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思考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转变使得高素质医学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当下,我国急需一批既懂医疗服务,又懂得临床预防的医师[1],作为医学高等专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医生主要服务于基层群众和社区人群,主要是开展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预防和诊治、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特殊人群(妇幼、老年人)保健等工作。那么,预防医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的医学教育仍然是重临床轻预防,临床医学生所具备的预防医学知识与技能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此,有必要加强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笔者在教学中,立足本专业,结合目前高等专科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以下几点,呈与同行参考。

一、加强预防教育宣传.统一学生思想认识。

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环境卫生、职业卫生、饮食卫生以及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可以看作是预防医学各专业课的缩影。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自身具有诸多特点,对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发出“加强对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通知,90年代又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中,設立针对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等项目。预防医学研究的重点正是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最主要的疾病——慢性病,健康教育,是防控慢性病的最有效的方式,而由临床医师进行的健康教育,效果要远远超过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这对于解决我国医疗效率低下和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的问题也是最佳的途径。医学教育应适应形势需要,加强预防战略。但是通过对临床医学专科生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自己选择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将来是要治病救人的,至于预防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事情,缺乏学习积极性[2]。

所以,从临床医学生刚开始接触医学知识就使之了解和重视预防医学,加强学习预防医学知识,树立预防战略思想,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及放映录像等形式,介绍如SARS、甲型H1N1流感等经典公共卫生案例,说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于人群健康的危害。也可以组织专题讲座,邀请公卫专家学者讲学,使学生对预防医学有更深层的体会。预防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主流。预防只有结合临床,才能培养出既能提供医疗服务,又具有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能力的人才。

二、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师授课效果

当前医学院校为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预防医学课程其内容广且,知识点分散、连贯性差,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有些内容对学生针对性差,学用脱节,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统计学课程,抽象且逻辑性强,学习方法与偏重识记的其它医学科目不同,专科学生底子薄、基础较差,学习接受能力欠佳,理解起来更是困难,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现在多数预防医学教学中仍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成为交流信息、共享资源的重要形式,也成为教师拓宽知识面,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的重要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不能只是将教材内容照搬进课件,而是结合教学内容把最新的图片或案例制作成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使教学过程简单、清晰,学生易于理解掌握,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还可以开设SPSS等统计软件操作实训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授课中可引入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3]。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进一步去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一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预防医学问题的应对策略,开展小组研究讨论。对于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研究结果,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预防医学的内容与人群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自2003年爆发的非典,诸多公共卫生事件接踵而至,禽流感、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流感等,加之全球范围的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树立起“预防为主”的观念,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不能只是卷面分数上,还可考核其对于实际生活中一些预防医学案例的处理,如以让学生编制糖尿病病人的食谱;如何调查食物中毒爆发;制定如禽流感的防治措施等。

或者通过大学生社团,与学生会联合,在可行的社区开展卫生实践[4],对社区进行健康调查,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或健康促进、以传播预防医学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实现质的飞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极大提高。

综上,为适应新时期对临床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预防医学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专科生的预防医学教学,应贯彻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也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秦虹,金小蕾.论预防医学教育考试现状及改革作者[J].科教导刊, 2013(16):160

[2]刘振优.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预防医学教育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53):156-157

[3]齐宝宁,孟娟娟,解姣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授课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 2013,12(4):415-416

[4]曹玉青,徐生刚,王庭瑞.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56-57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勘查;防治;治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7.053

引言:

滑坡是山区和丘陵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建设迅猛发展,工程活动改变了原有的环境条件,经常诱发工程滑坡。因此,为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勘查、研究、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滑坡地质灾害概述

我国山区地质灾害频发,而其中又以滑坡最为常见。2021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4772起,从灾情类型看,滑坡2335起、崩塌1746起、泥石流374起、地面塌陷285起、地裂缝21起、地面沉降11起。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滑坡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往往是致命的,其中最常见的是山体发生变形现象,滑体物质沿滑面运动最终中断交通、掩埋房屋、堵塞河道等,带给人类致命的灾难。

滑坡的发生通常是多方面诱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人为因素(例如开挖坡脚、采矿等)改变了坡体原有的形态、结构等,造成坡体稳定性降低,再加之自然因素(如降雨、地震)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滑坡失稳,发生滑动。因此,对滑坡体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准确的勘查,已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重要课题,准确查找滑动面的位置,评价滑坡体稳定性,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主要方法有:收集区域地质或工程勘察资料,勘查人員入场对场地内及周边地质环境进行踏勘,对场地地下岩土体情况,采用坑探,槽探,钻探,物探等勘探方法进行探明,对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采用现场原位实验以及室内实验获取。基于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情况,可通过定性、定量及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评价滑坡稳定性,并结合滑坡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不同的滑坡治理方案,最后利用相关评价方法对滑坡治理方案进行优选,保证滑坡地质灾害获得较好的防治治理效果。本文以永州市潇湘公园HP2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与防治治理为例展开分析。

2、永州市潇湘公园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情况

2.1滑坡概况

永州市潇湘公园东南周边由于中心城区工程建设人工切坡形成多处高陡的不稳定斜坡。2017年7月1日,受汛期连续暴雨的影响诱发了滑坡(群)地质灾害,包括HP1、HP2、HP3等三个滑坡灾害点及断续分布的不稳定斜坡,其中南侧HP2滑坡位于永州市城投公司—市地税局后方边坡,最为严重。HP2滑坡为以往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地质灾害,坡体滑动、开裂痕迹清晰,坡脚采用挡墙进行了支挡,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该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暴雨或连续强降雨的诱发下可能加剧滑动,威胁坡体下方多家单位、200多户住户20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滑坡灾害分布图详见插图1。

2.2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

本次滑坡勘查勘查范围为滑坡上方后缘至滑坡后缘分水岭以东30m的稳定斜坡,前缘至滑坡可能影响的最大区域,两侧以滑坡边界外50m,南北宽约185m、东西长约150m,面积0.027km2。勘查方法包括:地形测量、勘查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测绘、工程钻探、取样及室内试验、原位测试。钻探工程是查明HP2滑坡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手段,本次共在滑坡区内施工钻孔8个,主辅剖面线间距40-50m,钻孔间距一般为30m,钻孔深度5.35m~14.12m,滑坡钻探采用无水冲击钻进。本次勘查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结合钻探共采取了14组原状土样、3组岩样及3组水样,对5个钻孔滑体粉质粘土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并对原位测试数据进行了校正、分析、计算,查明了粉质粘土密实程度,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特征。

2.3地质灾害体基本特征及危害对象

2.3.1形态特征

根据现场调查及综合分析,滑坡周界确定主要以地形、基岩露头、地质条件、斜坡裂缝分布及挡土墙开裂位置圈定,滑坡地貌形态及边界特征如下:

滑坡后缘:为斜坡东北方向顶部分水岭,高程142.5m,据实地调查,分水岭北东侧外未见明显变形迹象,西南侧出现公园游览道路面开裂沉降,形成的台坎高度约1.00m。因此,综合确定斜坡顶部分水岭一带为滑坡后缘。

滑坡前缘:该区域坡体及构筑物变形情况主要有:(1)市地税局楼体北侧坡脚有部分土体垮落,长9m,宽4m,厚0.5-0.8m,滑体为土体及泥质粉砂岩风化块石,方量约25m3。(2)挡墙上方排水沟开裂变形;中段10m处砖砌格构护坡鼓胀开裂变形;北西端市卫计委楼后红砖挡墙出现外倾和开裂变形现象。综上所述,滑坡剪出口自东南至北西依次位于坡脚--挡土墙上方—坡脚陡坎处。

滑坡左侧壁:坡体下部有基岩(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出露,坡体中部、上部表面土体均有新、老裂缝。综合确定以山顶沿裂缝延伸范围至坡底作为滑坡左侧壁。

滑坡右侧壁:上部地面裂缝明显,至中部原抗滑桩下方土体亦有拉张开裂,下部见地面裂缝。因此,根据边坡支护情况、地形变化及裂缝分布综合圈定滑坡右侧壁。

综合上述,圈定永州市潇湘公园南侧滑坡范围,其后缘标高142.5m,前缘标高113.5,前后缘高差29m。主滑方向为230°,沿滑动方向长85m,宽约210m,滑坡区面积17850m2,滑体平均厚8m,体积142800m3,为中型土质滑坡。

2.3.2物质组成特征

(1)滑体:滑体土主要由粘土①1、卵石①2和粉质粘土①3组成。

(2)滑带:根据钻探揭露,滑带主要位于粉质粘土①3层内,施工的8个钻孔中均揭露了软塑层,厚0.19-0.38m,湿润-饱和。

(3)滑床:据钻孔资料揭露及地表基岩出露情况判断,滑坡滑床为下伏泥质粉砂岩③,顶部为强风化层。

2.3.3变形特征

滑坡变形主要表现为坡面开裂、路面沉降,护坡、挡土墙等构筑物受损及坡体前缘产生小滑坡等。

(1)地面开裂

由于坡体植被发育,后经清理,部分裂缝填埋,勘查工作实测34条新、老裂缝。区内裂缝主要表现为下挫、拉张等(新、老)裂缝,护坡及挡土墙歪斜开裂。

(2)坡体前缘产生小型滑坡

坡体西侧底部靠地税局旁侧坡体产生新小型滑坡,滑向250°,倾角50°,坡长9m,宽4m,厚度0.5~0.8m,方量约25m3,土质滑坡,见泥质粉砂岩块石,为小型滑坡。

2.3.4危害对象

滑坡滑动已导致后缘潇湘公园公路80m开裂沉降损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万元。滑坡仍在持续蠕动变形,威胁区内威胁潇湘公园游客及下方办公单位、楼体及住户200多户约2000余人,潜在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

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中滑坡防治工程等级划分方法,永州市潇湘公园南侧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一级。

3、滑坡稳定性评价与防治治理措施

3.1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发展趋势分析

3.1.1 稳定性评价

(1)稳定状态:采用不平衡传递法系数进行稳定性计算。天然工况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2)影响因素:滑坡的形成是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大气降水与地表水活动的综合作用形成,其中大气降水汇集入渗是诱发滑坡的关键因素,斜坡地形为滑坡提供了势能,切坡建楼等人类工程活动是导致滑坡的重要原因。

(3)变形阶段:城市建设修建楼体切坡较陡,受强降雨影响坡体曾多次开裂、蠕动,2017年7月1日再次受强降雨影响坡体失稳滑动,坡体表面开裂、前缘鼓胀,后缘地表路面沉降、开裂变形。现场调查前缘挡土墻未出现开裂破损,具有一定的抗滑能力,勘察揭露的滑带连续分布,滑动面完全贯通,滑坡目前处于滑动变形阶段。

(4)变形方式:滑坡后缘裂缝切割角度大,前缘裂缝具鼓胀特征,表示地面变形由深部逐步向地表发展,滑坡属于推移式滑坡。

3.1.2变形发展趋势分析

经稳定性计算,永州市潇湘公园南侧滑坡天然状态下处于欠稳定,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累积的变形一旦超过挡土墙结构和坡体允许变形量,滑坡将沿前缘剪出,产生大范围滑移变形。

3.2既有防治工程评述及治理方案建议

3.2.1既有治理工程评述

(1)挡土墙工程:滑坡前缘为两阶梯状的混凝土平台,平台之上建有楼体,楼体与切坡之间修筑了挡土墙,总长103m,为直立墙,墙宽0.6m,墙高3.2m。现场调查,该挡土墙墙体未开裂,目前挡土墙能承受滑坡的推力。

(2)截、排水沟工程:人类工程切坡后,挡土墙上部坡体修筑了一道截水沟,总长75m,顶宽0.3m,底宽0.3m,深0.50m。该截水沟截水效果较好,降雨后能及时排走汇集的地表水,水沟未堵塞,无积水留存。目前该截水沟北侧部分开裂,轻微变形、倾斜。滑坡区东部靠南侧修筑了的排水沟,经调查,排水沟北部冲毁,降水后汇聚到坡面裂缝及冲沟向坡脚方向排泄。

3.2.2治理工程方案布置原则

(1)准确界定滑坡工程安全等级,并以此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基准点。

(2)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必须与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相适应,与市政规划、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建设规划相结合。

(3)地质灾害防治设计方案均应满足永久性地质灾害防护设计的有关规定。

(4)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必须满足在最不利荷载和工况作用下,能处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5)防治设计一次治理,不留后患。

(6)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

(7)治理工程措施应充分吸取当地成功的治理经验,做到方案可行、技术可靠、经济。

(8)防治工程结合现场条件,充分利用土地,避免重复工程,节省投资。

(9)永久治理,为坡体下方受威胁居民排除安全隐患。

3.2.3治理工程设计参数建议

根据本次勘查结果,参照《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的有关规定。抗滑移验算安全系数取1.10;抗倾覆验算安全系数取1.60。设计参数选取地区经验值,取值如下:

3.2.4治理方案建议

根据滑坡的分布范围、变形特征、诱发因素、稳定现状与趋势等,结合其危害与威胁对象,滑坡的防治方案主要采用钢管桩、桩板式抗滑桩支挡,前缘挡土墙加固、格构锚固及截排水相结合的型式,并进行长期监测,以确保滑坡体长期稳定。具体方案如下:

(1)坡面削坡卸载:清除塌方及具明显滑塌趋势的土方;

(2)钢管桩:坡体中上部设置1排钢管砼微型桩,横向贯穿整个滑坡体;

(3)桩板式抗滑桩:坡体中下部设置1排桩板式抗滑桩;

(4)挡土墙:于滑坡前缘修筑挡土墙及加固原来的挡土墙;

(5)截、排水:坡体切坡平台靠坡体修筑横向截水沟,顺坡方向修筑纵向排水沟,完善滑坡区排水系统,引导地表水迅速排离斜坡;

(6)削坡后坡面格构锚固工程;

(7)生物措施:削坡后坡面植草皮,防止水土流失并兼顾美化环境;

(8)监测:监测措施主要是在治理前、治理中和治理后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和监测,检查边坡稳定性情况和施工质量及治理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很多地方不得不开山造地,天然地形地貌改变,水土流失严重,易诱发滑坡灾害,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滑坡地质灾害必须做好勘查工作,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合立地条件因地制宜确定综合治理措施,提高滑坡长期稳定性,保证区域社会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巩云鹏.滑坡勘查及治理设计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9):58-59.

[2]咸玉建,郭炳跃,梁聪,戴俊成,张璟.宿迁市韩山堆填土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设计[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0,41(01):1-7.

[3]张业果,陈治安.浅谈滑坡工程勘查与防治方法[J].冶金与材料,2019,39(02):65-66.

[4]谢燕光.边坡滑坡工程治理的地质勘查及防治策略[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3):158-159.

作者简介:

周灵仟(1987.03.05-),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矿产地质工作。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季节性疾病;预防效果

引言

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给对我们的正常社交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类传染病,随着季节的更替,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使得防控的重点更加突出和鲜明,这就是季节性的传染性疾病,如流感、麻疹、腮腺炎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季节性传染病。作为医护人员,对季节性传染病的爆发规律和传播渠道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防控措施和要点,能够有效的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扼制致病的病毒和微生物的传播,降低季节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影响范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1季节性传染病大致分三类:呼吸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秋冬季节以呼吸道传染病多见,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也不容忽视。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季节性流感、肺炎球菌疾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的病毒或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及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

2季节性疾病是指伴随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而发生的慢性疾病,常见的季节性疾病有感冒、消化性溃疡、结膜炎、皮炎、上呼吸道感染、脑血管意外、小儿腹泻等。由于季节性疾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且有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的基本特点是治本,讲究预防和养生,从病理、病情等方面解释疾病,对于疾病的康复和预防有独到的见解。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中医内科学在疾病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探究分析中医内科学对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中心内科在2019 年 06 月至 2020 年 06月間收治的136例季节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2.1资料与方法

2.1.1基本资料

以我院内科在 2019 年 06 月至 2020年06月间收治的136例季节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 88 例,女性 48 例;年龄6 - 79 岁,平均年龄( 56. 8 ± 3. 9)岁; 其中感冒有48 例、皮炎有 32 例,消化性溃疡有21 例,鼻炎有 18 例,腹泻有5 例,其他有12 例。根据预防疾病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预防,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内科学预防。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季节性疾病种类、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则具有可比性。

2.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预防,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多食富含营养的食 物,多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服用预防性药物等。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内 科学预防,根据患者疾病种类,分析其内在的病因,而后根据病因给予患 者调理身体的药物。

2.1.3观察指标

对本组患者随访一年,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季节性疾病再次发生的情况。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 0 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x ± s 表示,计数资料使用 X2 检验。P < 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结果

对本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季节性疾病再次发生的情况,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有 54 例再次发生季节性疾病,发病率为79.41% ,其中疾病发生两次及以上的患者有36 例,占 52.94% ; 实验组患者有12 例再次发生季节性疾病,发病率为17. 65% ,其中疾病发生两次及以上的患者有4例,占5.88% 。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季节性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性差( P < 0. 05) 。

3讨论

中医科学理论认为对于疾病的治疗应趁早,在其侵犯人体产生危害之前就应给予重视和处理,因此对于季节性疾病的预防,也是中医擅长的方面。对于疾病的预防,中医有其独特的理念-正气,也就是调理人体各方面的机能,使其能够抵抗外界刺激,而调理过程中对人体本身的伤害较普通调养小的多。良好的预防疾病能够为疾病的治疗建立较好的后期环境,能够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疗程,因此对于预防疾病至关重要。而在中医的各个治疗领域中,其对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效果远远超过其他领域的效果,已经成为中医中最具特色且最优秀的部分。人体的结构功能特点使得在季节交替时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即为季节性疾病,而且季节性疾病病因复杂、发病部位广泛,治疗较为复杂,故应采取循序渐进的预防。

中医内科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使其能够抵抗季节性疾病。在中医的预防中,掌握好平衡至关重要,只有良好的把握平衡,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时,应慎重。事先详细调查患者的各项基本情况并取证,而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并进行调配,调配过程更是马虎不得,在出热的处方中切不可出现升温的药物,应严格遵守药物相生相克的原理。中医预防疾病的理论就是做到透彻分析疾病,了解其复杂性、持久性的根本原因。

中医对待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方法来自其治疗,从治疗方法中逐渐总结经验。预防理念重要的是从总体到局部的转化思想,中医是从最小的隐患开始,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逐渐改善各器官脏器,将季节性疾病扼杀在萌芽时期。为了探究分析中医内科学对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中心内科在 2019 年 06月至 2020年06 月间收治的136例季节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防疾病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预防,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内科学预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疾病预防情况,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再次发生季节性疾病的发病率为79. 41% ,其中疾病发生两次及以上的患者有52.94% ; 实验组患者再次发生季节性疾病的发病率为17. 65% ,其中疾病发生两次及以上的患者有 5.88% ,实验组患者季节性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 05) 。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在对于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有独特的理念,能够较好的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预防疾病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鸿涛 .肺肠相关理论在外感热病中的应用及其内涵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 56 - 69.

[2]谢娟 .寒温融合的形成、发展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456 - 459.

[3]王文远 .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365 - 369.

[4]孔茜岚 .外感热病的外治法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 496 - 502.

[5] 郑永亮 .中风治未病理论的文献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 [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 1023 - 1026.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区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护理管理。方法:分析2008-2011年间的感染状况,选择2005-2007年感染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采取环境污染的控制、交叉感染的控制、各种管道留置感染预防控制、口腔肛周等特殊部位感染控制及必要的营养支持,强化护理管理等措施。结果:本组2008-2011年间住院患者感染率20.5%,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率42.5%,感染归因死亡率7.3%。与2005-2007年资料(住院患者感染率23.6%,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感染率49.1%,感染归因死亡率10.0%)回顾性对比,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感染率与感染归因死亡率明显下降,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重点监控,强化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感染。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预防;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37

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近些年以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实施,更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而血液病房由于其特殊的患者群体,患者大多接受抗肿瘤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常处在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状态,部分患者因原发疾病的因素以及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机体免疫力差,加上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介入治疗等,使血液科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率明显比一般病房要高,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自2008年后,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加强感染预防、强化护理管理,以期降低感染率。现对患者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总结预防控制和护理管理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0年入住血液科1450例患者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616例,其中男330例,女286例,年龄15~78岁,中位年龄29岁。原发疾病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19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3例,多发性骨髓瘤3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0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87例,淋巴瘤38例。其中337例中性粒细胞绝对数<1.0×109/L,279例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合并多脏器衰竭23例,低蛋白血症32例,持续中性粒细胞降低期间接受腹部手术4例。

1.2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对住院期间合并感染的616例患者逐项填写感染综合信息调查表,并进行分析。

1.3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

1.3.1交叉感染的控制对于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超过7 d的患者,安排入住层流病床,已发生感染的患者,立即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分病房隔离。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比较长,经气管插管抽吸痰液,由术者操作带入污染源而致肺炎的机会较高,而气管切开、吸痰或雾化吸入治疗时,医源性感染的机会更多,应该严格消毒。术者戴口罩、帽子和消毒手套,用一次性吸痰管。应用完全密闭式或经人工呼吸机导管抽吸气管内痰液的装置,可减少交叉感染。血液病化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有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有时无法判断从何环节受到感染,因此,医务人员应该高度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制度,杜绝污染源。

1.3.2环境污染的控制血液病区病房环境安静,阳光充足,和外界相对隔离。一般病室设床位2~3张,床和床之间用屏障分隔开,每个房间设置空气净化器或定期应用空气消毒器进行房间空气净化处理。墙、柜、床定时使用消毒液擦拭,病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1 h/次。严格限制进入病房的非医疗人员。重点房间配制无菌层流病床及室内专用拖鞋。医护人员衣帽和口罩整齐,无菌操作前,坚持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在处理不同患者或直接接触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前后,必须认真洗手。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健全本科室的各项制度,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管理制度,医用废物分类收集、分类装置、分类标示以及工作人员工作中对医用废弃物处置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等,将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纳入科室感染控制质量管理范畴。

1.3.3积极预防口腔、肛周及呼吸道感染在患者耐受情况下,鼓励做胸式呼吸,训练(示范)每日至少4~6次,做深呼吸运动,增加肺活量,每次做10次,2~3次/d,训练强度由小到大,运动后心率<120次/min,不感到心慌、气短和疲劳为限;练习有效咳嗽排痰:(1)缓慢深吸气,以打开气道,使肺部膨胀;(2)憋气,以建立胸部和腹部的压力;(3)压迫腹腔,使腹肌收缩紧张;(4)咳嗽,此时胸内压达到高峰,打开声门,使气流快速冲出。

1.3.4重视营养对原发病危重的患者以及营养低下的患者,积极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来定,促进身体康复;对患者病情应采取早评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的“四早”方式进行处理。

1.3.5加强心理护理白血病化疗后,患者体质虚弱,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几乎都有情绪不稳定,尤其是化疗相关副作用明显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疏导,耐心劝解,给予鼓励,帮助其克服恐惧、烦躁心理,并正确引导家属积极参与解释工作,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家人的爱,乐观向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

1.4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616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感染297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率42.5%,同期血液科总住院人数为1450例,总感染率为20.5%,感染归因死亡率为7.3%。与2008年以前的资料回顾性对比,本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率及感染归因死亡率显著下降,详见表1。

2.2综合评价2008-2011年期间,不同病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这些差异可能与疾病本身的凶险程度、患者自身的免疫状况及相关治疗所导致的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有关。

表22008-2011年间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不同病种感染率

病种 患者(例) 感染(例) 感染率(%)

急性髓性白血病 190 86 45.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63 97 59.5

多发性骨髓瘤 36 24 66.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02 34 33.3

再障 87 36 41.4

淋巴瘤 38 20 52.6

3讨论

由于恶性血液病导致白细胞质和量的异常,加之化疗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免疫力,抑制骨髓造血,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同时又因多种侵入性操作,附加更多感染机会,使此类患者感染率及相关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内科疾病患者[1]。有文献报道,感染率高达41%,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血液科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只有全面综合性预防与重点性预防结合起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医院感染才会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血液病尤其是恶性血液病的缓解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实际工作中,从加强感染预防、强化护理管理入手,充分认识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罹患感染的特殊宿主因素,采取感染与非感染患者之间隔离、病区物品及污染污物管理、患者营养状况的管理以及口腔肛周与呼吸道的感染预防、加强心理护理等方法,尽量将感染率降低。结果证明,加强预防及强化护理管理后,总感染率由23.6%降低为20.5%,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率和感染归因死亡率明显降低,二者回顾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归因死亡率的降低可能说明两方面问题,即发生重症感染的病例减少及感染直接引起的死亡病例减少。

对于血液科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除常规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缩短骨髓抑制期,降低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外,从护理学角度看,还要积极寻找预防感染的措施,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3]。通过以上两组对比分析发现,尽早积极采取一系列预防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继发感染率,以下几点尤为重要:(1)重视个性化心理护理,把心理干预纳入护理常规,及时缓解或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明确配合治疗的意义,了解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继发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强化病区护理管理,各种操作规范化;(3)化疗前,即对患者实施各项防护措施,全方位减少患者接触病原菌的机会,进而预防感染发生;(4)特别注意口腔、肛周、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张士华,马新娟.血液病护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1-165.

[2] 胡龙华,王文丁,贾坤如,等.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与白细胞数关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3):191-192.

[3] 侯英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院内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30.

(收稿日期:2012-02-13)(本文编辑:李静)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探討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入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均连续治疗4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水平(ALT、ALB、TBiL、PTA),治疗后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病毒学突破率及HBeAg血清学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PT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毒学突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24、48周,观察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周,观察组HBeAg血清学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食欲下降、血小板下降、白细胞计数下降、皮疹及过敏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能提高患者HBeAg血清转阴率、病毒学突破率,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水平;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安全性

Efficacy of Lamivudin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Its Effect on Liver Function/SUN Tao,SUN Shuch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26):-128

Conclusion:Lamivudine use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liver function,improve the serological negative rate of HBeAg,virological breakthrough rate,drug safety is high,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Lamivudine;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unction level;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Safety

First-author’s address:Jiamusi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Jiamusi 15400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6.032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难以明确的,但是具备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及腹胀,部分患者可伴有肝区疼痛[1]。而慢性乙肝携带则是指HBV检测为阳性,未见慢性肝炎症状,并且1年内连续3次以上血清学ALT、AST未见异常,并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患者[2]。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干预,将会引起疾病反复发展,增加肝硬化、肝癌发生率[3]。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主要以抗病毒为主,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水平,甚至可以逆转疾病的进程及肝脏组织的重构[4]。替诺福韦酯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但是药物远期疗效欠佳,耐药性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5]。研究表明,将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能提高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病毒学突破率[6-7],但是该方案有待验证。因此,本课题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入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探讨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入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纳入标准:符合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标准[8-9];符合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药物治疗适应证者;能遵循医嘱完成相关检查、治疗者。排除标准: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合并重叠其他肝炎病毒、HIV感染或肝衰竭者;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干预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本研究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批准下完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口服阿德福韦酯(生产厂家: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803),10 mg/次,1次/d,连续服用48周(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口服拉米夫定(生产厂家: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618),0.1 g/次,1次/d,连续服用48周(1个疗程)。两组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饮食干预及运动指导,根据患者需要给予必要的护肝治疗,治疗完毕后对效果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1)肝功能水平。两组治疗前后次日早晨空腹取静脉血3 mL,15 min离心,速度5 000 r/min,完成血清分离后放置在-20℃冰箱中,备用。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有关操作严格遵循仪器操作说明书完成[10-11]。(2)病毒学及血清学。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12、24及48周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病毒学突破率及HBeAg血清学转阴率。(3)安全性。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后食欲下降、血小板下降、白细胞计数下降、皮疹及过敏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34~57岁,平均(43.98±4.84)岁;病程1~10年,平均(4.58±0.82)年。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33~58岁,平均(44.03±4.87)岁;病程1~11年,平均(4.61±0.8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B、PT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PT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治疗后病毒学及血清学水平比较 治疗12、24、48周,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两组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阴率均高于治疗12、24周,且观察组病毒学突破率均高于治疗12、24周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周,观察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周,观察组HBeAg血清学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兩组安全性比较 两组治疗后食欲下降、血小板下降、白细胞计数下降、皮疹及过敏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HBV感染引起的,而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源,常见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母婴、血与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等[12]。当机体感染HBV病毒后潜伏期为6周~6个月,临床表现为疲劳、乏力,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将会引起黄疸、肝功能受损,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因此,加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3]。

近年来,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AL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B、PT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PT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将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利于患者恢复。拉米夫定属于核苷类似物,而核苷酸则是人体遗传物质DNA、RNA的重要原料[14]。核苷类似物临床使用时在结构上模拟核苷结构,但是不具备核苷酸功能,药物在人体内能抑制HBV-DNA聚合酶與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能阻断病毒DNA的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与蔓延,从而能减轻肝脏炎症病理损伤,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延缓肝脏纤维化进程[15-16]。现代药理结果表明,拉米夫定具有高效性,能使HBeAg阳性或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迅速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帮助肝功能快速恢复正常,既可以从组织学上改善肝脏纤维化,还可以改善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转归[17]。同时,拉米夫定有较高的耐药屏障,长期用药耐药率相对较低,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能力,对改善生化、组织学指标,预防肝硬化及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8周,观察组病毒学突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24、48周,观察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周,观察组HBeAg血清学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将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毒突破率和HBV-DNA转阴率,能提高临床效果。同时,拉米夫定临床使用时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安全性相对较高,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食欲下降、血小板下降、白细胞计数下降、皮疹及过敏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提高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治疗前应加强患者病情评估,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肝功能水平,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善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科学性[20]。

综上所述,将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能提高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病毒学突破率,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飞,康定理,胡秀琼,等.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药房,2016,27(29):4112-4115.

[2]邹楠,杨百京,袁洪文,等.五色六味方联合拉米夫定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平衡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6,57(13):1121-1124.

[3] Pan C Q,Yi W,Liu M,et al.Lamivudine therapy during the second vs the third trimester for preventing transmiss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J].J Viral Hepat,2017,24(3):246-252.

[4]常彩芳,范敬静,王浩.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其与HBV基因型的相关性[J].中国药房,2017,28(29):4037-4041.

[5]章员良,邹晓霞,黄文,等.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初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33):4731-4733.

[6]叶峥嵘,杜卫星,吴琳.加味柴平汤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0):3875-3880.

[7] Lee S,Ahn S H,Jung K S,et al.Tenofovir versus tenofovir plus entecavir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lamivudine resistance and entecavir resistance[J].J Viral Hepat,2016,24(2):141-147.

[8]张世应,孙绪举,唐静,等.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741-2743.

[9]王慧,林栋栋,李长缨,等.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与KIR基因多态性及干扰素抗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6):20-24.

[10]蔡敏,周慧,刘娜,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比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27):3814-3817.

[11] Huang K W,Tam K W,Luo J C,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Lamivudine Versus Entecavir for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 Exacerbation an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Clin Gastroenterol,2016,51(6):539-547.

[12]张颖慧,李良平,张笛.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单药优化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7,46(29):4077-4080.

[13]张笛,杨丽,李良平,等.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用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最佳时机探讨[J].山东医药,2016,56(36):9-12.

[14] Bozkaya H,Yurdaydin C,Bozdayi M,et al.Lamivudine is not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non-cirrhotic HBeAg(-)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low level viremia[J].Journal of Hepatology,2016,36(1):100.

[15]饶和平,靳昌忠,金祥宁,等.不同HAART方案对HIV合并HCV感染患儿肝功能和HIV载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15):2045-2047.

[16]刘洪英,王艳荣.复方牛胎肝提取物与拉米夫定联合口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J].山东医药,2016,56(3):64-66.

[17]戚敬虎,鞠金昌,徐雷,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单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4):307-309.

[18]曹振环,柳雅立,马丽娜,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96周疗效观察[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7):422-424.

[19]马燕,贺征英,王育光,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停用后复发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5):36-39.

[20]朱世殊,董漪,徐志强,等.1~7岁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儿童经抗病毒治疗HBsAg清除率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10):738-743.

(收稿日期:2018-07-03) (本文编辑:董悦)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目的 对武汉市新洲地区手足口病(HFMD)病例进行病毒基因鉴定等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手足口病在该地区传播的影响因素及流行规律。 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方法对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和肛咽拭子标本进行EV71、CA16肠道病毒的检测,描述本地区手足口病分布特征,识别手足口病在人群间的传播,分析人口学特征、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水平等对手足口病传播的影响。 结果 新洲区手足口病重点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83.31%),检出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A16。不同年份导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不同。手足口病病情与病原学和年龄有密切联系,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流行、暴发的主要场所。 结论 5~7月份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3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重点预防人群,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重点预防控制场所,研究结果对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Analysis on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athogen of HFMD in Xinzhou District in Wuhan

CHEN Jiebing1 XU Yihua2

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zhou District of Wuhan City in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400, China; 2.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of Tongji Medical School, Hua 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China

[Key words] Hand-foot-mouth disease; Epidemiologica characteristics; EV71; CoxA16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有20余种病毒均可引起此病。2008年5月我国将其列入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肺炎、肺水肿、心肌炎等,并较快死亡。近年,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研究有很大进展,已有研究表明手足口病病情与病原学和年龄有密切联系[1,2]。2008年以来,新洲区每年出现较多的手足口病病例,通过对本地区2013年5月~2014年7月确诊的手足口病患者开展个案调查和临床特征研究,同时运用荧光RT-PCR快速诊断方法,对手足口病临床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期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新洲区手足口病病例报告系统患者资料。

1.2病例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将病例划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3]。手足口病临床分类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重症病例:(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啰音等;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1.3病原学检测

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4],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患者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检测试剂盒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包括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CoxA16)、总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率和构成比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13年5月1日~2014年7月15日,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 438例,其中2013年5~12月861例,2014年1~7月577例。上述病例中,重症病例10例,重症病例占0.70%(10/1438),其中死亡1例,病死率为0.70‰(1/1438)。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地区分布 全区9个乡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于阳逻街道555例(占38.60%)、仓埠街道235例(占16.34%)、邾城街道205例(占14.26%)和双柳街道136例(占9.46%)。见表1。

表1 新洲区各乡镇、街道办手足口病分布[n(%)]

2.2.2 时间分布 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013年5月~2014年7月发病高峰均为6月,发病集中于5~7月,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85.33%(1 227/1 438),之后逐渐减少。每年的5~7月是本地区雨季且平均气温高于20℃,因EV71在温度20℃与80%湿度的环境中最易存活[5],由此可以解释本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见图1。

图1 2013年5月~2014年7月新洲区手足口病发病月分布图

2.2.3人群分布 病例报告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为托幼机构儿童和学生,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8.29%(982例)、28.93%(416例)和2.78%(40例)。病例中男1 076例,女362例,男:女=2.97:1。3岁及以下儿童病例1 198例,占83.31%,符合手足口病发病特点[2]。见表2。经检验,新洲地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性是女性的2.49倍。见表3。0岁组病例发生重症的比例最高,达10.81%(4/37),其次为1岁组儿童,为1.31%(4/306),男女重症病例比为4:1。

表2 新洲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年龄性别分布情况[n(%)]

表3 新洲地区不同性别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比较

2.3实验室检测情况

2.3.1 病原构成与临床类型 2013年5月~2014年7月实验室检测标本196例,阳性145例,阳性率73.98%,其中EV71阳性94例,占64.83%,CA16阳性16例,占11.0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5例,占24.14%,EV71阳性率高于其他病毒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38,P<0.05)。其中2013年EV71阳性80例,占9.29%(80/861),其他肠道病毒28例,占3.25%(28/861),无CoxA16阳性病例。2014年EV71阳性14例,占2.43%(14/577),其他肠道病毒7例,占1.21%(7/577),CoxA16阳性16例,占2.77%(16/577)。2013年重症病例8例,均为EV71感染,其中死亡1例,2014年重症病例2例,EV71感染1例,CoxA16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

2.3.2病原构成季节分布 2013年EV71与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病原,2014年CoxA16与EV71成为优势病原。实验室确诊重症病例中,EV71为主要病原。

3讨论

近年来新洲区手足口病迅速上升,流行强度不断增加,高峰持续时间长,传播迅速,区域广泛,特别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发病数居高不下,新洲区以邾城街道为中心,东部阳逻街道、仓埠街道辖区发生病例较多。它们处于城乡结合部,可能与该地区人口密度大、托幼机构较多有关[6]。新洲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构成呈现以EV71为主要优势病毒株,同时存在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

手足口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1076例,女362例,且重症病例男性亦多于女性,男8例,女2例,表明性别是影响儿童手足口病和发生重症的因素之一,与报道一致[7]。新洲区的手足口病主要分布在3岁以下儿童,其中以1~3岁散居儿童人数最多,10例重症病例中0岁组4例,1岁组4例,2岁组2例,这与国内研究结果相同[8],表明年龄是影响儿童手足口病和发生重症病例的另一因素。低年龄组比高年龄组发生率高,可能与幼儿自身抵抗力较差有关。本地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以EV71为主,CoxA16较少,与国内报道相一致[9]。病原型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之一,EV71是重症脑脊髓炎的病原体,能造成患者神经系统的损害,提示应关注普通病例中EV71检出阳性率水平,当其处于较高水平时,应警惕重症病例的发生和流行[10,11]。徐巧华等[12]报道不规范使用药物为一个危险因素,如发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用吡唑酮类退热药(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等)和随意使用抗生素等都会加重病情。

新洲区2013~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均为6月,发病集中于5~7月,因为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传播途径复杂,托幼机构人员多,空气环境差,易感染HFMD并发生流行。散居儿童多为农村儿童,卫生条件差、卫生意识薄弱,易感染手足口病。注意对辖区的每一位手足口患儿进行追踪随访。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措施,又无预防EV71感染的疫苗,因此要加强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宣传,相关部门加强防控和开展早期HFMD病原学检测,发现EV71感染患儿,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积极对症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播,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参考文献]

[1] 周永东,颜云盈. 手足口病并发症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4,20(14):2580-2582.

[2] 于翠玲,王凯民,王军霞. 漯河市源汇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8-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M].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M].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5] 蔡韵,蒋露芳,史妍,等. 介质表面的肠道病毒71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存活情况调查[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 30(7):398-400.

[6] 朱渭萍,薛曹怡,沈迪莘,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0, 25(17):2401.

[7] 潘浩,郑雅旭,毛盛华,等. 上海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8):763-767.

[8] 陈豪敏,康锴,王海峰,等. 2009年河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分析与2010年疫情趋势预测和预防策略[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6(21):161-165.

[9] 孙军玲,张静.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9):973-976.

[10] 王彦霞,许卞利,陈豪敏,等. 河南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8):761-762.

[11] 高健,李亚萍,马桂平,等. 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125-127.

[12] 徐巧华,高立冬,黄威,等. 湖南省手足口病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0):904-908.

(收稿日期:2014-08-04)

上一篇:无线电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焦虑心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