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论文范文

2023-09-16

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自媒体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过去的农业科技传播只能依赖于传统传媒,其传播力度有限,而在手机时代,农业科技有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对于农业技术的指导将会更加有力,如何利用好这一手段是现阶段的重要社会课题。本文拟从现代社会农业科技通过手机媒介进行传播的总体环境分析入手,展开对其传播优势的分析研究,希望帮助有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强化应用手段。

关键词:手机;农业科技传播;多元化

引言:

手机是现代社会十分灵活的信息传播媒介,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终端。农业科技要想更加快速而准确的转达到农业从业者手中,必须要更好的利用起手机这一媒介,大力提升农业科技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与灵活性,更好实现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力指导。

一、利用手机做好农业科技传播的总体环境状况研究

(一)手机作为传播媒介的技术发展状况

手机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这对于农业科技传播是十分有利的。有别于传统媒体,现代手机技术使得农业从业者可以通过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学习农业知识。如农业科技知识可以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给从业者,而且手机的“体型”也让这些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反复研习。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4G、5G的网络正在逐步的覆盖全国,这对于信息传输速度又会有一个质的提升,更大程度上方便了从业者知识的学习。另外,智能手机的不断升级更新,价格的不断下降让这一切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有效。

(二)手机用户数量的剧增,为广泛的农业科技传播夯实基础

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全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经近10亿,而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长,农村地区的手机网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大,这样的普及率使得农业科技以手机为媒介进行传播成为必然之选,结合国家的新农村建设,今后的手机网络用户将会更大。这样的基数之下,民众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也是不可忽视的。而且,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完善,价格还会不断的下降,手机用户还会不断增长,手机的作为一个最为快速的现代传媒媒介必将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的强大助力。

(三)国家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助力农业科技的手机传播

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作正在不断的深入,而信息化建设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农业科技传播与手机媒介的结合正是与国家的农村发展计划完美配合的重要方式。国家的五年计划对于农村地区的信息化设施的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这对于农村地区智能手机的大力普及也会起到不小的推进作用。此外,国家在这一工作上还有更加直接的扶持,像是对农民购买智能手机的一些补贴工作,都能很好的促进手机在农村地区更快的普及,为农业科技通过手机传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1]。

二、强化农业科技通过手机媒介广泛传播的优势分析

(一)手机媒介使得农业科技传播变得更加多元化

抛开传统媒介的诸多限制,手机可以更加灵活的通过移动网络实现信息的传播,对于农业科技传播来说,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更加快速的将这些信息展示给每一位手机用户。可以说手机作为媒介会将农业科技传播的主体进一步扩大,不论是主管农业生产的政府部门、相关的农业技术研究机构,还是农民本身都可以将农业科技的相关知识进行传播、转播。作为

主管政府部门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权威的指导作用,及时将相关的国家政策信息传达给每一位农民,农业技术研究机构也可以及时将最新的技术研究成果发布出来,同样的农民在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可以更好的做到相互的转达分享,大力提升农业科技的传播力度,也让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

(二)手机让农业科技传播的形式更加丰富

现代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更多形式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摆脱了过去的图文限制,音频、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讓农民接受农业科技信息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农业科技知识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研发机构可以将这些农业科技新知识制作成更加直观而生动的形式,为农民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方便,农民在学习这些新技术、新知识时不再需要“头疼”那些繁复的文字描述,这会大大提升农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而且手机传播的方式可以让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更好利用科技资讯做好“现场指导”,有力的提升农业科技的实际利用效率,对于农民之间的分享交流也会起到一个不错效果。

(三)更好的整合多种媒介,整合式的农业科技传播渠道

手机媒介有十分强大的优势,可以很好的将传统媒介进行融合,并弥补其中的一些不足,可以说是整合了纸媒、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的传播媒介,而且其还具备了这些单向媒介不具备的沟通功能,可以实现农业科技研究者与农民之间的直接沟通,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科技的指导效果[2]。

(四)手机支持下农业科技传播的广泛性

手机作为现代人社会的必备品之一,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利用手机用户量巨大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扩大农业科技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而且这些知识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农业从业者,还将扩展到更为广泛的民众之中,提升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认知水平。此外,手机本身通讯功能可以更好的巩固农业科技研究者与从业者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网络。

三、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技术还在不断的升级,手机的功能会更加强化,在信息传播、沟通交流方面的功能会更加完善,其对农业科技传播的促进作用也会进一步加强,各相关部分和人员应当高度重视手机的媒介功能,更好的帮助相关人员做好农业科技传播。

参考文献:

[1]张艳云.乡村振兴背景下手机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04):68-71.

[2]敬廷桃,易婧,丁志祥,阎应红.手机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8(21):117-118.

作者简介:方锦,出生年月:1986.11,女,汉,新疆哈密,本科,研究方向:科普传播。

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围绕主导产业,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观念新、生产技能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户,从而提高了广大农民科技应用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该文主要介绍了肥西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一些经验和措施。

关键词:农业科技入户;科技创新;成效;肥西县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根据安徽省农委有关文件精神,肥西县种子农药管理站在肥西县上派镇三岗村、三河镇木兰村、官亭镇张祠村等3个村开展了农业科技入户服务,制定了《科技入户示范实施方案》,在县农委的精心组织领导下,于2014年3月初开始分别在上述3个村组织实施“包村科技入户专项服务”,根据示范村的主导产业,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推进技术入户,实施物化技术补贴。笔者现将肥西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有关情况和措施介绍如下。

1 领导重视,成立组织

肥西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入户工作十分重视,分管农业副县长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多次关心和支持科技入户工作,并成立科技入户工作领导组和专家组,领导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县农委、县畜牧水产局、县林业局、县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县农委。组建成立科技入户专家组,专家组组长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专家组成员由技术指导单位选聘农业科技人员担任,并于县、乡镇、村三级分别确定了负责人、联络员。选定农业科技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合理选择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联系10个科技示范户。

2 制定方案,重在落实

科技入户组织技术指导单位,认真研究制定了《科技入户示范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多次组织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研究实施方案,抓好组织落实,重点围绕主导产业,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上派镇三岗村主导产业为苗木花卉,主推品种为桂花、香樟、广玉兰、腊梅、红叶石楠、紫薇、美人梅以及鲜花、盆景等,推广应用设施栽培、无土栽培等。三河镇木兰村主导产业为水产养殖,主推品种为优良草鱼、鲢鱼、鲂、鲤、鲫等一般性经济鱼类,推广鳜鱼、斑点叉尾鱼、大口鲶、黄颡鱼等名优鱼类,推广应用常规精养、名优鱼类养殖、稻田养蟹、稻田养虾和稻田养鱼等。官亭镇张祠村主导产业为果蔬菜,主推品种为优质甜油桃、优质蔬菜等。推广应用甜油桃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推广应用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等。

3 推广技术,入户服务

组织农业技术指导员对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品种、技术、农资、信息和政策等。技术指导员经常进村入户指导,对技术服务和生产情况跟踪记录和指导服务,及时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在生产关键季节、关键技术环节,随时接受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咨询,及时编印发放技术资料、科技明白纸等,进行技术指导到生产现场,做好对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同时填写好《技术指导员手册》、《科技示范户手册》,及时反映技术指导服务情况和科技示范户的意见及建议。

在上派镇三岗村苗木田间,受田地气候异常、旱涝不均的影响,苗木病害发生频繁,技术指导员走村串户现场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防涝和抗旱,指导病虫害防治。针对苗木重阳木斑蛾、国槐尺蛾、樟网蝽等害虫发生量大,石楠白粉病、桂花生理性病害而落叶的现象,及导编印了病虫情报,指导农户适时防治。桂花为三岗苗木的主要品种,春秋季节常出现叶片脱落现象,影响了销售,技术指导员通过细心调查研究,发现是因缺乏铁元素引起的叶枯病,并根据病因对症下药,指导苗农使用硫酸亚铁粉末兑水喷洒叶面,每7d喷施1次,连喷5~6次,有效地防止了桂花树大量落叶;并推广使用了新式低压电动喷雾器,提高了喷洒效率,受到了三岗群众的认可。官亭镇张祠村通过实施科技入户,指导10户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户,带动200户发展瓜果菜生产,确定了以油桃、大棚蔬菜为主导产业。建立并完善了油桃协会,新建了瓜菜协会。水果主推四月红、红太阳系列、黑珍珠等优质甜油桃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蔬菜主推设施农业栽培技术、蔬菜育苗及大田栽培技术,推广名特优品种、新型肥料、无公害生物农药及生产资料应用。官亭镇张祠村示范孙义银发展大棚蔬菜1 334m2,其中秋延黄瓜面积667m2,产量2 500kg,产值10 000多元;秋莴笋面积667m2,产量2 500kg,产值10 000多元,合计产值20 000多元。

4 宣传交流,规范实施

充分利用科技入户专项内容加强宣传,交流信息,编发农业科技入户技术资料,召开现场会,利用宣传栏、报刊、电视等多种渠道宣传农业科技入户。认真按照科技入户示范村实施方案规范运作,建立领导组、专家组责任制,建立科技入户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建立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责任制,建立农业科技入户联系信息网,提高工作效率。每个技术指导员培育和指导10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带动10个农户,辐射全村农户,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建立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管理档案,实行科技入户工作政府给支持,部门给服务,专家开“处方”,财政给补贴,农民得收益,把一些先进的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等优先提供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例如,官亭镇张祠村农户孙道广发展大棚蔬菜1 334m2,其中秋延辣椒面积667m2,产量1 750kg,产值9 000多元;大棚秋延芹菜面积667m2,产量3 000kg,产值6 000多元,共计产值15 000多元。

5 加强扶持,合理投入

加强对农业科技入户专项计划的投入,合理安排农业科技入户专项经费,多渠道、多途径筹集项目经费,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建设农民科技书屋、科技示范户补贴、技术服务补贴、项目培训、资料、宣传、车旅费等。在3个示范村建立农民科技书屋,配置彩电、VCD、光盘、录音带、科技书籍等。对每个科技示范户给予物化技术补贴,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科技书籍和技术资料等。

通过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在3个村培育和选就30个科技示范户,并带动辐射600个农户,实现了“以户带户、以户带村”,提高了广大农民科技应用能力,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示范带动效果。同时,建议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继续给予重视和支持,继续深入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6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中还存在着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领导监督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科技入户范围较小,经费投入不足,少数地区农业科技入户有名无实等问题。因此,要加强领导和管理,加大农业科技入户投入大度,加快农业技术直接到户,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能,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为农民送技术、送信息、送放心农资服务;同时,建议上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继续给予重视和支持,继续深入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责编:张宏民)

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马克思的农业科技理论散见于《资本论》和其他论著中,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认为,农业科技与土地肥力相关联,是科技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化。在经历了农业工业化与农业技术科学化发展阶段后,自然生态被确定为农业科技的着眼点与功能边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农业形态的更新过程。农业科技具有强大的社会变革力,是形成共享性财富关系的助推器。农业的技术创新应当成为一种国家责任。

[关键词]马克思?鸦农业科技?鸦农业形态;土地生产力

刘新春(1964—),男,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米正华(1963—),男,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湖南长沙410128)

人类很早就开始探究农业生产活动,从古代刀耕火种、驯化豢养,到近现代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农业机械应用等,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农业技术和以科学为指导的近现代农业技术。马克思毕生关注农业问题,高度重视农业技术的开发、推广与应用。他深刻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1](P108)马克思对农业科技的论述,散见于《资本论》及其他各个时期的著述中。

一、农业科技是土地生产力

农业是种植业、养殖业以及附着于其上的各类副业的统称,是人类历史上最先形成的基础产业门类。从目的意义上说,农业就是利用动植物的生理机能,通过控制和强化其生长过程,从而获得人类生活所需的动植物养分。从过程层面上说,农业就是运用或改变影响动植物生长的因素,模拟或改良动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

马克思在研究农业时,把土地分析置于首位。他说,土地是“人类世世代代共同的永久的财产”[2](P916)。对于人类来说,除了阳光、空气、水分以外,最重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就是土地。如果说,工业把“土地只是作为地基,作为场地,作为操作的基地发生作用”[2](P880),那么,在农业中,土地作为农作物赖以生长发育的母体和劳动力一起,构成现实劳动过程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土地的自然属性,促使农作物生长发育,并形成最终的产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农产品生产的特点概括为“自然就以土地的植物性产品或动物性产品的形式或以渔业等产品的形式,提供出必要的生活资料”[2](P712)。一句话,对于人类来说,“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1](P203)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土地所特有的理化生物性质状况起着重大的基础性作用。当然,影响与制约农业生产成果的,不仅仅是土地面积因素,当土地开发达到一定限量时,土地生产力更多的不是来自土地本身,而是依赖农业科技。所谓农业科技,顾名思义就是对农业的合规律性与合利益性相统一的人工干预。从内涵上看,就是依据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干预动植物种质和控制动植物的繁育、生长过程,有效提高农业劳动效能的作业体系。从外延上看,表现为耕作技术、化学肥料、机器设备等多种具体形态。马克思多次强调,农业生产率同农业化学和农业机械的现有水平有关,总是随着农业化学和农业机械的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农业科技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譬如:化学的方法,对硬黏土施加一种流质肥料,对软黏土进行熏烧;机械的方法,对重壤采用特殊的耕犁,排除收成障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使坏地变为头等地,使牲畜在较短的时间里成长起来并满足人们的需要。鉴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巨大推动作用,马克思曾说:一切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都应该广泛地应用到农业上来。

马克思将农业科技的应用效能总体上归之于以提高土壤肥力为目的的土地生产力。化学肥料的科技效能,在于通过增进土壤肥力进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耕作技术的科技效能,在于疏松土壤,加厚活土层,增强土壤的通气、蓄水和保肥性能,加快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并增进其活动,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总之,各种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农业科技应用,都直接间接地是通过提高土壤肥力表现出来的。在向农业提供各种先进科学技术时,如果没有考虑到土壤肥力在农业生产中的这种特殊作用,那么,为此耗费的资源投入,就不可能带来应有的产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生产力进步的所有方面,都与提高土壤肥力联结在一起。

二、农业去弱质化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无论在自身意义上还是在比较意义上,农业都属于弱质产业。一方面,农业是自然有机体的生产和再生产,具有自然有机体的生命周期特点和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相对于其所抵抗的自然力而言,脆弱易损,具有很大的风险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论述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时指出,在农业部门中,“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有时甚至出现“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仅仅补偿或甚至还补偿不了自然力的减少”[2](P443)。纵使以自然常态为预设前提,农业由于长期以来只能局限于在自身系统内部进行能量循环,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物质却不能从外部获得生命继起不可缺少的物质补给,就使得农业能量递减成为农业生产的固有规律。另一方面,工商业使农业的弱质特征进一步凸显。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作了生动阐述:农业生产时间不仅包括劳动持续时间,而且包括劳动时间以外自然力独立起作用的时间。由于不需要为自然力支付成本,故而可以说农业比“所有其他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高”。但是,“价值……并不等于生产阶段持续的时间,……只有活劳动时间……能够创造剩余价值”,“从这方面看,例如农业,比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低”。[3](P181)由此决定了农业在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中,不可避免地常处于被弱化的地位。

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变农业的弱质性产业特征呢?马克思在分析地租时,以自然肥力相同的土地为例,指出土地既是农业生产的依托,同时也是农业生产的制约,人们在单位面积耕地上追加投入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出现农业生产率的投入性递减。这说明人们的生产劳动难以突破土地的自然能量的限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待农业系统外在能量的注入。那么,能够提高农业效率的巨大外在能量,在马克思看来只能是农业科技。他说:“同样的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2](P725)

马克思指出,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虽然农业技术无法改变生物运动的规律性,但先进的农业科技,可以对种植业与饲养业的自然周期产生积极的影响。“要在五年期满之前提供一个五年生的动物,自然是不可能的。但在一定限度内,通过照料方法的改变,使牲畜在较短时间成长起来供一定的用途,却是可能的。”[2](P839)科技成果向农业领域渗透所产生的巨大效能,令马克思倍感欣慰,他说:“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4](P264)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科技渗透良性互动,促使一系列复杂的理论科学和应用技术进入农业生产活动,由此使得“农民的劳动,比受分工支配的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具有更大的脑力性质”[4](P259)。马克思预言,传统农业将被近现代科技农业所取代,到那时,“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力量,而这种动因本身……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运用。”[4](P274)

三、农业科技以自然生态为伦理准则

19世纪,新型农业机械不断涌现,轮作制、人造肥料、蒸汽机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工业化成为西欧农业的时代主旋律。工业化的农业生产弱化了人类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扩大了对农作物生长的干预范围,同时还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领域的专业化分工,使农业与工商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农业资金、农资产品供应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规模,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支持。

农业生产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同样是农业技术科学化的历史进程。在资本的大力征召下,科学发生了由求知到求富的重大价值转向,农业科学也迅速成为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强力推手。马克思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5](P572)这一时期,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地质学、土壤学和气象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大量涌入农学领域,人们获得了对作物、土壤、肥料、气候等一系列重大农学范畴的新认识,形成了以科学为基础的新型农业技术开发。农业采纳科学化技术与装备,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高效率。

马克思对农业生产工业化与农业技术科学化给予了高度关注,作出了一分为二的评价。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这一历史进程是农业摆脱弱质产业羁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科学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必然产物。他说:“大工业用机器为……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虽然种地的人数减少了,但土地提供的产品和过去一样多,或者比过去更多。”[1](P817)他还以赞赏的口吻说道:“大工业在农业领域内所起的最革命的作用,是消灭旧社会的堡垒——‘农民’,并代之以雇佣工人。……最陈旧和最不合理的经营,被科学在工艺上的自觉应用代替了。”[1](P817)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19世纪的欧洲农业运动破坏了自然生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相异化的现实,认为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导致了地力的锐减和土地的贫瘠。他说:“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大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占优势的同时,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代谢。也就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壤成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6](P438)因此,“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7](P274)。

日本的林直道曾说,马克思“天才地洞察”到了资本主义破坏自然的本质,称“这一洞察令人叹为观止”。的确,马克思早在农业科技拉开对土地的大规模“征服”之初,就注意到了农业科技的生态操守问题。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不止一次地指出:“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农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自始至终都有自然力和经济行为在协同发生作用,只有既遵循经济规律,又服从自然规律,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一般只要它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害的、造孽的。”[8](P663)

四、农业科技引领农业形态更新与发展

迨自铁制农具、牛耕技术出现,小土地私有制成为人类农业形态的初始选择。小农经济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科技范畴。也就是说,封建地主拥有大片土地,却只能通过租种的形式由众多佃户分散经营,不能实行统一的大规模耕作,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马克思指出,小农经济是维生型经济,“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生产的协作和分工,排斥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调节,也排斥生产制度、工艺的改良和变革,排斥科学在生产过程的自觉运用。”[9](P872)它天然地是一种最保守、最落后的东西,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

资本主义大农业取代小块土地所有制是巨大的历史进步,这一进步体现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经营管理方法的更新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随着资本向农业领域的广泛渗透,以及农业科技的采纳,发生了由外灌性植入到内引性自觉的质的改变。马克思说:“在这个时代里,不单是科学的农业,而且还有那新发明的农业机械,日益使小规模的经营变成一种过时的、不再有生命力的经营方式。正同机械的纺织业排斥了手纺车与手织机一样,这种新式的农业生产方法,一定会无法挽救地摧毁小土地经济,而代之以大土地所有制。”[10](P368)

为农业剩余价值所驱使,资本家兴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改造。“修建巨大规模的排水工程,采用圈养牲畜和人工种植饲料的新方法,应用施肥机,采用处理黏土的新方法,更多地使用矿物质肥料,采用蒸汽机以及其他各种新式工作机等等。”[5](P742)作为农业产业化改造的历史成果,农业变成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农业”,即:具有同大工业一样的企业制度,如业主制、合伙制与股份制;具有同大工业一样的经营理念,如市场导向、价值增殖与效益最大化;具有同大工业一样的管理制度与方式,即对全部经营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的方法,等等。

对农业科技催生的社会化农业形态,马克思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为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即农业和工业在它们对立发展的形态的基础上的联合,创造了物质前提。”[1](P579)尽管这种生产方式不过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但终究有其文明的一面,就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1](P927-928)。当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阶级专政对整个社会实行彻底的改造时,资本主义大农业将因为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公有化而被社会主义集体大农业所取代。“这是否定的否定。……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自由劳动者的协作的基础上和他们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上来重新建立。”[11](P918-919)

五、农业科技是变革社会财富关系的内在动因

关于社会财富关系,英国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曾经提出了一个颇有见地的观点,他说:“劳动报酬优厚,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征候。”[12](P67)但马克思对此给予了批判,认为亚当·斯密“忽视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而用当事人的意志来解释一切”,步入了研究社会生活时很容易走入的“歧途”。其实,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关系,这些关系决定私人和个别政权代表者的行动,就像呼吸一样地不以他们为转移。”[6](P141-142)因此,不能用“捏造出来的东西”稀释社会排斥,而应探讨变革社会关系的现实实践。

马克思认为,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劳动作为人的根本活动从属于自然力,财富的本质不在人,而在自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财富的主体性本质取代自然本质,并形成了普遍的社会财富关系。但是,资本主义的财富关系,体现的是资本对劳动的奴役和占有关系,这种关系,是与财富的内在本质属性相冲突的。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的财富关系,揭示了财富的合理本质,他说:“事实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不就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13](P479)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马克思勾勒了未来社会的财富关系。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论述道:“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所给予社会的。……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14](P340)

合理的财富关系,本身是一种制度并必然地以合理的社会制度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9](P95-96)简言之,自由人联合体是合理财富关系的政治基础。马克思说:“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联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13](P480)在这个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里,财富主体关系与创造财富的劳动关系整合统一,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协调,都以其本来面貌呈现出来。

农业科技就是否定旧的财富关系,催生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新型财富关系的强大社会变革力。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化大农业有助于农业的工业化与规模化经营,而且资本的介入又为农业技术的科学化改造提供了资金支持与驱动力量。但是,资本主义农场对地力的榨取和滥用,加速了土地贫瘠化,同样为农业发展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限制。正因为如此,资本主义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就在“适当的条件下,必然会反过来转变成人道的发展的源泉”[9](P563);资本主义所造就的整个社会基础,将为全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他说:“现存的大地产将给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让联合的劳动者来经营大规模的农业,只有在这种巨大规模下,才能应用一切现代工具、机器等等,从而使小农明显地看到通过联合进行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14](P220)资本主义农业的制度性变革与整个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制度的自我扬弃,便成了历史的必然。

六、国家应当承担农业科技的创新责任

对于农业科技的责任担当,马克思作了两个方面的阐述。

一方面,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马克思指出,农业活动具有经济活动与自然活动相统一的属性,这一属性要求人们在自然的规程里探知自然的奥妙,把握自然的规律。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模拟环境与试验频率,加大了农业科技开发的难度。尤其是近现代农业技术已脱离经验形态发展演变为以科学为指导的知识密集型技术,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农业科技进步,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过程。他说:“按照事物的性质,植物性物质和动物性物质不能以像机器和其他固定资本、煤炭、矿石等等那样的规模突然增加,因为前二者的成长和生产必须服从一定的有机界规律,要经过一段自然的时间间隔。”[2](P135)

农业科技受制于农业生产的季节和地域,在传播上同样存在自然性障碍。“农业是一种特殊生产方式,除了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以外,还有有机过程。”[3](P242)有机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特定的时空范围,一旦离开特定时空,作为一种现实需要,农业科技即刻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农业科技传播受体的这种非常态性技术承接,对农业科技向农业技能的转化非常不利。因此,农业科技单纯依靠社会性科技研发、服务体系,不足以突破农业科技的自身发展限制,它需要借助更为强大的支撑,从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多个方面给予重大推动。

另一方面,马克思还反复提到,“一切工业劳动者都要靠农业、畜牧业、狩猎业和渔业的产品维持生活这一早已尽人皆知的经济事实”[15](P130),借以强调农业的社会公益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农业劳动的社会必要性作了详尽分析。他说:“和一个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一样,工人阶级的全部劳动也可以这样划分:为工人阶级生产全部生活资料(包括为此所需的生产资料)的那部分,完成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工人阶级所有其余部分所完成的劳动,可以看作剩余劳动。”[11](P713)既然“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前提”,“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那么,国家就应当对农业这一社会公益性产业给予特别扶持和保护,担当起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责任。

为此,要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马克思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个别地考察,货币资本都表现为发动整个生产过程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它作为发达生产要素成为社会形式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3](P173)同时,要把对农业的扶持和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转化为对农业人力资源的建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道:工艺学校和农业学校是大工业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一个要素,工人阶级在不可避免地夺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和农业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责任编辑:龚剑飞】

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必然要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以洛阳市9县(市)2016~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数据为基础,从全市抽取了25个行政村进行村级集体经济抽样调研并选取了孟津县麻屯镇开展全域村级集体经济普查。发现:缺乏启动资金、必要的土地、一定的人力支撑以及村管理不规范、群众积极性不高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布局、凝心聚力坚持联合发展、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输入等五方面提出了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既从宏观角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市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律,又在微观层面以行政村为单元展开访谈揭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洛阳市;制约因素;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全面推开农村集体用地入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已经成为补齐农村发展短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目前国内关于村级集体经济的研究宏观层面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等方面,多数以镇或村为研究区,讨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微观层面主要从股份制改造、财务管理、发展模式等角度出发,从某一方面较具体地提出村级集体经济应采取的办法措施。总体来看,现有的关于村级集体经济的研究大多以村镇为案例开展具体定性分析,缺乏广度和定量支撑。

本研究从市域角度基于2016~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数据统计,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和区域差异,宏观上揭示村级集体经济整体特征。从全市抽样调研25个行政村并集中普查一个镇的全部行政村,广泛且深入地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以地市级为研究范围,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结果可初步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区概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下辖1个县级市、8个县、6个区,2710个行政村。2019年年末总人口717.02万人,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57%,低于同期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58%)2个百分点。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其中山区占45.51%,丘陵占40.73%,平原占13.8%。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境内河渠密布,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

近年来,洛阳市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反复强调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6年下半年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2019年出台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并明确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出更高要求。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洛阳市已取得明显成效,大致打造出5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类型。包括:利用资源开发型,因地制宜,利用水面、林地、荒山、荒沟发展特色产业或利用人文景观、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利用资产资本经营型,利用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或土地整治等方式整理出的土地建设厂房或仓库等,采取使用权入股或租赁方式;混合经营型,以集体资产资源参股农民合作社或工商企业,采取村村联合或村企联合等多种形式实现多元化经营;组织、引导、服务型,创办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产业带动型,利用临近工业园区、矿区、城市周边等优势,创建与之配套的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洛阳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洛阳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稳步推进,截至2019年年底,9县(市)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有2295个,占总数的87.5%;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有325个,占总数的12.4%;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只有3个,占总数的0.1%。

由表1可知,9县(市)中多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除宜阳县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为72.5%外,其他各县(市)都在80%以上,栾川县更达100%,即所有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在汝阳县、孟津县和新安县占比都在10%以下,分别为5.6%、7%和8.8%。宜阳县和嵩县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相对较多,分别有97个和61个。3个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在嵩县,其余县市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全部清零。

(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2016~2019年,洛阳9县(市)村级集体经济年平均收入不断提高。2016年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仅有386个,占总数的14.7%,2019年增长到87.5%,4年间尤以2017年到2018年增长最快,从657个增长到1552个,增长速率达136.2%(表2和图1)。

(三)整体特点

1.基本实现村村有收入。2019年,洛阳9县(市)共有行政村2623个,其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有2620个,占99.9%,基本实现村村有收入。在抽样调查的25个行政村中,96%的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收入最高的是栾川县陶湾镇鱼库村(81.25万元)。在普查的孟津县麻屯镇,25个行政村均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2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最高的为李营村(58万元),最低的为宋岭村(0.8万元)。

2.形成以土地出租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集体经济模式。从形式上看,各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不尽相同,土地出租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抽样调研的25个行政村中有土地出租村占比最高,其次是厂房出租和光伏发电,有经营性收入的村占比较低。麻屯镇25个村中21个村有土地出租,6个村有厂房出租,1个村有光伏发电扶贫产业,仅有3个村有集体种植 ,1个村有集体养殖。土地、厂房出租是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从比重上看,经营性质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普遍较弱,多数村刚起步,尚处于摸索试验阶段,开始有收入的村较少,且一般收入都比较低。

3.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村强于非贫困村。洛阳9县(市)之间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统计数据上看(图2),年收入5万元以上村占比较高的前4个县和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占比较低的前4个县都是栾川县、汝阳县、孟津县和新安县,这4个县发展相对较好。宜阳县和嵩县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最低而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占比最高,总体来看发展较弱。洛宁县、伊川县和偃师市处于中游。从抽样调研的25个样本村来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最高的是栾川县,平均为31.68万元,收入最低的为嵩县,平均8.2万元,与统计数据呈现的各县发展水平高低基本一致。

各村之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弱总体呈现出贫困村强于一般村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洛阳市各贫困村较一般村享受到了更多政策优惠,不管是在人力还是资金上都得到了较大帮扶。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人才,贫困村在发展中能得到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和对口帮扶单位的资金与人才输入,在强大的外力推动作用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往往较好。而非贫困村多数只能依托村级现有的资金和村干部队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相对缺乏,发展水平也低于贫困村。

三、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缺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启动和运作资金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集体运转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收入渠道相对单一。近几年,我国乡镇的财政收入虽然呈上升趋势,但规模依然较小,这也就直接决定了村集体能拿到的来自乡镇拨付的资金数额相对不足。而近些年随着农村各項事业的发展,村集体的事务性支出越来越多,村部整修、道路修复、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刚性支出大,压缩困难。因此,除去刚性支出能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资金就少之又少。而资金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缺少资金再好的项目也很难落地实施。

非贫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普遍弱于贫困村,也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来自外界的资金注入。在抽样调研和普查中发现的绝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只能依靠土地和厂房出租,也与缺乏项目启动和运作资金有关。由此可见,资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程度,资金缺乏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二)缺少可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土地

土地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本应是最容易获得、最充足的资源,然而调研中68%的村反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土地,土地成为限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一是随着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农村可供开发利用的存量土地基本被挖尽。二是国家为保护耕地,近些年对建设用地采取了严格控制,农村也面临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困难。三是土地流转难度大、成本高。农民一方面对土地流转态度谨慎,害怕失去土地不愿意流转;另一方面,地价水涨船高,村集体本就经济实力弱也就无力支付高额租金。

(三)缺乏必要的人力支撑

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影响以及发展机会和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原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才缺乏问题;大量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村中常住劳动力较少。在抽样的25个村中,有的村中劳动力甚至不足100人,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病残。

村干部在村中扮演的多是领头羊角色,村干部能力的高低对农村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影响。然而,当前多数村干部素质难以适应农村迫切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村领导班子成员年龄普遍偏大,50岁以上的村干部占比高达70%,思想观念陈旧,缺少干事创业的闯劲;另一方面,多数村干部难以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且管理运营能力普遍不足,难以达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企业或者是村级合作社中,参与市场经营项目的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至关重要。然而广大农村不仅难以吸引真正有能力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才,而且无法留住与项目相关的本地专业技术人员。大量人才外流是当下农村面临的严峻问题。村中常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尤其缺乏可用于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虽然各县区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人才,但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政策难到位等问题,导致所需人才还相对不足。

(四)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债务负担重

村务管理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面临的很多问题和矛盾都是由村务管理不规范造成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是村务管理的一部分,村干部普遍反映,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不规范是目前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亟待解决。一方面,责任主体不明确,相关负责人不能以集体为中心,更多先考虑个人得失和利益,抱着“我不干有人干”的思想遇事推推拖拖;另一方面,缺乏考核标准,相关责任人进取精神和意识不强,思想懈怠,工作没有精益求精争第一的韧劲,得过且过。此外,村级集体经济还缺乏经常性监督,也直接造成管理上的不规范。

管理乱首先是财务管理乱,直接原因是村内财务制度不健全。抽样村中多数村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很难对村财务进行有效监督和规范,导致在班子换届时仍存在大量糊涂账。村领导班子成员对财务现状了解也不够,甚至专职会计都无法准确弄清村内财务状况。村债务负担重,超过半数的抽样村欠债达几十万元,严重负债也让村无力无暇发展集体经济。

(五)村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热情不高

一是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有很多疑惑和顾忌,认为是回头走以前的老路,不合时宜。二是村干部普遍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力量薄弱,缺乏拼搏进取精神,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无能力、无精力。三是农村适龄劳动力多在外务工,少数留在村里的也在附近打工,农忙时可回家种地,对当下靠打工种地创收、多劳多得的生活方式比较满意,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没信心、不放心。甚至只愿享受权益、不愿履行义务,只有看到收益才愿参与,且只能接受盈利不能接受损失。有信心的少,没信心的多;愿意参加的少,不愿参加的多;主动积极的少,不闻不问的多。

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布局

不同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具有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机会也不尽相同。因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人才状况等确定合适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合适的发展,不合适的不发展,实现差异化发展。如城中村持有地产,可依靠门面房出租;偏远地区如栾川县冷水镇南沟村地处钼矿区,可发展与工矿企业相关的服务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人才。不仅要有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人才,这些人还要有一腔建设农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奉献先于索取,效益先于利益,集体先于个人。此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要充分考虑和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的想法和建议,想发展的发展,不想发展的不发展。总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要结合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和群众意愿,做到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布局,即要对项目预先进行全方位谋划,从资金和人员配置、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多方面考虑。避免脑门一热,先干后想,仓促上马,减少因项目夭折导致的资源和资金浪费,切忌挫伤群众热情。

(二)凝心聚力坚持联合发展

多数村集体不管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实力都比较弱,仅依靠自身条件很难发展好村集体经济。各村之间应打破各自为战的困局,走联合发展道路,采取村村联合、村企联合等多种方法抱团发展,集聚发展要素,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对镇域范围内有一定资金的若干村集体,如征地和拆迁补偿资金,或上级统一拨付专项资金,若单独发展集体经濟,由于资金限制往往是小打小闹、捉襟见肘、不成气候,很难形成一定规模,可将各村资金整合起来联合投资共建项目。对产业类型相同的若干村集体,可融合项目,联合成立公司,发展特色产业。如洛宁县上戈镇的苹果种植远近闻名,各村之间可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扩大规模,创新经营方式,延长产业链。

联合发展可积少成多、凝心聚力,解决村集体在单打独斗中面临的发展资金少、产业规模小、发展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集聚效应,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输入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离不开人才建设。提高农村人员素质,首先要加强对本土现有人员的教育培训,其次应开拓思路增加人才输入。

在加强本土现有人员培训上,一是要重视村干部素质的提升。可通过与发达地区建立对口帮扶或专项合作等形式让村干部能够走出去,增长见识,拓宽思路,不局限于固有方式方法,让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多姿多彩。二是要加强对村中青壮年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可与高等职业院校和公司企业建立合作机制,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分享交流等方式提高现有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理论认识水平。

在增加人才输入上,干部层面可参考对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方法。实践证明,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农村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领导人的素质和能力同样至关重要。可对有需要、有必要的村派驻肯想肯干的指导人员,并建立相应的人才晋升激励机制。专业技术人才层面,对与地区发展需要匹配的大学生,可降低招录条件,简化招录手续,吸纳到乡镇一级工作岗位。对能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优秀项目管理人才要给予重用,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具备一定技能的返乡创业人才,要以服务为导向,积极进行引导和帮助。

(四)政府层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农村作为资源要素流出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需要政府层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才有可能更好发展。一是在土地方面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并逐步探索解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要的建设用地整理问题。二是在资金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安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并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项目化管理,严格申报审批、资金拨付并提高效率、简化程序。三是在人才方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库,通过个人自荐等方式汇总有意愿有能力投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人员,并接受村级对项目和人才需求的申请,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地方。四是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奖励制度,鼓励支持应届大学生、青年干部等到农村历练。并对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优先提拔重用。

(五)完善村级财务管理

村级财务管理是管好用好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一是要制定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资金审批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票证管理制度、集中采购制度等,必要时可由乡镇代管村财务,村账簿、凭证档案由乡村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二是要提高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大财务人才的培养。将文化知识水平高或者有财务工作经验的人选拔出来,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对其进行业务训练和法律法规培训,并组织其到乡镇政府或企业进行实习,提高其实践能力。三是要强化村级财务监管,落实财务公开制度,对资金量大、财务复杂的村可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对村级财务进行管理。还应创建以村民为基础的财务民主监督机制,确保村级财务得到群众的有效监督。四是要强化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定期组织开展村级财务审计。由财政局、审计局牵头,对村级财务进行抽查审计,对违法违纪的村级财务问题零容忍,严肃追究问责。

参考文献:

[1]仝志辉,陈淑龙.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和未来发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6):15-23.

[2]宋宇,孙雪.建国70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的阶段性发展与理论总结[J].人文杂志,2019(11):11-18.

[3]张坤.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现状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04):4-5.

[4]王海英,屈宝香.基于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的村级集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9):205-213.

[5]马英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4):215-216.

[6]王长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20(04):239-243.

[7]王拥军.如何促进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20(03):6-7.

[8]刘琼,刘文英.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与对策——以四川省井研县为例[J].山西农经,2019(09):65-66.

[9]邹玉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2):40-61.

[10]王晓琴.关于对哈拉哈达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农业,2018(05):67.

[11]张雄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考——基于鄂西南地区X镇的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4):208-210.

[12]刘战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研究[J].中国商论,2020(05):228-229.

[13]连尧兴.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20(01):161-162.

[14]荆宝珍.浅析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問题及对策[J].纳税,2020,14(06):73-74.

[15]李董铿,江宽.农村集体“三资”探索“红黄绿”分级管理[J].农村财务会计,2020(01):38-41.

[16]吕艳.完善村级财物监督管理制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4):91-92.

[17]马彩琴,高月林.沿海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J].新农村,2013(03):10-12.

[18]梁红辉,冯宗周.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研究——以中山市南朗镇为例[J].中国发展,2014,14(05):65-68.

[19]李杰.联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J].江苏农村经济,2014(11):58-59.

(作者系洛阳市社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乡村发展研究)

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全面加快社会主义小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而如何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除了需要依赖科技进步,更需要将农业科技培训的推广到田间地头,切实转化成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作为农民与先进的科学技术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特点及对农业科技培训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科技培训;增收;措施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键要靠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科技运用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又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民富裕,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根本。新时期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深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科技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农民也迫切需求农业科技的新技术、新知识来实现自身增收。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服务难以到位。由于农业和农民的弱势地位,农业科技培训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农业科技培训得不到重视,经费自然也无法保障,致使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只能被弱化、边缘化,而相关工作只能体现在文件上、口号上。原有的四级农业培训网络大多数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瘫痪、半瘫痪状态,使农业科技培训成了纸上谈兵、空头口号。而乡镇组织的农业专业合作、龙头企业带头示范的有效技术指导也应各种原因而推广缓慢,农民大部分只能靠自身意识提高来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二)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主要在基层,农技培训人员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导致农技推广人才流失严重、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匮乏,队伍不能得到及时更新、补充。农技人才断层现象普遍,无法满足对农业科技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提出的要求。

(三)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农业科技培训更新速度较慢一方面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另一面农技培训的课题往往偏离实际,无法跟进农民现实管理土地的需要。农业科技很难及时解决农民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相关农民接受了培训也往往不能及时消化利用,农业科技供给与需要严重脱钩。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具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而处于小学文化程度的高达40.3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更是不足5%,农民整体素质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极不适应。 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有限,仅靠农技理论培训,农民很难理解消化,甚至有些农民对这些纯粹理论的培训毫不感兴趣,农业科技推广更是难以普及。

(五)经费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实际。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科技培训的最关键的因素。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大部分经济实力不足,再加上有限经费被截留和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关于农技培训推广工作的经费也往往无法落实到位。经费的短缺,农技人员纵使有想法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对策

(一)完善政策体系,规范培训行为。搞好农业科技培训首先要搞好顶层设计,从完善政策体系、规范培训行为入手。注重实效、加强监督、规范程序、加强制约,坚持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宗旨,以需求为导向,分类培训,针对不同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和内容。规范农业科技培训的体系,就是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实施的齐抓共管局面,积极构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强化组织建设,健全乡镇农技推广培训服务平台,有实力的乡镇考虑配置专业和兼职的农技推广培训人员,切实强化农村科技培训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村级农技培训队伍,开展种养殖专业户、村长等的农业培训信息采集、带头示范、培训工作记录等基层组织工作。

(二)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培训机制。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千千万万农民生活的社会性大问题,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城乡互动”的原则,千方百计的让农业科技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坚持齐抓共管、人才引领、信息引导、示范推广、服务促进,多种措施积极构建农业产业培训的新模式。采取集体培训和个性化订制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由于种植养殖大户、农村科技带头人往往在农户中有较高的威望,往往能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因此尤其要加强对种植养殖大户、农村带头人的科技培训。只有加强对这些人的培训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技术、新品种示范与推广时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突出实效。开展特色种养、农产品深加工、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村镇建设和管理、农业质量标准、市场营销、劳动力转移、第三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民族区域特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2]。

(三)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的培训就业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下乡、报刊、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村科技培训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开展农业高等院校专家走村入户,面对面交流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技培训的知晓度,切实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让农业科技培训在“阳光下”运行,是农民切实成为农业科技培训的真正受益者,而不仅仅只是走形式、走过场。

(四)导向分明,培训目的主题明确。新时期农业农村问题,面临着大量年轻劳动人外出务工而劳动力急剧下降的局面。有些农民虽然在农忙时回家种田,但在农闲时往往外出务工,而无法参加农技培训。因此农技培训应主题明确,针对那些有困难的农户开展订单式培训。切实从农民自身考虑,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培训的必要性,让农民看到培训的希望和好处,将“被动培训”为“我要培训”的主动培训模式转变。注重从数量和质量上的转变,避免以接受培训人数为衡量和考核农技培训的指标努力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更要面对市场、加大企业技能提升培训力度,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比重,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收入。

(五)加强服务平台建设,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建立健全各级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机构,探索开展以市场经济下私人化农技培训的模式。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一是要搞清楚农民最需要什么,二是要如何根据现实情况开展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建立农业科技培训的信息化对接平台,切实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开展网络问答式信息服务。如农民可以将问题通过网络相有关科技技术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提问,相关的科技服务人员进行解答。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培训和现实脱钩的问题,快速高效的解决农民当前面临的难题。?

三、结束语

农业、农村、农民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农村科技投入,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种田水平,既是解决目前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也是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新形势下,全方位、多渠道扩展农业科技培训措施,加快农业科技传播,切实提高农业、农村发展,农业科技培训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高翔,胡俊鹏,张俊杰. 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06)

[2] 王惠生. 农业科技培训模式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18)

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前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来说,其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发展农业科技,农业科技推广肩负科技推广的职责,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对策措施,旨在探求在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国的富裕离不开农民的富裕。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生活,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成果中受广大农民喜爱并广泛应用的项目仅为1/10 左右,成果加配套措施项目为2/5左右,约有1/3 左右农民群众表示不愿意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科技成果如此现状不仅成为中国整个农业发展的瓶颈,也影响到了我国农民的收入和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内涵

从国内外文献资料看,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农业科技推广的界定内涵不同、解释和理解不一,核心内容却基本一致。基本做法是,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培训、科普教育、学术交流、科技咨询服务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示范农业科技成果,指导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帮助解决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特征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具有以下六个鲜明的特征:

1.行业综合性。农业是一项庞大的行业产业,涉及农、林、水、牧、副、渔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从客观上看,它还跟科技、教育、财政、税务、金融等多个部门联系紧密,尤其是在当前产学研、政金介相结合的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必然涉及到各个关联行业,成为一项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地域差异性。我国地大物博,东西地区、南北地区地域差别较大。由于各地域的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导致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农技推广服务也相应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3.成果时效性。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点。必须在农时季节及时进行推广应用,才能发挥科技成果的最大作用。如果延误了农时,就必然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打折”。4.工作实用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农业科技成果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它们不以“物”的形式出现,不可能直接进入市场,只有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农村和产业种植领域大规模地加以推广和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需求多样化。由于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民的科技需求表现出多元性的结构特征,并普遍存在于国内外。主要表现为不同目标、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学科的信息需求同时存在。

6.业务风险性。一项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诞生要涉及很多的学科,不但研发周期相当长,而且科研难度非常大。有的时候,即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不一定见到成效,更谈不上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实施受当地当时环境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经常面临着被生产淘汰的危险。所以,农民个人或组织应具备相当的化解和规避农技推广风险的能力。

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基本职能

农业科技推广是联系农业科技研究、生产技术开发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具有催化和反馈两个基本职能。催化职能包括传达式推广和教育式推广,传达式推广是指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传导到使用者;教育式推广是指帮助推广对象掌握如何学会使用新技术。反馈职能是指将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效果的信息反馈给科研部门,有利于农业科研部门更有针对性地的进行农业科技研究。据调查,寿光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着体制机制不灵活、工作职能不清晰、人员队伍不稳定、物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加之作为国家级的寿光市,寿光市农业整体规模小、农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结合寿光市实际,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加以消化吸收、用于工作实践,探索一条适合寿光市实际、体现寿光市特色、展示寿光市水平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和发展路径。

1.必须建立合理的农业技术供需调节机制。深入农村一线开展调查,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重视农民对科技的需求,用新技术来引导农业生产,本研究将从建立农技推广的合理供需机制入手,着力构建寿光市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2.必须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组织体系。目前,寿光市的农技推广组织大多是行政机关的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经常被抽调参与行政工作,机构设置不明晰,容易产生职能不清的问题,减弱推广效果。学习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种社会组织参与的合作推广机制。

3.必须建立农技推广的良性运行机制。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进行机制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探索建立一种良性的运行工作机制,才能凸显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效益最大化,进而更大力度的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结束语

要想实现农业进步、农民增收,只有通过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与劳动力结合起来,才能将科技转换为生产力;只有农民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土地生产和经营中,才能有效的将使用的新技术进行转换,提高我国农民收入。因此,要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就必须要使用新的技术成果,农民使用新的科技就是,使用优良品种、先进的饲养和种植技术,对其所经营的土地和饲养的经济动物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对经济农作物的产量都有显著的提升,其中在应用新科技的过程中,要坚持按照科技要求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经营,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涛,翟英军,程浩.对城市农业推广问题的理性思考[J]农村经济,2010(3):85-88

[2] 赵树凯.农村技术流动的组织化特征[J]社会学研究,1997(1):17-26

上一篇:市场规范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人性化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