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会计的思考范文

2024-04-16

对环境会计的思考范文第1篇

电视片《信仰》重现了具有坚定信仰的几代共产党人在民族解放、国家建设中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再一次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信仰的力量。

片中列举了很多英雄人物,包括:澎湃、陈树湘、陈毅、于蓝、张思德、刘胡兰、朱光亚、孟泰、杨根思、毛岸英、张秉贵、雷锋、王进喜、李改云、焦裕禄、谷文昌、甘祖昌、钱学森、邓稼先、沈浩、吴仁宝、蒋筑英、许振超、吴孟超、郭明义、徐虎、谭千秋、祈友富、叶欣、孔繁森、李林森、郑培民、王瑛、杨善洲等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共产党人,实际上我们对这里面的很多名字都耳熟能详,坚定的信仰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更加完美,这里面虽然也有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但多数是一些“特殊的人”,要么是我党的创始人,要么是在领导岗位上,要么是知名科学家,对于大多数普通党员甚至群众来说,更想知道的是这些英雄人物在成为“特殊的人”之前到底什么样的人?信仰是什么?有没有普世信仰?信仰有没有时代特征?

关于信仰,查百度网站,有一个说法比较赞同:信仰是一个人的最高操守,是一个人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永不言弃的精神支柱,有了信仰,再大的难事也有坚持到底的理由,有了信仰,再大的苦也有坦然面对的勇气,有了信仰,能耐得住寂寞,能守得住宁静,能扛得起责任,能冲破一切思想的藩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一个现象在较长时间里让人困惑,为什么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巨大发展,民众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相反社会矛盾大量积聚,冲突燃点不断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信仰缺失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信仰的建立和宣扬上没有与时俱进,最显著的例子是曾经先辈们的革命的信仰如何继承为新时代下的信仰。由于革命而把先进共产党员神圣化,形成了宗教信仰之外的政治信仰,这种信仰高度依赖理论和个人的先进性,同时离不开环境氛围的强化,所以,环境条件越残酷,牺牲度越高,信仰愈坚定,这也是革命先驱甘为劳苦大众抛头颅洒热血的重要原因。在当代,鲜明而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不再,强化信仰的环境因素改变为多元复杂的环境因素,坚守信仰变得艰难,在现代的中国,精英人物、平凡岗位、普罗大众该以一种什么样的信仰来维护巩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结合《信仰》和其他一些阅读,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重新解读信仰。人在社会中有三种状态:政治信仰者、宗教信仰者、只求功利而无精神追求者。确立了新的信仰观,三者各自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政治信仰来讲,新政治观的产生不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推翻,而是顺应政治生态变化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的新解读,即以新解读避免这一终极追求在实现途径和阶段特征上与现实脱节,根本是为了提升其稳定性和恒久性,保证得到更加广泛、更为自觉的追寻。当我们真正清楚共产主义实际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和终极追求,那么现实的不同制度就不再是障碍,而是阶段性存在,既然殊途同归,也便不再冲撞,更不需要以暴力方式来实现。如果这样的思想为人们所接受,我们与世界也就能实现和谐,同时政治信仰也会稳定下来。

二是确立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大国崛起于文化和文明,只有立身于人类文明的制高点起引领作用才敢言崛起,确立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就是占领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将此视作新时代信仰观的应有之义和必须完成的工作,源于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制度设计和权力的运行,进而影响着思维方式和社会舆论,成为国家认同的载体,也是国际沟通和相互认知的途径。当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真正确立起来,我们便能结合国家利益标准、伦理和法理标准等多种标准评价和解释世界。更进一步,作为中国人民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信仰方面实际是基于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但要更精粹,更大的约束力和更好的示范作用。

三是营造良好一致的社会经济氛围。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并不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会有明目张胆的提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出于整体利益的需要,道德和信仰是汇聚国家和民族的主要力量。但反观国内和党内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很多都是利益追求过程中缺失信仰造成的,中央党校徐祥临教授在人民论坛杂志中的《警惕“右倾”歪理邪说》就提到: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奠基之作《国富论》,关于“经济人”,得出来结论介于“大公无私”与“自私自利”之间。显然,经济发展的行为准则必然是先利他后利己。中国传统也强调“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现实的矛盾是:学校教育、党员教育强调信仰,社会经济发展中又强调利益至上,注重结果而忽视关联过程和整体利益。另一方面表现在科学研究上就是急功近利而忽视持续发展。

对环境会计的思考范文第2篇

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 是为国家预算管理服务的。它是指各级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其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 反映预算执行, 实行会计监督, 参与预算管理, 合理调度资金。是为了系统、全面、完整地反映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财务状况、运营结果, 为社会公众及相关信息使用者客观公正地评价相关部门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情况及进行相关的政治的、经济、社会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的会计报告体系。因此, 预算会计组成体系是和国家预算组成体系相一致的。

2 国外会计体系的借鉴

美国的及会计体系是以与政府相关的各项经济活动为核算对象。包括 (1) 行政机构开展的政务活动; (2) 相关部门举办各种国有企业的活动; (3) 相关部门举办的国有学校、医院等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可见, 美国的预算会计体系比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适用范围宽, 还包括国有企业。

不仅如此, 在美国某个州面临破产, 指的是其净资产呈负数, 如果没有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其净资产项目就难以得到反映。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财政预算报告, 造成很多人大代表难以了解我国的财务全貌。另外, 现行的总预算会计对相关部门的固定资产没有核算和反映, 这就会使国有资产的失控为腐败提供滋生土壤。在负债的反映上由于现行预算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来确认当期的收入和支出, 而欠发的工资、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发行的中长期国债等信息在现行的总预算会计报表体系表现不出来。而且许多相关部门通过行政命令或以其他名义举借的资金, 实际上已经成为债务, 但是这在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体系下是反映不出来的, 因此不利于反映相关部门潜在的风险, 不利于对可支配资源的管理, 从而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考核相关部门的财务状况, 也不能为相关部门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

新西兰1988年改变了原制度下集中控制的做法即《国有部门法案》, 采用五年合约的形式, 把权力下放给各部门的执行者, 给予其更大的发挥空间, 并明确任期间的产出责任, 进一步将权力与责任相结合, 调动了部门积极性。这种绩效考核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新西兰相关部门在代表政府组织和实施权责发生制改革方面, 也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

加拿大的相关部门也对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也作出了支持和承诺, 而且, 有关财经、会计主管在推动一连串改革时, 扮演了推动者的角色, 主要使用者和供应者密切的配合, 成为新西兰改革成功最关键的因素。

3 完善现行预算会计的途径

3.1 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制度

目前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已经实行了较为彻底的权责发生制, 而世界上不少国家也在政府会计领域实行了权责发生制,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改革势在必行。目前, 各个国家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都通过法律予以保障。我国要进行权责发生制的转换, 应遵从立法先行原则, 适时修订有关法规和颁布新的法规, 确保转换的顺利进行。

所以我国要完善现有预算管理, 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发展中国家, 实行权责发生制对数据要求很高难度也很大, 我们正在走新西兰权责发生制走过的路。当务之急是结合项目预算时的上报工作, 对各类资源进行登记入账, 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以便在实行权责发生制改革时驾轻就熟, 水到渠成。

3.2 要重视绩效预算管理。

权责发生制会计和预算是加强预算会计的资产和负债管理, 控制财政风险, 提高预算的透明度方面是一个较好的工具。我们应以权责发生制改革为方向, 重视绩效预算, 明确投入和产出的框架。只有绩效明确了, 成果和产出才有衡量的标准, 才能促进真正的权责发生制的实施。

3.3 完善预算会计的内容及格式

根据不同的预算会计, 我国现行财务报表也同样分为政府、部门和单位三个层面报表。其中包括资产负债表、运营业绩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对财务报表作补充说明的财务报表附注。

(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 在这个表里, 需要列示出预算会计本期所拥有的资产状况、承担的负债状况以及所有的净资产。对于或有负债不在报表中反映, 可以在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这样便于使用者了解相关部门承担的债务状况, 有利于管理者及时了解政府的财务风险, 能为相关部门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

(2) 运营业绩表。

运营业绩表类似于企业的利润表, 由于政府部门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所以可以编制运营业绩表来反映相关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编制财务报告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适当调整, 这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政府财务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必要手段, 这种看似不大的变化却将大大增加相关部门财务报告信息的有用程度, 西方国家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这一会计基础。

(3) 现金流量表。

顾名思义, 是指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目前, 我国学术界正在进行预算会计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 在相关部门中是否增加现金流量表意见不一。其实在使用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中, 现金流量表用来反映政府现金的流入流出状况未尝不是一个可举的措施。

(4) 财务报表附注。

主要是对会计报表作补充说明, 包括会计政策的说明及政府的声明、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情况及各类反映相关部门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资料以及或有事项的说明等。

4 结语

现行预算会计的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国际上在这方面的改革其实也很不彻底, 特别是在国土面积大、人口多、业务复杂的大国, 这更是难以实现。美国州与地方政府的基金会计日常核算采用的仍是半权责发生制, 但其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时则将数据按照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基础进行调整。因此, 财务信息的全面披露还需要相关部分的整体财务状况和工作绩效的监督。

摘要: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虽然与原预算会计制度相比, 会计核算体系更加系统, 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可比性。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现行的预算会计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有的预算会计体系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我国的资金运动以及无法提供完整的反映相关部门的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预算会计体系, 对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进行全面改革, 逐步建立起适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体系, 使现行的预算会计能更好地为行政管理和社会大众服务。本文在通过国外典型国家新的权责发生制改革过程及成效的基础上, 指出了几点我国可以借鉴的两国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预算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 钟蓓雄.关于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探讨[J].上海会计, 2003 (5) .

[2] 张雪芬.预算会计改革思考[J].会计研究, 2001 (4) .

对环境会计的思考范文第3篇

环境会计是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关的会计, 它以会计学中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基础, 运用多种计量方法, 分析和评估各会计单位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而产生具体的保护, 补偿和发展内容和措施, 进而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有效保护环境的目的。因环境会计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 相关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不成熟, 因此多数人尚且还不能充分意识到环境会计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多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状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所以下文首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做一番分析。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国家、社会各领域均加大了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工作, 过度开采与使用使得多种自然资源面临危机, 再加之开发技术的落后, 导致资源的浪费与损耗严重, 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足, 因为信息披露不足, 所以企业、社会群众不能详细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与破坏程度, 不能理解落实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因此, 实施有效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次,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仅对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环境信息的计量以及披露, 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关的资源信息, 企业根据资源的使用情况合理调整生产经营方针, 产业结构也会借此得到调整, 市场经济将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 实施科学的、合理的信息计量与披露, 能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 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发展效益与社会效益, 能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由依靠投入的粗犷式增长转变为依靠效率的集约式增长, 因此,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环境保护和资源配置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环境会计信息的形式不确定, 具有多样性, 可以是货币信息, 也可以是以实物表示的非货币信息, 可以是定量的, 也可以是定性的, 受此特征影响, 环境会计信息应披露的内容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大的点, 为有效解决这一争议, 下面在综合各方观点的基础上, 就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 环境绩效信息

为有效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环境会计信息在进行计量与披露的过程中都是选择可以以货币进行计量的信息, 这样的信息披露并不能全面反映资源的配置、使用以及保护情况, 因此企业除了对这类信息进行披露之外, 还需要披露各种与环境相关的、以非货币为主的会计信息, 即环境绩效信息。一般而言, 环境绩效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企业污染物的管理和利用以及环境治理状况;二是企业的环境质量状况, 包括未治理前的环境状况、环境质量现状等内容;三是企业对于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

(二) 环境会计要素信息

环境会计中的要素信息是货币量化所反映的一种内容, 具体需要披露的信息如下:一是企业的环境费用信息, 即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与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有关的耗用资产的转化形式, 而这一形式又必须由生产资源降级费用、生态资源保护费用、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也就是说, 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 与企业产生的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有关的已用资产的转换形式, 量费用以及自然资源耗减费用等要素构成。二是企业的环境效益信息, 环境效益新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在进行环境效益的核算时, 需要采用货币形式对此要素进行核算。三是企业的环境负债信息, 环境负债信息即指企业所产生的与环境成本相关的且符合负债认定标准的相关义务, 环境会计信息在进行核算与披露时, 一定要将这部分内容包含进去, 包括环境负债产生的时间、环境负债的性质、环境负债的清偿等内容都要详细概括。四是与环境资产相关的信息, 环境资产即指企业可以加以利用的、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且能用货币计量、对于以发生事项能进行有效控制的相关要素信息, 在这几项信息中, 环境资产应是重点计量与披露的内容。

三、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措施

从目前我国环境信息披露情况看来, 各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还有许多的问题与不足, 例如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披露目标不明确、信息不全面等,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就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一) 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认识

企业、群众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认识不足是环境信息发挥不出自身作用的关键因素, 因此, 要想切实改变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就要从认知方面着手, 加强企业和群众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认识, 提高群众和企业的环境意识, 通过内部驱动改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理解落实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进而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有效保护环境的目的。首先, 针对内部管理层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现状, 应通过企业间的协商会谈、企业环境保护论坛等让企业管理层认识到环境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 树立起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同时也认识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同时, 企业内部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通过环境信息披露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针对人民环保意识薄弱,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引导人们关注环境问题, 通过教育和宣传树立环保意识, 重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二) 建立奖罚制度, 加大监督力度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问题与效益问题, 因此如果没有外界的监督, 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将缺少客观性与真实性, 所以, 加强外界的监督力度, 通过外界的力量督促企业做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是关键举措。首先, 政府要加大环保执法与惩罚力度, 促使企业直面环境问题, 正确认识环境问题, 进而树立起绿色经营管理的理念, 能够自觉做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其次, 政府可以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奖罚制度, 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情况下, 通过奖罚制度引导企业的自主、自觉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最后, 政府还要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建设, 以健全的法律引导企业自愿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环境保护, 同时, 可以通过相关法律的制定让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有规可循。这就要求政府立法部门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在《会计法》、《环境保护法》等法规文件中对环境会计信息相关准则、制度和标准具体阐述, 以此确保环境会计的实际操作性与时效性。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 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发展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环境会计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 相关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还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许多不足, 为此, 企业、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必须共同努力, 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 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认识, 建立奖罚制度, 加大监督力度, 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地位, 促进环境保护, 促进企业的发展。

摘要: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 有效的、合理的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的全面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 本文从环境信息披露的含义、内容和相关改进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 杨柳.中石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

[2] 王起.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 2018.

[3] 王金月.企业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与价值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 2017.

[4] 宋丽红.重污染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河南大学, 2016.

[5] 董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D].青海大学, 2016.

[6] 朱丹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 2015.

对环境会计的思考范文第4篇

新世纪伊始, 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把诚实守信作为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综合考量标准之一。是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关系的调节器。

众所周知, 会计人员如果不诚信, 就会干出出具虚假财务报告, 或作假账的勾当, 既伤害了社会公众利益, 也违背了做人的起码良心。所以, 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诚信意识, 应当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 把朱镕基同志提出的“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作假账”作为行动指南。

我国传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与诚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代“会计”一词的本义就有不弄虚作假的道德要求。如《说文解字》云:“计, 会也, 算也, 从言, 从中。”又解释:“直言曰言”, 就是要求真实无隐之意。而现代, 更有人提出了会计存在的精神本质:“立信, 乃会计之本。”会计职业道德有四点械求, 一是公正, 二是诚信, 三是廉洁, 四是勤奋。由此可见, 诚信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做到以诚信为本, 说话处事讲信用。信以立志, 信以守身, 信以处事, 信以待人。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信条, 把“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会计的座右铭。

对照起来, 会计诚信危机由财务欺诈形成的, 其根源在于某些单位的高层领导指使会计人员作假账, 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但是, 虚假财务信息向社会披露之前, 须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鉴证。会计如能把好关, 不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对于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必能发挥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诚信度存在很大危机, 潜藏或滋生着腐败祸端。消除会计诚信危机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应当建立健全以《注册会计师法》和《会计法》为准则, 以内部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以检查指导和档案管理相结合的职业道德管理体系。设立专职机构或人员对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履行职业道德准则情况进行检查, 把优秀的和不良的表现, 都记入诚信档案, 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 以此来督促、提高会计履行职业道德准则的自觉性, 更好地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 逐渐取得社会对会计诚信的认可。

更好地履行鉴证财务信息真伪的神圣职责必须指出, 会计从事的财务审计与会计核算是两项性质不同的工作。把前者视作会计, 只是历史惯性的一种延续, 反映了会计是由记帐专家担任的事实。会计审计产生于鉴证会计信息真伪的需要, 这已为国内外会计界所共识。会计从事的财务审计,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虚假财务信息是财务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财务欺诈主要责任在高层主管领导, 但这并非否认会计应当承担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

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 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可靠信息。会计具有反映经济活动现状, 提供信息的职能。但是, 现代会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分支系统。内部会计控制也是客观存在的, 这在中外会计和审计界也达到了广泛共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如果说会计职能最初只是为业主提供信息, 控制职能并不突出, 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单位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多、分支机构的出现、管理和决策水平的不断提高, 会计的控制职能也就凸现出来了。现代企业会计通过提供经济信息、控制经济过程、考核经济效果来保证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由于经营规模扩大, 会计人员需要向社会集资, 向银行贷款, 于是经济往来事项增多, 会计信息不仅要满足单位领导层的需要, 还要满足社会投资者、债权人、客户等的需要, 以此作为他们进行投资和经济决策的依据。

为使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能取信于社会, 就需要由社会中介组织的会计专家对它进行审查鉴证, 于是由会计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运而生。因此, 会计鉴证单位所披露财务信息的真伪是社会公众的普遍要求。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有关方面, 凭借会计审计鉴证的财务信息作出投资和经营决策, 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所以会计行业成为社会各界欢迎和信赖的行业。

建立会计的信用机制, 不仅要健全法制、加强管理, 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应当坚持目的明确、要求具体, 便于操作, 以利执行。现行《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对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行为提出了处罚要求, 但缺乏具体的规定,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存在一定漏洞。所以, 财政部和其他有关部门都在进行会计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工作, 明确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目的性。

近年来, 中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会计信息失真, 究其根本原因, 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下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 强化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唤起社会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关注, 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净化社会风气、遏制腐败滋生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本文通过对会计行业现状多角度的分析, 指出了会计诚信对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明确了其内在的基本要求, 剖析其原因, 并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的方案。本人希望政府及会计界各人士能在努力的奋斗中不断提高经济生活中的会计诚信的水平。

会计责任和社会公德之间应当对称, 会计容易变成滋生腐败的义工。如果缺少公德心, 会严重损坏会计在公众心目中良好职业形象。所以会计人员应该是中立的聚财守财用财者。

摘要: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诚信的重要方面, 是构建和谐社会机制保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关系的调节器。我国传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与诚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会计诚信危机由财务欺诈形成的。消除会计诚信危机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应当建立健全以《注册会计师法》和《会计法》为准则, 以内部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对环境会计的思考范文第5篇

1 目前中国环境设计的现状

1.1 对西方设计的盲目崇拜

当代在美国城市中心区出现了许多密集的高层建筑, 人称Down Town, 有它的经济性。而我国有的城市为了追求高层的气势, 像“天女散花”一样不加规划的建设, 这将对基础设施的利用带来许多问题。如在对绿色环境的利用上, 在通水和通气上, 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局限性, 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同样高层还有许多其它的弊端, 一是阴影, 挡住比它矮的建筑, 二是在夏天它的四个体面由于辐射热, 就如同一座散热器。中国目前的许多大街小巷, 大江南北, 走到哪条街都是一样的形式, 而没有自己的特色, 我们看不到能够让人兴奋的惊喜点。同时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做欧式别墅, 而缺乏自己的文化。我认为这不适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 中国人喜欢那种关起门来满园春色的孤芳自赏, 喜欢一种含蓄的美, 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审美情绪。而欧式建筑是一种开敞式的设计, 与中国的审美文化完全不同。

1.2 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同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价值。今天科学在不断发展、时代在变迁,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应该有着新的理解, 应该在继承中求发展, 而目前我们的环境设计却忽略了中国的本土文化, 只是盲目的追求国际化的东西。当前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产物并不多见, 但是还有着许多人不仅不懂得对文化的保护反而不断的破坏。现在有一些古镇本来有着很好的文化价值, 但是却因为一些政府领导者不懂得合理的规划, 最终遭到破坏。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也有一些相似的问题, 我前些日子在做一个重新规划的项目时就看到曾经具有国际性水准的星级宾馆就存在设计中的许多不足, 首先它没有在文化上做思考, 也没有考虑文化的一些艺术价值, 对传统的中式元素照搬, 并未重新进行提炼和创新, 在大厅设计中一部分是采用中式装饰, 一部份是欧式风格, 主题一点不明确, 不符合国际化标准。当然这样的问题在其它的宾馆中也不少见, 值得我们关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建筑的细节比室内的细节更具技术性, 但室内设计的美妙在于设计师们对生活细节的感悟, 以及对感悟的表达。

1.3 缺乏创新的意识

“创意”, 是建立在某种基础积累前提下的创新, 它植根于某种传统的背景, 在设计中尤其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德国设计、法国设计、意大利设计能被人一眼认出来的原因。不少人以为创意是可以脱离传统或标准的, 但是这种创意的后果就是虚无化了。今天中国的许多设计都缺乏创意, 这和许多设计人员是相关的, 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的设计负责, 也并没有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深思。或许只是因为他们的设计得不到客户的肯定, 因而在一点商业利益面前他们放弃了自己原本好的创意, 一味的满足客户的要求, 甚至一些要求是完全不合理的, 这将最终导致中国进入一个无设计的国度。

2 未来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走向

2.1 从模仿到原创

从模仿开始走向原创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我们对这个设计行业还不完全理解的时候, 我们可以模仿别人的东西, 但是模仿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比如我们对现代装饰不理解, 我们可以先学习西方是如何包门套, 如何做吊顶, 如何贴墙纸这些事情, 从而让中国人慢慢了解什么是现代装饰。当大家了解了西方的设计以后, 我们可以把他国有用的东西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中来。当然创新的过程对我们现在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现在还非常不成熟。从整个行业来讲, 在原创方面我们还一直在探索, 现在只能说刚开始, 是非常初级的起步, 还需要我们每一个设计师去为它打基础。未来中国要走入原创设计的大国, 需要无数设计师一点一滴地去积累, 付出艰辛的努力。

2.2 对传统文化的新解释

传统文化是历史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 而作为一个设计师需要深入理解传统文化, 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挑战传统观念, 使中国传统的文化具有当代性, 并使他与国际接轨。对于传统元素, 不能够照搬挪用, 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融入设计中, 今天人们的生活习俗、社交方式与古代相比或与过去比都相去甚远, 这就要求设计师一定要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不断的自我批判。只有当你的作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推敲, 那么你创造的东西才会达到一个高度。我们在做一个具体的设计项目时, 需要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进行具体的考察, 并对本土文化信仰进行重述和阐释, 当然这种阐释已不是对原有形式的照搬, 而是带有明显再创造特色, 让设计更贴近我们现代的生活。我们在做古镇文化遗产保留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把外部环境保留得很好, 石板路、木头墙, 而室内可以做成现代的。如果我们在乌镇老街, 或者周庄, 走在巷子里, 走在苏州的河边上, 能看到一个LV店、看到一个普拉达的店, 你将是很兴奋的, 这才是品位。埃及卢克索·索非特卡尔纳克宾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该设计就很好的把当地的穆斯林文化运用到了宾馆的设计中。

当前不论是景观设计还是室内设计, 抄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根本不考虑是否合适本地特点, 只要看到好看的就搬过来, 这样的事情随处可见。创意产业, 是我们国家现在非常关注的, 原来都只是制造, 做一些低廉的产品。现在中国号召要做一个设计的大国, 不仅仅是制造大国。其实外国的这些东西都是蕴含着设计在里面, 一打上中国制造的时候, 好像就没有设计了, 所以我们要颠覆这种东西, 就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我们说的好的创意就是说一个好的“想法”“点子”, 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东西, 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或者别人走过的路你要开辟新的方向。设计师需要在两方面进行创新, 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现代语境下, 对文化和传统的认知需要创造性的思维, 传统文化要符合当代美学的特征, 在新的形式下, 要经历一次由茧化碟的过程。比如东方的文化体现一种朦胧的美, 我们没有必要采用非常鲜明的东方设计符号传达出浓郁的东方特色, 这种符号化的东西在环境设计中过于直白。其实中国的文化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 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 如现代的磨砂玻璃就可以创造出一种朦胧感。东方文化不是符号的堆砌, 而是精神层次上意境的创造。二是对西方的借鉴, 当然对西方的东西我们不能够照搬, 东方和西方在生活理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好的设计方法, 创意的来源和先进的技术, 根据我们本国的地理环境、文化信仰和艺术价值做出具有东方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中国人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完成, 我们当代的设计师更应肩负起设计的重任, 要不断的学习, 学习, 再学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 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让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国际接轨, 使中国的设计具有时代性、国际性的特征, 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 让中国成为一个设计大国而不是制造大国。

摘要:当代中国的环境设计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倍受关注, 为中国环境设计开辟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这对环境从业人员来讲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中国设计的进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一个行业要成长, 需要许多人, 甚至几代人的艰辛付出。目前中国在环境设计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师应该肩负起为中国而设计的重任。

关键词:传统元素,模仿,批判,创新,后现代主义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1864-1996.

[2] 高永刚.庭院设计.

对环境会计的思考范文第6篇

1加强环境法治建设对保护农村环境的意义

一方面,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与优化, 调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助推农村可持续发展。环境法治建设有助于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粗放型模式, 实现清洁生产, 在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农村环境, 保障农村经济发展。这不但符合农村长远利益、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还与国家发展经济的政策相符, 基于该指导思想进行环境立法, 能使农村农业生产投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等更满足农村环境保护需要。另一方面, 促进农村发展的法治化。农村环境法治隶属于农村法治范畴, 加强农村环境法治建设实际上也在促进农村法治建设, 推动法治化发展[1]。同时, 加强农村环境法治建设的过程是提高立法质量的过程、提高执法水平的过程。在加强农村环境法治建设的过程中, 法律宣传以及法治教育不仅能提高农村人民的环境法治意识、保护意识, 还能促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公民的义务与权利, 这就为农村的法治发展营造良好法律氛围, 减少农村法治阻力, 在有效保护农村环境的同时转变整个农村社会的法治面貌。

2通过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有效保护农村环境的路径

2.1修改法律法规, 填补农村环境立法空白

自国家颁布实施《环境保护法》以来, 尽管它在城市环境治理与保护中发挥良好作用, 但在实施《环境保护法》时, 农村生态环境依旧遭受严重破坏, 化肥、农药、地膜等污染非常严重, 耕地、森林以及水资源等被破坏、浪费,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并未有所缓解, 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说明该法律有对农村环境治理而言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和滞后性, 应在不改变整个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前提下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法, 填补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空白[2]。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务必要依据可持续发展要求, 协调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平衡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一步明确环境违法者必须承担的责任, 在义务与权利层面限定责任、明确权责, 促使《环境保护法》更有利于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执行。与此同时, 快速制定并健全有关于农村生活、农业生产的环境标准, 包括农村工业企业三废排放标准、农村饮水安全标准等, 并在《城乡规划法》的指导下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农村农业污染防治规划、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规划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并在实施这些规划的过程中按照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及时调整。

2.2加强法治教育, 提高环境保护法治意识

农村人口的比重较大, 农民是加强农村环境法治建设、保护农村环境最主要的参与者, 其环境保护法治意识的高低和整个农村环境的优劣有直接关系[3]。所以各地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环境法治教育, 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法治意识, 包括:深入开展农村地区环境国情教育、国策教育;加大宣传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法规、政策的力度, 将环境保护法治知识普及给公众;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 巩固他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培训农民掌握生态技能, 提高他们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能力, 致力于营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舆论氛围、条件, 最大限度调动农民与农村民间团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动参与保护农村环境的积极性, 增强全民保护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 为加强农村环境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群众基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不但要让公众形成环境保护法治意识, 还要形成并推广农村环保文化。当然, 要想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不仅公众要增强法治意识, 形成环保意识, 还要培育并不断推广环保文化。在培育农村环保文化时, 应在环保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上下功夫, 培养农民形成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包括:追求天然、绿色食品;讲究生活用品的低污染、低辐射, 讲究交通工具的低排放、低消耗等。只要人人都时时刻刻注意保护环境, 就能逐步形成整个农村社会的环保文化氛围。

2.3增大决策力,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较城市而言, 农村环保职责更为复杂, 因为农业生产和自然资源联系密切, 且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对资源有很强的依附性, 怎样分配环保职责也更加复杂, 要求环保部门全面负责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 形成农村环境法治建设综合决策机制, 保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平衡。环保部门应发挥出自己生态保护的职能、作用, 行使自己在环境保护领域对于专项环境问题的决策权, 拟定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标准, 并制定防治规划, 从环境保护角度制定保护自然资源的标准;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在制定农村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时, 必须严格执行环保部门的标准、规划。环保部门应主动和卫生部门合作, 联合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为实现环保部门在农村环境法治建设中的任务与规划, 水利部门也要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及时监测饮用水源。在农村环境法治建设中, 环保部门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其各项决策应得到其他相关部门的认可, 各个部门统一决策,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农村环境。

2.4加强执法监管,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在宪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的指导下, 必须改变过去的交叉执法, 合理分配执法权, 设置农村环境执法单位, 加强执法监管。一是加大对具体的环境保护制度、政策及法规的研究与执行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农业环境保护条例》进一步细化农村生态补偿机制, 研究下游对上游、受益区对受损区、开发区对保护区等的生态补偿措施;重视预测、评价对农村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的环境影响, 实施项目建设与资源开发准入制度, 有可能破坏环境的、与条件不符的项目不允许建设;全面落实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 公布评价结果, 促使地方政府大力改善农村环境。二是加大建设农村基层环境保护机构及队伍的力度。完善乡镇环境保护机构, 赋予其对应的权限、职责, 提高其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应急处置能力, 从而提高监管农村环境法治建设、保护农村环境的水平;加强环保、林业以及农业等部门的合作, 加强对农村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检查、监管, 重点查处对农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有危害的环境问题, 依法追究责任。另外, 依据《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监测, 完善项目环境管理制度, 大力建设农村环境法治建设能力、环境保护能力, 有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结束语

农业生产过度依赖资源, 农村环境问题严重阻碍建设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只是农村环境法治建设是系统性工程, 在治理农村环境时必须立足农村实际, 充分认识环境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并探索更多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路径, 有效保护农村环境, 助推农村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走向法治化道路。

摘要:整治农村环境, 防治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污染, 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保证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也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助推法治建设的今天, 依托法律治理农村环境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接下来就对加强农村环境法治建设的意义及路径进行探讨, 以便有效保护农村环境。

关键词:环境法治建设,农村环境问题,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 罗蓝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探析[J].法制博览, 2016 (07) :268.

[2] 柏申.试探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5 (28) :1-2.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准则范文下一篇:党建工作汇报小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