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16

古代汉语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是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语文教育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和工具课,一直受到各开课部门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的思考、研究和古代汉语教学经历,发现目前古代汉语教学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这其中有学生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古代汉语综合素养方面的问题;还有社会现实方面的问题。要真正改变目前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必须从根本上揭示导致这种局面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地予以诊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 学生古代汉语基础下滑,心存畏难情绪,缺乏学习的动力

1 高校扩大招生数量以来,各类高校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明显的下滑,尤其是对传统学科基础的掌握在整体上明显不如扩招以前的整体水平。我国大学扩招以来,招生人数比扩招前翻了几番。我们假定中学教学质量不变,只看扩招,通过简单的分析就会发现,扩招是把原本录取不上的学生录取上了。比如原来每门课平均分达到80分才能达到录取分数线,现在可能降低到50分,这样势必造成部分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进入大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过去宽泛了,对外界的了解也比过去多了,但是这却分散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对与现代生活联系不十分密切的传统课程的学习影响最大。这造成了当代中国青年一代在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普遍性薄弱、甚至缺失,特别是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极端生疏。以上两方面的因素都给古代汉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2 学生对古代汉语学习心存畏难情绪。很多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古代汉语课程是中文系所开设的课程中最难学、最枯燥乏味的一门课。古代汉语课程包含的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它所涉及的字、词、句、语音、语法、修辞与现代汉语差距很大,所以古代汉语学起来枯燥乏味,读起来诘屈聱牙,有时感觉是在读天书。即使经过刻苦学习,古代汉语综合素养也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大幅度提高。这使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导致学生对古代汉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配合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翻译参考书越来越多,学生贪图简单,只读译文,不读经典原文,导致学生接触古代经典原文的机会越来越少,文言文感悟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学起来也就越来越困难;二是古人行文简略,省略较多,有时失之过简,造成文意的跳跃,甚至脱节,理解起来不连贯,要真正读懂古代经典原文,必须反复推敲上下文,费时费力;三是古代汉语距今年代久远,其语言所传递的社会生活、文化信息与今天差异太大,要读懂古代文献,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古代天文、地理、历法、礼仪、习俗、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阅读古文往往茫然不知所云,这势必挫伤阅读的兴趣。学生心理上存在畏难情绪,这给古代汉语教学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3 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古代汉语不仅仅是阅读古代文献、了解一些古代词语、句式的用法,培养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才,学习古代汉语还可以帮助提高理解、使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同时也是学习研究古代文学、历史、哲学、文化、医学等学科的必备利器,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但是很多学生对古代汉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为古代汉语在时间上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很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又用不上,以为只要以后不接触古籍,就没有必要学习古代汉语。

另外,要学好古代汉语,要求学习者必须静下心来,具有坐冷板凳的精神,一字一句细心地、慢慢地品味、咀嚼。而目前社会心理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倾向普遍,古代汉语又不是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不可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古代汉语可以提高理解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但是这些效果的取得需要循序渐进、长期积累才能凑效,这也势必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打消学习古代汉语的想法。

二 一些古代汉语教师的古代汉语综合素养存在问题

1 一些教师本身在古代汉语综合素养方面有欠缺。古代汉语是一门具有复杂知识体系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课程,知识繁多、内容复杂。要讲好古代汉语,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要有较强的语言方面的综合素养,对古代字、词、句、语音、语法、修辞的特点、古今差异以及发展演变规律必须烂熟于心。其次要真正讲好古代语言,必须把古代语言放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否则很多问题只能停留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连知其然的程度都达不到。因此古代汉语教师在有较强的语言素养的基础上,还必须熟悉古代的天文、地理、历法、礼仪、习俗、典章制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除了具备上述两方面素养,古代汉语教师还必须具有一名优秀教师具备的一般素养,这也就是有的古代汉语教学者所说的古代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六个方面的素质:对古代汉语有浓厚的兴趣,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激发学生试讲的能力。笔者认为除上述素质以外,古代汉语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只有具有较强的教研和科研能力的古代汉语教师,才能把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和研究成果,并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增强古代汉语课堂的教学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具备上述综合素养,谈何容易,没有多年的刻苦磨砺是不能达到的。一些古代汉语教师缺乏这种综合素养,课堂上就不能左右逢源、古今贯通、举一反三,讲授内容枯燥乏味,这必然影响到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死板单一。有些古代汉语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敷衍应付,在教学中不能主动地去探索教学方法,不能主观能动地驾驭教材、主宰教材,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去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内容,上课照本宣科、做教材的传声筒,知识对号入座,一个萝卜一个坑,条条框框地罗列知识。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求知欲,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死记硬背,没有余暇去思维想象。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也变成了教材的附庸,学得枯燥乏味。

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教师缺乏教学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外,教师的古代汉语综合知识素养有缺陷也会影响到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同时,还有两方面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是目前高校教师普遍有重视科学研究、轻视教学研究的倾向。从2000年以来,古代汉语方面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但是教研方面的成果不多,尤其是高质量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教研成果非常匮乏,甚至有些古代汉语教师基本不进行教学研究。有些古代汉语教师自身专业素养非常深厚,但是不进行教学研究,没有灵活、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能成功地把自身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二是古代汉语教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古代汉语教学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极大地增

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有些古代汉语教师无视这些变化,仍然坚持单一陈旧、越来越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传统教学方式,造成的局面是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疲惫不堪,昏昏欲睡。

3 只讲不练习或缺少练习。在全国普通高校普遍压缩专业课时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都感觉到学时不够,教学内容讲不完,于是就剥夺学生练习的机会,采用多讲少练甚至基本不练的教学方式,试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违背了教学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知识,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顺利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成就感,激发新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如果只讲不练,学生疲于接收知识,没有吸收、消化的机会,这样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学习疲劳,挫伤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自然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不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

目前,我们古代汉语教学内容基本上还是上世纪60年代王力先生所确立的文选、通论、常用词三者结合的教学模式(常用词属于通论内容,其实质是文选、通论两结合的教学模式),古代汉语教材编写也基本沿袭王力先生《古代汉语》的编写体例,没有多少实质性创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王力先生关于古代汉语教学的思想对古代汉语教学确实发挥了历史性作用,笔者也没有挑战王力先生所确立的古代汉语教学模式权威性的意图。然而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经过这么多年没有多大调整,这本身就说明其中存在问题。上世纪60年代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与目前存在很大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们的古代汉语教学似乎没有因为这些差异而调整教学内容。文选与通论相结合的古代汉语教学模式其宗旨是正确的,关键在于我们古代汉语教学应该随着教学各方面因素的变化对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内部调整。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古代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目前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加之目前大学生古代汉语基础较上世纪60年代有明显的下滑,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古代汉语教学内容应该做些什么样的调整,目前尚缺乏实证研究。面对学生古代汉语基础普遍下滑,传统的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调整方面,必须把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首位,但是在这方面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成功的教学范例。正是因为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影响到了古代汉语教学效果。

总之,导致目前古代汉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问题引起的,我们首先必须正确地揭示、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古代汉语教学才有可能焕发新的生机。至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另撰专文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冲华书局,1995.

[2]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3]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07.

[4]王秀玲.古代汉语教师的素质谈[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4).

古代汉语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标准是积累部分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般文言句式、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文言文教学与新课标理念结合起来,让学生想学、肯学、会学、乐学,是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 文言文 汉语理论 重视

高三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基础,在复习时,灵活的教给一些猜读文言词义的方法,让他们推之有据,言之有理,以达到准确诠释文言实词在语境中的含义,从而读懂文言文全文文意。

一、先本后引猜读词义

对于文言语句中多义词的解释,应当先考虑本义,后考虑引伸义(包括比喻义、假借义),这样逐一思考,细细分辨,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如《师说》中的“师”,是一个多义词,最初含义是指周代的军队编制(2500人为“师”),后经引申泛称“军队”,如“齐师伐我”中的“师”。如果用此义去解释《师说》的“师”,虽也说得通,但结合文章的内容一辨析,显然不对了。那就换一个角度,因为从那以后直到现在“师”还有一个更常用的基本义“老师”倘若用这个含义解释《师说》标题,不仅同,而且与文章的内容也匹配了。但若用此义去解释文中大多数的“师”是正确的,而解释另一部分“师”就不一定正确,如①师道之不复;②吾从而师之;③吾师道也。以“老师”这个基本义为基础逐一引申,①活用为动词,释为“从师”;②意动用法,释为“以……为师”;③换一个角度引伸,因老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人,与学习有关,如果用“学习”这个含义解释③,就文从字顺,意思表达明确,语言也畅达。

二、分析字形推求词义

“公受珠,内所著皮袄中,纫之。”(《记王忠肃公翱事》)解释此句中的“纫”,可以由字的形体和偏旁得知,“纫”是由“纟”和“刃”组成,“纟”为线状,“刃”为刀锋,故“纫”指使剪刀、线之类的动作,又前面有“袄中”,所以可解释为“缝”之意。1998年16题“冀得一归觐”中的“觐”,从字形上推求,可以看出这个字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分析,C项“拜见”就很清楚了。

三、根据读音辨别多义词词义

“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记王忠肃公翱事》)“贾”古音读jià,正好与“价”同音,故可断定此字通“价”。而“价”即“价钱”,所以“贾”可解释为“钱”或“价值”。“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读如①wáng,名词,帝王、天子、皇帝。②wàng,动词,称王、统治。而在此句中读wàng音,故可推知为动词“称王”之意。根据读音辨别多义词词义,主要适用于通假字,以及意义破读的一些词。

四、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词义

任何一个词,不管它有多少义项,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总有一个明确的意义,这个意义在多义词的义项中不是任意选择的,而是由语境所决定的,语境不仅包括那个多义词所在的短语、句子,而且还涉及该句的上下文,乃至全篇文章以及时代背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必”有①一定,必定;②认为必定,肯定;③一定实现;④如果确实等义项。如果在上句中按①来解释,则此句译成“大王一定没有人……”就使蔺相如成了一个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人,这既不符合人物性格,又曲解了原文的意思。按④来解释,这句译为“大王如果确实没有人的话,我愿意带着璧到秦国去”,这才表现出他的谦虚而又勇敢的性格,也才符合语境要求。再如“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96年高考题)“贾”读gǔ,有“买进”和“卖出”两个词义,由“买进”引申出“招致”“招惹”等意,由“卖出”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之意。从上下文文意来看,原文中显然是指有的人劝诫郭永不要招惹祸患,而不是消除祸患,在解释“贾”时应在具体的语境中对多义词做贯通理解。

1998年高考题20题中“汝归勿遽言”,“遽”到底作“匆忙”讲还是作“惊慌”讲呢?看下句:“令兄弟徐言之可也”,“徐言”就是对“遽言”最好的暗示了。因此,“遽”作“匆忙”讲。词义也具有时代性,如“朕”(高考曾出过)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为皇帝的自称,诸侯王已不称“朕”,皇太后临朝听政也自称“朕”,对“朕”的时代语境了解了,那么对这一词的词意就容易理解了。

五、结合语法关系来确定文言词义

分析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来确定词义,如“焚百家之言”中的“言”当解释为言论、学说时不能做“焚”的宾语,解释为“记载言论的著作”才较妥。

《童区寄传》中“布囊其口”,“布囊”怎样解释才恰当呢?从语法角度分析,“强盗用布塞住他的口”是一个主语句,“用布”做“塞住”的状语。因此,“布”名词做状语,“囊”活用为动词,做谓语。2000年高考第11题C选项“自放驴,取樵炊爨”中对“樵”的考查,对该词的词组做语法分析,发现“取樵”和“炊爨”是并列动宾词组,只能是名词,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不会落入出题者的圈套(樵:打柴)。

六、利用古汉语的平行结构判断词义

古汉语有不少的平行结构,如对偶、排比、对仗等,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词义。在此类句子中,往往几句话句式相同,词性相对,甚至词义相同、相近。利用这种关系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两句句式相同,“以”和“而”位置一样,词意词性均相同,都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再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有十多个义项①做名词,绝句;②副词,非常、全然;③形容词,高超、陡峭、极远;④动词,断绝、停止、横渡。到底解释为那一个意思,一时难以确定,而如果知道前一分句中与它相对应的词“致”是动词,解释为“直达”,那么一下子就排除了其它义项,而且很快就可在动词义项内找到“横渡”这个解释。1991年高考题第18题“贤俊者自可赏爱,玩愚者亦当矜怜”,“玩愚”的意思是: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愚蠢。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根据相似的句式,要知道“玩愚”的意思,须得从“贤俊”入手,“贤俊”是指有德有才且才智出众的人,与它相反的意思,应该不涉及顽皮、固执、粗鲁的意思,至此答案D就被选出来了。

古代汉语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

3、试论在陕留学生方言及文化教学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汉硕学生培养质量的研究

5、论新经济常态下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

6、基于移动终端的汉语学习应用程序类型研究

7、慕课模式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8、中美汉语教学教材评估初探

9、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市场就业竞争力探讨

10、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双语教育问题研究

11、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形式初探

12、泰国中专学生选修学习汉语现状浅析

13、刍议新时期信息技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新思路

14、汉语修辞的对外教学探究

15、留学生“例如”“比如”的使用情况及偏误研究

16、从国外汉语教学现状看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

17、中国体育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的融合构建

18、在汉语热中选择适合你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19、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探索与构建研究

20、《词汇等级划分》与国别化汉语词汇教学关系研究

21、汉语国际教育教材出版的优化策略研究

22、篆刻艺术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3、设立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之我见

24、文化自信视域下对外汉语人才培育探索

25、插花艺术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26、中国的“农耕”与阿拉伯的“游牧”

27、在线“1对1”教学: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实习的理论探索

28、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29、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30、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典诗词教学

31、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

32、汉语国际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33、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块运用”的思考

34、从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选拔谈国际汉语教师必备素质

35、以《中国文化常识》为例看对外文化类图书的编辑

36、戏耍五禽,活跃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堂

37、汉语本科留学生原著导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38、面向智能语言处理的汉语句法语义知识库构建

39、汉语国际教育应当顺应“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的发展趋势

40、海外孔子学院对汉语教师及志愿者的管理特征、影响及建议

41、探索建制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外向型国际化人才

42、对外汉语教学微课设计研究初探

43、翻转课堂在汉语国际教育(留本)专业语言学习阶段的可行性分析

44、第二课堂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5、留学生课堂教师提问方式研究

46、《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评介

4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微格教学的实效性探索

48、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路径

49、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

古代汉语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金瓶梅》大连图藏本和崇祯本的插图比较

3、石黑一雄作品中的物哀美学与音乐叙事

4、不同视角观照下的明代小说特征探析

5、《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文化》评介

6、《源氏物语》的审美情趣及其日本文化特点研究

7、《北京政闻报》与中国文学译介

8、“生活在别处”:舞剧《堂吉诃德》观感

9、浅析网络言情小说发展中女性角色的变化

10、明清世情小说的江南性抒写

11、电视剧新《红楼梦》的文化元素分析

12、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3、文体规范性是写作的基本守则

14、程永新一个人的文学史

15、论肖江虹小说的仪式化书写

16、关于民办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17、贾平凹小说的现代意识

18、文体与文学及语文教育

19、关于古典小说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

20、唐传奇中的书生与豪侠

21、体验式教学在当代文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2、词理意兴 无迹可求

23、《剪灯余话》创作思想考论

24、略论王韬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的近代化

25、简论《聊斋志异·嫦娥》对传统嫦娥故事的解构

26、佛教视域下的文学书写

27、《金瓶梅》与“三言”中的妓女形象比较研究

28、文学经典化的反思性阐释

29、贾政打宝玉有正当理由?

30、美国汉学家何古理的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

31、不讲究的倾诉对耳朵是危险的

32、浅谈《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

33、古代市井文学的发展演变

34、只有修行者才能读懂《红楼梦》吗

35、《儒林外史》:可持续一生的阅读马拉松

36、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内在品格和培养措施

37、《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研究

38、《红楼梦》戏曲元素对情节发展的关合

39、网剧《庆余年》叙事分析

40、郑振铎从事古代小说研究的原因分析

41、“前创作”与《水浒传》文本的思想倾向

42、职业编剧游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

4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评价模式的创新研究

44、近代外国文学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

45、明代笔记小说中涉梦文本探析

46、《十二楼》之《拂云楼》中能红人物形象分析

47、论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

48、严歌苓的“女兵三部曲”(上)

49、坚守民族本位 走向宗教诗学

古代汉语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基于语义地图理论的现代汉语粤方言方位词“前”义方位词研究

3、文言句式中的判断句和被动句

4、浅谈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

5、略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标注词类的作用

6、古老的文学 不老的经典

7、《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双音节动名兼类词

8、如何应对新形式下的高校学报校对

9、浅谈大学生母语弱化情况下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

10、汉英网络新词的特征及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11、《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出版

12、现代汉语语音理论知识的可受性和实用性研究

13、试论现代汉语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14、现代汉语对网络语言的选择和淘汰

15、电视新闻作品的语言艺术和修辞

16、浅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

17、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18、实用角度下多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思考

19、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20、从英语语言学视角下看现代汉语双宾语结构研究的得失

21、《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失校举隅

22、高校文科现行《现代汉语》教材及相关问题研究

23、中西文化交流与现代汉语体系的形成

24、《现代汉语析义元语言词典》的开发与应用

25、湘西方言词“哈数”词义及同源词探微

26、从生态语言学角度浅析现代汉语

27、“古代汉语”“双改”问卷调查分析与思考

28、语言学视角下的现代汉语语序研究

29、从现代汉语角度关照古文教学

30、用开放理念引领高师现代汉语教学,提高师范生语言素养

31、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32、高师现代汉语教学应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33、现代汉语逆转类语气副词的多向性语义启发

34、例析高考中的字音考点

35、加强高师现代汉语课程的师范性建设

36、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 在构词理据方面的比较探讨

37、新媒体时代现代汉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38、浅谈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39、论合作学习在北海电大社区教育中的运用

40、英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41、汉语方言教学在现代汉语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2、新教改背景下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43、对师范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思考

44、第二语言习得背景下现代汉语语法学习的反迁移和克服策略

45、高校体育英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困境与思考

46、承载大国文化 记录文明脚步

47、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48、浅谈现代汉语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49、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普通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改革探析

古代汉语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上一篇:电影翻译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红楼梦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