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重大工程项目范文

2023-10-16

农业产业重大工程项目范文第1篇

近年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公司负重爬坡艰苦创业不断取得新成绩,已发展成为中原地区较大的蛋鸡养殖企业。为进一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我公司拟在黄河套村西规划建设集生态养殖、有机果蔬、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项目简介如下:

项目名称: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暂定名)

建设地点:拟建在黄河套村西、大广高速以东区域,具体四至坐标由乡政府决定

占地面积:1200亩左右

建设期限:3年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量力而行 投资总额:3亿元 资金来源:自筹为主,积极争取县农牧、开发办、产业办、林业、水利等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

建设原则:整体规划,分期实施,量力而行,适度超前 建设方案:扩大现有养殖区规模,发展生态养殖;种植1000亩果树,树下种牧草种蔬菜,草上放养柴鸡;建设农家乐饭店旅馆,发展乡村旅游;开展电子商务,网上销售有机农副产品。最后建成林间建鸡舍、林下种草种菜、鸡粪综合利用、沼气发电取暖、沼渣沼液肥田、发展观光农业于一体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近期急需解决问题:

1、 建设种鸡舍,完善现有场区配套设施;

2、 流转部分土地建设苗圃场;

3、 建设进出项目区的通道问题;

4、 协助办理项目前期论证问题。 以上请示妥否,请指示

邯郸市鑫冠禽业有限公司

农业产业重大工程项目范文第2篇

项目简报

中南(台湾)长沙县阳雀新村有机农业产业园项目由长沙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建设开发。项目选址长沙县江北村阳雀新村,规划面积1000亩,现已完成土地流转860余亩,流转手续齐全。

长沙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立志整合先进的农业技术、生产流程,打造完整有机生态农业产业链,完成产业园平台化建设,引领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项目以台湾团队为技术支撑;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产品依托;以设施农业为载体;以产业园为平台辐射;以农耕文明为文化内涵,发展高效现代、生态有机、观光休闲农业。

通过项目建设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保护提升性开放,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项目所在地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通过生态有机农业示范种植、推广和销售、物流、产品深加工、生态休闲旅游,打造完整产业发展链条和功能齐全产业园,实现企业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引进台湾农业先进技术、设备、标准化流程,建设现代、高效有机农业产业园。

农业产业重大工程项目范文第3篇

财政补助项目建议书

(编制大纲格式)

项目名称:项目类型:建设地点:项目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或改扩建):项目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万元

其中申请财政补助万元

项目申报单位

单位名称:(公章)单位性质:单位负责人:(签章)

县级开发部门(公章)县级财政部门(公章)负责人 (签章)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一、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1.项目建设背景。如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2.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目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1.项目区概况。

2.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情况介绍(如:县级以上政府规划、集中区名称、地点、建设时间、土地使用性质、加工消耗农产品带动的主导产业,入驻企业的数量、名称和规模等)。

3.有利条件及其利用方式。

4.制约因素及其消除对策。

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建设单位概况。发展历程、现有产品类型、商标品牌知名度,主型业务,研发能力,企业制度,管理模式,人员结构等。

2.企业财务状况。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及近两年损益情况,银行信用等级等。

3.配套生产基地情况。

4.市场销售情况。

四、产品市场预测及营销策略

1.市场分析。包括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分析,市场前景分析,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等。

2.产品生产及销售策略。包括产品的市场定位、生产规模、预期

目标,销售策略、营销模式、销售队伍及网络等。

五、项目建设方案

1.建设任务与规模。

2.主要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

3.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包括土建、设备、种畜、种苗、公益性基础设施、科技措施及其它等。

4.项目实施进度等。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及估算依据。

2.资金来源渠道与筹措方法。

3.资金使用与管理。

七、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

1.环境影响分析,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八、项目组织与管理

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管理模式、运行管护等。

九、项目效益分析(估算)

1.经济效益分析。包括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盈利能力分析。

2.银行贷款归还能力分析。

3.产业化经营及农民增收评价。壮大农业优势产业情况,产、加、销、服各个环节的利益联结情况。带动农户数,安排劳动力就业人数,

生产基地规模,农民增收等情况。

4.其它影响评价。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环境优美农村等。

附件:

1.营业执照副本及税务登记证

2.由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200

9、2010财务审计报告

3.项目建设用地权证或租赁合同

4.环保部门审批意见

5.自筹资金来源证明

6.企业信用等级证明(若项目涉及银行贷款)

7.科技措施证明材料(如新技术认定证书、技术鉴定与推广意见、技术依托协议等)

8.龙头企业级别认定材料

9.与农户签订的种植养殖合同或协议(即带动农民增收佐证材料)

农业产业重大工程项目范文第4篇

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郑州市民族工作中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郑州市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机制措施,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发展中巩固了和谐稳定的局面,在和谐稳定中更好地实现了全面科学发展。

一是强化了民族团结组织机制,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做到“三给一加强”,即给位置、给政策、给经费,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郑州市财政将少数民族补助经费由原来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县(市、区)级财政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今年,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为加强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并对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

二是开展了民族工作“三进六争创”活动。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为更好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今年年初,结合郑州市民族团结的形势和民族工作实际,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民族团结“三进六争创”活动的通知》。“三进”,即民族工作进社区或村、进企业、进学校。“六争创”,即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市区、乡镇或街道、村或社区、单位、家庭和个人。“三进六争创”促进了全市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更好地维护团结和谐的局面,实现矛盾纠纷从源头得到排查化解,建立健全了市、县、乡镇、村四级民族工作网络组织,成立了165个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881个村管小组和88个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有76个民族村与周边147个汉族村结为友好村。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充分认识到和谐团结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心投入到推动经济发展上来,为确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是开展了“结对子”活动,切实为少数民族贫困村解困。充分发挥市民族委员单位的职能部门作用,22个民族委员单位和市民委一起结对帮扶23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支持少数民族聚居村发展。2007年以来,各民族委员单位结合当地实际,从提供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人手,帮助民族村解决了一大批交通、水利、电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共为民族村落实帮扶项目51个,投放资金584万元,为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物资价值约20万元,办实事、好事57件。结对帮扶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到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赞誉。

四是加强了技术技能等培训,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创业的能力。近几年,共为基层少数民族群众举办养殖种植、园艺机修、果树栽培、食品烹饪等实用技术培训班30多期,参训少数民族群众达4200人次,大大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创业的能力和本领。积极扶持少数民族企业和民族用品生产企业加快发展。帮助郑州天方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三棉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申报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09年,仅三棉公司就享受贴息贷款1.3亿元,全年贷款贴息补助近400万元,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强对少数民族村干部的市场经营、项目管理、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深加工等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培养了一大批能够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的民族村干部,促进了民族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

五是加大了政府扶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村和民族聚居区的全面发展。几年来,积极争取协调各类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投入到少数民族村最需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中,让少数民族群众得到了实惠。与教育部门结合,在全市开展了对民族学校“1+1帮扶”活动,帮助民族学校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增强师资力量,有效地提高了民族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档次。共协调资金203万元,帮助10所民族学校修建了高标准的教学楼,帮助4所民族学校建起了多媒体教室,为3所民族学校更换了教学设备,添置了图书资料。拨出专款,举办郑州市少数民族书画家联谊活动和郑州市少数民族书画展,展示我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成果。全市有30多所大中专院校、寄宿制学校和9个市级医疗机构设立了清真食堂或清真灶。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了“郑州市回族殡葬服务中心”,投资40多万元对回民公墓进行修缮,更新了殡葬车辆,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年,在对全市民族聚居村基础设施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从项目库中筛选出修路和饮水配套等9个扶持项目上报省财政厅和省民委,争取资金252万元。市民委本级积极下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帮助荥阳市乔楼镇东郭回民小学建新校舍,帮助荥阳市金寨回族乡中心小学更换电教室电脑,帮助新郑市新店镇欧阳寺村修路,解决了部分民族地方急需解决的难题。

农业产业重大工程项目范文第5篇

摘要: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主体,融入旅游业的相关要素,把农村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民俗民风以及文化体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是农村发展的新动力,是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创新型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休闲农业是农业产业功能的延展和创新,是现代农业和第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的朝阳产业,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在发展农村经济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不可忽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尊重传统的民俗民风以及农村文化,实现休闲农业规模化、规范化、持续化的发展。休闲农业将城乡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乡统筹;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hg-069)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休闲农业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是一项一举多得的经济战略。发展休闲农业,不仅能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流,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业经济结构,早日实现新农村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同时也能加强区域经济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

1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休闲农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利用农业的生产环境和农村的景观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体验以及农业周边产业的一种新型经营形式。它不但重新发掘了农业的产业潜力,优化了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服务的全面性

以自然环境和农业景观为依托的休闲农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探究,经营范围已经不仅仅是观光性旅游和果园采摘体验的服务,还同时为游客提供了农院食宿、乡邻娱乐、生态体验、田园劳作、农耕历史文化展示以及民俗民风交流等多方面的服务,充分安排游客的旅程,使得休闲农业完成了从过去单一到现阶段全面性服务的转型。

1.2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在现代城市科技文明和速食文化的冲击之下,许多乡村文化在还没有进行甄别的情况下就被淹没了。然而,休闲农业的发展,为想要体验“慢生活”和想要了解传统民俗民风文化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途径。而如《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也为休闲农业的宣传出了一份力,鼓励人们回到故乡,找回童年的那一份乡土人情和传统民俗文化。

1.3发展的科学性

休闲农业作为多个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不但为旅游产业开辟了新的领域,更提高了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开发了一种由农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在内的多产业融合的新模式,为传统农耕注入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新内涵和新动力。

1.4效益的综合性

休闲农业作为产业链延伸和融合之后的新兴产业,不但为传统的农业和旅游开辟了新的利益空间,更为我国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农业生活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途径。

2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城乡统筹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这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在这个阶段中,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2014年,第一产业在我国GDP总量占有率不足一成,然而隐藏在这接近一成的GDP之后的是我国超过6亿的农民。在农业GDP如此低的情况之下,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必然是一个让人忧心的问题。如何实现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两极化将越发明显,这种情况不但抑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更拖延了城镇的发展。基于“木桶”原理的分析,如何解决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难题的答案在于如何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主体,融入旅游业的相关要素,将农村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民俗民风以及文化体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新型产业。此外,休闲农业将传统的农业资源作为基础,经过现代旅游产业的融入,其目的是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并为农民提供较高的经济效益。这种基于我国国情的创新型举措,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渗透和互动,带动了制造业和建筑在内的诸多产业,为实现传统农业朝着效益型农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旅游业在内的多个产业开辟了新的利益空间。从某种层面上,发展休闲农业正好解决了我国农业问题和城乡两极化的问题。概而言之,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城乡统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发展休闲农业是积极响应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的号召,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探索,更是对农业经济的不同诠释。其作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的产物,不但改造了传统农业的单一经济结构,增加了服务业、旅游业甚至制造业的比重,在实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第二,推动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通过整合旅游业的相关要素而形成的创新型产业模式,它推动了城乡之间的科技、人才以及资金的交流,改变了传统农业的产销模式,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范围,优化了农业的资源配置。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农民谋求高收入的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三,推动旅游业发展。休闲农业是把现代人旅游的多元化需求和农业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将乡村生活、乡村传统建筑风格、乡村民俗文化融入到旅游之中,丰富了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并赋予其文化内涵。并以强大的市场需求为动力推动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推动城乡文化交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描述的田园幽居生活,正是城市人心目中的向往之地,而休闲农业正好提供了这一平台。“干农活,住村屋,体验乡村文化”也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旅游文化。久居在钢筋水泥间弥漫着现实主义的城市里,激发了人们对田园浪漫生活的向往,更激发了对民俗民风的浓厚兴趣,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乡村文化的传承。

第五,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横跨三个产业的创新型产业模式,利用城乡之间的差异作为引力,更加紧密地联系城市和农村,使城市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可以投入到休闲农业当中去,有效地融合了城乡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因此,发展休闲农业是促进城乡统筹的战略举措,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农村就业,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更取得了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交流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意义。

3城乡统筹的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对休闲农业的认识不足

由于部分经营者对休闲农业的概念认识不够,导致目标不明确,仍然停留在初期的观光型,并没有更好地体现出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文化价值。农产品仅供观赏的行为也让休闲农业流于表面,没有体现出文化展示的内核。这样单一的产业链条模式使得休闲农业产品总体竞争力和吸引力不足。基于此况,休闲农业应当根据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充分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民俗风格和自然农业景观来形成品牌特色。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开扩经营思路,注重农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和农村文化的传承。

3.2休闲农业的服务人员素质不足

因为目前我国的休闲农业区多为私营,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将廉价的劳动力和亲友作为服务人员,这就造成大部分休闲农业服务人员上岗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休闲农业服务技能的培训,诸多管理和服务的问题随之出现,加上缺乏必要的休闲业和旅游业从业的技能和专业的态度,使得游客在此并未享受到应有的服务,甚至造成了不少的商客纠纷和权益侵害,这样竭泽而渔的态度势必影响长久发展从而影响总体经济利益。因此,建议加大政府扶持,开立相关的培训机构,专项提供专门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体系,将经营和管理的先进经验教给经营者,并构建全方位的休闲农业管理服务体系,健全省、市、县三级休闲农业协会组织,强化协会服务功能,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3.3经营者管理理念不足

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现阶段大部分农业休闲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的问题。由于成功经营者的示范效应,导致后续的经营者缺乏创新的思路,休闲农业区的发展形式单一、功能区分不明、特色并不突出甚至项目开发雷同。最终,部分市场已经饱和至低价竞争,另一些市场仍未被开发。同样,由于经营者对休闲农庄缺乏营销意识和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经营者忽视了品牌建设,主要依靠熟人和朋友来开拓市场,导致农庄形象并不突出,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因此,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宏观的经营管理是针对管理经营理念存在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这就要求广大院校开设专门的科目来培养专科人才,用以解决现有的经营者管理不合理的问题。在同一类型的休闲农业区设立门槛,减少过多的休闲农区挤占同类项目,导致分布不合理。在制定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前提,要对地区的文化和自然环境等提供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法律法规监督管理的不足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仅在2015年1月4日,农业部办公厅成立了第一届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为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外力支持,但并未出台完善的相关法规。大多省、市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来维护旅客和经营者的关系,导致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加上相对滞后的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也是制约休闲农庄发展的另一原因,所以我国休闲农庄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过于宽松的境况之下。

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尽快成立专门监督管理部门,改变现有的多头管理局面,成立专门的引导机构,协同其他部门共同管理,但是要做到权责统一,更要配合专门的、规范的、全面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其行为,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的持续发展。而财政部门应该成立专项基本用以作为休闲农庄发展的资金支持,并通过给予贴息支持来促进休闲农庄的发展,对符合条件以及在本年度做出突出贡献的休闲农庄采取奖励或者项目贴息、资金扶持的政策。

4结语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横跨三个产业的新兴产业模式,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培植,为农业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开辟新领域,持续推动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还比较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理念不足,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是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这需要政府和企业个人根据各地的不同农业自然环境,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政策法规到管理创新以及特色产品等方面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关海玲,陈建成.都市农业理论发展与实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李国良.一座城市的记录与思考[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3]谢瑞武.成都:改革实验区的探索[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2(17):26-27.

[4]郭文.低碳景区营造的意义及构建方式[N].中国旅游报,2010-01-25.

作者简介:杨晓娜,经济学硕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市经济与区域旅游发展。

农业产业重大工程项目范文第6篇

摘 要: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改变现有的农业发展结构,还需要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就是要重新建立各种农业生产秩序,使农业经济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形势。由此可以看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就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结构优化;农业经济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正在经历持续不断的变革。以自给自足和体力劳动为主导的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以技术和服务为主的新型农业,从单一的粮食作物转变为畜产品和渔业产品的综合发展,虽然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缓慢的,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在纵向发展的同时,横向调整愈发明显。农业不再是进行简单的农产品生产,而是一个包括加工、生产和销售的完整工业体系。农业由传统单一的“农业”,逐步演变为“大农业”。从“大农业”的角度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及农业产业概念

传统农业的定义只包括农、林、牧、渔等一级产业。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呈多样化发展,逐渐扩展到加工业、畜牧业、工商业等综合领域。在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过程中,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休闲农业、农业旅游、技术推广等第三产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大农业”的角度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是对农业的三大产业的调整,在保证每个产业现有基础的同时,不断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经济良性发展[2]。

农业产业化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结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和产品为重点,实行区域布局、系列化加工、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企业管理和社会服务,形成工农、工商、贸易、养殖加工、生产和供销、农业科教教育等综合管理体系,使农业走上了自我约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律调节的现代化管理和行业组织形式的良性发展轨迹。实质上是指传统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这种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整体运作方式,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方法。

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缺陷

虽然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我国农业结构只适应过去低消费的情况,没有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如下。

(一)农产品质量低下

产品质量是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关键因素。我国质量低下、附加值小的农产品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加上技术和创新意识不高,产品的竞争力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优质农产品供应量少,产品进口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品牌。

(二)区域优势不明显

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大国,農业经济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并不像以往那样繁荣昌盛,主要原因是农业经济优势不明显,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区位优势不明显的最关键因素在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没有做好“因地制宜”,缺乏一定的特性和创新性。

(三)农业经济规模化程度不高

农业产业结构低度化是农业经济发展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高效率的市场机制不完善,阻碍了流通性工业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发展,造成农业发展闭塞、单一,不利于农产品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

(四)产业经济模式过于分散

农业经济模式过度分散的原因是经营模式家族化,主要表现为经营规模小,技术供应不足,以家族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导致经济模式单一,没有发挥出关键的作用。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会阻碍农业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三、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合理的结构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输入强大的活力与创造力,创造更多的经济动力。目前,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利用现代化生产条件,结合专业技术,对农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促进农业良性健康发展。

(一)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各种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农业的发展出现更多的可能,农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畜牧业和渔业,而是不断向其他领域延伸。由于农、林、牧、渔业的主要产出在很大程度上由自然条件决定,因此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比如,耕地和土壤资源有限性,决定了农业产量不可能实现过快增长。因此,必须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食品、饮料、加工等农副产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延伸产业链不仅增加了产业的多样化,而且在很多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利润空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支持衍生产业的发展。

(二)注重农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

质量是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关键因素,是占领市场的主要竞争力。农业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以农业的第一产业为基础和核心的,因此,想要衍生产业链,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只有创造良好的口碑,才能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消费者喜欢和购买自己的农产品,从而赢得更大的市场。在全力打造第一产业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当地农产品的特点及地域特色,在把握市场动向的基础上摸索消费者心理,通过恰当的方式让自己的产品进入消费者视线,并赢得消费者青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地域优势,把周边或者邻近区域的产品相互结合,形成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以一带多或者以多带一,打造本地知名品牌,推动农业产值不断提高,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创新农林牧渔业,加快农业第三产业发展

农业第三产业是在农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依附性。不同于以自然条件为主的第一产业和以衍生价值为主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最明显的特征是以技术和服务为主,这是由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提高来决定的。随着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第三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经济收益不够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观光和旅游是现在消费者比较热衷的一种休闲方式,结合这种情况,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增加专业人才的配置,挖掘地区特色,发挥地区优势,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开发合适的旅游观光项目,发挥特色旅游业。同时,需要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不断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让消费者感到愉悦,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促进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增长。

(四)提高农业服务水平,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先进的农业产业结构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发展条件和农业政策支持来实现的。只有基础设施更完善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更高,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實的保障。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业财税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引进专业人才和技术,加强地方品牌建设,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要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弱势产业的发展,形成两者的优势互补。

四、结语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统领性和专业性,针对农产品质量低下、区域优势不明显、农业经济模式化程度不高、产业经济模式过于分散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农业资金技术投入,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注重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基础农业产业的质量;创新农林牧渔业,加快农业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农业服务水平,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有效调整,全面提高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提高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亦民,王梓龙.农林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12):127-132.

[2]王勇.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29-130.

上一篇: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范文下一篇:农业系统个人先进事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