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疗技术概念范文

2023-09-20

再生医疗技术概念范文第1篇

(1)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 而且节省了建筑垃圾处理和堆放的费用。

(2) 从骨料取代率看, 用废弃混凝土取代部分粗骨料, 不仅可以降低建筑原材料的消耗量, 还能减轻结构的自重。

(3) 用再生骨料做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可以替代实心黏土砖和烧结多孔砖, 对于中国目前仍存在许多地区采用烧结黏土实心砖, 严重占有可耕地面积, 面对我国可用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情况下, 研究并制作利用再生骨料混凝土砌块具有节约、环保双重意义。

2 再生混凝土缺点及改进措施

2.1 再生混凝土和易性较差

由于在破碎过程中, 部分骨料会出现大量微裂缝, 从而导致再生骨料的表面粗糙程度大, 再生混凝土配制时出现用水量大而流动性较差。我们可以通过掺入粉煤灰等矿物掺和料及高效减水剂, 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2.2 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够

由于再生骨料表面粗糙、棱角多、且表面包裹着相当数量的水泥砂浆体, 再加上混凝土块在解体、破碎的过程中损伤积累, 内部存在大量裂缝, 从而导致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抗碳化能力以及抗硫酸盐侵蚀性等耐久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我们可以通过掺入粉煤灰等高效活性矿物掺料, 从而优化水泥的水化条件, 细化混凝土的孔径, 改善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 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

3 实验方案

3.1 依据

(1) 常规试件组; (2) 碎砖占粗骨料50%; (3) 碎砖占粗骨料30%; (4) 碎砖占粗骨料40%; (5) 碎砖占粗骨料20%; (6) 碎砖占粗骨料60%。

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1) 由于试块在水化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不充足, 碎砖的空隙率比碎石大, 经混凝土搅拌后, 在水化过程的早期, 碎砖所含的水可以为水化提供所需的水, 故掺入碎砖后增加了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碎砖的抗压强度比碎石的抗压强度要小, 在混凝土中用碎砖部分代替碎石, 降低了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抗压强度, 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故将混凝土成分中的粗骨料碎石的40%以下用碎砖代替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不大, 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 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降低混凝土的自重。在实际的工程中, 为了使混凝土质量得到保证, 可以降低碎砖的用量, 可用30%以下的碎砖代替碎石, 在除梁, 柱以外, 如基础、楼层, 室外台阶, 地面等非主要承重的结构中使用。

(2) 试验目的。

根据前期SRT结论, 在保持砂率不变和掺入同量30%废弃骨料的基础上, 掺入不同量水灰比与最高含水量, 研究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 分别取水灰比为0.55、0.60、0.65, 单位用水量为165kg/m3、175kg/m3、185kg/m3。

3.2 实验所需材料

结合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材料情况, 再生混凝土的原材料采用。

水泥: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表观密度为3100kg/m3。

细骨料:砂为普通黄砂, 细度模数为2.75。

天然粗骨料:连续级配的碎石, 最大粒径为40mm, 强度为C20~C30。

再生骨料:由嘉兴建筑垃圾场提供的废弃混凝土加工而成, 其吸水率大约为天然骨料的3~22倍[1]以废混凝土加工破碎的骨料与普通骨料相比具有使密度低、吸水率高、压碎值大的显著特点。

水:饮用水。

粗骨料的基本性能见表1所示。

由上表1可见, 与天然粗骨料相比, 再生骨料的密度低、吸水率高、压碎指标大, 表明再生骨料空隙率高、强度低,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表面附着有大量水泥砂浆。在破碎过程中, 部分骨料会沿着岩石解理破裂或出现大量微裂缝, 从而导致再生骨料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堆积密度降低。用废混凝土骨料配置的再生混凝土需水量大, 强度和弹性模量低, 收缩大、抗冻性差。

3.3 配和比设计

第一、二、三组配合比为水灰比0.55的情况, 第四、五、六组配合比为水灰比0.60的情况下, 第七、八、九组配合比为水灰比0.65的情况, 探讨不同最高含水量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寻找最优配合比;第十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 与最优配合比进行强度、经济效益等比较分析。

确定配合比:

第一组配合比比例:

第二组配合比比例:

第三组配合比比例:

第四组配合比比例:

第五组配合比比例:

第六组配合比比例:

第七组配合比比例:

第八组配合比比例:

第九组配合比比例:

1∶0.65∶2.37∶3.09∶1.32。

其中, 由于第一、二、四组坍落度未达到要求, 故在保持水灰比的条件下, 掺入水泥和水进行调整, 掺量为原试拌用量的10%。

3.4 试件的浇注与养护

所有混凝土搅拌设备为一容量50l的搅拌机。

机械搅拌顺序。

预拌一次, 用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水组成的砂浆及少量石子, 在搅拌机中进行刷膛。其目的是使水泥砂浆粘附满搅拌机的筒壁, 以免正式拌和时影响拌和物的配合比。

开动搅拌机, 向搅拌机内依次加入石子、砂、水泥干拌均匀, 再将水徐徐加入, 全部加料时间不超过2min, 水全部加入后, 继续拌和2min。

将拌和物自搅拌机卸出, 倾倒在伴板上, 再经人工拌和1min~2min, 即可做坍落度测定或试件成型。从开始加水算起, 全部操作在30min内完成。

坍落度试验完毕后将混凝土拌和物注入钢模, 24h后拆模, 立即放入养护室, 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后取出进行试验, 所有试件均为一批浇筑完成。

3.5 实验数据处理

用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来研究随最大用水量、水灰比的变化情况。具体试验方法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

加荷速率:0.5MPa/s

混凝土型号:C30

加载面积:225.0cm3

龄期:28d

4 试验结果与讨论

4.1 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影响

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存在一定的影响, 但是混凝土的强度并不是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多少而严格增加或降低, 而是大致围绕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上下波动。当再生骨料取代率较小时,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有所增加, 但是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时, 混凝土的强度则有所降低。

主要原因: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较少时, 再生粗骨料吸收了部分水分, 使得实际水灰比降低, 导致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增加, 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较大时, 实际水灰比较低, 但是此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趋向于由再生骨料决定, 导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能随水灰比的进一步降低而增加。

4.2 水灰比的影响

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灰比大体成反比关系, 水灰比越低, 抗压强度越高。

主要原因:当水灰比较高时, 再生骨料周围的水泥浆强度较低, 混凝土的破坏始自水泥浆的开裂;水灰比较低时, 水泥浆的强度相对较高, 再生混凝土的强度趋向于由再生骨料所决定, 从而使抗压强度无法随水泥浆强度的提高而提高。

4.3 用水量的确定

在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再生混凝土的配制不能简单地套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必须结合废骨料吸水率的特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4.4 再生混凝土的特性

通过对试验的研究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对于再生骨料而言, 骨料面粗糙、棱角较多, 并且骨料表面还包裹着相当数量的水泥砂浆 (水泥砂浆孔隙率大、吸水率高) , 再加上混凝土块的解体、破碎过程中由于损伤积累使再内部存在大量微裂纹, 这些因素都使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和吸水速度增大;再生混凝土骨料较碎石骨料孔隙多、外表面积大、用浆量多, 有较大的吸水率以及骨料的颗粒效应、棱角效应, 导致在相同配合比情况下, 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比普通混凝土差, 从而降低了坍落度。再生骨料表面粗糙, 增大了拌和物在拌和与浇注时的摩擦阻力, 从而提高了粘聚力和保水性;由于骨料表面存在水泥砂浆, 故相同或增加用水量, 均会是使再生混凝土表观密度降低, 即再生骨料的密度小于天然骨料。因此细骨料再生混凝土应用于结构中, 将降低结构物的自重, 有利于增大构件跨度。

4.5 再生混凝土的强度

试验结果表明, 再生骨料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影响不同, 配制低强再生混凝土时, 再生骨料的性能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最小。一般情况下,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于相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 当再生混凝土设计强度较低时, 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反而会偏高。主要原因:再生骨料表面粗糙、孔隙多、吸水率高, 加水拌和后, 再生骨料大量吸收新拌水泥浆中多余的水分, 使混凝土中实际有效水灰比降低, 而对于低强度混凝土而言, 水灰比的变化对强度的影响明显。

5 抗压试件破坏形态

普通混凝土受压时的破坏部位往往沿着骨料与水泥的粘结处, 特别是在粗骨料下侧面孔穴部位, 粘结强度最为薄弱, 不能充分发挥强度, 这是低强度混凝土的特点。水泥石和集料的界面粘结, 有物理结合和化学结合。由于再生混凝土的老水泥石表面粗糙, 新老水泥石的化学组成类似, 原混凝土中的水泥未必全都水化, 尚可参加部分化学结合等原因, 再生混凝土的新老水泥石间的结合有所增强, 特别是用含水泥石配制的混凝土, 受压时整体性能、韧性好, 不易沿某一界面破坏。

6 经济效益

在工程中可以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用废弃砼代替部分碎石, 可以降低混凝土成本。废弃混凝土作为建筑废弃物, 收集时基本不需要成本。若碎石重量的30%用废弃混凝土代替, 由于碎混凝土比碎石密度小, 拌制同体积混凝土所需的碎混凝土重量比所需的碎石重量小, 按配合比=1∶0.60∶2.32∶3.02∶1.29计算可知:每立方米混凝土至少可节约11%左右的成本, 这将大大降低成本,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废弃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石骨料, 将它们合理的回收利用, 生产用到新的建筑物上, 不仅能降低成本, 节省天然资源, 缓解骨料供求矛盾, 还能减轻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废弃混凝土,再生混凝土,骨料

参考文献

[1] 肖建庄, 李佳彬, 兰阳.再生混凝土技术最新研究进展与评述[D].同济大学, 2003.

[2] 王健, 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实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4.

[3] 徐蔚.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D].浙江水利水电土木工程系, 2006.

[4] 刑振贤, 周曰农.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8.

[5] 李占印,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6] 孔德玉, 吴先君.再生混凝土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3.

[7] 黄显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研究[J].北京建材研究工业学校研究报, 2003.

[8] 柯国军, 再生混凝土的实用性研究[J].混凝土, 2002.

[9] 李秋义, 李云霞, 等.颗粒整形对再生骨料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5.

再生医疗技术概念范文第2篇

一、沥青再生技术涵义

沥青再生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式将已经不适合使用的要求的沥青路面旧材料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这个技术可以使旧沥青材料获得最大程度的再生利用, 具有节约费用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耗损。并且对旧沥青进行再次利用可以降低其产生的污染, 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基于上述优势, 沥青再生技术被广泛用于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 且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二、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分类以及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三种:

(一) 厂拌热再生技术

厂拌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实际养护工作中主要是将沥青路面上的旧沥青运输至加工厂, 加工厂对旧沥青再次加工, 从而生成可以再次使用的沥青。在这个过程中, 旧沥青的加工标准的设定需要依据实际应用标准而采取不同的配比形式, 从而制定出不同应用标准的沥青。同时, 在此过程中需要将新沥青同混合剂以及制作材料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混合, 从而生成不同性能的沥青, 按照一定的施工程序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工作。厂拌热再生技术可以修复高速公路结构性破坏问题, 且改变路面结构是在路面现有的高度情况下进行的, 所以也是现阶段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应用规模最广的方法。一般情况下, 厂拌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都应用于路基修补地段, 在实施铺设的过程中其顺序与正式施工顺序是一致的, 都是根据下层和中层及上层的顺序展开工作的, 其中每一层的铺设的标准和应用技术都有所不同, 在施工时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设定有关实施计划。由于旧沥青再次加工所制成的混合料有所保障, 因此在使用范围上并没有局限性。并且通过相关设备使得混合新料在施工加热时所形成的蓝烟也进行二次燃烧处理,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废气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然而厂拌热再生技术必须经过将旧沥青送至工厂再次加工, 也就增加了运输所产生的费用以及混合材料的费用。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施工噪音,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封锁高速公路, 对环境和交通以及附近居民都具有一定影响。但总体而言, 厂拌热再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具有施工难度不高, 操作方式灵活且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等优势, 因此被广泛运用于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

(二) 厂拌冷再生技术

厂拌冷再生技术在处理废旧沥青材料上与厂拌热再生技术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但是厂拌冷再生技术在处理过程中仍存在着添加稳定剂的差别, 其主要是添加了水泥、粉煤灰及泡沫沥青等材料, 再搅拌均匀, 让所得的混合料符合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实际要求。其能在不需要任何设备的帮助之下就可以完成整个实施过程中, 且具有施工时间不长、节省能源, 对交通运作影响较小的优点。由于厂拌冷再生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不能进行热再生的材料, 且对高速公路基础及底基层进行养护时可以起到极大作用, 所以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用厂拌冷再生技术进行路面维修工作主要出现在两种情况下, 其一是利用专业再生设备进行现场粉碎、增添新材料搅拌均匀, 将混合材料铺设于路面, 之后用压路机加以碾压。这种方式一般应用于路面基层。其二是直接把再生剂撒至需要维护的路面进行封层。通常情况下, 再生剂大概可以渗透至路面之下6㎜, 增强路面沥青活性, 逐步形成封层, 可以避免燃油泄漏等情况, 从而将高速公路使用寿命尽量增长。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 应用厂拌冷再生技术具有显著的预防性, 使用范围不大。总体来说, 这个技术不局限的运用高速公路, 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多种类型的路面维护当中, 但是底层过软以及路基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对应解决。

(三) 就地热再生技术

就地热再生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的路面维修当中:第一步把高速公路路面上需要维修的地方进行加热, 软化沥青。第二步是使用工具把周围多余垃圾清理。第三步是使沥青处理机与新材料混合, 将混合材料铺设至需要维修的地方。应用这个技术具有过程简单, 对旧沥青实现百分百的回收利用, 可以现场快速进行维修, 材料使用效率高且对交通正常运行影响较小以及对附近环境及居民都不回形成较大的噪音污染等优点。但是这个方法只能出来路面的沥青, 对高速公路的内部结构的养护效果不高。此外, 由于其加热温度不好控制, 所以整个施工过程必须一气呵成, 施工之后路边大约会增高3cm, 所以必须根据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项养护计划。

就地热再生技术更多的是以预防为主, 应用于一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养护中。这种技术对旧沥青的回收利用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当地的旧沥青材料中限于当地使用。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会带有有毒蓝烟产生, 现阶段我国对于这种有毒蓝烟的有关处理技术还是有限。

结语:

总而言之, 沥青再生技术在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中获得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且得到了一定的成效。虽说因为部分设施设备还是需要从国外进口购买, 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当前的沥青再生技术研究有限, 使得沥青再生技术在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所以, 有关部分应重视沥青再生技术的更进一步的健全与改进, 虚心借鉴学习国外有关的先进技术, 进而为沥青再生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带动了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对高速公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成为了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问题, 而沥青再生技术是高速公路中一个重要养护方式, 其既可以节省成本, 又符合节能环保理念。是以, 本文主要粗浅的分析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种类以及各种类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高速公路,养护,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亚玲.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经济:00292-00293.

[2] 谭飞.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 2015 (10) .

上一篇:烛台背后范文下一篇:初中物理电路动态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