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建设内容范文

2024-02-18

创新型企业建设内容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连年高速增长, 我国金融市场在金融改革的大潮下, 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一贯单调的融资模式、以通过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 正向着多渠道直接融资方向发展。加之股票、基金、保险纷纷进入投融资领域,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的开展, 我国大型企业不再完全依赖商业银行, 而是择优选择融资渠道, 一个生动活泼的金融局面正在展开。

不容讳言,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正面临着, 客户资源逐渐流失的形势。一方面, 中国金融市场正逐渐走向繁荣, 另一方面作为我国金融业主体的银行, 却面临着市场发展动力不足的挑战。它们急需业务创新来添加市场原动力, 以便继续保持我国银行业稳步持续增长的势头。

我国的金融创新不足,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一方面实体经济有大量的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和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资金低效运转或找不着“合适”的出路。我国目前大的商业银行就面临此种情况, 它们手握着巨额资金, 却对投放方向犹豫不绝。面对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银行业传统信贷业务面临严峻考验, 银行业务必须积极创新, 进行战略性转型:既从眼中只有大企业、大客户, 转向关注并侧重中小企业客户, 农村客户。

2 我国中小企业成市场经济主体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目前在中国正式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 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 提供的出口占60%, 上缴的税收占43%, 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可以说,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特别是在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如此重要, 而它们生存和发展空间和环境却不容乐观。过去长时间以来, 它们时不时被划为另类。最初是因为它们姓“私”或姓“集体”而倍受歧视, 后来则主要因其信用缺失, 而被大型国有银行丢弃一旁, 它们很少得到贷款, 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当然, 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是导致大银行对其惜贷的重要原因。现就中小企业自身问题分述如下。

2.1 信用体系不完善

从银行角度来看: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 而中小企业存在着过高的经营风险, 这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的天然屏障。中国中小企业的寿命非常短, 据调查, 1993年以前我国私营企业平均存继周期只有4年, 2000年提高到7.02年。有70%中小企业会在创业后的5年内被淘汰, 而运行期超过10年的中小企业不足10%。在这种情况下,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就慎之又慎便无可厚非了。

从企业角度来看:不少企业缺乏信用观念, 在交易和融资关系中不讲信用, 往往有意拖欠贷款, 再加上地方保护、政府干预和惩治失信行为的法律法规缺位, 使不受信用的违规成本过低, 于是, 逃避银行债务现象日趋严重。企业违约后, 银行很难回收贷款本息, 形成坏账, 因此不得不加强信贷管理, 提高放贷条件, 致使对中小企业惜贷行为比较普遍。

2.2 有效担保抵押不足成为融资的首要障碍

我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厂房用地多是集体用地、宅基地。房地产抵押是当前银行发放贷款通用的一种担保方式, 也是担保公司防范贷款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上的模糊, 造成在实际工作中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很难确定, 加之常常以行政权代替土地资产经营权, 带来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各主体的土地产权“边界纠纷”, 导致的后果就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难抵押问题。

《担保法》明确规定:“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可以抵押”, “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 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在抵押上的错位, 已成为当前中小企业难融资、金融机构难变现、担保机构难担保的死结。

2.3 信用管理和经营环境风险

中小企业信息缺乏披露和财务数据失真, 造成银行贷前调查的困难和不实。我国对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全社会信用体系和征信管理尚未形成, 特别是中小企业往往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旦政府公信力缺失, 中小企业信用更无从谈起, 则贷款就会成为坏账。

2.4 银行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 挫伤了银行的积极性

对于一些创新型的中小企业, 虽有较高的失败率, 但成功的创业却将带来高额的创业收益。但另一方面, 银行信贷融资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 也就是说银行承担了融资风险, 而不能分享企业成功带来的高收益, 导致银行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 降低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动力。

3 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的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金融改革标志性的进展应该说是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当今, 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已经初现端倪。既然, 国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大客户贡献率在逐渐下降, 银行盈利空间日渐缩小, 那么中小企业这个客户群就自然成为了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新目标。

银行对于中小客户贷款议价能力强, 中间业务收益水平高, 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据某国有银行调查数据显示, 该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已占公司客户贷款余额70%, 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基准利率上浮20%, 远高于其他贷款收益, 公司类贷款利息收入的85%来自中小企业, 中间业务、国际业务、信用卡业务等方面中小企业也是创收主力军。

过去银行大客户都是大型国企, 集中度高则风险高, 而由于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需求大部分为短期信贷产品, 中小企业借贷规模又小, 拓展和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短期信贷产品, 对于调整资产结构, 降低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有重要意义。

目前, 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众多, 而各家银行中小企业客户在总客户数中占比例极低。因此, 丰富的中小企业资源和业务拓展的巨大空间, 自然应该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广阔天地。

4 对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收益和风险相匹配, 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

调整银行价值取向和市场定位是银行的首要任务。在大企业贷款需求增长不足的形势下, 商业银行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定位。应以“价值最大化”为中心, 运用适合小企业的风险识别技术、违约率统计、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技术等来规避小企业风险的同时, 提高风险定价能力, 通过提升价格来覆盖风险和成本, 既高风险配以高定价, 最终体现效益目标。

4.2 创造面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 开展适合小企业的金融业务

以现有大企业金融业务的“一刀切”的经营管理机制来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 很难对市场做出正确、快速反映, 也难以有效防范小企业金融业务风险。根据小企业风险定价能力不强, 风险相对较大、个性化差异较大、成本相对较高的业务特点。制定出一套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应对新的业务。

4.3 针对小企业的制度和政策必须重新安排

首先, 小企业在融资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财务报表失真、信用缺失的问题普遍存在, 因此, 沿用大客户统一模式的客户评价体系不能反映客户的真实风险, 难以准确识别客户风险。其次, 与大企业采用一样的信贷操作流程不适合小企业特点。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就是额度小、要求急、周转快, 相对于大企业的“批发”业务, 小企业量大面广, 这些“零售”业务特点决定了银行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经营中心必须下移, 只有贴近市场、贴近客户, 才能了解真实的信息, 才能做出快速的反应, 才能有效防范风险。第三, 缺乏有针对性的产品。用同大企业一样的产品很难满足小企业“短、平、快”式的融资需求。

5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 拓展融资渠道, 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这必须是大型商业银行的宗旨。选择资信良好、产供销状况稳定的企业, 签发、使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融资工具, 办理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 支持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动产质押贷款、品牌质押贷款服务。适当、积极地引进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融资方式, 以适应国内外统一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多层次融资要求。要充分利用银行信息优势、网络优势和便利条件, 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信息咨询服务。

6 结语

大力发展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是银行保持业务增长、收益不断增加的、刻不容缓的举措;是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领域之一, 对其认识必须提到战略性的高度。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 大客户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依托大客户维持高速增长的局面难以为继。而中小企业市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在兼顾风险和收益的前提下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将成为银行业务创新的重要内容。

创新型企业建设内容范文第2篇

邮政事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主要经营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报刊等出版物发行、邮政汇兑、邮政储蓄、邮政物流、邮票发行等业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国内惟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

中国邮政

于大连市南部海滨风景区南端,是一个以海洋动物展示、表演为主,集旅游观光体验、科普教育、文艺演出、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海洋公园。建园十年来,老虎滩海洋公园从大连众多的旅游景区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大连旅游界的旗舰品牌,这都得益于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活动中凝结、积淀起来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力量,也就是我们独具特色的“虎滩文化”。如何突破企业目前发展的瓶颈期,把老虎滩海洋公园做成一个国内领先、世界著名的品牌;又怎样让员工认同企业的这个发展理念,建立起统一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用企业文化力去推动海洋公园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奋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因此,把企业文化提升到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地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一,企业文化创新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观。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是以海洋景点旅游服务为主的服务型公园。公园旅游服务设施有极地馆、珊瑚馆、海兽馆、欢乐剧场、四维影院、鸟语林、侏罗纪、海盗村、游船观光、空中索道、海上飞降、滑水表演等精品项目。年接待游客在200万人左右。海洋公园的战略定位是:“跻身世界级海洋公园的最前列。”这一战略定位的形成,是在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公园经营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它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前瞻性,因此在公园形成了广泛的共识,极大地鼓舞了职工热爱公园、建设公园的热情和斗志。公园制定了“海洋旅游服务型公园文化”建设战略,提出海洋旅游服务型公园文化,是以海洋景点旅游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游客满意为目标,以形成旅游服务共同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公园文化。它是公园在旅游服务管理经营中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服务理念、服务机制、服务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第二,企业文化创新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

海洋公园一直致力于运用生态人文主义价值观指导公园的改造建设,使公园的景点建设和旅游服务等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地向前走,成为同行业的骄傲。公园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先后被大连市授予先进单位、旅游先进单位和“大连十佳景区”称号,荣获辽宁省建设厅“文明建设标兵单位”、辽宁省“五十佳”景区称号,荣获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点)、建设部“全国风景管理区系统先进单位”等称号。实践表明,企业观念新了,就能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企业只有常变革才能够“成长”。去年,我们根据公园的环境变化和公园内部的变革,适时地对公园文化进行了创新。制定了公园新的战略目标:跻身世界级海洋公园的最前列。公园的发展战略是:重塑虎滩新形象,多元互动,全面发展。公园精神是:大海无边,兴园无限。公园核心价值观是:团结、敬业、创新、优质、诚信。还有公园道德理念、公园服务理念等,形成了公园新的理念体系。为公园在新的环境下不断开拓进取,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规定了行动准则。

第三,企业文化创新要培育一支富有爱心的职工队伍。

公园文化建设表明,“爱”就是力量,“爱”就是创造力。以公园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实现富有爱心的职工队伍建设。“团结、敬业、创新、优质、诚信”是职工队伍的精神支柱,“创建一流景区,提供一流服务”是职工队伍建设的目的。而这所有的一切,可以用一个“爱”字来诠释。一是“自爱”。它体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自强自立、勇于进取”的精神。例如,公园园区管理所的保洁工郇庆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不怕困难,就是在摔伤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工作。她说,我是公园一名职工,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汇集成团队的力量,形成公园不断发展的动力。二是“互爱”。它体现了职工之间互相帮

创新型企业建设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字】:企业文化;经营管理;发展

1 引言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提升企业软实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同心同德与同甘共苦,离不开能使员工为之自觉奋斗和奉献的企业文化。员工只有在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具有"企兴我荣、企衰我耻"这一共同的奉献理念,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才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因此,努力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2 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功能

2.1 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的特点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描述就是独特性、继承性、相融性、人本性、整体性、创新性。

独特性: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淀积,这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企业传统、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内外环境不同所决定的。企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历史的产物。

继承性: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华。二是继承企业的文化传统。三是继承外来的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成果。

相融性:企业文化的相融性体现在它与企业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性方面。企业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必然要与企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相融合。

人本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注重的全面发展,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

整体性:企业文化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引导企业职工把个人奋斗目标融于企业整体目标之中,追求企业的整体优势和整体意志的实现。

创新性:创新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企业文化自身的内在要求。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在继承中创新,随着企业环境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而改革发展,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 2.2 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企业文化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

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2)企业目标的指引

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约束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1)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2)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4)激励

企业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从而形成幸福企业, 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5)调适

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

(6)辐射

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公众形象、公众态度、公众舆论和品牌美誉度。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企业员工产生影响,它也能通过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向社会辐射。企业文化的传播对树立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有很大帮助,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 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位于襄阳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业是冶金、有色、石油、军工等行业机械零部件、装备、生产线及精密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博亚自1999年成立以来,多次当选为襄阳十强民营科技企业、民营企业纳税大户;2005年被认定为襄阳市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获襄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2007年获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2009年被湖北省科技厅列为重点培育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JB9001A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博亚现已在全国32个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络,产品远销东韩国、泰国、越南、菲律宾、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未来5年内,销售收入将突破10亿元。

在博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最初的企业文化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博亚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主人,只要你愿意与博亚风雨同舟,就能在博亚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人生价值。这种氛围的形成,得宜于博亚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包容,得宜与博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发展战略。

博亚愿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产业精密装备制造商,最具客户价值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

第一步:成为冶金、军工、石油、工程机械领域国内领先的最具价值的系统精密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的提供者和制造商。 第二步:成为材料资源制造和应用领域成套精密装备系统的提供者和制造商。 第三步:成为材料资源综合制造和应用领域国际一流的系统方案提供者和成套精密装备制造商。

博亚核心价值观

诚信:诚,对客户的真诚、对企业的忠诚,对同事的热诚,对社会的挚诚,对其他利益共同体的坦诚;信就是信誉、信用、信任,是对工作必胜的信心和对企业未来坚定信念。

创新: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一种态度,需要勇气、激情和行动;是一种借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是一种超越,不能固步自封,超越自我,持续挖掘和创造客户的需求,超越客户的需求。

人和:人和—和为贵。是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客户、人与社会的和谐,真正的和谐是以公平的环境和均等的机会为前提,以适度竞争为途径的多方合作与共赢。

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企业实现愿景和使命的必由之路。 博亚一直在努力“创建专业领域优秀企业,打造同类产品知名品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博亚“胸怀广博,勇于拼搏,追求卓越,永不满足”。

正是由于所有博亚人的努力,领导人集结了所有人的智慧,创建了博亚的企业文化,形成了博亚精神,带领博亚走向更高更辉煌的发展。

4 总结

从博亚的发展实例来看,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企业文化建塑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塑,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实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创新型企业建设内容范文第4篇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国家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各行各业的创新性发展, 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掀起加速了信息化社会的进程, 使得国民企业经济信息化成为时代的主题。新形势下, 我国的经济已从高速发展转变成为中高速发展, 国内主要矛盾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传统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亟须进行创新性转变和发展。企业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连接企业发展和社会信息的重要桥梁, 对于企业信息和社会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储存、维护和运输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体现企业文化信息和软实力, 为用户提供着管理、分析和决策, 它的完善必然影响着企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企业会计模式是国家会计模式在企业的一种体现, 它关乎一个企业经济状况的发展和经济决策的正确与否, 企业会计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新形势下进行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是对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响应, 也是企业自身投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表现, 会计是管理的一个分支, 它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完成企业项目和发展的经济决策和评估, 对企业经济情况进行预算、核算和评估, 它的完善也必然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创新。面临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和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企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企业会计模式转型上还需加快步伐, 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创新的方法,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不断地完善信息化建设和开展会计模式创新, 促进我国企业向全球信息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 实现国民整体经济的进步, 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

2 企业信息化系统和会计模式的现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企业的竞争就是信息的竞争, 我国产业优化升级、企业实现发展进步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完善和发展, 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也依赖于各企业、商业以及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步。因此, 我们要把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会计模式的创新放在发展的关键位置。近几年来国家大力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在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 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1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很多企业对新的经济形式和社会需求没有足够的调研和了解, 因此对企业本身存在的信息化滞后情况没有足够认识, 未能将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和模式转型放在企业实现新的突破和进步上, 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更不会积极采取进行完善和改变。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同时也带来了不断的挑战, 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企业整体发展速度迟缓, 资金方面的短缺和认识上的不足, 很难会有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到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其次, 大部分企业的领导更关注销售额和资金方面, 未能从内部找原因积极提高企业内部设施及信息建设, 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利益的长远化, 对信息化社会中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2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转变缺乏总体计划和资源支持

很多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社会中提高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未能调动企业内部所有相关资源以及缺乏总体规划还不能进行相关完善和创新。这种情况下“孤岛效应”很容易出现在企业内部, 造成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出现断层, 不能达到理想的优化效果, 只是单一地进行局部的信息优化, 整个系统不能进行有效的配套和沟通, 缺乏整体的计划会大大降低优化的效率,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3 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会计模式创新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不仅需要企业自身意识到其重要性积极开展创新措施, 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建设也有要求。相比于国外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 虽然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了很多年, 但是由于基础比较薄弱, 整个社会环境还不够成熟, 尤其是二三线城市, 全面信息化的进程还比较缓慢, 不能够全面的支持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的创新,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整个社会的信息与之相匹配,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 社会外部环境不利于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和模式创新。

2.4 信息化建设与模式创新缺少相关人才

大部分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为了节省管理和工资开支通常不设置专门的人才进行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开发, 相关会计部门也只进行传统的、简单的会计核算和资金的管理, 在新形势下不能进行模式的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 一般企业直接引进信息化系统以供员工的使用, 但是大部分员工不是专业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人员, 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很难发现系统使用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 也不能进行反馈和优化, 没有设置相关的专业部门也就直接限制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传统的会计流程和工作模式单一且不够完善, 现代企业的会计部门也只是循规蹈矩, 沿用传统的模式而没有启用专业人员进行创新和转变, 须知, 企业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3 企业信息化系统和会计模式的创新

3.1 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创新的认识

企业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未来企业的发展, 完善信息化建设和对传统的会计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是势在必行的, 这是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企业领导者应该洞察其中的关系, 积极领导企业实现新形势下的信息完善和模式的创新, 不断提高自身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 并不断督促企业员工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不断提高创新意识, 把企业发展和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推动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 很多企业仍处在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中, 不去了解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向, 故步自封不能进步, 尤其一些中小型企业, 资金和资源都有限, 企业内部的领导者和员工对当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认识不全面, 不会主动积极的去了解和改善现状, 缺乏新时代的新进员工, 企业文化和员工面貌止步不前, 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深刻,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要想改善这一现状, 政府可以组织企业进行大型宣讲会议, 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先进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企业的一些创新性改变和行动给予技术支持和资金奖励, 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改造, 提高企业整体文化素养和认识。除了外部施力, 企业内部应从领导开始主动学习和提高相关知识, 多了解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鼓励员工进行创新行为, 定期开展会议进行学习或组织趣味企业比赛, 扩展员工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相关会计模式的深入了解后, 进行建设完善和模式的创新转变。

3.2 整合企业全部资源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和会计模式的转变

整合企业资源就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条, 充分调动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和客户几大资源来完成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会计模式的转变。企业可以引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这一资源管理概念, 实现企业各部门高度数据共享和无缝集成, 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管理融合起来。会计模式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创新其工作模式应立足于企业整体, 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来定位发展方向, 会计模式要实现转变和创新就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核算工作, 在企业项目评估决策以及信息管理上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 从横向、纵向结合企业内部资源, 联系内部、外部环境信息, 充分调动整个企业的资源, 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和完善不仅仅涉及信息和管理部门, 要立足于整个企业的信息需求, 统一规划和实施, 不是将部门各个子系统的简单叠加, 而是将企业内部通过信息系统的完善联系起来, 根据新的系统和模式转变的要求对整个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和调动, 对相关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重组。我们应当以长远的和发展的目光向国际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会计模式看齐, 充分调动企业内部资源, 开拓自己的思路, 促使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会计模式不断创新发展。

3.3 充分利用网络背景进行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创新

21世纪, 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 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正是网络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才有了今天的信息化社会, 网络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企业利用网络这一强大的工具, 将自身的经营和发展置于网络环境当中。首先, 相比于传统的会计模式, 新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着会计行业的工作媒介、工作方式, 同时也完善了工作流程、扩大了工作范围, 网络使得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计算机操作和网络连接就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信息系统建设和交流, 促进了企业供应链、价值链以及信息链的形成。企业应该积极调整自身管理系统和企业文化适应经营管理的网络化环境, 在计算机网络和全球资源充分共享的前提下, 充分调度企业资源使其得以统筹规划和使用, 为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就要以新的时代标准和网络标准对企业进行再造, 结合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要求和自身特点,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加快“网络财务”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拓展其应用领域, 转变会计工作模式, 严格控制会计工作流程。在网络极度发达的环境下, 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模式和创新方法。

3.4 培养专业人才投入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会计创新

企业要发展信息化建设、进行模式的创新就必须引进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 国家大力鼓励企业、商业、事业单位及个人进行创新, 从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转变上看, 人才无疑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市场的占领就是科技的竞争, 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国内外的人才招聘和竞争都十分激烈。一直以来, 我国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会计部门关系到企业的投资、收益以及资金的正常运转, 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企业要改变现状就要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创新和完善, 只有引进先进的人才和技术, 才能保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模式创新得到真正的改变, 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对内部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不断提高现有员工的职业技能和对新时代的认识, 避免老员工的懈怠, 及时消除安于现状的惰性心理, 除定期对员工进行集体培训和考核, 还可以设立奖惩制度, 鼓励员工主动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自主学习和考核淘汰制度并行, 对优秀的员工实施奖励政策;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外部招聘或与高校联合进行培养人才的方式吸收新鲜的血液, 带给企业新的创新理念和对社会发展新的认识。

4 结语

新的经济形式下, 企业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和信息的竞争,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不断发展的大环境, 我国各企业应充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其会计模式的创新, 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 不断创新和探索, 提高对信息系统的创新意识, 充分整合利用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完善和创新, 同时要利用好网络这一媒介大力培养相关专业型人才, 积极进行信息系统的完善和会计模式的创新。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不断加深, 尤其是当代企业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引进科学、先进的信息化系统, 会计系统与模式也不断地发展进步, 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本文基于当代信息化社会的特点, 探讨了企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与会计模式方面还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和创新措施。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会计模式,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连鸿.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视角下会计模式变迁研究[J].东南学术, 2018 (2) .

创新型企业建设内容范文第5篇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到企业总数的99%, 总产值超过企业总产值的67%, 而小微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5%以上, 其在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推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许多世界知名企业都是脱胎于小微企业。比尔·盖茨创建微软公司、扎克伯格创建的Facebook等。

2011年7月四部委联合下发《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首次把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根据对于小微企业的调查发现,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1) 数量丰富、分布广泛; (2) 经营更加灵活, 适应性更强; (3) 投资主体多元、多成分所有制形式; (4) 小而专、小而精, 便于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5) 企业资本薄弱, 生产的技术相对较弱。小微企业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2 发达国家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经验

日本是最早开始立法保护小微企业的国家, 它把创新作为小微企业发展的核心机制, 在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培养了大批的国际化大企业。而美国利用本国完善的资本运作体系优势给予资金支持、保护体系、财政政策支持等维护中小企业发展。德国更多的是通过成立商业协会、工商大会以及大学研究机构等方式进行技术的转化, 德国提倡社会服务和公共建设的机制, 为微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可见发达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视, 在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时特别注重服务体系的包容性。

3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现状

3.1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建立

虽然我们的政府在立法、行政、财政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小微企业大量的支持, 但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并未建立。

3.2 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差、数量少

由于微型企业规模小, 提供的服务费用有限, 所以服务机构的服务意愿不强, 被服务方得到的服务不尽如人意, 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越来越少。

3.3 服务机构缺少信用评价体系

在现行的体系内, 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各服务机构有着自己不同的企业信息系统, 不同的信息和评价机构很难被共享, 从而加重了企业的信息成本。

4 支持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4.1 建立小微企业专属公共服务体系组织架构

建立一个小微企业自己的专属公共服务体系是小微企业服务的第一步。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一个专属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进行企业界定, 也有利于掌握第一手的小微企业发展数据, 创业者可以更好地进行投资活动甄别, 小微企业主可以利用数据对自己的经营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4.2 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支持体系

政府各分支部门可以更好地协同合作, 各司其职, 建立一个有机的政策整体。统计部门进行信息统计, 并编写统计数据信息。金融部门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针对性的改革政策, 加快民营银行的建设, 提升小贷公司的监管和设立, 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银行, 制定国有大型银行和城商行小微企业扶植优惠等一系列措施。财政、税务部门提供财政税收支持、减免税收负担方面等政策。例如为自主创业创新企业提供降低、减免税收的优惠等;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对扩大再生产的给予税收优惠;对于人才引进、解决劳动力就业有贡献的给予支持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有贡献的小微企业, 给予学校、科研机构创新资助金支持其进行技术转让, 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项支持基金, 给予小微企业“自主创业教育培训专项基金”鼓励培训机构为小微企业进行人员培训和相关教育等。

4.3 服务中介机构, 提升自身竞争力

(1) 拓展全方位服务、针对性服务。服务机构全面开展信息、投融资、创业、人才与培养、技术创新、质量监控、管理咨询、市场开拓以及法务服务各个单行服务, 同时整合各项服务为企业提供系统服务。

(2) 强化平台建设。运用现代通信网络构建在线服务和呼叫服务体系、共享数据资源中心等, 对平台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分级维护, 使每一个模块都具有专业的服务指导。

(3) 组建高效服务队伍。鼓励服务机构间开展竞争, 允许有实力的服务机构进行兼并重组, 使体系内优胜劣汰, 提升服务的质量, 建设高效队伍。对于服务队伍的服务内容、流程、标准、收费以及时间进行严格监管, 加强业务指导、绩效考评等监督活动, 增强服务能力, 培养服务品牌, 扩大影响力。

(4) 对体系进行有效的监督、考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服务的好坏直接由企业来决定, 只有满足切实需求才会形成信任的关系。监管机构应当制定严格的服务管理规范, 通过规范的指引来引导服务机构进行服务, 对其服务建立评价机制、客户回访机制等考评体系, 通过听取企业的意见, 不断提升和改善服务的水平。

摘要: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息息相关, 同时它的发展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紧密相连, 与无数创新创业者息息相关。本文将对公共服务平台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且进行了相应措施的研究。

关键词: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 赵凯峰.小微企业的重要作用与发展图景[J].江南经济, 2012 (3) .

[2] 齐巍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国际经验分析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 2012 (4) .

[3] 陈乃醒, 傅贤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6-200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4]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小企业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小微企业政策:既要完善各要落实[J].中国民商, 2014 (3) .

创新型企业建设内容范文第6篇

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深度产教融合是双导师队伍建设最为基础的平台,所以在进行双导师队伍建设的时候,一定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深度会直接决定双导师队伍建设质量,所以要想真正构建出双导师队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出适合生产一线的管理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要想做好这一下项工作,校企双方都应该要加强合作与交流,通过校企合作来积极构建双导师教育教学队伍,尤其是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思想,认为培养了人留不住是损失,花费适当的精力投入于教育之中,加强与学校的深度合作,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发展的人才。在双导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企业主体意识一定要不断提升,适当扩大其管理学生的权限,这能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学校还需要对职业教育以及培训体系进行完善,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样职业教育工作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从而更好地保障培养出来的人才今后能够满足岗位要求,更好地适应企业长时间发展与进步。

(二)做好双导师有效融入

在职业技能教育过程中,双导师融入浓度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现如今,企业需要的人才不再只是理论方面的人才,而是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人才,所以在构建双导师队伍的时候,双导师一定要联系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来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遇见的问题,通过这一方式来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推进双导师队伍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出双导师队伍建设价值。

(三)做好实训基地建设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训基地建设效果会直接决定人才培养专业水准。在现如今这个融产学一体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其对于学生今后发展以及成长而言可谓是意义非常,也是双导师建设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为此,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专业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实训基地建设,通过这一举措来有效推进学生发展与提升,最大化保障双导师队伍建设效果。

二、做好教练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双导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教练型师资是其建设的成效重要体现,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双导师队伍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积极建设教练型师资队伍,以此来有效建设双导师队伍,具体如下:

(一)落实1+X证书制度,积极构建双导师队伍

职业教育活动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人口资源及时的转向为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本,教学核心也是为了让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工匠精神,这也是我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1+X证书制度的存在促使学校对于职业技能越发的重视,强调在教育教学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各项职业技能培养,让学生借助于考证来掌握各种技能,从而更好地得到发展。为此,在建设双导师队伍的时候,一定要落实1+X证书制度,从这一制度出发来对双导师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对双导师进行进一步的管理与优化,从而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首先,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职责,对双导师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同时做好双导师管理工作,真正培养出现代教育事业所需求的“1+X”证书制度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双导师队伍建设标准,构建出良好的师资队伍来有效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二)积极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在双导师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可以积极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这一方式来有效创新双导师队伍建设效果。技能大师主要指的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在工种操作、工程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理论以及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将其应用于双导师队伍建设之中,能够真正指导课程体系重构以及教学课堂重新设计,有效优化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双导师队伍建设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构建名师工作室,这样能为双导师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推进社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我国在整个发展历程之中不缺少设计、工艺以及方案,可是在创新技能型人才上较为匮乏,为此,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双导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其能够真正构建出一支符合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导师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最为基础的保障。

摘要:双导师队伍建设是现如今时代不断发展下的重要教育思想,是有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这一项工作有效落实,本文主要对“1+X”证书制度的双导师队伍建设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来有效打造出双导师队伍。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双导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祝木伟,张书,冷士良.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队伍建设机制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44-46.

[2] 吴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双导师制”师资队伍建设[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

上一篇:村乡村振兴工作方案范文下一篇:创新创业学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