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范文

2023-09-19

信息化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线上教学;中药鉴定技术;资源库;信息化教学平台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信息化教学平台,应运产生了线上教学,将我们的教育模式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教育部要求各院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这对线上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全新的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解决地域带来的限制,打破教育的局限,改变学习的方式,使学习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本文以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2学时)为例,探讨课程线上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为实现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深入融合,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1教学资源与教学平台

1.1线上教学资源

我校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建设,是中药传统技能教学资源和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省级资源库建设单位,积极参与线上教学实施,具有开展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线上教学的坚实基础。开展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线上所需要的教學资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

(1)自制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授课视频、微视频、教学动画、PPT、教案、章节小结、测试题库、中药鉴别图片、中药鉴定数据库等;

(2)现有名师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教学资源;

(3)其他网络教学资源,给学生推荐中药鉴定相关的学习公众号中有许多中药材图片、鉴别要点总结或鉴别视频,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药材鉴别经验,提高学习中药鉴别的兴趣度。

1.2教学平台选择

目前信息化教学平台较多,且各具优缺点。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依托的专业线上教学平台,具有发布教学资源、学习任务、作业、考试和讨论等教学活动,并且具有统计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但是直播功能不是特别理想。课程团队以方便教学、网络运行良好的原则,选择两个线上教学平台,即一个信息化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学习任务、作业、进行教学考核和答疑,采直播效果较好的直播软件作为直播平台进行答疑。

信息教学平台对线上教学的开展支持力度很大,建有专门的交流群并配备专业的工程师24小时不间断地帮助老师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针对线上教学的开展及平台的使用,发布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如《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推荐流程及注意事项》《直播软件说明书》《网络教学平台操作手册》《学生下载登录学习通流程》《教师在线教学操作指南》等。

2线上教学设计思路

中药鉴定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相对抽象,线下教学多以药材标本及图片作为辅助。本次线上教学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依托,建立线上课程,创造线上学习情境,将教学细化为课前教学准备、课中教学实施、课后教学拓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中药鉴定技术示范课线上教学主要采用直播或录播并配合“直播答疑+微互动+学习平台讨论”的模式,在建立完整的线上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获取学习信息一课前教学组织一学生线上自学一线上互动一学习信息反馈一课后学习拓展”的教学流程来完成线上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中运用分组讨论、分组完成任务、微互动等形式,调动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课后采用“直播答疑+微互动+学习平台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辅导,通过教学平台的统计功能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评价和督导;设置拓展学习板块如每日识药、真伪鉴别等,链接名师教学资源等。此外,在教学内容中要引入课程思政,如介绍药材质量时可以引入北京同仁堂古训:“炮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教育学生在工作中秉持精益求精,追求优质的工匠精神。

3线上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线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图1所示。课程教学过程具体分为学生获取学习信息、课前教学组织、学生线上自学、线上互动、学习信息反馈及课后学习拓展等环节,每个教学环节又分为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角色,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活动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施。

3.1课前教学准备

课前教学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检验学生课前准备及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学生需求的把握,为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调整提供依据。教师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搭建线上教学课程,将准备好的授课视频、微视频、PPT、教案、章节小结、测试题及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源上传。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聊天软件等发布预习任务和要求通知,并在平台上建立意见反馈区、答疑讨论区和课前学生准备情况调查问卷等;根据学生意见反馈和调查问卷的情况,来制定新课的课堂讨论、课堂互动等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并根据预习情况完成问卷调查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意见。

3.2课中教学实施

中药鉴定技术线上教学课中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教学环节,分别为:

(1)课前教学组织环节: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聊天软件等发布开课通知,根据授课计划和课程表设置课程学习发布时间,设置签到时间为课前10min,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签到任务。

(2)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环节: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讨论式、思考式学习模式。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并进行线上答疑;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视频、PPT、测试题等学习任务;安排组内讨论,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对知识点进行探究,提高学生对中药鉴定技术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3)线上互动环节:通过线上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平台互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定时通过学习平台发布话题讨论、抢答、小组任务等,促进学生参与讨论,学生思考后以跟帖的形式给出自己的答案。对具有共性或难以理解掌握的问题,安排具体的时间线上直播集体辅导。此外,还在平台上开设识药学习板块话题讨论,供学生业余时间识别药用植物或药材鉴别特征。中药鉴定技术线上教学微互动是以教学班级为单位,以聊天软件为媒介形成的互动学习群。学生通过互动学习群进行线上学习、交流、讨论,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在交流中发现知识、在讨论中分享知识;教师通过互动学习群管理教学、答疑解惑。微互动调动了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中药鉴定技术线上教学互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直播互动,课程定期开展直播,集中讲解或辅导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习题、测试题的讲解、重难点复习等。

3.3课后教学反馈

在信息教学网络平台或移动APP中,通过“统计”功能统计课程教学数据,对课堂的实时数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及成绩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教师或学生助教根据每位学生的签到、学习进度、课后作业、章节测试等进行监督反馈,对未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进行私聊,督促其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及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解答学生疑惑。

3.4教学拓展

教学过程中开设教学拓展模块,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析、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教学平台上开展识药学习板块,不定时的发布识药学习内容,将药用植物或中药材照片、视频等材料配以文字说明,介绍药用植物及药材的鉴别要点,学生在空闲时浏览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中药鉴定学习的氛围。链接名师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教学资源),推送中药鉴定相关的学习公众号,如“国药传承”“原始药终”“中华道地药材”等,公众号中有许多中药材图片、鉴别要点总结或鉴别视频,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药材鉴别经验,提高学习中药鉴别的兴趣度。

4线上教学评价

4.1线上教学考核

课程教学评价不仅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验证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达成度的重要步骤;通过教学评价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鉴定,也检验了教与学的成果。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围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设计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及综合能力的评估。考试方式由过程性考核(50%)和结果性考核(50%)两部分组成,按比例形成最终成绩。过程性考核包括线上学习(40%)及技能考核(10%)等方面评定;结果性考核即终结性考核,主要采用试卷的形式实现考核,从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

4.2线上教学成绩管理

课程成绩的合格与否,不仅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关系到学生的毕业资格。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成绩是通过考核项目得分与权重统计出来的,并进行公示。成绩的好坏能够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成绩的反馈,有利于督促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对成绩的管理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4.2.1教学平台动态监督

依据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统计功能,对线上学习过程中的成绩管理进行动态的监督,并进行动态跟踪。通过学生的成绩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并利用聊天软件、学习平台等留言互动的形式,督促成绩相对较低的同学加强学习。

4.2.2提升学生成绩自我管理意识

学生作为成绩承载的主体,最清楚自己的学习成绩状况,应该让学生明确课程考核要求及标准,让学生主动了解学校整体的课程设置、学分要求、毕业要求等,充分调动学生对成绩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成绩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样可以加强对课程成绩管理的监督,也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思考后及时解决。

结语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线上教学,采用录播+直播的方式,通过“学生获取学习信息—课前教学组织—学生线上自学—线上互动—学习信息反馈—课后学习拓展”的教学流程完成。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合理引入线上教学资源,重点引导学生动手去观察、体会药材的特征;授課过程中恰当地引入课程思政元素,把传道授业解惑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线上教学的实施,推进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形成中药性状数据库、中药真伪鉴别教学资源、中药显微鉴别教学资源及中药鉴定微视频资源。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优质的教学资源,做到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环境智能化,有利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及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环境,通过相关教学资源的学习,可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学资源建设仍需要加强;教学过程中很难兼顾到学生是否实时在听、在看;如何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每位同学开展个性化教学,还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简介:刘想晴(1983— ),男,医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药鉴定、资源与化学方向研究。

信息化教学范文第2篇

1教师如何正确看待信息化、迎接信息化

在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渗透下,传统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已成定势。在信息化教学的推动下,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自己就应该学会学习。教师学会学习,其内涵包括教师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能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信息,能掌握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原理能熟练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只有学会学习,并做到“学而不厌”,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致力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科研型的教师。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成为一名教育专家。为了引导广大教师学会学习和研究,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教师的学习和研究以必要和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应调动教师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对优秀的学习者和研究者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就化学教师而言,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最主要的不是要求教师要掌握多么高深的计算机技术等,而更重要的是要求化学教师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能够熟练并迅速找到教师或学生所需要的资源,更好的利用互联网络的便利性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来指导学生学习,监督学生学习,并可以自由地和各地各学科的教师交流学习,给自己充电,从而更好的教授学生。

2信息化在化学教学中的合理利用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利用多媒体和校园网等,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学生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层次,在网络上自由地选取适合自己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方式等来进行学习因人施教,既有利于基础好的学生,也照顾了基础差的学生。让学生自己把握学习进度,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避免了基础好的学生学习进度放慢,基础差的学生变得更差,甚至不愿学习、害怕学习。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通过监督、检测来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引导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并同时实现了跨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信息化的模式中,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由以前的老师监督变为现在的老师、家长、同学和学生自我四方面多方监督。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和互动性学生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学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地进行协同作业、交流探讨,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等了解不同老师的授课要点和讲解知识的方式方法等,从而更全面更深度的学习。对于教师同样可以从以前的繁杂教学中解脱出来,教师不再也不可能以“唯一的专家”的角色出现,而转变为学生的“保姆”、“父母”和引路人。通过网络便利的交互平台,教师可以更及时地解答学生疑问,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方法,也可以更好的管理课件,以及与各地的教师专家等进行教学交流探讨等。

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最有效直观的教学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巩固知识,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进一步探究和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多媒体生动逼真的视觉听觉冲击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可以让学生了解某些物质的作用、危害等等。信息技术通过种种表现手法将抽象的东西鲜活地表现出来,图文并茂、声乐并存,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我们的化学课堂,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鲜活的动力,为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但信息化不代表可以代替一切,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1)在化学课堂上不是有了多媒体就可以不去做任何实验,那些可以动手做的时间允许的实验教师还是一定要演示,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2)课件也好,视频也罢,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的,如果这些东西做的太花俏,就会使学生眼花缭乱或转移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本末倒置,适得其反;(3)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除了会上校园网以外,万维网也会经常浏览,但万维网里的信息良莠不齐,所以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提醒并监督学生,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去莠取良;(4)现在网络中有很多共享的课件供老师使用,但我认为这些课件是要谨慎使用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学生,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课件无法解决不同的要求。所以我建议老师可以多多参考这些共享的课件,但切不可随便拿之即用;(5)不要因为网络的使用,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师生情感……

总之,信息化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方便简捷的途径,使课堂的教学具有兴趣性、直观性、互补性、高容性等优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图、文、音、像等各种信息,在课下为学生提供远程教育、网上交流互动、协同作业等便利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共同把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改变为师生间、同学间及学生与现代信息之间的多向交流,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乏味、狭窄和繁杂。把新课标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化学教学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在传统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已成定势的情况下,化学教师如何应对信息化教学,并根据化学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点,构建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新的化学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同学间协同作业、自主探索、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等。

关键词:信息化,化学教学,合理利用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刘洪纪.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J].信息化教育,2005,10.

[2] 唐力,黄都.化学教育研究方法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信息化教学范文第3篇

摘 要:该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调查,探讨了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所反映出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式。“实践”是理工科教学管理的特点与重点,理工科包括理科与工科,同时在理论深化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有行动力的实践型人才。而当前各高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存在着硬件配备老化、软件更新慢、操作管理人员素质不足、高校对数字化高效管理重视度不高等状况,尤其在注重实践教育的理工科,现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与管理人才难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只有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深化现代科技服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同时完善相关硬件设施,及时更新管理系统,搭建一个系统而完善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才能更好的发挥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高校日常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型教学 信息化 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资源 理工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教育信息化成为构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实践性的教学体系有效的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我国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践性教学逐步增加,信息化已经逐步建成但相当多的高校忽视了理工科在实践与实验上与传统文科不同的具体要求,机构的创新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系统的角度研究我国高校理工科实践性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职能机构的建设问题,并且针对缺陷提出建设策略。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主体

我们的调研主体为教学信息化管理。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简而言之,即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理工科领域充分运用信息化传媒理论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核心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且全面考虑教育教学的主客观因素,高效运行、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研究并开发理工科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实践中进行信息化的教学管理。

1.2 研究特点

理工科当代教育系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的一部分。理工科教学偏向实践,有着与文科不同的特点。传统的教学管理系统偏重文字理论类教学服务,对理工科的实践型要求难以满足,本次调查针对高校教学管理网络系统,找出现有系统过于程式化,缺乏实践型与创新性的不足,希望引导建立一个多媒体实践信息全面化的资源共享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现有系统软件,使教育系统服务于实践教学。

1.3 研究目的

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内容由教学信息和管理方式两部分构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推进能够引发出对现行教学系统、教学信息表达方式、教学管理与组织方式、教育方法等的讨论与改革。

1.4 研究方式

此次研究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详见附件),利用网络向各高校学生发放问卷。共投放问卷1000份,回收988分,有效问卷967份,有效率达到96.7%,由此得出的结论真实可靠。

为保证研究的普遍性,在调查人群方面,选取了211高校学生,跨越不同的省市,将调查结果分类汇总,最终得出有效结论。

2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2.1 管理观念和体制落后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涉及面广的大工程,涉及教学管理的个个方面,每一个进程。在管理方面,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定义和意义认识不够完全,还处于传统的理论和方法,陈旧的教学管理观念。虽然有一些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但其功能单一,学生应用性较低,这就导致教学管理信息化流于形式。

因此,拥有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化教学管理观就很重要。

2.2 信息化认识不到位

高校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到位体现在没有充分意识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价值,因而没有将其设为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各高校教学管理从传统的手工模式向管理信息化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教学管理的相关部门在工作环境、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也说明了我们的管理模式、观念也应该作出对应的调整与改革。[1]

但总体来看,信息化教学在效率和全面性上比传统教学更具有优势。图1为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成果对比。

2.3 信息资源规范化建设问题

(1)缺乏合理的系统规划。

(2)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不完善。

相关高校的教学信息化软件由不从事高校教育的人员开发,对高校教育教学的了解不足,所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教师与学生需求。同时,一款软件往往应用在多所高校中,而软件的灵活度不高,可调试性差,造成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2]

图2为调查中受调查人群对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度的看法,59.7%的受调查者认为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方便了日常教学管理。32.4%受调查者认为现有系统不方便,仍需改进。

3 改善目前状况建议

3.1 创新教育管理观念,使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化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要求各高校围绕理工类学科部门建设、优秀学生培养模式设计、等重难点问题,使加快教学管理前进的脚步趋向信息化与科学化。

3.2 加强硬件建设

各高校为了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信息全面、及时、有效的资源平台,要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硬件的资金投入,链接校园网与互联网,优化高校的网络技术,使校园共享平台不断优化。适应了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才能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教学管理效益与质量,实现资金与建设成果的良性循环。

3.3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一个兼备高效性与人性化的信息化教育管理系统需要操作者,即教育管理人员的操作与维护,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意识决定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与服务。因此,各高校首先应通过组织管理系统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意识、引进高素质现代化管理人才三方面优化提高系统的管理人员。

图3为2008—2013全国高校应用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比率发展趋势图,在调查中可见社会各高校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视度和应用率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理工科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度和受重视程度的提高体现了本次研究的实际性与操作改革的可行性。

3.4 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相应的应用软件支持,为达到在网络媒体上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评估、教务考务管理等方面工作,需要打理加强在管理软件上的技术投入,密切与开发公司之间的交流联系,在初期使学生和教师接入。在软件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不断维持学生教师与技术开发公司的联络,进行实时的监控调试,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维护,力争提高系统的实用性[3]。

理工科教学管理具有实践性特征,要求高校前期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进行数据资源处理,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拓展,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丰富管理功能与信息全面性。

3.5 建设资源共享平台

在各高校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理工科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提供媒介,为高校学生日常自主学习与实验提供硬件设施。具体分为四部分。

(1)建立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是为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在网络上教师与学生用户均可以利用其进行信息交流。教学论坛可分为教学板块和学习板块,安排教师在各个板块协助管理员进行管理与答疑,活跃气氛,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思想交流平台。同时上传教学视频、课件、练习题等资源,学生可按个人要求进行下载,完成课下的学习,与教师进行交流,及时进行反馈,协助教师制定教学进度,教师在线答疑,帮助学生进行课下的学习。

(2)实施多媒体教学

在各个教室与阶梯讲堂安装多媒体系统,为教师授课提供硬件支持。例如幻灯片演示,教学视频播放,实验模拟等,以直观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宏观系统理解所学内容

(3)建立开放性计算机中心

对于实践性十分强的理工科专业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维持其学习实验的连续性,实验时间与周期性影响了学生课下进行自主学习的实验。为解决相关问题,应建立健全开放性的计算机中心,在时间上对学生全面开放,学生使用校园卡进行学习。综合性的网络实验室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了传统实验室资源,扩大了实验室的适用范围,实现了自动化与数字化的管理。

4 结语

在针对本次课题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应用了问卷调查等统计方案。制作了近六年来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占额比率,得出了除2009年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占额比率管理小幅减小,以后均成稳定上升趋势的结论。比率减小的原因可能是相关技术人员短缺及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此外,我们还对比了信息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在更高效、更丰富等方面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根据调查显示,普遍高校师生认为理工科实践型信息化管理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目前高校对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效果给予了普遍的认可,绝大多数师生认为它的发展将成为教学管理新的里程碑。

随着不断步入大众化教育的高等教学发展,针对理工科实践型教学而开展的信息化管理研究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实现教学研究的全方位管理,更有助于规范化管理教学工作。虽然目前局部高校仍面临技术人员短缺、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等诸多弊端,但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对于改革研究教学运行及教学管理网络化具有重要的主导意义[4]。以后我们更要深入探讨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应注意如何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合理配置等诸多问题。我们将树立开放性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做好以实践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的部署,强调规范化管理,创立良好的运行环境,将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5]。

参考文献

[1] 蒋洁.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4).

[2] 高炜.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讨论[J].产业与创新科技论坛,2011(2).

[3] 戴玉蓉.适用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

[4] 郭巍.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

[5] 李智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4).

信息化教学范文第4篇

在上节课的时候,我们的《信息化环境教学应用》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两个关于教育资源的服务平台。一个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另一个是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我就读于师范院校的一个师范专业,作为师范生的我,将来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们在大学里会接触到很多关于教育,关于以后如何当好一个人民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技能。就像上节课中,老师分享给我们的两个平台。

信息化教学范文第5篇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属于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的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它前面承接: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以及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合作。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这为我们学习细胞核的功能做了铺垫;而它后面的能容是:第四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好这一节的内容为我们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高中阶段是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日趋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智力活动已经接近了成人的水平,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也逐渐显露出个人的特征:学习兴趣明显地分化,理想富有现实性,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初步形成。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因此教师对他们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而且在这个时候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此时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表现的机会,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让学生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本节的内容,而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点评和补充,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

本节内容主要使用的是多媒体PPT课件的使用。首先使用多媒体PPT课件展示出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内容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盲目的去学。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本节知识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这样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的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知道哪些内容是需要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需要了解的。其次,在学生讨论完之后,由教师点评的环节再次使用多媒体PPT课件来点评,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一目了然的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还在有所欠缺,什么地方还不够完善,还有所补充的地方。最后在小结的地方使用一张PPT课件就把本节的重点内容全部概括完,让学生清楚本节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哪些。同时在展示细胞核功能案例的时候,还使用了flash动画,这样使学生听起来就感觉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习的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来引出为何细胞的各个部分能够正常行驶他们各自的功能?而且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引出本节内容《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从而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采用多媒体PPT课件,以填空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考试的考点和方式。

讲授新课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致 首先由学生自己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或者查阅其他的资料书,或者使用网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网络等信息技术,而教师在点评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PPT课件展示细胞核的络等工具。 功能的资料的四个实例以及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及各个的功能。

小结复习 以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复习 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复习。 教师采用多媒体PPT的动画展示本节内容的小结。

课堂巩固 播放多媒体PPT课件让学生做课堂练习 学生看PPT做题 采用多媒体PPT课件展示,可节省时间。

课后反思 教师课后反思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需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课后巩固、复习。

信息化教学范文第6篇

工商管理系

物流管理专业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流信息管理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实务课

适应对象:物流管理专业

编写时间:2010年2月10日 编写部门:物流管理教研

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适用范围:理论课程、实务课程的理论部分)

实训教学内容安排

(适用范围:技能实训课程、实务课程的实训部分)

上一篇:清凉夏季范文下一篇:雏鹰争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