表明了这样一条规律:市场经济越发达,民族关系就越稳定,民族凝聚力也越强。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精神,其形成的基础是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但是,中国的早期市场是在封建制度下开始并发展的。加之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而带有一定的“诸侯割据”的性质。克服狭隘的地方主义,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完成。今天,我国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各民族之间的来往交流创造了广阔的舞台,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沟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必然有力地促进炎黄子孙之间的亲和力、聚合力。事实上,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不仅大大增强了中华各民族的凝聚力,有力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而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改革精神、开放精神、法治精神、效率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精神碰撞、融合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精神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新发展,是崭新的时代精神。

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文化建设的实质,是提高人的素质,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在物质基础既定的情况下,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取决于文化建设对它的塑造。

牢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新时期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根本。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想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但却根源于物质利益,是物质利益这一社会存在的意识反映,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本,共同理想是整个民族的共同利益的反映。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关系。利益基本一致,民族就凝聚,国家就能达到统一;利益冲突,民族就涣散,甚至会走向分裂。民族之间、民族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决定着民族的凝聚意识和凝聚程度。马克思在考察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时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当代中国,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在全社会牢固确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的反映,必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在全社会进一步确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资源。民族精神的民族特色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精神。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若抛弃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就难以取得民族成员对民族精神的共识,难以形成这个民族的自觉精神,难以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广义的民族精神,既包括能够引导民族前进的精华思想,也包括有碍于民族发展的落后观念。狭义的民族精神,专指民族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应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资源,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从广义的民族精神中提炼狭义的民族精神,把那些影响广泛而长远为中华民族多数人所推崇的精神,把那些能激励人们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升华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除了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这些主要方面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如宽容精神、重德精神等,都是需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努力弘扬的。

认真汲取其他国家国民精神的精华。我们所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具有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民族精神。一个有自信心的民族,应善于从外来文化、世界潮流中充分吸收可以滋养、丰富本民族精神的养料。中华民族具有这方面的历史传统,使外来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生长点。雄汉盛唐的文化,已经流淌着外来文化的血液。近代史上,西学东渐使一些迥然不同于古代文化传统、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民族精神得以生成和发展。辛亥革命时期,一些报刊明确表明创办的宗旨:“输入东西之学说,唤起国民之精神”。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指出,重铸中华民族的国魂,应该是“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今天仍需坚持这一传统,西化主义和排外主义的态度都是不足取的,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真汲取其他国家国民精神的精华。中西文化对比,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的首先是科学精神。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和测度方法,公众达到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2003年我国为2.0%,而美国在2000年就已达到17%。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素养的内核,是由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升华而成的一种理性、气质和力量,是科学内在于心、外在于形的集中表现。对外开放作为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也应着眼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我们应该在对外开放中铸造我们的民族精神,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精神中科学精神的分量。

充分发挥教育的民族精神培育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民族精神培育功能。首先,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智慧和力量,来自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国魂,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应认真总结《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以来的实践经验,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落实好这个纲要。其次,坚持以历史教育为基本途径。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历史是其主要源泉。历史教育可以启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的自觉性,可以强化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在历史教育的诸渠道中,历史读物的阅读灵活性强,覆盖面广,应努力创作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普及读物。故宫、长城、革命遗址等文物古迹,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物化,有关的旅游参观活动,是民族与民族心灵交融的媒体,是历史教育的形象化手段,可以发挥中华文化的“纽带”作用,强化炎黄子孙的“本根”意识,从而有效地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外出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应更加重视旅游参观的历史教育作用,充分开发我国的旅游教育资源。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应首先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尔后进一步创造条件向所有社会成员敞开大门。

努力实现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紧密结合。作为一个民族精神风貌反映的民族精神,是这个国家所有公民、至少是绝大部分公民思想道德的概括和升华。因此,民族精神培育应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不落脚于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就是一句空话。《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首要道德规范,是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弘扬爱国主义,使之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认真落实纲要,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也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弘扬和培育。公民道德建设应突出未成年人这个重点。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总体上看,这个社会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但由于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希望工程,成为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一重要文件,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有机融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之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出发,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切实落实这一文件,中华民族精神必将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得到弘扬和培育。

大力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氛围。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状况与这方面的社会氛围相互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创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随时随处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染和熏陶。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都应强化主力军意识,有关工作者都应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以高度的责任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崇高事业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文艺创作应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推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舆论媒体应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制作、刊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公益广告;出版编辑应着力提高出版物的质量,精心策划选题,努力创作、编辑、出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优秀读物和视听产品;软件开发企业应积极开发和推广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特点的软件产品;网络建设应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尽快扩大汉语文化在国际信息通道上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哲学社会科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民族精神运行规律的研究,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所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都应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自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各级宣传文化主管部门,应积极倡导和扶持弘扬民族精神的各类作品的创作,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在评奖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总之,所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都应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火炬”,成为激励民族精神的“号角”。

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真正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变成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和积极行动,使这项工作广泛而持久地开展下去,应当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事关民族振兴、事关国家未来的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财力支持的力度,切实加强和改善领导。各级文明委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担负起本部门、本地区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等责任。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信息产业、民政、公安、安全、外事、财政等部门,共青团、工会和妇联等组织,都应明确职责,结合业务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学校、单位、家庭和社会,对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都承担着具体的实施工作,作用独特而重要,应彼此配合,相互促进,真正把工作落实到基层。

遏之则亡,育之则昌,是民族精神的运行规律。为了实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原则要求: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两个纳入”,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国民教育的各个方面,精神文明建设的所有领域,都要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贯彻始终,自觉弘扬民族精神,积极传播民族精神,大力倡导民族精神,努力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7页。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学论文范文第5篇

当前,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我国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与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转型中的各种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某些高中生出现道德失范、文明失落的倾向。我们从中看到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正遭遇“遗忘危机”,如见利忘义、损人利已、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个人利益第一等等。这些思想在青少年中也有所反映,如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缺乏正确动力、以我为中心、崇洋媚外、缺乏团结的意识、自私自利、弄虚作假、纪律涣散、好逸恶劳、追求享受、追求“名牌”用品等等。

面对以上情况,国家教育部门也专门出台了中学教育的《德育大纲》,规定在中学阶段进行智力开发的同时,有计划、有规律的开展德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中蕴含的宝贵道德、精神内容。尤其是新课改这几年来明显发现在新高考中道德、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及考察明显增多。作为一名中学历史学科的科任教师从新高考的现实及现当代教育的目的出发都深感身上承载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适时加强中学生道德、精神教育的义务。

在这几年的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渐渐的发觉历史教材中,尤其是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苦难的中国人民为摆脱国家的困境、改变贫苦落后的状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民族精神,而这些宝贵的民族精神对于纠正中学生道德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精神修养有极大的帮助。现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及做法整理如下:

(一)、近现代中国历史中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具体包含:

(1)、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刻苦耐劳的精神;进取创新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团结互助与和舟共济。

(2)、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4)、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6)、“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7)、女排精神:团结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8)、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勇于胜利。

(9)、抗击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10)、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不畏难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奉献、敢于胜利。

(11)、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二)、充分发挥作为历史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角色利用民族精神进行学生德育精神教育的积极尝试

1、及时有效的利用好历史课堂。及时的利用好历史课堂上进行民族精神渗透的最直接的方法,在学习到具体的民族精神内涵时适时的让学生们对照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予以及时的反省和总结,本人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予以尝试和积极的实践。比如在学习到“五四运动”这一节时,本人先通过课件的形式简要阐述“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运动的爆发、提出的口号、运动的进程、运动的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历史地位,其次请学生根据教材例举能表现广大爱国学生和无产阶级爱国精神的事件,再次通过运动的了解和事例的列举概括“五四运动”中所呈现的民族精神,最后找两个在学业和生活上表现的较好及较差的学生就“五四运动”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如何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及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当今的学习生活。

2、积极利用班会课的课堂进行专门的主题班会活动。班会课是进行德育教育极佳平台,也是升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借助每周班会课进行专门的主题班会讨论课有利于系统进行民族精神与学生德育的融合。

3、加强作为历史老师及班主任老师的民族精神素养。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判断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但是受他们身边的老师的影响仍然是很大的。就民族精神的发扬上历史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人身影响显得更加明显。因此作为近代民族精神内涵的阐述者的历史老师和德育工作主要教育者班主任老师在加强民族精神素养方面体现的更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给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树立良好的榜样。

4、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创办系列的民族精神板报。就一个班级而言黑板报是一块重要思想宣扬阵地,因此在发扬近代民族精神、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努力上就得好好的利用这样一个舆论平台。具体工作上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就近代民族精神中的诸多具体精神做系统的阐述和宣扬,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更深刻的体会、内化,同时也可以在班级造就良好精神氛围。

当然方式是多样的,上面这几种也只是本人在这几年的工作学习中的一点心得总结,也算是一点自我的思考,出于自身的责任及对现代中学生在精神道德上存在的问题的关注。从尝试实践的结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的思考和总结。

不容质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尤其是近现代历史中呈现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的民族意志和民族传统,对中学生的道德精神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作为德育工作责任者的广大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精神道德素养,不断探索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新途径。积极地做学生道德完善的促进者、精神的鼓励者、引导者,让民族精神得到真正的弘扬。中学生是和谐社会的未来建设者,他们的精神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继承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人格,弘扬传统美德,为祖国的未来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我国各个民族在长时间的日常生活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是以强身健体、增强自身综合素养以及日常娱乐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反映了我国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道德风尚及宗教信仰,它是综合了各族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一种人们对生活的思考的表现形式。

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大致分为有形内涵和无形内涵两个方面。其中无形指的是民族传统体育肩负着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现方式不同,其所代表的民族特点、风俗差异等也不同。而有形则指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和动作。民族体育的特点有很多,例如娱乐性、健身性等。到目前为止,民族体育已经从单一的表现形式中释放出来,少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渐渐和世界体育接轨。民族传统体育变成了有着大众性和竞技性双重特点的体育项目,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在不断发展、壮大。但要将民族传统体育充分地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还需要人们的不断努力。各大高校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地和传播地,肩负着传承和保护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重大使命。

二、民族传统体育现状与危机

1.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开放式的国策给中国大众带来了西方的异域文化,新奇、奔放有着独特风情的文化项目渐渐被民众所熟知,受到我国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崇洋成为一种时尚。随着时间的变迁,民族传统体育在经济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冲击下,其完整性、民族性及本土性受到严重冲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慢慢的已淡出人们视线。由此看来,充分发挥高校的宣传性,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迫在眉睫。

2.学校教育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不重视

我国的教育方式一直以来以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为主,本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没有形成完整的民族教育教育模式,以考为评价体系的传统教育使学生和教师中心以学习成绩为主,以重点学校为主,以重点大学为主,形成了高考论英雄的时代,素质教育的实施在高考制度模式下,显现出柔弱与无力。我国青少年学生在高压下他们追求刺激、新颖、具有挑战性的高大上娱乐方式,如跑酷、滑轮、自行车、摩托车等等惊险项目,在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单一、古老、以集體形式为主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难以进入学生的视线,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继承更加困难,有些民族传统文化甚至已经失传;任何一种文化,保护与传播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校教育,民族精神要从小、从幼儿教育开始渗入,在学校开设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肩负着重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势在必行。

三、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各大高校日常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文化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其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道德风尚。民族传统体育是各种人民生活文化的浓缩点,代表着各个民族发展的轨迹和程度。每个体育项目的形成都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并且都在不同程度上映射了当时的社会史实。各大高校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不但向学生们传授了体育项目的来源和招式,同时也向学生们传授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们身体技能的时候,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培养了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因此,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各大高校的日常体育教学计划中是十分必要的。

2.娱乐和健身价值

高校将“健康第一”作为教学指导思想,老师们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倡导快乐体育,并提倡学生们增强体育锻炼以增强自身综合素养。而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通常都十分有趣味性,而且这些体育项目的活动方式和学生们的日常体育活动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很容易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除此之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内涵很丰富,样式也很多十分适合各大高校的日常体育教学。通常来讲,高校引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很简单,学生们也很容易学会,与此同时,这些体育项目一般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自然性。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学生们很容易在整个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并且因为有了一定的运动量,所以也起到了强健体魄的作用。

3.精神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人民不同的价值观、道德风尚和生活方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各民族人民民族意识的培养、民族精神的培养、民族文化的学习及传承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民族责任感,对弘扬爱国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各大高校的学生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时候,不但可以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有益于学生们对各族人民风俗风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进一步了解,有利于学生们对各族文化知识的充分掌握,进而增强了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使命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最终达到了增进民族团结性、强化民族凝聚力以及增加民族自尊心的作用。

4.课程价值

到目前为止,因为受到了竞技类体育项目的影响,很多高校的日常体育教学选用了竞技类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这样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慢慢显现出不少的弊端。特别是因为学生自身体质、运动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竞技类体育运动的动作较为复杂,很难完全掌握,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使得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终将会降低整个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由此看来,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改变以往的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趣味化、个性化是迫在眉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很强的区域性、娱乐性、健身性等特点。它能够弥补高校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的问题,并且还可以优化高校体育教学计划方案,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四、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各大高校的日常体育教学计划当中的意义

1.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和保护的作用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外来的体育文化逐渐在世界各国风靡起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受到严峻的挑战。需要知道的是,高校最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地和宣传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十分有利。各大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对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创新和改革,在符合自身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针对性地在技术上和比赛规则上稍作修改。除此之外,高校有着许多素质很高且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这也是高校对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保障。

2.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和传承的作用

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不同的地区,学生们的教育背景和学习基础都是不同的,这就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建立在广泛的基础上。此外,高校是学生们学习的地方,也是老师们进行知识传授、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高良的学习设备使得民初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成为了可能。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各大高校的日常体育教学当中,是宣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背景,并掌握其技术和精髓。大力提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十分有利,而且有利于中国传优秀统文化的宣扬。除此之外,教师们在向大学生们传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候也要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是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

3.民族傳统体育文化社会化、产业化的作用

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各大高校的日常体育教学计划当中,是民族传统体育实现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一定要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要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并且要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因为只有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旅游文化充分结合起来,才可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价值。各大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多种发展平台,结合各民族文化特点,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

五、结语

我国是一个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建国以来,我国领导人曾多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一带一路”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各大高校的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当中正好符合了这一国策。与此同时,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各大高校的日常体育教学计划当中,还有着推动高校教学建设的重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有着众多民族特色、表现形式多样化、地域性十分鲜明的传统民族运动形式,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各大高校的日常体育教学计划当中,不但可以起到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优化体育教学计划、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目的,而且有益于提升高校学子的综合素养,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各大高校的日常体育教学计划当中,还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民族承认感,增强学生们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怀,进而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保护。各大高校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交流地区和传承地区,肩负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保护的重任,因此,各大高校在日常的体育教育计划中一定要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其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保护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一步提升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质量,并进一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将我国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发扬光大。

上一篇:农业产业化生产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施工控制下铁路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