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科活动范文

2023-09-20

高中生物学科活动范文第1篇

1合理安排时间、选好活动内容

参与生物课外活动的同学, 需要占用大部分课余时间,作作业和任务也比其他同学重, 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和家长的不不满。这就要就教师在安排实验时,综合各种客观条件,合理安排排时间,达到“轻松学习、快乐实验的目的”课外活动时间的安排排要根据学生班级的常规教学时间来合理安排,要综合各学科活活动时间表,列出生物课外活动时间,选出最佳时间段,征求学生生意见,减少与其他学科活动的冲突,保障学生每次都能参加活活动,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生学习兴趣和积极向上心态,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课外活动要根据目的确定活动内容,力求确保每次活动的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学内容,而生物课外活动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很容易造成与课堂堂内容脱节,这就要求生物老师在组织课外活动时,紧密联系教教学大纲,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每次课课外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学习兴趣和拓宽生物视野。例如如开展校园植物调查活动。笔者曾多次带领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学学生对校园内和学校周边的植物进行种类调查,从2008年开始,经过4次调查,基本查清学校植物种类的名称和分布,并对木木本植物根据其特性和喜好进行挂牌。通过调查得知,学校内外外有木本植物11种,草本植物15种。2012年学校扩大占地面积,绿化面积也进一步增加, 又新增了许多盆栽草木和草坪等,为为生物科技调查活动提供了条件, 我们的课外活动也将继续下下去。

2突出学生主体,做好过程指导

课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 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根据自己的创新思维设计针对性的活动, 让学生自己丰衣足足食、完善自我,自主提出问题和深入研究,教师在活动中指导学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所犯的错误。课外活动富有开放性、实践性、互动性,对促进学生自由发挥有重要意义,对教育学生生素质发展有很大影响。现在的教材,无论内容怎么丰富,还是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外, 教师可以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设计他们力所能及的科学实验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了枝芽嫁接、酸雨对农作物物的影响、膝跳反射、望梅止渴等实验,做出各组的实验报告,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证实实验结果。在实验活动中,学生分工合作,既发挥各自才能,又增强团队合作的观念。教师在活动中辅导学生使用正确的科学原理和操作方法, 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理,牢固学习效果。通过这种课外活动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思维想象力,也能在实践中得到一些新的知识和实验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培养良好的习惯,拓展活动视野

生物课外活动是重视实践和猜想的自然学科。通过生物课外活动,可以把传统理论知识变得丰富多彩,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自主活动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在探究“蚯蚓的爬行”活动之前,笔者给课外活动的小组提出了几个问题:(1)如何寻找蚯蚓? (2)蚯蚓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3)蚯蚓养殖有什么要求? 以上几点可以帮助学生在做蚯蚓爬行实验前做好课前准备,也可以引导实验步骤的进行。当讲解蚯蚓生存环境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出蚯蚓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如蚯蚓运动可以松动土壤,它的消化运动可以给土地造肥等。并引出实验中新的问题:蚯蚓靠呼吸氧气分泌粘液,在土壤中生存保持身体湿润度,下过雨后,土壤的水分增加,蚯蚓纷纷爬出来呼吸氧气, 那么陆生蚯蚓能利用水中的氧气在水中呼吸吗? 能在水中生存多久? 带着这些问题做实验,使实验活动更有意义,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生物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在实践中促进自主学习习惯养成,产生成就感。例如:在“植物识别”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照活动计划中所提示的植物名称、特性和图示,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出来。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那些学生听着熟悉,却不知“真身”的植物,让学生“恍然大悟”,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探索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利用课外时间收集相关的资料,利用互联网查阅更多相关的植物信息,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去收集植物图片、样本,梳理知识,然后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提问,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展现收集来的相关资料,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植物信息、开阔眼界, 在开拓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

总之,通过生物课外活动可以加深和巩固,促进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对事物观察、记忆、想象、大胆猜测的能力,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锲而不舍的探求意志,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理论、实践的互相补充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悟,全面提高生物课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物课的教学模式也随之深刻变化,生物课外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的地位日渐突出。生物课外活动有助于调动学习激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在不断完善的课外活动中发现自我、不断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异思维和探究意识,还能有效地开拓他们自我探究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欲望。

高中生物学科活动范文第2篇

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的发展,一些教师在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就当前情况来看,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专题不专,知识与资源简单堆砌,缺乏针对性;评价单一,过程与结果不够统一,缺乏多样性;技术瓶颈,发布与反馈不够灵活,缺乏互动性。

出现上述这些问题,多与教师的思想观念、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教师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转变学习方式为起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并将这样的思想融入网站设计之中。

一、设计效果取决于教学设计系统化程度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在对教学系统中的各种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媒体等)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设计规划学习的程序、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具体而言,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课程理念、学科内容、师生特点、实际环境,进行目标设计、问题设计、情境设计、活动设计、实验设计、语言设计、媒体设计、课程资源设计、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最终达到学的最优化与教的最优化的统一。

在评价设计时,要既重视过程性评价,又重视终结性评价;既重视基础性评价,又重视发展性评价;既重视自我评价,又重视他人评价等。例如《毒品不是儿戏》专题学习网站中的评价方式就初步实现了多样化(表1)。

二、科学建构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框架和结构框架

在设计专题学习网站结构时,要注意在网站性质、结构、框架、内容、功能、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规范操作,建成的网站要便于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设计专题学习网站内容框架时,把专题学习网站分成六大模块,即情境模块、任务模块、资源模块、过程模块、评价模块、总结模块等。其中,任务模块、资源模块、过程模块和评价模块是重点。

界面清晰、图文并茂、链接合理、互动便捷的专题学习网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愿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一般来说,专题学习网站的结构包括结构化知识、扩展性资源、讨论区和评价区。

结构化知识指的是通过收集整理并开发建设的与本专题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按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分类和组织,并以网站形式予以展示。本部分应该构成专题学习网站的主干知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扩展性资源体现出与专题相关的其他扩展性综合知识,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获得发展性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结构化知识还是扩展性资源,都必须与网站的“专题”密切相关,要注意科学性、层次性、时效性、典型性和趣味性。要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坚持“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统一”的原则,建设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逐步建立起以学生及其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讨论区要能够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专题,构建网上协商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评价区便于展示各项任务的评价标准,构建基础性强、覆盖面广、难度适宜的题库,收集与专题相关的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总结性考查等资料,让学生能够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不仅包括基础知识,还包括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从而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与人文精神。

三、精选平台,帮助教师摆脱网络技术的束缚

生物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脱离不了网络技术。寻求先进的教学软件和网络平台,发挥其功能优势,能够帮助教师摆脱网络技术的束缚。

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教育技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发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提供模板式教学设计、向导式教学设计和自主式教学设计等多种现代教学设计功能,提供多种模块。利用这样的平台,可以设计基于网络的实时交流响应、数据统计分析、即时评价反馈等专题活动(表2)。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数码生物显微镜及其网络系统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让教师摆脱光学显微镜的局限,方便地将微观现象转换成图片、视频等,实时展示到大屏幕上,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而细致地对微观世界加以定点观察、分析、测量等。

教师要及时了解这些先进的教学软件与网络平台的功能与特点,并灵活自如地运用于网络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目标和方法[DB/OL].http://202.116.45.198/xxjsjy/webcourse/ztyx1.htm

[2]王永胜,沈雁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生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高中生物学科活动范文第3篇

【摘 要】 农村课程资源是指农村地区所拥有的、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不同环节可利用的一切物力、人力、思想、知识和活动的总和,其具有原生态性、亲和性、离散性、地域性、待开发性等特点。农村课程资源开发需要坚持立足乡土与引进借鉴相结合、直接利用与改良提升相结合和发展校内与开发校外相结合等原则。农村课程资源开发还需要解决好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主体和策略等问题。

【关键字】 农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 原则 开发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广大教育研究者对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特点、课程资源的种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方法、模式等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运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般性理论作指导,结合农村各地教育的具体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身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方法或模式。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村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村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1.农村课程资源的内涵

目前虽然没有一个关于课程资源的公认定义,但一般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①另有观点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②借鉴以上观点,我们把农村课程资源界定为农村地区所拥有的、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不同环节可利用的一切物力、人力、思想、知识和活动的总和。

2.农村课程资源的特点

农村课程资源除了具有多样性、价值潜在性等一般课程资源所具有的共同特点③之外,相对于城市课程资源而言,还具有原生态性、亲和性、离散性、地域性、待开发性等特点。

(1)原生态性

农村课程资源的原生态性(或原始性)是针对城市中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课程资源而提出的。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不像城市中小学可以利用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现代化设施作为课程资源,农村课程资源很少受到现代工业文明以及科学技术的洗礼或“修饰”,仍保有原始性或具有传统农业社会的特征。例如,农村中自然地理资源,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天然的、未加修饰的,可以作为生物、地理等有关课程的素材。农村社会中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其内容和内涵世世代代被传承下来,保持着相对稳定。农村课程资源的这种“原生态性”,一方面对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有相当的亲切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果缺乏改造提升,又容易因落后于时代而被抛弃。

(2)亲和性

农村课程资源的亲和性(或易接受性)是指农村课程资源具备一种贴近师生生活、易于被师生接受的“气质”。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文化习俗,师生耳濡目染,早已成为他们生命、生活的一部分。农村课程资源对于广大师生和家长来说,都十分熟悉,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也易于接受,只不过没有把它们提升到课程资源的高度予以认识。

(3)离散性

农村课程资源的离散性是针对城市课程资源相对集中而提出的,离散性是指农村课程资源比较分散。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虽然课程资源在整体上非常丰富,但具体到某一个地方的某一个学校,手到擒来的课程资源还是比较短缺。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具有课程价值的资源分布不集中;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比较分散,难以达到课程资源的共享。农村课程资源的离散分布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会造成许多不便,会加大其开发与利用的成本。

(4)地域性

课程资源的地域性指的是在不同的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的种类和特色各不相同。我国农村地区占国土面积的80%以上,北方与南方、沿海与内地、城市郊区与偏远地区的农村,不管是自然条件还是人文历史,地域色彩非常明显。因此,不同地区课程资源一定会有本区域的特色。

(5)待开发性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间文化资源以及丰富的生产劳动资源,④其中有许多素材和内容可供课程教学利用,是农村地区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村中许多富有课程资源价值的事物、思想、知识和活动未能进入学校的课程活动,处于潜在的、待开发的状态。

二、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广大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课程自然资源、课程民间文化资源和课程生产劳动资源,但缺乏高素质的人力课程资源、现代化的物力课程资源和先进的思想和知识类课程资源。因此,农村课程资源开发需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我们认为应坚持原则:

1.立足乡土与引进借鉴相结合

立足乡土,就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把具有农村乡土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课程资源作为首选,使所选的课程资源不离本土。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课程资源开发的成本,而且可以增强课程资源的时效性。农村地区虽然在课程自然资源、课程民间文化资源和课程生产劳动资源方面比较丰富,但现代文明成果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集聚在城市,农村儿童对这类课程资源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然而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具有时代气息的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必不可少,农村学校在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引进一些城市课程资源还是十分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地区可以借鉴城市中小学对现代文明成果进行开发的方式。例如,城市中有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农村学校同样可以把身边的大自然、村居民宅作为农村的科技馆和博物馆,只不过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或者提前做大量相关的查找、收集和整理等方面的工作。引进借鉴其它地区的课程资源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也必须立足于自身情况。

2.直接利用与改良提升相结合

农村地区有些课程资源自然天成,无须加工改造就可以直接拿来为课程教学所用。如农村学校附近的山坡草坪,可以直接用作学生校外活动的场所,进行身体锻炼或作为学生体验大自然的阵地,让他们探究自然的神秘,陶冶净化心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资源都可以直接拿来利用,其中有许多内容需要进行改良提升,尤其是民间文化资源。民间文化中有许多内容是封建社会遗留下的产物,其中蕴涵的价值和意义与当今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在课程教学时对于此类的课程资源,要坚决予以批判和抛弃,或者作为反面教材加以利用。对于有些课程资源需要净化、改良和提升,使其富有时代教育意义。

3.发展校内与开发校外相结合

由于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村学校相对薄弱,大部分学校没有图书馆、实验室以及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师资缺乏也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情况下,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缺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撑。大力发展农村学校的建设,包括物力和人力两方面,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基础和条件是农村学校的重要任务。校内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把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放在校外这个广阔的自然和社会的资源库上,充分利用校外富有课程价值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资源。这既是考虑到农村课程资源的优势所在,也是节约课程资源开发成本的要求。另外,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关注农村、农业等方面的问题,开发校外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乡土方面的教育、培养热爱农村之情、建设农村之志和锻炼农村生产生活之技是十分必要的。

三、农村课程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有效与实用——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

开发课程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任何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服务并服从于具体的课程目标。课程资源本身只是一种媒介和手段,并非目的,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能为了开发而开发。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可行性条件下,寻求合适的媒介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目标。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也不例外,但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不应该仅限于此。考虑到农村教育中一些特殊情况,农村课程资源开发要肩负起额外的一些任务,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其一,把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纳入到农村乡土知识教育之中,为农村课程资源开发赋予更大的价值和意义。所谓乡土知识教育,就是以家乡的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与家乡建设直接有关的各方面问题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为家乡而努力的雄心壮志,继而增进爱国之情,确立报国之志的教育。⑤乡土知识教育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农村课程资源开发正好为其提供了素材和途径。其二,农村课程资源开发要与农村学生的前途联系起来,为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开发一些有利于他们将来就业的课程资源,从而为农村的建设培养实用性人才。例如,有些农村地区农民以种桑养蚕为主要农业生产活动,这就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素材,同时教师可以引进一些现代桑蚕种养的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现代农业科学意识,为他们以后从事桑蚕业奠定一些知识基础。

2.多元参与——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人员和机构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具体包括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相关研究人员、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以及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对于农村来说,缺乏教育科研机构和人员,也难得有课程专家到农村学校指导工作,所以课程资源开发的重任主要落到了广大一线的教师身上。实际上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就本该担此重任。教师不仅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善于从自身以及身边环境出发,捕捉各种的课程资源,而且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引导并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另外,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及学生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要鼓励学生和学生家长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学生作为课程的学习者和构建者,应当学会自觉、自发地利用可用资源,为自身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家长由于与社会接触面广,有其自身优势,也应当积极配合,带领孩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活动。例如,历史教师就可以发动学生及学生家长搜集本乡、本土的文物和参观当地遗址、遗迹,以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需要指出的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往往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农村不少学生家长或是某种农作物的种植能手,或是某种水产养殖的准专家,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农村中有不少老艺人和匠人,他们身怀某种技艺,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课程目标,以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为课程内容,通过一定的途径,让他们做一回“教师”,这样课程资源同时变为了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3.整合与共享——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农村地区的某些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拿来利用,这样可以大大节约课程资源开发的成本;对于有些课程资源可以因陋就简,进行适当加工改造服务于课程的教学。一种课程资源往往具备多门课程利用的价值,例如,学校附近的山坡,就可以用作体育课程中的体育锻炼场地,也可以用于劳动技术教育中的植树绿化;既可以在艺术教育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在生物课中用来调查动植物的种类,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来充分利用一种课程资源;同时,农村课程资源有离散性特点,这就要求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使农村课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不至于闲置和浪费。

农村有优势课程资源,也存在某些资源短缺的现象;广大农村地区的区域差异形成了许多特色课程资源;农村地区课程资源开发力量毕竟有限,这些情况使得农村地区学校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十分必要。建立农村课程资源库,实现多所学校的联合开发,运用网络技术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既可以降低课程资源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又可以丰富农村课程内容。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加,农村学校在逐步实现“校校通”网络工程,这就为农村学校之间、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搭建了非常便捷的平台,资源共享变为可能。

注释:

①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②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5-7页.

④陈家斌.我国农村课程资源的现状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12).

⑤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第356页.

(操其周: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241000;

段兆兵: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241000)

高中生物学科活动范文第4篇

摘要:生物学科是一门为了更好的研究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源、发现生命可贵、掌握生命活动规律而开设的学科。教师团队以及学校均希望学生可以通过针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从而掌握生物学原理以及生物学技术,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利用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产生必要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世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育界的诸多人士对于教学育人这方面投入的精力明显变多,因此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发现具有实用性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针对生物学科学习兴趣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生物教学、实用性

引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为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在对于人才的养成方面,不仅仅再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创新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渐上涨。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致使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成为了一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而学好生物科学是对于高新技术型人才培养工作起着促进作用的一项工作。新课改中,针对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注重学生创新力和实践力培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与教师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是相一致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为其终身发展提供帮助。

一、高中生物教育的实用性现状

在高中阶段接触生物学科的教材内容时,因为生物学科中包含了各式各样的知识,使的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另外生物学科作为理科类的一种,通常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利用一些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奥秘。在我国多数高中学校开展生物学课的教学工作时,都会利用到显微镜、化学试剂等先进的科学器材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各种快乐的学习体验。但是由于目前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实用性教学策略的探究,导致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时会遇到以下的问题。首先是由于大多数的学生在接触到新知识的第一时间,习惯性的从知识库里已掌握的旧知识角度出发,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来融合新接触的知识。但是由于对于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知,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受到新接受的生物知识的干扰从而使新教两种知识产生幻想,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以及应用。

二、 新课改背景下增强高中生物教育实用性的策略

(一)构建合理有效的知识结构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开展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会无形的构建一张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并且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里灵活的应用知识网络中所包含的所有知识点。为了有效的提高生物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实用性,学生要根据现阶段的学习情况,构建出一张合理有效的知识网络,确保可以将该网络中的知识点,灵活自如的应用。举例来说首先需要用清晰的生物学概念构建知识网络的框架。在高中阶段接触生物学科的过程中一定会接触到大量的概念,而这些概念的了解则需要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和学习才能真正的掌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学生可能通过努力仍然无法及时的掌握生物概念,当这种情况产生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生物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其次学生需要对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对比发现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区别和相同点将容易产生混淆的知识点进行类比分析,经过探讨,准确的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特征,以此确保在后期的应用过程中发挥实用性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高中阶段等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时会具备一定的学习思维方法,但是由于其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其学习思维略有欠缺。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诱导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思维开展学习活动,对涉及到的每项知识点做到具体的分析,通过表象的内容去剖析事物的本质,再鼓励学生将发觉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保持独立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在高中阶段开展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通过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用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交替的学习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他们自我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生物学科的趣味性而激发求知欲望并且调动学习兴趣,从而以最高的热情应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生物学科的实用性,无论是从教师角度还是从学生方面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引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好的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确保学生的思维较为灵敏,切实提高实用性。

(三)布置相关作业,确保实用性得到开发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学生预留作业的类型大多是通过抄写、誊撰完成的。在最新提出的课程改革要求中明确指出需要为学生减压减负,因此为学生所预留的作业不在仅仅关注于数量,而是需要关注其准确性,是否有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布置有效的作业。教师为学生预留作业的宗旨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并且做到融会贯通的应用,因此在针对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根据其自身学习情况布置精准的作业是提高实用性的有效举措之一。

结语

高中阶段所接触的生物学科不再像初中階段那样局限于概念,相较简单了他对学生的要求明显提高,注重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当下的社会,以及明显脱轨,因此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开展高中阶段的生物教育,注重教学实用性并对此进行创新探索是现阶段教师团队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只有注重实用性的教学活动,才能确保学生对于生物原理的掌握,以及对于生物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为他们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打下扎实的生物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探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 710(10)

[2]张克凤. 生活实践在高中生物翻转课堂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 710(10)

高中生物学科活动范文第5篇

1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可从学科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和客体(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属性)来分析。

1.1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

就生物学科来说,社会需要体现在中学生物学科设置和生物学科教学总体要求上。从中学生物教学具体情况而言,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人与自然的开放系统中,要从生物科学自身发展、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角度,提出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生物学科教育的知识、能力、技能、情感、德育等目标。

生物学科教育的个体需要则来自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这种内在需求对生物学科教材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只有当中学生物学科的教育诱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习得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这种内在需求才是持久的,才能激发出无尽的学习力量。

1.2教育价值属性

生物学科教育本身亦具备其特有的价值属性。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外,它在唯物观点、辩证统一观点培养,用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有独到的价值属性。此外,由于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的紧密联系,生物学科教育在STS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尤其是科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属性。

2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

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牵涉到各种价值取向。目前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已经开始对学校课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育者若要在价值日渐多元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课程价值整合和实现的使命,必须成为理性的行动者。

中学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可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整合,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育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学科教学的改革实践,在充分实现生物学科教育价值上有所作为。

2.1 培养生物学科基本观点

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每项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认同、确立这些基本观点。

2.1.1唯物的观点

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

生命起源的物质性一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

生命构成的物质性——C、H、0、N、S、P等元素组成了核酸、蛋白质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构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生命现象的物质性——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一切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均可给以物质基础上的解释。

2.1.2辩证统一的观点

自然界、生命、生命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生物有明显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但一切生命均由非生物界中的普通元素组成,且与非生物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这是生命科学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如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分别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统一;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其各自特有的功能相统一,鱼的形态结构适于水中生活,家鸽的形态结构适于飞翔生活,等等。

细胞和生物体自身结构的统一性——这些自身结构各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但同时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命活动的辩证统一——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生长与衰老等,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矛盾、对立中,生命及生命活动才有了其完美的、和谐的统一。

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而生存着的生物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环境,正是这种既斗争又统一的各种复杂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建立了动态平衡。

2.1.3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

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

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

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态、变化的——他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2.2培养科学的价值观

生物学科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科学中的方法、精神在社会中的运用其实就是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理念。

传统的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教育认为,科学技术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它强调征服自然,强调把他人自然化、物化、对象化。这些片面的观念和行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人对自然的一味“征服、改造、利用”,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表现出彼此的不理解、不信任、甚至自私自利,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由此导致了某些社会问题。因此,完整的科学教育,在强调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更应重视科学精神(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等)和科学价值观的培养。

科学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科学价值的基本看法,即解决科学有什么用、怎么用的问题。生物学科教育中,可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2.2.1 重视生物学科教育社会目标的达成

教学过程中,引入关于价值观的社会争执、科学的伦理道德等问题,如人口控制、安乐死、精子库、克隆羊等问题,“打虎英雄”、“伐木劳模”的评价问题,从而引发讨论和价值判断。

2.2.2开展生态教学活动——生态德育

教师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着想,自觉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教师可用详实的有关资料,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设计(调查、考察、实验、讨论、研究等),让学生体验到:只钟情科学而忽视道德,仅将地球作为征服对象来设计人类的生存世界,以及违背自然规律的乱垦、滥伐、过牧、滥捕、滥渔、随意浪费和污染等,是无知、目光短浅和危险的,从而激发其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成为环保的自觉行动者。

2.2.3 重视情感目标的达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使学生更富于爱心,关心他人,热爱生命,关爱自然,乐于为社会服务。

2.2.4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激情

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人类逐步正确地了解自然、了解自己、了解生命,对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

乃至献身生物科学事业的决心和精神动力。

2.3教学手段与方式的多样

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是生物学科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一本生物教材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且很多信息是滞后的,其知识相对也是基础的。教材不经教师精心处理,教法、教学模式不经教师精心设计,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亦将缺乏生命力。

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2.3.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让书面教材无法承载的或是变化、发展了的有关生物科学知识,以及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自然、社会知识、材料经过精心筛选后再进入课堂。如细胞学说的创立史、哈维和血液循环理论、克里克和沃森与DNA双螺旋结构、达尔文和进化论、卡尔文和光合作用、关注海洋、克隆羊、DNA重组技术、保护臭氧层、英国疯牛病、控制“白色污染”,等等。

2.3.2精心设计教学媒体的应用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实物、标本、模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尤其是电视、录像、影碟、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生物教学,除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交互性外,更明显的是它可以让学生获得书面教材无法出现的声像信息。它可恰当地呈现大到生态系统、小到生物分子结构的图像,也可以把复杂的或微观的生理活动、生命现象简洁地、直观地表现出来。总之,教育媒体,特别是现代教育媒体可以让课堂更活起来,更有生命力,更富想象力。

2.3.3创设条件尽量多地开设实验

一些基本的实验如演示型的实验、验证型的实验即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实验室进行,还要适当增加探索研究型的、综合型的实验。

2.3.4开展各种生物兴趣社会实践等活动

让学生到大自然、到大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实验,从爱护一草一木,饲养小动物到参与生物科技活动,使其体验到生物科学知识、技能之于人、自然、社会的价值。

2.4运用相似论原理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相似,就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同与变异的辩证统一。在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同与变异。因为只有相同,才能有所继承;只有变异,事物才能往前发展。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相似性的问题,是以认识相似性为着眼点的。在一定意义上说,规律是寓于相似性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先以相似性着手才是较为可行的途径。

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围绕相似性大量加以运用的基本思维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联系法、归纳法等。

2.4.1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求同法和求异法是进行比较的两种重要手段。求同法即找出事物之间相同点。如通过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可以得出两细胞器的三方面的相同点:双层膜结构;遗传上的独立性;与能量代谢有关。求异法即找出不同点,例如通过对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可总结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大液泡、质体、以及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中心体。

比较法是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的基础,在教学中应强化这样的训练以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2.4.2分类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有关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分类随标准而异,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如新陈代谢从“方向上”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从“性质上”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从同化作用方式上分自养型和异养型,从异化作用方式上分需氧型和厌氧型。

2.4.3联系法

每门学科都有其严密的知识体系,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去挖掘相关知识的联系。如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生态系统与地理知识的联系;渗透作用与物理学上的扩散作用的联系;遗传问题与数学上排列组合和概率的联系;染色体、基因、DNA、碱基排列顺序四者的联系;遗传规律与细胞分裂的联系;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之间以新陈代谢为纽带而相互联系,等等。

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2.4.4归纳法

归纳法是学生在占有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提纲挈领总结概括形成知识点或知识体系。归纳时思维方式可采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归纳方法同样也可以采用符号纲要法和主题词法等。例如利用聚合思维可将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实质、意义浓缩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中。

总之,应充分实现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学科活动范文第6篇

摘 要:探讨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单位对人才培养要求,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分布,职业教育模块设计和专业选修课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关键词: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学院成立后,为社会输送了2 500多名人才,现已成为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本科教育一体的二级教学单位。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及动植物检疫等4个本科专业,同时设有动物学、植物学和微生物学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

交叉学科是指涉及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逐渐形成交叉学科。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形成了生物化学[2]。

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农林、环保、医药、食品、生物检测领域科技人才。毕业生在外语、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生物学方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而且具有灵活应用生物技术能力。

一、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良好,生物科学基本理论扎实及生物技术专业理论与实验技能系统,生物技术专业发展和前沿须明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农林、环保、医药、食品、生物检测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及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

(一)生物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主干课程设置包括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微生物生理学、生化工程、现代生物学技术、发酵工程设备、酶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遗传育种17门主干课程。

(二)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26周,8个实践环节,25学分,实践教学(含实验)学分占总学分的26.3%。采用认识实习(企业参观)、课程实习(动植物野外实习)、专业方向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调查(假期)、毕业论文等环节。

1.基础实践:大一:认知性实践:企业参观、专业考察等;大二:体验性实践:市场调研、企业实习;大三:应用性实践:接触性实践课、专题调研等;大四:综合性实践:课程设计、技能鉴定、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2.创新实践:技能课考核模式改革,增设创新实践课,实施产、学、赛结合教学法。

(三)生物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模块设计和专业选修课设置

职业教育模块构建了现代生物学方向(主要培养基础型人才)、食品科学与营养、生物制药和动物生物技术四个职业方向模块。

(四)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学分、弹性学制和主辅修设置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包括8个课外学分,课外学分可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各类奖励、专业创新设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以及挑战杯等方式获得。

三、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分布

主要有园林、农、林、牧、渔、食品、环保和医药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及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表1 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分布表

四、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单位对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才培养要求

对园林、农、林、牧、渔、食品、环保和医药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及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就业单位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五、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1.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传授知识向提高技能方面转变。

2.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核心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3.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关键:发挥教师在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中的作用:教师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第一要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第二要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第三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5.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评价标准。五方面是否提升:(1)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2)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个性发展;(3)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5)教师教学积极性和教师能力的充分发挥。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以来一直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原则严格要求在校学生,始终坚持培养敢研究、会研究复合型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为中国生物技术行业输送了大量合格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http://www.smkx.jmsu.cn/.

[2] http://baike.baidu.com/view/24503.htm.

[3] 周俊宜,骆晓枫,颜少平,等.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3-4.

[4] 齐志广,周春江,赵宝华,等.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3):8-11.

[5] 陈晓欢,王颖颖,左云飞.虚拟实验室在分子诊断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1,(1):126-128.

[6] 张伟,姜平波,刘加斌,等.“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在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J].医学研究杂志,2007,(12):111-113.

[7] 余龙江,鲁明波,李为.理工医结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生物技术人才[J].高教论坛,2010,(9):11-14.

[8] 张俊祥,周永春,程家瑜.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及态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5,(2):32-34.

[9] 王镜岩,朱圣庚,钱长法.生物化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 李建武,萧能,余瑞元,等.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上一篇:知识产权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范文下一篇:微量蛋白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