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2024-05-06

全球化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共产党宣言》科学归纳了资本主义文化形成的历史进程,对世界历史境遇下的文化发展趋势作了详尽的阐发。透过“世界文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具体进路,呈现了文化随生产力、生产关系、全球化而发展的基本逻辑,提供了文化建设与文化治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文学”思想考察当今诸多的文化现象与有关文化发展的思想观点,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思想洞见。文化具有经济性,也具有政治性;具有民族性,也具有融合性;文化发展具有被动性,也具有主动性。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封闭主义、“普世价值说”与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相背离。创新、交流、自主应成为文化建设与文化治理坚持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世界文学”;概念辨析;逻辑维度;当代省思;《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对于多种学科都具有经典的意义。在其蕴含的多方面思想中,丰富的文化思想是一个重要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哲学学科价值[1] 。它科学地揭示了民族文化的发展进路,清晰地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分析文化的逻辑维度,完整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今天,文化已从边缘走向人类舞台的中心,文化与个体生命意义的相关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文化与民族国家稳定发展的相关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对文化的认识仍存在诸多异议甚至谬见,文化治理的实践中也不乏争议与失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考察《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思想就极具时代意义和文化治理的实践价值。

一、“世界文学”的概念辨析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充分肯定资产阶级历史上起到过的建立大工业、促进交通业与开拓世界市场等革命性作用的基础上指出:“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財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276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文学”范畴的提出引起了广泛关注,至今仍是学术研究的热点。

“世界文学”范畴上承歌德。面对拿破仑战争失败后德意志民族文学艺术上的统一意识与欧洲相对和平环境中的地缘政治同质化、联系广泛密切、翻译增多、文学交流密切的背景,歌德最早提出、论述了“世界文学”概念。其要点有:其一,世界文学是一种世界主义理想的表达,是一种各民族文学由孤立割裂而融合形成的统一体;其二,世界文学是一个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是彰显民族文学价值的场所,在此各民族文学可以相互交流、互相补充、相互促进[3]。概括而言,歌德“世界文学”范畴的内涵主要有:其一,主要作为纯粹的“文学”术语使用,主要含义为文学艺术;其二,地理范围局限在欧洲的地域内,本质上是“欧洲文学”;其三,从历史根源上看,歌德“世界文学”基于基督教的普世主义和世界主义思想、文艺复兴后欧洲人形成的世界观念以及拿破仑战争以后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4]的历史背景,其意图在于从文学艺术上实现德意志民族的统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主义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世界文学”概念,一方面,继承了歌德“世界文学”的思想;另一方面,结合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科学预见到“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转变的历史趋势,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当前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文学”范畴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文学”的概念界定为一种单纯的“文学”概念,并从全世界文学的总和、文学经典之作、各国文学的广泛联系三种意义上理解这一概念;另一种是将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文学”的概念界定为一种“精神文化”的概念,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文化全球化”的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编者将“文学”注解为:“德文是‘Literatur’,这里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著作。”柏拉威尔指出,“马克思使用literatur和literarisch并不单指富于想象力的文学作品”[5],这种意义的“世界文学”具备了一般意义上的世界的精神文化的含义。显然,根据文本揭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规律,将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文学”范畴作为“精神文化”范畴理解是较为恰当的。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文学”与歌德的“世界文学”既具有历史的一致性,同时也包含了崭新的内涵:一是突破了单纯“文学”的概念,具备了广泛的文化范畴的意义;二是超越了欧洲地域界限而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三是在资本推动的全球化的基础上,从世界社会经济的矛盾运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所形成的世界市场的层面展开,这使“世界文学”的范畴得以重新建构。在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文学”范畴就具备了精神文化方面的一般意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理解文化的视角。

二、“世界文学”展开的逻辑维度

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坚持从发展过程中把握客观事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共产党宣言》中“世界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本质上体现了这样的逻辑进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率先在欧洲少数国家确立,这些国家最早实现了“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的宗法的文化”的历史进程,开启了“现代性文化”的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资本主义文化跨越了地域、民族与国家的界限而走向全球的范围,地域的、民族的、国家的文化产品因而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世界文学”得以形成;由于“现代性文化”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文化,并非是一种理想性且具有全人类普遍精神的文化,“世界文学”在性质上必然由“资本主义文化”走向“共产主义文化”。如有的学者所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文学和共产主义时代的世界文学两大部分构成,前者是实际所指,后者是潜在所指[6]。发端于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为普遍的世界性的“现代性文化”,最终发展为代表全人类普遍利益的“共产主义文化”,构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文学”的基本逻辑。实际上,“世界文学”展开的逻辑本质上体现了文化随生产力、生产关系、全球化而发展的历史进程,既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把握文化的逻辑维度,也提供了文化治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辩证统一的逻辑维度

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出发解释社会意识的生成与发展,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2]292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维度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主线。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研究中,受长期以来对阶级斗争的强调的影响,相对于生产关系的维度,对生产力维度的重视相对不够。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属性认识上的偏差,过度强调文化的阶级属性甚至将其唯一化,客观上影响到了文化治理与文化发展。

精神产生于物质,精神交往根源于物质交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是人们之间建立起来的普遍交往的基础。18 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发生,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率空前提高,资产阶级随之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商品市场与原料基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分工的发展、交换的扩展推动着交往的扩大与深入,也推动着精神交往的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产阶级建立大工业、扩大现代交通与开拓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276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人们生产生活的地域性被打破,各民族在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进一步加强,地域性的、民族性的文化必然实现交流融合。资产阶级改进了生产工具,发展了极其便利的交通,将一切民族都卷入到了现代文明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在追逐利润的基础上建构了世界市场,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推动着精神交往的发展,使精神生产与消费超越了地域与民族的界限而获得了世界性的意义。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文化”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的革命性作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冲破了封建宗法等級观念的束缚,奠定了构建现代理性文化的基础。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一切僵化的关系和保守的观念都被破坏了,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被置于不停的变化发展之中。二是创造了发达的科学文化,地域的、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被突破,世界性的精神文化生产活动得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对资本主义文化的缺陷与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对资本主义文化持批判性的观点,但对于基于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文化的进程是充分肯定的。

就生产力的维度而言,文化体现出了生产力的属性,商品属性也就成为了文化产品的重要属性。这就有助于实现文化治理中的思想解放,突破单一的文化政治属性与阶级属性的束缚,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更好地进行文化治理。

(二)生产关系与文化发展辩证统一的逻辑维度

《共产党宣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科学地归纳了资本主义文化形成的历史进程,对世界历史境遇下的文化发展趋势作了详尽的阐发,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文化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既齐头并进又具有接续关系的文化发展进路,即由“封建的宗法的文化”发展为“资本主义文化”,由“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发展为“世界文学”,由“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为“共产主义文化”。“现代性文化”代替“封建的宗法的文化”“共产主义文化”代替“资本主义文化”,从社会形态更替的角度说明了文化的发展进程;“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发展到“世界文学”,则从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角度描述了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本上也是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其中,“现代性文化”代替“封建的宗法的文化”事实上构成了“世界文学”的逻辑起点,“共产主义文化”代替“资本主义文化”则是“世界文学”发展的逻辑归宿。

首先,《共产党宣言》篇首归纳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中,明确地对“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的宗法的文化”进行了归纳。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取得统治地位后,也逐渐取得了政治上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治统治地位的过程中,资本主义文化也取代了“封建的宗法的文化”成为了主导文化。资产阶级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社会关系,破除了人们身上的封建羁绊,建立了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文化观念。资本主义文化在终结封建的宗法的文化的统治地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这种新的文化时代的来临,冲破了封建的宗法的等级观念的束缚,将各民族带入了现代文明之中,并使人类社会处于永不停息的创新发展的变化之中。在此,“现代性文化”代替“封建的宗法的文化”的历史进程得到了清晰地呈现。

其次,“世界文学”的形成,实质上是“现代性文化”代替“封建的宗法的文化”的历史进程的持续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走向全球的具体表现和结果。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将一切民族都卷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践与生产关系之中,迫使它们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建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扩张的进程中,发源于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民族文化也逐步实现着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进程中具有了世界的性质,在共同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跨越地域、民族与国家的文化观念不断产生,这就使“世界文学”逐步形成。显然,以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为基本背景的文化全球化的本质必然是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此时的“世界文学”的主要构成必然是资本主义文化。

最后,在分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文化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文化。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由于其无法克服自身的基本矛盾,必然为更高级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导致观念的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终结必然导致资本主义文化统治地位的终结,与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必然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293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最终完成了对文化发展进程的揭示。如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 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马克思将实现《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原则的希望寄托于工人阶级精神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文化发展进程的分析没有止步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世界文学”,而是科学地预见到了资本主义世界文学走向共产主义世界文学的历史趋势。

(三)世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逻辑维度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问题是文化全球化中的重要问题。“世界文学”范畴提出后,关于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生产世界化、交往世界化、消费世界化基础上形成的精神交往、精神生产、精神消费的世界化,充分肯定了新文化传播的积极性和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否认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马克思世界文学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同质化的。即为不同语言表达的世界文学内涵是丰富的,既是总体的世界文学,也是具体的各国文学。同时,伴生于“世界文学”形成过程中的“文化侵略”现象也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正面关注。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为了追逐利润,资产阶级不得不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市场,掠夺原料,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最广泛的殖民地。“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276277马克思和恩格斯既看到了新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即促进先进生产力、先进文明的传播,同时也明确揭示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世界扩张的过程,是殖民者对被压迫民族的压迫和剥削,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压迫、剥削的扩展。在此,“世界文学”被呈现为资本主义文化的全世界扩张,呈现出对被压迫民族的文化的征服和消灭,而不是各民族文化在平等基础上交流交融的结果。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过程中殖民者对被压迫民族的压迫和剥削的批判性的态度是鲜明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世界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逻辑,包含的基本内容有:其一,生产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建立、交往的扩大使“世界文学”得以形成,在世界范围人们生产、消费等方面一致性的基础上会形成一些共同观念;其二,在资本主义扩张中形成的“世界文学”,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基础的,是资本主义文化扩张而形成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形态。如欧阳桢所说:“全球化的隐含的假定是某种主导文化——假定是西方文化或美国文化——将征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7]因此,彼时和现时的“世界文学”仍是具体历史阶段的文化,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而不是超越阶级、民族、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共同文化”。概括而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文学”思想体现了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一是全球化会推动不同民族、国家形成共同的思想文化观念;二是在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社会状况存在巨大差异的背景下,在阶级对立、意识形态斗争、利益冲突存在的社会中,不同地域、民族、国家仍会保持各自文化的特殊性。

三、“世界文学”思想的当代省思

“世界文学”是经济全球化、交往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实质上是文化全球化的具体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文学”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我们提供了科学认识文化、把握各种文化现象的钥匙,也蕴含着文化治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科学认识民族文化、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仍然是一个必须面对而又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围绕坚守与创新、传承与借鉴产生了不同的对待民族文化的观点,即固守民族文化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反对文化交流的文化封闭主义、主张全面借鉴外来文化的全盘西化论等。这些理论观点与当前高涨的民族意识及文化相对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相交织,对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保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天启神示的文化观、理性决定论的文化观的本质区别,在于以“现实的人”为历史出发点,将物质活动和社会分工作为精神文化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物质生产活动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观念的变化。坚持发展、进步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与多元文化主义的相对主义观点相比较,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显著特点是发展和进化。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文学”的分析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观。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以现代文明代替“封建的宗法的等级观念”的历史作用,肯定了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文化的进步性。其次,充分肯定了在资本主义扩展过程中,资本主义文明扩展的进步性。最后,充分肯定了共产主义文化代替资本主义文化的必然性。随着物质生产、社会实践等的发展,文化必然会发展。对于文化而言,进步与发展是必然,这既是其被动性的结果,也是其自主性的结果。

二战之后,后发民族国家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对自身传统文化的重新肯定与复归。同时,在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浪潮的推动下,一定程度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也有所滋生。在中国,既存在理性的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与肯定性的实践,也存在非理性的“全面复兴儒学说”;在中国的边疆民族地区,既存在党和国家基于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正确的执政理念与实践,也存在狭隘民族主义影响下的拒斥现代文化、主体文化的“文化保守主义”。

客观而言,文化保守主义既过高地估计了文化对于保持民族特性的作用,将民族简单地等同为一个文化实体,同时,也错误地理解了民族文化的特殊性,简单地将民族文化特性等同于民族文化的传统性。于是,在文化保守主义者看来,民族的特征就在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特征就在于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民族文化中“旧”“老”“古”的东西。他们简单而不加分析地认为保持民族特性,就要将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神圣整体而盲目固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文化保守主义者笼统地、盲目地肯定民族传统文化,其实是一种对工业文明造成的异化的反叛,是对摆脱工业文明弊端的一种期待,而并不是對传统文化的理性肯定[8]。这显然不是一种理性的、建设性的观点。对于民族文化,应坚持发展的文化观,积极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重点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9]。

(二)封闭与交流

“世界文学”一定程度上是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与各种传统文化的交流融合,是资本主义的民族国家文化与传统社会民族国家文化的交流融合,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因此,就“世界文学”而言,其本身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结果。从这一角度看,“世界文学”表达了开放的文化观。客观而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分工的发展、交换的需要推动着交往的扩大与深入,也推动着精神交往的发展,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只能主动适应,而不可阻挡。

但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文化封闭主义”也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文化封闭主义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对现代生产、现代生活不能很好地适应,而对外来文化进行抵制;二是盲目地、整体地过高估计自身民族文化,认为自身民族文化都是优秀的,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化,而拒绝与外界交流;三是受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认为文化无优与劣、先进与落后之分,否认文化的进步性,主张整体性地固守民族文化;四是作为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具体体现,“文化封闭主义”体现了一种狭隘的民族意识,将文化交流视为文化侵略与同化。概括而言,“文化封闭主义”一般表现为,弱势文化拒斥强势文化,本土文化拒斥外来文化,亚文化拒斥主流文化,将外来文化、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影响笼统地视为文化侵略,视为对本民族利益的侵犯,而极端地、盲目地抵制与主流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流。

客观而言,“文化封闭主义”的错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割裂了文化与经济政治基础的联系。尽管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但也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丁·米特尔曼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是相互渗透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意识等。”[10]而在经济、政治、社会、信息等多方面的全球化背景下,人为地阻止文化交流显然是不可能的。二是忽视了文化交流交融这一文化的特殊属性。尽管精神生产与交往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但精神交往的内容与形式在形成传统后,会自然地延续。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这既说明了精神与物质的不平衡性,也证明了精神的能动性。文化封闭主义违背了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对于落后民族与国家而言,只能自觉地吸收世界文明成果,自觉地推动文化的交流交融,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推动自身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盲从与自主

以唯物史观看待、分析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这与人类思想史上任何形式的唯心主义都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经济基础、地理环境、社会状况等多方面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同地区、民族、国家会有各自特色的文化。就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只能坚持培育适合自身特性的核心价值观,而不能盲目照搬所谓的“普世价值观”。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其历史性、阶级性是不言而喻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2]292就当前而言,“世界文学”本质上仍是资本主义文明的扩张。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仍主要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普世化。“从既往的历史看,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普世化,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某种程度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也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侵略和扩张的历史。”[11] “普世价值观”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偏见的反映,其全部目的都在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现实利益。事实也是如此,不同的阶级之间不但有着根本不同的思想主张,而且就是用同一概念表达各自思想主张时的内涵也是根本不同的。尽管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在思想观念、文化形式等方面有一定的趋同或者一致,但根本上而言,只要存在不同的利益要求,只要共同的利益基础没有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就必然存在。在当前资本主义处于强势的世界中,由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强力输出的所谓“普世价值观”也只能是其生产关系与现实利益的反映,而不能成为当代中国的价值观。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肯定与对资本主义文化弊端的深刻揭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功绩给予了无与伦比的至高肯定,指出在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资产阶级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都要多、都要大的生产力。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肯定了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文化的历史进步性,但也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弊端进行了深刻揭示,认为资本主义将人们的社会关系扭曲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纯粹的金钱关系。这些经典论述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局限性。因此,《共产党宣言》一定程度上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全球化时期的现代性文化的批判。与之相应地,马克思后来明确提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同艺术和诗歌等精神生产相对立的观点。这些思想明确表达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也为我们吸收、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提供了具体的原则,即“否定之否定”。

实际上,“一元文化论”“普世价值论”的共同错误在于淡化、弱化、放弃了文化的主体性,是一种文化上的“主体自我迷失”。有人认为文化全球化将导致文化的一元化。阿兰·伯努瓦认为,通过市场而实现的民族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同质化,全球文化将走向单一。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则认为“世界文学”的模型将是美国文化或西方文化。一些人立足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倡导“普世价值论”,主张世界各国都应确立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客观而言,尽管文化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融合、趋同,但就当前的人类历史阶段而言,由地域、民族、种族、阶级、国家而导致的各种文化形态的特殊性仍将长期存在。片面强调文化全球化将导致人类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同一化或同质化,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从根本上而言,都忽视了文化发展的基础。各个民族国家都需要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中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具有特殊的地理環境、历史传统和文化体系,这些都决定社会主义中国必然要建设自己的文化、培育自己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黄力之.《共产党宣言》:全球化时期的现代性文化批判[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5):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大卫·达姆罗什,刘洪涛,尹星.世界文学理论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5.

[4]刘洪涛,张珂.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理论热点问题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34.

[5]柏拉威尔.马克思和世界文学[M].梅绍武,傅惟慈,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562.

[6]谭成.作为一种理论假設的“共产主义世界文学”——对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研究新路径的探讨[J].学术交流,2015(1):170.

[7]王宁.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7.

[8]刘家志.民族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的哲学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2(6):62.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10]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00.

[11]史炳军,马朝琦.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1.

Concept Discrimination, Logical Dimensions, and Contemporary

Reflection of “Word Literature”: A Text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ZHANG Quanfeng

(Philosophy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Party School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ujiaqu 831300, China)

(编辑:刘仲秋)

全球化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各国法律文化。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主体性标准,构建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确立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法治;主体性标准

郭洪(1970—)女,江西新余人,江西宜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硕士。(江西宜春336000 )

全球化对世界发展在多领域、各层面对多元主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有力的推动了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法律,是人类活动的对象性成果,凝结着人们在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力量和才能。法律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作用下,由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及学说理论共同构成的复合有机体。[1]它是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是对不依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物质的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们维持自身和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因而有其独特的内在结构。它包括物质性的法律文化,诸如法律制度、法律规范等,亦曰制度形态的法律文化;还包括精神性的法律文化,诸如法律学说、法律心理、法律习惯等等,这可称为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法律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全球性的整合运动,这是不争的事实。法律文化,是经济的伴随品,全球经济的大流通必然伴随着法律文化的互相渗透、影响、吸纳和竞争,各种法律文化,无论其历史久远与否,也无论其先进与否,其辐射力将达于全球,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文化将达到全球统一。

一、全球化背景下法律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法律文化在各国间的交流与传播本身即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层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人类的部落、民族、国家间的征战与征服中,不同的法律、法规、制度就在碰撞中被吸收借鉴,但这毕竟只是小范围、局部的交流与传播,还不具有全球化的普遍意义。全球化下法律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最明显的借鉴与吸收在于具体法律法规的引入。全球化首先是从经济开始的,而在这一层面,国家地区间的方式、做法与相关认识几乎不存在什么异质性,对法律法规的借鉴都是从是否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的角度考虑,并且在这方面法规的引入中,受到的“肌体排斥”是最小的,因为较之其他非经济法规,它几乎不与当地民众的心理认同、传统习俗、历史习惯等发生冲突。因此,经济法规是具体法律制度交流中被引用、借鉴的重头。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分工细化,一项大的经贸关系,往往涉及众多国家,仅仅靠一国单方面对相关法规措施的增订、修补是无法应付复杂多变的国际合作需要,它必须面对全球的连锁反应,想到各种可能情况,在众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考虑相关经济法规的引入。如我国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而制定修改相关经济法规,即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所作的考虑。当然,在具体的法律法规的交流与传播中,不仅限于经济法规,随着各国间经济交往,政治文化科技交流的扩展与深入,需解决调整的关系与问题无疑会更多,对相应法规的需求将会更大。如克隆技术引发的法理思考、核战争的威胁、互联网迅速发展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予以关注,而不可能只靠一国之力予以解决。总之,作为调整规范人们之间关系以及活动的重要手段,只要各国人类事务存在共同之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引入就会不可避免地进行,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具体规则制度的传播与交流是在更广内容、更深程度下展开的。

在法律文化交流与传播问题中,真正意义上的是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态的交流。无论何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即使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商品贸易,也必然会产生精神层面的碰撞,“资本主义卖的不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识、声音、图像、软件和联系。这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象领域,占据着交流空间。” [2] 这种法律观念、认识的互相交融与碰撞,本身也是全球化中世界整体意识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只不过它更多表现为一种观念、意识上对异国法律习惯、法治理念的评价与认同。相对于具体的法律制度在相关国家间的引用与借鉴来说,它更为模糊的交织在风俗习惯、道德伦理、日常行为、消费观念等的趋同认识中,与其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组成广泛的社会意识的一部分。这一趋势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法律文化交流传播的积极态势,以及人类在协调自身事务上自主能力的提高。

二、中国法治建设的主体性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不管来自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和影响有多大,它最终都不能改变法律文化具有一国特色的客观现实。因为经济的全球化并未扼杀政治的多极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各民族独立国家通过引进与吸收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经营模式、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从而使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治多极化的因子必然得到快速成长。而根植于各民族国家社会文化独特性之中的法律文化,必然因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宗教变迁的不同,以及民族区域、传统习俗、精神信仰和教育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而“使得法律价值的差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法律精神的差异(集体主义与个体本位)、法律形式的差异(成文法与判例法)及法律运作的差异(法学家与法官的作用)长期存在”,正是这些因素影响并决定着21世纪法律文化的本国特色,成为各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主体性标准。中国法治建设的主体性标准应该是且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一方面法制现代化的世界性选择之所以是“中国特色”的,是由于“中国”的特定含义决定了的,它是由中国政权和中国人民所主导的、中国领土上的、最终用于中国人民的选择,因此,它必然是“中国特色”的。另一方面,中国法制现代化对世界性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抛弃中国的一切法律文化,相反,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如道德的诚信、理解的中庸、宏远的“宽恕”、深沉的“仁爱”、和谐的“大同”等,本是世界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法制世界化必然吸取的精华。正如美国学者所言:“要设法牢记,法律是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观念和一般意识与认识的集中表现。没有两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确切地相同的。法律是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而且如果没有经过某种‘本土化’的过程,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一种文化里面的。法国法律是法国文化和一种反映,正如俄国法律是俄国文化的一种反映一样。” [3] 在当前的法律文化建设中,应当有博大的胸怀,对各种文化采取一种更加开放和平等的态度,摒弃墨守陋习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和态度,大胆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和优秀的成果,使我国的法律文化建设符合世界法律文化的潮流和特征;但同时也应看到,法律文化总是在具体的民族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地域、国度、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其经济条件、文化传统不同,法律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相异。因此在学习、吸收他国法律文化的过程中,应采取辩证的态度,摒弃那种不顾本国国情、盲目移植西方法律甚至亦步亦趋地崇尚西法的态度。现代各国的法律制度中,那些从来不曾吸取外国经验或借鉴外国模式、闭关锁国是难于获成功的;或者完全照搬别国模式、移植它国法律也是不能成功的。只有以本土法律文化为基础,以本国国情和法治建设需要为标准,对外来法律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应有的态度和选择。由此可见,在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不能否定中国特色的。

三、法治建设进程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法治建设进程是在文化的衰败与重建、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展开的,法治现代化必须创造一种新的法律文化价值和法律意识形态作为其文化根基,不仅仅引入现代的法律制度、机构,更根本的是创造一种新的法律生活样式,确立一种新的关于法律的信念。没有文化根基的法治,是没有生命力的法治,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停留在少数精英头脑中的一种很漂亮但无实效的法治。而且法律的文化根基不可能简单地移植,一种新的法文化价值观要在一个民族中生根必须经由该民族的主动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构建需要中国人民的自觉努力。

1.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综合和创新的基点。社会主义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和基本的社会制度是在20世纪后半世纪,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体系是更人道、更尊重人、更切中时代脉搏、更能宽容并融合多样化的文化因素。中国新的法律文化虽已具雏形,但其丰满完备则尚待时日。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来形成新的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价值的融合,既要实现社会主义价值和制度的本土化,同时又以社会主义价值为基点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二是在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总体战略之内,要进一步达到民主与专政、自由与民主、自由与平等、个人与集体、法律至上与执政党领导、稳定与发展等之间的协调与结合。显然,实现这种结合是富有创造性的事业,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命运。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其实就是致力于把社会主义与法治理念相结合。

2.法制变迁中,重视塑造新人格,培养法制新观念,着重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构建中国特色法律文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把塑造新人格当作建设新世界的手段。最近,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 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必将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毋庸置疑,一个社会仅有道德规范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健全的法制。我国在加强法制方面也一直强调,重要的是要加强领导的法制观念,要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等等。在这一点上,我们做的很好。从过去的做法来看,既强调了以道德来塑造新人,以观念更新作为社会改造之本,又重视法制建设。我们认为,不能把制度与观念看成截然对立的双方,制度的创新和落实对人们的法律意识有重要的引导和启蒙作用,观念更新又会促进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就目前状况来看,我们应更多地在法律制度创新和落实上做些工作,通过制度创新和落实来更主动、积极地推动民众的法律观念更新,即更注重以制度及相应法律实践来带动法治的启蒙,传播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的信念。例如人们把目光投向司法领域的改革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任何一种法律生活方式都是具体的,对它的改造必须是逐步的,不可能按照一种抽象的法律理念来规划生活。对一些所谓的先进的、普世性的理念的追逐,会使人们容易忽略以至蔑视本国固有传统的历史惯性,生活的固有逻辑,社会发展固有的连续性。传统、国情是我们前进的出发点,我们需要做的也只能做的是探索在现实国情中如何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力求法律文化的全球化与其民族化相统一,不以牺牲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向全球化妥协,把立足本国经验和国情与借鉴域外经验相结合,达到法律文化的本土化、民族化与国际化、全球化之间的统一,这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保持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公丕祥.东方法律文化的逻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格伦顿 .比较法律传统序论[J].法学译丛,1987,(2).

【责任编辑:莉茹】

全球化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在当今时代,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创新都不能脱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可避免第会受到冲击。在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矛盾、冲突、互渗、交融的过程中,如何凸显自己的民族性,同时也彰显其中的世界性,则是文化全球化时代每一个民族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也是每个民族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文化 关系 冲突 融合

随着生产、市场、信息、科学技术和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进行,各民族在思想、文化方面进行的碰撞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形成了文化领域的全球化。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要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文化全球化这个大背景。而怎样在全球化的潮流下还能保持本民族的特性,则是每个民族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及成因

(一)、文化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不是在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新现象,它可以追溯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将美洲纳入到了世界版图范围内,从而揭开了人类全球范围内交往的序幕。然而500年后的今天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全球化,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表现在文化领域的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二)、文化全球化的成因

1、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在当今时代的全球化浪潮中,经济全球化是最突出的。西方资本主义从最初的原始积累到自身的发展强大直至向海外扩张和殖民,所经历的就是全球化过程。在现代社会,跨国公司把工厂建立在世界各个地区,原料、劳动力、生产和消费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世界各国的经济逐渐成为一个整体,美国次贷危机的造成的经济危害可以波及到世界各个角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互相依存,相互联系,必然导致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变多。

2、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兴生产力是文化全球化形成的根本动力。 新技术革命给人们带来了新兴生产力,即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高技术生产力。电子通讯技术和现代交通运输为高速、全面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世界杯的赛程可以在全球进行直播,视频会议实现了跨国界的即时交流,几个小时的旅程即可身处异国,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文化全球化是文化活动跨民族和国家疆界进行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

由各民族国家的相互交往和互动形成的全球化过程,给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为它改变了民族文化独立发展的轨迹,使得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别民族文化以及全球文化总体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在这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产生摩擦和冲突是无法避免。

(一)、文化霸权主义与民族文化的冲突

1、文化全球化不是全球文化一体化、一致化,更不等同于文化霸权主义,可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强行推销其文化产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美国的电影、电视、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在世界各个国家批量生产。文化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和经济上的霸主地位是分不开的,一些弱小国家政治话语权微弱,国家经济贫困潦倒,它们在政治和经济上只能依附于美国,这就必然导致文化主权的丧失。

2、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互联网带来的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传媒起了重要作用,可是这些都产生于美国的现代技术,而掌握技术的国家就掌握着文化资源的主动权。在信息社会,网络传播技术实际上是信息控制和信息资源商品化的战略性技术。在社会文化领域,互联网和传媒公司联合控制着信息输送渠道,掌握技术的国家对本国的文化产品、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包装,输送到世界其他国家。它们不仅对别国进行文化输送,甚至进行文化窃取。2013年6月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PRISM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随即遭美国政府通缉。2013年6月21日斯诺登通过《卫报》再次曝光英国“颞颥”秘密情报监听项目。斯诺登世界引起全世界舆论一片哗然,英美等国利用其拥有的高科技无视别过主权,秘密进行情报监听的行径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二)、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1、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变多,各民族文化应该取长补短,联合创新,发展繁荣。然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有强弱的差别,有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的分别,在文化传播力度、广度,文化影响力上也有对比,所以难免会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现象,甚至出现文化强国的文化入侵。

2、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会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会对本土文化构成威胁。所以在全球化过程中会出现有的国家拒绝文化交流,固守本土文化,仇视甚至抵制外来文化,害怕外来文化会对本国文化的民族性有冲击和挑战。这样也会导致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三、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要想解决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创建全球文化新体系,促进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各民族国家需要:

(一)、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民族特性,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在一些民族国家,民族特有的传统技艺、服饰、建筑、风俗,传统的文化精神正在慢慢消亡。如果民族传统文化得不到继承,民族特性不断丧失,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保存将难以维系,民族文化也难以在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不倒。但是,保持民族文化的特性,并不是离开文化全球化这个大环境的特殊,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肯定和发展。我们要防止和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体现为:拒绝融入文化全球化过程,仇视和抵制外来优秀文化;将文化的民族性看成文化的唯一特性,不接受文化多样化。狭隘的民族主义没有正确地看待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也会导致实践过程中的错误行为,最终使得民族文化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健康发展。

(二)、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借鉴吸收外国优秀先进文化。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给民族文化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创造了机遇,也为民族国家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思想理念、先进的思维方式、先进的文学艺术、先进的价值观念、先进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长足发展。特别是对于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吸收和借鉴别国优秀文化获得飞速发展。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已经表明,那些闭关锁国,不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沟通的国家最终只会走向贫穷落后。而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包括文化全球化的国家最终都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摆脱了愚昧落后的状况。

(三)、提高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继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借鉴吸收西方优秀文化,都是为了对民族文化进行整合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族,是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文化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只有在对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创新,才能提高民族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存力,不被文化强大的国家打倒。

(四)、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文化主权。文化霸权主义政策及其导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将是文化全球化新体系不能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文化处于弱势的国家在强势文化的侵蚀打压下,文化得不到发展,甚至可能会面临同质化的危险。弱势国家应该随时警惕文化霸权主义,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抵制,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主权。文化主权是指民族国家将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体系上升为国家意志,本民族文化最高独立主权由民族国家自己拥有。文化主权拥有的价值观念是继承发扬本国文化传统,不排斥外来文化,而要求对外来文明的借鉴和吸收要立足在本民族文化的诠释上,并且使本民族文化获得长足的发展。

(五)、自觉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抛弃民族文化中不适应全球化进程的落后的因素。文化全球化是现代文化在全球进行扩散交流的产物,也是现代文明的必然结果。民族国家要适应全球化过程,就必须与时俱进,扬弃落后愚昧的文化要素,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在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三种向度进行转换的交汇处。后现代理论是对现代的摧毁和建构,很多国家还未实现现代化,后现代浪潮却扑面而来,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转换变得更加复杂困难。

(六)积极奉献民族特色文化,促进全球文化新体系的构建。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客观发展,每个国家只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积极奉献本民族优秀文化 ,才能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凡举世界上优秀的文学家,只要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他们在文学作品中不仅表现本民族文化的力量和特性,更是深谙全人类文明的共性,可以跨时代跨国界进行解读,给我们留下了在全世界都具有思想价值的文化财富。比如莎士比亚、歌德和普希金,他们不仅是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更是处在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中心。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相反,那些游离于世界文化发展轨道之外的国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袖手旁观的国家,它虽然不会遇到什么矛盾冲突和挑战,但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落后。

小结

民族文化是文化全球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只有经由文化民族化才能实现,如可口可乐,要想在当地受到欢迎,必须按照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加以民族化改造。而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表明,民族国家的文化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只有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才能实现。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的发展繁荣必须依赖于民族文化,因为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决定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而民族文化的发展也要经由文化全球化这一途径。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也必须依赖于文化全球化,因为文化全球化的程度越高,民族文化发展需要的资源条件和机遇也会更多。文化全球化和民族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虽然文化交流过程中会伴随着冲突和摩擦,可是只有相互融合才能促进全球文化的发展繁荣。

全球化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多元文化素质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竞争力的核心元素。新时代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上面临专业意识欠缺、专业知识贫乏、专业能力薄弱和专业创新不足的问题。对此,提出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展望世界,培育多元文化教师专业意识;积极学习,丰富多元文化教师专业知识;加强科研,提高多元文化教师专业能力;大胆反思,促进多元文化教师专业创新。

[关键词]多元文化  大学英语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赖晓葭(1982- ),女,广西钦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广西  桂林 54100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的推动下,多元文化的全球渗透日益加剧。在多元文化视角下,关注并研究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阻力和障碍,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推动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元文化素质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竞争力的核心元素

多元文化素质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竞争力的核心元素,主要指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英语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教学内容。由于英语先天所具有的多元文化特征与多元文化交流功能,是否具备多元文化素质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竞争力的核心元素。

教育部2007年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①大学英语教师要具备多元文化素质。学者于艳华认为,当今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能力要求逐步提高,多元文化素质成为大学英语教师诸多教学能力的基础,是最核心的能力结构元素。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随着专业化提升及面对更加复杂的教育环境,需要教师具备多元的文化知识②。多元文化素质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竞争力的核心元素,还体现为教师的多元文化知识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面临巨大挑战。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面临专业意识欠缺、专业知识贫乏、专业能力薄弱和专业创新等阻抗。

1.多元文化教师专业意识欠缺。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应,是感、知觉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多元文化的教师专业意识,是教师大脑对多元文化世界的自然反应,是在各种心理状态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心理过程。因此,多元文化的教师专业意识是决定教师是否能动地学习、借鉴和吸收多元文化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我国高校多元文化意识的欠缺,主要体现为:一是对传统文化的过分推崇,以致唯我独尊,难以接受外来文化;二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正确认识,以致抛弃传统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三是在處理中西文化的冲突中,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这三种情形都是多元文化缺失的表现,均不利于高校教师多元文化意识的确立。由于多元文化专业意识模糊不清、立场界限不明,势必导致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对异文化的盲从、顺从或屈从等现象,这些不利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长效、稳定的专业成长。

2.多元文化教师专业知识贫乏。多元文化教师专业知识贫乏,一方面,指的是教师缺乏对外来文化的充分认知。由于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负担大部分较重,使得不少高校英语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涉猎外来文化。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高校也没有专门设置针对多元文化的进修学习或培训,致使英语教师在多元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机会极其贫乏。另一方面,多年来高校英语教师结构性不足,特别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师实际上多数属于“本土制造”,即多为国内高校毕业、接受的多为本土教师的培养。英语教师对多元文化的直观感受非常有限,多元文化知识亟待提升。如何有效地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多元文化与跨文化相整合,仍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与学习过程。

3.多元文化教师专业能力薄弱。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还较薄弱,主要体现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的多元文化素质单薄、多元文化的综合能力不足且能力结构单一。英语作为多元文化的象征,需要高校英语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的能力,包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解读,对英语课程的把握与调整等;在这种单一的文化结构下,教师无法娴熟地、融会贯通地教授多元文化融合的英语。

严梦娜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有89.3%的农科学生和91.6%的工科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③。这里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包括英语文化的适应能力。但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无法准确描述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准确概念与内涵外延。对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适应力也缺乏清晰、准确的概念定义,使各高校英语教师对如何提高自身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感到无所适从。

4.多元文化教师专业创新不足。多元文化教师专业创新能力不足,最主要体现在多元文化教师专业创新意识淡薄、创新途径欠缺。创新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存在“拿来主义”思想,喜欢照搬、照抄和照跟他人的文化,缺乏主动的创新精神;此外,在我国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下,不少英语教师在面对多元文化时采取“不自觉抵制”的做法,没有主动地将内在文化素质与外来文化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与建构,无法形成新的理解与创新文化。创新途径欠缺与学校教学、科研的创新氛围不浓密切相关;也与学校缺乏创新激励机制有关。个体主动创新意识和综合创新环境的缺乏,可能导致多元文化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无法深入、教学改革受阻,致使大学英语教师无法获得专业的快速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三、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要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成效,首先必须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对策主要包括:

1.展望世界,培育多元文化教师专业意识。当今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跨文化交际的多元性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大学英语教师如若仅仅具备英语语言和语法知识,则可能无法敏锐地捕捉语言背后的文化、语法背后的规则、文化背后的故事。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需在文化背景中解读语言和在语言教学中融合多元文化。

大学英语教师应展望世界。在当今的国际化趋势下,英语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文化意识的藩篱,放眼世界、着眼全球,自觉培育多元文化的专业意识。要自觉阅读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特别是原著经典作品。通过广泛阅读培育多元文化意识,提高多元文化的敏锐性和自觉性。此外,要自觉接纳、包容外来文化,做到洋为中用。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是一个放眼全球、海纳百川的现代教育工作者。

2.积极学习,丰富多元文化教师专业知识。随着多元文化的日益兴盛,大学英语教师在坚守本土文化的同时,需要具备多元文化知识。美国著名外语教学专家威斯特·布莱姆贝克(Winst Brembeck)指出:“采取只知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流利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④只有具备多元文化知识的人,才能提升自身英语教学的魅力和竞争力。多元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大学英语教师应通过积极学习、不断进修等方式,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教师只有用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才能更好地武装学生的头脑;只有具备多元文化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备多元文化素质的未来工作者。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弥补自身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素养缺陷,做到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理解文化背后的英语。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场深刻变革,沉浸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英语是文化的载体,教师要教好英语课,就需要掌握多元的文化知识”,⑤包括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时事历史、宗教文明和风土人情等。多元文化知识在学生和教师的人际交往关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具备多元文化视野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掌握多元文化知识的大学英语教师,才能自然而然将之地渗透在其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在当今文化多元的时代,教师应是外来文化的理解者、本土文化的传授者、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创设者和行动者。⑥

3.加强科研,提高多元文化教师专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异文化的敏感意识成为当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高校英语教师应加强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提高多元文化的专业能力。“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进行理论研究、不参加实践研究,教学活动会止于肤浅层面;反之,如果僅有理论与实践研究而脱离实际教学活动,则科研缺少基础与根基。高校英语教师必须积极参与相关科研活动以提高多元文化的专业能力。在科研中,研究者通过文化的视角,开展实践、反思教学,在反思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校本研究和教学公开课等活动,投身科研活动;学校应鼓励英语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研究。基于多元文化的科研与实践,将成为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促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走向国际化。

4.大胆反思,促进多元文化教师专业创新。创新源于反思。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要大胆反思、大胆质疑,促进多元文化的专业创新。在多元文化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要大胆质疑传统文化下的各种教学问题,质疑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各种文化冲突,在问题与冲突中寻找教学突破与专业创新。大学英语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可能发现自身教学的不足与问题,才可能发现自身在多元文化专业领域的局限性。教师应把英语教学理解为一门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改变传统的“聋哑”英语教学现象,提高学生英语交际与实际应用能力。高校要鼓励教师大胆质疑,培养教师通过质疑产生批判意识与创新思维。英语语言知识和不同文化信息的输入,导致英语教学与师生关系产生新问题,教师应本着质疑精神,认真思考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寻找多元文化的创新解决策略。

[注释]

①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kong/news/2007/09-26/1036802.shtml,2014-07-29.

②于艳华.多元文化素质:大学英语专业竞争力核心元素论析[J].黑龙江教育,2001(9):52.

③ 严梦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评论,2014(6):122.

④朱俊爽,葛文山.从“文化休克”现象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初步培养跨文化意识[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4):12.

⑤姜国波.论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J].教育与职业,2011(11):104.

⑥杨渊.多元文化态势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退化及对策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4):114.

全球化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全球化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跨越制度与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充分 实现相互沟通以求达到更多共识和共同行动的过程。同时,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一如既往地 尽力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不断地向着民族独立的方向挺进。由此构成了一幅多元一统的世界文化图 画。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是一种显文化,它在各个文化层面上的表现都是十分活跃、显现的 。体育运动是人类展现其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更快、更高、更强”自然成为全球体育竞赛的主旋律。

一、体育文化的全球化

当今社会最大的进步在于通讯手段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能够全面真实传播各种信息的电视将世界的物理距 离大大缩短,使人们的眼界空前地开阔,接受新生事物的心理和能力极大地增强。体育文化借助现代传播媒介 更广泛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使身居不同地域的人们都能接触以西方体育为主体的、以“增强体质、意志和 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为宗旨的奥林匹克,并逐渐地将其价值转化为民众的意识和行为。

西方体育的最大特点是规则明确、公平竞争、尺度客观、评价准确,因此被誉为“物理体育”。西方体育 运动诱发人勤奋进取,以不同的技术、战术取胜对方,有效、合理地满足人的原始驱力——攻击性的宣泄,同 时也造就、强化了现代人的竞争意识。西方体育最大的属性是群体性,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在集体协作的情况 下完成的,由此极大地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和条件,成全了人性复归。西方体育 的最大魅力是娱乐,它总是处于一种结局未卜,需不断奋争、时刻把握机遇的过程之中,这一切给人带来无限 的刺激,使人产生不尽的感受,愉悦之情也油然而生。这一特性为西方体育文化成为全球体育文化的主体奠定 了基础,使体育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人的本质属性来看,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经历着从生存、发展到享受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离不开对 游戏的需求。体育运动源于游戏,却又高于游戏,最终它仍将是以游戏为其主导。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人们格 外喜爱体育。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体育生活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体育能还原人类的本 性,通过体育人们能得到种种人性本质力量的感受。

通过体育生活人们还能切实感受到一种与时代气息相吻合的精神,这就是竞争。当今是竞争的时代,是竞 争的社会,竞争使整个社会的进程不断加速,使人类的社会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培养 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便显得十分重要。体育生活给予人类一个自然的环境,在规定的技术、战术、规则、 方法的严格要求下,潜移默化地煅造人们竞争的品格,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体育文化成为全球文化的显 现部分是必然趋势。

同时,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深厚的社会背景是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能量强大的文化 广泛渗透,使接受方的生活方式出现趋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动还是主动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更多地 取决于本土文化的能量,同时也应看到文化渗透往往是在各种有利于人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逐渐发生的。世界 文化趋向大同,形成文化全球化趋势,使文化组成部分的各个方面也趋于大同,西方体育文化就是在这种环境 下逐渐地渗透到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之中的。

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内容之一,还因为体育文化本身的通约性。体育文化是一种体能符 号,它能使不同人群直接理解其中的意义,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由于体能符号是一种流动的、有机的表达方 式,可得到直接的回应,产生长远的效应,文化流变均能在体能符号上留下印痕,使其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内 蕴,因此,体能符号的交流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交流。同时,它还具备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功能,如中国曾成功 地运用了乒乓球外交,举办奥运会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等,这使体能符号更易成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体育文化的民族化

民族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文化市场为民族文化的展示提供了更多的 机会和适宜的舞台。全球文化的形成实质上是多元民族文化共同构建、相互融合的结果。

成长、成熟于各个区域的民族体育不仅具备体育文化的一般特征和属性,更具有一些独具一格的特色,带 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内含强劲的民族意识。每一个地区或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内容,在相当程度上成 为这些地区和国家的象征,如美国篮球、巴西足球、日本柔道、中国武术等。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民族体育的发展存在着地域封闭倾向。从历史原因看,不同地 域的民族在其自我发展过程中均有自己的文化支撑,以此为支撑点逐渐发展成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在这一 体系中,从价值观、意识到行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规范。从社会角度看,不同的社会其运行机制也存在差 异,这种差异强化着人们的价值观、意识和行为规范,使社会的习俗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上述两个方面都会 制约文化的开放程度,以确保民族文化的特色。其实,文化在现今的交流更多的是以融合为本,也只有不斷地 交流、充分地融合才能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才能使地域文化被全球文化认同。日本的柔道正是走了一 条交流、融合之路,它采取了竞技体育的形式,但核心内容却保留着深厚的民族风格。当然,民族文化的发展 必然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封闭式成长过程,只有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备受民族文化熏陶后才能孕育浓郁的 民族文化气息。同时,民族文化只有在不断成熟中才能逐渐蓄积“文化反弹”所需的足够能量。中国现代武术 推广工作步履维艰,究其根源是封闭内养时间不足,民族文化特质的锤炼还不到火候。

发扬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信息,使全球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是每个民族的义务。每个民族都有将自己的 文化向外推广,使世人认同的意向。无论是从政治、经济上考虑,还是从文化本身考虑,推广民族文化实质上 是立足世界文化的重要步骤。只有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通过文化的广泛交流和融合,才能更有效地发展民族 文化,造福人类。在近代中国体育文化欲走出国门之时,更多的是吸纳、引进了西方体育,西方体育使中国体 育文化的层面和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使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有了共同的“语言”。同时 ,中国的传统体育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深受其他民族的认可,同样丰富了全球体育文化 的内涵。

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在结构上表现不一,但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身体的文化,是一种作为主体的自我对作为 客体的自身进行的修炼,以增强体质为本。恰恰由于这种同质异构特性,使体育文化的交融成为可能。交融是 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全面、深刻的交融是体育文化保持活力的前提。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同的民族体育项目, 使其保持原有的文化性格,具备相应的地域性,是体育文化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有了民族体育文化独立发展 的基础,在文化共享意识的影响下,不断地将成熟项目推广,为全人类服务才成为可能。实际上,民族体育文 化已经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基地,为其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体育资源。

体育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是在多元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全球化 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体育文化全球化又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展示提供了适宜的舞台。因此,体育文化的全 球化和民族化应同时发展,尤其是应注重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使体育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

全球化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6篇

近年来,有关全球化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全球化与本土化、西方中心与东方本位、普遍性与特异性、西方霸权与民族主义等问题的探讨使得全球化问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全球化的影响有着见仁见智的理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4年10月6日至10月9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文艺争鸣》杂志社协办的“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发展状况”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和《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争鸣》等刊物的代表以及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和文艺学专业的各位老师,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及文学研究是否会终结?

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其前提是文学能够存在和发展下去,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美国学者J·米利斯·希勒认为电影、电视、因特网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取代印刷机,电影、电视、因特网产生的大批形象,打破了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区别,破坏了现在、过去和未来的分野。新的电信技术越来越取代文学,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文学逐渐要走向消亡。对于米利斯·希勒的这个观点,北京师范大学的童庆炳教授首先给予了批驳。童庆炳教授认为,米利斯·希勒和许多学者把文学的边缘化和文学的消亡这样两个不同的问题混淆等同了。米利斯·希勒所论证的,并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文学必将消亡,而是说明了文学正在走向边缘。文学之所以在高科技时代,在图像艺术冲击下仍然不会消亡,最根本的一点是因为文学所创造的是一种内心的视像。一般而言,电视剧、电影是一种外视图像。文学的独特性在于它的语言。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是媒介,但又超越媒介。当一个作家在运用语言文字处理自己的思想感情时,实际上已经在悄悄变化,语言文字变成了一种气韵、气势,作家的一切都不自觉地投入进去,他的经历、体验、思想、感觉、感情、联想甚至人格都融化到语言当中去了。语言已经混为一个整体的东西,不再是单纯的、表达某种意义的语言媒介了,所以文学语言构成的这种丰富的体验就不是其他媒介轻易可以翻译的。其次,人类只要还有情感需求,还需要表达,文学就不会消亡。既然文学有自己独特审美场域,有自己独特的“指纹”,它永远会有文学人口,文学不论如何边缘化,文学是不会终结的,文学不会终结,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才会生存下去。

东北师范大学孙中田教授梳理了全球化的诸多提法,并指出即便是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文学是不会消亡的,文学理论也不会消亡,但是它在变,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我们研究文学问题不能从一个固定的概念、结构出发,把文学及其理论固定在某个框架下,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应该打开封闭的状态,做到中西融通,突破狭窄的框子,扩大文学研究的视野。

《文学评论》杂志社胡明研究员则考证了“文学消亡论”的来龙去脉并从现实生活事件的考察否定了文学即将终结和消亡这一提法。他指出,“消亡论”的提出最早出现在哲学界,然后有人提出“历史的终结”、“文学的终结”。“文学的终结”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值得怀疑的。有人认为人类的文学能带给我们的创造性文明在网络和图像的侵袭文学之后就已经基本结束,这也是值得怀疑的。现在的英国和美国,经济上超过我们至少几十年,早就进入了影视时代和图像时代,但是,在英美等国文学是没有消亡的。英国人特别爱看小说,有许多人在坐着地铁上班的途中都是在读莎士比亚、狄更斯。

《文艺争鸣》杂志社张未民主编认为,文学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文学虽然边缘化了,但它没有一个确切的边界,而是一个边疆,是一个地带。边缘化的文学地带,它是诱人的和有探索价值的。南京大学王彬彬教授在发言中认为,“文学消亡论”是个“伪问题”,无论是从现实的角度还是逻辑角度都是不成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李建军博士认为,只要人类有痛苦和灾难,人类就要表达,就会有文学生存的土壤,文学就不会消亡。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的文学、文学研究现状的反思与对策

在全球化的视域下,如何立足中国语境来反思和观照我们中国的文学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现状,这也是本次研讨会讨论的焦点。童庆炳教授认为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主要是研究文学事实、文学经验、文学问题的,而不是像某些学者所说的文学研究要消亡了,趁着文学还在苟延残喘的时候,丢开文学本身,用文学去研究城市规划、购物中心、街心花园、超级市场、流行歌曲、广告时装、环境设计、居室装修、健身房和咖啡厅。胡明研究员对当下掀起的改编文学作品的浪潮提出批评。他认为这些改编的电视剧、电影是无法超越文学作品本身的,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四大名著”留下了不堪入目的硬伤和常识性错误。他还批驳了认为电脑能够控制文学,网络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这种观点。《文学评论》杂志社的王保生研究员深刻反思了我们当下的文学批评现状。他认为,虽然我们现在的文学批评处在一种众声喧哗的时代,可以把当下文学批评的话语分为四种:普通民众话语、权力话语、商业话语和专业话语。这四种话语中现在是权力话语和商业话语是主流话语,而起着真正提高文学水平的专业话语存在着各种浮躁、功利、技术化操作和虚假繁荣等问题,这是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张未民主编认为虽然是谈论全球化语境的问题,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是面对中国的现实,关注中国语境的问题,立足点还应该是中国。如果我们以全球化的大视角并立足于中国语境来观照中国的文学以及文学批评,其现状是不令人满意的。

王彬彬教授反思了近年来文学走下坡路的原因。他认为文学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先锋文学以及先锋文学理论对当下文学不堪的现状负有责任。从50年代开始,虽然把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唯一的、最高的原则,但是从50年代开始,文学就是处在意识形态的严密控制之下,是没有真正的现实主义的。8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文学刚有一个可以比较充分发展的外部条件时,这一理论马上被先锋文学及其理论宣布为过时了。写什么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写,作家不再关注现实而是去玩弄技巧;其二,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有一些作家出来消解文学的神圣性。作家不再认为自己需要承担也没有资格承担启蒙的责任,只是认为自己是个码字的。文学开始逃离读者,不再关注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逃离中国人曾经和现存的最痛苦的一些问题和现状,许多读者思考的问题,在文学里找不到答案不说,也找不到丝毫的共鸣。李建军博士认为,当前中国文学所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情感的缺失。我们应该恢复一些人类最基本的、最朴实的对情感的敬意,比如爱、正义感、怜悯心、对恶的东西的仇恨和对善的东西的热爱。同时,道德水准的低下也是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作家要深刻地体验一种道德的痛苦,体验道德的残缺和扭曲带给他的焦虑,反思人类身上的一些问题,然后给人带来一种人格的净化,带来人格升华的力量。再者,汉语的美感的缺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许多作家对汉语的一种诗性意味的感受能力都丧失殆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王兆胜博士认为现在文学失去了仁慈与温暖,反而因为作家本身道德的迷失和价值的失范而变得不堪。文学作为一种无用之用,每一个从事文学事业的人都应该从内心去热爱她。作为批评家,应该重新拾起文学的常识,构建已濒临混乱的价值体系,而不是对此视而不见或者火上浇油。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勇副教授通过当下大学生质疑、消解一切文学经典以及不读文学经典的现状,分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的关系,反思了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当下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本身是存在问题的。比如流行的文化研究的思维模式就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青年学生。东北师范大学的程革教授认为,当下的批评,是“失据”与“失责”的批评。炒作的批评、随帮唱影的批评、党同伐异的批评、恶意攻击的批评、望文生义的批评、趋炎附势的批评肆意横行。韦勒克认为批评活动中对作品“意义的阐释”和“价值的判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批评家在阐释意义的时候不能放弃对价值的判断。当下许多文学赞美专制、歌颂暴力、美化无耻、艳羡腐朽、认可奴性、反对人道、蔑视人性、倡扬兽性,批评家却对此熟视无睹,这是批评家的失职、失据和失责。

哈尔滨师范大学冯毓云教授从建设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又要借鉴西方已有的经验。既不能像后现代主义所宣扬的进行完全的解构和彻底的颠覆,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是做到两者的交往和对话。中国的阶级分层加剧,审美趣味也变得多样,因此我们不能用一种合法性来否定另一种合法性,要承认多元性,做到互相融通。

具体个案的分析

除了宏观上分析了中国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现状之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具体的事件或文本来探讨这一问题。李建军博士通过对当下流行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艺术如《废都》、《檀香刑》、《英雄》、《十面埋伏》等的细读来反思我们文学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他认为现在的批评家对作家的才华的理解是很成问题的。才华是对伟大的意义和价值发现的一种能力,而不是玩弄各种技巧。伟大的有才华的作家是要对人类的困境有深刻的思索和发现,建构一种意义,提供一种价值尺度,其内心应该是温热的。而中国当下许多作家的内心是冰冷的,精神生活处在一种混乱状态,无法正常地去表达人的一些自然、朴实的情感。赵勇副教授通过对此前不久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做了具体的分析,认为这事实上是无视中国现实的“伪问题”。

哈尔滨师范大学罗振亚教授是以上个世纪末中国诗坛的一次诗歌事件即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大讨论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的文学以及文学研究这一话题的。他认为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的争论已经被公认为是朦胧诗论争以来的关于诗歌发展方向的最大的一次讨论,虽然规模影响不能和朦胧诗的论争比,但其激烈的程度却是空前的。虽然这场发生在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间的论争弊端重重,但是不能抹煞他们的正面价值,对之应尽可能地给予理解和正视。双方在争夺话语权的论争中,使得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这两个本来比较含糊的概念有了较为确切的含义,比如写作资源、美学旨趣等问题逐渐清晰,诗歌的观念也得到了积极的反思和梳理,两种写作方式的冲突和论争也为诗歌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论争导致的分化,为更年轻的诗人抛头露面提供了机遇,为70后诗人的横空出世搭建好了平台。

湖北大学刘川鄂教授是从“现代性”这一话题来反思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的。认为我们的现代性并没有完成,“五四”所提倡的民族、平等、科学等价值从来没有成为过现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如果我们以后现代的东西来遮蔽我们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对我们知识分子而言,这是一种严重的失职。尽管我们的文学、文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我们要用世界优秀文学作为参照,这也是我们评价一切文学的一个基本标准。

最后,本次大会的主持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逄增玉教授做了总结发言, 他认为全球化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全球化为我们打开了研究的视域,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以及交往对话的平台,我们可以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视角建构出一种全球化的理论或文化,发挥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作用,使得跨文化的研究成为文艺学科新的生长点。全球化刺激了中国文学的消费功能的无限扩张,情节、故事的集体仿同,欲望化写作以及身体的写作的大行其道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文学)的同质化、单一化,而是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进行大规模交流和对话的互动过程,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是中国的现实和语境。逄增玉教授最后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暨文艺理论教研室、《文艺争鸣》杂志社筹办的此次研讨会,对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虽然还存在或隐或显的问题和分歧,但通过这次讨论,使得“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这一论题进入学术视野,为以后这一课题以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和讨论提供良好的契机。今后,我们愿意继续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使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能够在学术和学理的交流探索中得到深化和阐扬。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反洗钱法律问题论文范文下一篇:安全审计互联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