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探究艺术设计论文范文

2024-04-28

教学方法探究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本课例中,实验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如何做实验,实验会得到什么结果事先完全是未知数,主要*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想象力,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创造出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现象或规律,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有较大的作用。2、在课题探究中,学生从自己承担责任,到对整个小组的素质,增加了责任感,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真实的过程体验,这种体验也转化成无穷的动力——这种动力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所以在生物教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中,教师不要把探究结论水平高低作为唯一目标,重视情感、兴趣、意志、毅力、科学精神等情感因素的深化,要与学生一起体验探究中科学的精彩与丰富,生命的领悟与感动。

3、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创造力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外部条件,其中最关键的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首先必须创设一种宽容、和谐的气氛,使每个学生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种探究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引导参与,教师首先要通过亲身参与体验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且在师生关系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让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勇于发挥想象,勇于走向社会实践。

教学方法探究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就是老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通过营造和构建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阅读心理情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主参与,自我体验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

“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是一个有序,可探,实践,开放的教学体系.

一: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问题性.学习者总是从问题出发,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研究活动,并最终解决问题。

2.尝试性。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中,只有敢于尝试、善于尝试,才会有所发现。

3.合作性。学习者在进行尝试探究中,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4.指导性。教师在学生尝试探究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点拨,促进学生探究成功。

5.反馈性。教师不能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还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价。 二:六模块十环节

六模块:

1.课前引导自主预习

2.创境导入,激情诱趣

3.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4.细读批注,问题质疑

5.合作探究,释疑品读

6.美读体验升华,拓展延伸运用

十环节: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模块设计两大环节: 1.先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自主解决绳子新词,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2.全班交流整体感知的情况,教师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生字新词,把握了文章大意. 细读批注,问题质疑模块两个环节: 1.方法引导:关注文章细节,感受语言.细细品读课文,注意”读悟结合,批画批注”

2.引导质疑或教师提出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合作探究,释疑品读模块的几个环节: 1.自主默读,合作探究. 2.全班交流释疑品读. 美读体验升华,拓展延伸运用模块: 1.体会出情感之后,重点引导读好重点内容,读出感情. 2.回归整体,理解全文. 3.体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4.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体现学习的生活化原则.拓展阅读,拓展习作,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童话的分类

童话分为科学童话和文学童话. 文学童话概括为4类: 认知类:如《世界多美啊》、《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秋姑娘的信》、《小松鼠找花生果》等涵盖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获取自然常识的 。

交往类:如《这儿真好》、《小河与青草》、《会走路的树》、《三个小伙伴》等与自然相处、与朋友相交、团结互助、塑造人精神品格的。

励志类:如《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等鼓励人不断攀登、勇于挑战、敢于超越的。

警思类:如《蚂蚁和蝈蝈》、《蜗牛的奖杯》、《猴子种果树》、《谁的本领大》等启蒙儿童用正确的评价标准、道德观念端正自己言行的的。

童话的文体特征

一:幻想是童话的”灵魂” 二:思想是童话的”脊梁” 三:形象是童话的”骨肉” 四:语言是童话的”血脉”

童话赏析需把握的要点 一:把握童话的艺术特点 1.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内容

2.理解童话中的夸张,象征,拟人等特征. 二: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三:重视语言的品味 四:重视情感的体验

童话类文章探究体验教学策略

一:读懂故事,把握内容 1.点面结合法 2.看头望尾法 3.情境连缀法 二:品评人物,领悟中心 三:朗读体验,入情入境

教学方法探究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奔马图》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备受众人的熟知和喜爱。但我们应该明白,徐悲鸿作为我国近代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不仅涉猎广泛,技术娴熟,而且绘画风格鲜明,艺术内涵丰富,留下了诸多宝贵的艺术作品和精神财富。对此,本文阐述了徐悲鸿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并就其绘画艺术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当下的绘画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徐悲鸿;写实主义;绘画艺术

徐悲鸿是享誉内外的绘画大师,时至今日,对其创作风格、绘画思想、艺术内涵的探究依旧没有停息,足以见得,其对后世影响之深远。为进一步感悟徐悲鸿绘画艺术的真谛,更为了提高当代美术的活力,推动绘画领域稳步前行,下面就徐悲鸿的绘画艺术加以探究。

一、徐悲鸿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

1.徐悲鸿绘画艺术的形成过程

写实主义是徐悲鸿作品的主要风格,更是其绘画艺术的最大亮点,而这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徐悲鸿自幼受父亲引导和教育,绘画天分得以彰显;后受生活所迫,以画谋生,绘画技法日趋成熟;闯荡上海期间,与众名家交流、讨教绘画艺术,绘画才艺初步展露;而在赴法留学时,审美情趣有所转变,开始追求高雅画风,为日后的写实主义奠定了技术基础,并在游历欧洲期间,实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良好融合;回国后受社会环境影响,与国家灾难和民族命运联系密切的《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国殇》等作品应运而生,其绘画艺术中的写实主义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真、善、美思想随之无限绵延。

2.对中国绘画领域的深刻影响

虽然“传移摹写”、“应物象形”等绘画理论本身具备写实风格,且催生了《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等写实作品,但受历史和社会影响,其并未得到传承和发扬,故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而徐悲鸿写实主义作品的诞生和传播,不仅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也肯定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可取之处,从而为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随着西方写实技法在民族绘画中的渗透和融合,促使中国美术一改往日的停滞不前,逐步走向世界美术前端;此外,徐悲鸿还基于中国水墨和西方素描的完美融合创作了《漓江山水》等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绘画的造型艺术,也体现了西方绘画的写实元素,促使中国绘画在绘画语言创新的影响下越走越远。可见,徐悲的鸿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发展影响深刻而深远。

二、徐悲鸿的绘画艺术探究

1.艺术思想

徐悲鸿曾表示,写实主义绘画作品不仅要将社会现实以真实、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更要发挥应有的舆论效应用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以此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和社会,若加以提炼,可将其艺术思想概括为真、善、美,经时间检验,这三字箴言在徐悲鸿写实作品的创作中起到了源泉和动力作用。

在此以系列作品狮子为例。1930年,徐悲鸿用《狮》中虽身体匍匐在地、目光犹豫混沌但依然眺望远方的形象形态寓意中国虽苦苦挣扎、前途一片迷茫,但从未放弃梦想;四年后,以《新生命活跃起来》中一跃而起、勇往直前的狮子形象寓意民族虽处于危急时刻,但依旧有挽救的机会,以激发国人爱国热情,号召人民积极、敢于捍卫国家; 1939年《侧目之狮》中的雄狮即便身形瘦弱,但眼神锋利,气势逼人注视着毒蛇,而毒蛇也凶猛的张着嘴煽着蛇信子,好似一场悲壮的正邪恶战,这无疑是在号召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由上可知,徐悲鸿不仅将不同情况下的狮子表现的惟妙惟肖,而且创作的出发点是自己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表现的是当时真实的社会环境,同时为激励国人保卫家园营造了巨大的舆论效应,足见其真、善、美的艺术思想。

2.创作风格

徐悲鸿之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主要源于其打破了中国绘画的萎靡颓风,实现了西方精湛写实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融合,促使写实主义绘画风格得以盛行,为中国画坛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及徐悲鸿绘画作品的写实风格,我们可从两大方面加以探究:一是抒发内心感受,徐悲鸿作品中的现实题材均源于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但直接引用现实生活的绘画作品并不多见,诸如托物言志等表达手法下的作品较多。如《巴山汲水》创作于徐悲鸿流落重庆时,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的痛苦现实,并置身于劳动民众间去感受社会最底层的生活艰辛,然后以一个挑水男人肩挑被水桶压弯的扁担吃力行进的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处对劳动者的同情之情;再如基于托物言志手法的《风雨鸡鸣》,其用浓墨勾勒竹叶,配以层次丰富、淋漓厚重的浅墨传达雨竹清韵,结合突出立于石顶、昂首高啼的雄鸡,抒发了自己渴望黎明曙光的愿望;二是彰显民族气节,徐悲鸿的绘画作品一般寓意深刻。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人民流离,看见国民党政府卖国求荣,他十分气愤,为了呼吁广大人群众,摆脱奴役,解放想,他创作了《徯我后》。“七七”事变后,国难当头,为了揭发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腐败罪行,激励人民艰苦奋战精神,坚持到底定将取得革命胜利,他创作了《愚公移山》。“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座右铭。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徐悲鸿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惑,也不被政治上的高压所屈服,坚决拒绝为蒋介石画像。他坚持走自己的路,用自己高超的技艺为祖国服务,为中华民族争光.傲骨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一种人格,一种素养,一种知识和道德综合后的存在,是人格中很高档次的境界。

徐悲鸿绘画思想是徐悲鸿艺术人生的精华;它整整影响了上个世纪大半个世纪,乃至如今,激发后人,对美术教育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我们再读徐悲鸿的艺术笔谈,再次展阅他的长幅巨制或随意小笔,我们无不为他那博大精深的创作精神所震撼。

参考文献:

[1]王震.徐悲鸿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

[2]黄宗宪.大忧患时代的抉择——抗日战争大后方美术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3] 何荣福.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与艺术创作[J]. 美术大观. 2006(09).

[4] 秦菊英. 论徐悲鸿的绘画思想 [D]. 东南大学 2004.

[5] 徐悲鸿绘,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出版社编.徐悲鸿画集[M]. 北京出版社, 1988.

[6] 艾中信 著.徐悲鸿研究[M].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

作者简介:韩旭(1988-2-22),女,山东省,美术学,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教学方法探究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主编:宋心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

本节主要包括二部分内容,它们分别是第一部分:电解原理;第二部分:电解原理的应用;本教学设计着重讲解第一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能判断装置是否为电解池。

2.能握电解的原理 , 正确书写电极方程式 , 能运用电解的原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 ,在活动和实验中探究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展示 、点评 ,深入理解电解的本质,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电解原理的应用,感受化学给人类带来的进步、体验化学反应原理之美,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电解的原理。教学难点:电解过程的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合作探究实验分组讨论 自主学习

设计思想:

化学是一门美的学科,化学之美在于物质、在于变化、在于生活。化学给世界带来变化,而人类则利用化学变化为人类生活服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进一步深入的分析、探究,让学生感悟如何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化学的实验之美,体验化学原理之美,力求使学生在心里产生美的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美的共鸣,在学习上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情境导入】今天我先给大家变个魔术 ,这是一只普通的铅笔,大家可以检验一下,我能用它写出红色的字来,请看(教师预先准备好学生电源,表面皿,饱和加入少量酚酞的食盐水,一只石墨电极,一只铅笔芯,用食盐水润湿的滤纸平铺在表面皿上):教师将石墨电极连接电源正极,笔芯连接电源负极,用笔芯在滤纸上书写:化学之美。在这个奇特的化学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化学原理呢?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电解池。

感悟:精彩的课堂生成往往在最佳的心态下被激发,预设生成的情境,恰恰能够酝酿这种最佳的心态。根据动机理论,学生学习首先要有内在需要,有了迫切的内在需要才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和积极且强有力的行动。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将有趣的化学现象,化学故事、名人轶事,新闻等问题化为 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预习成果检测

分别由学生口述本节课的预习案内容,包括三部分:一、预备知识,学习本节内容所需的氧化还原基本理论,常见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大小比较;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二、教材助读,教材上出现的关于电解池的基本概念,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部分:电解,电解池,放电等概念。三,预习检测题,检验学生预习的程度,看能否区分电解池及原电池装置。

感悟: 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制定教学设计前必须充分了解学情。预习案的科学构成不仅能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也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自学,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探究与实践

【ppt】实验用品 :

仪器 :铁钉 (1根 )、碳棒 (2个 )、电解槽、烧 杯 (大、小各1个),胶头滴管、导线、直流电源、淀粉碘化钾试纸。

药品:25%Cu Cl2溶液、酚酞试液、蒸馏水、自来水、

(1)探究活动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 Cl2溶液:

【学生活动】电解槽 (或用烧杯替代 )中装有氯化铜溶液 , 插入两根石墨棒作为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通直流电源,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阳极附近,观察实验的现象和试纸颜色的变化。看到明显现象后, 将实验1的两个电极反接,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呢?

【实验结果】

问题1:氯化铜溶液中含有哪些微粒? 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2:看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试写出通电时在阳极和阴极各会发生什么电极反应?

问题3:在通电时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是什么?

问题4:什么叫做电解? 该装置实现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该装置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问题5:电极材料本身参与反应么? 尝试总结离子放电的规律?

【小组展示汇报】

【师】在座的同学可以挑错也可以补充 ,有什么疑问可以像发言人提出质疑。

【学生板演】

1.离子移动

通电前:Cu Cl2=Cu2++2Cl-,H2O=H++OH-; Cu2+、Cl-H+、OH-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通电后:Cu2+、H+移向阴极,Cl-、OH-移向阳极;

2.现象 :

阳极: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阴极:析出红色物质

电极反应: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

总反应:Cu Cl2=Cl2↑+Cu

反接后现象:阳极:电极上的红色物质溶解,消失,后有气体产生

阴极:有红色物质析出

电极反应:阳极:Cu - 2e-= Cu2+

2Cl- -2e-=Cl2↑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

3.电解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4.电解池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电解池 )。

5.阴极材料不参与电极反应 ,溶液中氧化性强的离子 ,先得电子。

【学生点评】纠正和补充学生板演内容。

【教师点拨】问题1,强调Cu Cl2强电解质电离出大量的Cu2+和Cl-,水是弱电解质 ,溶液中只有少量的H+和OH-;问题2,教师把握住学生给出现象和结论, 指出Cu Cl2溶液在导电的同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实现了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为问题4的概念总结打下伏笔;问题3,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电子和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了闭合回路; 问题4和5总结了概念、构成条件和放电规律。

【ppt】用微观图解释 : 通电前溶液中存在通过Cu Cl2和H2O电离出的Cu2+和H+及OH-和Cl-,通电后 ,电子经由负极流向阴极,使阴极富含电子,由于异性相吸,使得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阴极区,氧化性强的Cu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单质Cu附着在电极上,而阴离子则移向呈正电性的阳极,还原性强的Cl-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微观的量变引起质变 , 我们看到了相应的实验现象,阳极有气体产生,阴极析出了红色物质Cu。电解是一种强有力的氧化还原反应手段 ,促使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感悟:学生亲自实验,看到现象,对现象进行解释,在通过探究问题将理论进一步深化,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激情飞扬,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互相补充共同解决这一难题,这一环节的优点在于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热情,人人参与,共同学习,实现了“学生学到的有用知识 + 学生形成的有用能力 + 学生养成的良好非智力因素”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的全面提升,不会再有“身在曹营心在汉”溜号的学生存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自我效能感;提高了学生的抱负水平,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能激发学生更高的理想抱负,更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化学之美在于改变生活,服务于人类,而有些商人却偏偏利用知识欺骗消费者谋取暴利, 接下来看看大家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揭开那些伪科学的面纱请完成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资料 :近年来 ,市面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牌子的净水器,一些推销员为了推销出更多的产品,利用一种仪器让自来水变得又浑又绿,误导消费者以为自来水有问题。推销员将仪器的两端插入自来水中, 几分钟后自来水则出现灰绿色或红棕色絮状物。于是他们说:“自来水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利。”

1.大家利用手中仪器 (选择合适的电极和电解质溶液 ),模拟推销员使用的仪器进行实验, 试分析以上现象真的能说明自来水有毒吗?

2.小组合作动手设计 ,探究仪器工作原理 ,观察现象 ,利用电解原理揭开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学生】小组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 ,并动手实验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师】点评

感悟:通过给现象以科学的解释来巩固利用新知识,体验动手探究的乐趣,用所学知识揭示伪科学的面纱,体会电解原理的价值,体验科学卫士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应用化学的热情

【PPT】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处理电化学问题的思路。

4.小结 :通过大家的探究与实践我们共同掌握了电解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并学会了处理电解问题的步骤:首先根据构成有电源的为电解池, 无电源的为原电池, 接下来分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 根据异性相吸确定离子移动方向, 根据放电顺序确定得失电子的离子,书写电极反应式。

【师】下面大家施展自己的机会来了,看哪一组同学能既快又准的分析出正确选项。

5.当堂检测

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 ,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 ,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 ,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 ,b电极附近呈红色

教学方法探究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1、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当中所具有的特点

对于艺术设计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而言, 其主要表现在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 以一种独特而又新颖的方式方法进行实现的。对于这种特殊的思维模式来说, 对于艺术设计构建者的要求极高, 设计者也要通过一定的重建与改组经验, 并结合相应的知识体系进而打破常规化的思维模式, 促进教学成果的产生。而在这一阶段当中, 教育教学实施者所具有的想象力以及灵感都会在创新思维模式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与此同时, 艺术设计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外在——本质属性都在创新思维当中有所体现, 因此, 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则具有新颖性、求异性和独特性等特点[2]。

2、艺术设计当中的创新思维所具有的重要性

1) 有利于概念化设计的提升。对于设计概念而言, 在艺术设计当中能够有效的引导其后期的发展方向, 并且对创新思维的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者可以通过不同层面以及角度来对创新性的思维模式进行运用, 进而构建出全新的设计新形式。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创新思维的运用能够不断转变传统的思维定式, 并对设计构建理念进行全方面的考虑。因此, 创新思维可以促进概念设计效果的提高, 还可以促进概念设计效率的提升[3]。

2) 能够进一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对于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来说, 其完成需要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处理之后才能够最终形成, 在这当中特别是创新思维的运用方面, 则对成果最后效果的呈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 要想进一步优化艺术设计的方案, 必须要对创新思维进行选择[4]。

二、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发展的基本现状

随着社会各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模式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许多高校也开始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进行了不断的提升和培养, 但是, 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之下, 艺术设计教学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首先, 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 整个教学环境依旧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这时候, 教师依旧是整个课程教学当中的主体, 而学生则还是只能够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 虽然这种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对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进行熟记, 但是却不能够真正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提升, 因此, 不能有效的提升艺术设计学生所应当具有的创新性思维发展模式;其次, 在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的时候, 许多学校依旧从个人的角度, 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的评估, 而且过渡的重视学生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作品, 进而忽视了学生对于基础课程进行学习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 不仅不利于培养艺术设计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可能会降低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兴趣[5]。

三、有效提升学生艺术创新思维发展的有效对策

对于创新性思维模式来说, 主要是学生在对一个新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 可以通过转变原有的传统思维模式的基础之上, 以一种特殊的视角, 运用更加新颖而又独特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对于创新性的思维模式来说, 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且在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 还可以进一步确定设计表现的独特性以及新颖性, 对艺术成果的呈现具有较高的价值, 因此, 对于艺术设计者来说, 合理的运用创新性思维模式, 形成全新的思想对后期成果的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工作者来说, 要想不断的提升本专业设计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 就必须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发展:首先, 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 利用合作性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课堂上, 大多数的艺术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师的课堂讲课上,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 学习积极性不强。合作性教学作为现阶段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各个学科中被广泛应用[6]。

其次, 增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引导, 正所谓, 学生创作思维主要来源于创造性素养的提升, 也就是说, 教师在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 要注重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并进一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以更为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整个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当中。创造性素养作为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 对艺术设计人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 艺术教师应该在确保艺术设计学生掌握艺术文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不断锻炼他们对周围新事物的敏感度, 让艺术学生成为可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并具有较高创造能力的综合性人才[7]。

最后, 在课程教学当中如果教师想要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 就必须增强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虽然艺术设计作为整个学科体系当中最具实践性的学科体系, 但是, 理论知识依然是艺术设计当中最为重要实践的基础, 对于后期艺术设计原理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 艺术教师在讲述某一艺术设计作品时, 可以从艺术设计创造原理的介绍开始, 让学生理解何为移植、变性、聚合、完满等, 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提问、对比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原理和技巧, 将艺术设计创作的品位提升。

摘要:艺术设计的本质就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模式, 这一特殊的思维模式不仅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 而且对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以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式及创新思维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 更有效的促进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式的发展以及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1]。

关键词:艺术设计,新模式,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我国高校本科阶段艺术设计学科专业设置研究[D].孟小军.广州大学2011.

[2] 外来艺术对中国艺术设计学科名称影响的初探[D].李海源.广西师范大学2009.

[3] 艺术设计本科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刘晓英.武汉理工大学2007.

[4] 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D].胡静.西南大学2008.

[5] 传承与发展[D].韩笑.沈阳师范大学2011.

[6] 浅论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构想[D].唐晓丹.东北师范大学2007.

[7] 设计基础课程与现代艺术的创造性思维[D].梁智龙.首都师范大学2005.

[8] 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开发研究[D].谢婉蓉.天津工业大学2005.

[9] 浅论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培养[D].许砚梅.湖南师范大学2006.

教学方法探究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中国艺术在传统儒道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善于寻求“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追求对“此岸世界”的精神性超越,在意境审美中实现对“彼岸世界”的体验与感悟,“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的核心美学精神。“唯一”与“真”是西方哲学和文化的核心基因,它使西方艺术长期以来重视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在创作实践中追求对真实事物的还原和客观真理的探究。然而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市场逻辑裹挟下的创作环境消弭了中西艺术的旨趣差异,影视剧、综艺、动漫等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正在经历着同质化危机。

关键词:中西艺术;天人合一;求真究理;旨趣差异

中西艺术差异是国内艺术学理论思辨的一个经典问题,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都有著独到的认识和见解。王建荣认为:“中西方精神理念的不同导致了艺术形态上的差异,两者分别表现为‘温柔敦厚’和‘静穆哀伤’。”[1]杨冬提出:“中西艺术的比较没有量化标准,分析两者的差异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内涵问题。”[2]韩蕾总结了中西方传统艺术精神的文化、思想源流,认为“中国传统艺术旨趣的形成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而西方艺术旨趣的形成则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潮,尤其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先贤们的哲学思想”[3]。赵瑞洁提出:“中西方艺术在美学追求上分别是‘天人合一’与‘认知求真’,因而前者在技法上注重‘写意’,而后者则推崇‘写实’。”[4]当前关于中西方艺术差异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普遍以“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来阐释中西艺术在精神理念上的差异,鲜有针对创作实践的对比分析。二是研究普遍聚焦于历史而忽略当下,全球化竞争与商业化运作使得当下的中西艺术“求同而难以存异”。本文首先围绕“天人合一”与“求真究理”核心概念,阐述中西艺术旨趣的源流及内涵。其次,以美术、音乐、文学为例,找出中西艺术旨趣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并从理念、风格、技法、欣赏与评价五个维度详细对比二者的差异。最后,反思传媒艺术时代中西艺术旨趣的消弭现象。

一、“天人合一”:中国艺术的核心美学精神

作为中国艺术的核心美学精神,“天人合一”的“天”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儒家所说的“以真善美为突出表征的人伦教化体系”[5],但又不止于此,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结构。二是道家所指的宇宙自然,是基于经验基础上的万千自然本体及其运行规律的总和。把两层含义结合起来,“天”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就是自然与社会的相加,就是抽象与具象的辩证。“人”既是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同时也有人类生命共同体的含义,因此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特殊与一般的统一。

中国艺术旨趣是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在创作实践中的体现,所以“天人合一”在“道”的层面是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而从“术”的层面看,则是中国艺术的创作旨趣。艺术作品中的“天人合一”艺术旨趣往往会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强调“教化功能”,按照“真、善、美”的统一原则传达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人文情感,注重的是人与伦理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契合。其二是表达道法自然,寻求对“此岸世界”中功利束缚的摆脱和超越,通过在作品中构建意象或意境打开一扇神奇玄妙的“彼岸之门”,使人达到一种至高的精神自由境界,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及心灵的应合。

仲呈祥先生认为:“追溯中华美学精神的源头,自然是公元前人类轴心时期的老子、孔子和庄子。是他们,开了把文艺求美放到整个社会文化、宇宙自然、人伦道德的大视野中加以观照阐释的好传统。”[6]孔子哲学思想的关注点始终在“人”上,他与弟子的对话语录中大多是围绕人与人之间、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而展开。他在评论“《韶》乐时认为曲子音调虽然优美,但是道德伦理的宣传作用不够突出,因此作品不甚理想。在评论《武》乐时,认为此曲既有优美动听的旋律音调,又发挥出了道德教化功能,实为上佳之作”[7]。《论语·阳货》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8]“兴观群怨”是儒家对诗歌(文艺)作用的认识,把艺术创作与道德教化联系起来。宋代大儒朱熹对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诠释为:“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9]汉代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10]宋人张载在《正蒙》中论道:“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也。”[11]蒙培元先生指出,儒家学说中处处都体现出“万物一体”的思想。所谓“万物一体”的“物”,不仅指社会事物,还包括自然界中的事物。“而‘一体’则是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如同人的身体一样,每一物都有自己的地位与作用,有一物不能‘遂其生’、‘顺其性’,就如同自己身体受到伤害一样。这种普遍的宇宙关怀,是仁的最高成果。”[12]总之,儒家美学思想是自然的人化,其中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自然事物与人的道德伦理有相似融通之处,例如“仁者”与“山”都有着沉稳、厚重的特质,而“智者”与“水”都有着灵动、变通的特质。二是自然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感应关系,万物皆可人格化,以审美的形式成为至高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

与儒家思想强调人伦教化不同,道家哲学思想旨在寻求对“此岸世界”的精神超越,指引人们从世俗功利中超脱出来,以一种纯净的、高尚的、审美的方式观照自然和参悟人生。老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特见解,认为自然的存在法则是客观的,人生存于大千世界中要顺其自然,与万物融为一体、和谐共生。庄子对此更进一步地认为,自然界是由不同生命构成的有机系统,人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天地中的万物存在关联和呼应,并且还以口述的形式提出了“天人合一”哲学命题。老子与庄子的哲学观念为中国艺术中“天人合一”旨趣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总结道:“老、庄所推崇的道就是中国艺术家们集体追求的艺术精神,中国的哲学思想与中国的艺术精神是相通的。”[13]

二、“求真究理”:西方文艺的崇高创作理想

“唯一”和“真理”是西方哲学文化中的两大重要基因,在大多数西方人的观念里,真理应该是唯一的,而追求真理的过程则是崇高的,艺术的崇高价值在于让真理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客观地显现在众人面前,由此西方传统艺术在创作中逐渐形成了“求真究理”的艺术旨趣。“求真”这一概念至少包含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存在状态的真实,艺术形态要能真实再现客体原貌,也就是外在的形式要尽可能的逼真生动。第二是事实情理的真实,艺术内容要与现实经验有对应参照,也就是事要实,理要明,情要真。第三是艺术典型的真实,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要密切联系。而“究理”的艺术旨趣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文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二是对宇宙自然的观察和探索。“究理”在西方的传统艺术作品中往往是具有“排他性”的,因为真理通常只存在一个,所以艺术的呈现应当是清晰明确的、科学严谨的、有理有据的。

从古至今,西方人在探索宇宙自然奥秘方面所表现出的执着精神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人类整体科学意识尚未萌发之时,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黄金分割法”学说,用几何学中的数理逻辑论证了形式美感问题,给艺术创作带来了科学理性。哥白尼敢于以“日心说”向罗马教廷发起挑战,创新人类天文学说的同时也为欧洲文艺摆脱宗教束缚,向着科学进发做出卓越贡献。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自由落体”实验,验证了物体的落体速度与重量并不相关,直接推翻了古希腊哲学圣人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间接打破了欧洲艺术长期以来尊古崇贤的惯例。20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进步,真理亦在不断发展,因此人类要孜孜不倦探寻真理,永远不能停下。”[14]追求“唯一”和“真理”在很多西方民族中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文化心理继承和哲学思维定式。在此影响下,西方的艺术创作便将“求真究理”奉为圭臬,把对自然客体的真实再现和对社会事实的逼真表现作为崇高的创作理想。

追求“唯一”和“真理”让西方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习惯性地“主客二分”,把“物”和“我”对立起来。在西方艺术家的眼中,客观世界中的自然万物是客体,“我”则是主体,艺术创作就是“我”在观照自然客体、在思考客观规律、在参与社会活动、在书写生命体验,艺术创作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和构建,物我之间泾渭分明。学者彭吉象先生曾经在评价西方艺术特征时说:“西方的哲学和文化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主客的分立。从古至今,西方人的思维里都是习惯性把主客分离的,这决定了西方艺术创作总是喜欢把主客之间分立开来。”[15]西方艺术的“主客二分”,在中世纪的时候体现为人与神的分立,文艺复兴时期是人与客观自然的分立,工业革命时期是人与工具和技术的分立,信息化时代则是人与媒介、人与人的分立。

尼采认为:“西方人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对自然科学的狂热与崇拜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他曾提出过‘知识即美德’的观点,把人生的终极价值与科学理想联系起来,提倡文艺也应该传播真理,让人获得知识、受到启发。”[16]苏格拉底之后,他的学生柏拉图认为艺术就是对自然的临摹、让理念显现出一个形象,应该秉承真实客观原则,并且柏拉图排斥艺术虚构、痛恨主观抒情,因为这会导致世人堕落和感伤。亚里士多德则在《诗学》第一章里开宗明义地提出“艺术模仿说”,这基本上是“一种求真写实的艺术理论,它有力地促进了古代西方‘逼真’艺术的发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之后古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乃至启蒙时期依然深刻地影响着西方艺术”[17],并且引导、规范着西方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和思维。

三、“天人合一”与“求真究理”在中西文艺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旨趣让中国传统艺术具有浓郁的人伦教化色彩和自由超越气质,以意境为中心连接“此岸”与“彼岸”、融合“天地”与“万物”,在审美中观照社会百态、参悟宇宙人生。“求真究理”旨趣深刻地影响着西方艺术的创作实践,千百年来西方文艺巨匠前赴后继,不断尝试突破艺术的真实极限,想方设法地促使艺术不断接近科学,下面以美术、文学与音乐为例,分析“天人合一”与“求真究理”在中西艺术创作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西方美术在创作中以“形似”为目的,特别注重技法,画与实物越相似,越能证明创作者技艺的高超,作品也就越会被认为有价值。凝视古希腊时期的精美雕塑作品,如《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雅典娜神像》,我们会被塑像人物优美的线条、高贵的神态和雍容的装束深深打动,不禁感叹西方雕塑在“模仿”方面的非凡技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美术具有一种独特的科学之美,例如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作品就在创作中运用了人体解剖学、数学、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因而画面中的人物比例显得十分协调、布局结构也匀称合理。荷兰画师伦勃朗被称为“光影魔术师”,它的《夜巡》《杜普教授的解剖课》等画作能够清晰地表现出光影的刹那间变幻,甚至还能惟妙惟肖地反映出人物的表情细节。与之对比,中国传统美术在真实感、立体感方面就逊色太多。唐代画师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虽然是水墨画,缺少了西方油画的那种浓墨重彩,但胜在意境浓厚,画中的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笔法虽然简练但却能够留给欣赏者丰富的联想空间。宋代画家马远所绘的《寒江独钓图》具有意境深远、意蕴悠长的审美特征,整幅画中只有一小舟、一钓者和一鱼竿,实写的元素并不丰富,但欣赏者却依然能在画面中体会到寒江钓者心中的孤独、凄清与失意,人与自然在作品中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达到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西方文学在创作中注重反映现实,善于探究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认为:“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摹仿者,文学和艺术的功能就是对事物的客观反映。”[18]到了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论家布瓦罗提出:“文学家要从理念出发模仿感性的自然对象,使真理具象化并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19]在19世纪,西方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这让那个时代的欧洲小说家追求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创作,试图让艺术变得像科学那样严谨、精确和稳定。著名的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就在《人间喜剧》的前言中写道:“严格地反映现实,不要高谈道德是非,创作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而是要有一种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另一位法国作家福楼拜也说过:“创作原则是客观而无动于衷,小说作品不应该在自己的作品里表露态度倾向。”意大利小说家左拉甚至提出:“小说创作应该像科学实验一样严谨客观,用科学去解释现象和问题。”他在《娜娜》和《小酒店》等作品中用遗传学来解释人物的悲剧命运。中国文学相比之下,具有鲜明的浪漫特征和隐喻倾向。唐诗文采斐然、想象丰富,李白作诗最善运用夸张、比拟等手法,笔下名句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20]具有雄奇奔放、俊逸清秀的独特艺术魅力,让读者神游境中情思畅怀。明清小说追求虚与实的结合,事实未必全真,只要通情合理、意味丰富就是一部好书。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以唐代僧人行走西域基本事实为故事主线,虚构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等角色,以唐僧师徒的超现实奇幻冒险来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之类似,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书同样既“虚”又“实”,书中谈鬼说狐的故事素材看似荒诞离奇、十分虚幻缥缈,但作者正是通过“虚”来隐喻“實”,用超现实、非理性的情节内容来针砭时弊,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西方古典音乐很注重旋律的错落有致和音调的高低起伏,当西方音乐家用钢琴演奏《卡门》《命运交响曲》《悲怆》等曲子时,听众往往会联想到现实,从音乐声中获得对抗命运、自强不息的勇气。而中国古典的音乐却恰恰相反,曲调大多平和舒缓,追求空灵悠长的审美意蕴,尤其是古琴曲《平湖秋月》《潇湘水云》《渔樵问答》等大多具有“绕梁三日”的意境,听者的思绪在舒缓的曲调与空灵的琴音中神游发散,但最终又往往回到本心,摆脱对现实的困惑、感悟自然生命的真谛。中西音乐风格的差异正在于两者核心美学精神的分野。

四、中西艺术旨趣之比较

由于文化积淀的不同和哲学源流的分野,中西艺术旨趣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主要通过艺术理念、艺术风格、艺术技法、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五个维度见出,下文逐一进行阐述。

从艺术理念的维度看,中西艺术旨趣是截然不同的,中西艺术家在建构自己的思维世界和表达情感体验时,各自遵循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是“天”与“人”的和谐统一,这是“真、善、美”儒家人伦教化思想和“道法自然”老庄哲学精神在艺术中的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交合形成了一种整体化艺术创作思维,中国艺术普遍都有感兴特性和玄妙的宇宙自然观。”[21]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中国哲学就是“‘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22]艺术与哲学是相互融通的,中国哲学的价值追求正是中国艺术的创作旨趣。而在西方艺术家的理念体系中,强调现实高于一切,推崇严谨、客观的科学创作态度。因此西方的各类艺术基本都是“求真”和“究理”的。艺术旨趣“大多围绕着个人、权利、平等、公平等诸多情感。在艺术表达上,其文学艺术表现出极强的现实逻辑性和哲理性,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贴近现实以及增强艺术对客体的表现力”[23]。

从艺术风格的维度看,“中西传统艺术旨趣体现为‘写意’与‘写实’的差异。”[24]因为西方的文化和哲学注重科学,因而西方的藝术大师们普遍具有典型的“写实”创作风格,追求“严谨”“理性”“明晰”和“真实”在作品中的呈现。与之相比,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更重精神性探求与生命体验,所以,体现在艺术风格的形成上,就有了鲜明的差别”[25]。概括地说,中国古代艺术家们大多崇尚“写意”的风格,所谓“写意”就是“字中有意”“画中有情”“文中有味”“乐中有言”,外在的形式不必严谨精确、不必逼真肖似,也不必过于拘泥情理逻辑,恰到好处地表达、流露出主体的思想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从艺术技法的维度看,西方艺术为了要突出“求真”与“究理”的旨趣,所以十分重视媒介的使用和技艺的打磨,力求最大化还原自然万物的本来面貌,尽量精确地揭示现象世界的原因和规律,因此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艺术媒介在不断发展进步,艺术与科学之间也在不断渗透融合。二是艺术技艺在不断提升,“求真”与“究理”的程度也在不断深化。而追求“天人合一”旨趣的中国艺术,例如书法、戏曲、水墨画等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维持着相对固定的创作模式,媒介与技艺的进步幅度远不及西方艺术。“中国艺术善于用有限的媒介表达无限的内涵,以高度抽象性的符号构建出审美意境,引导审美主体走进一扇玄妙之门,从中获得深刻的人生思考、复杂的情感体验以及丰富的自然知识”[26],故而中国艺术对更新媒介和提升技艺的需求就远不如西方艺术那样迫切。中西方艺术的根本性差异在创作技艺上的体现是,西方艺术家善于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注重客观、精细地描摹与分析。而中国艺术家则“仰观俯察、远近游目,从整体来构思局部,以有限来创造无限,用意象来隐喻哲理”[27],中国艺术因此在技法上追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境界。

从艺术欣赏的维度看,西方艺术重在体验,擅长以华丽优美的形式和逼真生动的内容打动观众,创作者也往往为了引发欣赏者惊颤的效果,刻意在创作过程中炫技。中国艺术则是重在意境的生成,虚与实相结合、意与形相契合的作品才能够引领观赏者进入虚空灵奇的意境世界,构建出一个无限的想象性审美空间。那些逼真肖似、如实指陈的作品则难以得到精英们的认可,齐白石就曾经说过:“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媚俗,不似欺世。”西方艺术的欣赏重在获得审美感官的愉悦享受,以获得惊颤感为终极目的。中国艺术的欣赏则不去追求感官刺激,而是需要欣赏者以“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心境细细品味与感悟。

从艺术评价的维度看,真实感与科学理性在西方艺术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艺术的逼真往往是创作者高超技艺的体现,而科学理性则在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作品的审美价值,因此越真实、越科学的艺术越能够在西方社会得到较高评价,由于“真实性”与“科学性”存在量化标准,因此西方艺术评价也往往更具有客观性。而中国艺术“天人合一”的旨趣决定了评价体系以“意境”为核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有意境的诗词才有高品格,才能出现流传千古的名句。”[28]除诗歌外,意境对于其他中国传统艺术而言也同样重要,意境能够使作品具有一种抽象深邃的玄妙美感,能够激发审美者的联想和想象,历来都是评价作品美学价值的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五个维度的分析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中西艺术旨趣各有特色,前者胜在“意境之玄妙”而后者则长于“体验的惊颤”,所以二者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次,“天人合一”与“求真究理”艺术旨趣多见于中西方的传统艺术中,尤其是在经典作品中体现得最为鲜明。最后,“天人合一”与“求真究理”是从整体上对中西传统艺术进行的笼统性概括和提炼,并不是绝对精确的,个别反例的存在无可避免。无论哪个时期,中西艺术都是多元的。

五、传媒时代中西艺术旨趣的差异消弭

自19世纪西方摄影术出现后,媒介开始深度介入艺术的创作与传播,艺术与技术的边界日益模糊。新兴的传媒艺术族群,例如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网络动漫、交互式情景体验游戏等在媒介科技的加持下,往往能够带给受众更强的感官刺激和更多的瑰丽奇观,因而传媒艺术能够“压制”传统艺术,成为当代最受欢迎的艺术族群。

无论中西,传媒时代的艺术普遍具有科技化、商业化、媚俗化的特征,在全球化浪潮和市场逻辑的影响下,中西方的传媒艺术变得越来越雷同。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与西方都在不断学习和模仿对方的商业模式,一个好的创意往往被反复使用和改编,这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艺术越来雷同,源自西方的一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THE VOICE》引进中国后变成了《中国好声音》,两者的生产模式、内容流程、核心价值都几乎一模一样,区别仅仅是画面中人物肤色和面孔的不同。近年来拍摄的好莱坞电影开始流行聘用华人武术指导,打斗过程中的动作设计、招式组合与国产电影高度接近。动漫作为一种完全以虚拟形式制作而成的影像叙事艺术,其先天就具有全球同质化的倾向。尽管早年间中国动画学派以鲜明的“水墨画风”和“中国题材”打出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色,但是近年来热播的网络动漫剧、现象级的动漫电影几乎都在朝着“西方化”的路上大步迈进:一是在視觉造型上大量运用西方设计元素,主要是通过角色、道具和景观予以体现。二是在故事情节中融入很多西方文化内容。三是在制作技术上逐渐向西方靠拢,积极开发3D动漫作品。总的来看,当今中西方的艺术多以眼球刺激和娱乐标榜,变成了现代商业公司模式化打造的产品。同时在市场逻辑影响下,消费者成为当今时代艺术活动的“中心”,内容生产为了要满足受众之需,便不再突出艺术旨趣。

雷同快餐式艺术虽能饱腹,但咀嚼无味。如何重拾个性、延续旨趣,是当代中西方传媒艺术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建荣.美学理论视域下的中西艺术精神本体论比较研究[J].戏剧之家,2019,(22):217-219.

[2]杨冬.浅析中西艺术的思想差异[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6):94.

[3]韩蕾.中西方艺术精神比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5):45-46.

[4]赵瑞洁.天人合一与认知求真——中西美学追求之差异[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4):51-52.

[5]胡鹏林,韩文革.天人合一与中国美学精神[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33-936.

[6]仲呈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N].中国艺术报,2015-9-9(2).

[7]崔广庆.孔子闻韶考[J].人民音乐,2013,(4):73-75.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183.

[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90.

[10]桑延海.孟子、荀子和董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J].大众文艺,2019,(9):52.

[11]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121.

[12]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0.

[1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

[14]伯兰特 ·罗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M].陈启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41.

[15]彭吉象.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我见[J].东北师大学报,2021,(2):930-937.

[16]张伟.中西艺术精神的本体比较.艺术百家[J].2016,(2):125.

[17]玄颖双.从“真”的角度比较中西艺术差异[J].中国民族博览,2017,(7):58.

[18]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76.

[19]陈炎.科学精神对西方艺术的双重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21.

[20]李白,著.陈祖美,主编.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集.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70-236.

[21]张晶.试论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特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

[2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80.

[23]王英明.解析西方艺术的精神历程[J].才智,2009,(30):157.

[24]邓晓芒.中西艺术精神比较[J].艺术百家.2010,(4):45.

[25]丁瑗.绘画艺术中的诗意——中西方艺术浅析[J].艺术评鉴,2017,(14):34.

[26]樊宝英.论“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2002,(7):9-11.

[27]李旭.大生命观的美学——天人合一与中国艺术精神[J].江海学刊,2000,(3):155.

[28]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

(责任编辑 黄胜江)

上一篇:食品品牌建设误区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论文范文