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社会制度建设论文范文

2023-12-09

创新型社会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一、建设法治社会的主要瓶颈和制约

(一)社会法治思想观念淡薄

由于我国长期受封建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官本位”思想非常严重,特权思想根深蒂固,领导干部乐于以人民的“父母官”自居、习惯于依靠权力发号施令,权大于法、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干预司法无处不在;另一方面,我国人民“奴役思想”还有残留,民主法治意识淡薄,信访不信法、信大不信小、信上不信下。

(二)社会治理相关法律制度缺位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法治观念的增强,我国的法律内容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备、制度规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有关社会治理方面的公共服务立法、行政组织立法和社会组织立法还相对滞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需要加强和完善。

(三)当前社会治理任务繁重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需求快速增长,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突出;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频发,公共安全事件增多。社会治理问题又多又难,对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建设法治社会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一)科学规划社会治理法律体系

第一,从立法上界定社会治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和规范立法的目的和任务,从源头上保障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法可依。第二,加快社会治理领域立法进程,尤其要加大规范社会组织、城乡社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立法力度,制定社会组织法和社区矫正法、社会稳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第三,健全和完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遵循社会发展、运行的客观规律,把握社会民生动态,更新社会治理理念、体制机制、运行方式,健全包括公众参与制度、信息公开与透明制度、社会治理应急处置制度、法律救济与责任追究制度等基本程序制度。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第一,加强政府职能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运行的法治化。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社会组织很好地履行相应职能提供自由空间。第二,进一步推进政社分开。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分开,促进实现社会各类角色的合理分化,放开对社会组织在人事权、财政权等方面的控制,给予社会组织发展的主动权,还原社会组织应有的社会地位。第三,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更多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让社会组织发展成为真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激发社会活力。

(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第一,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护机制,为各利益主体提供充分的表达利益诉求的制度平台,使各个利益主体的诉求能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进入公共决策过程,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能保障。第二,加强应急管理,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第三,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第四,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通过推动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查权,以司法独立促进司法公正,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完善的司法保护体系。

(四)培养全民法治意识

第一,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社会理念教育,使之树立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第二,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只有树立法治权威,才能确保权力在法治的框架下运行,确保权利在法治的保障下行使。第三,确立规则意识和契约意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公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理性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乡市委办公室)

创新型社会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的范畴。在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提高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一、创新社会管理的内涵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创新社会管理主要是围绕社会转型时期的新目标以及新任务,积极运用现有的资源,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于那些陈旧、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善,积极构建并且使用新的发展模式的制度和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是解决各种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二、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1主体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思想要扩大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求教育的目标、教育的过程以及教学的方式都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要强化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不断调整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创建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文明的教学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重要出发点。要认真研究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注意大学生的个体思想以及生活状况,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跟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要关心呵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引导学生找出思想上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关系。作为教师,不能以长者自居,也不能以赐予者的身份自居,给学生居高临下的感觉。要从心理上理解和关怀学生,在道德上尊重学生,在法律上保护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为纽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主渠道创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课堂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在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要想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就要重视课堂教育。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课程讲解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这就可以看出高校课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随着创新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不能让受教育人员在思想情感上受到压制,要积极发挥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事实上,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社会关注的重点,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发生的巨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不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

3载体创新:利用网络开设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社会管理强调的是创新,而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在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认清网络的信息。例如,在高校中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网站,注重结合实际,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等。此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建设网络虚拟师生团队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4环境创新:创新社会管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结构正在发生转变,文化也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也逐渐渗透到我国,公众价值取向多样化不可避免,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以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全社会中倡导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一起抓。党和政府要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综合治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特点对于新时期的社会管理以及高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管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应社会管理形式,才能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所以,在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主体创新、主渠道创新、载体创新以及环境创新,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李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文教资料,2006(31).

石国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引.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创新型社会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机制比较老化,管理模式相对陈旧,和现代的信息社会化进程不相匹配。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采集、整理、保管、利用方法显然不可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所以改革档案管理工作机制、创新型档案管理模式非常重要。笔者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先分析了档案管理旧化的原因,然后指出理念创新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性,为我国档案管理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也推动我国档案管理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档案管理;创新;知识

引言

檔案行业是以保存档案并提供档案为社会利用为己任,直接面向社会,并对社会原始记录的收集、整理、鉴定以及保管、检索等任务。在我国的现阶段,每一天都会产出大量的原始数据。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已经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和阻力性,表现在数据上就是数量多、种类杂。面对汹涌而来的大数据,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急需改革和创新。所以,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探讨一下现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的创新型模式。

一、档案管理旧化的原因

通过调研发现,现代的檔案管理模式存在很多旧化的现象,从我国建国到现在依旧以纸质档案保存为主,这种档案保存方式不仅流通性能非常差,而且在携带方面也很不便捷,操作方式和程序老旧缓慢。同时档案属于机要性文件,长期处于保密状态,呈现一种不对外公开、不透明、不解密的状态,纸质档案统计起来非常的不便利,致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够完全了解档案的具体内容和详实资料。虽然保密性能非常强,然而却存在很多弊端,不能被广泛开发和利用,让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档案材料不能被共享和利用,失去了档案应有的使用价值。而且现代的信息流动量非常大,带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与日俱增,笔者认为,致使现代档案管理弊端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既有思想上的认识性和思维习惯问题,也存在体制老化和管理失序等方面问题,然而更为重要的是缺乏档案管理的创新性。各界对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问题没有充分的认识与重视,没有将其提到国家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层面来落实和重视。

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思想理念上的创新是前提

现代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档案管人员的思想观念一定要是创新的、创造性的,要与时俱进的,现代社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数据量庞大,而且要兼容其他很多方面,因此,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明确这种工作上的变化。过去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行政,封闭性相对较高,结构也比较单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变得越来越广泛,有单一的行政向经济、科研、教学等各个领域扩展,再依靠以往的旧思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所以,急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主动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当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将创新手段与方法运用到档案的管理的工作中来。第一点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在思想观念上真正意识到创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创新的在未来工作中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在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要不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但是也要怀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三、档案管理活力的源泉是知识创新

管理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如何改革,从什么地方入手,需要借助什么方式和方法成为当前尤为突出的问题。再加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但是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在很多方面依旧保持着老旧的状态,纸质档案,随意抽取,档随事变,这种管理方式势必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效率低下,管理分散,因循守旧,工作缓慢。与此同时,由于纸质档案不方便携带,运输不便利,导致档案信息资源严重的封闭,很难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在这种状态下,严重影响了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流通工作,机制的不健全急需得到改进和不断的完善。

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创新除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之外,还需要树立一种学无止境、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念。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一定要不断创新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从档案管理体制改革、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等等各个环节入手,积极努力地探索出切实有效、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标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分工协作,让所有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高效高产的强化各个工序的监督和校验职能,加强编研创新与方法革新,保证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准确与高效、安全与快捷、科学与人性化。创新方法和手段可以通过电子编辑常用卷宗、将档案资料录入电子库,以电子复制、电子扫描、建立通用数据库等现代方法提高录入速度和准确效率,通过电子检索筛选陈旧的数据信息,以直接转库或者长期封存等方法,减少重新录入的工作总量、劳动强度与差错频率。通用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数据的共享和广泛应用。档案工作者要加强现代化档案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应用,为推进我国社会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上下大功夫,通过多网络等多媒体等多种途径,夯实知识储备,从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入手,创新档案管理的新体系。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以实现信息综合开发、紧密协调为工作原则,抓住当今管理世界信息产业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现代档案管理事业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精细化与智能化、系统化与社会化进程,抓大力度,出台相关的规定和准则,通过加大培训力度,狠抓严抓落实情况,壮大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大力提升现代档案管理人员的方法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加强档案管理方法的创新思路改革,当前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档案管理需要同步时代步伐,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进取的开拓新思路,多渠道多角度的把管理方法创新作为首要目标和抓手,为新思路新方法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步伐的加快,人员的流动性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凸显尤为重要。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已经显现出十分突出的位置。传统守旧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迫在眉睫,现代管理方法创新是必然之路,是档案实现共享,大势所趋,走向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所以,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与数字化、精细化与智能化、系统化与社会化,抓紧进行方法创新与对策设计方面的创新研发和管理队伍建设的力度,开创现代创新型档案管理模式。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档案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无法和时代衔接,为了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笔者进行本次研究,首先论述了档案管理旧化的原因都有哪些,然后指出理念上的创新和知识上的创新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相信本次研究能够引发我国档案管理研究工作者一些思考,也希望可以通过本次研究中提出的措施来推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朝着一个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玮. 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M].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26.

[2]李群,崔立影.优化模式.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J].兰台世界,2011,( 12) .

创新型社会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农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成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思想多样化、矛盾纠纷复杂化的现实。认真分析和研究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与矛盾、方法与措施,不断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社会管理中面临的现实矛盾与问题

要切实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就必须首先深入研究和分析当前农村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农民收入偏低,贫富差距拉大。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全体农民的共同富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以后,由于农民群体中各自的素质能力差异,必然出现了生产经营的差异及其所带来的贫富差距,而“三农”问题的出现,又使得农业、农村、农民成为当今中国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因此,无论是宏观的“三农”问题,还是微观的农村贫富差距拉大问题,都与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形成了明显的矛盾。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完善。一些地方党组织作用在弱化,干部年龄老化、素质偏低。部分农村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宗旨观念不牢,工作作风不实,不愿做群众工作;思想水平不高,协调能力不强,不敢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欠缺,组织本领不大,不会做群众工作;不讲真话,不讲实话,套话空话连篇,不善做群众工作。这就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代表性和凝聚力,公信力下降。干部在群众工作中不能发挥先锋作用,组织在处理社会问题的关键时候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的村党组织出现了家族化问题,村党支部成为宗族或利益集团控制村庄的工具;有的村党组织涣散,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村党支部要开一个支部大会都很困难,开一个村群众大会就根本开不起来。村民自治在一些地方并没有起到真正作用,出现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止步不前的局面。

制度衔接不够。虽然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建立了民主决策监督、联系群众民意沟通、群众诉求反映,以及乡务、村务公开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但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还不够,干部执行的力度还不够,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还不够,尤其是缺乏对干部的激励考核机制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等工作机制,导致社会管理工作和群众工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社会管理工作推进的整体合力不强。

公共权力缺乏有力监督。 一些村干部之所以能够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为家庭、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和小集团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关键在于公共权力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农民群众应有的管理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不到保证。

农民利益诉求表达不畅通。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村庄内的信息是相对公开的,对于村务和自身利益,很多情况下,村民缺少的是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正是由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才出现了一些农民在实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的越级上访、甚至进京“告御状”的问题,给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压力。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管理中行政命令的彩色依然很浓,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主要是乡镇政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还往往习惯用计划经济的手段部署任务、安排工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化解矛盾、调处纠纷,不能很好地在领导方法上创新,公共服务上创优,为民办事上创先。

二、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社会管理工作既是一项崇高的政治使命,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领导艺术,必须开拓创新,不断探索与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相契合的有效途径。

转变社会管理理念。领导艺术上,实现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转变,更加注重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访转变,更加注重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工作方法上,实现由“堵”向“疏”转变,更加注重用合理引导和科学分析的方法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工作方式上,实现由少数部门负责向齐抓共管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员、全方位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一是通畅沟通对话渠道,完善领导接访、干部下访、网络对话、基层夜话等制度,保障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二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完善群众合理诉求反映、矛盾预防调处等长效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三是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参政、民主决策等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加強社会管理队伍。一是选好群众工作领袖,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农村各级领导岗位。二是配强社管工作干部,让那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具有相当说服和协调能力的干部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大有作为。三是提升社管工作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多岗锻炼,学习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增强社会管理合力。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把问题化解在本地区本部门、解决在基层,不能将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推向社会。二是坚持党政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三是切实加强领导,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责任、通力协作,形成社会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创新工作方法 增强实际效果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五个结合”。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办实事、做好事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情,交民友,连民心,聚民智,惜民力,排民忧,解民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做到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打黑除恶,伸张正义,使老百姓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让老百姓有一个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安心生产、安全生活、安定发展。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乡、村干部开展增强群众观念、政策法制观念和勤政廉政观念的教育,使广大基层干部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发挥广大农村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牢固树立为民执政的理念。强化乡村便民服务管理调处帮扶救助工作,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工作机制”、“社会管理工作机制”、“矛盾调处工作机制”和“帮扶救助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和村民代表“一事一议”制度,把村两委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取信于民。进一步规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共铸诚信生产,诚信经营理念,铸造“诚信”金字招牌,发展壮大村域经济,推动农民增收快富。进一步抓好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集体财产安全的管护,确保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并使村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快速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乡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加快乡村中小学校、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三大建设。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内部管理,彻底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期盼的农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农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吃药难、转诊处置难的问题,农民吃穿、居住、养老的生存保障问题,真正实现农民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由城镇转移到农村。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乡村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建设,着力纠正乱排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扔垃圾等陈规陋习,打造绿色生态、清新怡人的和谐乡村新环境;另一方面,把“打黑除恶”,“扫黄打非”机制引入乡村,使综治工作无盲点,法制建设无盲区,让外出务工者走得放心,干得安心,回得开心。倍加关注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首先要向外出务工者宣传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列法律法规,使外出务工者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好生命财产安全,其次要维护好孤残、五保、低保、特困、定补以及其他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尽享改革成果。

(作者系宿迁市社科联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黄 杰

创新型社会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研究主线,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存在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师资不足等问题,并提出要健全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加强师资拓展和培训、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加强统筹管理,由此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创新驱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吴洁(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牛彦飞(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河北  石家庄  05008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创新驱动背景下河北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8457617D)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中国”已成为我国的战略发展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为创新创业人才培植好沃土,努力探索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机制,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有力支撑。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创新活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国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劲力量和内生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既是国家创新实施体系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和机制建设,加强师资拓展与培训,完善课程体系与平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满足新时代需求、有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既是当今时代发展赋予高等学校的新挑战和新使命,也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应然要求。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与成效

1.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背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国务院、教育部及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文件,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了具体部署,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历时20年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養历程中,先后经历了试点探索期、全面推进期和深入发展期三个重要时期,在这个由点到面、由探索到深入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得以扎实推进。

第一阶段:试点探索期(1999—2009年)。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振兴教育事业的要求,教育部于1999年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教师和学生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要求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真正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概念。事实上,早在1997年,清华大学就以创业计划大赛的形式开创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先河。2002年,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拉开了政府支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

第二阶段:全面发展期(2010—2015年)。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2010年,教育部召开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举措。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正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由点引到了面,为支持高校全方位地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撑。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了全面部署,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阶段:深入推进期(2017—2019年)。新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出台,鼓励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创新创业。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提出高等学校要“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造就源源不断、敢闯会创的青春力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设优质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到,高校要积极加大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协同创新进程。

2.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效。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随着复合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攀升,各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普遍给予了充分重视,积极探索现实可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机构与平台建设、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创业竞赛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与实践。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实践成效如下:一是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使创新创业成为社会共识。“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超过2.6万余人……建设了200个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①,并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不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推动了高校综合体制改革。高校在创新创业培训、孵化平台、行业导师等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做了诸多探索,通过搭建平台、建立专门保障机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将企业专家引入课堂,将企业的实践思想引入课程建设,更加强调产学研用一体化。三是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高校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各地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纷纷涌现,吸引了更多的高校创业者投身于创新创业。“近年来,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呈星星火燎原之势,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3%”②,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部分高校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教育观念还停留在培养企业家和创业家上,过于关注创新能力培养,而忽视了综合素质提升。据有关数据显示,部分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严重不足,已开设的课程也没有真正渗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2.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培养人才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风投机构以及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同参与,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跨界人才,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多通过校方开展创业课程和竞赛等形式来推进,单纯依靠学校,会形成固定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

3.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据2017创业教育报告数据显示,创新创业课程并没有完全融入正规的课程教育体系,大约40%的高校以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开设,大约35%的高校以全校范围的公选课或通识课的形式开设,甚至有8%的高校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而且面向的教育对象往往是全体在校学生,没有做分层教育,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授课效果难以客观地进行评估,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开发与设计。

4.创新创业师资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创业教育师生配比在2000∶1左右”③,创新创业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且,相当一部分创新创业教师来自高校内部,缺乏实战经验,专业化程度较低,师资结构不合理,能给高校创业者提供的社会资源较少。

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校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要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是单靠高校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参与、高校实践创新,更需要构建一种动态、开放的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营造全社会参与创新创业的氛围,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创造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

1.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效。组织机构是为实现共同目标,按照一定形式和结构,将多种要素和资源(如人力、物力和智力等)进行重组,以实现有效开展相关活动的单位。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首要问题是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机构。这里所指的机构,并非只是高校内设置创新创业中心这样的单个机构,而是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集创新创业中心、科技园区、行业企业研发基地等为一体的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组织机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府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保障作用,高校发挥育人职能,行业企业发挥其技术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共同做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制度是要求各社会机构与组织共同遵守的办事规范和行动规则的总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同样需要相关的制度予以规范和保障。健全和完善校企协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建、创业平台共搭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

2.进一步加强师资拓展和培训,推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多样化。创新创业师资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高校要积极整合资源,通过校企互通组建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进一步拓展师资,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现有师资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加强 “双师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一是通过培训、激励、引导,在校内选拔和培养创新创业教师,主要来源是专业知识扎实、有创造性思维以及取得了创造性成果的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学校通过定期组织专项培训、实训和交流,开办创业导师培训班,引导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创新创业实践等方式,使其获取更为丰富的创业知识和经验。鼓励有条件的教师考取“KAB创业讲师”“职业指导师”证书,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二是通过人才引进,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弥补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匮乏的问题。聘请热衷于教育事业的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和知名学者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加强与校内教师的创业体验和实战经验交流,同时直接指导创业者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三是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完善创新创业教师管理机制。对于校内教师,可适当参照国家离岗创业相关政策,鼓励有意愿、有条件的教师离岗创业,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案例范本。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创业实践或到企业挂职,获得更多创业体验和实战经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对于校外兼职教师,可借鉴珠海、深圳等地的先进经验,通过差异化激励措施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调动来自社会各界的创业专家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与载体。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不同的创业者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高校要根据创业者的特点,明确培养定位,开展分阶段教学,将理论学习与实战演练结合起来,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和载体。

为满足高校创业者的个性化需求,应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内涵,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发现创新点,自主提升创新意识。高校应实施分层分类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普及型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为目的,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开设的课程偏重理论,形式为聘请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咨询服务或宣传活动等,着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在二三年级阶段开展创业教师专门指导,加强对创业过程的指导,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训育,聘请校外的成功创业者、企业家或优秀校友,对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和指導;在高年级阶段结合项目开展专家指导,实施创业跟踪扶持指导,从校外聘请具有指导资质的创业知名专家,结合具体的项目,对创业者开展系统的针对性指导和项目扶持,发挥创业导师的专业优势和成功经验,密切追踪项目的实施过程,帮助他们塑造创业品质,提升创业者的实践能力。

4.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创业者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积极大胆地创新组织模式和载体,在政府的引导和统筹协调下,与社会各界同心协力,为高校创业者搭建集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共享平台,使创业者获得专业咨询、课程资源、竞赛资讯、项目投资等多角度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建立海量资源库,搭建即时互动性强的APP平台和微信平台,在虚拟的网络化空间里完成对创新创业的全方位辅导。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联合共建创新创业机构,形成校企共建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培养更多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创业教师服务体系,健全任务科学分解、逐层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创业教师指导委员会,统筹指导创业教师服务工作。通过给予补贴、报酬以及荣誉称号等方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将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列入“国培”体系,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师指导服务系统,加强专业指导、职业道德、服务规范等方面的系统化、专业化的指导性培训。鼓励校内教师到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创业政策,掌握创业项目市场运作经验,打造优秀的校内创业师资队伍;鼓励校外创业专家来校挂职锻炼,开办大师工作室,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和创业论坛,既弥补了高校创业者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又使校外创业专家在社会荣誉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受益。

5.加强统筹管理,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和支持力度。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行业、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同时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满足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协调错综复杂的关系。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合作机制,关系到各参与主体能否实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也关系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否真正取得实效。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应成立多元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建立完善的联盟组织机构和多层面的统筹管理机制,形成多方参与、稳定和谐的定期会商制度,随时解决合作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委员会,统筹协调创新创业人才多方协同培养工作。各主体分别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部管理机构,组建协同培养工作小组,安排人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经费投入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政府和高校应适当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政策配套和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推动项目培育,创新支持方式,多措并举地扩大财力、物力方面的保障来源。将高校创新创业基地与科技园区以及创业孵化中心结合起来,为具有创业意向和能力的高校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支持。将创新创业的文化理念推行到全社会,形成浓郁的社会氛围,达成社会共识,吸引社会各界对高校创业者的支持和资助,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注释]

①②忠建丰.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呈星火燎原之势[EB/OL].(2017-09-09)[2019-09-17].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2017090801/mtbd_2017090

801/201709/t20170911_314104.html.

③王聪聪,谢宛霏.创新创业:走进课堂 走出课堂[N].中国青年报,2017-12-01.

[参考文献]

[1]黄兆信.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03-16.

[2]梅伟惠,孟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与行动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6(8):9-15.

[3]商應美.高校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滕智源.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8(4):64-67.

[5]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20-28+73.

[6]曾骊,张中秋,刘燕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1):70-76+105.

[7]张根华,冀宏.应用型本科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16.

创新型社会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我国当前正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运用合理的决策模型去制定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模型,并结合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我国公共政策决策模型的选择思路。实践证明,探索一个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能更好地承担导向、协调与稳定社会职能的政策制定模型是关键,只有符合中国化的决策模型才能解决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决策模型 调整思路

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它是认识主体为了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理论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模型体现了对公共政策思考的不同角度,为理解公共政策和进行政策分析提供了多种途径。在社会转型期,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置身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外界大环境中,难免会存在诸如利益矛盾、价值观念变化、道德伦理的冲突等复杂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更为重要,我国的公共政策要选择出恰当的决策模型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调控和分配功能。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模型

(一)理性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是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也就是政府依据明确的公共政策目标,对所面临的多种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权衡利弊,从中选择出一种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效果的公共政策方案的过程。” 在这种决策模型中,是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强调人在政策决定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理性决策模型的实质是政策的优选。公共政策分析的理性决策模型不应当也不可能成为实际公共政策分析的唯一工具和模式。

(二)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是西蒙和马奇在批评全面理性模型及对行政决策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要点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对备选方案的选择,所追求的不是最优的方案,而是次优或令人满意的方案。决策者在“满意”标准和有限理性之下,面对一个简化了的决策,不必再去检视“所有的”可能备选方案。这个模式在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中有广泛的影响,但是这一模式主要是为学术理论服务的,而不是为实际的政策分析服务的。

(三)渐进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在批评理性决策模型的过程中构建出来的。他认为理性化无疑应当成为公共决策追求的目标,但是基于“完全理性”的理性决策模型在实践中则具有不可行性。渐进决策模型是我国解放以来运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模型,对缓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它也存在许多的缺陷,在一个稳定的社会里,它发挥功效的程度相当高;然而,在急速变迁的社会里,渐进变迁就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另外,渐进决策模型一味企图化解冲突,维持现状,对于社会革新显得无能为力,反映了一种消极的保守倾向。

(四)综合扫描决策模型。

美国学者埃特奥尼提出综合扫描决策模型的目的在于试图保留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各自的优势和弥补其缺陷。综合扫描决策要求决策者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决策模型,把两种决策模型结合起来,根据决策的情况来运用,对变革时代制定较佳的决策方案具有积极的作用。

公共政策的形成是复杂的动态过程,公共政策实践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共政策模型的随机性和复合性,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模型更有用,应该用多种决策模型作为工具,对公共政策进行多方位的分析。

二、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共政策方案设计方面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政策实践中予以调整完善。就当前我国公共政策方案设计的现状而言,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非政府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有限。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随意性。”这是政府从决策环节对政策质量控制提出的要求。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包括政府和非政府主体。非政府主体主要包括现代公共政策研究组织及广大人民群众。其中,广大人民群众是最为广泛的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同时也是公共政策所最终要引导的目标群体,因此民众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将极大地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然而,由于民众有序参与体制不完善、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不畅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法制不完备和民众自身素质不高等原因,民众的诉求还很难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得到体现,这也是现在听证制度很难令民众满意的原因所在。现在一些政策的出台都要经过听证这一流程,但是这种听证往往流于形式,民众的真正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有效利用。

(二)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教条式引用。

随着国家各项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都开始注重先进理论与方法的运用。然而在引用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教条式引用的错误。因此如何实现政策理论的本土化,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

政策科学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公共政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处于学习与起步阶段,应当吸收和消化西方现代政策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但引进中更要注意移植,避免“淮南为橘,淮北为积”的不良倾向。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于西方,不论从国体政体、政党结构、政府机构,还是人员素质、技能及组织文化等方面都同西方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模型理论体系,成为众多公共政策研究专家们所探讨的一大热点。

(三)公共政策制定方法的经验化。

经验决策实际上就是决策者根据自己过去或别人积累起来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作出决策的一种方法,或者也可以叫做凭经验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好的经验是需要我们合理继承并因地制宜地予以发扬的。就目前实际公共政策方案设计的方法而言,往往是将发扬简单的理解成直接的应用,最终导致经验上的教条主义。

信息社会,首先是一个理性的社会。信息的快速增加,网络平台带来的信息无障碍传播,科学方法的快速普及,都要求政府在进行公共政策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尊重科学,通过现代理念与方法的运用,制定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政策方案。与传统社会政府说什么民众就信什么不同,民众对待政策的态度是要对政策进行理性思考、认可政策后才会信服政府的举措,才会按照政策的指向前进,进而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

(四)公共政策制定内容跟风现象严重。

公共政策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发展,这就要求在公共政策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公共政策制定内容要与本地的实际相结合。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本地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设计公共政策方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为促进各地的快速发展,国家提倡向先进单位或地区学习。向先进学习有利于后进者快速发展,少走弯路。学习先进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先进单位或地区政策成功背后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学习者学来的更多的是其它单位或地区的具体做法。这些从其它单位或地区拿来直接运用的具体做法,实质上是机械式方案。“机械式方案指的是从已有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和办法中,寻找出的有用的措施和方法,即它是已有方案的挪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及群众心理等因素日益成熟的大环境下,在公共政策方案内容的设计上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应强调公共政策方案内容设计上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的重要性。否则只能是盲目跟风、重复建设,最终在损坏国家利益的同时,也损坏了地方利益。

三、我国公共政策决策模型的选择

正如前文所述,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型是西方特别是美国学者建构的,渗透着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价值观念。用这样的模型去分析中国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中国特色的决策实践,因此,就需要依据中国公共政策的经验事实来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决策模型。

改革之初,由于中国社会过渡时期的体制转轨不是通过急剧的、断裂式的方式向前推进的,中国实行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策略,因此,渐进决策模型就成为合理选择。渐进决策模式如前所述是以积少成多和稳中求变为基本特征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政策的意义不在于创新而在于社会不断进步;决策者对同一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注重纠正、减少现行政策的缺陷,并不注重目标的改进和手段、方案的重新选择。在我国的改革初期的实践中不难看出,渐进决策模型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就,但是,渐进的公共政策决策模型在应对突发的危机事件中,愈发显露出它的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竟争日益激烈,利益日益多元化,中国的发展不能是保守的,而应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建立能有效应对常态和危机兼容的政策分析模型,即更多的借鉴综合扫描决策模型。

从理论上看,综合扫描决策模型是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的综合,既能避免渐进决策模型的保守性和短期目标性,兼顾社会大部分人的利益,又能避免理性决策模型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弊端,具有前瞻性、长远性和综合性;从实践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成功启动和顺利发展,“入世”给我国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有符合中国化的决策模型才能解决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问题,因而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走更多地借鉴综合扫描决策模型的道路。从而实现政策制定的与时俱进,要时刻根据客观环境和政策的要求,灵活采用决策模型。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注释:

张凯.经济转轨期我国公共政策决策模型的选择.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

陈宝峰.透视经验决策.中国乡镇企业.1999.(12).

刘家顺,王永青.政策科学研究(第二卷),政策研究方法.人民出版社,2000:159.

参考文献:

[1]张凯.经济转轨期我国公共政策决策模型的选择.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

[2]陈宝峰.透视经验决策.中国乡镇企业.1999(12).

[3]刘家顺王永青.政策科学研究(第二卷),政策研究方法.人民出版社,2000.

[4]郑锋.避免“一窝蜂式”行政决策.四川新闻网,2006.12.21.

[5]黄秀兰.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策试验.探索,2000.3.

[6]王春福.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统一:兼论政策科学的学科理念.改革与战略,2004.11.

[7]陈振明.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程序下.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7.

[8]许愿.领导创新思维能力.法制与经济,2006.7.

上一篇:犯罪规制下食品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