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范文

2024-03-24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范文第1篇

设计方案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1概述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我国主要位于东亚季风区,暴雨分布范围广;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降雨在年内分布不均,汛期高度集中,以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大。

路路通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山洪灾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为指导,运用当代信息监测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在山洪灾害防治区建立以信息采集、预报分析、视频会商决策为基础的预警平台,通过手机群发、传真群发、无线广播、高音喇叭、手摇警报器、锣等预警程序和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山洪可能危及的区域,使接收预警区域人员能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系统总体结构

2.1系统组成

路路通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水雨情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为更好地发挥系统的防灾减灾作用,还需建立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加强宣传培训。

水雨情监测系统及时将简易监测站、人工监测站、自动监测站的监测信息汇入预警平台。

预警系统由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和山洪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系统组成。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主要由信息汇集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预报决策子系统和预警子系统组成。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包括预警发布程序、预警方式、警报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警报器设置等。

共23页

第1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2.2系统建设模式

由于山洪预见期短、致灾快,因此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出在县级行政区建立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模式,省、市、县、乡(镇)、村等各方面的山洪灾害防治相关信息汇集于平台,县级防汛部门根据系统信息,及时发布预报、警报。同时县、乡(镇)、村、组建立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开展监测、预警工作。

3系统特点

(1)软硬件一体化集成

公司提供完善的系统的集成方案,自主开发山洪监测预警软件。 (2)多层次水、雨情决策分析

可查询时段、日、旬、月显示区域内的雨量值、平均雨量值、最大雨量值、

共23页

第2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各站降雨过程柱状图及数据表、雨量强度统计等。

(3)完善的预警责任体系

建立县、乡、村三级预警责任人体系,短信、传真预警时可灵活选择接收人员。

(4)灵活的预警监测方式

采用水雨情系统自动预警及人工预警两种方式。 (5)完善的信息统计上报功能

依据国家防总要求定制的灾情报表,由各基层按照不同权限上报汇总,为县级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6)丰富的结果呈现方式

系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直观的图形化分析界面,使分析结果一目了然,数据结果展现方式多样化,数据列表、雨量柱状图、雨量等值面、线、点标注、水位流量过程曲线。系统具有信息输出和表现功能,除具备基础信息、水雨情信息、工情、灾情统计分析信息的数据输出外,还具备表、文字、图形的输出和保存以及打印功能。

(7)响应快速及时、运行稳定可靠。

(8)各子系统,均可以独立安装实施,扩展灵活。 (9)围绕预警核心应用,全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10)针对县级用户特点,应用简单,高度产品化。

4系统设计

4.1水雨情监测系统设计

通过建设实用、可靠的水雨情监测系统,扩大山洪灾害易发区水雨情收集的信息量,提高水雨情信息的收集时效,为山洪灾害的预报预警、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准确的基本信息。 4.1.1监测方式及报汛工作体制

水雨情监测系统监测项目主要包括降雨量、水位。站类主要包括雨量站、水位站。根据山洪灾害预警的需要和各地的建站条件,考虑山洪灾害易发区地形复杂、降雨分布不均、群众居住分散、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实际情况,水雨情监测站可建成简易监测站、人工监测站和自动监测站。其监测方式及报汛工作体制如下:

(1)简易监测站

共23页

第3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简易的雨量、水位观测设施,采用直观、可行的观测方法进行水雨情信息的监测。利用本地区适用的传播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输,达到群测群防的目的。

简易雨量站采用有雨观测、下大雨加强观测的工作体制,有条件时及时上报;简易水位站在有雨时或接到通知时观测,水位接近成灾水位时加强观测,有条件时及时上报。

(2)人工监测站

无条件建设自动监测站,但拥有公用通信资源(程控电话、移动通信网)的地区,按照人工观测站的技术要求建立相应的水雨情人工监测站。采用人工观测和管理的模式,通过语音或通话报汛进行雨量、水位信息的采集和传输。

人工监测站采用定时观测,定时报汛的工作体制,在暴雨天气状态下加密观测、增加报汛段次。

(3)自动监测站

自动监测站采用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配置相应的雨量、水位传感器,遥测终端及通信终端设备,实现水雨情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

自动监测站采用定时自报、事件加报和召测兼容的工作体制;对超短波组网的自动监测站,则采用增量随机自报与定时自报兼容的工作体制;人工置数信息有反馈确认的功能。 4.1.2 信息传输通信网设计

水雨情数据传输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卫星、超短波(UHF/VHF)、GSM短信、GPRS,以及程控电话网(PSTN)等。

(1)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实现地球站之间相互通信的一种方式,具有覆盖面大、通信频带宽、组网灵活机动等优点。目前,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建设中用于测站与中心站间数据传输的卫星信道主要选用海事卫星和北斗卫星。

卫星通信的适用条件:所建监测站地处高山峡谷,且公网未覆盖和无条件建专用网的区域。

(2)超短波通信

超短波是指工作于VHF/UHF频段的信道,超短波通信的传播机理是对流层内的视距传播与绕射传播。视距传播损耗小,受环境的影响也小,接收信号稳定。但是,由于传播距离较短,一般需要建设中继站进行接力。

适用条件:所建监测站地处公用通信网不能覆盖,或位于低山和丘陵地区,且所需建中继站级数不超过3级的地区。

共23页

第4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3)PSTN通信

程控电话(PSTN)是普及程度最高的信道资源,它具有设备简单、入网方式简单灵活、适用范围广、传输质量较高、通信费用低廉等优点,可进行话音和数据的传输。

适用条件:被PSTN网覆盖且电话通讯质量较好的地区。 (4)短信通信

移动通信是我国近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通信系统,目前已覆盖我国很多城镇,正逐步向农村扩展延伸,移动通信系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山洪灾害信息和警报的传输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可利用的短信通信有中国移动的GSM短信和中国电信的CDMA短信。

适用条件:被中国移动通信网或中国电信通信网所覆盖的地区。 (5)GPRS通信

GPRS是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不仅提供点对点、而且提供广域的无限IP连接,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是以“分组”的形式将数据传送到用户手中。GPRS是作为现行GSM网络向第3代移动通信演变的过渡技术,突出的特点是传输速率高和费用低。GPRS上行速率较GSM为高,下行速率则可达100Kbps。鉴于利用GPRS的运行速度快、运行成本低,建议尽可能地利用GPRS传输。

适用条件:已开通GPRS业务的地区。

4.2预警系统设计

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平台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数据信息处理和服务的核心,提供数据接收、处理、加工,信息查询、预报决策、预警与信息发布、信息交换等服务,主要由信息汇集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预报决策子系统和预警子系统组成。

4.2.1信息汇集、查询子系统

信息汇集子系统与信息查询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站的实时数据接收处理、和其它相关部门的共享与交换信息的处理以及各类信息的查询服务。

主要功能有:

(1)实时接收自动监测站的水雨情数据和工况信息; (2)对自动监测站进行远程控制;

(3)实时处理接收的数据信息,并分类存入数据库中; (4)数据查询与维护;

共23页

第5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5)人工数据录入; (6)基础信息查询 ① 雨量站基本信息

查询雨量站的基本信息,如:雨量站类别(自动、人工、简易等)、水系、河名、站号,站名,站址位置、设立日期、所属部门等。

② 水文(位)站基本信息

查询水文(位)站的基本信息,如:测站类别(自动、人工、简易等)、站号,站名,站址,经度,纬度,高程、设立日期等。

③ 工情基本信息

查询堤防工程、水库、山塘等的基本信息,如:建设地点、所在河流、集水面积、多年平均降雨量(径流量)、设计洪水位(流量)、库容、坝顶高程等。

④ 灾害点基本信息

查询灾害点的基本信息,如:地理、地质、气候特点、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灾害频繁程度等。

(7)水雨情信息查询

通过对系统数据库的访问,可以实现各小流域、中小型水库水位、流量实时监测信息、历史资料信息查询,为预报决策提供历史资料对比分析。可以实现单站、多站实时或者历史水雨情图形化查询。具体包括:水文(水位)站雨量、水位(流量)实时和历史资料查询(包括日平均水位/流量、月水位/流量等),以及降雨量统计表、降雨量图等形式对雨量资料进行日、时段等综合查询。

(8)气象信息查询

将查询数据库得到的气象信息显示给用户,主要包括:中央气象台、省气象台和临近省气象台、本地市(县)气象台发布的当日天气预报(文字、图、表),卫星云图信息(图片)、多普勒雷达测雨信息、台风警报信息等。

(9)工情信息查询

工情信息主要包括:堤防、水库的各种特征值、工程图、工程指标、工程运行状况等数据;水库运行状况的实时信息,如闸门开度、大坝安全状况,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洞流量,水库、山塘水位状况(流量)、水库调度方案等。堤防主要信息有各断面水位、堤防安全状况、出险情况及类型。可以实现单站、多站实时和历史工情信息和运行参数的查询。

(10)经济社会状况及灾情信息查询

山洪灾害监测区域经济社会指标:村镇分布、人口分布、固定资产、重要设施、GDP等。

直接总经济损失:受灾范围,受灾人口,受淹城市,倒塌房屋,死亡人口等。

共23页

第6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停产工矿企业(个),铁路、公路中断(条次)、毁坏路基(面)(千米),毁坏输电线路,毁坏通讯线路(千米)等。

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毁坏水库,水库跨坝,毁坏堤防、护岸、水闸,冲毁塘坝,毁坏灌溉设施,毁坏机电井、水电站、机电泵站,毁坏雨量站、水文测站。

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成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减少粮食,死亡大牲畜,水产养殖损失等。

(11)数据的输出保存打印

查询系统具有信息输出和表现功能,除具备基础信息、水雨情信息、工情、灾情统计分析信息的数据输出外,还具备表、文字、图形的输出和保存以及打印功能。

4.2.2预报决策子系统

预报决策子系统为各省级、市级或县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门进行山洪灾害预警提供依据。预报决策子系统包括水雨情分析预报、预警信息生成、维护及管理等3个模块。

预报决策子系统主要功能有: (1)水雨情分析预报模块

结合实时水雨情、气象预报信息,根据水雨情分析预报模型,对小流域、中小水库水位、流量进行预测,并输出预测结果(文字、表格或图形)。

(2)预警信息生成模块

根据预报成果及预警指标实时编制预警信息,并及时将预警信息发送至预警平台。

(3)维护和管理模块

该模块可以对整个系统的内容进行添加和删除,具有控制系统权限的功能。本模块为系统维护管理提供工具。 4.2.3预警子系统

预警子系统是在监测信息采集及预报分析决策的基础上,根据预警信息危急程度及山洪可能危害范围的不同,通过适宜的预警程序和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山洪可能危及区域,使接收预警区域人员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在建立了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的地区,预警信息由该系统的预报决策子系统制作。根据平台设立的防汛指挥部门的级别不同,分为平台设立在

共23页

第7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县级、市级防汛部门两种情况。县级防汛指挥部门获取发布的预警信息,各乡(镇)政府接收县级防汛部门发布或下发的预警信息,传输给村、组、户。紧急情况下县级防汛部门可直接对村、组发布的预警信息。

群测群防预警信息的获取来自县、乡(镇)、村或监测点。由监测人员根据山洪灾害防御培训宣传掌握的经验、技术和监测设施观测信息,发布预警信息。县级防汛指挥部门接收群测群防监测点、乡(镇)、村的预警信息,逐级发布。各乡(镇)政府除接收县防汛部门发布或下发的预警信息,还接受群测群防监测点、村和水库、山塘监测点的预警信息。村、组接受上级部门和群测群防监测点、水库、山塘监测点的预警信息。

共23页

第8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4.3群策群防组织体系

由于山洪灾害突发性强,从降雨到发生灾害之间的时间短,且往往在灾害发生时断电、断路、断信号,因此群测群防尤为重要。群测群防组织体系为建立县、乡(镇)、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群测群防组织指挥机构主要在县、乡(镇)、村一级建立。

共23页

第9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5土建工程

遥测站自动实时采集、存储降雨量和水位等数据,并进行信道编码和信号调制,自动发送实时采集的雨、水情等信息,并可人工置数,具备增量自报、定时自报功能,重要的遥测站具备自报兼查询应答功能。

共23页

第10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5.1雨量站

5.1.1简易雨量站

简易雨量站按照《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2006规定,主要配置直径200毫米的漏斗、放置于200毫升玻璃筒上,并固定于预制砼基块上(简易雨量器见示意图)。为直观和方便地观测雨量,承水器皿采用透明装置,并根据降雨的临界值或降雨强度,在承水器皿外进行划分或标注明显的预警标志线。

简易雨量观测器

5.1.2自动雨量站

自动雨量站是水雨情监测系统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遥测站。单个遥测站的土建工作量不大,占地面积小,但分布广,各建站地点的环境条件差异大.土建的设计应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作出设计方案。

一、自动雨量站位置的选择

共23页

第11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自动雨量站的位置在站网论证基础上经无线电通信电路测试后确定。一般情况下,要选择交通方便有人居住的村屯、城镇,做到“无人值守,有人看管”,确保雨量站设施不遭受人为破坏.必须设立雨量站,而又无人居住的地点,也需要委托较近的居民看护。

在农村选择自动雨量站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满足建站目的及要求。 (2)满足通信要求。

(3)选择建站地点的人家有条件且愿意承担看护任务。 (4)选择建站的庭院应开阔,无高大房屋、树木。

(5)选择在居民区有一定社会地位、受人尊敬的人家,这样雨量站不宜被人破坏。

(6)选择的居民家近年没有较大的迁移规划。

二、自动雨量站的结构型式

自动雨量站多设在平坦、开阔的庭院中,周围远离树木、房屋,雨量计周围设有围栏,以防止家畜,家禽或人为的损坏。有条件的也可在楼房或平房的平顶上直接设立,省去很多土建工作,还较安全,受周围的环境影响也较小。

自动雨量站一般应符合气象站安装要求。由于属于专用站,一般不参加资料整编、刊印,在安装高度上常因地制宜.国内已建的雨量站,有的直接坐落在地面的平台上,有的坐落在乎顶房的屋顶,有的被支撑物垂直支撑在空中,有的旁侧悬臂支撑在空中。近年的遥测雨量站大都为全密封铝合金筒式结构,甚至有的雨量筒大部采用全电磁屏蔽、全密封铝合金法拉第筒结构,全面实现环境(雷电,高低温、高湿、台风)防护,还可省去站房建设、铁塔和地网敷设费用。将雨量传感器、天线安装房屋顶上时,遥测仪可挂在房屋中的墙上,这样既降低了土建造价,也解决了看护问题。国内巳建的测报系统中,自动雨量站大都采用上述形式。法拉第筒不需要做地线,也不需要做绝缘支撑,占地面积小,适应全天候工作条件。所选用设备均适用于野外恶劣环境工作,按无人值守连续运行设计。有的正常运行已超过10年。如果以上条件不具备,须单独建造站房时,站房面积约4m2,净高大于3m,平顶,太阳能电池板、雨量计装在房顶。天线高度按电路设计报告布设,地网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站房应防潮(百叶窗),屋顶防嚣,周围排水通畅,设铁皮门、暗锁,防止老鼠出入。雨量站站房除应预留太阳能电池板进线孔外,还应预留雨量计信号线的进线孔。 测站站房还可利用原有房屋改建,也可采用架空高架方式,应按具体情况和要求灵活处理。

三、雨量计的安装设计

雨量计坐落在地面或屋顶,可预先将雨量计安装底座用混凝土浇筑好.在站

共23页

第12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房顶上安装雨量计时,要求房顶能满足安装尺寸和承载能力,并在雨量计上方35°的仰角范围内无遮挡物。遥测雨量站采用立筒式,筒式站房为铝合金密封结构,直径0.3m,高度2.0m,将遥测终端设备放在筒的底部,筒内底部温度比较稳定,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适合野外长期工作。筒式站房施工中,基础挖好后,浇筑混凝土,将筒埋深1m,回填后找平夯实即可。

雨量计应和太阳能电池板相隔一定的距离,防止雨水从太阳能电池板上溅人雨量计的盛雨口内。

雨量传感器和太阳能板

安装示意图

四、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

太阳能电池板的受光应向南,周围应无高大建筑、树木、电杆等遮光物。铝合金法拉第筒可直接将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筒的外面或将其固定在铁塔或塔杆上。

五、避雷针的设计

(1)安装天线的铁塔应装置避雷针,避雷针、铁塔、地网之间应焊接可靠。

(2)避雷针上端应加工成针尖形,以利尖端放电,井作镀锌 筒式自动雨量站施工示意图 处理。

(3)避雷针的最高点应比天线

顶端高出3—5m。

(4)避雷针的保护角为35°,设备和天馈线应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

六、自动雨量站天线铁塔土建施工

雨量站必须设立通信铁塔时,铁塔的高度由通信电路测试决定.但雨量站的

共23页

第13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通信铁塔相对较低,一般不超6m。因而,其结构和形式宜筒化,铁塔与站房 间距不宜过远,应在防雷保护角之内。6m通信塔的施工要求如下: (1)塔杆用钢管焊制,设避雷地线。

(2)塔基础挖深一般大1.2m;基础应先挖好基坑,找平夯实再打垫层,然后浇筑基础;基础采用高标号混凝土浇筑。

(3)基础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夯实后的土容重不得小于1.6t/m3.6m杆塔结构及摹础示意图如图所示。

6m通信塔示意图

共23页

第14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5.2水位站

5.2.1简易水位站

简易监测水位站是在溪河岸边、水库坝前设立便于监测的直立、斜坡式水尺; 对于无条件设立水尺的监测站,可在水流岸边较近的固定建筑物或岩石上标注水位刻度,以方便监测员直接读数。

水尺的刻度必须清晰,数字必须清楚且大小适宜,数字的下边缘应放在靠近相应的刻度处。刻度面宽不应小于5cm。刻度、数字、底板的色彩对比应鲜明,且不易褪色,不易剥落。最小刻度为1cm,误差不大于0.5mm,当水尺长度在0.5m以下时,累积误差不得超过0.5mm,当水尺长度在0.5m 以上时,累积误差不得超过该段长度的 1%。

直立式水尺的水尺板应固定在垂直的靠桩上,靠桩宜做流线型,靠桩可用型钢、铁管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做成,或可用直径10~20cm 的木桩做成。当采用木质靠桩时,表面应作防腐处理。安装时,应将靠桩浇注在稳固的岩石或水泥护坡上,或直接将靠桩打入,或埋设至河底。 有条件的测站,可将水尺刻度直接刻绘或将水尺板安装在阻水作用小的坚固岩石上,或混凝土块石的河岸、桥梁、水工建筑物上。

5.2.2自动水位站

自动水位站主要的土建内容为;站房、铁塔及基础。

一、浮子式水位计

采用浮于式水位计,水位站要建测井。其设计标准,应视测站重要性而定.有堤防的自动水位站的设计标准一般应高于堤防的设计标准;大扛大河干流水位站

共23页

第15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一般可按百年一遇水位设计,支流按50年一遇设计,在冲淤变化大的河道上应考虑一定水平年后河道的冲淤幅度。

测井的具体形式应根据拟建站地点和地形特点、防护要求,可建成岛式、岸式、岛岸结合式。 1 测井

(1) 水位井的设计符合 GB/T50138-2010《水位观测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2)测井不应干扰水流的流态,测井截面可建成圆形或椭圆形。 (3) 井壁必须垂直,井底应低于设计最低水位0.5---1.0m,测井口应高于设计最高水位0.5---1.0m。

(4)测井井底及进水管应设防淤和清淤设施,卧式进水管可在入水口建筑沙池。测井及进水管应定期清淤泥沙。多沙河流测井应设在经常流水处,并在测井下部上下游两测开防淤对流孔。

(5) 测井可用金属、钢筋混凝土、砖或其他适宜材料建成。

(6)测井截面应能容纳浮子随水位自由升降,浮子与井壁应有5---10cm间隙。水位滞后不宜超过1cm,测井内外含沙量差异引起的水位差不宜超过1cm,并使测井具有一定的削弱波浪的性能。

(7)水位井用于安装水位传感器。 (浮子式水位传感器的外形见示意图) 根据浮子式传感器的使用要求,井房面 积应不小于2m2,并具有通风孔和进线丝绳要平滑垂直放置,以防互相缠绕。

这样,方能保证传感器测试的准确性。具体可参考示意图。

(8)井房底板可选用能拆装木板,其厚度为3--6cm左右(或其它设施)。井房的设计应便于水位计的安装与维护。

(9)井房距遥测站房的距离不应大于200m,信号线应做架空或埋地处理。 (10)如水位站同时兼做雨量站(即同时安装雨量传感器),则应将水位井房顶做成平顶房,并且应留有雨量传感器安装固定件。

根据国内已建测报系统的运行实践,遥测站和中继站的站房仅需满足安置通信、电源、传感器等室内设备的要求,使用面积不宜大于5m2。

共23页

第16页

重锤

浮子(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浮子和重锤)

浮子式水位传感器外形图

水位传计数器

孔,测井内直径不得小于0.3m,安装时浮子和重锤的外壁要离井壁最少0.1m,钢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水位测井的设计,结冰河流要考虑冬季的冻胀、流冰期冰块的撞击,同时也要考虑大洪水的冲刷、淘空和漂浮物的撞击,主体要坚固,基础必须在冲刷层和冻土层以下,有条件时基础应与基岩连接,水位井平台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与堤防护坡等水利工程相结合。

井身可建成圆形或矩形,但有效截面积一般不小于600mmX 600mm,水位井筒内壁要垂直、光滑.最好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为节省投资,也可根据浮于大小选用相应的工业管材,如钢管、PVC塑料管、混握土预制管等。

进水口尺寸大小应能起到一定的水流控制作用,既保持井内水位在各种水流情况下与河水水位相同,防止井内水位的滞后作用,又能减小波浪引起的测井内水位的波动.一般进水口的截面积不应小于测井截面积的1%。对于水流条件复杂,而又要求测量精度高的测井,进水管长度、截面积以及进水管的形状与水流方向的夹角等可通过水工模型实验确定。

测井结构要牢固,防淤、防浪、抗冻.在含抄量较大的河流上建设自记水位测井,测井与进水口之间应设沉沙池,每次洪水过后最好检查一次,定期清除泥沙。目前,国内已建的遥测站大多采用棍凝土、砖砌或石砌,有的采用预制混凝土管,有的采用钢管,可谓不拘一格,多种多样。 2 站房

站房与水位井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般有:地面井口直接建房、在测井上建仪器室站房、测井各自独立设置等三种。

如果水位井建于站房内,站房面积一般约为6mz。

只要条件许可,应将水位井和站房合二为一,这样可避免长距离铺设水位信号线,减少信号的干扰,降低土建费用,也便于以后的管理和维修。

测站站房还可利用原有的房屋改建,也可采用架空高架方式,应按具体情况和要求灵活处理。

站房建在水位测井上的站房面积、形式,取决于水位测井的形式及材料。如果水位测井采用钢管,为节省投资,站房可仅用于放置仪器,此时仪器室(站房)面积较小,能满足仪器设备放置的足够空间即可,人不必进入,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人员站在井体外面的梯子上进行。仪器室可建成圆形、方形或其他形式。如果水位井采用砖砌或预制混凝土管,其结构和上部空间具备建设站房条件,应建设一仪器室站房,既为后期的运行带来了方便,也很美观。

共23页

第17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8m高水位测井示意图

3 铁塔(或杆塔) 如天线挂高要求较低,站房顶上有足够位置并能承受塔的重量,可直接在房顶上架设一塔杆,除此之外,均应在地面建铁塔。

天线塔应建在站房的背面,两者适当靠近,既做到缩短馈线,减少馈线损耗,又不至于因距离太近,使人可以顺着天线塔爬到站房顶上,造成遥测设备破坏。

天线堵与站房间距离超过5m时,应在两者之间架设钢丝,用于悬挂馈线。 如果测井和站房相距较远,水位信号线应加铁套管并埋人地下引入站房,铁管应接地良好,并每隔10m或在拐弯处建造连接井。

铁塔的高度由通信设计决定。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因一个独立的遥测水位站建设一个超过6m以上的铁塔。铁塔太高,其造价会成倍增长,运输、安装都带来一系列问题。

二、非接触式

共23页

第18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采用浮子式水位计的遥测站土建工作量主要为测井的工作量,而采用非接触式遥测水位计的测站可省去测井,感应探头悬挂在空中,不接触水面,通过超声波探测水面的高度.非接触式特别适宜于含沙量大,水面漂浮物多的河流,或因各种原因采用浮子式较困难的河流。非接触式遥测水位计可用于监测各种水体,如人工水渠、水库水位、河道水位等。近年来,黄河上新建的遥测水位站大多采用非接触式。

非接触式虽然省去了在水中建水位井的麻烦,但地面上需建传感器支撑铁塔或整体灌注桩形式支架。

非接触式超声波水位计,该水位计的传感器安装高度要求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主河道水位计及传感器安装架设需建传感器支撑铁塔或整体灌注桩型式。如用铁塔可在底部打基础桩,上部建三角铁塔(或四角塔),在塔的中部(或顶部)设计一个仪器百叶箱,其体积为450mmX500mmX400mm,既要通风透气,又要防雨,防冰雹.顶盖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另外横向伸出一个相应长度(如3~4m)的横杆作为固定传感器之用。塔顶伸出一个高于天线5m的避雷针,使天线及传感器位于避雷针的保护区之内。避雷针地线接地电阻小于5~10Ω。

如果安装架采用全灌注桩型式,基础可加大、加深,上部要细(可根据当地的水流条件、冲刷要求决定深度和尺寸大小,如底部埋入地下3~5m,直径为80—lOOcm,上部薄径为40cm即可。仪器箱及伸出去的横杆同上,避雷措施也同上。

另一种安装型式为岛式钢管和岸边钢塔式,在岸坡缓、支架伸出去较远时可采用岛式钢管,坡度较陡时采用岸边钢塔形式。

5.3中继站

超短波通信属视距通信,由于受地形的影响,遥测站的信息不能直接到达中心站时,就需建设中继站,用以传递信息。

一般情况下,一个中继站应连接几个或十几个遥测站,因此,如中继站运行不正常,将直接影响遥测站的信息传递,有时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同时,中继站的工作环境相对遥测站来讲较为恶劣,一般没有人看护,其土建的设计既要防止自然因素的破坏,又要防止人为因素的破坏。

中继站的位置,铁塔高度,由无线电通信电路测试结果决定。 中继站的土建项目主要有:站房、铁塔及基础、防雷接地等。

一般情况下,中继站位置高,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且土建的工作量与遥测站相比较大,在中继站选择、设计和建设中应尽可能利用当地已有的土建设施,或略作改造利用,以减小工作量,降低投资。必需建设的中继站,要进行土建设计。

共23页

第19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中继站多建在高山顶上,环境恶劣,遭雷击的可能性大,避雷要求高,最好采用环行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Ω,天线铁塔(或杆塔)上应安装避雷针.对于石山,由于山顶上土层薄,接地电阻很难降下来,可考虑埋放降阻剂并盖土夯实,或将地网用钢筋焊接至背阴墟土层较厚处,或采用降阻模块方式,使接地电阻低于规范要求的10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除接地外,其他各个环节都要注意采取防雷措施,包括天线、电源等。由于中继站设在高山顶上,土层薄,易干旱,防雷困难,实践证明,雷击是系统故障的重要原因。

一、通信塔

天线挂高较低,中继站站房顶上有足够位置并能承受塔的重量时,可直接在房顶上架设一个小铁塔,除此之外,均应在地面建铁塔。

虽然电路设计只要求较低的挂高,但从地面架设的铁塔不宜低于6m。较高的天线塔上应架设安装平台,平台的有效直径大于1.2m,护栏高o0.8m.铁塔本身作为雷电载流体,要求每节铁塔连接处除用螺栓连接外,还须焊接在一起。

铁塔的建筑材料一般采用钢管、工字钢、三角钢、钢筋等制作,钢塔的截面有三角形、四边形,应根据当地材料、塔高、基础的物理特性选择。铁塔基础在设计前应进行必要的物探工作,以探明其地质特性,在此基础上确定基础的开挖深度、避雷接地措施.以12m钢塔为例,其施工的设计要求如下:

(1)天线塔基础挖深2m或挖到基岩。

(2)应先挖好基坑,找平夯实再打垫层,然后采用高标号混凝土浇筑基础;基础顶面必须保持水平。

(3)基础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夯实后的土容重不得小于1.6t/m3。 (4)钢塔基础设钢筋网架,并预留法兰盘及螺丝头,以便与铁塔连接。 (5)钢塔用钢筋焊接,底部焊接法兰盘,使之与钢塔基础法兰盘及螺丝头能够对接。

(6)钢塔均设避雷地线,12m钢塔要求地线钢筋长度为12m(3根)。 (7)钢塔设防盗平台,平台厚板焊制,井留供上下通过的钢门,门由底部向上推开,在下部上锁并加防雨胶布。平台用支撑杆支撑。

二、站房

由于中继站设备体积较小,一般情况下,在钢塔上如防盗平台上设置一个仪器箱即可满足要求,既节省了土建工作量,也减少了在地面上建站房遭受人为破坏的几率。

确需在地面上建设中继站房的,可用砖混结构,房顶为平顶,做好防水处理,屋槽伸出墙外0.5m。东西两面墙上各开一个窗户,井以钢或铁板制成百叶窗牢牢地固定在窗口,既可防雨,又可防盗,东西墙根稍上处各安装一个铁质透气弯管。

共23页

第20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12m通信塔及基础示意图

直管应做到外低内高,以防雨水进入.所有通风口的房内一侧都要加盖铁丝网,以防虫、鼠等侵入。

天线塔与站房应适当靠近,既做到缩短馈线,减少馈线损耗,又要防止因距离太近,人可以顺着天线塔爬到站房顶上,从而对遥测设备造成破坏。

天线塔与站房间相距超过5m时,应在两者之间架设钢丝,用于悬挂馈线。 中继站站房在靠近天线塔侧的墙上应留有进线孔,还要预留太阳能电池板线的进线孔。在设备安装时,持进线穿好后,注童把余隙堵牢,防止雨水顺电线流人屋内。中继站站房内应配备一工作台,便于设备的放置。

为安全起见,设在野外的中继站站房应采用隐式电子锁,不采用外挂的挂锁或弹子锁;采用钢板结构门.对于盗窃和人为破坏严重的地点,也可采用双层结

共23页

第21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构,一层、二层和房顶在房内建楼梯上下连通,并分别加盖铁门,这样可有效防止对遥测设备特别是安装在室外的设备的破坏。

三、避雷针的设计

(1)安装天线的铁塔应装置避雷针,避雷针、铁塔、地网之间应焊接可靠。 (2)避雷针上端应加工成针尖形,以利尖端放电,并作镀锌处理。 (3)避雷针的最高点应比天线顶端高出3~5m。

(4)避雷针的保护角为35°,站房和站房顶上的设备应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如达不到这一要求,应单独设立避雷针。

四、接地体设计

为了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防雷性能,地网设计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四极接地法测试各地土壤电阻率。

(2)根据要求的接地电阻,计算出接地网面积和接地体总长度。

(3)复合接地网中,为了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水平接地体间距和垂直接地体间距均应大于5m。

5.4中心站

中心站土建主要有:中心站房建设、站房装修、中心站铁塔建设。中心站土建设计应尽可能利用现有设施,以减少投资。由于中心站的位置一般由业主单位选择,站房一般情况下不必单独建设,但现有站房大多不能满足要求,需对中心站进行改造和装修.业主单位因通信、防汛等工作需要,一般在中心站附近有高架铁塔可以利用.如不能满足要求,一般在房顶上设置一个不超过6m的塔杆就能满足要求。

中心站房可按计算机室标准建设,接地电阻应小于5Ω;电源应根据不同设备设置相应的电气开关,如空调机、电池充电机、UPS、网络服务器等,可分别设置交流电三相电源、蓄电池组等;室内要防尘、防潮,室温在20℃左右;不安装产生电磁于扰的设备,远离工业干扰源:宜采用静电地板或墙壁贴墙纸,铺设地板时各种电线、电缆线要预先计划好,排在地板下面,避雷针必须高于天线顶端5m以上。

中心站用房一般包括机房、办公室、值班人员休息室、电源室、维修室等,一般不超过120m2。机房使用面积可按通信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绘图仪以及其他辅助设备面积综合的8--12倍计算,若计算值小于20m2,可采用20m2.为使计算机等有关设备能长期稳定地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在机房内应有防火、防静电和温湿度调节等设施。

共23页

第22页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1)计算机配电系统。供电系统耍有足够的容量,以满足系统耗电量的要求和系统扩充的需要,计算机供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计算机设备供电系统,要保证计算机设备的可靠运行;二是为其他用电设备如空调设备、动力设备、照明设备等供配电的系统,称为机房辅助供电系统.机房辅助供电设备(空调等供电设备)与计算机设备应分开供电。

(2)空调系统。在机房内应使用可靠的空调设备,能提供适当的过滤加湿、解潮、空气流通等,以保证机房内的最佳操作环境。

(3)地板。为计算机房内的电源、电话、通信器材、空调的管路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应选择有表面抗静电的地板,尽可能使用高性能材料,地板的任何一部分必须能支撑设备重量,所有的吊顶、地板都应考虑到金属屏蔽。

(4)接地系统。为防止地回路的形成,计算机与设备要很好地隔离,禁止两地共用,各自有自己独立的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包括:①交流保护接地,小于4Ω;②安全保护接地,小于lΩ;③防雷保护接地,小于4Ω。

(5)防火、报警、灭火系统。要装有适当的防火、报警、灭火装置,地面,吊顶、墙壁应使用耐火的非燃性材料等。

共23页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范文第2篇

1.应用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非常迅速,自1988年建成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以来,到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接近4.5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将用30年时间建设“七射九纵十八横”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8.5万公里,形成“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络,连通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包括铁路枢纽67个、水路枢纽50个和公路枢纽140多个,将覆盖10多亿人口,直接服务区域的GDP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高速公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但天气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极端恶劣天气条件,给高速公路的车辆行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不仅严重影响交通运输,而且还造成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所以道路天气条件监测是高速公路科学运营的一个重要依据,雨、雪、雾、积雪、结冰等情况对高速公路的运营都有直接的影响。气象条件对交通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改变路面的物理性质、观察视线、车辆自身安全等方面。主要灾害及影响有:

A、雾 雾主要通过降低能见度而引发交通事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引起的恶性交通事故的天气现象中,雾的影响最大。大雾特别是<50米的超低能见度的灾害性浓雾是引起重大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往往引起数辆甚至数十辆汽车的连续追尾。大雾常常造成重大车辆损失和人员伤亡,导致高速公路限速或关闭,延误行车时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B、降雨 降雨也是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最常见的气象要素,它使路面附着系数降低,导致汽车制动距离增加,易发生车辆侧滑和控制失灵从而危及行车安全。同时降雨使能见度降低,司机视线模糊不清,导致驾驶失误。此外,降雨过后,路面如有积水或干湿不一,路面摩擦系数不均,车辆制动性变差,从而引起交通事故。在山区,暴雨还常常引发山洪、山体塌方或泥石流,从而导致车辆被冲,桥梁垮塌,道路被毁;在平原和盆地,暴雨常常引发洪涝,导致道路被淹,交通受阻。

C、冰雪 冰雪与降雨一样,漫天飞舞的大雪使能见度降低,而且一旦路面积雪被压或是白天在阳光照射下融化,夜面路面降温结冰,造成里面路面摩擦系数显著降低,严重影响车辆的操作和制动性能,使控制失灵,车辆发生空转、打滑或侧滑,从而危及行车安全。

D、大风 大风对于车辆行驶阻力、能耗、抗侧向倾翻及抗滑移性能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侧向大风对高箱、双箱汽车的行驶影响尤甚。大风会引起沙尘暴、扬沙、吹雪、浮尘等天气,影响高速公路能见度。大风易使路边树木、杆线类等折断阻塞交通,易使塑料类、干草类、丝状物类等漂移到路面上引起车辆打滑、失控;易使灰尘、扬沙、尘卷影响视线造成交通事故。

E、霜冻 公路路面有霜时,路面摩擦系数接近于雪面,雨后结冰同雪面结冰的物理性质一样,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F、高温 高温天气同时受吸热、摩擦及汽车尾气等的影响,高速公路路面温度比气温高得多,有时高达六七十摄氏度以上,汽车轮胎因此受热,使胎内气压升高,长途高速行驶,极易引起"爆胎"。高温直接影响司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状态,无空调车更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中署。

2005年7月,中国气象局与交通部在北京签署了《共同开展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工作备忘录》,双方将开展合作,建立科学高效的公路交通气象信息预测、发布机制,向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公路气象信息,避免公路交通延误,减少恶劣天气诱发交通事故。

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作为中国气象局探测设备龙头企业,针对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开发研制出了一套适合我国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监测的实时监测系统??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HMWS)。目前已经成功在山东、河北、贵州等省的高速公路路段上建成,并成功投入使用。

2、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HMWS)系统功能及构成

2.1 系统功能

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HMWS)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是专为交通气象监测服务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应用解决方案。它以能见度(雾)及道面状况(路面温度、积液深度、冰百分比等)监测为核心,并同时测量相关的基本气象参数(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气压等)。主要用于及时发现各路段及关键点的各种异常交通环境因素变化和气象状况,将数据信息及时传送到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中心站,为气象监测服务和交管部门提供实时的决策科学依据,并将实时气象条件及气象预警信息发送至路面信息显示屏,为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提供实时气象信息和服务。

实践证明,通过在高速公路道路监测工作中应用该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气象监测部门监测数据的专业性和监测要素的多样性,而且可以极大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突发天气状况(如大雾,大雪,暴雨等)决策的准确性并且提供预先实施交通疏导方案的数据依据,是气象监测服务和交管部门工作的有力保障,有利于道路交通的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

2.2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HMWS)组成

华云公司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沿线气象环境监测预警需求而开发的道路气象环境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包括高速公路气象与环境监测系统(HMS),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HMI)及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灾害预警中心站(HMC)三

部分构成。其中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各种气类型象要素监测自动站、高速公路沿线外部气象站网数据及天气预报信息输入等部分构成,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主要包括道路电子警示牌及公众媒体发布渠道构成;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灾害预警中心站为整个系统的数据接收及发布控制中心。

3.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HMWS)系统设计原则

在我国,交通部门与气象部门联手展开了“公路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的专项研究,形成了广泛共识。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和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我国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监测在设计上侧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气象与交通行业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

气象行业背景场形势与高速公路沿线气象与环境要素的监测实况应该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下加以利用,以形成优势互补。两行业在网络上构筑信息通道,以便实时导入国家基础气象台站的实况资料和天气预报信息,这两部分信息将构成本系统的基础信息之一。

B、灵活高效的公路沿线监测子站的布设

应在沿线相对均匀地布设一定数量的气象环境综合监测站作为数据基准参考站,所谓气象环境综合监测站就是要素相对比较全;所谓基准参考站就是要求该站的数据完整性、准确性相对比较高,以便今后对其进行沿线气象环境特征的分析和研究。

应在雾多发地段加密布设能见度监测子站;在阴面容易结冰、低洼容易积水等地段加密布设路面状况监测子站。此外,还应该布设一定的气温、地温监测子站以便监测高温。

应适当布设常规自动气象站以强化沿线的气象背景场信息。

高速公路沿线的摄像装置、通信装置是本系统的重要的、有益补充手段,能在许多特殊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C、及时的灾害实况及预警发布系统

应建立适合交通部门的短时预警模式,以气象背景场和沿线实况为输入,实时运算出交通气象灾害爆发几率,并及时通过沿线电子警示牌和各种公众媒体发布公路气象灾害情况和预警等级。

D、系统性与规范化

为了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实现基础气象信息的导入,必须遵守已形成的行业标准并签订共同遵守的规范,使系统能结合气象部门和交通部门两方面的优势,共同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交通气象保障和服务。基础数据库要求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规范模式,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做到数据采集制度化、信息形式标准化、信息内容系统化、信息储存档案化。以达到信息横向、纵向贯通一致、数据共享的目的。

第二部分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监测站(HMS)

1. 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监测站整体介绍

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监测站能够精确、及时地监测道路环境状况,并且能够与高管部门的其它监控子系统相结合,实现智能化的交通保障网络系统,为高速公

路管理部门针对公路的开放、封闭、维修保障等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系统可对能见度、路面状况、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雨量等要素进行自动监测。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监测站功能特点:

全自动数据采集、传输及监控,可长期无人职守。

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监测项目全,能够对雾、路面结冰、积雪等高速公路所需的各种监测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采集处理核心单元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时多任务嵌入式系统,能实现国外目前成熟产品的各种功能并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系统定制。

该系统采集精度高,可靠性好,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灵活性。其性能价格比远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应用选配方式:

观测要素:

能见度、路面等环境参数可任意增减组合,温、湿、风、雨等气象参数可根据需要选配。

传感器接入方式: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串行口等几种接入方式。

供电选配:

提供交流、直流等多种供电方式。

通信选配:

可选配当前各种类型的通信接入设备,对有线、无线、短信等通信手段提供良好的接口,支持TCP/IP等协议。

可配接显示屏

系统基本指标:

工作环境

温度:-50℃~+50℃ 湿度:0~100% 时钟精度

<0.03秒/天 25℃

(支持上位机自动校时)

防雷性能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范文第3篇

1.应用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非常迅速,自1988年建成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以来,到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接近4.5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将用30年时间建设“七射九纵十八横”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8.5万公里,形成“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络,连通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包括铁路枢纽67个、水路枢纽50个和公路枢纽140多个,将覆盖10多亿人口,直接服务区域的GDP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高速公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但天气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极端恶劣天气条件,给高速公路的车辆行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不仅严重影响交通运输,而且还造成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所以道路天气条件监测是高速公路科学运营的一个重要依据,雨、雪、雾、积雪、结冰等情况对高速公路的运营都有直接的影响。气象条件对交通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改变路面的物理性质、观察视线、车辆自身安全等方面。主要灾害及影响有:

A、雾 雾主要通过降低能见度而引发交通事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引起的恶性交通事故的天气现象中,雾的影响最大。大雾特别是<50米的超低能见度的灾害性浓雾是引起重大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往往引起数辆甚至数十辆汽车的连续追尾。大雾常常造成重大车辆损失和人员伤亡,导致高速公路限速或关闭,延误行车时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B、降雨 降雨也是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最常见的气象要素,它使路面附着系数降低,导致汽车制动距离增加,易发生车辆侧滑和控制失灵从而危及行车安全。同时降雨使能见度降低,司机视线模糊不清,导致驾驶失误。此外,降雨过后,路面如有积水或干湿不一,路面摩擦系数不均,车辆制动性变差,从而引起交通事故。在山区,暴雨还常常引发山洪、山体塌方或泥石流,从而导致车辆被冲,桥梁垮塌,道路被毁;在平原和盆地,暴雨常常引发洪涝,导致道路被淹,交通受阻。

C、冰雪 冰雪与降雨一样,漫天飞舞的大雪使能见度降低,而且一旦路面积雪被压或是白天在阳光照射下融化,夜面路面降温结冰,造成里面路面摩擦系数显著降低,严重影响车辆的操作和制动性能,使控制失灵,车辆发生空转、打滑或侧滑,从而危及行车安全。

D、大风 大风对于车辆行驶阻力、能耗、抗侧向倾翻及抗滑移性能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侧向大风对高箱、双箱汽车的行驶影响尤甚。大风会引起沙尘暴、扬沙、吹雪、浮尘等天气,影响高速公路能见度。大风易使路边树木、杆线类等折断阻塞交通,易使塑料类、干草类、丝状物类等漂移到路面上引起车辆打滑、失控;易使灰尘、扬沙、尘卷影响视线造成交通事故。

E、霜冻 公路路面有霜时,路面摩擦系数接近于雪面,雨后结冰同雪面结冰的物理性质一样,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F、高温 高温天气同时受吸热、摩擦及汽车尾气等的影响,高速公路路面温度比气温高得多,有时高达六七十摄氏度以上,汽车轮胎因此受热,使胎内气压升高,长途高速行驶,极易引起"爆胎"。高温直接影响司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状态,无空调车更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中署。

2005年7月,中国气象局与交通部在北京签署了《共同开展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工作备忘录》,双方将开展合作,建立科学高效的公路交通气象信息预测、发布机制,向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公路气象信息,避免公路交通延误,减少恶劣天气诱发交通事故。

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作为中国气象局探测设备龙头企业,针对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开发研制出了一套适合我国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监测的实时监测系统??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HMWS)。目前已经成功在山东、河北、贵州等省的高速公路路段上建成,并成功投入使用。

2、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HMWS)系统功能及构成

2.1 系统功能

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HMWS)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是专为交通气象监测服务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应用解决方案。它以能见度(雾)及道面状况(路面温度、积液深度、冰百分比等)监测为核心,并同时测量相关的基本气象参数(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气压等)。主要用于及时发现各路段及关键点的各种异常交通环境因素变化和气象状况,将数据信息及时传送到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中心站,为气象监测服务和交管部门提供实时的决策科学依据,并将实时气象条件及气象预警信息发送至路面信息显示屏,为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提供实时气象信息和服务。

实践证明,通过在高速公路道路监测工作中应用该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气象监测部门监测数据的专业性和监测要素的多样性,而且可以极大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突发天气状况(如大雾,大雪,暴雨等)决策的准确性并且提供预先实施交通疏导方案的数据依据,是气象监测服务和交管部门工作的有力保障,有利于道路交通的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

2.2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HMWS)组成

华云公司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沿线气象环境监测预警需求而开发的道路气象环境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包括高速公路气象与环境监测系统(HMS),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HMI)及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灾害预警中心站(HMC)三

部分构成。其中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各种气类型象要素监测自动站、高速公路沿线外部气象站网数据及天气预报信息输入等部分构成,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主要包括道路电子警示牌及公众媒体发布渠道构成;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灾害预警中心站为整个系统的数据接收及发布控制中心。

3.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HMWS)系统设计原则

在我国,交通部门与气象部门联手展开了“公路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的专项研究,形成了广泛共识。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和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我国高速公路气象环境监测在设计上侧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气象与交通行业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

气象行业背景场形势与高速公路沿线气象与环境要素的监测实况应该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下加以利用,以形成优势互补。两行业在网络上构筑信息通道,以便实时导入国家基础气象台站的实况资料和天气预报信息,这两部分信息将构成本系统的基础信息之一。

B、灵活高效的公路沿线监测子站的布设

应在沿线相对均匀地布设一定数量的气象环境综合监测站作为数据基准参考站,所谓气象环境综合监测站就是要素相对比较全;所谓基准参考站就是要求该站的数据完整性、准确性相对比较高,以便今后对其进行沿线气象环境特征的分析和研究。

应在雾多发地段加密布设能见度监测子站;在阴面容易结冰、低洼容易积水等地段加密布设路面状况监测子站。此外,还应该布设一定的气温、地温监测子站以便监测高温。

应适当布设常规自动气象站以强化沿线的气象背景场信息。

高速公路沿线的摄像装置、通信装置是本系统的重要的、有益补充手段,能在许多特殊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C、及时的灾害实况及预警发布系统

应建立适合交通部门的短时预警模式,以气象背景场和沿线实况为输入,实时运算出交通气象灾害爆发几率,并及时通过沿线电子警示牌和各种公众媒体发布公路气象灾害情况和预警等级。

D、系统性与规范化

为了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实现基础气象信息的导入,必须遵守已形成的行业标准并签订共同遵守的规范,使系统能结合气象部门和交通部门两方面的优势,共同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交通气象保障和服务。基础数据库要求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规范模式,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做到数据采集制度化、信息形式标准化、信息内容系统化、信息储存档案化。以达到信息横向、纵向贯通一致、数据共享的目的。

第二部分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监测站(HMS)

1. 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监测站整体介绍

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监测站能够精确、及时地监测道路环境状况,并且能够与高管部门的其它监控子系统相结合,实现智能化的交通保障网络系统,为高速公

路管理部门针对公路的开放、封闭、维修保障等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系统可对能见度、路面状况、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雨量等要素进行自动监测。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监测站功能特点:

全自动数据采集、传输及监控,可长期无人职守。

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监测项目全,能够对雾、路面结冰、积雪等高速公路所需的各种监测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采集处理核心单元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时多任务嵌入式系统,能实现国外目前成熟产品的各种功能并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系统定制。

该系统采集精度高,可靠性好,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灵活性。其性能价格比远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应用选配方式:

观测要素:

能见度、路面等环境参数可任意增减组合,温、湿、风、雨等气象参数可根据需要选配。

传感器接入方式: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串行口等几种接入方式。

供电选配:

提供交流、直流等多种供电方式。

通信选配:

可选配当前各种类型的通信接入设备,对有线、无线、短信等通信手段提供良好的接口,支持TCP/IP等协议。

可配接显示屏

系统基本指标:

工作环境

温度:-50℃~+50℃ 湿度:0~100% 时钟精度

<0.03秒/天 25℃

(支持上位机自动校时)

防雷性能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范文第4篇

一、风、光、储系统介绍

(一) 风力发电技术

风力发电是把风能转变为电能的技术, 通过风力发电机来实现。小型风力发电机由叶片、法兰盘、风力发电机、尾翼、支架等组成。风力发电机可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轮按形成转矩的机理分为阻力型和升力型。阻力型的风轮转矩是由两边物体阻力不同形成的, 其典型代表是风杯式风力发电机。升力型的风轮转矩由叶片的升力提供, 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主流, 当这种风轮叶片的主导载荷是离心力时, 叶片只有轴向力而没有弯矩, 叶片结构最轻。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 是指风轮轴线基本与地面平行安置在垂直地面的塔架上的风机。其风能利用系数高, 技术非常成熟,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风力发电机, 但存在启动风速较高的问题。

(二) 光伏发电技术

光伏发电是把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技术,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来实现。太阳能电池板将接收到的光照通过内部的PN结转化成电能, 通过控制器和逆变器的电能控制转换作用给蓄电池充电或者为负荷供电。按照基体材料不同可分为晶硅太阳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其中晶硅电池又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之分。从发电效率来讲, 单晶硅电池普遍高于多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的发电效率最低, 但是其弱旋光性较好。

(三) 储能系统

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普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 为保障其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就要对这种难以准确预测的能量变化进行及时的控制和抑制, 储能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目前常用的储能有有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和电磁储能等。其中化学如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物理储能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储能;电磁储能如超导储能等。其中铅酸蓄电池具有使用寿命较长, 自放电率低, 深放电能力强, 充电效率高, 少维护或免维护, 工作温度范围宽, 价格低廉等特点,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气象监测风光互补系统设计

本文设计的气象监测风光储互补系统主要用于离网供电, 解决气象监测系统远离电网时的供电难题。目前, 离网式储供电系统一般采用单一的太阳能板电池和蓄电池结合的方法, 将接收到的太阳光能转换成直流电, 通过控制器向蓄电池充电。该系统输出电能平稳、工艺和安装简单、单位价格趋平稳, 市场接受度趋成熟。但是由于太阳能受环境影响大, 存在诸如夜间不能发电, 阴雨天不能发电, 电池板被积雪、灰尘覆盖降低发电量等问题,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它的转换率。一天有效的工作时间小于总时长的1/3时左右, 特别是碰到连续强日光高温的气候条件下, 除了直接影响使用年限外, 还需安装卸荷器。维护成本和强度较大。如长时间处在极端气候条件下, 可能会造成整套系统瘫痪和损坏。

本文设计的风、光、储互补供电系统, 能有效的弥补上述存在的问题。该系统由风机、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支架等结构组成。由于风能和太阳能本身具有自然资源互补特性, 如太阳能长于白天, 晴朗天气而风能长于夜间、阴冷天气等, 不仅能满足在能源供应上的互补, 更关键的是能够根据各自不同特点进行技术上的互补。假如气温低, 太阳能电池板上积雪多天不化, 与此连接的蓄电池极易发生“休眠制”冻结, 将造成蓄电池难以激活复苏甚至损坏。本文所设计的系统, 利用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除了能弥补太阳能电池时差上的“不发电”外, 还能随时产生微小电能, 克服蓄电池“休眠”, 确保蓄电池能激化复苏, 避免蓄电池和整个系统的损坏, 同时也能提高蓄电池的有效使用寿命。

该系统采用离网式, 能克服和弥补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和太阳能发电机组, 在使用区域上限定和输供电的技术瓶颈问题。集风轮采用全方位收集风能的垂直螺旋型风轮, 能部分导向和抵抗紊流, 使之出力。取消了水平翼的风舵, 避免了风舵故障引起的“不发电”及“视觉故障”。因此, 本文所设计系统的适用环境比水平翼广, 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免维护。风轮支架采用弹性不锈钢, 风叶采用发泡塑料, 软硬兼并, 能有效抗击瞬时强风和季风。发电机采用体积小、机构紧凑, 铁耗低, 磁耗低, 启动力矩极小等特点的无铁芯盘式发电机。

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单晶硅电池, 发电效率高。在维护方面, 由于安置环境的不同, 特别是安置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 在结构上也能提供简易有效的维护方法, 实现减小维护次数和维护工的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的风光储供电系统采用了垂直轴螺旋风轮风机,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 阀控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并配置了风光储互补系统控制器和逆变器。控制器具备如下功能: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 延长蓄电池寿命;防止太阳能电池或蓄电池极性接反, 防止负载、控制器、逆变器和其他设备内部电路短路, 防雷击引起的击穿保护等;具有温度补偿功能;显示供电系统各种工作状态包括光伏电池板电压、电流, 蓄电池电压电流, 环境温度, 故障报警等。

三、结语

在气象监测领域, 小功率负载 (100W以下、直流直供) , 采用风、光、储互补供电系统, 更适合各种远离电网的环境。该系统能够真正做到全天候发电储能、免维护或少维护、确保整个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 并且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接口, 提高用户体验性。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款可以便于组装和移动的气象监测专用的风光储互补供电系统, 对风力发电机, 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进行了选型, 该系统改善了风电和光伏独立系统存在的供电不持续等问题, 提高了气象监测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风光储互补,气象监测,供电

参考文献

[1] 刘晓红等.小型风力发电机叶片设计与制造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 2012 (4) :126-129.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范文第5篇

一、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图标表示

含 义: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含 义: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含 义: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含 义: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蓝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二、干旱预警信号分为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含 义: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

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

- 123

蓝色

黄色

橙色

八、雾预 信号红色

为三分别黄橙色、红色表示

4、做好防风准备工作。

含 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工作;

2、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人;

3、对牲畜、家禽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及有关水产品、农作物等采取防寒措施;

4、做好防风工作。

含 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应急工作;

2、注意防寒保暖;

3、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4、做好防风工作。

含 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注意防寒保暖;

3、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4、做好防风工作。

大警分级,以色、

黄色

含 义:

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准备工作;

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3、驾驶人员注意雾的变化,小心驾驶;

4、户外活动注意安全。

含 义:

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工作;

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调度指挥;

3、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车、船的行进速度;

4、减少户外活动。

- 56

蓝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含 义: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含 义: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必要时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4、做好牧区等救灾救济工作。

十二、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十含 义:

三、12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或者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霾防御指南: 预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工作; 警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信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

黄色

3、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号

4、呼吸道疾病患者、对风沙较敏感人员不要到室外活动。 分 二含 义:

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级,可能持续。 分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应急工作; 以

2、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水上等户外危险作业;

3、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单位做好交通安全的防护措施,驾驶人员注意沙尘暴变黄橙色 化,小心驾驶; 色、

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户外人员应当戴好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注意交通橙安全。

色含 义: 表6小时内可能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者已经出现特强沙尘暴天示 气并可能持续。

红色

黄色 防御指南:

含 义: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应急抢险工作;

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

2、人员应当留在防风、防尘的地方,不要在户外活动; 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3、学校、幼儿园推迟上学或者放学,直至特强沙尘暴结束; 防御指南:

4、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1、驾驶人员小心驾驶;

2、因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

3、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可带上口罩。

含 义:

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2、驾驶人员谨慎驾驶;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范文第6篇

一、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图标表示

含 义: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含 义: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含 义: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含 义: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蓝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二、干旱预警信号分为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含 义: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

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

- 123

蓝色

黄色

橙色

八、雾预 信号红色

为三分别黄橙色、红色表示

4、做好防风准备工作。

含 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工作;

2、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人;

3、对牲畜、家禽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及有关水产品、农作物等采取防寒措施;

4、做好防风工作。

含 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应急工作;

2、注意防寒保暖;

3、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4、做好防风工作。

含 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注意防寒保暖;

3、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4、做好防风工作。

大警分级,以色、

黄色

含 义:

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准备工作;

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3、驾驶人员注意雾的变化,小心驾驶;

4、户外活动注意安全。

含 义:

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工作;

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调度指挥;

3、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车、船的行进速度;

4、减少户外活动。

- 56

蓝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含 义: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含 义: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必要时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4、做好牧区等救灾救济工作。

十二、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十含 义:

三、12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或者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霾防御指南: 预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工作; 警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信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

黄色

3、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号

4、呼吸道疾病患者、对风沙较敏感人员不要到室外活动。 分 二含 义:

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级,可能持续。 分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应急工作; 以

2、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水上等户外危险作业;

3、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单位做好交通安全的防护措施,驾驶人员注意沙尘暴变黄橙色 化,小心驾驶; 色、

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户外人员应当戴好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注意交通橙安全。

色含 义: 表6小时内可能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者已经出现特强沙尘暴天示 气并可能持续。

红色

黄色 防御指南:

含 义: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应急抢险工作;

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

2、人员应当留在防风、防尘的地方,不要在户外活动; 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3、学校、幼儿园推迟上学或者放学,直至特强沙尘暴结束; 防御指南:

4、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1、驾驶人员小心驾驶;

2、因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

3、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可带上口罩。

含 义:

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2、驾驶人员谨慎驾驶;

上一篇:浅谈美剧字幕翻译策略范文下一篇:栖霞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