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较文学的思考研究论文范文

2024-03-11

对比较文学的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1.1 榜样教育的含义

所谓榜样教育, 是指在社会或学校的引导下, 通过对优秀人物身上良好品质及模范行为的感知和理解, 引导人们仿效榜样人物的思想作风和言行举止, 以期在广大群众中形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社会态度和行为习惯的活动。它的特点在于能够将思想教育的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人格化形象, 对受教育者有很强的感染力。

1.2 榜样教育的作用

榜样能帮助青少年确立最初的生活指向。他们对未来有热切的期望, 试图找寻自己的立足点, 但他们的目标往往比较模糊, 而榜样则是一种非常直观、现实的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可以从这些榜样们的经历及经验中吸取自我成长的养分, 进而不断地优化自我、完善自我, 最终达到自我成长。榜样给人以奋进的力量、成长的动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很多青少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勇往直前的动力寻求自我解脱、逃避责任与现实, 追求享乐主义是当代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榜样的成就, 会使有志于该方面的青年受到成功者的鼓舞与感染, 从而渴望达到榜样者的境界, 并为此做出行动, 榜样的外在形象被内化为了主体的个人追求。榜样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社会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榜样教育是一定时代背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的人格化。个人在对榜样观察及初步模仿的基础上, 建立起对某些社会角色的认识, 通过一定的选择过程, 最终成为某一类型的社会人。

2 新时期研究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及主要问题

2.1 研究生数量增加迅猛, 生源复杂, 个体差异大

近几年来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和在读研究生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47.5万人, 比2008年增加了2.6万人, 增幅达5.7%, 而报考人数自2005年起已连续4年突破100万人, 达到120多万人。从报考身份看, 以应届毕业生居多, 也有科研人员、党政干部及教师等;从政治面貌看, 有中共党员、团员、民族党派和一般群众;从读研动机和目的看, 有为了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 有盲目跟从, 有为了职务晋升等。正因为研究生生源成分的复杂多样以及读研动机、目的的显著差异, 使研究生在政治信仰和事业追求、自我评价和思维方式、社会地位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甚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2.2 研究生学习、科研相对分散和封闭, 教育管理难度大

由于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制, 每个导师根据研究方向制定的培养计划都不同, 研究生集体上课少, 分散上课多, 作息时间、忙闲程度各异。特别是进入课题阶段后, 每个人的研究都相对独立, 相互交流较少, 硕士、博士的毕业时间也无法统一, 部分研究生由于年龄较大, 已成家且在校外居住。有专家认为, 研究生的这种相对分散和封闭的学习科研活动, 不但增加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活动开展的难度, 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研究生往往自私品质突出, 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不高, 集体观念淡化、自闭性强,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2.3 思想相对成熟、但仍有可塑性

研究生的年龄多在22岁~35岁之间, 相对于本科生来说阅历丰富、心理成熟, 个性发展趋于稳定, 但仍有一定的可塑性。他们容易接受千姿百态的外界影响, 尤其容易接受那些能够切合他们心理特点、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外界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心理和思想上不够稳定的特点, 使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最后定型, 还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2.4 独立能力强, 重视个人价值

由于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具有分散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他们独立生活能力较强, 逐渐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素质。他们崇尚个人与社会兼顾, 奉献与索取兼顾, 向往成为现代竞争社会中的能人和强人。

3 加强研究生榜样教育的重要性

从总体上看, 当前研究生的素质教育是好的, 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仍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 重专轻博。研究生对自己的专业领域非常精通, 专业知识丰富, 但是缺乏广博的文化底蕴。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只埋头于论文课题所涉及的狭窄范围内的东西, 对其他如音乐、书法等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内容却一无所知。第二, 重技轻德。研究生教育关注的焦点只局限在专业科研上, 对思想德育教育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使得部分研究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社会责任感差、思想境界不高, 过分看中个人利益。还有的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伪造试验数据, 抄袭学术论文, 缺乏为科学高峰献身事业的精神。这些问题虽然只是支流, 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4 探索研究生榜样教育的新途径

4.1 榜样人物形象的多元化

开放社会中, 多向思维带来的必然结果之一, 就是要求榜样形象的多元化。研究生的榜样可以是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导师, 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对科学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可以是身边的党员或同学, 从同龄人的身上更容易发现闪光点、对比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可以是时代伟人、社会名人, 这些人身上往往集中了多种优秀品质, 拥有高尚的人格且成就非凡, 他们可以成为研究生的“大目标”。有这样的榜样时时激励自己, 研究生无论是读书期间还是毕业踏上社会后, 都会有奋斗的方向以及奋发的力量。

4.2 榜样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要根据时代特征和研究生的思想特点, 利用多种途径为载体, 进行榜样教育。例如, 在校园网络上进行榜样人物的事迹宣传, 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在bbs上开设对榜样人物的讨论, 从中发掘榜样的魅力所在;针对研究生党员比例较高的情况, 利用组织生活为契机, 进行榜样宣传教育;也可以发挥研究生会、社团的作用, 以学术研讨、沙龙、旅游调研等方式, 将榜样教育融入其中, 使研究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榜样的教育熏陶。

学习榜样只是手段, 我们要教育当代研究生不仅要热爱榜样、拥护榜样, 更要争当榜样甚至超越榜样, 这才是进行研究生榜样教育的目的。

摘要:研究生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 做好榜样教育是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新时期研究生思想行为特征的认识, 提出对研究生进行榜样教育的重要性, 并探讨了研究生榜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研究生,榜样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 肖仲辉.当前榜样教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4 (1) :36~39.

[2] 何东平, 刘方生.论新时期的榜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8 (4) :27~28.

[3] 祖权, 等.研究生德育工作刍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1999, 13 (2) :62~65.

对比较文学的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1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长远性原则

立足当前, 面向未来。坚持从实际出发, 据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 克服急功近利、轻重不分的倾向。

1.2 层次性原则

着眼于整体, 分层次培训。坚持要求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职称的老师每年均要接受规定学时的继续教育, 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达到规定的学时, 而且还要提出显性质量指标, 使继续教育的质与量达到统一。

1.3 扶持性原则

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 既要提供机会给予扶持, 又要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 尽快成长。

1.4 激励性原则

逐步建立、完善激励和竞争机制, 把学校对教师的要求, 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追求促使他们不断进取实现自我提高。

1.5 实效性原则

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 要避免搞形式走过场。每一项措施的出台, 都要经过反复的酝酿或必要的论证力求达到有的、有序、有度、有效。继续教育坚持做到专业与自己实际教育工作对口,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学以致用, 提高实效。

2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继续教育内容和方法缺乏深入的了解和钻研

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然而, 师专或者教院的教师平时从事的是职前教育和学历教育, 缺乏从事教师非学历职后教育的经历和体会, 对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性质和规律知之不多, 研之不深。并没有真正把培训的内容内化成自身的认识、知识与能力, 不少教师仍然带着职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观念与教学方式匆匆走上继续教育的讲台, 只能对指定的继续教育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这种缺乏对授课内容全面了解和系统研究, 缺少个人创造性思维的教学, 并没有给受训中学教师带来多少收获。

2.2 教育内容陈旧, 缺乏层次性、针对性

一些培训机构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基本是职前课程的简单重复。只重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传授和基本功基本技能的培养, 忽视在职教师的发展特点和现实要求缺乏教育观念更新和体现学科特点的教研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从而使教师对培训失去兴趣和信心。如果每次培训的内容都大同小异, 方式方法因循守旧, 那么培训也就失去意义。另外, 前来参训的教师水平不同、学科不同、需求不同。而培训单位限于培训资源紧缺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培训忽略教师需求和水平、缺乏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2.3 培训流于形式, 走过场

由于中小学教师的人数很多, 不可能像普遍教育那样可以大面积授课, 而是要求小规模、实践性、灵活性, 在校舍、设备等教学设施方面的投入很大, 要完成继续教育的任务相当困难。因此, 要解决继续教育的这种“量大、面广”的问题.势必要求加大投入, 但以现有的培训学校的经济能力, 是难以承担的, 这也是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出现“走过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4 缺少激励机制, 培训网络仍不健全

很多教师一直认为培训主要是为了补缺朴漏, 参加培训无疑会给他们心理上带来无形的压力。以往只提出参加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对参加者的待遇没有明文规定。可以说缺少激励机制是导致教师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从全国来看, 培训网络的整体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 正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组合状态。

3 有效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教学基地, 实行有效的教学模式

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注重基地建设, 建立小基地为主、大基地为辅的培圳基地模式。高校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相协调, 采用高校教师与中小学优秀教师相结合, 学员相对集中为主, 由点到面展开培训。这一摸式要求选派高校有经验的教师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商讨培训内容及进程, 首先通过选拔各地有代表性学员进行培训, 然后在试点基础上摸索出经验再把学员相对集中, 乡镇为单位进行有序培训;同时发挥先期培训人员的作用, 使其在培训过程中进行教学辅助, 这样可以解决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3.2 进一步增强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

培训教师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继续教育的培训的效果, 影晌参培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必须加强对培训教师的培训, 可对各县市的办学实际不定期地选送教师到继续教育成效显著的地区观摩学习和接受培训。培训学校应加强自身建设, 要坚持到基层学校调研、上课, 到乡镇开展培训,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水平。

3.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培训手段上, 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继续教育现代化远程教育是随着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多媒体技术的逐步普及而日趋成熟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扩大受益面、优化继续教育效益为突出特点, 实现了继续教育方式分散性、多样性、灵活性的转变, 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因此, 在培训方式和手段上, 可兼顾教师学习的经验和特点, 把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和对教师进行现代教学媒体技术的培训相结合, 面授与远程教学相结合。一方面促进教师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上以用促学, 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教师难以离岗培训的实际困难, 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参与率, 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自学的能力。

中小学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期望值非常高, 有关部门应深刻理解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继续加强对继续教育的宣传和组织;参加培训的辅导教师有责任持续性地将继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渗透在自己的培训中;中小学教师应主动加强对有关法规精神的学习和理解, 正确认识继续教育的战略意义, 充分利用好学习的机会, 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对自身综合素质乃至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作用。

摘要:目前, 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成为制约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 而最为有效途径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一般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出发, 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有效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原则,能力

参考文献

[1]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2] 魏宗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J].长沙: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9 (3) .

对比较文学的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1 江淮分水岭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研究意义

1.1 理论意义

2015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工商企业进入农业, 一方面已经基本事实 (截至2012年底, 全国流入工商企业的土地面积就达到186.67万hm2, 总占流转总面积的10.3%, 3年增115%) ;另一方面, 理论界在进入的领域和程度上有不同的看法, 其实质是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的分歧。深入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及模式, 明确参与各方的作用和利益关系, 对理论界弥合分歧, 达成共识, 有积极意义。

1.2 实践意义

十八大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 中央一号文件, 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对农业经营主体地位和作用作了更明确的阐述。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5年, 安徽省发布了“调转促”行动计划, 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行为, 建立有效的产业化组织模式, 对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实施乃至农业现代的推进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农业产业化”提法在国外学界术鲜见, 大多以“农业一体化 (Agricultural Integration) ”的概念出现, 研究成果散见于农业经济学理论和众多发展经济学流派中, 一般是从微观层面上开展的, 即从农业一体化企业发展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上进行研究, 在宏观领域涉及不深, 这与国外农业经营体制比较稳定有关, 不过其严密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方法值得我国学者借鉴。与国外不同的是,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在“以家庭承包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的, 国外理论研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江淮分水岭农业产业化问题, 包括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问题。因此, 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 更需要对国内学者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深入研究, 并结合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特点, 加以创新和发展。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 在视野上不断拓展, 在内容上也逐步深化, 其成果对江淮分水岭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视角作如下分述。

2.2.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作用

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号专业大户和职业农民, 这在学术界没有大的争议, 基本达成共识。但在各体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地位上有不同的看法。

黄祖辉[1]从理论上这些说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然性, 从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高度来认识合作社的作用和地位。苑鹏[2]提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企业化的有效组织载体, 建立高效的流通合作组织是解决农产品流通困难的有效途径。仝志辉和温铁军[3]等学者主张在中国发展类似日本农协的综合性合作社组织同时, 一直坚持相关的实验。张耀钢[4]认为, 在坚持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及人均农业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要把农民合作社作为最主要的经营主体来培育。

刘印生[5]认为, 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外联市场, 内联农户, 对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龙头企业带动可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以促进农业产业化[6]。在龙头企业的作用作研究上, 代表性成果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作用》 (李克、周静, 2011) , 《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宋茂华, 2010) , 《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作用》 (魏万仁, 石旭东, 孙晓军, 2011) , 《降低交易成本作用》 (宋茂华, 2010) , 《科技创新作用》 (刘小才, 2011) , 《农产品质量安全作用》 (王伟, 2010) 。不过, 有学者认为, 龙头企业作用的存在差异, 陈磊、张春霞、许佳贤[7]通过实证研究表明, 不同地区、行业、组织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效率有所不同。

近年来, 新型职业农民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多数学者认为农民的职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罗姝、黄李荣、林常青[8]提出应该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生力军。大多数文献集中在职业农民的培育上, 如崔用慧、周高新[9]认为, 应在产业发展中培育壮大职业农民, 韩璇[10]对职业农民的培训方式进行分析、唐微[11]对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作了探讨。研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文献逐年增多, 折射出职业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中日益突出的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在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也强调职业农民培育问题。

2.2.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共同交易利益、稳定性和约束机制是农业产业化顺利进行的关键。蔡立[12]认为,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农户和龙头企业, 中介组织是它们的纽带。杨明洪[13]认为,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内部结构发生着变迁, 其趋势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从“中心化模式”向“中间化模式”转变, 以节约交易费用、增加稳定性。黄祖辉[14]、温铁军[15]等学者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给出了各自的实践观察和理论解释。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而言, 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影响合作社作健康运行的重要障碍[16]。因此, 农业产业化经营, 其核心内容是处理好产业化经营体系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17]。正是基于这种观点, 本课题结合安徽“调转促”行动计划, 重点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稳定性。

2.2.3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牛若峰[18]是我国最早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学者之一, 他认为组织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形式和产业配置手段。它是参与产业化经营的2个或者2个以上的市场主体或利益主体所组成的经济组织及其之间的经济关系。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 对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进行了分类。其中“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具有典型性。张学鹏、卢平[19]把农业产业化模式归纳为契约模式、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和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 并认为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将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导模式;贾晋和蒲明[20]提出, 基于农地使用权流转所形成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新的重要方向, 对本课题研究有启发性。龙方[21]等认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形成了纵向兼并和横向一体化两种产业组织模式。项仕安[22]、李琼[23]把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分为四种:“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汪艳涛、高强、金炜博[24]则认为, 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要根据自己的特点, 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的运作模式。胡新艳[25]也认为, 公司与农户合作关系治理机制的选择是依条件而定。

3 结论

通过对有关农业产业化研究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 学者们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作用、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组织模式上的认识仍存在分歧,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于探索阶段。不过, 该方面的研究有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趋势, 研究视角也趋于多元化。在研究方法上, 有从规范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的倾向, 也出现了定量分析的文献。但多数研究侧重于定性的分析, 定量和实证研究明显不足。

大多数学者认同在江淮分水岭建立“专业化布局、一体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化机制。但受数据来源及江淮分水岭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影响,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了制约。目前, 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已有十几年,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当下, 安徽省正在落实“调转促”行动计划, 是江淮分水岭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升级传统农业的重要战略机遇, 也为本课题提供了研究根据和创新的空间。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途径。首先分析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现状和江淮分水岭地区专题研究, 然后根据文献得出在江淮分水岭建立“专业化布局、一体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化机制, 但受数据来源及江淮分水岭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影响,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了制约。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江淮分水岭

参考文献

[1] 黄祖辉.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 2008 (11) .

[2] 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01 (8) .

[3] 仝志辉, 温铁军.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发展趋势[J].中国合作经济, 2011 (1) .

[4] 张耀钢.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J].江苏农村经济, 2013 (3) .

[5] 刘印生.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陕西农业产业化步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 .

[6]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

[7] 陈磊, 张春霞, 许佳贤.基于DEA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评价研究——以福建省87家龙头企业为例[J].经济问题, 2011 (12) .

[8] 罗姝, 黄李荣, 林常青.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生力军[J].闽西日报, 2014 (6) .

[9] 崔用慧, 周高新.在产业发展中培育职业农民在职业农民培育中壮大产业[J].农民科技培训, 2015 (10) .

[10] 韩璇.浅析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培训[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9) .

[11] 唐微.实现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J].铁岭日报, 2012 (7) .

[12] 蔡立.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 深化农资企业改革[J].农资科技, 1997 (12) .

[13] 杨明洪.从“中心化模式”向“中间化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演化分析[J].中州学刊, 2008 (9) .

[14] 黄祖辉.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 2008 (11) .

[15] 温铁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8) .

[16] 许玉贵.调整农—企利益关系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4) .

[17] 蔡海龙.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 2013 (11) .

[18] 牛若峰, 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19] 张学鹏, 卢平.中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20] 贾晋, 蒲明.购买还是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的契约选择[J].农业技术经济, 2010 (11) .

[21] 龙方.农业产业化产业组织模式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4)

[22] 项仕安.中国农业产业组织发展演变的制度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3] 李琼.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 2010 (5) .

[24] 汪艳涛, 高强, 金炜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的运作模式[J].重庆社会科学, 2015 (5) .

对比较文学的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即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简称, 中国现代文学是以鲁迅、郭沫若、老舍等作家作品为代表的时期, 而中国当代文学则是以莫言、铁凝作品为代表的时期, 两者之间的划分界限是1949年, 在此之前的称之为现代文学, 之后的称之为当代文学, 我国文学的这两个发展时期, 是时代的缩影, 是时代变迁的证明, 他们都出现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而这种变革实际上就是中国由农向工转化的过程, 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有力见证[1]。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创新性

现如今, 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而文学也是处于新老更替的时期, 网络文化与都市文化成为了文学的主流, 而以革命时期的小说题材、乡土文学, 则成为了当前我国文学领域研究的焦点, 在这一时期里, 我国的文学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功利化, 变得盲目, 虽然有很多作家、学者, 发起了一场以研究现当代文学为主要任务的热潮, 但却也存在着偏差, 不仅减少了现当代文学的社会价值与实用价值, 也使得研究深度逐渐降低, 而创新性研究更是无从谈起, 这对中国文学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无形之中使学术研究的负担加重[2]。

2、缺乏自我审思精神

纵观文学的变更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其发展程度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取决于“自我”的反思, 而这种自我反思, 是源自于我们传承已久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我们应该明确这一点, 将传统民族文化, 融入到文学创作中, 使得文学作品充斥着中国民族精神, 成为当代人群心理活动变化的记事薄, 而不是偏离轨道、缺乏文学价值、文学意义。

3、文学创作趋于商业化

正如上文中所提及的, 当今社会的文学作品都充斥着商业化味道, 都受到了市场化的腐蚀, 已经逐渐偏离了文学创作的本质意义, 以网络媒体为主导力量的“俗文学”更是占满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纯文学”在此之中, 发展空间正逐渐缩小, 其光晕正在逐渐消退, 而今的文学作品中, 缺乏了对当代社会的描述, 纯文学正在被边缘化, 而以俗文学为主的娱乐性文学作品, 正不断的涌向中国文学界, 使得中国文学向着功利化、庸俗化的方向发展, 在社会经济市场体系下, 作家已经失去了创作的本心, 从而导致中国文学失去了应有的“文学精神”。功利化、庸俗化、市场化的改变, 使得中国文学的发展之路变得任重而道远, 变得不再纯粹。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1、向世界化文学模式发展

就现阶段的中国哦文学作品而言, 其西方化问题十分严重, 已经在不断的变革中, 迷失了方向, 失去了文学创作的本源, 因此, 应该摒弃这种西方化现状, 并逐渐与世界化发展模式接轨, 在向世界化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明确文学的存在应该是反应当前时期的人类精神文明, 而不是用其换取经济价值, 应该是无阶级、无国界, 而作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 要擦亮双眼, 不应被俗文学思想所物质化, 要站在世界文学发展的角度下思考, 建立起一个以中国民族文学为基础, 以西方文学为参考, 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新文学时期, 只有将目光着眼于世界, 才能使中国文学走的更远。

2、向民族化文学模式发展

新世纪之后的中国文学, 缺乏了民族元素, 而民族元素的缺乏, 加之受西方文化影响, 使得中国文学在迈向世界舞台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因此, 积极的吸取中国民族文化精髓, 将民族文化思想灌输于文学作品当中, 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必然出路, 而这种文化的引入, 不是盲目的生搬硬套, 亦不是复古, 而是回归传统的表现, 当然, 这种回归, 在现下的文学发展趋势中, 应该是以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为基石, 以国外文学优点为参考的形式存在, 只有这样, 才能使得我国的文学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3、注重人性本质特点的发掘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可以树立生命真谛的, 这也是文学魅力的所在, 而如何继续加强文学作品中的这种内涵呢?笔者认为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 提高作家自身的思想境界, 要摆脱世俗的影响, 要感受生命的真谛, 其二, 加深对著名文学典故的重温, 这种重温, 可以更好的实现文学的衔接, 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方式, 其三, 注重对传统诗词及戏曲的研究, 从中感悟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进而保证文学发展的平衡。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与写照, 能够真切的反应当代人类的生活面貌、社会发展, 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就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发展现状而言, 笔者认为, 应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为创作基础, 以外来文化优点为参考, 在创作中“取其精华, 去其糟糠”, 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语言文化博大精深, 表现形式亦是多种多样, 而在不断的历史演变当中, 我国的文学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 已经从古典文学向现当代文学发展, 而然, 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 文学分歧却越来越大, 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越来越变得模糊, 基于此情, 本文笔者将以现当代文学的概念为基础, 就我国现当代文学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 以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更为精准的发展定位。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问题,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卢红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大众文艺, 2016 (24) .

对比较文学的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一、美学与设计美学的定义

美学 (Aesthetics) 一词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 最初的意义是“对感官的感受”或者“感性学”, 后来翻译成汉语就成了“美学”, 美学就是关于美的思想的系统, 逻辑的表述和组合。美学研究就是对于美的思索, 对于美的特性, 美的创造和欣赏的思索。美学思想就是这些思索所得出的美的思想的集合, 也就是关于如何审美, 如何造美, 如何保持和维护美的思想的集合。

设计美学 (Design Aesthetics) 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是一个美思想的应用型学科, 就是在现代设计过程, 产品, 使用中美的思想的系统, 逻辑的表述和组合。设计美学研究就是对现代设计之美的思索和研究, 就是研究现代设计活动对设计之美的呈现和创造, 人们对这设计之美的体验, 阐释和欣赏。设计美学是与设计实践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 是对生活中和设计实践中的设计之美的思考。

二、美学与设计美学的“似”

设计美学与美学的共同点很简单, 那就是它们都给人美的享受。在精神层面上都能是人们达到美的愉悦。其次, 它们都是一门学科, 因为美学本身不具有确定性, 可以说设计美学和美学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设计美或者是一般美, 也可以说, 因为美的直觉性和感受性, 美学不可能完全科学化, 而是一种对美, 美的感受和创造的描述, 用逻辑的方法, 尽量清晰系统地研究和描述美, 美感和美地创造。再次, 设计美学和美学两者都具有着复杂性, 它们地研究现状决定了其研究对象也没有统一和确定的标准, 仍然具有较多处于边缘性的研究领域。

设计美学与美学的关联从古至今一直相互交织,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归根结底就是一“美”字, 然而, 美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最广大基层的人民群众,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创造美。设计美学我国地研究发展虽然只有短短地二三十年, 但是和美学一样都取得很多丰硕地成果。设计美学和美学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借鉴, 设计美学借用美学的研究方法, 在美学的基础上完善设计美学的理论体系。

三、美学与设计美学的“不似”

美学与设计美学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一个注重精神满足, 而另一个更倾向于实用和功能。

美学更多的是普遍的美, 人类世界一切实物的美, 包括人造物和自然物的美, 更多非实用性, 非功利性的纯美感, 更多作用于人类情感和精神的激发和提升, 一般是被动性的, 在艺术馆里等待人们去欣赏, 非生活性, 一般是脱离现实生活, 摆放在展馆里的艺术作品或者抽象的人文建筑。

设计美学是, 从“设计”二字可看出注重实践, 并非纯艺术。人造物之美, 人创造出来的美, 必须具有着实用性, 具有一定的功力性, 功能之美。科技性, 受到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极大影响和制约, 科技之美。市场经济, 受到客户要求和市场规律的强烈制约。感官的快速感知, 偏于作用于人的感官感觉的第一印象, 并且是多种感官的综合性感受。人与物的交互性, 设计产品是在与人双向交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与人们交互的感受, 精神, 心灵的美的感受相对没有纯艺术美学占那么多比重。比如, 服装设计美学不仅仅是服装外表, 造型和风格的审美考量, 更有色彩, 面料, 工艺等关系的美学思考。

四、美学与设计美学的关系

美学的发展源远流长, 其学科建立在自古希腊以来的思想家及哲学家的理论探索之上, 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反思。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涉及到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市场等诸多方面, 柳冠中教授曾说:“设计是继科学和艺术之后人类不可磨灭的第三种智慧。”

设计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其不仅是完善设计学科的一个必然选择, 同时也是践行美学理论的客观需要, 我们有必要将我国设计美学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总结, 对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以便人们对于我国设计美学的发展现状有个深刻认识, 为后续设计美学研究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设计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理论基础。设计美学的诞生为设计审美研究奠定了学科基础, 宗白华先生曾经在《美学与意境ž谈技术美学》中指出:“过去一提美术就是艺术, 艺术当然有美, 技术与美似乎没有关系, 其实, 技术也有可能是美的。懂得美学与艺术的不懂科学技术, 懂得科学技术的不懂美学和艺术, 你却一条腿, 我缺另一条腿, 你干你的技术, 我干我的艺术, 所以, 设计的产品要么不好看, 要的不招人喜欢, 要么过于华丽、装饰累赘, 摆着虽好看, 但是用起来不方便。为什么有的产品美, 有的产品不美呢?这里总还有一个美的规律问题, 总结现代物质生活和产品经验, 找到美学上的规律, 再指导人造物的设计。”因此, 设计美学离不开美学。

五、小结

综上所述, 设计美学是学科间融合的产物, 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计美学与美学相互交织, 共同进步。美学影响着设计美学, 只有优秀的美学思想和美学作品才能更好的指导设计师设计出具有审美价值和功能性相结合的产品。

摘要:设计美学是一门随着设计学和美学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 对于设计实践和美学发展都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对设计美学和美学的含义、相似点、不同点、相互关系、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的现阶段研究成果进行论述。

关键词:美学,设计美学,设计学

参考文献

[1] 李超德.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9.

[2] 丘景源, 江滨, 艾红华.设计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3] 罗伯特ž克雷.设计之美[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0.

[4] 许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 凌继尧, 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人民出版社, 2000.

[6]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1995.

对比较文学的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高校作为社会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为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关键内容,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授,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价值,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科学的引导和规范,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积极的成长氛围,为学生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本文通过对高效心理咨询理论价值进行详细阐述,结合高效思政教育实际,对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科学的价值选择,推动心理咨询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校;心理咨询;价值

1引言

心理咨询是对咨询者的心理问题和疑惑进行有效的解答,提供心理援助,通过言语交流等途径,对其思想意识形成科学的引导,使其能够摆脱困境,保证身心健康。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成熟,心理咨询与教育活动的有效结合,对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高效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密切相关,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和心理咨询存在一定的价值冲突,思政教育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科学的引导和规范,而心理咨询强调价值的中立性,两者之间在思想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相对成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制约知识心理咨询工作效果的提升。这就需求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优势,明确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科学选择心理咨询价值,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高校心理咨询理论价值分析

心理学是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理论基础,而随着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大量的理论学派,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指导。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开展中,要提升主动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心理学理论,充分结合实际教育环境和思政教育需求,有效掌握不同理论间的价值区别,推动心理咨询的针对性开展,关键实际工作对象进行相关理论的科学选择。教师作为咨询活动的主导者和重要主体,要提升主动意识,实现对心理学理论价值的明确,并对理论的价值进行准确判定,在实际咨询活动中进行科学的运用,有效提升咨询工作的有效性。[1]

3高校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

心理咨询价值取向对提升咨询工作成效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深入研究心理学理论,对价值取向进行科学的理解,在咨询活动中进行心理学的科学运用。在价值分析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哲学思想,对价值的意义进行深入研究,与心理咨询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对心理咨询价值取向的正确界定。在实际咨询工作中,学生在心理问题和自身的思想意识、学习生活情况等方面存在着个体间的显著差异,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对价值取向进行明确。学生作为心理教育的关键主体,是咨询活动的主要对象,在咨询工作中学生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思想意识进行主动的倾听和接纳,而在实际工作中,过于重视对学生负面心理的引导,通过批评教育的形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不能形成较好的心理教育效果。[2]家长对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较为固定,需要教师通过心理引导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而心理教育具有较强的价值中立性,而家长对心理工作成效有较高的期待,要求咨询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不能有效理解心理教育的思想内涵,不利于现实价值的高效实现。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受到自身教育岗位职能的影响,对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不同,辅导员和思政课程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咨询工作价值的科学引导,为学生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心理咨询工作者具有丰富的咨询工作经验,需要根据实际的咨询内容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3]

4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心理咨询价值的选择

4.1明确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和规范,使学生能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对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使其能够具备较强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效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心理咨询活动是对心理学理论的科学应用,需要结合咨询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心理疏导、思想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形成潜移默化的转变,实现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4]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体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学生处在关键的主体位置,在咨询工作中需要充结合思政教育需求,对咨询工作价值进行科学选择,明确心理教育目标,实现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提升心理咨询的科学性。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准确的判定,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掌握,利用心理咨询的形式实现对学生心理的有效引导,并利用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授,推动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5]

4.2优化价值引导

对心理咨询价值的选择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作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导向,有效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优势,对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升心理咨询的科学性,使咨询活动能够有效适应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推动咨询工作的高效开展。在思政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理论依据,能够对心理咨询工作形成科学的指导,对咨询过程进行有效的规范,明确价值引导方向,有效提升咨询工作成效。同时在咨询工作中要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对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握,有效提升咨询工作的针对性。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全面接纳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意识,转变传统的批判态度,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互动,有效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咨询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使教师能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策略,合理选择和利用心理学知识,形成有效的引導作用。在心理教育中要重视对学生主动意识的激发,使其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压力,主动配合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心理教育效果。[6]

4.3思政课程与心理咨询的科学融合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的复杂变化,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学生发展压力的不断提升,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咨询工作与思政课程教学的科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科学的引导,为咨询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条件。首先教师要优化思政教育思路,提升主动意识,充分认识到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学生进行高效的沟通交流,引导其能够将自身的心理问题和疑惑进行主动的表达,推动心理咨询价值的高效实现。要加强对思想理论的研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科学优化,将心理引导进行有效的融入,提升思政教育效果。要将以人为本思想进行科学融入,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方面的个性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心理学思想,提升咨询工作效果。在咨询活动中要科学融合思想政治内容,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对其心理形成正面影响,推动心理咨询效果的提升。其次是要强化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在思政课堂中渗透德育知识,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的开展,实现良好道德品质的科学养成,为心理咨询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能够对自身思想行为进行自觉规范,并能够根据自身心理需求主动参与到咨询活动中,营造积极的心理教育氛围,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最后是随着课程思政的高效开展,思政教育对学科教学的渗透对提升思政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丰富的学科教学内容为思想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为思政与心理咨询工作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就要求专业课程教师要提升主动意识,充分结合学科教学实际,科学融入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科学的引导,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4.3完善心理咨询机制

完善的心理咨询工作机制是保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能够对心理咨询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提升咨询效果。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咨询的重视和支持,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等资源,对咨询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要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宣传教育,将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进行科学推广,营造积极的心理教育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咨询活动中,并能够将自身的心理困惑和需求进行主动表达,提升咨询工作成效。要完善监管机制,对心理咨询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对教育环节进行全面规范,有效减少对学生的硬性规定和评判,对咨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同时要构建长效工作机制,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实际思想心理动态,进行相关工作机制的针对性调整,有效提升咨询活动的适应性。要完善评价机制,对心理咨询成效进行及时跟进,对心理教育效果形成准确的评价,有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思政教育开展和进一步的心理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教师通过要对学生的咨询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整理,建设完善的心理咨询档案,并通过对咨询内容的深入分析,深入挖掘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4.5创新心理咨询模式

心理咨询价值的科学选择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提升,容易在生活学习中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传统的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是通过谈话等形式进行,而当前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缺乏有效的主动意识,无法形成较好的参与效果。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带来了的积极的影响,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为咨询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便利,能够通过网络途径进行高效的互动交流,学生将自身的心理诉求进行主动的表达,有效提升咨询效果。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咨询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结合薛恒的实际咨询问题,合理选择网络资源对引导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并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融入,形成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科学引导。要合理利用网络渠道构建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心理成长经历进行分享,通过积极的讨论和互动,营造积极的心理教育环境。

4.6加强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為心理咨询的主导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教育能力,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思想理论优势和丰富的教育经验,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对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领悟,准确掌握时代发展形势,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有效的了解,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设置专职心理咨询岗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优势,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心理咨询工作中,充实心理教育队伍力量。教师要提升主动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心理学理论,提升心理教育能力。要完善考核机制,制定完善的咨询工作考核标准,对工作成效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实现对心理咨询价值的科学选择,并对教师形成有效的督促作用,使其能够对心理学理论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运用,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的运用,推动心理咨询效果的提升。

5结语

心理咨询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开展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而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复杂,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不断提升,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和问题的出现,心理咨询的高效开展能够有效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动态,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密切相关,在咨询工作中要科学把握与思政教育间的联系,实现价值取向的科学判定和选择,提升咨询活动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旭妍. 高校心理咨询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结合探讨[C].荆楚学术(2020年2月). 2020.

[2]邓占梅.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现状分析与思考[J]. 镇江高专学报, 2019, 32(4):59-62.

[3]刘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及实践思考[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3):22-23.

[4]吕小玉.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体\"的路径探究[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 159(1):120-123.

[5]帅 蒋. 新教育理念下分析如何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 现代教育论坛, 2020, 3(6):5-5.

[6]刘艺博, 周建忠.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20):55-56.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上一篇:刑事司法制度完善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古汉语言之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