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论文范文

2023-09-16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1篇

一、社会工作在加强社会管理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 社会工作在于预防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冲突。做好社会工作能够促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管理

社会工作是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获缺的有效手段。在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的手段和方法往往是由政府出面,依靠行政力量自上而下的推行各种社会政策,执行福利制度,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中行政色彩较为浓重,未能做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在我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靠原来的行政手段、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已不能很好地对付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当前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就是要切实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变传统的“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为“小政府、大社会”的高效能管理和治理,通过开展社会工作,逐步淡化政府服务中存在的管理色彩,增强社会服务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引入社会工作制度,可有效承接从政府剥离出来的社会服务职能,促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人民群众的共同合作,弥补政府在执行社会福利制度以及在公共服务、管理方面针对性差、灵活性不足、人性化服务不到位的不足。通过社会工作切实解决政府“想管却管不好、管不到”的问题,调动整个社会参与社会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社会活力,更好地体现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公共服务理念。

社会工作在提供专业化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支持等公共服务过程中,推动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发展,逐步形成政府购买服务的体制和政策,从而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实现社会化的优势互补和合理分工。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充分考虑服务计划的实际性、统筹性、连续性、长远性和灵活性,充分弘扬公益理念,发挥市场作用,在完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加强社会管理。社会工作在充分整合、调动各类社会资源的同时,既着眼解决好当下问题,更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将政府的刚性政策转化为柔性的社会服务,将专业手段融入日常工作当中。社会工作者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有效发挥社会工作在帮扶救助、问题调解、行为矫治、心理疏导、社区建设、社区矫正、就业引导、青少年服务、社会价值疏导方面的显著作用,更好的践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履行为人民谋幸福的职责。

(二) 社会工作为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当前,社会转型期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现,社会失范与社会竞争带来的心理失衡现象,人际关系的疏离,价值观的多样化,日趋复杂化的社会越轨行为,居民归属感的缺失等现象和问题,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亟待在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化解。社会工作以其“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技巧,以特有的柔性方式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工作保障群众利益,增强社会凝聚力,全面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党执政力量基础的有力手段,能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工作与行政管理的区别在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服务方式有利于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行政管理利用公权力来规范人们的言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实现了人的发展,才能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才会有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是“把每一个服务对象都视为有生命尊严的个体,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有它独特的价值,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无论他选择什么样的生存样式,都不影响他作为一个有生命尊严的个体的存在,都应该得到尊重”。基于这样一种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者在对社会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开展服务时,不仅注重物质层面上的帮扶,更注重提供精神层面上的帮助和支持,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方法和手段,帮助服务对象挖掘自身潜力,调动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服务对象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逐渐摆脱困境并预防再度陷入困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

(三) 推动社会工作发展,有利于宣传、提升和谐向上的主流价值观

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人文环境,加强社会软环境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强,注重伦理价值,的专业学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价值贯彻了社会工作实践的始终。面对当前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发生激烈碰撞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最重要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于运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激励人,通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和工作方法,逐步规范社会中存在的各类越轨行为,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社会工作在倡导“助人自助”主流价值观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将社会工作精神逐步融入到社会文化当中,渗透到个人行为、社会风气的方方面面,优化社会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积极营造平等、诚信、尊重、关爱、友好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社会工作是基础。只有做好社会工作,才能实现社会管理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工作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民生的高度关注,我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初步建立。但是,在与社会福利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我国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专门队伍建设,都与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职责存在明显差距。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进程中,社会管理与提供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工作密不可分。加强社会管理亟需社会工作的全面展开,需要专门的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队伍来执行社会福利政策。将

社会管理寓于社会工作和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之中,将政府的刚性政策转化为柔性的社会管理、专业服务,更好地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化解矛盾冲突,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有效的社会管理都依赖较为完整和成熟的社会工作运行体系,社会工作已被实践证明为当代社会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制度,覆盖所有人群的社会工作,通过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技巧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对于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由于社会政治制度、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道德伦理、文化环境、价值观念和社会政策与西方国家的差异,不可能机械地照搬西方模式。但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对处于社会体制结构深刻变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型的中国来说很有必要。

二、做好社会工作,加强社会管理

中国社会工作领域,目前分散在民政、卫生、教育、医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以及区(县)、乡镇(街道)政府机构和村(居)委员会组织。虽然,各级政府都强调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谋幸福,但是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缺少专业化、缺乏人性化,制度化设计没有做到科学化。政府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还存在“碎片化”、“分散化”现象,没有社会工作服务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制度建设方面的统筹安排,至今尚未真正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体系。由于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到位,社会工作缺失,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个体和家庭除了亲戚朋友和邻居的援助外,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全面系统地开展这项事关民生的工作。各级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其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面前的身份往往是“父母官”和当权者,存在服务不到位,救助不科学、不专业,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困难家庭及困难人群得到政府的帮扶有限,公共服务体系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没有做到全覆盖,社会福利制度未实现“雪中送炭”。而且,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中外界给予困难家庭及困难人群的帮助往往是居高临下且不顾及受助者感受的施舍,使求助者无论是否得到帮助都十分难堪。这也是当前社会管理在基层面临诸多困难的原因之一。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成功实践来看,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与推广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发展紧密相连,与政府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定位密不可分,与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需求息息相关。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相对突出,且日益复杂,对社会工作提供的公共服务现实需求旺盛。因此,社会工作的到位是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基础。我国在加强社会管理进程中应全面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

(一) 加大政府主导力度

作为传统的主导型政府,我国社会工作主要集中在政府所属具有社会福利和服务性质的单位及部门,已有的行政体制框架不能很好地开展社会工作,加上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使社会管理面临顾此失彼的情况。目前,行政架构中社会工作功能缺失,社会组织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运转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构建合理的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全面参与的作用,形成社会工作部门具体负责,人事、编办、财政、民政、教育、卫生、司法、公安、信访、老龄、社保等部门密切配合,工、青、妇、残联等社会团体和众多社会组织参与的工作格局。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社会工作,形成推动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整体合力,通过有效的社会工作来加强社会管理。

中国的社会工作自在深圳、上海等地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江西万载县的社会工作政府运作模式也成为结合地区实际推行社会工作的典型,社会工作已逐步得到各级政府乃至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但社会工作及其岗位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不仅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各单位、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目前,全国只有北京市设立专门的市委工作部门一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来推动这项工作,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构建了必须的机构,初步形成了体制化的框架。在法律保障及政策支持尚未规范的情况下,其他地方的社会工作主要是民政部门兼顾的一项工作内容。民政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与民生联系紧密,工作内容多,任务繁重。由于没有政策支撑、缺乏制度安排,而且在人力、物力、财力均未到位情况下,推行这项工作显得力不从心。要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体系,必须在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举全社会之力,才能使我国社会工作制度设计和体制建设具有现实的发展途径、运作方式和工作特色。

(二)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

社会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分工明确、分级负责、各司其职、综合协调的体制,使社会工作面覆盖所有社会人群。通过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使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各级政府及各工作部门只要解决了都管却都不承担责任的问题,无论是“大部制”,还是政府部门“分工细化”,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就能够落到实处。管理体制应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建设。一是在省、市、区(市、县)一级相应成立社会工作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由该部门负责对社会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同时负责协调涉及社会工作领域的各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工作建设,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开展社会工作;二是在不增加政府机构的情况下,按现行职责开展社会工作。可在民政部门加挂社会工作管理局牌子,由民政部门牵头负责履行社会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职能,负责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监督管理,以及职业资格注册登记、教育培训、人才使用、岗位设置、人才引进、培育发展社会团体、登记志愿者队伍等工作。通过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三是在社区成立社区服务中心或社会工作服务站。主要职责是对辖区内社会工作发展进行统筹规划,负责指导、协调辖区内各项社会工作事务,针对社区各类群体制定具体的社会工作服务计划。中心或服务站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调动基层参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掘居民领袖才能,并就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为政府提供意见和建议,进而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的对象是社会人群,具体工作落实在基层社区,可结合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在街道或社区服务中心成立社会工作服务站,工作人员

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担任,负责本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站可帮助并指导居委会运用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为社区老年人、青少年、社区残疾人等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化社区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真正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真正实现居民自治,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热情。社会工作进入社区,能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有效改变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为推动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区管理,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关系和谐、生活便利的新型社区找到新的发展途径。

(三)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专业化是开展社会工作的前提,也是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是要加强高校的专业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实务操作能力为重点,教导学生如何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理论政策研究、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在个人、家庭乃至到团体、社区中有效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化教育要扩大与校外的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形成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理解的良性循环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目前,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尚未成型,培养的学生往往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大相径庭,存在与社会脱节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提升专业化教育水平。

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在岗人员培训。把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列入干部培训工作计划,采取分级负责、上下结合的方式负担培训费用,通过集中培训、示范教学、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积极鼓励在岗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将是否具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作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社区机构等社会工作岗位的准入条件,实现资格与岗位挂钩,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岗位人员的专业素养。

三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专业教育。领导干部是开展社会工作的重要力量,领导干部的社会工作素养决定社会工作水平。将社会工作作为专业课程纳入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和理解,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

四是加强对社会工作的具体指导。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人员普遍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素养、缺少专业技能与经验,亟需进一步提高。可通过聘请专家指导等方式为从事一线社会工作的人员提供长期、持续的专业化、科学化指导与帮助,不断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实现服务的专业化、科学化及规范化,避免社会工作服务“行政化”的倾向,才能保证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 增强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和宣传

要采取多种形式,逐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社会工作者,乃至人民群众对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的知晓度和认同度。要大力宣传社会工作内容、作用和发展的趋势,以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开展社会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宣传优秀社会工作的典型事迹,介绍社会工作的典型案例,使人们逐步了解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可或缺作用,了解社会工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感人的精神力量、科学的职业规范和丰富的专业内涵。只有全社会了解社会工作,不断认识、理解、尊重、接纳社会工作者,形成“有困难、找社工”的新局面,社会工作就能发挥自身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夯实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 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工作的积极性

社会团体和公益性民间组织在参与社会工作过程,就是参加社会管理。社会力量从事社会工作既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能弥补政府在执行社会福利制度、强化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不足,是社会工作,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组织大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加大政策引导和帮扶力度,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参与社会工作,参加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特别是培育更多的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或公益性组织、基金会,扶持、引导此类组织参与社会工作,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能,通过自身作用的发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高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同时,要严格执行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准入制度,为规范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行为和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提供保障,促进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更快更好的发展。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加大与社会公益性组织或非政府组织(NGO)的联系、合作力度,通过项目评估,由各类社会团体、公益性民间组织以慈善募捐或项目计划的方式,针对特定的事件和项目为特定的人群提供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各种需求,切实及时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政府帮扶的传统模式。

(六) 加大社区社会工作建设力度

社会管理的重点和落脚点在基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社区建设政策出台,我国的社区管理逐渐由宏观转向宏观与微观并重,且趋势日益明显。社会工作落脚点在基层,重点在社区,围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要求,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以社区为阵地推行社会工作,是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方法。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方式方法融入基层社区建设,既是实现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进程的最佳突破口和有效途径,又能促进基层社区建设。社会工作通过实现社区福利,完善社会保障,加强社区的社会管理,共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当前,在社区社会工作建设这项工作中要着重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合理开发社区社会工作岗位。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以需求定数量”的原则,结合社区基层体制改革和实际需求,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居委会)或社区服务工作站(中心)为平台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明确社会工作岗位职责、岗位等级、岗位数量和人元配置比例。每个社区可以根据辖区面积和常住人口数配备相应的社会工作人员,明确岗位职责,构建符合社区实际社会工作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考评机制,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和管理体系。

二是积极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采取转换提升的方式,大力引进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或具有社会工作执业资格的人员到社会工作岗位。结合“一居一名大学生”和“西部志愿者计划”,将具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或社会工作专业学历人员引进到社会工作岗位。社工根据岗位职责开展社会工作。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老年人照顾、青少年教育、残障康复、医疗卫生、社会矫正、人口计生、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婚姻家庭服务,心理调适服务、法律援助、社区治安和精神文化建设等领域开展社会工作,推动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模式,提高居民主动参与公共事务、进行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激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增强社区活力。

三是统筹社区社会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推行“资格与岗位挂钩、岗位与薪酬挂钩”的工资制度,由社会工作管理部门按照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付酬的原则,制定社区社会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切实稳定社区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充分调动社会工作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强调“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工作是遵循社会管理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其他国家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加强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一定能够把握社会工作的规律,构建符合国情的社会工作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人民谋幸福,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责任编辑:龙菲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综合学年设计;实践教学;工程认证

引言

“测控技术”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主干内容,主要包括参数测量、参数监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三方面。“测控技术”相关基础课程有传感技术、测控电路、误差理论、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微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学习上述基础课程之后,再开设智能仪器、测试技术等课程将知识溶汇贯通。上述课程按照“信息流的方向”设置,但在授课过程中,存在各门课程内容衔接不足、多门课程内容重叠等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制定合理的综合学年设计方案是使测控技术相关课程融会贯通的重要环节之一。某一门课程的学年设计内容,或多或少地与其它课程内容相关,在强调“检測技术”与“仪器”的整体性时则更是如此。

教学方法研究被各国普遍重视,具有独特的创新性的研究价值,以哈佛大学的 “案例教学法”为例,最新得到教育行业的普遍认可;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模拟训练法”,通过模拟现实政治中各类问题的解决方式,使学生学到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技能;芝加哥大学的“观点烹调法”,利用交流观点和开展评论而丰富知识;京都大学的“演习教学法”已成为传统的教学科目。其做法是在指定教授的指导下,学生按特定题目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互相切磋,在教室里得到难得的自我表现机会[1-3];英国高校的“自主和交互式学习”的教学方法[4-6]:允许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方案。方案设计大都以小组形式围绕“问题”展开,如大作业、综合设计、研究项目等。方案的“立项评审”由指导教师、部分学生、用人单位组成的评审小组来进行,它既是学生接受帮助和指导的过程,又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意义构建、交流表达、自我负责、能力培养的过程。进行“自主和交互式学习”时,学生可以自行选定学习内容、时间、方式、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可分散进行或集体学习。学习形式既包括查阅文献资料、自学、讨论、请教专家等,也包括调查、实习、实验、制作、测试、统计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跨时空的网络学习。这种教学是一种开放式、自主式、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开发学生诸如沟通、交流、角色转换、任务分工、团队协作、磋商谈判、妥协让步等人际交流技能。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创新性教学方式[7,8]包括,讨论组、课堂反转等方式,融合学习小组之间的配合与讨论,教师主导的课堂讲授扩展的教科书知识,讨论组提前准备工程案例以备讨论。日本大学的“讲座制”也是反转课堂与工程实践结合的一种成功方式,同样需要学生准备案例资料,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辅助研究纠正,双方互动。上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美国高校也将上述授课模式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向。

综上,将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系统化,将学年设计任务设计为多样、发散的工程实践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提出方案并实现,再辅以教师的指导是综合学年设计的主流发展方向。本文拟借鉴上述研究成果在内容、形式、硬件条件方面的方案,提出适用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综合学年设计方案。

一、综合学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在院系的统筹安排下,十余名授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参与开展“测控技术”课程内容体系梳理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工作。目的是:1. 使多门课程加强衔接、避免重叠,按信息流向梳理展开;2. 加强课程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

综合学年设计方案的制定主要遵循两个原则:1. 内容方面以增进课程知识的衔接与综合应用为目标;2. 形式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次教学为目标。综合学年设计方案制定的主要方法如下:

(一)教学团队和省精品课建设

课题组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多名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年富力强,已成为业务骨干。上述教师承担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部分主干课程的授课任务。

早在2004年专业平台课传感技术被列为学院唯一一门省级资源共享课,进入学校重点培育目录。围绕着省精品课建设,教学团队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方法研究,试图寻求一种适合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并先后完成了多项教学改革项目,积累了较丰富教学方法改革经验。此后,对该课程进行了O2O建设,修订了教学大纲,调整了教学内容,编写了适合本专业的特色教材,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研究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基础上,对现代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探讨,逐步形成了一种教学方法——动态分层异步教学法,构建了动态分层异步教学法课堂教学结构和实践教学结构,并在“传感技术”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因此獲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以被测量信息流为主线,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方案

传感技术是专业平台课,它以物理学、电工学、电子学、工程光学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是后续的检测技术、智能仪器、无损检测等专业平台课,在知识体系中作为先修课程的专业课、后续课程的基础课。传感技术、测控电路、误差理论、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仪器设计基础、智能仪器以及微计算机控制技术系列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主干,上述信息流知识构成了整体仪器系统。传感器是仪器的最前端,是所有信号的来源,测量之首;测控电路在传感器的后续部分,把传感器的转换电路输出的信号进一步放大、滤波、整流等;单片机是智能仪器的运算部分,精密机械部分及仪器设计构成测控仪器的机械结构。

以往的教学方式,各门专业课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或者存在重复的问题。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学年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学习的是一门门独立的课程,缺少了课程之间知识的融合过程。一直到大学四年级进行学年设计,因课题组的课题内容而异,因导师的方向安排而异。以传感器为信息流源头,以测控电路、单片机、智能仪器、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实现传感、通信、计算的主体部分,同时不确定度分析是测控仪器的精髓,精密机械设计基础与仪器设计基础是构成测控仪器的骨架,于是我们以被测量信息流为主线构建出测控仪器的课程方案。融合相关课程的内容,删去课程内容交叠的部分,增加课程之间的学科交叉部分和关联部分的衔接,将几门课程知识综合在一起开设综合学年设计,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

(三)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自律积极,并且兼顾学生个体特点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各大学采用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早已无法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传统授课方式是不必可少的一种类型,是一直以来毕业生毕业目标达成的一种重要保障形式。同时,课堂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研究性教学进行授课,使学生自主、自发地学习,教师辅助以基础知识的讲授,关键问题的提示、讨论式和参与式有机地融合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

动态分层异步提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课堂的主宰由教师变为学生,由学生收集资料,锁定问题,反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将传统的各章节内容分割为多个类别,授课之前的预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反转课堂前,教师根据学生查找的资料提出若干问题,并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网络查询、企业调研等方式提前在组内形成方案和报告,上课时,通过组内讨论、组间讨论实现知识固化过程。教师系统讲授单元知识后,再分组讨论,教师进行指导。该教学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能力不同,可以参加不同的讨论组,参加不同的问题讨论,这样兼顾了学生的个体特点。研究性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性教学方法教学结构

(四)贯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是课堂授课形式的重要补充,甚至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课程实验大纲、课程设计大纲的制定,应该充分反映课程体系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将系列课程知识综合到一个学年设计项目中,通过设计、制作、调试、分析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强化工程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五)创建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利用传感技术与可靠性实验室现有资源,创设大学生课外活动基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研学与创新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开放性试验项目、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以及创业实践项目等,引導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研、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和创业发展能力。

二、综合学年设计的硬件与软件条件

综合学年设计围绕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的省级精品课“传感技术”展开。近五年,综合学年设计相关课程修订了教学计划,调整了教学内容,编写了适合本专业的特色教材,为综合学年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传感器与可靠性专业实验室为基础,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教研组所在研究室购买二十余台检测技术相关设备,以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技术为特色,在光学仪器原理和设计、精密计量测试理论与系统、虚拟仪器与智能仪器、计算机测试与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等多领域进行实验教学研究与探讨,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为综合学年设计提供了硬件条件。

教研组走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设立综合学年设计或相近教学改革计划的高等院校,借鉴其优势和特点优化自己的学年综合设计分组、分类讨论专题。同时,利用问卷调查、用人单位走访、毕业生访谈等方式,调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此教学改革方式的认可程度和有效程度,并且根据回馈,有针对性地改进方案。

三、试行效果与分析

综合学年设计自2012年构想并拟定试行方案,到目前为止为7轮本科生授课试行,累计1500余人次。总体受到本科生及后续课程教师的良好评价。部分学生制成了不同原理的检测系统。同时,综合学年设计为本科生各类设计大赛提供培训和设备。

调查结果显示,支持综合学年设计的学生占80%。持不支持态度的学生认为,信息量过大、任务繁重,影响了课上知识的有效吸收,这是今后需着重改进之处。

本文设计的综合学年设计方案,可推广至具有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或相近专业的其它院校,也可将学年设计模式应用于工科其它专业。

四、结论

本文提出了适用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相关课程的综合学年设计方案——分别在团队建设、课程体系、方法改进、平台创新等环节进行了设计与创新。此外,分析了实验室条件和教学资料对综合学年设计的支持。7轮本科生授课试行结果表明,方案受到本科生及后续课程教师的良好评价,部分学生制成了不同原理的检测系统,支持率达80%。本文方案可推广至具有相近专业的其它院校,也可将学年设计模式应用于工科其它专业。今后工作重点为进一步细化各具体设计任务的难度系数,以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胡兵.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2):28-30.

[2]蔡晓庆.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库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智库时代,2019(4):200-201.

[3]李进才,孙超.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55-57.

[4]陈树兰.浅谈国外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现状[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0(4):51-54.

[5]梁清.面向准研究生的固体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143-144.

[6]黄恺.机制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运作模式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116-118.

[7]郑文.谈苏格兰大学本科教学的“以生为本”[J].中国大学教学,2010(5):94-96.

[8]田彬.基于能力导向的大学数据库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0):85-8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省精品课的测控技术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方法综合改革创新研究”(编号:JG2201201114)

作者简介:吴海滨(1977-),男,汉族,上海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传感技术精品资源课、O2O、MOOC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

*通讯作者:王北一(1983-),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管理、成果转化等。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从“自然派”命名到“审美之维”

对19世纪俄国文学社会学批评的误解源于那个时代对文学的实用性要求。

许多人都谈到,当社会变革无法通过政治渠道进行的时候,人们对文学就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文学来对民众加以启蒙,对沙皇政权起到反推的作用。如克鲁泡特金就说:“在没有言论自由的俄国,文学批评是一条吐纳一般人政治思想的运河,五十年来它在俄国的发展和地位的重要,是各国所没有的。……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俄国曾有一班不断接踵而起的批评家;他们对于当时的知识生活,曾有过极大而且极广极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能力是任何其他各界中的小说家著作家所不能企及的。”[2]这种情况是从1812年反法战争胜利之后就开始的,俄国军队中的知识分子随着亚历山大一世开赴西方,遭遇了一次伟大的“震惊”,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变革的愿望。恰达耶夫最先开始了对俄国文化的反省与批判,在他看来,俄罗斯民族的历史除了“野蛮的不开化”,就是残暴的统治。[3]35在这种境况下,俄国社会无法产生新的思想,即关于“义务、正义、权利和秩序的思想”[3]39。也就是说,恰达耶夫首先提出的诉求是思想的启蒙。用以赛亚·伯林的话说,那是个渴求思想的时代,尽管这些人只是少数,但也正是这些少数人,看到了那些多数遭受压迫、穷困潦倒、没有文化的底层民众的生活现状,“使他们感到愤怒,在个人内心充满无法忍受的负罪感”[4]222。

俄国的批评家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完成他们矫正文学创作方向的使命。别林斯基最先明确地要求文学要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他在其费时最久写下的专门论述普希金的著作中,对主张艺术至上的普希金及其创作进行全新的解读,倡导新时代的诗人要为新的时代服务。他说:“一个诗人,如果他的诗并不是在他所属民族本身的生活土壤中生长的,他就不可能称作人民的诗人或者民族的诗人。除了鼠目寸光、精神猥琐的人之外,没有一个人会强要诗人必须去歌唱那赞美善行的颂歌,或者以讽刺挞伐罪恶;但是每一个聪明的人,都有权要求诗人的诗或者对时代的问题做出回答,或者至少对这些沉重的,无可解决的问题充满悲伤。”[5]386别林斯基在他晚年的时候又做了一桩大家熟知的事,就是对“自然派”的命名,从而对他身后的俄国文学确立了一个思想的方向。先是保守派批评家布尔加林在1846年《北方蜜蜂》第22期的文章中对那些模仿现实的作品贬称为“自然派”,而把坚守艺术第一的创作倾向称为“修辞派”。但别林斯基趁机利用了这一称呼,对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作家直接以“自然派”命名,并大加赞赏:“自然派,今天已经站在俄国文学最重要的地位上;一方面,我一点不是因为什么偏私的迷恋,而把事情夸张,我们可以说,公众,就是说,大部分读者,都是支持它的:这是事实,而不是推测。”[6]563他認为,文学的生命力就在于“从书本转向生活,从学校转向社会”[6]565。别林斯基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拖着沉重的病躯,写了多篇文章,其中包括他对果戈理发表《与友人书信选》表示不满的文章和书信,表达了他坚持文学要为俄罗斯现实社会服务的信念。

也正是因为别林斯基等批评家的这一立场,使得我们一直以为19世纪俄罗斯的文学社会学批评不讲艺术性,只讲人民性、社会性、现实性。但我们应当看到,19世纪也是俄国文学的自觉意识产生的时代,尽管整个社会对文学充满了“思想”的要求,但文学从来也没有失去对艺术的追求。人们常常把普希金的诗句当作诗人自由的宣言:“诗人啊,请不要重视世人的爱好,热狂的赞誉不过是瞬息的闹声;你将听到蠢人的指责,社会的冷嘲,可是坚持下去吧,你要沉着而平静。你是帝王:在自由之路上自行其是,任随自由的心灵引你到什么地方;请致力于完善你珍爱的思想果实,也不必为你高贵的业绩索取报偿。”[7]虽然,包括普希金的类似观点以及接下来的唯美主义倾向受到了俄国文学社会学批评家的否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批评都是庸俗化的,仅仅将文学视为某种社会宣言。

我们还以别林斯基为例。一般认为,早期的别林斯基是受到黑格尔、谢林哲学以及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因而产生了某种唯美主义理念,因此,他的文学批评对艺术性的要求并不逊于对社会性的要求。但即使是晚期,当他发生了对其早年观点的“一种彻底和痛苦的批判”[4]231之后,仍然对文学创作的艺术标准有明确的诠释。比如,在上面我们提到的论普希金的著作中,他随时都在强调普希金首先是一个具有高超艺术水准的诗人:“普希金所以是伟大的诗人是在于:他通过一些生动而优美的现象把自己的诗的观照具体化了,而不是在于他想要成为一个思想家和问题的解决者。”[5]386也就是说,作家或诗人首先要使自己的作品成为艺术品,而不是成为政论作品,才能成就艺术的伟大。当然,仅仅追求形式的唯美也许是缘木求鱼,艺术本身因为负有更高的使命而成为伟大的艺术。所以,别林斯基说:“艺术本身的利益不能不让位于人类更重要的利益,艺术高贵地承担起为这些利益服务的担子,成为它们的发言人。然而它丝毫不会因此而终止其为艺术,而只不过是取得新的特征。”[6]596-597因此,我们看待别林斯基的文学社会学批评,不能忘掉,黑格尔的哲学渗透在别林斯基的全部思想之中,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上,他一直坚守着辩证法的观念。如王志耕在《俄罗斯社会学诗学》中评价的:“艺术如果仅仅为社会而存在,反而无法达成对社会的作用;艺术只有首先成为艺术,才能成为为社会服务的艺术。这也就是所谓的艺术的社会性了。”[1]35

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19世纪俄国的文学社会学在车尔尼雪夫斯基那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美学观,尽管这种美学观因为创造者思想的不成熟而存在许多漏洞,但不妨碍它仍然是在美学的框架内展开的。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即生活”的命题,还应当注意到,他对美的生活的理解是“应当如此的生活”。他说:“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8]所以,王志耕将其称为“社会学批评的审美之维”是有道理的,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就看不到那一时期文学社会学“文学”的一面。

二、从庸俗社会学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如前所述,苏联时期的文学社会学的名声由于庸俗社会学的出现而受到影响,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文学被置于政治、经济、社会的附属地位,而忽略了在整个苏联时期,对艺术理想的追求也是文学社会学批评的一贯主张。

以赛亚·伯林如此博学,仍然偏执地看待俄国的文学社会学批评,他说:“这种批评,对生活与艺术的界线故意不予过分清楚画出;对艺术形式与人物角色、对作者的个人特质与小说内容,评者自由发抒其褒贬、爱恨、钦佩与鄙薄;以上种种态度所动用的标准,无论为有意的或含蓄的动用,都与判断或描述日常生活里活生生人类的标准相同。”[9]不错,这种由别林斯基所开创的批评模式在20世纪初期的形式主义批评失势之后,一度占据苏联批评界的主流话语位置,并且在此后同样遭受到批判之后,仍然在后来的批评中时有显现。如苏联学者所说:“庸俗社会学派的残余的生命力是相当顽强的。分析或批判地评价一部艺术作品是一件复杂而又细致的事情。在作者的理论观点没有经过准确的检验,而被研究的对象的特性又没有经过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就会为形形色色的庸俗化创造良好的土壤。”[10]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即使是在庸俗社会学盛行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苏联文坛上也出现了许多出色的文学社会学批评著作。这其中包括了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1929,即《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初版)、古德济的《托尔斯泰评传》(1939)、布拉果依的一系列论古典作家的著述以及仍然保持批评活跃度、转向社会学批评的形式主义者们的著述等。在这些著作中,巴赫金的文字已经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影响,它融合了社会学批评、文化批评和形式批评,成为一种程正民先生所说的“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历史和结构相结合、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相贯通”的整体诗学。[11]而巴赫金的这些著述,包括他后来发表的关于拉伯雷与中世纪民间文化的巨著,也主要是在庸俗社会学还有广泛市场的30年代完成的。

其实,就庸俗社会学批评而言,这也是一个标签化的命名。文学作为一种与人类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文化现象,很难将其与政治、经济、社会诸因素割裂开来,它们彼此之间的制约关系以何种程度为限,本来就是一个十分主观化的问题。所以,当我们细读这些所谓庸俗社会学批评的著述时,可以发现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庸俗不堪”,而是如王志耕在《俄罗斯社会学诗学》中所论述的,庸俗社会学既有其内在矛盾,却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比如,对文学文本的阶级分析,本来文学叙事要关注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所有形式的奴役关系,阶级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当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是在今天的后殖民理论框架内来审视这个问题,它的合理性就越发凸显出来。“在后殖民理论发展到不仅关注殖民话语霸权、也要关注解殖后阶级控制问题的今天,弗里契对文学的阶级分析,适足以提醒我们关注艺术内容中的权力运作规律。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渗透进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从而隶属于特定话语权力,这正是艺术批判所要揭示的根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在批判的层面上,也正是要揭示其他社会文化现象及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渗透,而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利益权力的作用对艺术的影响。”[1]273-274由此可见,任何标签化的认识都值得我们在今天的语境下加以重新解读。

在苏联文坛二三十年代经过形式主义、庸俗社会学的双重批判,促成了后来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制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出台,这一概念也由此带有官方制定色彩而备受诟病。同样,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也应该先行“去蔽”,把标签拿掉,用今天的社会学诗学的整体性来衡量其是否具有合理性的一面。所谓“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12],我们如果把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革命”一词去掉,这一原则在结构上不过就是亚里士多德说法的翻版:“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13]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这个规则没有问题,至于是否符合“革命”的要求则是一个变量条件,不同的时代会对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做出不同的解读。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的第二条,“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同样的道理,艺术的教诲功能毋庸置疑,至于如何来艺术地实现这种功能也是一个变量条件。你可以通过强制的说教来进行教诲,但如果这种方式不被读者接受,则谈不上功能的实现。因此,它还要求“艺术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当然,如果一部作品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它的艺术性也就与教诲功能结合起来了。所以,王志耕指出:“如果我们把它仅作为一种文学理论来看,应当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指称的内容是符合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并且与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解并无根本差异。”[1]292我们回顾苏联时期的文学创作,尽管出现了相当多的按照“无冲突论”原则以及官方“定制”要求写出来的作品,但同时也出现了像《静静的顿河》这样世界一流的巨著以及普里什文、特瓦尔多夫斯基、帕乌斯托夫斯基等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此外,当我们认为像布尔加科夫、帕斯捷爾纳克、索尔仁尼琴等重量级作家并非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也能创作出一流作品的时候,也就说明,在苏联文坛上,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对艺术标准的遵守。

三、从人道主义回归文化诗学

在后斯大林时代,苏联文坛迎来了一个相对自由的时期,这时我们看到,他们掀起的第一波思潮是关于人道主义的大讨论。这成为俄罗斯文学社会学批评向社会学诗学或文化诗学转型的一个前奏。

我们说,文学是人学,尽管这并非高尔基的原话[14],但这的确是一种揭示文学实质的说法。文学既可以理解为人类理想生活的重构,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类个体的生存权利的辩词,缺少了后一种理解,则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失去其真正的文化价值。俄罗斯19世纪的文学批评尽管有着对“民族性”和“人民性”的反复论述,却没有在“人道主义”(humanism)这一概念的本义上进行过讨论,尽管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中已经体现了对作为个体的人尤其是小人物的关注。当然,这也说明了文学创作相对于文学批评的自律性,但在文学批评自身的自律性中,也不能缺少了人道主义的内核,或者说文学本质的内核。在这个背景下,当时的《文学报》主编留里科夫在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具有重要的意义:“光荣而高尚的人道主义使命是被付托给先进的美学和文学批评的。我们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为了人的精神丰富和纯洁、反对野蛮和腐败、反对人格的堕落而斗争的。”[15]249这就为此后的人道主义讨论奠定了一个基调,就是赞美个人的幸福权利和否定人格的堕落。而更重要的是,在此后的讨论中,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转向”。一个是将“党性”转换为“人性”。在上述留里科夫的讲话中,他对过去加在文学标准上的“党性”做了新的解释,即党性就是“深刻、宽广、思想的明确性、高尚、人性”[15]237。用《俄罗斯社会学诗学》中的话说:“这样,就把党性引到人性的层面上来了,也就为此后的文学创作中对更多个人化的人性描写打下了一个理论上的基础。”[1]373另外一个转向是将“人民性”转换为“个性”。人民性这个概念在19世纪的别林斯基时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将俄国文学从古典主义的贵族性中解放了出来,因此,这个概念中包含着明确的平等观念和底层意识。但这一概念在苏联时期往往被替代为“集体性”,从而剔除“个体性”或者“个性”的内容,在新的语境之下,“人民性”概念的积极意义变为压抑个性的一种说辞。因此,明确人民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并将个性视为人民性的起点,在整体的文学观念中十分重要。美学家包列夫的话说明了这种转向的重要意义:“社会上,人的发展、人的不断成长应当为了人,而社会的发展应当通过人而为了个人——在这种人与人类的辩证法中有着最高的人道主义原则和共产主义的审美理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应为实现这些理想并将其切实贯彻到生活里去而努力。”[16]不仅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所有的艺术形式,其真正的本质都是对人的,尤其是对个体的、弱势的人的负责。或者如布罗夫所说的:“人道主义,是崇高的艺术的活命之水,是艺术存在的条件。”[17]

正因为有了将人道主义引入文学社会学批评的过程,才导致了20世纪后期尤其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批评界的文化诗学转向。所谓文化诗学,就是将人的总体生存境况纳入文学视野中,来考察每一个个体的微生态的研究。因此,文化诗学在方法论上强调的是整合性,而在价值论上强调的是个体性、异质性、边缘性。如俄罗斯文学批评中的宗教意识的复活,其根本指向是个体精神的复活,通过个体精神的复活达到文化的更新。如王志耕所说的:“在某种意义上,重建文学研究的传统宗教文化之维,与以往的社会学批评中的社会意义诉求是一致的,只不过后者试图通过以文学形式唤醒人们的现实改造意识来达到最终改造社会的目的,而前者则是试图通过唤醒人们的宗教内省意识来达到改善现实生活的目的。”[1]452而文化诗学中的文化批判,则一方面以个性化的修辞方式来表达解构性的后现代观念,另一方面揭示当代社会的“悖谬逻辑”(паралогия)和“历史创伤”(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травма),以寓言化批评方式来讲述人存在的终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俄罗斯的社会学批评,尽管已经失去了它的称名,但这种批评模式却内在地嵌入了当代的文化批评话语之中,只要文学仍然是人类生活的镜像,或者说,只要文学是由社会的人来写作的,那么,这种批评模式就将长久地存在下去。”[1]458

注释

[1]王志耕.俄罗斯社会学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俄]克鲁泡特金.俄国的批评文学[J].泽民译.《小说月报》第12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1921(10):1.

[3][俄]恰达耶夫.哲学书简[M].刘文飞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4][英]以塞亚·伯林.艺术的责任[A].现实感[M].潘荣荣,林茂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5][俄]别林斯基.亚历山大·普希金作品集[A].别林斯基选集(第四卷)[C].满涛,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6][俄]别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第一篇)[A].别林斯基选集(第六卷)[C].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俄]亚历山大·普希金.致诗人[A].普希金抒情诗选集(下集)[C].查良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329.

[8][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6.

[9][英]以塞亚·伯林.辉煌的十年[A].俄国思想家[M].彭淮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43.

[10][俄]马申斯基.苏联批评界和文艺学界反对形式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斗争[A].回顾与反思——二三十年代苏联美学思想[C].盛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18.

[11]程正民.巴赫金的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5.

[12]苏联作家协会章程[A].周扬译.苏联文学艺术问题[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5.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28.

[14]关于这一问题可参见:刘保端.高尔基如是说——“文学即人学”考[J].新文学论丛,1980(1).

[15][俄]留里科夫.苏联文学批评的几个问题[A].刘辽逸译.苏联人民的文学——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报告、发言集(上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16][俄]包列夫.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A].江劲译.现代文艺理论译丛编辑部.人道主义与现代文学(下册)[C].北京:作家出版社,1965:201.

[17][俄]布羅夫.艺术的审美实质[M].高叔眉,冯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43.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程成)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近年来,社会管理的创新步伐愈发加速,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政府将许多社会服务移给符合资质的社会组织去提供,因为项目的立项到落地再到结案之间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有关资源的输送势必会带来对服务成效的质疑,社会上对验证服务成效的呼声越来越高,随之兴起的便是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的浪潮,社会服务项目评估就是企图通过评估的方式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而第三方评估机构以专业和科学的评估方法与体系,独立地对社会服务项目进行评估,目的是为了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但其运行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阻扰。笔者希望梳理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项目评估;服务成效;第三方评估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政社关系的调整,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频繁,加之社会大众因为社会急速变迁产生了很多新的需求,因此由社工机构等社会组织承接来为公众提供帮助的社会工作服务地位日渐提高,人们也逐渐地接受这种非政府性质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益处和帮助。那社会工作服务能否真正帮助困境人群?服务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所帮助?服务能否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服务能否促进社工机构的发展等问题。此外,由于一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有作为资方的政府、作为供方的社工机构以及作为需方的服务对象,以及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提供社会资源的其他社会团体、热心人士等,大家都普遍关注一个问题,即当资源链接成功后服务成效是否有达到预期?因此,不难看出评估是检验服务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另一个方面,何谓第三方?第三方评估为何如此重要?第三方是指与另外的两方是不同的,即与第一方是被评估的对象和第二方服务对象或者服务使用者均没有交叉重合的方面,因此也被称为“独立第三方”。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又称社会评估,主要是指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社会舆论机构、中介评估机构等通过一定程序和途径,采取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正是或者非正式地评估社会组织的绩效。根据现有的评估体系,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在评估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其评估结果和意见对社工服务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因为第三方评估机构所组成的评估专家都是在社会服务或相关领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待问题的判断往往是一针见血。同时作为一种外部制衡力量,第三方评估具有客观和公正的优势。但是这样专业的机构其在运行和评估过程中也是存在一定的阻碍的,导致其专业行业内认可度高,但社会接受度偏低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阻碍从而真正起到“以评促建”的作用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究。

二、第三方评估社工服务的现存困境

(一)第三方评估缺乏合法性

笔者认为合法性通俗来说是法律对某一行为或事物的认可度或承认度,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讨论的合法行为与不合法行为就是法律对该行为有无给予认可,认可的称之为“合法行为”,反之为给予认可的称之为“不合法行为”。同样地,“第三方评估”实则也是一种行为,我国现行法律体系里并没有涵盖关于“第三方评估”的内容。虽然我国在社会服务领域方面在全面推进第三方评估,但是第三方评估的法律地位以及具体的实践机制并不明晰。也就是说既没有给予认可也未给予不认可,这就使得第三方评估陷入一个困境,变成一种更多的是行业专家学者或者资深的社会工作者所推崇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因此也就无法获得社会大众更为广泛的接受程度,因此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和意义价值显得有些薄弱。除了法律层面的合法性意外,也有研究指出第三方评估还缺乏社会合法性,原因是由于文化价值、行为习惯等因素而导致的。笔者认为和我国社会长期的等级考核方式有关系,无论是学生时代的学业水平测试、还是工作以后的绩效考核,往往都是一种以上自下的程序,即由老师和工作部门主管对考核负责,这些人在此中是权威的代表,长期以来就形成了思维惯性,认为除了权威代表以外的人的评估结果和意见都是无意义的。将此投射到对社会服务的评估中,人们很自然而然地就认为是应该由政府部门来承担,而不是由与政府部门毫无隶属关系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即便是第三方评估机构是由此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资深的社会工作者等有丰富经验的人所组成的团体。这种思维惯性让我们在看到第三方机构给出评估意见前就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可以忽略的,无法正视其重要性和专业性,心理上排斥了第三方评估,进而导致社会合法性缺乏。

(二)评估流程过于僵硬单一

当一个第三方评估承接了社工站的评估任务时,常常采取的流程是社工站提交自评报告、第三方评估机构组织评估队伍实地考察、撰写评估报告等,总的来说是属于“事后评估”。事后评估有利于看到一项社会服务的最终成效,但是,因为社会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人的需求和困难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如果只采取事后评估,那评估就处于被动的位置,无法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未能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指出问题,并且给予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浪费。除了评估时效上较为滞后,评估流程僵硬单一还表现为当第三方评估团队实地考察社工服务站时,规定动作更多的是参观社工服务站的场地和基础设施、听取项目主管或负责人陈述项目基本情况、专家查阅评估材料以及向居委、街道或者个别居民等社工服務站的合作方做简单的调查访问。因而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需要很详细的支撑材料,进而催生出“干得好不如写得好”的工作风气,相继地人为美化项目成效、夸大服务规模以及服务对象数据造假等不良问题都衍生出来了,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第三方评估专家仍然只重视审阅为了评估而拟写的自评报告,而没有深入调查服务对象的实际改变情况,仅凭社工站的“一面之词”,很难衡量服务对困境人群的帮助,因此服务成效也缺乏公信力。

(三)第三方评估信息不公开

目前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部门能将评估信息公开的,无论是自身机构还是最终对评估对象的评估报告都是极少的,更多是公示是结果和简短的评价而非详细的评估材料,这样除了服务购买方、参评方及评估方以外的社会公众难以对评估的结果进行考证,因为信息的不公开,使得评估行为和结果更多时候像是一种“自说自话”的游戏,而且服务购买方以及参评方参加评估的初衷也是借此机会向社会做出一个交代,无论是资金的使用还是人员的调配,社会服务都有按照服务协议落到实处,但是缺乏评估材料的公开,就令评估结果有点站不住脚,尽管我们相信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专业性以及政府的权威性。

三、解决对策

(一)构建合法性机制

笔者认为合法性机制包括法律机制以及制度机制。针对目前我国在对第三方评估机构法律规制的空白情况,构建一个相对完善且合理的法律法规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能够约束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所作所为,保证在一个合乎法律的框架内开展评估,会增加第三方评估的规范性,也会使得评估结果更有信服力。在制度规制方面,更多的是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内部的制度规范,主要包括与购买服务方之间的关系、评估人员的组建原则、评估流程以及评估指标体系这四个方面。与购买服务方之间的关系需要有个十分清晰的界定,因为虽然作为出资方,第三方评估机构理应考虑到购买服务方的实际需求,包括评估的重点、评估的细致程度等,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更应该秉持着专业和公正的精神去看待一个社会组织或者项目的运营,用专业的眼光去甄别优势与劣势,这样才能发挥评估机构的作用和价值,也是令评估机构能继续运作,更是有效促进社会组织成长进步的方法,使只能提供品质更优、需求更切合的社会服务。评估人员的组建原则主要是考虑到评估是一项十分专业的活动,为了更好地保证其专业性,因而需要一支经验丰富、价值观明确的人员队伍,有了专家才能事半功倍,犀利且准确地指明社会服务到底有没有必要开展、对服务对象有没有帮助、帮助的程度有多大以及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不至于浪费社会资源,更加不会因为不专业而评估资源有所浪费。

(二)多样化评估形式

除了上述的常规评估流程和形式外,不妨可以设计出更多样化的评估形式,令第三方评估行为灵活起来,增加行为的弹性以看到服务项目的更多面。因为服务进行中服务对象是不断发生正向或负向改变的,如果评估专家可以在服务进行过程中采取参与观察的形式在一旁评估,有利于更准确把握一项服务的产出和质量,此时服务对象对于服务的主观感受也会更强烈一些,对提供的信息也更真实,对评估专家的评估是有帮助的,但是另一方面,虽然评估专家在项目进行中进行评估资料的收集,但是考虑到人力资源、资金以及服务对象的意愿,还需要慎重考虑后有选择地进行参与。

(三)社会化评估

以往学者们解决信息不公开的方法更倾向于将评估材料在各种平台上进行一个公示,例如網站、微信公众号等等,尽管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只是“事后评估”的一个查证,依然无法发挥对评估过程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对社工站的宣传和知晓度方面的评估,仅仅评估接受过社工提供服务的人难免会导致分值过高,可是社区的其他居民并不知晓社工站,影响该指标的可信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以及最大可能地将社工站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可以开拓一个新的评估形式——社会化评估。社会化评估就是除了购买服务方、评估方及参评机构以外,再为社会公众建立一个可以让他们参与进来的一种新型评估方式,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弥补信息不公开的不足,但又可以起到比仅仅公开评估材料的公示方法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燕林.如何保证第三方评估的独立性[J].中国科技论坛,2017(07):14-18.

[2]赵环,徐选国,杨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社会动因、经验反思与路径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0):147-154.

[3]李春,王千.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过程中的第三方评估制度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4(12):38-42.

[4]潘旦,向德彩.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01):16-22+43.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量社会工作毕业生已经可以从工作情境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目前的社会工作教育提供丰富的反馈。本研究力图通过调查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对专业教育的反馈情况,了解毕业生对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以期为今后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较为客观和现实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毕业生;教学;反馈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和管理领域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特有的伦理规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专业活动。[1]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到2006,全国被批准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近200所[2]。随着社会工作教育的飞速发展,大量社会工作毕业生业已踏入实际工作岗位,他们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反馈和思考反映着现实职业环境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某种需要和要求。河南师范大学是河南省省属重点院校,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自2002年开设以来,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其专业教育、科研活动,一直走在河南省社会工作的前列,该校毕业生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力图详尽描述和分析该校社工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在校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专业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06年到09年这四年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根据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结果的分析,并对有代表性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个案访谈。

(一)基本信息

调查共收回问卷66份,其中男生27名,女生39名。被调查者具体的毕业年份、工作地点分布、工作领域分布等基本信息见表-1、表-2、表-3。2006-2009年毕业的被调查人数分别为15、18、21、12名。工作领域方面:教育系统12人(18.2%),政府部门10人(占15.2%),国企集体企业1人(占1.5%),私营外资企业12人(占18.2%),其他10人(占12.2%),未正式就业21人(包括读研,占31.8%)。正式就业的45名毕业生的工作地点分布为:一线城市9人(占13.6%),省城15人(占22.7%),地级市13人(占19.7%),县城及以下8人(占12.1%)。綜上所得,已经工作的调查对象中,教育系统和私企中就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和政府部门,就业人数最少的部门是国企。在工作的地点中,地级市中就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一般省城,再次是一线城市,最后是乡镇农村。

(二)专业认同度

就职业价值观而言,国内多次调查表明,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自我实现和经济利益并重。这种指向的变化,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特征。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几种重要趋向,无论是农民向城市的流动,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的流动还是大学毕业生向待遇优厚的公司的流动,都是追求以经济利益为主多样化的向上流动。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大多是“工青妇”、社区中心、福利院和民政部门,所担当的职责大多是行政性的工作、文秘或心理咨询等非赢利性工作,这显然与现代社会价值观主流并不同,对其的认同度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考虑到对社会工作的认同程度会影响到被调查者是否能客观公正的回答问卷调查的内容,所以需要了解被调查者对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态度。调查表明,不后悔学习该专业的占到了53.8%,说不清后悔还是不后悔的占到了30.8%,而后悔的人数的比重相对较少,只占到了15.2%。(见表-4)这说明四年的专业学习,专业熏陶,对毕业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的形成还是起到很到的作用的,大部分同学对社会工作专业具有了认同感,这是本调查数据的可信度的基础,可以说本调查的数据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二、对社会工作本科教学的反馈

对本科教学的反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毕业生对本科所学课程和课外实践对目前工作的助益程度;第二,对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一)专业主干课程对目前工作的助益程度

本研究选取了社会工作的六门主干专业课: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调查研究、社会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分别调查这些课程在实际工作的有用程度。

从表-5可以看到,在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最多的是社会调查方面的(28.6%),其次是社会政策、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而从没运用到的课程比例最高的是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分别为45.2%,这出乎事先意料。经深度访谈得到原因:一是本科教学中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课程是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欠缺或不足,毕业生在实际中运用的能力欠缺;二是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在实际中操作难度较大,没有相关的条件支持无法开展。总体上看,所调查的六门主干课程,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是有运用的。

在不同工作领域,各课程知识的运用机会也不尽相同。在教育系统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知识使用较多;政府部门中,社会政策会被使用的机会要大一些,除此之外,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里边,社会政策所起的作用也较大;在以上六部门中,“社会调查”被综合使用的比率分别为27.5%,在教育系统,政府部门和私营,外资企业里,社会调查方法被使用的综合机会较多;人力资源管理被使用的三种情况当中,“偶尔使用”的比重最大,达到73.2%,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也很重要。

(二)专业课程外知识技能对目前工作的助益程度

专业课程外知识技能主要包括科研能力、发表论文、假期实践、社会实践、组织协调能力、成熟理性的思维方式等,被调查者就这些知识技能运用情况进行了回答。

“科研活动—暑期实践—发表文章”所起的作用的程度比例最大的就是“有所帮助”,比例分别为46.9%、52.9%、56.3%.,其次为“很有帮助”,比例分别为28.1%、29.9%、25.0%,由此可以看出科研能力、暑期实践、发表文章等对将来的工作还有很有作用的。

当问到什么知识能力对工作最有作用时,61.5%认为是成熟理性的思维方式,认为专业知识最有作用的只占10.3%;而问到自己目前最最缺乏的方面时,有33.3%的选择了专业知识。(具体见表-7)综合起来讲,四项(专业知识、动手表达能力、社会经验、管理协调能力)中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和管理组织协调能力,比例分别为33.3%、35.9%。但具体到工作领域而言,教育系统中之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政府部门中最缺乏的是动手表达能力,在国企中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在私营外资中,最缺乏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三)对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1.课程设置方面。要根据社会和职业需要增设更贴近专业需求的课程,尤其是实务类课程,例如企业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

2.学校层面。一是多与专业发展娴熟的学校和机构建立关系,多借鉴一些国内外比较好的经验。争取更多地与外校同专业及专业人员的交流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交流平台;学院在专业的发展上要有更多的敏感,要能准确了解和把握社会工作在国际上以及在国内的发展趋势,定位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助学生分析一下当前社会形势,对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进行一些指导;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专业,认识自己。二是多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与各种对口部门、民间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增加学生实习的机会,对于学生的科研兴趣应予资金和文献上的鼓励。望学校能够多联系实习基地,与全国的社会工作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的具体教学方面。一是多向学生传授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同时,专业课教师也应该站在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专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基础上做出选择,而不是盲目的宣扬社会工作前景如何好或者是批判社会工作。二是多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锻炼本专业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鼓励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遇到突发事情时的应变能力,专业实习中要做好教师督导的工作。三是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依靠学校的资源开展丰富的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思考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可以尝试讨论式、作报告式上课。另外,可以参考研究生管理方式,每位老师带几名学生,让学生实际参与做课题项目,会有一定的效果。

三、结论与讨论

从调查可以看到,社会工作毕业生们对目前的社工教育总体上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他们以自己的职业经历体现了现有社工教育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四年的专业学习,专业熏陶,对毕业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的形成还是起到很到的作用的,大部分同学对社会工作专业具有了认同感。

教师的具体教学方面应多理论联系实践,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调查研究、社会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在实际工作都是有作用的。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課程是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欠缺或不足,应该加强。同时,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多从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尝试开发新的课程。另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暑期实践、论文写作能力等,这些对将来的工作还有很有作用的。

我国大陆作为社会工作的后来者,一是多与专业发展娴熟的学校和机构建立关系,多借鉴一些国内外比较好的经验,多吸取和利用外部资源,为学生实践和就业提供途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绝非朝夕之功。在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也是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不断回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才逐渐成长和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而中国大陆重建社会工作专业才仅仅二十年时间,且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所以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来等待考验和面对挑战,这是开拓者们应有的气概。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我国近200所高等院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D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7/31/content_4901240.htm,新华网,2006-07-31.

作者简介:石方军(1980-),男,湖南会同人,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福利。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模式;社会化;专业化

管理可以增效。创新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工作,是为了有效发挥新时代背景下实习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实习是实践教学的形式之一,是人才培养工作中培养学生一线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科學、合理的实习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1],加强实习管理是确保实现实习目标的关键,是全面提升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实践变迁与模式创新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变迁轨迹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改革的进程息息相关[2],与此相对应,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若干管理模式,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尝试,以寻找实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一)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实践轨迹

社会体育专业自设置之初就备受国内专家学者的争议,高校也从未停止过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社会体育专业发展与我国社会化发展进程是否一致?社会体育专业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如何培养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长期困扰高校,进而存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手段上无差别。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传播,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转型,我国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经历了单位制、协会制到社区制的变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也呈现出由体制内向体制外转变,突出表现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从一元走向多元,从管控走向服务与契约。为此,在突出“社会化”这一重点的同时,从“实用型人才培养”角度出发,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也伴随着体育与社会服务、体育与经济发展、体育与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二)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模式创新

模式是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用来说明事物结构的主观理性形式[3]。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在经历了委托实习、顶岗实习等模式后,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以及国家的劳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更加突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实习管理重心逐渐从定点集中实习向分散自主实习转变,高校开始尝试对社会体育专业进行社会化实习管理,学界也积极从理论上关注这些创新,以回应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中的诸多现实问题,并进一步打破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同质化”的现象。

创新实践中,高校与体育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研究的重要范式,相关学者尝试以高校、社会、市场的参与程度划分模式,为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管理学者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受高校与社会两种力量强弱发展的影响,主要有高校管理型、社会(团)管理型、合作管理型三种模式,由传统的高校管理型向合作管理型和社会(团)管理型发展是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必然趋势[4]。社会学者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可以充分借鉴社区治理实践,实习管理主要包括科层化模式以及合作化模式[5]。部分体育学者从“高校、社会、学生”三要素说来描述和解释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模式,主要有学生参与型、高校主导型、社会引导型三种模式;另一部分体育学者则从“高校、市场、社会”三元角度分析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模式可以抽象出高校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社会主导模式、专家参与模式。

二、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现状与难题

(一)实习管理科学化程度低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作陪衬”“填框框”“补计划”的现实仍存在。由于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实习组织机构不健全,无标准化的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习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结合程度不高,难以发挥组织在实习管理过程中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等方面的职能,无法调动实习生、指导教师、实习单位等多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实习管理上的随意性,已成为了阻碍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绊脚石。

(二)实习管理缺乏创新举措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方案及实习环节安排基本上是借鉴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体系而制定,很多是照搬多个名校的“优点”后形成的一个“拼盘”,开展工作难以摆脱制度性安排,而形成“创新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需要的科学管理体系和合理组织结构。实习管理工作滞后,管理思维落伍,造成了实习安排与实习需求结合不紧。实习管理因“求稳”而缺乏创新,成为制约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最大障碍。

三、社会化与专业化: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变革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具有较强的同构性,一方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需要具备超强的社会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需要具备全面的体育工作能力。于此,“社会与高校共同培养、协同管理”的实习管理模式,对培育社会体育组织,利用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人才培养改革,推动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社会化与专业化具有双重变革意义。

(一)高校与体育企业(组织)之间的协同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社会化是社会体育主体的各要素遵循社会发展逻辑,协同共生,共同参与管理实习事务,共赢互促的过程[7]。社会化意味着高校与体育企业(组织)作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主体的合作广度和深度要加强,将原来由高校直接供给的实习人才交由体育企业(组织)承接,而承接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生工作需要良好的社会组织基础,只有组织化程度高的社会体育力量不断壮大,才能更好地与高校开展合作并实现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社会化。高校通过与体育企业(组织)、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寻求开放,积极倡导并协助体育企业(组织)或社区开展体育公益活动,协助它们获得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以项目化的形式扎根社区,开展输送优质实习生服务,实施优质服务奖励,依法开展有偿实习服务;体育企业(组织)和高校通过建立实习评估机制和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有偿实习的监察评估,完善对社会体育企业(组织)的监督管理。

实现协同的两个途径。一是引进和扶持体育企业(组织),即利用社会体育资源能提升实习管理能力、促进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的实际。高校通过建立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大力引进社会体育工作机构,承接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参与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提高人才服务效果。协同实践中,高校可以通过定向委托和招标形式,每年安排部分教师到体育企业(组织)指导开展实习、实训、培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建立规范运作、诚信执业、公平竞争、信息公开、奖励惩戒、自律保障等机制。二是培育和孵化体育企业(组织),即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瓶颈,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实习实训着手,将实习成果转化为现实效力。高校借助和利用体育企业(组织)的力量培育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团管理,主动承担学生社团管理工作,帮助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生了解不同类型社团的孵化流程,积极挖掘和培育社团领袖,储备创业行动能力。

(二)高校与体育企业(组织)之间的内生外引

专业化的基本特征要素是有用性和不可缺少性,它是专业得以生存的现实基础,可以概括为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必需性”[8]。向体育企业(组织)输送可用的实习生是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基础工作,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专业化就是要将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系统知识和理论,通过社会实习环节转化为实用技能。首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发课程,根据体育企业(组织)的实习反馈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技能以及先进的组织管理经验。其次,加强教育和培育,以提升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专业化水平为目的,探索建立人才教育培训制度,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体能师、健身教练、营养师等多种资质培训和认证。第三,开展严格的实习前培训和实习入职测试,确保实习生的能力水平与体育企业(组织)资质对等,确保实习生在毕业时能最大限度的被实习单位吸收,进而解决就业问题。

四、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转变维度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是高校探索人才培养专业化水平发展的必须,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相伴而变。如果说传统的实习管理主要以高等教育计划型人才输出模式为主,那么创新型的实习管理模式则通过推进实用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建设、培育社会体育企业(组织)、实施社会购买服务等改革措施,推动了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由高校自治下的行政化转向社会化,由无序化转向专业化。

(一)由高校自治下的行政化到社会化

传统的实习管理行政化以高校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管理为主要特征,高校與实习单位之间既是协作关系,又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生后,负责下达实习任务,指导实习工作;对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则由高校指派的实习带队教师负责,高校要按照实习生人数向实习单位支付实习指导费。与行政化治理模式不同的是,实习管理社会化改革改变了社会体育实习管理结构,高校将实习期间的指导权、管理权委托给体育企业(组织),社会主动参与实习管理,能最大限度的整合高校及社会资源,为体育企业(组织)订购或购买实习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了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主体结构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社会购买服务积极化、社会资源链接与整合最优化。

(二)由无序化到专业化

高校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主体,体育企业(组织)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直接责任主体。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创新需要动员广泛的组织化参与,社会体育组织化能聚合体育企业(组织)资源,是提高实习管理效能,增进社会体育人才资本的基本途径。体育企业(组织)不能存在搭便车的心理,要主动寻求与高校合作,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才能获得优秀的人才资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要具备长远的个人发展目标,要了解专业发展趋势,主动学习、汇聚强大的职业竞争力,才能获得好的发展空间。去无序化就是要强化实习管理工作,创新实习管理模式,专业化就是要运用专业化方法引导和培育,促进体育企业(组织)的迅速发展,激发社会体育企业(组织)的自治活力,重构自治的社会秩序,以实现组织化参与、常态化参与、均衡化参与。

五、结束语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转变不是一帆风顺的,从管理主体来看,高校引入体育企业(组织)参与社会体育实习管理,多元管理主体结构初步形成,但无论是专业人才的前期培养还是社会购买服务的推行,都是高校主导,社会力量在实习管理中尚处于一种被动参与的状态。从管理资源来看,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的资源难以做到向体育企业(组织)无限开放,加之社会体育市场的分化现象突出,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尚处于探索初期,大量社区社会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从管理机制上来看,社会购买服务的行为能力低,其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体育企业(组织)在承接高校人才培养服务过程中,主要是按照高校的意志行事,自主性较弱,高校行政强势与社会弱势平衡短期难以打破。从管理内容来看,体育企业(组织)只按市场需求来管理实习生,而高校希望用人才培养质量来管理,寻找双方的契合点需要时间。综上,全面实现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社会化模式与专业化模式还面临着重重困境。

参考文献:

[1]王进.社会体育专业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3):103-105.

[2]张伟健.体育教育实习指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7.

[3]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

[4]肖林鹏.现代体育管理(第2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7.

[5]王桢桢.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与转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22(2):93-98.

[6]胡茵.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5):12-15.

[7]羅家为,冯志峰.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转向:社会化与专业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6):114-124.

[8]柴定红,熊贵彬.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一种理论解释[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09,28(1):133-137.

上一篇:化工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