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中的目的范文

2024-03-07

教学方案中的目的范文第1篇

1、公开原则:考核者需要向被考核者明确说明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考核标准、考核程序、考核方法等,确保绩效考核的透明度。

2、客观性原则:绩效考核要以确立的目标为依据,尽量确保考核指标、考核标准的客观性,以避免对被考核人的评价过于主观臆断。

3、开放沟通原则: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考核者均应对被考核人员进行充分的绩效辅导。被考核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满时,可以通过绩效申诉的途径,与主管领导及系统负责人沟通。

4、差别原则:考核结果分好、一般、较差三个等级。

5、发展原则:通过绩效考核的约束与竞争促进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

绩效考核小组

1、以项目为单位,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由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劳务分包方负责人组成。

2、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计分方法加权平均法和权重法。

3、项目部每月考核一次,每季度举行一次综合评定。 考核评分

1、考核总分为100分,

2、根据各项目部地域不同、项目性质不同考核期的工作重点也不同,以项目制定任务目标为准,并实施进行调整。

3、考核最后分值的计算公式为: 考核得分=∑(各项指标得分*相应的权重)

4、考核等级划分

1)对于定量指标,按照指标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 “好”指的是超额完成目标, “较好”指的是完成目标, “一般”指的是完成大部分目标, “较差”指的是未完成目标。

考核等级与对应意义 绩效评分 目标完成比 例 解

释 5分 90%-100% 好 4分 70%-89% 一般 2分 69%以下 较差

不同考核主体评分权重的规定

1、项目经理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在被考核者最终考核得分中所占的权重为30%;

2、劳务分包负责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在被考核者最终考核得分中所占的权重为20%;

3、项目管理人员对他人的考核在被考核者最终考核得分中所占的权重为50%; 季度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

1、绩效工资比例

确定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比例为20%。 季度实发绩效工资 = 个人季度绩效工资基数*个人绩效工资考核系数

2、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

第一季度前三个月按工资总数的80%发放,在本季度末对管理人员每月的考核进行综合评定。

季度应发绩效工资总额=月度绩效工资基数*个人季度绩效工资考核系数 绩效考核文档管理 文件保存

1、考核文档统一由项目经理经理办公室进行保管。

2、考评结果以绩效考评袋形式存档,在管理人员离开项目时销毁 。

项目考核办法

项目对管理人员以月为基本单位进行考核,满分(最高分)100分,低于69分者调离本岗位。

一、扣分标准

1、迟到、早退每次扣5分;代签、不按规定签字每次扣10分。

2、外出未请假,旷工每次扣5分,未按规定时间归来每超一天扣5分。

3、管理人员在每月二十八日前给项目经理交一篇工作总结,并进行自我打分,每月不进行工作总结扣5分。

4、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报表(项目部、甲方、监理)滞后扣5分,错报扣5分。签证、工程联系单等有原则性错误扣3分。

5、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工作任务,每次扣5分;工作有明显错误每次扣5分。

6、未按要求组织各项技术交底、学习、检查等活动,责任人扣5分。

7、在监理例会上被提出批评通报每项工作不得超过2次,每超一次责任人扣3分。

8、在工作中犯有重大性错误,造成经济损失的扣8分

9、上级部门检查,未按要求整改责任人扣5分;资料未完善每项扣3分。

二、加分情况

1、在工作中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工作能起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作用加5分,给予300-500元的奖励。

2、在办理工作联系单、签证方面能给项目创造效益的加5分,给予300-500元的奖励。

3、能对传统的施工工艺提出改良型方案节约材料的加5分,给予300-500元的奖励。

4、提前完成任务或超额完成任务加5分。

教学方案中的目的范文第2篇

政客们喜欢强调第一 点,这方面,克林顿执政时期的教育部长理查德•赖利(Richard Riley)在评论为了应对越发不可预测的未来,我们必须教育工人时说:“当前,我们在培养学生,让他们准备好从事现在还没出现、还没发明出来的技术的工 作,从而解决我们现在甚至都不知道是否是问题的问题。”奥巴马更简洁地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今天在教育上超过我们的国家,在将来会在竞争中超过我们。”

对于第二点——个人的 竞争力方面来说,很明显,大学学历很久以前就取代了高中学历,成为进入熟练劳工市场的最低资格证明;而且,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拥有大学学历的人,在其一生 中,挣的钱比没有的人多。一家权威院校宣称:平均起来,在其一生中,拥有文学士(BA)学历的人大约比没有该学历的人多挣60%。有些人估计,一张文学士 学历,会让人一生多挣大约100万美元。更保守的分析人士考虑到获得该学历的成本,得出了更适中的数字。但是,上大学的一个理由是增强一个人挣钱的能力, 这一点很少有争议。

仅就这些经济原因来 说,令人担心的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以“至少接受过某种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口的百分比”来衡量,美国一直在掉队。对于已经掉队了多少,有不同的观点,但 是,普遍认为,美国在高等教育上的领导地位已经处于危险中,不能再对此不以为意了。在美国的历史上,我们第一次面临着这样的前景:美国下一代的成年人将比 他们的长辈受教育更少。

在这种灰暗的概貌中, 有一些特别让人不安的细节。首先,大学文凭的获得率,没有增长,甚至下降(跟其他国家相比),对于在美国人口中比例越来越大的少数族裔来说,尤其不成比 例。而经济状况跟教育机会之间的关系之大令人震惊,根据某权威院校的数据,在今天的美国,大致情况如此:如果你是一个年收入超过九万美元的家庭的孩子,你 在24岁时获得BA的机会差不多是二分之一;如果你的家庭年收入在六万到九万美元之间,你的机会大约是四分之一;如果你的父母年收入低于3.5万美元,你 的机会是十七分之一。

此外,在那些上了大学 的人中间,来自富裕家庭的高分学生,相比成绩相当但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前者进入重点大学的可能性是后者的四倍。因为名牌大学(名气几乎完全跟选择度呈正 相关)充当着进入商业、法律和政府院校领导职位的渠道,所以,这意味着,我们“最好的”大学更多地是在助长美国社会的不平等,而不是阻止它。但是,人们仍 然把大学视为美国生活中社会流动性的发动机,如果它们成为了一个复制继承财富的系统,甚至比它们现在已有的情况还糟糕,这会是可耻的。

毫不稀奇的是,跟任何 关于经济事务的讨论中出现的情况一样,人们会发现主流观点的异议者。某些保守者会说,以增强性补贴的形式把更多公共投资注入到高等教育中是一个坏主意。他 们说,轻松获得政府的资助是学费飞涨的一个原因。他们反对普及大学教育的目标,认为这是一种柔情的幻想,相反,他们赞成一种遴选系统,比如人们在欧洲国家 所看到的那样。在这些国家里,根据小孩人生早期的考试成绩来指导他们,让他们朝着看起来更适合他们的学校教育类型奋斗:低分者去接受职业培训,他们将成为 半熟练的劳动者和事业单位人员;高分者去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将成为外交人员和医生等等。

另外有一些激进者,他 们质疑,对于“基本上耗不起金钱和时间的低收入学生”来说,考虑到他们的低毕业率和高额债务,上大学的志向是否真的有意义。这些怀疑论者还指出,将来十年 里可能创造的新工作中,大部分很可能不需要大学学历。从这一点来说,“教育的福音”看起来是一条残忍的歧路,本来,“真正能给家庭和孩子提供保障的是:薪 水不错的好工作,强大的工会,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和交通”。

对这些问题,人们可以 持上面两种立场中的任一种,或者立场介于二者之间,但仍然相信实现普及大学教育的目标。想一下这跟另一种公共讨论——医疗保健的氛围的相似之处。人们有时 会听说,根除烟草业会节省无数亿的资金,因为治疗身患肺癌、肺气肿、心脏病或糖尿病——还有很多其他抽烟引起或恶化的疾病——的病人花费惊人。但是,事实 证明,通过控制抽烟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最近几十年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成功),最后可能让我们开销更多,因为不抽烟的人更长寿,最终需要高昂的治疗费来应 付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和不可避免的体弱。但是,戒烟并健康长寿这件事,谁会认为不是一桩好事呢?换句话说,以社会成本或社会收益来衡量其利益,并没有真正说 到点子上——或者说,至少说得不够全面。终结抽烟行为的最好理由是,不抽烟的人有更多机会过上更好的日子。重视大学——哪些人上大学,上大学后他们有哪些 变化——的最好理由,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它对社会有何益处,而是以可估算和不可估算两种方式来说,它对个人有何益处。

大学之所以重要的第二 个理由是政治上的,尽管人们很少从政客那里听到它。这是代表民主的观点18世纪末时,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托马斯•杰弗逊说:“我们的政府,其基础是民 意。”因此,如果新共和国要繁荣昌盛并且基业长青,它首先需要的就是有教养的公民——杰弗逊的这条信念,约翰•亚当斯也有,尽管亚当斯几乎在所有其他问题 上都跟杰弗逊意见相左,但在这一点上,他赞成杰弗逊,说:“全体人民必须主动承担起教育全体人民的责任,也必须愿意承担其费用。”

在今天尤其如此。每 天,我们所有人都遭受着呼吁和游说的狂轰滥炸,其中很多都是歪曲和欺骗——各种广告、政治诉求、权威意见,旨在攫取我们的忠诚度、金钱,或者更严格地说, 我们的选票。有些人说,医疗保健改革将使国家破产,而其他人说,这是期待已久的正义行为;有些人相信,堕胎是撒旦的行径,而其他人认为,否决一个女人终止 意外怀孕的权利是一种虐待;有些人想让我们确信,特许学校是解救前途暗淡的学校系统的一种方法,而其他人同样确信,他们亵渎了公众的信任;有些人把核能视 为我们摆脱化石燃料的最佳机会,而其他人,尤其是随着日本发生海啸后,将其描述为迟早要发生的绝世天劫。任何此类有着互相冲突主张的清单都可以无限地扩充 下去,对于这些互相冲突的主张,公民必须做出选择,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予以调和。因此,很明显,如果我们想要维持一个运转良好的民主制度,最好的机会就是有 明辨是非的公民,能够区分煽动言论和负责任的观点。

大约100年前,牛津 的一名道德哲学教授约翰•亚历山大•史密斯(John Alexander Smith)抓住了这个问题的关键。“绅士们,”他对新入学的班级说(那个年代,学生都是男人),“你们学习的课程中,没什么东西对你们今后的生活有丁点 儿可能的用处,只有这一点例外:如果你勤奋而又用脑地学习,你会有能力发现,一个人什么时候是在胡说(rot);在我看来,这一点如果不是教育的唯一目 的,也是主要目的。”对于rot这个单音节英式英语词,美国人喜欢用它的双音节同义词bullshit——因此,我们可以说,人们在大学所能收获的最重要 的东西是性能颇佳的胡说(bullshit)计量器。这是一门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技术。

这样说可能听起来有些 草率,但也道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服务于民主的教育不仅要给更多人提供教育机会,还要明确民主社会的公民需要何种教育。对此,最近前耶鲁法学院的院长,现 在参与“伟大经典”(Great Books)计划给耶鲁大学本科生上课的安东尼•克龙曼给出了一个极好的例子。在一本有着双关语书名《教育的目的:我们的大学为何放弃探索生命的意义》 (Education’s End: Why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Given Up on the Meaning of Life)的书中,克龙曼推荐一门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建构性观念的学习课程(在耶鲁,这门课是自愿选修的;在我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它是必修课)。在耶 鲁,较少的学生,大约10%的上课学生加入了这个名为“指导学习”(Directed Studies)的计划。在哥伦比亚大学,这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学习的“核心课程”,鉴于学校是随机指定在各学期学习这些课程(目前要求在22岁之前完成),所以这样做有个好处,不会让学生们只倾向于结交同一社会经济状况或种族背景的同学。核心课程还能防止教员有褊狭观念。高级和初级教授跟研究生导师一 起,每周聚谈一次,讨论指定的教材——对于来自不同领域,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教师来说,这是考虑大量问题的难得机会。此外,在其各种好处中,尤其值得 注意的是,这样做,通过一种通识教育体系,把大学里所有学生都联系在了一起:一旦接受过该核心课程,就不会再有学生对于其他任何人来说是完全的陌生人了。

这样一种课程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在克龙曼列举出来供讨论和争辩的观点中,其价值跃然纸上:

个人自由和宽容,民主 政府,尊重少数人的权利和普遍人权的理想;信赖市场在随之而来的政治权力的监管下作为组织经济生活、识别需求的机制;在政治领域,鉴于官僚的功能划分有条 有理,机关与官员之间也进行了合法的区分,因而信赖官僚行政的方法;接受现代科学及其技术产品的应用无所不在的事实;所有这些东西,为世界上很多地方提供 了现有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基础,没有这种基础的地方,人们把它们视为梦寐以求的目标,每个人都心怀最强烈的道德和物质理由朝着这个方向奋斗。

教学方案中的目的范文第3篇

1.1 学生英语基础差

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小学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师资、资源的紧缺, 只有城区小学能勉强开课, 约占小学总数85%的农村小学根本无法按照上级要求开课。即使个别农村小学开了课, 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的英语也是不标准的英语。也就是说现在在校的大部分初中生在小学时未接触过英语, 这就意味着初中三年要完成7年的教学任务, 要达到第1~5级的教学要求, 其难度可想而知。绝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启蒙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 导致学力基础不扎实, 表现出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差, 特别是拼读能力差的现象尤其突出。任务型教学倡导通过“体验、参与、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拼读能力欠缺, 肯定是无法体验、参与、合作、探究的, 也无法完成各种任务活动。

1.2 学生的自卑心理是学习英语的极大障碍

部分农村学生不愿或害怕参与课堂活动, 特别是那些长期生活在较为闭塞农村的孩子与外界接触很少, 与自己的父母也缺乏交流沟通。他们由于缺乏语言环境, 口头练习的机会少, 且有意无意地使用母语, 因而口头交际能力低, 怕犯错误,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越自卑, 就越依赖母语, 口头交际提高越慢, 越怕犯错误;口语水平越低, 犯的错误越多, 对母语的依赖程度就越高, 也就越自卑。这对英语学习是极为不利的。有声是语言的第一性, 不敢大声地说、读是难以学好英语的, 更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对话性的交际互动。

1.3 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不够

英语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有的任务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 有时需要查找各种资料, 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 而且历时较长。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 没有信心、没有毅力是绝对学不好一门外语的。现在的学生刚学英语时, 好奇心强, 对英语十分感兴趣, 但随着内容的增加, 难度的加深, 不少学生都丧失了信心, 两级分化现象凸显。在这种普遍现象下, 学生一般都缺乏努力完成任务的动力。

2 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的解决方案

2.1 前任务:介绍主题和任务

任务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任务前的活动。

2.1.1 介绍话题

教师向学生介绍任务的话题和任务目标。介绍完话题后, 教师要简单说明后面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2.1.2 激活语言

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词汇学习活动或游戏, 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后面的任务链阶段可能要使用的重要的词汇和短语。

2.1.3 语言准备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一些有用的词汇或表达法 (后面任务可能要用到的) 。语言练习活动时间不宜太长, 否则会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2.1.4 准备活动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思考, 思考如何完成任务 (提供准备时间能帮助他们思考说什么、如何说, 有可能提高任务阶段语言表达的质量) 。当然, 如果要求学生完全即兴说话, 也可以不给准备的时间。

2.2 任务环活动

任务环阶段主要有三种活动, 即任务、准备报告 (计划) 、报告任务结果。

2.2.1 任务

本阶段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 该阶段强调流畅性。由于是在小组相对私密的范围内, 本阶段强调的是树立信心, 交谈中语言的使用是自然发生的, 包含了许多探索性、只求可交际、不求准确的语言运用。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事先提出的要求分步骤完成任务, 可以使用任何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自由表达。学生做任务时, 教师在教室里巡视, 监控学生的情况, 确保学生按事先提出的要求去完成任务, 鼓励学生用外语交流。

2.2.2 计划

该阶段是为即将开始的汇报做准备。由于刚刚结束的任务限定在小组范围内, 学习者只关注流畅, 忽视准确。得知要在全班面前展示任务的完成过程与结果, 他们自然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表达的准确性上来。因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 小范围的交谈, 对语言不假思索, 而到了公开场合, 就会认真思考自己所用的语言。因此, 从关注流畅性盘然过渡到了关注准确性, 且这种对形式的关注是出于表达的需要, 交际的需要, 因而是有意义的。 (1) 告知学生她们要向全班简要汇报任务的完成经过及最终结果。 (2) 学生草拟和排练准备说的内容。 (3) 教师四下走动, 提出语言方面的建议、提供表达形式、帮助学生提炼、修改语言。 (4) 如果报告是书面的, 鼓励利用字典几人合写。 (5) 强调语言明晰准确、结构严谨, 适合在全班展示。

2.2.3 汇报

本阶段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 也使他们接触更多的口头和书面语。教师请若干同伴或小组向全班简要汇报, 要求大家对结论进行比较, 以便使听汇报也具有针对性、目的性。也可只让一两个小组完整汇报, 其他人进行评论、补充观点、做笔记。

2.2.4 分析

本阶段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探索语言, 培养对句法、词组搭配、词汇某些方面的意识, 帮助学生将他们已观察到的语言特征系统化, 澄清概念并注意到新的东西。具体地讲, 语言分析阶段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 根据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阅读的书面材料或听到的录音材料, 教师设计一些以语言为焦点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教授语言项目, 而是培养学生语言意识。 (2) 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以后, 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语言练习活动。 (3) 全班学生一起活动, 教师对重点语言项目进行归纳和总结。

2.2.5 练习

适量的教师控制型练习是必要的, 齐声朗读能够练习语音语调, 记忆练习能帮助他们熟悉语言中存在的大量固定词组。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练习使整个教学程序更易于为许多学习者所接受, 在程序的最后趋到一种总结作用, 能让学生感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语言点, 是该程序可能的学习结果的一部分。练习活动包括: (1) 全班齐声朗读识别出来的分了类的短语。 (2) 考验记忆力游戏——将黑板上的部分擦掉, 看能记住多少。 (3) 完成句子 (一小组说出一部分, 另一小组把句子说完整) 。

摘要:通过任务型教学的实施, 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有所提高, 学习兴趣大大增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也在发生很大的改变。然而,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讨论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学生方面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初中英语,任务环

参考文献

[1] 程可拉.任务型外语学习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乐晓松.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7.

教学方案中的目的范文第4篇

档案是学校的工作和教学活动的记录, 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 并形成在学校各部门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的各种文件, 集中统一管理并由学校的档案室保存。应加强学校档案的科学管理, 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等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在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了, 不仅自己的学习、工作甚至到生活中, 都能清楚地发现自己的档案就在身边, 每个人都需要和它打交道。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办学领域的不断拓宽, 新学科、新专业的不断涌现, 教学档案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为了更好地管理教学档案工作, 需要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无形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档案室的基本任务。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建立并完善学校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各类材料及时归档存档的制度。2.及时收集、整理、保管和统计学校的全部档案, 编制检索工具, 提供校内网上查询, 并积极提供档案利用, 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服务。3.负责对全校各个部室的档案收集、归类整理、上交档案室等与档案相关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并纳入学校对各处室考核检查的内容。4.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二、规范分类, 及时整理归档建档

所有档案要及时整理, 规范分类, 登记归档。档案类目和基本范围:

(一) 党群类。1.学校党组织的计划、总结、文件、批复等材料;2.党员大会、支委会、民主生活会会议记录;改选、增补委员报告、批复;3.党员名册、年报表、发展党员和转正材料;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宣传、主题活动、纪检等方面的材料;4.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召开代表大会、工作会议、组织活动的全套文件和材料;各群团组织的计划、总结、经验交流材料、会议记录;换届大会材料;改选报告和批复;

(二) 行政类。1.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总结、报表;2.行政会议记录、教师会记录、政治学习记录、学校召开的各种工作会议, 专业会议材料;3.学校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奖惩办法、考核检查资料;4.上级机关颁发的文件, 上级机关召开的需要贯彻执行的会议主要会议材料;5.学校文件、会议资料;教代会资料;6.专题报告;学校重大事项的调查、汇报和处理情况的报告;

(三) 教育教学类。1.学校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办法、规章、条例;有关教学工作的各类会议文件、纪要、安排、总结;2.学籍管理材料 (学籍卡、新生登记表、成绩册) ;学籍变更材料 (升级、留级、休学、复学和退学、转学材料) ;学生奖惩材料、招生、分配工作材料 (招生计划、招生工作总结、新生名册、毕业生鉴定、登记表、毕业生总结材料、毕业班合影照、毕业证书存根) ;学生素质报告单存根。

(四) 基本建设类。1.有关本校区域变化、布局调整、解决地界、征用土地等文件材料或会议纪要、各种文件和证书、图纸 (含平面图、红线图、批准书、契约、合同、房产证、土地证、事业单位代码证等) ;2.本校的土木建筑 (含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库房等) 及抗震加固工程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3.校舍平面图和有关文件;4.基建项目报批材料、审批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预算、决算、审计、竣工验收资料;

(五) 声像类。录音带、录像带、照片、计算机磁盘等。

(六) 设备类。各种大、中型物品、器具、设备、动力机械、电子仪表、仪器、微机、语音设备、各种车辆、文印设备等;各类图纸、照片、计算书、说明书、合格证、代码证、验收记录、测定数据, 性能鉴定材料、运行记录、技术操作规程、检修记录、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处理报告、事故记录、审计报告、校舍设计图纸、工程交付验收结论、校舍危房鉴定报告、危房维修工程结算报告、设备养护维修和大修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文件材料等;

(七) 荣誉实物类。各种奖品、有历史价值的证书、奖状、奖杯等实物。

三、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对档案的认识不够, 没有思想意识, 使档案的利用不能良性循环。近年来, 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薄弱, 对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掌握不够了解, 少数民族领导人会简单地认为档案馆档案管理是将文件和资料收集在一起, 装订好并存档, 即使整理装订也是随便敷衍了事, 很少从整体考虑要怎样管理档案, 也没有对要怎样管理档案这个工作进行长期规划, 更不用说从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来考虑问题。严重缺乏对档案工作的认识。

(二) 档案管理人员没有专职人员。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都是办公室人员在管理档案, 工作内容相对复杂一点, 他们很少有时间去管理或整理大批的文件, 就算有时间也只是敷衍了事而已。也是因为档案管理人员的频繁变动, 致使档案服务质量普遍不高, 新人适应新工作的时间也比较长, 这样并不利于档案工作进行深入开展, 考虑一些老的候选人的时候, 他们教育水平低, 年龄大、甚至有些老弱生病的, 使得工作进行的交接不规范,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档案人员日常没有对档案工作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导致工作创新不够。

(三) 档案管理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有待提高。高质量的文件管理是一种有效地利用档案的方式和手段, 但近年来, 我们发现文件管理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备案单位分类不合理, 存放期间的划分不够准确;一些重点文件放在档案馆, 对档案的材料没有足够重视, 个别单位存在备案材料的无证现象。二是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全市还没有统一的文件管理软件, 而文件检索工具比较单一, 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质量, 尤其是影响了档案利用效率的提高。

(四) 基础设施不齐全、室藏档案缺乏, 造成档案工作标准不高。因为经济条件限制, 大多数档案室建设不规范、不标准, 基础条件比较差, 保管档案的地方非常简陋, 防虫防霉设备不配套等, 个别单位由于受办公环境条件的限制, 都很少有专门存放档案地方, 而是与办公室合在一起, 不仅影响正常办公还影响档案管理;而且有些高校还把档案和杂物堆放同一个地方, 既阴暗又潮湿的楼间或房间, 根本就不能存放档案资料, 室藏档案缺乏、材料不齐全。

四、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 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学习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明确党政档案、政府的职责和义务;在干部组织各类形式的档案法律法规宣传中学习到经验教训, 积极教育群众的档案的重要性和价值, 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中社会法律意识。经常对档案工作进行研究, 听取有关档案工作的汇报, 有效及时解决在管理档案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时刻保持着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为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 对基础档案工作的实施, 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环境。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专业知识、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保证档案的正常工作, 档案工作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同时,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 档案和档案人员的监督检查, 依法规范和责任。必要的文件柜、购买通风良好, 防蛀, 防火, 防盗, 防潮等保护措施, 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要确保档案资料不损坏、不丢失, 确保档案信息不泄密, 不泄露。

(三) 完善制度, 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体系的建立;对已产生的档案资料要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日常保管、借阅和利用严格按照制度执行;长期、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文件传输确保档案永久保管, 避免文件丢失和变化的情况发生;建立和完善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严格程序, 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落实责任制, 确保档案的有序管理。

(四) 监督和指导, 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档案管理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工作, 管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而且也应该具有档案管理的扎实的理论知识、科学技术的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档案管理的先进管理方法。

摘要:近几年来, 地方性综合大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及人数的迅猛增加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从而导致很多问题的产生。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进目前的状况。

关键词:教学档案,档案类目,档案管理,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高华艳.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网络财富, 2010 (9) .

教学方案中的目的范文第5篇

1 常规教学方式隐含三大问题

因为中考不考区域地理的关系, 现在的高中生对这块内容普遍一无所知, 教师经常担心他们的知识储备是否全面, 于是面面俱到地罗列知识点。在内容安排上, 大都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顺序, 板书采用大标题加小标题式的。限于教学时间, 教师往往只讲一些基本内容, 缺少归纳总结和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学生不知课后复习从何下手。而一旦考试, 采用的试题却是高考模拟题, 学生自然考不了高分。区域地理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使这种教学方式很常见, 但它的弊端值得思考其隐含的三大问题。

区域地理教学如何出新意。千篇一律的板书反映了教学者构建知识框架的方式只有一种——罗列式, 完全遵从教材的体系, 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特点。这决定了课堂教学只能以枯燥的平铺直叙开展, 这种按部就班地机械讲解看似面面俱到, 实则没有对知识进行有效梳理, 没有找到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也就无法找到一种新的知识串联方式。所以出新意还得以人为本重组教材内容。

区域地理教学如何有效率。限于教学时间, 教师往往只讲一些基本内容, 缺少归纳总结和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也没有传授有效的记忆方法。如在讲述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 孤立地讲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而忽视了地理事物之间的横向比较, 不注重表现其中的规律, 学生觉得区域地理内容极其零散繁多, 没有重点, 仅靠死记硬背来加强记忆, 不能举一反三, 无法建立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区域地理如何“当”好地理高考的“背景角色”。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 任何系统地理的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范围内才能得以分析和解决。但地理知识最终要解答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问题, 所以高考总是以区域地理作为载体, 贯穿着系统地理知识技能的考查。为此, 在日常区域地理教学中决不能仅仅传授区域特征, 而要以区域为背景、自然和人文并重, 进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训练, 最终达到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二者有机结合。

2 四条改进方案解决三大问题

从各区域的最典型特征找要素整合。区域地理囊括的知识内容很多, 教学中围绕一个重点知识来展开, 就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这个“重点知识”就是该区域的特征和核心。例如, 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南方地区的“暖湿”等, 这种地域特征与区域所处的自然地理要素密切相关, 也带来了各具特色经济地理特征, 由此以点带面地展开。以下是青藏高原由“海拔高”联系展开的主要特点如图1。

从区域比较分析中找地域差异。建构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要通过综合的思维过程, 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思维过程才能得出结论。通过对比分析, 不仅可以加强理解和记忆, 学会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更有利于整体地、有联系地把握整个事件, 提高联系和综合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探索环境, 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列表对比、观察对比、类比归纳、发散演绎、因果联系等方式锻炼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如在教师讲解了中国北方后让学生自学南方进行列项对比, 分别从气候特征、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矿产、农业、工业、城市、传统民居、主食等比较分析, 获取对区域的评价能力。

从线路走向中找空间关系。有些线状地理事物的讲解可以顺着其走向与经纬度、地形等结合边画边讲解各段的特征和人地关系, 如沿着河流流动方向看沿途气候、植被、土壤、人口、产业的变化, 顺西气东输工程路线了解所经省区、地形区、城市、资源、经济水平的变化, 分析京九线从北京到九龙沿线各地理特征的变化规律。如黄河, 其水文特征就与所经地形区及自然带密不可分, 记住了地形区就等于记住了方位、植被、气候、水文、农业等特征, 如图2。

从“人—地”关系找知识联系。地理知识最终要解答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同样离不开“人—地”关系这个核心问题。这种“人—地”发展关系的结构使区域地理的知识层次上升到要求学生辩证地看待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 而不是停留在掌握区域特征的水平上。因此, 区域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区域特征, 而教学重点应放在如何建立“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上。从“人—地”关系入手更加贴近生活, 也更加贴近高考要求, 有利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结合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如讲黄土高原地区可从水土流失问题着手, 如图3。

摘要:本文总结了区域地理教学面临的3大问题:区域地理教学如何出新意、如何有效率、如何“当”好地理高考的“背景角色”。就这些问题提出四条改进方案:从各区域的最典型特征找要素整合、从区域比较分析中找地域差异、从线路走向中找空间关系、从“人—地”关系找知识联系, 全新串联知识, 以便节约课堂时间、加深记忆、提升能力。

上一篇:机械创新设计实例范文下一篇:军训闭营式主持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